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老师应该怎么教
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有效使用的研究
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有效使用的研究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课后习题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在课后习题中,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已然成为使用量最大、较为全面的习题库之一,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本研究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有效使用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探究教师在课后习题中的有效使用思路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实例验证其有效性。
二、相关理论1. 教学策略理论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实现教学目标和效果的一系列行为方法和技巧。
据此理论,教师在课后习题的选择和使用上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2. 知识结构理论知识结构理论是描述个体在获取、组织、保存、检索和应用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关系的一种理论。
据此理论,教师在选择课后习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灵活选择和组织习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有效使用策略1. 灵活选择和组织习题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教师应灵活选择和组织课后习题,提供不同的知识层次和难度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例如,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时,可以选择应用题、阅读理解等。
2. 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在教师选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查漏补缺,加强自主学习。
比如,在选取某一个语文单元的课后习题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本单元中的重点概念、易错知识点等,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和习题。
同时,在讲解和批改习题时,教师应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帮助学生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3. 多元化的使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利用课后习题,如利用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等。
例如,在学生完成习题后,可以采取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浅谈统编版语文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浅谈统编版语文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重视课后习题的重要作用,对课后习题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使之更好地与教学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探讨了课后习题在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作用。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把握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方向。
标签: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课堂教学课后习题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一共8个单元,分别以人与自然、观察、神话故事、成长故事、家国情怀和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还有2个特殊单元——习作和阅读策略单元,涉及27篇课文。
课文后还编排了种类多样的习题,有围绕理解文本内容设计的,也有关于课外拓展延伸的;既有动脑思考类,也有动手实践类。
这些习题为广大教师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一、课后习题在课前——助力教师备课,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在备课时,首要任务是明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在精准把握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分析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还应对课后习题所指向的教学目标进行一番研究。
课后习题体现的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和细化,对教学更具指导性。
教师以课后习题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准确把握教材,大大提高备课效率。
以《走月亮》为例,课后习题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认识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语段;③透过课文语句想象画面;④模仿课文重点段落写某个情景。
可以说,这4道题目呈现了递进式的学习过程,教师可据此精确设计以下教学目标:①掌握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③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令自己印象深刻、优美的课文词句;④仿照课文重点段落,描写一幅自己所见的月下某个情景。
这些课后习题和课堂教学目标一一紧密对应,紧扣这些课后习题展开课堂教学,简练明晰,易于动手操作,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预习,是学生必备的良好学习习惯,但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不求甚解,泛泛而过。
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的有效运用
-017-2024年第6期(总第382期)理论探索课后练习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能为教师指明教学方向,还能帮助学生在习题中总结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每一篇课文后都配有对应的课后练习,其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而成的,为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途径。
教师通过研究这些习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一)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有效着眼点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过于依赖教辅资料,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课后练习板块,由于缺少关注与运用,导致无法发挥出它的教育价值[1]。
实际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与单元导语部分有着紧密联系,二者相互呼应,是教材双线结构的重要体现。
导语部分明确指出本单元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后练习则展现了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建议,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教学目标的制订产生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课后练习中蕴含着课程重点,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能够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思维生长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层次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记忆和理解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属于低层次的认识能力,后四类则是高层次的认知能力,需要学生经过深度学习才能取得一定成效。
课后练习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思维生长点,对于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而言,通过课后练习的具体内容,他们可以由浅入深地理解本课重点知识,掌握它们的深层次内涵,并能够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为课后练习的难度各不相同,学生可以在逐一分析中不断挖掘个人潜力,完成“浅层学习”到“深入研究”的转变,使得自身的语文思维变得更加深刻和灵活,课堂学习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价值与运用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价值与运用作者:周燕芳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15期【摘要】课后练习题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备课的方向标,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是课文学习的外延,更是单元的知识点、训练点和重难点。
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课前巧引导,课中紧围绕,课后促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练习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出来的知识点、训练点和重难点。
如何利用好课后练习题,发挥习题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最大价值?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课后习题的现状对于课后习题,不同的教师有不一样的处理。
有的教师对练习题不够重视,有空的时候讲解一下,没空的时候就视若无睹;有的教师略讲一二,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后练习沦为教材的“鸡肋”,跟编者的意图大相径庭。
其实,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都是编者观念和意图的所在,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如果能透过课后习题,把握住文本的重难点,将课后习题与教学完美结合,那语文课堂学习将更加高效。
二、课后习题的价值(一)借助课后习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達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但是,自学不是盲目地学。
那么,学生自学的目标与思考的方向是什么?学生预习就是自学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预习不仅仅是单纯地读准生字,读准课文就可以了,而应该对文本进行初步的思考,如果学生能围绕着课后习题进行预习,则思考有了方向,能帮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那课堂的学习效果已经在预习时就成功了一半。
(二)借助课后习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个方面来组织单元。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运用分析
09/2020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运用分析◆洪玲玲(福建省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摘要】探讨和分析小学语文统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有效运用的具体方法,以备课作为主要切入点,发挥出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以此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语文知识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一、课后练习在备课中发挥的作用(一)提示教学重难点以统编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课后练习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性地训练,也提示了这篇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所包含的重难点。
所以,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充分地解读和分析,准确地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把握,这样才能够使自身在备课过程中,明晰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时候,课后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并且描述和想象出自己心目中盘古的样子。
这样的练习内容主要就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地引导下,结合文章内容,想象盘古的样子。
根据这样的课后习题要求,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
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仔细地阅读文章,并且在教学开始阶段,就在学生心目树立起盘古的伟大形象,以此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盘古,这样就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课后练习内容,也能够突显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突显训练内容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学习离不开基础知识地掌握,通过学生词汇量和语句的丰富,能够从这一训练点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统编版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包含听说读写训练的题型,这些题型也让教师能够明确这一章节中,教学工作所需要抓住的重点训练内容,保证教师在教学准备的环节中,能够明确地突显这些训练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训练的效果和质量,提高整个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的第二个内容就是,通过阅读文章内容,找出你认为非常神奇的地方,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老师应该怎么教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老师应该怎么教?统编教材一至三年级课后练习题,较过去语文教材的练习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材编写者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每篇课文后面,除了“读一读”“朗读课文”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还有三四个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练习题。
其中,有理解课文的练习,也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要求,还有语言实践的内容;用好这些题目,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喜爱抛开课后问题,自己另搞一套,这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有哪些种类,怎样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呢?课后练习题的种类一、结合课文内容的练习题1. 文中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都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以读书为主。
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课后练习题:“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鸟》课后练习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从文中能找到答案的练习题几乎每一课都有。
2. 仿说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用能力,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所以有不少仿说仿写的内容。
如,一年级上册《四季》课后练习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3. 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体现学以致用,统编教材在这个方面落实得很好。
如,一年级《项链》这一课有一些色彩词,课后练习题是“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如,出示了“金色的” “雪白的”等还有“小鸟、太阳”等词。
4. 背诵课文学语文需要积累,这一点我们是有教训的。
优美的段落、句子,课后要求背诵,积累语言。
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后练习题:“背诵2—5自然段。
”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要求背诵“2—4自然段”。
还有的要求背诵全文。
5. 动手实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很重要的编写理念就是把语文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策略探究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策略探究【摘要】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课后习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有效载体。
本文结合实例,探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使用策略,旨在落实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使用策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具体体现,是教师与教材进行对话的有效途径。
如果教师能准确把握课后习题的特点,发挥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科学地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将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落实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一)更精准地制定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基本前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与单元语文要素横向联系,是编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的。
通过解析课后习题,教师可以更明白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从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动效率。
(二)更有效地设计活动以往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语文要素和教学重难点,教师总是想面面俱到,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学生。
现在可以通过课后习题,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做到科学取舍,紧紧围绕课后习题,有效地设计课堂活动,优化学习活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
(三)更科学地评价教学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课后习题应当成为教学课文和检测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
”我们围绕着课后习题确立目标、开展教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达到了教学评的统一,既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能对教学活动和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地评价。
二、课后习题的使用策略(一)自主学习,掌握阅读方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在设计方面明确指出: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阅读策略的指导内容,尽量在课后习题的实践方面可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过程。
因此,语文教师在使用和落实课后习题之前应该准确把握编者的实际意图,通过形式的变换、支架的搭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照搬。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课后练习题的种类一、结合课文内容的练习题1、文中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都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以读书为主。
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课后练习题:“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鸟》课后练习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从文中能找到答案的练习题几乎每一课都有。
2、仿说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用能力,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所以有不少仿说仿写的内容。
如,一年级上册《四季》课后练习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3、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体现学以致用,统编教材在这个方面落实得很好。
如,一年级《项链》这一课有一些色彩词,课后练习题是“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如,出示了“金色的”“雪白的”等还有“小鸟、太阳”等词。
4、背诵课文学语文需要积累,这一点我们是有教训的。
优美的段落、句子,课后要求背诵,积累语言。
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后练习题:“背诵2—5自然段。
”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要求背诵“2—4自然段”。
还有的要求背诵全文。
5、动手实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很重要的编写理念就是把语文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如,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课后练习题:“说一说,你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我会把文具摆放整齐。
我会自己整理书包。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题1、同伴游玩玩耍是儿童的天性。
做游戏、捉迷藏、藏猫猫、丢手绢、打仗、跳皮筋等,这些学生看似玩的内容,却蕴含着语文学习的因素。
如,二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一课,课后练习:“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就是和其他人比较而言的练习题。
2、生活体验小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也是学习的重要资源。
如,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题:“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习题有效策略的研究 (4)
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习题有效策略的研究语文是学生学习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还需要大量的课后习题练习。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因此需要有有效的策略来指导他们进行课后习题练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本文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探讨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后习题中,有效的策略和具体操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后习题练习的重要动因。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后习题练习的第一步。
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开展有趣的游戏可以将课后习题设置为游戏形式,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比如将做完的习题卡片装进一个获胜者包里,谁先完成就可以获得包里的惊喜礼物。
这种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在竞争中保持学生的兴趣。
2、引入趣味性的阅读材料为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童话、儿歌等材料,比如同时配有音乐和绘画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音乐和图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乐于阅读和学习。
二、合理安排课后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也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课后习题方案的重要策略。
1、按照难易程度分阶段分配时间在安排时间上,应该按照习题的难易程度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
对于容易掌握的习题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对于难度较大的习题可以借鉴其他科目的习题练习经验,采取分解、逐步加深难度的方法进行练习。
2、利用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借鉴现代教育技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流畅、易上手的学习工具,比如课堂录音、录像、多媒体教育产品等,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
三、采用不同形式的题目课后习题既需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等基本题型,还需要有阅读理解题、实践类习题等不同形式的题目。
1、选择合适的题目形式不同类型的习题应有不同的形式,应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对课后习题进行形式上的布局,统筹问题和完成成果。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学方向1. 熟悉教材内容:教师首先要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教材的编写理念、单元主题、课文内容、课后练习等。
这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 关注教材变化:统编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应关注教材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3. 挖掘教材内涵:统编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美丽。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游戏教学法:将游戏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称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曹冲的聪明才智。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三、注重阅读教学,提升阅读能力1. 培养阅读兴趣:通过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等课外读物。
2.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默读、速读、精读等。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默读,体会草原的美。
巧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以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为例
仔细研读统编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编者对于课后习题的编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善,不仅更能切实为文本及单元教学服务,真正落实教学目标,还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抓手,可谓统编教科书的一大亮点。
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把准“课后习题”,吃透设计意图,理解教材编排的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展开教学,分层落实语文要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凸显语文要素统编教科书的编者从文本核心价值入手,以典型的文本语言形式编写课后习题,练习形式更侧重于语言的表达。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尾巴》和统编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的对比为例:从表中可见,同一道课后习题,人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设置关注的是动物的图案和动物的名称,教学目标指向线条勾画、填涂色彩,通过“加上尾巴”来输出知识。
而统编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则是用语言的方式教语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信息载体是语言文字,包括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和问号,句式中的陈述句和问句。
②教学目标指向读好问句、积累语言,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体会句号、问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的要求,引导学生积累问句图式。
③达成路径是通过问答游戏,具有反复性、实践性、创造性。
无论是问题呈现的方式,还是解决问题的路径,统编教科书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更加凸显语文要素,强化对“语言因子”的聚焦。
以往,有的教师在执教本课时会这样指导学生:读问句,语气要往上扬,要画个上扬的符号。
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是不明白怎么读才是语气往上扬。
因此,低年级的“问好问题”或者说是“读好问句”,必须要靠不断地实际体验和感受。
课后的“问答游戏”中,富有节奏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是在“画图填色”中使尾巴“长”起来,而是让学习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
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是语文教育最基础的层面。
借助课后习题,教师可以有效激活语言意趣,助推学生主动汲取语言养分,渐次把“问句”刻入自己的认知图式中,从而建构言语图式,丰富语言积累。
课后习题,落实教学目标的“金钥匙”——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有效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课后习题,落实教学目标的“金钥匙”——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有效运用的实践与思考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后习题紧扣语文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
本文聚焦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后习题,从“制定教学目标、指导有效预习、串联教学过程、习得写作方法、提升语文素养”五方面探索如何将其与我们的教学实践融合,使之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目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每一篇精读课文之后,编者都精心设计了课后习题,这些课后习题的设置紧扣语文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用心解读课后习题,思考如何将其与我们的教学实践融合,使之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双向增效: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效率,学生在学习中提升素养。
一、依据课后习题,制定教学目标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前的第一要务应是确定教学目标,而课后习题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思路,我们应当依据课后习题来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秋天的雨》课后的三道习题:以上三道习题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提升:第1题是引导学生朗读及积累课文优美语句的;第2题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文章脉络的;第3题则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用能力的。
基于上述分析,立足学情,笔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并背诵第2自然段;2.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地方;3.通过优美的词句描写感受秋天的美好,尝试运用典型句式进行仿写。
依据课后习题制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准确,简洁明了,易于实施,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借助课后习题,指导有效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统编小学高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研究
统编小学高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研究统编小学高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研究引言:语文是学生培养语言文学素养的基础学科。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文课后练习是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研究统编小学高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利用这些练习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一、理解教材重要性教师应重视教材的核心地位,只有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师要仔细阅读课本教材,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了解教材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二、灵活运用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它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练习题目。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掌握程度,选择适当难度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
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课后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练习题目。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鼓励他们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解答练习题目,实现共同进步。
四、及时反馈和订正及时反馈和订正是课后练习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首先,教师在收作业时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的检阅和评价。
课后题的有效处理策略
课后题的有效处理策略一、课后习题的教学地位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题主要指每篇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题。
很多教师在处理课后习题这部分内容时,就是简单地找出答案,教师问,学生答。
这篇课文的课后题就结束教学了。
其实,课后习题中有很多关于朗读、情感体会等内容,是无法非常简单给出答案或对错的评价标准的。
有些教师处理时可能就会简单略过此问题,只解决能立马给出答案的问题。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没有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陈先云先生在《语文教学要重视研究“教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方法,为什么教是目标”。
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将课后习题作为导向,加上教师个人的个性化设计,然后进行二次加工。
这样处理课后题,既能落实语文要素,又能明确教学目标。
课后习题可以使课前预习更有针对性,使教学目标更有依据,也能落实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
二、课后习题的编排特色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就是语文要素的落实是螺旋上升的,所以课后题的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一些语文要素的落实也是不断反复,难度是层层递升的。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其实,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默读,三年级学生默读时尽量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且带着问题读;五年级学生默读要有一定速度。
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的内容其实是与单元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比如,五年级的《慈母情深》一文,课后习题指出: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其实,这道课后题就是在落实单元目标“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三、课后习题的种类1.有关课文内容的课后题。
比如,有关于课文内容的朗读、背诵,以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仿说仿写,语言实践等。
《白鹭》的课后题有“背诵课文。
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落花生》的课后题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猎人海力布》的课后题有“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及转化教学的路径—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为例
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及转化教学的路径—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为例【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是统筹规划学生语文能力体系的重要阵地。
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达成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教师可以从同类、同单元的角度看课后习题,解析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构建相应的学习框架,分解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探索将课后习题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路径,进而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后习题;教学价值;转化教学路径全国小语会陈先云理事长指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将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或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目标的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或活动中,努力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
”由此可见,课后习题是统筹规划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体系的重要阵地。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解析(一)导航定位:锁定布局价值第一步,从同类或同单元的高度看。
如三下第八单元,该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课后习题中提供了多样化的复述支架。
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采用了反复的叙述模式,因此,课后习题提供了表格支架,引导学生整理不同时间内两个主人公的行为再进行复述。
《漏》则是提供了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的支架,引导学生根据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复述的基本要求,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进行运用。
由此可见,从单元整体出发,对比追踪习题,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篇的文本特点和教学价值定位。
(二)斟字酌句:聚焦字词线索第二步,可以通过斟酌字词句来对课后题的考究进行分析。
例如三上《司马光》课后习题第1题,明确表述“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朗读必不可少,还要注意朗读节奏。
(三)深入追踪:识别隐形支架第三步,需要重视教材中的隐形支架。
如何利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为例
如何利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为例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的语文学习目标都十分清晰地呈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
课后练习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凸显了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这样的设计为教师备课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教学时要认真解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合理利用课后习题,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会提取信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低段重要的语文要素。
随着年级的升高,信息提取的要求也逐渐增加难度。
二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从提取明显信息,寻找关键信息,整合简单信息到整合复杂信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雷雨》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学生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大象的耳朵》课后题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大象的耳朵》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将提取的信息进行比较、整合。
一要画出大象的话;二要读懂大象的话,并提取关键词,再运用恰当的连接词说出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
这样的能力训练目标,已从提取单一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信息到提取隐含信息,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羿射九日》课后有“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交流”这样的习题。
在教学时,可以把提取信息的训练分解成“读神奇”“悟神奇”“找神奇”“说神奇”四步来完成。
有了前面“读神奇”“悟神奇”的扎实铺垫,最后的“找神奇”“说神奇”自然会水到渠成。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研究策略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研究策略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面对整体学习能力较为欠缺的小学生,要十分注重教学方式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整个内容基础,是核心。
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每篇文章,课后习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课后习题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意在对文章的教学进行更多的延伸,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补充和巩固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刻认知并注重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分析了当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课后习题的相关定位,也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改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1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打基础阶段。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思维,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各学科中,语文一直是核心中的核心。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有着显著的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是一个教学研究的热点。
而自小学语文使用统编教材以来,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更加聚焦于课后习题,系统落实语文要素。
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后习题,以充分发挥课后习题应有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五年级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2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与教学建议2.1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定位当前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相较于以前的教材而言,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统编教材中课后习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当前五年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三方面的目标,及理解和交流、积累与应用、拓展与实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运用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运用摘要:课后习题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路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明确课后习题的训练点,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推动学生高效掌握课文重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课后习题针对以往阅读与表达分离的教学现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秉持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明确了“表达与阅读并重”的教学目标,并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为主线,创新性地规划了新教材。
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连接点,兼顾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重视每个单元内容的协同发展。
课后习题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体系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课后习题的重要性,强化对课后习题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运用的重要性(一)夯实基础知识习题训练本就有夯实课堂基础知识的功能。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虽然可以快速地接受知识,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有效的习题训练与巩固,学生很容易遗忘知识。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正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规律,以课文内容为标准,将课堂知识以习题的方式再现,帮助学生夯实课堂基础知识,形成持久的记忆。
(二)形成指向性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指引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后习题可以连接整堂课的知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提升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综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不难发现,这些课后习题既有围绕语文学科整体课程知识展开的,也有围绕单篇课文内容展开的,兼具宏观学习与微观学习需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细致地分析课后习题,形成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教学目标,从而构建系统、严谨、周密的语文课堂。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以基础知识为主,若单纯地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与运用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与运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在于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也在不断显现出来。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跟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上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小学语文的教材近几年也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重新编制了一部部编版的优秀语文教材。
作为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课后习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是教育者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跟课堂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是教材的重要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当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进行研究,通过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设计研究,希望能够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勉。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教学设计1 引言新版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相对于以往的教材,设置了很多崭新的内容,同时页增加了很多人文传统知识以及语文素养知识的积累等方面的内容。
在单元设置当面采用了非常有创意的双线设置,分为明线跟暗线两条线,一条主线即为主题的课文文本的学习,每一个单元即为一个主题,未然这一个主题学生将学习涉及这方面的课文。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另一天暗线页贯穿其中,那边是语文知识素养的养成与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口语能力及阅读能力的素养知识。
这两条明暗线相互交替,贯穿了整部教材。
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上,也是相对于以往的教材的设置页出现了很多变化,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积累,而是更加侧重对于课本背后的人文、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积累。
这是培养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终全面发展。
2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教学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后面的课后习题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同时加上课后的习题进行加深,促进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老师应该怎么教?统编教材一至三年级课后练习题,较过去语文教材的练习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材编写者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每篇课文后面,除了“读一读”“朗读课文”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还有三四个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练习题。
其中,有理解课文的练习,也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要求,还有语言实践的内容;用好这些题目,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喜爱抛开课后问题,自己另搞一套,这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有哪些种类,怎样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呢?课后练习题的种类一、结合课文内容的练习题1. 文中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都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以读书为主。
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课后练习题:“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
”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鸟》课后练习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从文中能找到答案的练习题几乎每一课都有。
2. 仿说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用能力,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所以有不少仿说仿写的内容。
如,一年级上册《四季》课后练习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3. 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体现学以致用,统编教材在这个方面落实得很好。
如,一年级《项链》这一课有一些色彩词,课后练习题是“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如,出示了“金色的” “雪白的”等还有“小鸟、太阳”等词。
4. 背诵课文学语文需要积累,这一点我们是有教训的。
优美的段落、句子,课后要求背诵,积累语言。
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后练习题:“背诵2—5自然段。
”二年级上册《日月潭》要求背诵“2—4自然段”。
还有的要求背诵全文。
5. 动手实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很重要的编写理念就是把语文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如,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课后练习题:“说一说,你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我会把文具摆放整齐。
我会自己整理书包。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题1. 同伴游玩玩耍是儿童的天性。
做游戏、捉迷藏、藏猫猫、丢手绢、打仗、跳皮筋等,这些学生看似玩的内容,却蕴含着语文学习的因素。
如,二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一课,课后练习:“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就是和其他人比较而言的练习题。
2. 生活体验小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也是学习的重要资源。
如,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题:“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下面给的词语是“乘着风”“纷纷出发”等。
3. 社会见闻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特别是城市的学生,经常会走向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如,郊游、旅游、到公园游玩、参观科技展览等,这些经历、见闻,很多都是学习的资源。
如,二年级上册《葡萄沟》课后练习题:“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4. 学习生活学习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生活中学语文”这类题目,课后出现的也比较多。
如,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课后练习:“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5. 各种媒体现在是“互联网+”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我们不得不去听,去看。
信息获得的途径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课外阅读、微信微博,以及互联网等。
课后练习题的教学方法一、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的练习题1. 教学凭借参照课后的练习题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重要理念。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这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避免教学中走弯路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教师一定要有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的意识,围绕课后练习,制定目标并展开教学,教学不要游离于课后练习题之外。
当然,这也不排除教师根据学情和对课文的理解再设计几个问题。
如,一年级上册《影子》课后练习题:“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中要有一条“知道前后左右的同学”,并把这个问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再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后练习题:“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
”下面出示包括“好像” “真像”在内的两句话和三张图片。
制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用‘好像’‘真像’看图写话”的要求。
2. 以读为主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的练习题,尤其是能在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练习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这样,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强。
如,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课后练习题:“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这是一个牵涉全文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朗读或者默读课文,学生读后就知道了小蝌蚪、水泡泡、荷叶。
这类题目,第一学段的课后练习中大量出现,就是倡导学生多读书,和文本对话。
三年级《海滨小城》课后练习:“说一说,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是什么样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带着这些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回答时,再重新深入读课文得出答案。
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课后练习题:“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这个问题较大,必须联系课文内容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默读,抓住“爬”“爬向”“又爬向” “用力摇晃” “爬来爬去” “拢到”“扎在” “驮着”等重点词来说。
3. 讨论交流有些课后练习题有一定难度,不是很快就能回答出来的,需要动脑筋。
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课后练习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这个问题就要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以和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4. 调动积累如,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课后练习“读一读,照样子,看谁说得多。
”出示了“明亮的眼睛”等例子,还有()的眼睛、()的头发。
这就要调动学生积累的词语来回答。
这类练习题,只要词语搭配正确就可以,没有唯一正确答案。
5. 结合主旨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主旨,只是教材根据年段的要求和语文要素,有时不提文本的主旨。
但有的课后问题,指向了课文主旨,教学时就要涉及主旨。
如,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练习题:“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有得到?”,就需要学生结合文本的主旨,从而得知: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没有叶子,也长不出葫芦,不能孤立和简单地看问题。
寓言故事的寓意,人物的精神、品质、特点等,都是和文本主旨有关联的,回答这一类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往文本的主旨上靠。
6.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理念,语用的方法很多,其中,讲故事、复述课文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后“根据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下面给出了四句话,也是课文的提纲。
这一课的要求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这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而了解大禹的事迹、体会大禹崇高的精神品质,则不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再如,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课后练习题:“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下面出示了“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柏树枝”,学生需要思考一番,梳理好自己的语言。
二、联系学生生活的练习题1. 指向正确联系学生生活的课后练习题,如果教师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回答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会感到为难。
大部分学生往往一下子很难联想起生活中的内容,不知道怎么联系生活,联系哪些生活实际,缺乏思维线路,一般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很快回答出来。
教师要对联系学生生活的练习题进行准确定位,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导。
教师备课时,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难点,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年段,特别是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这时,教师如果有一定的指向,学生联系生活就变得比较容易。
那么,教师应当怎样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线路呢?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这是《我是什么》一课中的问题:(1)“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柔,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唱歌。
第1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你和小朋友玩耍时,有时候你做什么,有时候你又做什么?第2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家里,你在不同的房间里会做什么?教师给学生正确的指向,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回答相对就容易。
2. 启发引导教师要选准引导的线路。
如,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后练习题:“读下面的句子,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
”“只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做过的事情,说:“我们都做过不对的事情,想一想,你做过的不对的事情,又是怎样改过来的呢?”再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选做题:“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家乡的哪个季节最美丽?美在哪里?山峦、小河、树木、花草、田野、天空等,都是什么样的?选几个内容写下来。
”教师这样一引导,学生就能很快写出来。
3. 联系课文有些题目,教材编写者希望能引导学生谈认识、感想,懂得一定的道理,促进精神成长,这就要求学生重新回归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本主旨,从其中找出答案。
如,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练习“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下面还给了6个词语,泡泡里提示“上课的时候……”“放学了……”。
这就可以联系课文内容,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学生上课的内容的,按照课文的要求来说、来写。
4. 回忆交流生活经历往往积淀在学生的心底,至于联系生活的哪个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回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先回忆一下,再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年级上册从第四单元开始,很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学习“预测”,如“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学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是预测的基础。
需要学生预测时,教师可以说:“结合你读过的课外书,想一想。
”再如,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课后练习题:“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说说他的小故事。
”这个问题有难度,教师可以启发“比如,你在电视上或者课外书中看到的勤奋的人,懒惰的人”。
5. 展开想象想象属于创新思维,也属于语用的范畴。
根据文本的空白或描写简约之处想象,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花的世界》课后练习题:“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想一想平时你在花园里或公园里见到的花在草地上舞蹈,是什么样子的?先想一想,再和旁边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准确界定课后练习题的类别,把练习题有针对性地用于教学,对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