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案

合集下载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体下落的实际情况,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来验证规律。

3. 案例分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跳伞、地震预警等。

4.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并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跳伞模型、地震预警设备等。

2. 动画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动画。

3. 教学课件:包含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规律和案例分析的课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第二课时: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练习与讨论。

3. 第三课时: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九、教学反馈:1. 在课后及时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案

第四周第13课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使用说明:1、阅读课本49—52页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1.理解物体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理解在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所不同;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3、自己动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理解公式的含义,,利用所学规律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g的概念;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会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会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通过对课本的熟悉,,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g的概念;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出,认真思考相关问题,有疑问用笔写到疑惑或者是课本中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解决。

自主学习:一、基本概念: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物体只在作用下从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受力特点:只受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或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是,其大小不变,方向始终。

自由落体运动中,速度公式为位移公式为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2 .自由落体加速度g(1)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通常计算中取8.9g m/s2=g m/s2,粗略计算中取10=(2)g的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赤道处两极即随纬度的增大而;g的大小还随地面的高度增加而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4.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5.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的速度是29.4m/s,那么该物体在空中经历的时间和下落的高度各是多少?合作探究1.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课堂检测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A.2∶1B.2∶2C.2∶1D.4∶13.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我的收获:我的困惑:。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特征,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知识准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s1=s2=…= aT2新课教学(一)自由落体运动探究一: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吗?1、演示实验一:石头与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

问:我们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2、演示实验二:取半张纸与一张纸,把半张纸揉成一团,两者也分别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

问:我们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3、演示实验三:取两张相同纸,把其中一张揉成团,两者也分别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

问:我们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结论:4、牛顿管实验:拿一个长约1.5米,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的玻璃管(牛顿管),把小铁片和羽毛放到这个玻璃管里。

在玻璃管里有空气的情况下,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什么现象?用抽气机把牛顿管中的空气抽走。

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结论】总结: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1)(2)(二)自由落体加速度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1、猜想:通过前面的实验观察,可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2、验证猜想:总结1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2、重力加速度g(1) 方向:(2) 大小:思考:我们可以用刚做的牛顿管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两个物体由同样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为什么同时达到地面?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三)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1、测定反应时间操作:一位同学捏住尺子的上端,保持直尺竖直不动,你用一只手在直尺的零刻度处做握住木尺的准备。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 教学科目:物理3.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4.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够运用运动学公式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规律及运动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导和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黑板、粉笔。

【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

2. 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解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探究规律】(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高度下物体落地的速度。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讲授知识】(20分钟)1. 教师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强调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2. 举例说明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学公式的运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课后阅读,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4.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5. 实际应用举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规律和计算方法。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 通过实际应用举例,提高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自由落体装置、计时器、尺子。

2. 教学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

3. 教学素材:实际应用案例、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结合课件和实物,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及与其它运动的区别。

3.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通过动画和实例,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结合公式,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5.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自由落体的时间和位移,并进行数据分析,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请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填空完成句子。

2. 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描述。

3. 计算题: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给定高度下物体的落地时间。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规律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特点和规律。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学中有关运动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特点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验验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实验验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运动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阐述其特点,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3. 介绍实验方法和步骤:讲解实验原理,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6.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与理论相结合。

7.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9.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

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计时器、尺子、重物、光滑斜面等。

2. 教学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沪科版必修一)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沪科版必修一)
分割
结 论
自由落体运动的
位移仍可用图线 与坐标轴所围的 面积表示
三角形的面积就代表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0到t (此时速度为v)这段时间的位移。 收获:由图可知:三角形OAB的面积 S=AB×OA/2 代入各物理量得:
x h 1 vt 2
又v=gt得:
1 x gt 2 h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 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一般地,g的大小约为
9.8m/s2
注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纬度和高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高度越大,g值越小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
Vt=gt
即物运动
【典例1】某同学摇动苹果树,同一高度上的一个苹果和一片树
叶同时从静止开始落向地面,苹果先着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C ) A.苹果和树叶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不能看成自由 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不会同时落地
有一只熊掉到一个深坑里,坑深19.664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 问熊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北极熊 B:棕色,棕熊 C:黑色,黑熊 D:黑棕色,马来熊 E:灰色,灰熊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 物体只在( 重力 )作用下,从( 静止 )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 特点:⑴v0=0,是( 匀加速 )运动; ⑵只受( 重 )力作用; ⑶轨迹是(直线)。 因此,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掌握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利用实验、动画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3. 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回答:在地球表面附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记录下落时间。

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下落时间与物体重力无关,与下落高度有关。

结论: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下落时间只与下落高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形状等因素无关。

3. 应用实例案例一:计算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的时间。

案例二:计算一个篮球从高空掉落到地面所需时间。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跳伞运动等。

5. 作业布置请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从不同高度掉落的物体所需时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定义和规律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导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导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3)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公式。

2、难点(1)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测量和理解。

(2)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综合性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初速度为零。

2、只受重力作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还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一般的计算中,通常取 g = 98 m/s²,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 g = 10 m/s²进行计算。

(四)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 = gt2、位移公式:h = 1/2gt²3、速度位移公式:v²= 2gh四、典型例题例 1:一个物体从高度为 h 的地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 t 落地,求物体下落的高度 h。

解:已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 g,运动时间为 t,根据位移公式 h = 1/2gt²,可得:h = 1/2×10×t²= 5t²例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 2s 落地,求物体下落的高度和落地时的速度。

解:已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g = 10 m/s²,运动时间 t =2s。

根据位移公式 h = 1/2gt²,可得:h = 1/2×10×2²= 20(m)根据速度公式 v = gt,可得:v = 10×2 = 20(m/s)五、课堂练习1、一个石子从楼顶的边缘自由下落,经过 4s 落到地面,求楼顶到地面的高度。

第一学期学期苏版高一物理1第二章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

第一学期学期苏版高一物理1第二章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

第一学期学期苏版高一物理1第二章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 明白得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明白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明白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特点,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学习重点及难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课前小测(每空5’,运算题10’)1从本质上来说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运动,一种运动若要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物体从___________开始下落,也即初速度v ___________,(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只受_________,因此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_,它的值为_________。

2 某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经3秒落地,那么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少,物体开始时距地面有多高.二新课梳理三例题精讲(第一题5’,第二题15’)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谁先着地,什么缘故?2.将一物体从某高度作自由下落,请你画出v-t图象,并由此求出(1)物体在5秒末的速度(2)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3)物体在第5秒内的位移四课堂练习(共20’。

每问10’)一个物体从45m高的地点静止开释,做自由落体运动,求:(1)多少秒后到达地面?(2)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3)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为多少。

(g取10m/s2)五课后练习(每题10’,需写出解题过程)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多选题】A.从静止下落的运动确实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

2.一个石子从高处开释,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倍的h,3.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1)通过多少时刻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刻的位移.附加题(10’)4.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 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塔高为多少米?(g=10 m/s2)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看现象,了解分析物理规律的方法。

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导学案-宜君高中

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导学案-宜君高中

知识就是力量,而能力与方法比知识更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象伽利略那样去思索。

重要的是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我们能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以及其他各位伟大学者的失败和成功中寻求启发和借鉴,我们也将拥有一颗杰出的闪烁出智慧之光的大脑,去面对已知的与未知的物理世界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了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4.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测定方法。

重点:1.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的理解。

2.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前知回顾】1._______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_____均匀变化,加速度保持_____。

3.在忽略_________的情况下,物体的下落运动是___________运动。

4.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空气阻力可忽略的情况下,下落的_____相同。

5.在同一地点,在忽略_________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的一切物体的_________都完全相同。

【自主学习】一、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1.定义:物体只在_____作用下从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1)运动特点:初速度__(A.不等于零 B.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受力特点:只受_____作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也叫做___________,用g 表示。

大小约为_______,方向_________。

4.瞬时速度公式:v t =___。

一、自由落体的位移1.自由落体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_________,其下方三角形的_____对应物体的位移。

高二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高二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高二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4.能够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问题求解。

二、教学内容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4.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2.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前导知识导入;2.教师讲授;3.学生课堂练习;4.学生讨论。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前导知识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质点运动的概念;2.通过课堂实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第二步:教师讲授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包括自由落体的定义、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的三大规律和万有引力定律;3.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方法,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4.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在工程、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学生课堂练习1.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2.学生自主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问题。

第四步:学生讨论1.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疑惑;2.学生针对解题思路和疑惑展开讨论。

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2.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问题求解;3.学生是否能够充分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和工程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规律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模拟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学案

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学案

§2.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1.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导及其应用一、自由落体运动的猜想与验证1、自由落体运动: 。

在地球表面上,它是一个理想运动模型。

一般情况下,如果空气阻力相对重力比较小,产生的影响小,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 和2、 。

3、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的 直线运动。

4.公式推导:0,000=+=-=v at v v tv v a t t 因为得,由,所以at v t = 又因为at t v s 21==,所以 5.验证猜想:(1)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注意:这是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该公式中的加速度a为固定值,即最后一个推导式中,等号右边的12a 为固定值,则等号左边的2st也应该为固定值,即s与2t 成正比。

212s at =212s a t =212s at =换言之,只要是s与t 2成正比,就可以推出a为固定值。

所以我们证明的核心问题可以转化为s与t 2究竟是否成正比。

自由落体纸带运动轨迹的分析(上节课的作业):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加速度是一样的 由此验证了猜想是 的。

自由落体运动是 。

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是。

2、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 ,用符号 表示。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重力加速度g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3、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运动,它是指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如下:本文1)只受重力作用;本文2)初速度为零;本文3)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而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公式如下:本文1)速度公式:v=gt;本文2)位移公式:h=21gt2本文本文3)位移速度公式:v2本文2gh。

3、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投掷、跳伞、计算高度等。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步骤1、阅读本节教材,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通过实验观察自由落体运动,了解其规律和公式;3、进行练习,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的应用;4、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习方式本节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阅读、实验、练习、案例分析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验观察自由落体运动,了解其规律和公式;通过练习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生在学习力学和运动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困难。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基于教学逻辑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规律。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并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苹果落地、跳水运动员跳水等。

然后,让学生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PPT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征,详细解释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并让学生理解其定义中的重点词汇。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方法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教学用具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多年。

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

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演示:把小钢球装进纸袋,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下落。

高中物理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粤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粤教版必修

§2.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纸带的研究,学会分析和处理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 (2)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现之旅的乐趣。

【学习重点】1、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2、将图象结论和公式推导结论联系起来。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知识要点】一、猜想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竖直向下二、重力加速度g ,矢量大小:2/8.9s m g =t v v 21=三、规律 : gt v t =221gt s =gs v t 22【典型例题】例1、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速度之比为: ,前一秒、前两秒、前三秒下落高度之比为 ,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下落高度之比为: 。

答案分别是 1:2:3, 1:4:9, 1:3:5例2、一物体从楼顶下落到地面前最后一秒内下落的高度为楼高的167,求楼高? 分析:h 1=169h ①h=21gt 2=21×9.8 t 2=4.9 t 2 ②h 1=21g(t-1)2=4.9(t-1)2③三式联立,可得:t=4s , h=78.4m【当堂反馈】1.一个物体从高h 处自由落下,其时间达到落地时间一半时,下落的高度为A.21h B.41h C.81hD.121h 2.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3.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4.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 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h 2=167h t 2=1sh 1 t 1h=? t=?[图2—18A.2 mB.2.5 mC.2.9 mD.3.5 m5.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6.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7.一个自由落下的物体在最后1 s内落下的距离等于全程的一半,计算它降落的时间和高度?8.一质点由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 点时速度的3/5,BC间距离是80 m,求AC间距离?9.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1 m时,B球自距塔顶7 m处开始自由下落,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高为多少?(g=10 m/s2)10.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Δt=0.25 s内通过高度为Δh=2 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高?(取g=10 m/s2)【参考答案】1.B2.C3.C4.D5.A6.B7.3.42 s57.16 m8.125 m9.16 m10.2.28 m【达标训练】1、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升过程是减速过程,加速度越来越小;下降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B 上升时加速度小于下降时加速度C 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D 无论在上升过程、下落过程、最高点,物体的加速度都为g2、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3、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又落回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速度方向向上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向下C、在最高点,加速度大小为零,速度大小为零D、到最高点后,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改变4、从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粒小石子,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大D.根据两石子的质量的大小来决定5、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2)()A.2m/sB.4m/sC.6m/sD.8m/s6、以初速度40m/s竖直上抛一物体,经过多长时间它恰好位于抛出点上方60m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7、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度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8、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9、一根矩形杆的长 1.45m,从某一高处作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程中矩形杆通过一个2m 高的窗口用时0.3s.则矩形杆的下端的初始位置到窗台的高度差为多少?(g 取10m/s 2,窗口到地面的高度大于矩形杆的长)10.气球以10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离地面75m 高处从气球上掉落一个物体,结果气球便以加速度α=0.1m /s 2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问物体落到地面时气球离地的高度为多少?g=10m /s 2.【达标训练参考答案】1、D2、D3、BD4、C5、B6、解:设向上为正,0v 40m /s,g 10m /s ==- 由公式201H v t gt 2=+60=40t-5t 2 ∴t 1=2s t 2=6s 7、总时间T 和高度H 是多少?取g=9.8m /s 2,空气阻力不计. 解:设向上为正, 由公式201H v t gt 2=+01964v 9.88=+⨯ v 0=29.4m/s ∴t=29.4/9.8=3s ∴T=3+4=7s8、解:设向上为正方向,0v 10m /s,g 10m /s ==-由公式201H v t gt 2=+ 217510t 5t -=- ∴t 7s =由公式0v v gt =+ ∴v 60m/s =- 方向向下175m9、解:设向上为正,杆头到窗口时速度为0v 由公式201H v t gt 2=+ 202 1.45v t 5t +=+ v 0=10m/s 由公式20v h g=得 h=5m10、解:设向上为正,0v 10m /s,g 10m /s ==- 由公式201H v t gt 2=+ 27510t 5t -=- t=5s 由公式201H v t gt 2=+h=51.25m ∴ H=75+51.25=126.25m 【收 获疑 问【阅读资料】2002年9月,经世界各国物理学家提名,评出历史上最美丽的10个科学实验。

高中物理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案粤教必修

高中物理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案粤教必修

§2.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6.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7.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8.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10.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思想:1、先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理成章地研究落体运动;2、了解地球表面物体下落运动近似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3、着手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4、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及重力加速度;5、应用训练一、引入: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游戏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

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编号:③

1、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学习重点与难点】:
1.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推导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
1.物体只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我们所研究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实际运动的一种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主要因素(重力)。

生活中的很多落体问题,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对生活中的落体运动进行理想化处理是有实际意义的。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初速度v0=______,加速度a=______,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主探究: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和2、。

2.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直线运动。

3.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通常用符号_____表示。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g的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数值为________,南、北两极处重力加速度_______,数值为_______;g的大小还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越大,g值______。

但这些差异并不是太大,在通常计算中,地面附近的g取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g还可以取10m/s2。

4.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v0=0、a=g时的一个特例,因此其运动规律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来推导。

速度公式:v t=g t
位移公式:h=gt2/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t2=2gh
在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题时,通常选取方向为正方向。

自我检测: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3、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4、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s.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
①悬崖有多高?②实际上是有阻力的,因此实际高度比计算值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
5、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2,求:①经过多长时间落地?②第一秒和最后一秒的位移?③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下落的位移?
自我反思:
1.收获:
2.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