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沁园春·雪 课件 (共47张PPT)
![1 沁园春·雪 课件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5b4a3651e79b89680226d9.png)
9.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 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说说这个词所包含的感情。
“惜”
第一,惜中含褒。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10.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有区别,“稍逊”“略输”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在文治方 面的不足只是略有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 了。
(1)描写壮丽雪景是后文抒情议论的基础。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景物的壮美, 抒发对其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 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 的壮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能很自 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
(2)评点历代帝王,是为衬托当代无产阶 级英雄人物。
莽莽( mǎnɡ ) 妖娆( 风骚( sāo ) 滔滔( 分外( fèn ) 红装素裹( ɡuǒ )
ráo) tāo)
词语释义
北国: 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妖娆: 娇艳美好。
滔滔: 天公: 须:
这里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指天。 等到。
红装素裹: 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 娇艳美好。 折腰: 鞠躬、倾倒。 天骄: 天之骄子。 弯弓: 拉弓。 俱往矣: 都过去了。俱,都。
1. 熟读并背诵本词,同时感知词中意象,
预
品味词的意境。(重点)
习 2. 赏析本词准确凝练的语言,掌握写景、
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难
点)
3. 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 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c2f4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a.png)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风光,表现出诗人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敬仰。
体现民族精神
诗歌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激发了读者的爱国 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歌颂劳动人民
诗歌中通过对普通百姓的描写,表达出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
追求人生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精神追求
01
02
03
作者介绍
作者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 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 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 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作者用比喻手法,将“雪”比作 “银蛇”、“蜡像”,生动形象 地描绘出北方雪景的美丽与壮观
。
拟人
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赋予景物 以人的情感和动态,如“欲与天公 试比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
对偶
运用对偶句式,如“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使文章节奏明快,形象 更加鲜明。
表现技巧
融情于景
通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 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价值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等。在当代社会,这些价值 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实意义
学习《沁园春·雪》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 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 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现民族精神
诗歌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激发了读者的爱国 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歌颂劳动人民
诗歌中通过对普通百姓的描写,表达出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
追求人生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精神追求
01
02
03
作者介绍
作者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 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 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 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作者用比喻手法,将“雪”比作 “银蛇”、“蜡像”,生动形象 地描绘出北方雪景的美丽与壮观
。
拟人
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赋予景物 以人的情感和动态,如“欲与天公 试比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
对偶
运用对偶句式,如“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使文章节奏明快,形象 更加鲜明。
表现技巧
融情于景
通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 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价值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等。在当代社会,这些价值 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实意义
学习《沁园春·雪》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 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 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沁园春雪(共36张PPT)
![沁园春雪(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da1fe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9.png)
唐·李白《行路难 其一》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
1 沁园春·雪
“雪”在诗人 的笔下如同精灵般 起舞,1936年2月, 毛主席在陕北清涧 海拔千米、白雪覆 盖的塬上,面对苍 茫大地,又会有怎 样的感慨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 的这首词作。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 情怀。
说说下阙议论评说古代帝王的作用。
评古为论今做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 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 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下阕小结:
引 无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歌 颂
数
无
英 雄
具体评论:“惜”
产 阶
竞
级
折 腰
歌颂时代英雄:“数”
英 雄
议论、抒情
1.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 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拟人。山与原与天相连,更 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阕末尾三句是虚景,作者借助想象, 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装,写出了红日与白雪 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上阕小结:
概括写景
江 山
(实写)
热 爱
如 此
具体写景
(以动写静)
祖 国
多
大
娇
好
想象写景 (虚写)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初读初悟 :
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 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
1 沁园春·雪
“雪”在诗人 的笔下如同精灵般 起舞,1936年2月, 毛主席在陕北清涧 海拔千米、白雪覆 盖的塬上,面对苍 茫大地,又会有怎 样的感慨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 的这首词作。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 情怀。
说说下阙议论评说古代帝王的作用。
评古为论今做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 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 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下阕小结:
引 无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歌 颂
数
无
英 雄
具体评论:“惜”
产 阶
竞
级
折 腰
歌颂时代英雄:“数”
英 雄
议论、抒情
1.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 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拟人。山与原与天相连,更 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阕末尾三句是虚景,作者借助想象, 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装,写出了红日与白雪 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上阕小结:
概括写景
江 山
(实写)
热 爱
如 此
具体写景
(以动写静)
祖 国
多
大
娇
好
想象写景 (虚写)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初读初悟 :
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 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沁园春-雪》ppt课件
![《沁园春-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33d1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6.png)
重点探究
示例三:《沁园春·雪》妙就妙在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时间:从秦、汉、 唐、宋、元到当代。空间:从千里大地,到万里长空,从长城黄河到雪山高原。
示例四:《沁园春·雪》妙就妙在雄壮豪放的崇高美。“千里”“万 里”“长城”“大河”“高山”“高原”这些高大雄伟的形象衬上“秦 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豪放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读者心中唤起 一种雄壮的情感,衬托现实的“英雄人物”,产生阳刚之美。“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则雄视千古,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 信心,形成彪炳千秋的崇高美。
探究二: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
实写、虚写、总写、特写、动静结合、表达方式、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在感悟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同时,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 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全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2.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细细品味后,你有什么 样的感受? 3.请你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词。
课堂总结
总写(冰封、雪飘)
沁
写景
实写(长城、大河、山、原)
园
纵横千万里
虚写(想象晴日、红装素裹)
春
坚定信心
·
过渡(由景色联想到人物)
伟大抱负
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议论 上下几千年
议论(惜、略输、稍逊、只识)
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堂检测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自信豪迈的情怀,请从上、下两阕中分别找出依据说明词人是 如何展示这份情怀的。(可以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任意角度去分析)
沁园春雪课件(共18张PPT)
![沁园春雪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8429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2.png)
朗读指导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想象) 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精读课文
2.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总结雪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开启下文,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以此抒发 抱负。
精读课文
3.下阕提到了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字音字形
沁园春(qìn)
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惟余莽莽( mǎnɡ)
立刻 顿失滔滔(tāo) 红装素裹(ɡuǒ)
分外( fèn)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折腰(zhé)
妖娆(ráo) 妖艳美好 风骚(sāo)风辞骚》,里本的指《《离诗骚经》》,里后的来《泛国指风文》章和辞《藻楚。 数风流人物(shǔ ) 今朝(zhāo)
初读课文
思考:下阕内容主要由哪个字统领?其统领的内容有何特点?
下阕以“惜”字总领以下七句,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 的评论。词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推进,如同 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精读课文
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雪景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初读课文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d1e1b3524de518964b7d58.png)
特点: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意境 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合作探究
上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领 到哪里?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为何选 取这些景观?
起统领作用的是“望”字。统领到“ 欲与天公试比高”。
作者望见了“长城”、“黄河”、“ 山脉”、“高原”等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的心情 ,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 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
合作探究
下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 领到哪里?
起统领作用的是“惜”字。 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合作探究
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
合作探究
说说“惟余”“顿失”两个词语的表 达效果。
两词分别照应前文的“雪飘”“冰封 ”。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 封时大河滔滔滚滚的雄壮气势。
合作探究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背景链接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 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 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字音字形
沁园春( qìn ) 莽莽( mǎng ) 滔滔( tāo )
下阕: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 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 句为第三层,论今。
整体把握
上阕和下阕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上阕:热情赞颂;下阕:豪迈激昂。
合作探究
上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领 到哪里?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为何选 取这些景观?
起统领作用的是“望”字。统领到“ 欲与天公试比高”。
作者望见了“长城”、“黄河”、“ 山脉”、“高原”等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的心情 ,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 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
合作探究
下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 领到哪里?
起统领作用的是“惜”字。 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合作探究
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
合作探究
说说“惟余”“顿失”两个词语的表 达效果。
两词分别照应前文的“雪飘”“冰封 ”。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 封时大河滔滔滚滚的雄壮气势。
合作探究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背景链接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 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 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字音字形
沁园春( qìn ) 莽莽( mǎng ) 滔滔( tāo )
下阕: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 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 句为第三层,论今。
整体把握
上阕和下阕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上阕:热情赞颂;下阕:豪迈激昂。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4e1b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f.png)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 拟人化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 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d59966e009581b6ad9eb1a.png)
• 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人笔下的北 国雪景图
• 2、反复诵读课文,仔细体会“俱往矣,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3、收集一些关于雪的古诗词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作用——承上启下。 由描绘自然过渡到评 点历史帝王。
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 丽山河而倾倒。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惜”——惋惜、感叹。是对历史人物的评
惜: 价,领起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
日积月累
•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作用:
内容上——北方壮观雪景的概貌图; 结构上——总领下文,为分写雪景作铺垫。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望
“望”——领起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中所见,既有实在的的视觉观感,又带有很大的想 象成分,显示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1《沁园春雪》课件(29张PPT)
![1《沁园春雪》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8517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4) 雪后晴日图
示范:1.北国冰雪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雪飘,写出了诗 人视野开阔,远达万里;画面广袤无垠,气魄宏大。 “封”,写的是一种静态,显得凝然安静;“飘”是动态, 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使得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 的生动。
大地坚冰封冻,长空大雪纷飞,冰雪充塞于天地,大笔 勾勒间气势磅礴、境界宏阔。
《沁园春·雪》的发表,为什么会让国民党当局惴惴不安?
学生示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人评论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 汗”,是历代最富有代表性的,功绩卓著的帝王。
“惜”字定下了对这些帝王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 又带有批判之意。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 主战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 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 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要 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发表背景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主席应邀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期间以旧作《沁园春·雪》赠友人。1945年11月, 《新民报》率先发表《沁园春·雪》。
有一首词,一经发表,立即引来人们争相传 阅,使得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坐卧不安。一批 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大肆攻击,对其进行 文化“围剿”。据说,国民党甚至还发电全国征 词,但无一可以与之匹敌,最终只得悻悻作罢。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
“顿”字,则写出冻结之速,寒威之烈,全句让人不禁联 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波涛滚滚的雄壮气势。
天地间浑然一色,冰天雪地,整幅画面奇伟雄浑。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3a85e60b4e767f5bcfce6d.png)
必考字词梳理
注 释
1. 惟余莽( mǎng)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惟余,只 ·
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中 的
2. 天公:指天。 字音易错,韵母要读正确。
生 3. 须:等到。
难 字
4.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 丽景色。 字形易错,区别同音字。
词
5.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
引得古代许多英雄人物为之“折腰”。“多娇”既是对景的 概括、赞美,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英雄人物的评论。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ɡě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课文拓展积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zhēnɡ rón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 所钟情的对象,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的欣喜。
导入
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 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 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场 气势恢弘的雪——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课文全篇探究
3. [发散思维] 这首词是从哪几方面体现词人诗词的豪放风格的? 开头——以“千里”“万里”渲染词人登高远眺时视野
的开阔,形成了广阔的意境。 中间——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从南到北,自
西向东,表现了词人远眺、俯视时的意气风发。 结尾——表现出一种油然而生、无法抑制的自豪感。 整体——画面雄伟壮观,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情
归纳总结
沁园春雪(共24张PPT)
![沁园春雪(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ddc5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c.png)
《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引出并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伟大的抱负。
借鉴本词写北国雪景的方法,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一处景物。
作业布置: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沁
园
春
雪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这样写群山和雪原,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了群山逶迤曲折,高原雄浑苍茫的壮观景致,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具有雄心勃勃、昂扬奋发的气概。
“欲”是“想要”的意思,这里将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不服输的竞争气势。
虚景:虚写雪后晴日的景象。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将晴日和江山雪景比作少女的衣裳,形象地描绘出红日、白雪、群山、雪原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惜”中寓意: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表现了诗人“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作者所处的时代,点明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正能够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还得是今朝的英雄,抒发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豪情壮志,歌颂了今朝创造新世界的无产阶级英雄。
借鉴本词写北国雪景的方法,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一处景物。
作业布置: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沁
园
春
雪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这样写群山和雪原,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了群山逶迤曲折,高原雄浑苍茫的壮观景致,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具有雄心勃勃、昂扬奋发的气概。
“欲”是“想要”的意思,这里将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不服输的竞争气势。
虚景:虚写雪后晴日的景象。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将晴日和江山雪景比作少女的衣裳,形象地描绘出红日、白雪、群山、雪原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惜”中寓意: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表现了诗人“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作者所处的时代,点明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正能够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还得是今朝的英雄,抒发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豪情壮志,歌颂了今朝创造新世界的无产阶级英雄。
沁园春 雪 课件(共68张PPT)
![沁园春 雪 课件(共6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a727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c.png)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什“惟么?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
“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为何写它们“舞”、“驰”?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写它们“舞”、“驰”是 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 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 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 “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 的活力. 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的 呢?
毛泽东是中国人
民的伟大领袖,也是 一位伟大的诗人。著 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 的篇章。”
《诗人 领袖》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分( )外妖娆 ( A.fēn B.fèn ) ②竟折( )腰 ( A.zhē B.zhé ) ③成吉思汗( ) ( A.hán B.hàn ) ④数( )风流人物 ( A.shù B.shǔ ) ⑤还看今朝( ) ( A.zhāo B.cháo )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什“惟么?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
“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为何写它们“舞”、“驰”?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写它们“舞”、“驰”是 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 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 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 “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 的活力. 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的 呢?
毛泽东是中国人
民的伟大领袖,也是 一位伟大的诗人。著 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 的篇章。”
《诗人 领袖》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分( )外妖娆 ( A.fēn B.fèn ) ②竟折( )腰 ( A.zhē B.zhé ) ③成吉思汗( ) ( A.hán B.hàn ) ④数( )风流人物 ( A.shù B.shǔ ) ⑤还看今朝( ) ( A.zhāo B.cháo )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PPT课文课件
![《沁园春雪》PPT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0b92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c.png)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二章、字词学习
(1)、承上启下 (前二句) (2)、评论古代帝王 (中七句) (3)、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
第二章、字词学习
下阕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答案:“惜”中含有多种意味。 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 上的杰出英雄,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 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
第三章、随堂测验
词 的 下 阕 是 评 论 ______ , 抒 发 ______。其中前两句起_______作用。 “惜”字领起的七句属表达方式中 的_______,后三句属________。
第三章、随堂测验
这首词抒发了对_______的热 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 前 伟 大 的 ______ 和 无 比 坚 定 的______。
感 谢 观 赏
毛泽东(1893-1976)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第一章、背景知识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
云朝 :窦 “宪
随
《 沁 园 春 》 是 古 调 , 作 者 极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二章、字词学习
(1)、承上启下 (前二句) (2)、评论古代帝王 (中七句) (3)、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
第二章、字词学习
下阕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答案:“惜”中含有多种意味。 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 上的杰出英雄,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 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
第三章、随堂测验
词 的 下 阕 是 评 论 ______ , 抒 发 ______。其中前两句起_______作用。 “惜”字领起的七句属表达方式中 的_______,后三句属________。
第三章、随堂测验
这首词抒发了对_______的热 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 前 伟 大 的 ______ 和 无 比 坚 定 的______。
感 谢 观 赏
毛泽东(1893-1976)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第一章、背景知识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
云朝 :窦 “宪
随
《 沁 园 春 》 是 古 调 , 作 者 极
第1课《沁园春雪》(共38张PPT)
![第1课《沁园春雪》(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ddbb23de80d4d8d15a4fab.png)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 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 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1936~1976),中 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 主席(1945~1976),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1954~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 战争爆发前,在陕北 的清涧县,毛泽东同 志登上海拔千米、白 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 形,观赏风光。面对 苍茫大地,胸中豪情 激荡,过后写下了这 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 庆与国民党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的爱国 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求 诗),毛主席便手书《沁园春 雪》赠给 他。柳亚子读后写道:“展读之余,以为 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 (弃疾)未能抗,况余子呼?”后于1945 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 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 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
课文导入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 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大都以雪为题;诗坛 文苑,也多有咏雪之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着特殊兴 趣,经常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但要说到好,《沁园 春.雪》却首推第一。不仅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 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词,也是毛泽东 诗情才智的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 精神世界的一次艺术的显现。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 这些句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 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沁园春雪(共15张PPT)最好课件
![沁园春雪(共15张PPT)最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6d6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0.png)
写作背景3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 亲河,它与历史之河 一同流淌,见证着悠 悠五千年荣辱兴衰。
• 在浩荡的黄河之畔, 又是一场生死搏杀。 国民党集结了几十万 军队围攻解放区,中 央红军粮弹奇缺……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
代 只成天 识吉骄 弯思, 弓汗 射, 大 雕 。
沁 园 春
·
雪
你读准了吗?
沁园春( qìn )莽莽(mǎng)红装素裹(guǒ )
惟余( wéi )稍逊( xùn)竞折腰( jìng)
俱往矣( yǐ )
分外妖娆( ráo)
稍逊风骚 ( sāo )
读准下面多音字
①分( )外妖娆 fèn ②竞折( )腰 zhé ③成吉思汗( ) hán ④数( )风流人物 shǔ ⑤还( )huán看今朝( )zhāo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4.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5.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写作背景1
1935年10月,以毛泽东为首的共 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取得 伟大胜利,到达陕北,泽东如是说: •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 “为人民服务” • 开国大典,毛泽东回应群众欢呼:“人民万岁!” • 毛泽东一生不慕富贵,不图享乐。青年时代有“粪
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建国后,他依然生活简朴, 粗茶淡饭,睡衣上竟有73块补丁。他的稿费全作党 费,不曾留给子女亲戚。子女坐公交车上学,长大 后也无人当官。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1)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1)](https://img.taocdn.com/s3/m/66d414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b.png)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 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 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 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写下了这首咏雪词赠他。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等都是巧用比喻。“欲与天公试比高”把“山”“原”人格化,生 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此外,运用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 味十足。
词作小结
《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 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 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 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 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互文
动静 结合
“千里”“万里”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为 千万里都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意境开阔、 气魄宏大。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一动 一静,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3、上阕还分写了哪些景物?哪个字起总领作用
?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唐
宋
太
太
匡
民
胤
成 吉 思 汗
✓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 雄才大略
✓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诗文赏析
诗人又是如何评论他们?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41张ppt)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5d381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b.png)
赏析下阕
1.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 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
过渡句。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引出下文。
合作探究
赏析下阕
“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
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
整体感知
1.思考: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 说说它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
2.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北国雪景,展壮丽河山 下阕:评历史人物,抒诗人抱负
合作探究
赏析上阕
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分写 的内容由一个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些?
所以这句话是虚写。
合作探究
总结上阕: 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眼前实 景,接着写想象虚景,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
板书设计
全景: 冰封雪飘
长城—莽莽
(静)
热爱
上 阕
黄河—冰封 实景:
群山—银蛇
祖国 大好
( 动 ) 河山
高原—蜡象
(写景、抒情)
虚景: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4.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根据 是什么?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整体感知
一起把这首词朗读一遍!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01
7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运用对偶。“长城”“黄河”不仅 使雪景形象更加具体,而且具有中华民 族的象征意义,很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021/02/01
8
运用对偶、比喻。“银蛇”比喻积 雪的群山,“蜡象”比喻高原上积雪的 丘陵,“舞”“驰”两字,以动为静, 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想 象丰富,形象美丽。
4、评价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共同点?
历史上的;雄才大略;影响中国
历史的发展;都凭武力征服天下;不
善文治(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
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
2021/02/01
6
五、名句鉴赏: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对偶、夸张,以简练的语言
勾勒出一个苍茫壮丽的冰雪世界。 “千里”“万里”极言降雪冰冻地区 之广,“冰封”“雪飘”极写严冬寒 冷程度之烈。
三、文本透视:
上阙:登高远望,写北国雪景。赞美山河。
下阙:由壮丽山河引出并纵论历代英雄, 抒发抱负。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以 形象而精确的语言,赞美祖国壮
丽的山河,歌颂无产阶级和人民 群众,激发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2021/02/01
4
四、难点聚焦:
1、上阙中北国雪景是怎么写的?
1-3句是总写;
运用对偶、借代。以“文采”“风
骚”代“文治”,形象鲜明。用“略 输”“稍逊”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 物进行评论,极有分寸。
2021/02/01
10
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 雕。
运用借代。以“弯弓射大雕”指代 “武功”,鲜明而形象。
四、靓点探索:
1、写景:远景——望
近景——看
2021/02/01
1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12
4-10句是分写,“望”起。
2、上阙8-10句有何深刻含义?
文面上写想象中的雪后美景,实际上
是作者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象预见,表现
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精
神。
2021/02/01
5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从景色描写过
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和对英雄人物的 歌颂。
请你说出一首关于“雪”的古诗词或名 句: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 作与从弟敬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 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2021/02/01
1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学习目标: 1、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和理解上下阙 的中心和意境。
3、探究疑难文句的含义或作用。
2021/02/01
2
二、朗读课文:
1、字音疏导
莽
裹
数
骚
娆
逊
汗
2、词语积累
(摘录——书写——释义)
2021/02/01
3
3、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拟人、夸张。把群山、高原人 格化,使它们也像人一样,具有无畏气 概和斗争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021/02/01
9
5、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运用比喻、拟人。“红装”比喻红
日照耀大地,“素裹”比喻白雪覆盖着 大地,把雪后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神 采6、动惜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