揭秘:开国中将王近山鲜为人知的婚姻传奇

合集下载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一定会为剧中男主角“李云龙”作战的那股“疯”劲而动容。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原型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这位开国中将曾因故被降为大校,后被逐出军队下放到地方农场,多年后又重返军队,他的最后一任职务定格为正军级――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15岁从军,16岁任连长。

先后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副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或是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前线,王近山都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独树一帜,屡建奇功,所向无敌。

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军事科学院出版关于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邓小平提了4个字:“一代战将”;江泽民题词:“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杨尚昆题词:“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李先念题词:“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智勇双全,歼灭日军观战团和共和国的许多将军一样,王近山也是贫苦家庭出身,在革命队伍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他中等身材、面孔白晰,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极为和善的眼睛,嘴角常常挂着微笑,讲起话来一句一顿,口齿清晰。

就是这样一位白面书生似的将军,却有着一个与他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外号――“王疯子”。

他喜欢骑着高头大马勇往直前,在枪林弹雨中谈笑点兵,打起仗来总是身先士卒往前冲,在血火交织的战场上以“王疯子”之名勇冠三军,闻名遐迩。

1943年10月,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奉一二九师刘邓首长之命,率三八六旅第十六团从太行山回师陕北,保卫延安。

全团2000多名官兵在王近山的率领下,晓行夜宿,一路西行,很快就来到了太岳根据地边缘的临汾县韩略村一带。

前方侦察员报告韩略村村旁的公路上常有日军经过,且地势险要,非常适合打伏击。

被“私事”击倒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被“私事”击倒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被“私事”击倒的开国中将王近山作者:红潮来源:《华声》2015年第12期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与小姨妹传出绯闻后,坚决同结发妻子韩岫岩离婚,受到严厉处分,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降职到河南省一个条件艰苦的农场任副场长,成为轰动一时的“铡美案”典型。

按理说。

王近山的婚变,应该属于个人私事,为什么会轰动全国、震惊中央?结缘美女护士,生下八个子女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王近山15岁从军,16岁任连长。

其时,人称“小连长”。

就是这位小连长,后来却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6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1937年12月,王近山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

韩岫岩是129师医院的护士,长得很漂亮,王近山住院时,钱信忠院长特地派她护理。

王近山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韩岫岩,韩岫岩对王近山也是一见钟情。

一同住院的陈锡联一看男才女貌,王近山已经是师长了,又符合当时部队婚恋的规定,于是暗中牵线搭桥,两人相恋了。

一年后,23岁的王近山和17岁的韩岫岩结婚了。

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王近山却总是带着当军医的韩岫岩出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韩岫岩为此也吃了不少的苦头,即使怀了孕,也得挺着大肚子跟着东奔西跑,但她从无怨言。

韩岫岩对王近山,也是爱得死去活来,有着深厚的感情,生了8个儿女。

家庭变故遭处分,中将降为大校新中国成立后,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剿匪。

王近山率3兵团驻扎在重庆,经常应邀给大学生做报告。

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让那些大学生敬佩得五体投地。

他的风采把一个女大学生迷住了,她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妹———韩岫岩的嫡亲二妹。

此时,韩岫岩做着海军医院副院长,突然得知第三者竟是自己的亲妹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在痛苦和气愤之中,她选择了等待,等王近山回心转意。

历史趣谈:“疯将”王近山在朝鲜战场上的受挫与辉煌

历史趣谈:“疯将”王近山在朝鲜战场上的受挫与辉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疯将”王近山在朝鲜战场上的受挫与辉煌
导语:“疯子”战将扬言打到美国去,不料入朝作战,却打了一个大败仗。

毛泽东深夜召见王近山:你是个常胜将军,但不能轻敌和骄傲。

知耻而后勇,王
“疯子”战将扬言打到美国去,不料入朝作战,却打了一个大败仗。

毛泽东深夜召见王近山:你是个常胜将军,但不能轻敌和骄傲。

知耻而后勇,王近山“疯劲”发作,“三调12军”,硬是拿下上甘岭,震撼全世界。

多年后,他面对电影《上甘岭》,却泪流满面……
王近山扬言:我们迟早要把帝国主义消灭,还要打到美国去!没过几个月,朝鲜战争爆发,王近山跨过了鸭绿江,真枪真炮地与美国人较起劲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据说,在1949年年底进军大西南、解放重庆时,王近山曾经闹出过一个天大的笑话。

当时他率领12军驻进了刚刚解放的重庆,军指挥部设在仓促逃跑的国民党重庆警备司令李根固的公馆里。

这李公馆富丽堂皇,没来得及带走的金银细软扔得满地都是。

王近山一脚踏进“李司令”的办公室,电话铃就“叮呤呤”响个不停,他一接起,里面就传来一个“哈罗,请找李小姐”的奶油声音。

王近山一听就火了,吼道:“李小姐嫁人了,现在只有王爷!”说完,他“啪”地就挂上了电话。

吼罢,他还不解气,又骂了几句。

然后,他就挨个房间翻腾着,在金银细软堆里搜罗着,忙得满头大汗。

政委见状,问道:“老王,你要找什么宝贝疙瘩?”
王近山闷声闷气地答一句:“地图!”
很快,“王疯子”在金银窝里翻箱倒柜找地图的消息传到了刘伯承那里。

他嘿嘿一笑,召来了“王疯子”,故意问道:“近山,听说你很忙,
生活常识分享。

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中将看过《亮剑》的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作品很真实,一改过去电视剧“高大全”的传统,让革命英雄的真实形象显现在荧屏上,非常感人,非常震撼人心。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亮剑》中李云龙原型,他就是:“王疯子”王近山。

王近山将军是人民解放军序列里一员赫赫有名的战将,被称为二野“两朵花”之一(另一为陈锡联)、二野的朱可夫,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战功赫赫的将军死时的职务仅仅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许多老部下都成了他的上级,以至于老部下之一的肖永银奉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的指示写将军的悼词时,面对刺眼的“副参谋长”字样怎么也无法平静,只得找老政委小平同志叫屈,小平同志得知爱将去世的消息时半天说不出话来,末了说了一句“人死不能复生,就叫军区顾问吧。

”湖北省红安县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王近山将军于1915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其祖上是蒙古族在当地的达鲁花赤(元代地方军政长官),到其父亲时,家道中落。

将军有一个姐姐。

黄麻暴动前,后来成为中将的詹才芳到将军家乡,化装成裁缝,做暴动准备工作,王近山即是他的徒弟,只是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已。

王近山将军人生的第一个传奇是在15岁时用牙咬着一颗子弹吓倒了地主,吃了大户。

黄麻暴动后,詹才芳身份公开,他就成了詹连长的警卫员。

多年后,职位远远高于詹才芳的虎胆将军王近山见到老上级时,一如既往地恭敬。

大家叫他“王疯子”,邓小平说,那时革命英雄主义。

近山将军“王疯子”绰号的由来得缘于一次战斗,他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对掐,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大个子当场身亡,王近山奇迹般地生还,从此,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红军时期,四方面军的白雀园大肃反,各级干部死伤惨重。

王近山所在团只剩下团长王宏坤(55年上将,建国后的海军政委)和几个营连干部。

总指挥徐向前让王宏坤接任军长时说了句话:“现在只有你当军长了”,王把同样的话告诉了他的机枪连长王近山,让他出任团长。

对肃反、AB团极度不理解的王近山天天盼打仗,用他的话说就是:打死一个敌人就赚一个,总比被肃反强。

中共党史上的十对著名英烈夫妻

中共党史上的十对著名英烈夫妻

中共党史上的十对著名英烈夫妻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有这么两段激情洋溢的话:“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久就要诞生了,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这里所说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中,有许多是英烈夫妻。

以下是其中十对著名的英烈夫妻:陈潭秋与徐全直陈潭秋(1896—1943),1924年夏与徐全直结为夫妻。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原名澄,字云先,湖北黄冈人。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1920年参加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9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

后曾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委员、武汉区执委委员长、中共安源地委委员、中共湖北区委组织部长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山东临时省委负责人、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以及党的五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等职。

1933年初到中央苏区。

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粮食部长等职。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7月,被党中央派往莫斯科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

1939年5月奉命回国,途经新疆时,党中央电示他留在新疆,任中共中央驻新疆办事处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1942年9月17日,与毛泽民等被投靠蒋介石的盛世才软禁。

1943年9月23日,与毛泽民、林基路被盛世才下令在狱中秘密杀害。

徐全直(1902—1934),湖北沔阳人。

早年就读于湖北女子师范,受到陈潭秋等的教育,秘密阅读了大量革命书刊,逐步成长为自觉革命者。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陈潭秋等同志去安源煤矿工作。

1926年9月调任省立第二小学校长、湖北省妇女协会常务委员。

后曾任湖北妇女协会执行主委兼交际部主任。

1930年,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陈潭秋在哈尔滨被捕,她虽然处境十分险恶,但却无所畏惧,大义凛然,沉着、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导语:《亮剑》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位铁血好汉、铮铮男儿深深映入观众的心里,他曾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过无数人,所以人们便追本溯源想要
《亮剑》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位铁血好汉、铮铮男儿深深映入观众的心里,他曾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过无数人,所以人们便追本溯源想要找到原型,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
相似人物一:中将王近山
相似度60%
特点:20岁当上红军师长。

王近山一直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仗,打起仗来不要命,人称“王疯子”。

42岁当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

李云龙医院结识田雨以及电视中田雨好友张白露插足于李田之间的感情纠葛都取材于王近山的事迹。

王近山曾受伤入院,当时为386旅772团副团长,同时入院的还有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

王近山喜欢医院的院花韩岫岩,在陈锡联的撮合下,两人结为夫妇。

相似点一:打起仗来不要命
1915年,王近山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桃花乡一个穷苦人家,9岁就为地主放牛,13岁当长工。

性子刚烈的他15岁就和一帮小兄弟参军。

王近山打起仗来特别勇敢,第二年就从班长、排长升任连长。

在一次战斗中,王近山与敌人“肉搏”,抱住敌人滚下山崖,脑袋被尖石刺了一个深洞,自此他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洗澡都不能用劲搓洗。

就是这次战斗,他得了一个绰号——“王疯子”。

他很快被提拔为红10师28团团长。

相似点二:相近的战斗经历
生活常识分享。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图文稿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图文稿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法治周末记者高欣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二儿子王岩很想为父亲写一本书,为父亲尽一份孝心。

同时,因王近山作为热播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的原型而为人们所关注,王岩也想借此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书写完后,王岩颇费斟酌地给书起了一个名字:铸魂。

这本名为《铸魂》的半回忆录、半传记小说,在2014年11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王岩用笔名“石尚山”,将这本近百万字的作品,当作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献礼。

书中,王岩再现了王近山在战场上的经典战例和战场奇迹。

同时,首次正面讲述了王近山与韩岫岩的战地浪漫曲,真实记录了二人的婚变过程以及王近山被下放农场后的经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有责任站出来澄清对于父亲的误读曲解,也想更正一些对父亲伤害性的,甚至是污蔑的不实言词。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份迟到的交代。

”近日,在接受《法治周末》独家专访时,王岩和王近山的小女儿王珍珍代表家人,表达了这样的态度。

用16年,重拾父亲的一生1998年的初春,81岁的韩岫岩带着儿女孙辈到八宝山公墓为王近山祭扫,纪念王近山逝世20周年。

王近山于1978年5月10日病逝于南京,终年63岁。

当时正忙于拨乱反正的邓小平直电南京军区,要求由他亲自审定关于王近山的悼词,并将“副参谋长”改为“军区顾问”。

中央军委随即补发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

南京军区破格操办了王近山的丧事。

不久,邓小平又亲自交办开国上将宋任穷等同志,将王近山的骨灰从南京家中移送北京八宝山公墓国家高级领导同志灵堂安放。

在当日祭扫回家,韩岫岩一直抬头注视着墙上王近山的照片。

在王岩的试探下,她说:“我不应该把这个谜和这些故事带走。

虽然我和他离婚了,分手了,但是我想,我有责任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王近山,告诉你们有关我和他的故事。

”从那时起,王岩便萌发了真实还原父亲这一生的想法。

宁要小姨子不要“江山”的将军

宁要小姨子不要“江山”的将军

宁要小姨子不要“江山”的将军王近山将军是人民解放军序列里一员赫赫有名的战将,被称为二野“两朵花”之一(另一为陈锡联)、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战功赫赫的将军死时的职务仅仅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许多老部下都成了他的上级,以至于老部下之一的肖永银奉指示写将军的悼词时,面对刺眼的“副参谋长”字样怎么也无法平静,只得找老政委小平同志叫屈,小平同志得知爱将去世的消息时半天说不出话来,末了说了一句“人死不能复生,就叫军区顾问吧。

王近山将军“王疯子”绰号的由来得缘于一次战斗,他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对掐,打红了眼,结果两人一同滚下山崖,大个子当场身亡,王近山奇迹般地生还,从此,战友们都叫他 ----“王疯子”。

20岁时他成为红军年轻的师长---91师师长。

王近山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是在1942年的韩略村伏击战中,当时身为八路军新四旅旅长的王近山带领一个团和一些干部去延安,在没有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打了这一仗,到了延安,毛主席说129师有个王疯子,敢打没有命令的仗,很好!将军战功赫赫,但并非没有缺点。

在没有了硝烟的世界中,他感到非常不适应。

性格暴烈,使他在战场上多次要枪毙警卫员武安良(警卫员阻止他上前线),在建国初期,将军爱上了一个女大学生,而这个大学生竟是自己的小姨子!当年,将军的夫人举家抒国难,革命半辈子得到的是丈夫的背叛。

想不通的将军夫人给党中央写了封信,她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反映自己的想法,挽救濒于破碎的家庭。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近山的家庭风波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先是老首长邓小平出面谈话,没用;周总理谈话,没用;他的部下也纷纷前来:“王司令,我们以前跟着你打了不少胜仗,你就忍忍吧,承认错误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以后再慢慢来嘛”,将军把他们大骂一顿,说自己明人不做暗事。

最后,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你去处理一下吧”。

结果,上顶元帅,下打将军的一代名将被罢官削职:开除党籍、从中将降为大校待遇,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部副部长降为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最可怜的就是在动身去河南的前夕,大学生小姨子在这个时候却退缩了,她受不了别人的非议,这是对将军最大的打击!一辈子流血牺牲换来的战功、地位、肩上的两颗将星都不要了,就是为了他心目中的“爱人”而今,她却跑了!就在将军准备一个人去河南的时候,他家的保姆小黄却对他说:“首长,我陪你去吧,你需要人照顾。

疯子战将

疯子战将

“疯子战将”——王近山1祖先是蒙古王爷1915年,王近山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桃花乡一个历尽沧桑的家庭。

他的祖先,据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蒙古王爷也先不花。

他当年因帮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立下大功,封地湖北黄安,赐汉姓为“王”,威风显赫一时,成为湖北无人不知的“黄安王爷”。

一年的三月初三,也先不花王爷在祠堂里率领全族祭拜天神。

正在他插完香顶礼膜拜时,突然,香炉从头顶上砸下来,人倒没伤着,奇怪的是,刚刚点燃的一把香烛几十根却全部灭了火,并且像被刀割了一样拦腰截断,只在旁边的一根香烛没断,香火拿起时冒烟,放下就灭。

也先不花王爷见状,似乎明白了什么,祭奠没完就匆匆走了。

不久,他就闷闷不乐地离开了人世。

可是他去世后,王家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许多人对这不祥之兆百思不解。

几百年下来,黄安王族仍然兴旺不衰。

就在清朝开国后200多年里,这个书香门第仍是官宦之家,照旧兴隆得不得了。

可是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王氏家族突然人丁渐少,十几年中6房兄弟仅得一子。

这宝贝儿子念了一肚子诗书,却不谙世事。

偏偏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瘟疫突然横扫黄安,王家6房长辈全部无一幸免,一一死光,扔下这年少的书呆子和这万贯家财。

在伤心欲绝中,这不更世事的少爷任凭旁人极其铺张地操办6门丧事。

结果,偌大的家产被骗的骗,典当的典当,抢的抢,偷的偷,丧事一办完就缩水了一大半。

随后,一位黑白两道的地头蛇又暗中买通几个地痞,瞅准个机会前来王家闹事,暗中激起书呆子少爷的火气,少爷盛怒之下操起一把菜刀砍去,一地痞迎头而上,当场被他“砍伤”一只胳膊。

随后,地头蛇出面亲自与书呆子打起诉讼官司,官府老爷与地头蛇明抢暗夺,欺负书呆子不谙世事,把剩下的家产趁机来了个“对半分”,盛隆几百年的黄安王家不到半年人员全散,房屋地产全无,少爷被折腾得一文不名。

住处没了,吃饭钱没了。

无奈之下,书呆子少爷只好去街头卖些字画谋生,但在黄安这穷山恶水的地方,哪里还有人用多余的钱来讲这“斯文”?少爷生计维艰,不得不给人扎纸马纸人,为做道场的道士们“打工”,道士也是社会底层,对手下的“打工仔”能给几个钱?几番争吵之后,心高气傲、脾气乖扈的书呆子少爷又被道士们狠揍了一顿,赶出了“师门”。

王近山之女:父亲打仗爱光着脚

王近山之女:父亲打仗爱光着脚

王近山之女:父亲打仗爱光着脚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44期不忘初心,为战友报仇“王疯子”是王近山将军人尽皆知的称呼,可能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其性格的真实写照,其实不然。

女儿王媛媛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有勇有谋、疾恶如仇的军人。

在参加红军之前,孩童时代的王近山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吃不饱、穿不暖,一直饱受地主恶霸的欺凌。

有一次,他曾亲眼看到自己的小伙伴被地主恶霸捆在树上削鼻子、挖眼睛,生生摧残致死。

从那个时候起,王近山就立誓要改变普通老百姓悲惨的生活境遇。

1930年,15岁的王近山和陈锡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做了詹才芳(曾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政治委员)身边的一名警卫员。

“那个年代天天打仗,父亲在不断积累战术经验的同时,也看着无数战友一个个倒在自己的身边。

”讲到这里,王媛媛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20岁的王近山和熊厚发(此前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团长)分别被徐向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任命为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十三师和八十八师的师长,之后两人交换了枪,约定其中一个牺牲之后,另外一个要用对方的枪为战友报仇。

1937年3月,熊厚发被俘壮烈牺牲,这把枪就陪着王近山南征北战,即使在建国后的上甘岭战役中,他依然紧握着当初熊厚发换给他的那把驳壳枪。

“一将功成万骨枯”,千千万万的战友倒下,由此支撑着王近山这股“疯”劲,打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大胜仗。

除了上文提到的陈锡联、熊厚发等人,叶成焕(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也是王近山亲如兄弟的战友,最终为国捐躯,年仅24岁。

每每谈及于此,“疯子”将军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以此教育王媛媛:“你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鲜血换来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它呢?”自己光腳走路,秘书骑马说到战友情,王媛媛还回忆起父亲和前南京军区的后勤部政委汪运祖的难兄难弟情。

汪运祖少将曾是王近山红军时期任副师长时的书记官。

因为王近山是湖北人,讲名字时把“祖”字发“走”的音。

我的父亲王近山作者王媛媛

我的父亲王近山作者王媛媛

我的父亲王近山(王媛媛)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的许多战斗情节取材于开国中将王近山:抗战时期,他指挥部队全歼日本战地参观团,打了个十分漂亮的伏击战,此战被列入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战例课;解放战争时期,他和他的英雄部队活捉了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两位中将司令官——黄维和康泽;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身为三兵团代司令员,指挥5个军(包括朝鲜人民军两个军),参加了闻名世界的“上甘岭”战役……王媛媛是王近山将军的第六个孩子,她出生不久即被王近山“送”给了自己鞍前马后的司机,这样,王媛媛就有了两个“司”字辈的爸爸:一个司令爸爸,一个司机爸爸。

选取其《司令爸爸司机爸爸》一书中与王近山相关的章节,以飨读者。

(一)司令爸爸经历的几次交通车祸我的司令爸爸王近山,南征北战了几十年,打起仗来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和车。

过去他最喜欢的是马,不管走到哪里都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

后来部队配备了机械化装备,其中有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汽车,爸爸就改坐汽车了。

司令爸爸在战争年代所经历的几次交通车祸事故,对他来说真的都是很不幸的,不但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创伤,而且在他的内心也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第一次是在1947年的初春,国民党集中兵力分别占领了济南、延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之后,开始调动刘邓大军在中原一带举行大反攻。

司令爸爸当时是二野六纵司令员,在挺进大别山的初期,我军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架势已经拉开,整个战役的部署已经安排妥当,不幸的事情却发生了。

那天,就在去往前沿阵地的途中,敌人的炮弹不断在冰雪崎岖的山路中轰炸。

战事紧、任务急,暴脾气的司令爸爸一上汽车就催促着司机:“快!快开!快开!”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打起仗来威严、霸道,而且是要冲到战场上的第一线指挥作战。

可越是这样,司机越紧张,一脚不慎,汽车翻进了山沟。

爸爸被人从车里抬了出来,他的大腿粉碎性骨折。

在那段时间里,爸爸的腿打上了石膏,只好老老实实地躺在医院里,由我的妈妈韩岫岩看护着,在后方休养。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近山法治周末记者咼欣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二儿子王岩很想为父亲写一本书,为父亲尽一份孝心。

同时,因王近山作为热播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的原型而为人们所关注,王岩也想借此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王近山。

书写完后,王岩颇费斟酌地给书起了一个名字:铸魂。

这本名为《铸魂》的半回忆录、半传记小说,在2014年11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王岩用笔名“石尚山”,将这本近百万字的作品,当作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献礼。

书中,王岩再现了王近山在战场上的经典战例和战场奇迹。

同时,首次正面讲述了王近山与韩岫岩的战地浪漫曲,真实记录了二人的婚变过程以及王近山被下放农场后的经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有责任站出来澄清对于父亲的误读曲解,也想更正一些对父亲伤害性的,甚至是污蔑的不实言词。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份迟到的交代。

”近日,在接受《法治周末》独家专访时,王岩和王近山的小女儿王珍珍代表家人,表达了这样的态度。

用16年,重拾父亲的一生1998年的初春,81岁的韩岫岩带着儿女孙辈到八宝山公墓为王近山祭扫,纪念王近山逝世20周年。

王近山于1978年5月10日病逝于南京,终年63岁当时正忙于拨乱反正的邓小平直电南京军区,要求由他亲自审定关于王近山的悼词,并将“副参谋长”改为“军区顾问”。

中央军委随即补发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

南京军区破格操办了王近山的丧事。

不久,邓小平又亲自交办开国上将宋任穷等同志,将王近山的骨灰从南京家中移送北京八宝山公墓国家高级领导同志灵堂安放。

在当日祭扫回家,韩岫岩一直抬头注视着墙上王近山的照片。

在王岩的试探下,她说:“我不应该把这个谜和这些故事带走。

虽然我和他离婚了,分手了,但是我想,我有责任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王近山,告诉你们有关我和他的故事。

从那时起,王岩便萌发了真实还原父亲这一生的想法。

家里人也一致认为:王岩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1968年,19岁的王岩穿上军装,赴南京入伍,成为王近山儿女中的第一位军人。

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王近山,与小姨妹传出绯闻后,坚决同结发妻子韩岫岩离婚,受到严厉处分,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降职到河南省一个条件艰苦的农场任副场长,成为轰动一时的“铡美案”典型。

王近山的婚变,曾轰动全国、震惊中央,可有关这段公案真正的内情却鲜为人知。

那么,将军与妻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与小姨妹的绯闻到底是怎么回事?离婚之后他们三人各自的生活命运又会怎样?王近山与韩岫岩的女儿王媛媛,首次向世人揭开了将军离婚的真相,讲述了一段令人嗟叹的婚姻悲剧--如果婚姻中多一些宽容,也许相爱的人就不必分离。

文/王媛媛看过《亮剑》的人,一定会为李云龙打仗和追求爱情的那股“疯”劲而动容,尤其是他和女护士田雨那惊涛骇浪般的爱情,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的原型,我的父亲王近山的情感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母亲就像一只刺猬,深爱着父亲却总在不经意间将他刺得遍体鳞伤父亲与母亲的相识,缘于父亲的一次受伤。

那是父亲在神头岭战斗中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碰巧是母亲负责护理。

父亲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母亲,母亲对父亲也是一见钟情。

一同住院的陈锡联将军,一看两人郎才女貌,便暗中牵线搭桥。

一年后,父亲和母亲结婚了。

结婚那天,父亲骑着大红马来到医院,把母亲拉上马就接走了。

当时,年轻护士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听说母亲是去结婚的。

父亲毫不掩饰对母亲的爱,甚至有些漂亮的仗还是为保护母亲所打。

一次,父亲率部赶去延安,途中忽然听说后勤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其中包括母亲所在的医院。

这还得了!父亲立刻率部返回解救,正巧遇上日本鬼子的“战地观摩团”。

当时通讯设备落后,请示上级已经来不及了。

眼见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父亲果断部署了战斗,就像神兵天降打得小鬼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一战,不但重创了小鬼子观摩团,也解救了被围的后勤部队和母亲。

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父亲却总是带着当军医的母亲出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三位开国将军的婚恋轶闻

三位开国将军的婚恋轶闻

三位开国将军的婚恋轶闻三位开国将军的婚恋轶闻黄克诚大将:革命路上有知音残酷的战争岁月,不全是血与火,也有多情的心,温柔的爱。

黄克诚第一次见到唐棣华,是在他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来到苏北阜宁的时候。

唐棣华这位来自青岛的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虽然她并没有说几句话,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黄克诚一直带领部队在血雨腥风中与敌人拼杀,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然而见到唐棣华,他的心情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钦佩的女孩子啊!告别了舒适的家庭,离开了能使自己获取功名的大学,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特别是唐棣华那聪慧、纯良的目光,使黄克诚再也忘不掉。

唐棣华虽然年轻、单纯,但从每次黄克诚看她的目光中也感受到某些异样的东西。

究竟是什么呢?她也说不准,反正和别的同志在一起时的感觉不一样。

他不仅是位难得的好领导,而且……如果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该会多么幸福啊!她天真地想。

有一次,阜宁县长宋乃德和唐棣华一起来找黄克诚谈工作。

他对唐棣华说黄师长为了革命事业,都快40岁了,还没有成家,请她考虑一下可否嫁给黄克诚同志。

宋乃德似乎有意叫唐棣华留下多谈一会,起身先走了,屋里只留下他俩。

这一次谈话,使黄克诚和唐棣华的关系明朗了。

黄克诚向唐棣华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

谈到自己经常复发的支气管炎,黄克诚问唐棣华:“陈赓,你知道吧?”唐棣华当然知道陈赓,但她却不知道气管炎和陈赓有什么联系。

“陈赓经常笑我:黄瞎子,你这身体,最多活3年。

大家都觉得我活不长。

”黄克诚无疑向唐棣华提出一个值得她认真考虑的问题。

唐棣华却很有信心地说:“你现在不过30多岁,这种病,也不是什么重病,只要注意身体,至少再活20年。

”心爱的姑娘的鼓励和安慰,使黄克诚很受感动。

“小唐,我很喜欢你,希望我们能永远生活在一起。

”一次,黄克诚小声地对唐棣华说,那憨厚的神态像一位老大哥、唐棣华红着脸低下头,沉默不语,幸福的热流冲击着她的心房。

黄克诚见唐棣华不说话,有点着急了:“怎么,小唐,你不同意吗?”“不,不,同意,同意。

硝烟散尽又见英雄——王近山

硝烟散尽又见英雄——王近山

硝烟散尽又见英雄——王近山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6年第10期他,一位开国功臣,凭着卓越战功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0年代曾担任过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行政六级;他,就是风靡全国的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当年曾转战中原、威震敌胆、大名鼎鼎的王近山将军。

初到农场此刻四下望去,尽是些纷乱景象,真好像是从天上落到了地下,差异太大了。

“这就是我落脚的地方?”这一落脚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呢,王近山将军不由得感到无限惆怅,紧皱起了眉头。

将军此次是犯了“生活作风问题”错误而被贬职到这里来的,曾经叱咤战场的共和国将军,因为婚变而惊动了国家主席刘少奇,林彪也作出批示,虽被保留了军籍(大校军衔),却被开除了党籍,连降三级,发配到河南黄泛区我们知青下乡锻炼的农场任副场长。

对于处分,将军心里并不怎么服气,不免在心里发几句牢骚;但转念又想:“我这是怎么了?如今我真是‘英雄暮年’了吗?这块土地我并不陌生呀!我在中州指挥过作战,立下过战功。

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洒下过我们的鲜血啊,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样,将军逐渐从低落的情绪中恢复过来,挺了挺身板,心事重重地凝视着车窗外的景色。

我和王将军是在他1964年到农场后认识的。

那时,我刚二十出头,是首都下放来的高中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已成为农场园艺场一级园艺工人。

当时,将军一行人马,包括他婚变后迎娶的这位十分年轻的妻子小黄(到了农场,当地组织部门才给他们补发了结婚证),还有他们的一个刚刚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女儿,远离首都来到我们劳动的地方。

我们从劳动中结识,在交往中了解,增进友情而成了忘年之交,延续了近二十年,直到将军逝去。

将军到了农场,顿觉天高地阔,空气清新,这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北京城大不相同了。

农场党委路书记是1933年入党的老革命,副书记马场长是到过延安的“三八式”老同志,早都知道王将军这位战神的大名,对王将军态度很亲切,从不提及那些敏感问题。

一代名将王近山一条人脉起东山

一代名将王近山一条人脉起东山

一代名将王近山一条人脉起东山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王近山曾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

1955年,刚刚不惑之年的他又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然而自新中国成立后,王近山的一次演讲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次演讲是为大学生纪念“中国红文化”而进行的,演讲结束之后,心怀澎湃的大学生们将无数的掌声与鲜花送给了王近山,与鲜花同来的还有爱情,然而这份爱情的来源确是王近山的妻妹,与妻子相比,其妻妹是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当两人相遇时,彼此也产生了种种情愫!王近山的妻子名叫韩岫岩,是解放战争时期出名的革命人士,韩岫岩一家八口尽皆参军,并且变卖了所有财产支援革命,在那个时期,韩岫岩不仅是医院的“院花”,更是革命的英雄。

面对种种压力,王近山依然决然的选择申请离婚而追求自己的爱情,然而即便曾经的老首长、好同志相劝也充耳不闻,最终这份离婚协议被批了下来,然而与协议同时下批的还有撤消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行政降为副军级(军衔从中将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调往河南某农场任副场长,于此同时其妻妹也因受不了舆论的压力选择离开了他。

王近山在农场这一干就是5年,期间曾经在王家干过活的黄慎荣选择到农场照顾王近山,小黄说:“首长,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就跟你一辈子,照顾你一辈子。

”这期间王近山艰难度日,他在战场上受过7次重伤,所以生活起居都很不方便,“如果没有小黄,我想我坚持不下来”后来王近山这样说过。

一代名将落身于农场,或许没有人脉,王近山将再难觉醒,但是曾经在部队搭建出的人脉,让王近山在次找到了希望!于是在1968年末,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参谋长肖永银前来探望王近山,期间肖永银给王近山出了个注意,让他写下了三封信,第一封是写给毛主席的检讨信,而第二第三封则是有肖永银拿着一封,另一封交给曾经的好战友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总司令许世友。

1969年“九大”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之前,许世友将王近山的信面呈毛主席,并且在毛主席面前为王近山说了不少好话。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

“亮剑”将军王近山的波澜人生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一定会为李云龙打仗和追求爱情的那股“疯”劲而动容,尤其是他和女护士田雨那惊涛骇浪般的爱情,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原型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这位开国中将曾因婚变一掳到底,降为大校,被逐出军队到地方农场,十年后又重返军队,他的最后一任职务定格为正军级――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时间追溯到1978年5月的中南海,一份关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同志逝世的悼词,摊开在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那宽大而明亮的写字台上。

这是一份由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将军亲笔撰写的悼词。

曾任第二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沉思片刻,果断拿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几个字圈去,用雄劲的字体写上“顾问”二字。

次日,中央军委补发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

同时,邓小平明确指示,王近山同志的后事按大军区领导规格办理。

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15岁从军,16岁任连长,号称“小连长”。

先后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69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无论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前线,王近山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独树一帜,屡建奇功,所向无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3月,军事科学院出版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书名――“一代战将”。

江泽民同志题词――“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

杨尚昆同志题词――“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李先念同志题词――“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至此,历史终于为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但却命运多舛的一代名将王近山作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

智勇双全,歼灭日军观战团和共和国的许多将军一样,王近山也是从大别山的红安县走进红四方面军、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的。

开国中将王近山情场折戟

开国中将王近山情场折戟

开国中将王近山情场折戟
祝小茗
【期刊名称】《中国故事》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一定会为剧中男主角“李云龙”作战的那股“疯”劲而动容。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原型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这位开国中将曾因故被降为大校,后被逐出军队下放到地方农场,多年后又重返军队,他的最后一任职务定格为正军级——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祝小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63
【相关文献】
1.中将王近山因婚变连降三级
2.原版“李云龙”: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传奇人生
3.“疯子”战将—中将王近山
4.“疯子”战将—中将王近山
5.王近山中将与肖永银少将的友情岁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近山简历

王近山简历

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男,汉族,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等职。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等职。

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等职。

率部参加陇海铁路、滑县、豫北、宛东、淮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国家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等职。

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逝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开国中将王近山鲜为人知的婚姻传奇
看过《亮剑》的人,一定会为李云龙打仗和追求爱情的那股“疯”劲而动容,尤其是他和女护士田雨那惊涛骇浪般的爱情,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的原型,我的父亲王近山的情感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母亲就像一只刺猬,深爱着父亲却总在不经意间将他刺得遍体鳞伤
父亲与母亲的相识,缘于父亲的一次受伤。

那是父亲在神头岭战斗中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碰巧是母亲负责护理。

父亲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母亲,母亲对父亲也是一见钟情。

一同住院的陈锡联将军,一看两人郎才女貌,便暗中牵线搭桥。

一年后,父亲和母亲结婚了。

结婚那天,父亲骑着大红马来到医院,把母亲拉上马就接走了。

当时,年轻护士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听说母亲是去结婚的。

父亲毫不掩饰对母亲的爱,甚至有些漂亮的仗还是为保护母亲所打。

一次,父亲率部赶去延安,途中忽然听说后勤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其中包括母亲所在的医院。

这还得了!父亲立刻率部返回解救,正巧遇上日本鬼子的"战地观摩团"。

当时通讯设备落后,请示上级已经来不及了。

眼见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父亲果断部署了战斗,就像神兵天降打得小鬼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一战,不但重创了小鬼子观摩团,也解救了被围的后勤部队和母亲。

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父亲却总是带着当军医的母亲出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母亲为此也吃了不少的苦头,即使怀了孕,也得挺着大肚子跟着东奔西跑,但她从无怨言。

有一次,怀孕的母亲随部队转移爬山,一不留神从山上滚下来,母亲受伤,孩子也不幸流产。

为此,父亲心痛极了,发誓再也不让母亲受到伤害。

父亲想了个绝妙的方法,为母亲设计了“豪华”的交通工具--一辆骡子拉着的平板车。

为了遮风避雨,他又在板车四周搭起了棉布帘子,乍一看,就像农村娶亲用的大花轿呢!
那段时间,母亲就坐着这辆“山寨”版的大花轿,很是“招摇”地跟着父亲南征北战。

后来,刘伯承元帅在路上碰到了,正要为这如此打眼的“大花轿”发脾气,可一听说里面坐的是“王疯子”的媳妇,说了声“哦,原来是王夫人”,就笑着打马走了。

母亲对父亲,也是爱得死去活来。

其实母亲原名叫韩秀兰,就因为父亲的名字里有个“山”字,她便冥思苦想把名字改成了韩岫岩。

也真为难她,居然一下改出了两个“山”。

可不曾想多年后,母亲竟成为压在父亲头上的“大山”!
1953年初冬,母亲生下了一个女孩儿,也就是我。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胜利,父亲给我取名王援援。

虽然我已是母亲所生的第六个孩子,但母亲却仍像刚生下第一个孩子那样兴奋,因为我长得特别像大姐苏红。

苏红是父母结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却不幸于5岁时生病夭折,是母亲心中最大的痛。

一开始,父亲开心地打量可爱的我,却很快变得心事重重,沉吟良久才尴尬地说:“这个孩子,我已答应送给老朱了!”
原来,在朝鲜战场,父亲的司机朱铁民多次冒死保护父亲,父亲十分感动,便对因妻子患肾病没有生育的司机许诺:回国后再生的第一个孩子就送给他。

母亲一听惊呆了,满脸喜悦之情顿时消失,继而大发雷霆,坚决不允:“谁让你自作主张把孩子送人啦?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父亲咬着牙,一声不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再提起此事。

大家都以为父亲忘记了此事,其实一诺千金的父亲却又怎会忘了自己的承诺?于是,在我两岁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父亲将我交给了司机朱铁民:“孩子给你了,可以让她跟你姓朱,我每月给你40元钱做她的生活费。


从此,我多了一个爸爸,并改名叫“朱元”。

为了区分两个爸爸,我把他们分别叫做司机爸爸、司令爸爸。

后来我的司机爸爸说,当时父亲催他抱我走时,他都有点不敢相信,回首时,看见一向坚毅的父亲眼里竟含着泪水。

现在想来,父亲当时一定也经过了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回去后和母亲也一定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虽说我被送给司机爸爸做女儿,但其实我和父母并没有分开,因为大家都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司机爸爸住前院,父母住后院。

对于父亲将我送人,我也没有一点儿恨。

因为司机爸爸和美卿妈妈对我宠爱备至,总是给我穿最好的、吃最好的,可以说,我得到了其他兄弟姐妹们没有的另一种宠爱。

但是,在母亲的心里却埋下了对父亲不可原谅的恨,从此两人之间摩擦不断。

据兄弟姐妹们说,为了表示对父亲将我送人的怨恨,母亲和父亲开始不停地争吵、赌气,母亲发誓再也不生孩子了,又是吃麝香又是用麝香,因为她听说麝香可以避孕。

父亲和母亲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争吵起来总是互不相让,越吵越厉害,脾气暴躁的父亲常常气得在家里“噼里啪啦”地摔东西……夫妻感情发生裂痕时,总是很难心平气和地交流,怀疑与猜忌也会像毒蛇一样缠上身来。

父亲喜欢跳交谊舞,母亲也曾是他最好的舞伴,但闹矛盾后母亲就不再陪他去跳舞了。

母亲不跟父亲去,可她又不甘心别的女人跟他跳,想了半天,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把我小姨接到家里,由她陪我父亲跳舞。

小姨韩秀荣当时刚从大学毕业,对年轻的将军父亲十分崇拜。

父亲因为与母亲闹别扭,身边也没个说心里话的人,活泼开朗的小姨就像是沉闷的天空射进的一缕阳光,给父亲带来了光明和快乐。

可母亲看到父亲和小姨一到周末就出双入对地去跳舞,平日里两人也谈笑风生,竟开始怀疑父亲与小姨好上了,越来越厌恶父亲跳舞。

她说:“一男一女搂抱在一起,不跳出毛病才怪呢?”
父亲负过七次伤,一条腿和一条胳膊都骨折过,他穿的皮鞋是特制的,一边要比另一边高5厘米,这样才能正常走路。

母亲竟拿此来讽刺父亲:“别看他腿瘸,一跳舞就不瘸了。

”母亲误解了父亲和小姨,她更伤心,恨自己最爱的两个亲人如此对不起她。

母亲越来越不信任父亲,不论他去上班还是开会,都要严加盘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母亲就像一只刺猬,深爱着父亲,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将他刺得遍体鳞伤,最后竟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