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政课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思路

导论

一、关于如何看待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这里更多地是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它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严谨科学的,它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马克思一分为二地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充分肯定资产阶级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立的物质基础;也指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死结”。

其次,“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有了科学依据:唯心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大机器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社会化生产与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而伴随着资本的扩张以及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交换关系,这个主要矛盾被日益放大与深化,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日益发展的生产力激烈冲突,在客观上提出了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要求,使人们有可能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去认识其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从而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私有制条件下大工业造就的无产阶级的地位和阶级特性不仅赋予他们解放的内在要求,也赋予了他们推翻资本主义压迫的力量)

2、马克思主义必须本土化和体现时代性。社会主义不仅是理论,而且是必须诉诸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因此,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不断纠错、不断修正,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或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必须立足于对国情的深切了解和准确把握。由于本土化,也势必导致社会主义形态,包括制度的、观念的多样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的论断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一论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

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说明经济因素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条件。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否因为过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

虽然经济因素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资产阶级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起来。这说明经济因素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唯一条件,它还需要有革命的形势和成熟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晚年也根据情况的变化提出了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认为东方社会(主要是俄国)的特殊性决定了有可能另辟蹊径;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阶段,但必须占有它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即在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制定和执行符合生产力状况的政策,不能使原来不发达的经济得到持续迅速发展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我国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的影响?(造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其中前者的完成是实现后者的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使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完成了第一项历史任务,更为第二项历史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正在进行的这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使得当代中国有了发展进步的明确方向。

从现实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实践中依然存在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恰恰说明了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解决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种种新矛盾和新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

义道路(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开放和不断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

这个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优势:既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它主要的优势是能够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即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够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人民群众具有幸福感等等)

四、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前景?

1、目前我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起点低、基础差;社会主义自建立之日起就一直面临来自资本主义的压制和挑战;社会主义发展的时间短,经验不足,探索中难免失误。

2、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否说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是错误的?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这些自我调节和改良只能延缓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而使之积累和加深,这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备继续前行的有利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已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具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道路总纲;我国具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思想前提和发展动力;具有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根本目的和力量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

3、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并积极地加入到研究和思考解决现存问题方法的行列中来。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不畏惧风险,不被任何干扰所迷惑,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国只有专心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思考题:

1、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的严重挫折,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