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模型与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风险模型与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新发展,为了使审计风险模型更好的应用实际,使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自身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应对审计风险模型和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解,以对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本文对审计风险模型与风险导向审计进行研究,以为其实际作用的发挥提供借鉴。

[关键词]审计风险模型;风险导向设计;成本;知识结构

1 审计风险模型研究

1.1 审计风险模型的概念

审计风险指的是因财务报表中含有重大错误,而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后所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而审计风险模型则是对于审计风险的一种数字表达形式,它对审计风险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反映。

1.2 审计风险模型应用局限性

(1)具有较高的审计成本。风险导向审计中对于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需要在审计之前,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此外,还需要具有较高审计水平的高级审计人员和合伙人的参与,这就形成了相对较高的技术成本。在审计程序当中,风险的观念是贯穿始终的,在审计过程中如出现了问题,就要对于既定程序进行重新的评估。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企业没有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对于内部的监督控制不利的情况下,必然会引起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审计时间的延长,这都将会使审计成本加大。

(2)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当前,我国企业中不乏内部控制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审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则了解的不够,缺乏对于数据的积累。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对客户的环境和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这无疑为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审计和会计知识,还应当对薪酬管理、业绩评估、战略管理的现代管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审计人员在应用审计风险模型时,才能对重大错误报错风险加以识别,这亦是对风险导向审计引进的最大桎梏。

(3)对于审计软件的开发欠缺。对于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于整体的客户经营环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针对客户的不同风险,来为其进行个性化审计程序的设置。然而,现实是我国对于审计软件的开发存在滞后性,这不仅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也使得评估风险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4)信息资源缺乏共享性。要想充分发挥风险导向审计的引导作用,就应当具

体单位和单位环境进行清楚的了解,其目的是为了评估和识别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风险。但是实际中,存在着很多信息都不能共享,例如,外部环境报表和统计数据等。从而导致重复性工作,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

1.3 风险审计模型应用

(1)对于期望审计风险的设定。不同的审计实务往往会由于政策、审计人员、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偏好、审计对象及能量水平的不同,而对期望审计风险的水平进行不同的设定。审计人员通过对审计单位的深入调查和了解,就可设定一个主管的、试探性的初步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进而再对期望审计风险的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

(2)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审计人员对于重大风险错报的评估应当按照三个审计程序进行实施,包括:对于审计单位及单位环境的了解;对于重大错误风险定理地进行分析;进行风险评价集的建立。当审计风险水平一定时,重大错报风险同检查风险水平呈现出反比的关系,错报风险越高,检查风险越低,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2 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2.1 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指的是以审计风险评价为出发点,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通过降低检查风险,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此外,风险导向审计也通过对审计成本的节约,来起到提高审计效率的作用,进而促进审计行业的不断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属于一种多维的、新型的审计模式范畴,随着审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2.2 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风险审计导向同其他基础审计制度相比,显示出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立体观察理论的应用,来对审计风险进行动态全面的分析评估;第二,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会应用到审计风险模型;第三,风险导向审计被运用到整个内部控制当中;第四,对于风险的检查与分析具有综合性;第五,能够起到有效提高审计效果与审计效率的作用。

2.3 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基本步骤

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分为准备、实施及报告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第一,对程序进行分析,通过了解、调查、评估、分析等方法来对重要标准进行确定,进而对审计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价,并对重要审计范围和审计计划进行确认和编制;第二,对于重要的资料来源进行了解和评估,其目的在于对控制弱点的查找和确定,通过对企业、行业的预备研究,作出分析性的检查,进而对相关控制进行确认和评估;第三,对企业内部进行调查了解,并作出初步性的评价。

先是对于固有风险的考虑,从这一基础出发,进而作出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第四,对于审计计划的拟定和执行,进而获取审计相关证据,综合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来确定评估结果和风险水平;第五,对工作底稿进行汇总,通过对审计结论的全面评估,来做成书面文件,进而进行对于审计报告的拟定。

2.4 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首先应当对企业目标或某项交易目标进行确认,之后对目标产生的影响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水平,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建议,最后再通过后续审计的形式,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防范进行测定。在审计的过程当中,审计人员应将审计重点放在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这样的风险审计应用,可以针对于直接的企业问题和风险,并在事前和事中对风险评价进行反馈和延伸。审计人员将企业目标同风险直接联系在一起,其审计服务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都是相当有价值的,从而确保了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重要地位。

3 小结

通过对于审计风险模型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风险导向的审计应当以审计风险模型为突破口。审计风险模型同风险导向设计是两个不同的改变,一个是对于审计风险要素、种类及关系的研究,一个是对于从过程、多角度地对审计中审计风险的作用进行分析。审计风险模型是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组成,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采用已经是趋势所在,但是在实际的事务审计当中,还缺乏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实践基础,在不断的学习与借鉴当中,逐渐积累审计经验,提升自己,以最终实现风险导向审计合理、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辛旭,刘佳.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12):57-61.

[2]嵇涛,严敏,张瑗.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应用问题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0):65-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