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沁园春·雪 课件 (共47张PPT)

1 沁园春·雪   课件 (共47张PPT)

9.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 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说说这个词所包含的感情。
“惜”
第一,惜中含褒。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10.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有区别,“稍逊”“略输”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在文治方 面的不足只是略有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 了。
(1)描写壮丽雪景是后文抒情议论的基础。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景物的壮美, 抒发对其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 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 的壮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能很自 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
(2)评点历代帝王,是为衬托当代无产阶 级英雄人物。
莽莽( mǎnɡ ) 妖娆( 风骚( sāo ) 滔滔( 分外( fèn ) 红装素裹( ɡuǒ )
ráo) tāo)
词语释义
北国: 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妖娆: 娇艳美好。
滔滔: 天公: 须:
这里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指天。 等到。
红装素裹: 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 娇艳美好。 折腰: 鞠躬、倾倒。 天骄: 天之骄子。 弯弓: 拉弓。 俱往矣: 都过去了。俱,都。
1. 熟读并背诵本词,同时感知词中意象,

品味词的意境。(重点)
习 2. 赏析本词准确凝练的语言,掌握写景、
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难
点)
3. 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 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风光,表现出诗人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敬仰。
体现民族精神
诗歌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激发了读者的爱国 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歌颂劳动人民
诗歌中通过对普通百姓的描写,表达出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
追求人生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精神追求
01
02
03
作者介绍
作者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 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 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 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作者用比喻手法,将“雪”比作 “银蛇”、“蜡像”,生动形象 地描绘出北方雪景的美丽与壮观

拟人
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赋予景物 以人的情感和动态,如“欲与天公 试比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
对偶
运用对偶句式,如“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使文章节奏明快,形象 更加鲜明。
表现技巧
融情于景
通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 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代价值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等。在当代社会,这些价值 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实意义
学习《沁园春·雪》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 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 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沁园春雪(共36张PPT)

沁园春雪(共36张PPT)
唐·李白《行路难 其一》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
1 沁园春·雪
“雪”在诗人 的笔下如同精灵般 起舞,1936年2月, 毛主席在陕北清涧 海拔千米、白雪覆 盖的塬上,面对苍 茫大地,又会有怎 样的感慨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 的这首词作。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 情怀。
说说下阙议论评说古代帝王的作用。
评古为论今做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 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 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下阕小结:
引 无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歌 颂


英 雄
具体评论:“惜”
产 阶


折 腰
歌颂时代英雄:“数”
英 雄
议论、抒情
1.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 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拟人。山与原与天相连,更 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阕末尾三句是虚景,作者借助想象, 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装,写出了红日与白雪 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上阕小结:
概括写景
江 山
(实写)
热 爱
如 此
具体写景
(以动写静)
祖 国




想象写景 (虚写)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初读初悟 :
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 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沁园春-雪》ppt课件

《沁园春-雪》ppt课件

重点探究
示例三:《沁园春·雪》妙就妙在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时间:从秦、汉、 唐、宋、元到当代。空间:从千里大地,到万里长空,从长城黄河到雪山高原。
示例四:《沁园春·雪》妙就妙在雄壮豪放的崇高美。“千里”“万 里”“长城”“大河”“高山”“高原”这些高大雄伟的形象衬上“秦 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豪放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读者心中唤起 一种雄壮的情感,衬托现实的“英雄人物”,产生阳刚之美。“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则雄视千古,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 信心,形成彪炳千秋的崇高美。
探究二: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
实写、虚写、总写、特写、动静结合、表达方式、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在感悟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同时,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 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全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2.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细细品味后,你有什么 样的感受? 3.请你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词。
课堂总结
总写(冰封、雪飘)

写景
实写(长城、大河、山、原)

纵横千万里
虚写(想象晴日、红装素裹)

坚定信心
·
过渡(由景色联想到人物)
伟大抱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议论 上下几千年
议论(惜、略输、稍逊、只识)
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堂检测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自信豪迈的情怀,请从上、下两阕中分别找出依据说明词人是 如何展示这份情怀的。(可以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任意角度去分析)

沁园春雪课件(共18张PPT)

沁园春雪课件(共18张PPT)

朗读指导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想象) 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精读课文
2.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总结雪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开启下文,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以此抒发 抱负。
精读课文
3.下阕提到了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字音字形
沁园春(qìn)
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惟余莽莽( mǎnɡ)
立刻 顿失滔滔(tāo) 红装素裹(ɡuǒ)
分外( fèn)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折腰(zhé)
妖娆(ráo) 妖艳美好 风骚(sāo)风辞骚》,里本的指《《离诗骚经》》,里后的来《泛国指风文》章和辞《藻楚。 数风流人物(shǔ ) 今朝(zhāo)
初读课文
思考:下阕内容主要由哪个字统领?其统领的内容有何特点?
下阕以“惜”字总领以下七句,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 的评论。词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推进,如同 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精读课文
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雪景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初读课文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
特点: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意境 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合作探究
上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领 到哪里?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为何选 取这些景观?
起统领作用的是“望”字。统领到“ 欲与天公试比高”。
作者望见了“长城”、“黄河”、“ 山脉”、“高原”等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的心情 ,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 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
合作探究
下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 领到哪里?
起统领作用的是“惜”字。 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合作探究
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
合作探究
说说“惟余”“顿失”两个词语的表 达效果。
两词分别照应前文的“雪飘”“冰封 ”。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 封时大河滔滔滚滚的雄壮气势。
合作探究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背景链接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 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 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字音字形
沁园春( qìn ) 莽莽( mǎng ) 滔滔( tāo )
下阕: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 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 句为第三层,论今。
整体把握
上阕和下阕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上阕:热情赞颂;下阕:豪迈激昂。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 拟人化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 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 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人笔下的北 国雪景图
• 2、反复诵读课文,仔细体会“俱往矣,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3、收集一些关于雪的古诗词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作用——承上启下。 由描绘自然过渡到评 点历史帝王。
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 丽山河而倾倒。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惜”——惋惜、感叹。是对历史人物的评
惜: 价,领起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作用:
内容上——北方壮观雪景的概貌图; 结构上——总领下文,为分写雪景作铺垫。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沁园春·雪》PPT教学课件-完美版

“望”——领起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中所见,既有实在的的视觉观感,又带有很大的想 象成分,显示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1《沁园春雪》课件(29张PPT)

1《沁园春雪》课件(29张PPT)

(4) 雪后晴日图
示范:1.北国冰雪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雪飘,写出了诗 人视野开阔,远达万里;画面广袤无垠,气魄宏大。 “封”,写的是一种静态,显得凝然安静;“飘”是动态, 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使得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 的生动。
大地坚冰封冻,长空大雪纷飞,冰雪充塞于天地,大笔 勾勒间气势磅礴、境界宏阔。
《沁园春·雪》的发表,为什么会让国民党当局惴惴不安?
学生示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人评论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 汗”,是历代最富有代表性的,功绩卓著的帝王。
“惜”字定下了对这些帝王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 又带有批判之意。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 主战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 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 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要 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发表背景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主席应邀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期间以旧作《沁园春·雪》赠友人。1945年11月, 《新民报》率先发表《沁园春·雪》。
有一首词,一经发表,立即引来人们争相传 阅,使得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坐卧不安。一批 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大肆攻击,对其进行 文化“围剿”。据说,国民党甚至还发电全国征 词,但无一可以与之匹敌,最终只得悻悻作罢。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
“顿”字,则写出冻结之速,寒威之烈,全句让人不禁联 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波涛滚滚的雄壮气势。
天地间浑然一色,冰天雪地,整幅画面奇伟雄浑。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

必考字词梳理
注 释
1. 惟余莽( mǎng)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惟余,只 ·
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中 的
2. 天公:指天。 字音易错,韵母要读正确。
生 3. 须:等到。
难 字
4.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 丽景色。 字形易错,区别同音字。

5.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
引得古代许多英雄人物为之“折腰”。“多娇”既是对景的 概括、赞美,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英雄人物的评论。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ɡě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课文拓展积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zhēnɡ rón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 所钟情的对象,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的欣喜。
导入
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 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 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场 气势恢弘的雪——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课文全篇探究
3. [发散思维] 这首词是从哪几方面体现词人诗词的豪放风格的? 开头——以“千里”“万里”渲染词人登高远眺时视野
的开阔,形成了广阔的意境。 中间——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从南到北,自
西向东,表现了词人远眺、俯视时的意气风发。 结尾——表现出一种油然而生、无法抑制的自豪感。 整体——画面雄伟壮观,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情
归纳总结

沁园春雪(共24张PPT)

沁园春雪(共24张PPT)
《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引出并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伟大的抱负。
借鉴本词写北国雪景的方法,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一处景物。
作业布置: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这样写群山和雪原,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了群山逶迤曲折,高原雄浑苍茫的壮观景致,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具有雄心勃勃、昂扬奋发的气概。
“欲”是“想要”的意思,这里将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不服输的竞争气势。
虚景:虚写雪后晴日的景象。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将晴日和江山雪景比作少女的衣裳,形象地描绘出红日、白雪、群山、雪原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惜”中寓意: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表现了诗人“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作者所处的时代,点明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正能够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还得是今朝的英雄,抒发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豪情壮志,歌颂了今朝创造新世界的无产阶级英雄。

沁园春 雪 课件(共68张PPT)

沁园春 雪 课件(共68张PPT)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什“惟么?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
“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为何写它们“舞”、“驰”?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写它们“舞”、“驰”是 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 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 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 “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 的活力. 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的 呢?
毛泽东是中国人
民的伟大领袖,也是 一位伟大的诗人。著 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 的篇章。”
《诗人 领袖》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分( )外妖娆 ( A.fēn B.fèn ) ②竟折( )腰 ( A.zhē B.zhé ) ③成吉思汗( ) ( A.hán B.hàn ) ④数( )风流人物 ( A.shù B.shǔ ) ⑤还看今朝( ) ( A.zhāo B.cháo )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PPT课文课件

《沁园春雪》PPT课文课件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二章、字词学习
(1)、承上启下 (前二句) (2)、评论古代帝王 (中七句) (3)、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
第二章、字词学习
下阕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答案:“惜”中含有多种意味。 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 上的杰出英雄,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 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
第三章、随堂测验
词 的 下 阕 是 评 论 ______ , 抒 发 ______。其中前两句起_______作用。 “惜”字领起的七句属表达方式中 的_______,后三句属________。
第三章、随堂测验
这首词抒发了对_______的热 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 前 伟 大 的 ______ 和 无 比 坚 定 的______。
感 谢 观 赏
毛泽东(1893-1976)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第一章、背景知识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
云朝 :窦 “宪

《 沁 园 春 》 是 古 调 , 作 者 极

第1课《沁园春雪》(共38张PPT)

第1课《沁园春雪》(共38张PPT)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 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 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1936~1976),中 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 主席(1945~1976),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1954~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 战争爆发前,在陕北 的清涧县,毛泽东同 志登上海拔千米、白 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 形,观赏风光。面对 苍茫大地,胸中豪情 激荡,过后写下了这 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 庆与国民党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的爱国 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求 诗),毛主席便手书《沁园春 雪》赠给 他。柳亚子读后写道:“展读之余,以为 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 (弃疾)未能抗,况余子呼?”后于1945 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 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 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
课文导入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 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大都以雪为题;诗坛 文苑,也多有咏雪之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着特殊兴 趣,经常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但要说到好,《沁园 春.雪》却首推第一。不仅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 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词,也是毛泽东 诗情才智的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 精神世界的一次艺术的显现。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 这些句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 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沁园春雪(共15张PPT)最好课件

沁园春雪(共15张PPT)最好课件

写作背景3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 亲河,它与历史之河 一同流淌,见证着悠 悠五千年荣辱兴衰。
• 在浩荡的黄河之畔, 又是一场生死搏杀。 国民党集结了几十万 军队围攻解放区,中 央红军粮弹奇缺……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代 只成天 识吉骄 弯思, 弓汗 射, 大 雕 。
沁 园 春
·

你读准了吗?
沁园春( qìn )莽莽(mǎng)红装素裹(guǒ )
惟余( wéi )稍逊( xùn)竞折腰( jìng)
俱往矣( yǐ )
分外妖娆( ráo)
稍逊风骚 ( sāo )
读准下面多音字
①分( )外妖娆 fèn ②竞折( )腰 zhé ③成吉思汗( ) hán ④数( )风流人物 shǔ ⑤还( )huán看今朝( )zhāo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4.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5.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写作背景1
1935年10月,以毛泽东为首的共 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取得 伟大胜利,到达陕北,泽东如是说: •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 “为人民服务” • 开国大典,毛泽东回应群众欢呼:“人民万岁!” • 毛泽东一生不慕富贵,不图享乐。青年时代有“粪
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建国后,他依然生活简朴, 粗茶淡饭,睡衣上竟有73块补丁。他的稿费全作党 费,不曾留给子女亲戚。子女坐公交车上学,长大 后也无人当官。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1)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1)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 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 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 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写下了这首咏雪词赠他。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等都是巧用比喻。“欲与天公试比高”把“山”“原”人格化,生 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此外,运用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 味十足。
词作小结
《沁园春·雪》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 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 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 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 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互文
动静 结合
“千里”“万里”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为 千万里都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意境开阔、 气魄宏大。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一动 一静,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3、上阕还分写了哪些景物?哪个字起总领作用
?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成 吉 思 汗
✓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 雄才大略
✓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诗文赏析
诗人又是如何评论他们?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41张ppt)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41张ppt)

赏析下阕
1.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 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
过渡句。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引出下文。
合作探究
赏析下阕
“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
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
整体感知
1.思考: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 说说它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
2.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北国雪景,展壮丽河山 下阕:评历史人物,抒诗人抱负
合作探究
赏析上阕
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分写 的内容由一个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些?
所以这句话是虚写。
合作探究
总结上阕: 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眼前实 景,接着写想象虚景,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
板书设计
全景: 冰封雪飘
长城—莽莽
(静)
热爱
上 阕
黄河—冰封 实景:
群山—银蛇
祖国 大好
( 动 ) 河山
高原—蜡象
(写景、抒情)
虚景: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4.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根据 是什么?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整体感知
一起把这首词朗读一遍!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01
7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运用对偶。“长城”“黄河”不仅 使雪景形象更加具体,而且具有中华民 族的象征意义,很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021/02/01
8
运用对偶、比喻。“银蛇”比喻积 雪的群山,“蜡象”比喻高原上积雪的 丘陵,“舞”“驰”两字,以动为静, 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想 象丰富,形象美丽。
4、评价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共同点?
历史上的;雄才大略;影响中国

历史的发展;都凭武力征服天下;不
善文治(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
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
2021/02/01
6
五、名句鉴赏: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运用对偶、夸张,以简练的语言
勾勒出一个苍茫壮丽的冰雪世界。 “千里”“万里”极言降雪冰冻地区 之广,“冰封”“雪飘”极写严冬寒 冷程度之烈。
三、文本透视:
上阙:登高远望,写北国雪景。赞美山河。
下阙:由壮丽山河引出并纵论历代英雄, 抒发抱负。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以 形象而精确的语言,赞美祖国壮
丽的山河,歌颂无产阶级和人民 群众,激发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2021/02/01
4
四、难点聚焦:
1、上阙中北国雪景是怎么写的?
1-3句是总写;
运用对偶、借代。以“文采”“风
骚”代“文治”,形象鲜明。用“略 输”“稍逊”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 物进行评论,极有分寸。
2021/02/01
10
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 雕。
运用借代。以“弯弓射大雕”指代 “武功”,鲜明而形象。
四、靓点探索:
1、写景:远景——望
近景——看
2021/02/01
1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12
4-10句是分写,“望”起。
2、上阙8-10句有何深刻含义?
文面上写想象中的雪后美景,实际上
是作者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象预见,表现
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精
神。
2021/02/01
5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从景色描写过
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和对英雄人物的 歌颂。
请你说出一首关于“雪”的古诗词或名 句: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 作与从弟敬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 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2021/02/01
1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学习目标: 1、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和理解上下阙 的中心和意境。
3、探究疑难文句的含义或作用。
2021/02/01
2
二、朗读课文:
1、字音疏导







2、词语积累
(摘录——书写——释义)
2021/02/01
3
3、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拟人、夸张。把群山、高原人 格化,使它们也像人一样,具有无畏气 概和斗争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021/02/01
9
5、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运用比喻、拟人。“红装”比喻红
日照耀大地,“素裹”比喻白雪覆盖着 大地,把雪后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神 采6、动惜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