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214ec66a26925c52cc5bfc3.png)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对产品在整个形成和最终交付过程中的防护措施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确保产品完好送达顾客。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原辅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3 定义3.1主料、产品、辅料:为满足客户需求或生产的所有物品。
3.2交付:是指产品从出库至顾客手中的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的活动。
3.3防护:是指已经将要成为顾客所有的产品,而仍留在本公司控制管理的产品。
4 职责4.1 财务部仓库为公司产品防护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部门所涉及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进行统一监督和检查。
4.2 仓库负责制定本公司《仓库管理制度》,负责产品的贮存控制,并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
4.3 技术部负责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负责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4.4 生产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和包装过程的防护。
4.5采购部、销售部负责选定合适的运输供方,并对运输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
4.6 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物资及产品的防护。
5 流程图5.1原材料进出库防护流程5.2成品的进出库防护流程7 作业程序6.1 搬运6.1.1 生产部对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有合适的搬运工具搬运。
对半成品、成品的存放区域应进行标识,使产品过程得到防护,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6.1.2 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产品标识,选用合适的搬运工具和方法对产品的进出库搬运进行控制,不得有乱丢、乱卸的野蛮作业,应按规定的存放区域进行存放。
6.1.3 营销部负责产品出库的搬运,应确保在搬运和运输途中对产品进行防护,保证不受损坏或变质,直至产品交付目的地,以保证顾客满意。
6.1.4 对于易损物品、易爆危险物品应制定专门的搬运的方法,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
6.2 贮存6.2.1 原材料入库:原材料到公司后,由仓库保管员填写《检测工作联系单》,将主料、辅料送分析室经检验确认合格后入库,其他材料送请购部门经检验合格后入库;半成品、成品凭《产品入库单》入库。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fde69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d.png)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面临着安全风险
的挑战。
而作为企业,产品的安全与可靠性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
键点,因此强化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
靠性至关重要。
一、产品防护程序
1.产品防护意识培养
企业应该建立一种产品安全意识,使员工内部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加强产品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对各种产品安全
风险的了解和敏感性,并及时和准确地发现和汇报产品安全问题。
2.产品设计防护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充分考
虑使用环境、操作习惯等因素,避免出现违反安全规范标准的设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工艺制造防护
企业应该对生产工艺及出品流程进行全面掌握和不断优化,严
格管理成品入库及相关批次信息,并增加全流程可追溯性与防护装备,对产品进行全面发现、排除和掌控生产过程中的隐患。
4.产品销售防护
1。
产品防护及交付管理程序(含表格)
![产品防护及交付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c26ea7d369dc5022aaea00f2.png)
产品防护及交付管理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目的规范产品在标识、搬运、检验和试验、包装、贮存、防护及交付过程的作业,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丢失。
2、范围:适用于本厂产品从生产到交付的全过程。
3、定义:无。
4、职责:4.1仓储课:负责出入库的搬运、储存、防护控制。
4.2生产部:按作业指导书和BOM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标识、包装、搬运、防护、交付。
4.3品保部4.3.1负责按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标准检验产品的包装要求,并对质量可疑的物料进行确认。
4.3.2负责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产品的搬运、存放、防护控制。
5、产品防护及交付控制流程权责总经办营销生产资材工程/研发部品保相关作业说明相关记录人员仓储课1、标识:每个储区应明显贴有标示,每个储位应有储位看板。
2、仓存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产品都必须有标识,标识内容应确保产品在搬运、储存、交付过程中不会有用错、运错、交付错等问题的出现;3、标识内容至少涵盖:1.产品名称、2.产品编号、3.产品规格、4.产品包装数量等。
必要时,还需有能够识别产品生产日期或入仓日期的标识或内容;入库物料、半成品、成品必须贴有合格证或盖有PASS印章,对于特采之物料必须贴上特采标示。
尾数箱要标示清楚,且用蓝色胶纸封箱,具体参见《尾数管理办法》。
《库存评估报告》、《送货单》、《仓库日常检查表》品保资材搬运:所有物料搬运应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确保物料或产品不受损坏、污染;针对各种物料的体积、高度、重量、外形、抗压程度等本身特性,搬运人员应选用适宜的工具、容器和摆放方式,以不会对物料造成挤压、损坏等为目的的方式进行搬运,严禁乱掷、乱堆;产品在公司内搬运用油压车、叉车、电梯或其它使用工具;搬运人员必须检验产品外包装的标识,做到有标识或经其它方式确认后的产品才搬运,确保标识不受损坏和脱落;搬运过程中,物料包装标示必须朝外,以免混料,零数箱应明显置于上方;搬运过程中遇到包装用具损坏时,应及时补修或更换,若有物料《库存评估报告》、《送货单》《仓库日常检查表》产品明确标识物料搬运掉落或包装损坏等异常状况,必须经过品管人员重验,以确认其品质;搬运过程中,如遇雨天必须进行密封性打包,最高不能超过 1.5M,电梯限重量为2吨内。
防护和交付后活动控制程序(含表格)
![防护和交付后活动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679327d26137ee06eff918b5.png)
防护和交付后活动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保公司之物料、半成品、成品、模具于贮存、搬运、包装与交货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并能依顾客的需求安全准确地将产品运交给顾客;满足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产品和顾客及外部供方的物料。
3.权责:3.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过程责任者,负责车间各种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贮存防护控制;3.2.仓库:负责仓库内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贮存防护控制负责。
3.3.经营部:负责产品交付过程及交付后管理,顾客意见传达,售后服务。
3.4.相关部门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4.定义:4.1.交付后活动:包括担保条款所规定的相关活动,如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以及回收或最终报废处置等附加服务。
4.2.顾客反馈:指顾客需求满足状况的反馈信息。
5.工作流程:5.1.产品防护要求:5.1.1.技术部根据产品特点、运输方式负责产品包装设计,明确包装技术要求,编制有关产品防护的技术性文件。
5.1.2.当顾客对产品防护有特殊要求时,经营部负责将其特殊防护要求及时转达给技术部、生产部。
5.1.3.产品防护前,生产部根据产品防护要求或顾客特殊要求,在搬运前应按产品的性质准备相关的防护材料,适用的起重设备、工位器具、搬运车辆等搬运设备和运输工具,以满足防潮、防震、防碰撞、防划伤、防腐蚀变质等要求;5.1.4.对搬运设施应定期进行检定和维修,做好检定和维修记录,确保搬运设施的完好。
5.2.搬运:5.2.1.搬运人员要经过培训,使其熟悉作业要求。
必要时搬运单位应编制搬运规程;5.2.2.搬运时应采用适宜的搬运方法,做到轻拿轻放,防止野蛮装卸,以保证搬运的安全和产品受损;5.2.3.为确保搬运,应制定产品搬运的安全措施。
5.2.4.在搬运过程中,操作工必须按“领料单”等相关凭证搬运产品,搬运前操作工应对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进行确认,防止出现错搬、漏搬、不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道工序的现象,搬运的产品应经责任人签字认可;5.2.5.有堆放标识的产品,应按标识搬运和堆放,相近产品同时搬运时,必须按标识隔离,防止出现混装、混放、混卸。
GJB9001C产品防护、交付控制程序
![GJB9001C产品防护、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ed4fc7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b.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 目的规定产品在实现过程中内部周转及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的防护控制要求和方法,以及产品向顾客交付及交付后活动控制要求和方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范围适用于军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管理。
3.0 职责3.1 设计人员负责提出半成品、成品的包装、防护的技术要求。
3.2 产品BB车间负责组织产品防护过程的实施,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同时3.3 XXX部负责仓库内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保护,负责交付运输。
3.4 XXX部负责策划、组织产品交付后的活动,产品BB车间负责产品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3.5 XXX部负责验证对产品交付后的活动过程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3.6 XXX部负责为顾客提供产品交付后的技术支持方面服务。
4.0 工作程序4.1 过程识别产品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防护的输入是指提供防护的要求和依据,其输出是对产品提供有效防护。
其活动是识别和策划需提供防护的要求和依据,对产品防护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评价、改进等;产品交付的输入是合同、任务书及产品验收大纲,其输出是验收合格的产品,其活动是识别产品的验收要求,产品检测、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和有关检测结果及故障排除情况等文件、顾客验收交接。
交付后的活动包括向顾客及时提供产品现场安装、使用的备件、专用工具、设备,提供产品安装、使用操作、维护的技术文件,做好为顾客的技术培训、现场维修等售后服务工作。
4.2 程序流程图产品防护、交付控制流程图见图1。
省略4.3 过程控制要求4.3.1 产品标识产品实现过程除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产品进行标识外,还应作相应防护标识(如防雨、防倒立等标识)。
4.3.2 产品搬运4.3.2.1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特点,配置适当搬运工具,产品搬运人员应了解产品安全特性及有关作业规程。
4.3.2.2 产品在搬运时不应受到损害或降低质量特性。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附带表格)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附带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09b431df0242a8956bece4c5.png)
第0次修订标题: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修订日期:实施日期:2010.09.01版本:1页码:1/4 1. 目的制定物料的接收、成品存放、发放、包装、搬运与交付等程序,以确保产品不会因处理失当而受损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防护控制。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搬运、包装、防护等事宜。
3.2 质检部负责原材料、成品的贮存、防护等事宜。
3.3 销售部、质检部负责最终产品的交付。
3.4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产品搬运、储存、防护和包装。
4. 内容4.1 原材料等物料的接收4.1.1原材料运抵公司仓库时,仓管员、质检助理会同供应部跟单员,根据采购合同、技术标准、订货技术条件、供方提供的送货单,核实送货品种、数量、规格、质量、检验报告、交货期等。
4.1.2 物资核对无误后,卸于待检区。
仓管员登记《出入库台账》。
如需取样,则由质检助理取样,司磅员、仓管人员监督。
4.1.3 空车过磅后,司磅人员岀磅单,磅单一式五联,交司机二联(一联留存、一联交门卫留底),库房二联,存根一联。
4.1.4质量检验科按4.1.1验证,如合格,出具合格《验证报告》。
如《采购产品目录》规定不需进一步理化检验,则将货物转入仓库。
4.1.5 仓管员开具《收货单》、《入库单》。
A)《收货单》一式五联,第一联存根(白色);第二联(红色),业务员凭此办理报销手续;第三联(绿色),业务员凭此办理《入库单》手续;第四联(蓝色),供应部留存,登记采购账簿;第五联(黄色),库房留存,登记库房账簿。
B)《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仓库留根;第二联,交供应部;第三联仓库记账。
4.1.6 超交处理:交货数量超过订购量时,仓管员通知供应部处理。
4.1.7 短交处理:交货数量未达到订购数量,仓管员将实数记于《收货单》上,签名后交与供应部跟单员,由供应部门通知供方补货。
4.1.1 验收过程中,如发现交验的货物品名、规格、质量、交货期与合同规定不符,通知供应部跟单员处理。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流程图)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523d6cdf61fb7360a4c6519.png)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包装、搬运、储存和交付等环节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体系覆盖的所有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全过程的运输、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及交付等环节。
3.0术语和定义3.1 产品防护:是指对产品在整个包装、搬运、贮存、交付等各环节的保护。
3.2 产品交付:包括从成品出库到运输至顾客指定地点全过程。
4.0作业流程责任 部门业务流程要点描述及记录工程部 销售部 物控部4.1 包装、防护设计4.1.1设计产品的内外包装及外包装标识,如果顾客有包装要求时,必须按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并由顾客确认。
4.1.2 向工程部提交顾客搬运、包装、贮存、防护要求。
4.1.3 确认并批准包装、防护设计。
物控部 生产部 销售部4.2 包装4.2.1 要求供方提供原材料特殊要求,适宜包装。
4.2.2 产品的包装。
4.2.3 包装要求:a 、按《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包装。
b 、包装场地要干燥、清洁,保持包装外观整洁、完好,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应予以剔除并报告上级管理人员。
物控部4.3入库包装/防护设计实施产品包装生产部 销售部 质管部4.3.1 保管好尚未检测的外协件及供方尚未检测的原材料置于待检区,挂待检标识牌,标明型号规格、颜色、批号、数量。
4.3.2 进仓物品由仓库报质管部检测。
4.3.3 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
4.3.4 凭检测单现场清点验收入库。
4.3.5 检测结果不合格置于不合格品区,挂标识牌并报相关部门评审,由相关部门根据评审方案处置。
4.3.6 供方原材料入库、出库、贮存过程搬运。
4.3.7 生产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搬运。
物控部 生产部 销售部4.3.8 搬运要求:a.采用合适的搬运方式,防止因震动、撞击,而使产品包装或运载设备损坏,并对搬运工具进行良好的维护;b.搬运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抛掷、踩踏等不文明装卸;c.必须保护好产品的外包装、标识,不得损坏、污染、遗失标识。
TS16949产品防护与交付控制程序
![TS16949产品防护与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9ba36c90c22590102029dc0.png)
德信诚培训网
产品防护与交付控制程序
1.0 目的:
为确保原材料及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避免因搬运、包装、贮存或交付受到损坏变质,并准确及时地交付给顾客,同时确保出入库及在库管理与ERP一致,特制定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成品入库、完成品交付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的管理全过程。
3.0 职责、权限:
3.1物流科负责原材料、外购件、入库完成品的搬运、贮存管理、发货防护管理,以及运输过程中各环节管理。
负责仓库现场3D5S规范管理。
负责仓库先入先出现场管理。
做到产品出入库帐物卡一致。
确保来料按计划实现,纳品计划及时、准确,同时确保不导致客户生产中断现象。
3.2 生产科负责产品内部加工过程中物料与产品(含半成品)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管理, 以及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质量问题有关的分析与措施的制定实施,制定内部“容器设定书”并实施。
负责生产现场3D5S规范管理,确保生产现场有序管理,做到产品帐物相符。
3.3 开发科负责制订顾客要求的成品、新产品“容器设定书”制定,并负责新产品量产前质量问题的分析及措施的制定实施以及新产品量产前各阶段进度系统管理。
4.0 特殊用语定义:
5.0 程序:
工作流程:制定要求(入库及在库管理、纳品管理)→实施→监督检查→总结改善→改善验证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6c41ffb28ea81c758f5786a.png)
g)易损物品、危险物品、顾客提供的物品设专区摆放并给予醒目标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化学品管理规定》,以防化学品泄露污染环境、伤害员工。
h)有贮存期要求的物品,要使用对应四季的绿、红、黄、白色标,标明物品的入库时段,每超过—年,加贴一个同样颜色的色标。
a)公司规定金属件的检验有效期为半年,其他物资的检验有效期为一年(允许有±1月的
误差)。
b)超出检验有效期的物资,需由质安环部复检,并加贴新的标识卡。
c)定期盘点或门常检查时,应注意库存品的检验有效期,如从标识卡上发现超期,应通知 质安环部复检。
4.3.5 退料补料、呆滞废料的处理按《仓库管理规定》执行。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物资流转的搬运,负责产品的包装厂作,,
3.2 仓库负责库存物资的贮存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物资入库和出库的搬运。
3.3 营销部负责产品的交付。
3.4 开发部负责包装设计。
3.5 生产部负责编写必要的搬运、包装作业指导书。
3.6 质安环部负责入库物资的验收检查及贮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物资的复查工
d)对于待检和不合格物资必须采取隔离措施,以防误用。
4.3.3 存放与保管
a)能上架的物品最好L架贮存,一般应上轻下重,以保持货架稳固。
b)不能上架的物品,按规定的区域堆放。
c)货架分区、分类排放整齐。
d)外观相似的产品避免相邻摆放,摆放要便于清点和搬运。
e)仓库堆放的物品,其堆放高度以刁;损伤物品、不使货架变形为宜。
4.3.7 物资进出时,仓库应填写好仓库台账,并做好“物资收发卡”。
a)进货时,应在台帐上说明进出货物的供应商、货物批号(可能时)。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f75282c75022aaea998f0ff8.png)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ISO9001-2015/IATF16949-2016)1.0 目的对产品防护进行规范,确保物料和产品在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控制。
3.0 职责3.1各车间负责本车间领用物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标识、搬运工作;负责本车间存放物料的管理;成品装配车间负责成品的包装。
3.2物流管理部门仓管员负责对本仓库贮存物料的进出库管理,物料的标识、保管和防护工作。
3.3搬运人员负责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各种物料的搬运防护工作。
3.4产品设计部门负责新产品的包装设计。
3.5技术工艺部门根据顾客要求负责出口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改造。
4.0工作程序4.1标识4.1.1仓库仓管员和车间检验员应根据物料的特性分别对仓库和车间内的物料进行标识,标识的物料包括:进货物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4.1.2标识应能识别物料的质量状态和防护要求,如:待检区、合格区、退料区等,防护要求如防火、防尘、防潮、防碰撞、防倒置等。
4.1.3识别性标识可以采用标识卡、标识牌、区域牌等形式进行。
4.1.4来料的标识由供方按公司的标识要求进行,应包含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质量状态、生产班组等,对“环保物料”在产品包装上有环保标签等。
来料经质检员检验后应贴上相应的来料检验标识。
4.1.5所有人员有责任保证标识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对于无标识或标识破损不清的物料,应由质检员重新进行检验、确认后再标识。
4.2搬运4.2.1体系管理部门组织制定《仓库物料管理细则》。
4.2.2在搬运易损坏物料时,要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
4.2.3在搬运易燃易爆和有毒物料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4.2.4利用叉车进行搬运作业时,应严格按相应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其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
4.2.5搬运工具应保持清洁,搬运前应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搬运过程中应保持物料标识的完整性,物料按规定区域摆放,搬运完毕搬运工具放回指定地点。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9a8fdaec850ad02de8041eb.png)
1 目的通过对产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作出规定,以满足本公司及顾客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物料,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在制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以及产品交付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 市场部负责外购件、外协件的标识、搬运、贮存、码放和防护管理;3.2 市场部负责成品的标识、搬运、贮存、码放和防护管理3.3 制造工程部负责在制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管理;负责制定成品装运标准和包装规范;3.4管理部:负责并对进货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4定义(无)5作业流程图(见附件)6 作业程序6.1 标识外购件、外协件、在制品、成品的标识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6.2 搬运6.2.1 物料进厂搬运物料进厂后不得随意堆放,要采用专用工具或车辆合理搬运,防止材料磕碰受损,入库后定置码放整齐。
6.2.2 生产现场物料搬运在生产现场,物料搬运应注意摆放平稳,不得挤压倾斜、倒置、避免零部件、在制品损坏。
6.2.3 成品的搬运6.2.3.1 装车时,不得超高、超宽、超载;装卸车时,要轻拿轻放,禁止抛投;6.2.3.2 运输时,应注意安全行驶,避免紧急刹车、蛇行急转弯等动作,防止机械损坏及物品掉落,不许与其它物品混装,应注意防火、防潮;6.2.3.3 若委托外单位运输时,由市场部与运输单位签订运输协议,确保运输安全和产品准时交付。
6.2.4 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检验、测试状态标识,防止产品错运。
6.3 贮存和防护6.3.1 采购物料的贮存和防护6.3.1.1 采购物料入库后,要离地定置摆放,并加以标识,能明确区分厂家、零件件号、零件名称、批次等,并且要有防锈、防火、防潮等防护措施;6.3.1.2生产材料、低值易耗品领用时,由领用者填写“领料单”经部门主管审批后交到仓库,仓库保管员核对无误后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6.3.1.3生产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所有物料的进出库,应逐笔登记在帐上,每季度进行盘点,确保“帐、卡、物”相符。
交付控制程序(含表格)
![交付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e45874a3c77da26925c5b0be.png)
交付控制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在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后,对产品质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维护产品的质量,按合同要求确保100%交付。
2.0范围适用于供货合同要求交付到目的地的产品。
3.0职责3.1营销部负责将合同的交付要求传达到各责任部门,并按顾客要求进行发货,保证产品无损到达顾客手中;营销部检验员负责交付前产品的抽检,确保出库产品(质量、数量、型号、程式、包装等)符合“质量技术协议”及合同要求。
3.2生产部负责按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3.3技术部负责按生产计划提供生产所需的技术资料。
3.4品管部负责按生产计划提供测量所需的计量器具。
4.0工作程序4.1产品交付质量的保护4.1.1关于经成品检验组检查合格后的产品,包装组、仓库须按“包装、防护控制程序”、“搬运、贮存控制程序”中相关职责、规定执行。
合同上有要求时,此种保护方式须予以继续,直到交付至送交到顾客为止。
4.1.2营销部于交付前提前5天通知仓库发货数量,仓库须立即回报库存情况。
4.1.3营销部检验员在交付前按顾客抽检的频次、项目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出库产品(质量、型号、程式、包装等)符合“质量技术协议”及合同要求。
对于库存周期一年以上的产品要加大抽检范围,抽检合格后,通知仓库备货,对抽检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4仓库接到营销部的备货单,应及时备货,然后确定“产品发货通知单”,并签字发货,由门卫放行。
营销部即电话通知需方货已发出。
4.1.5营销部负责按顾客的要求采用最新规定的运输方式、路线及集装箱等发运所有物料。
当顾客无要求时,须选择适宜运输方式,并对运输质量及运输能力要进行监控。
在运输途中对产品的防护须符合《包装、防护控制程序》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受任何损坏。
4.1.6营销部内务在发货前将“产品发货通知单”,通过适当的途径传递给顾客,通知客户提货或接货。
货物运到交付地点,营销部负责办理交接手续,并取得收款的凭证。
IATF16949产品防护交付管理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产品防护交付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3ff44d8bceb19e8b8f6ba8d.png)
产品防护、交付管理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仓库是公司物料供应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司生产成品物料储备周转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对仓库产品防护、交付以及物料收发加以控制,特制定此程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标识、储存、包装、交付过程中物料、成品的控制。
3.0职责3.1 仓管员须负责来料和成品的储存和防护并确保产品及物料收发正常。
3.2 仓管员须认真做好原材料及成品收发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3.3 仓管员对货仓的原材料及产品定期进行盘点,防止原材料过期,降低费用,确保物料数量准确、合理利用。
4.0管理程序4.1 收料原则4.1.1外购的物料到厂后,仓管员拿送货单与订购单进行核查,查看公司是否下订单给该供应商,如有则进一步核查其品名、规格、数量等,若无异常则仓管员进行收货。
4.1.2仓管员收货后向技术质量部报检,经技术质量部检验和核对合格后,仓管员根据检验报告对入库的物料填写“材料入库单”,进行入库。
4.1.3不合格品,原则上不准入库,具体可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4如出现异常,相关部门负责将仓管员报告的异常现象(如:品种、数量、品质异常等),转告供货商或客户(提供物料的客户)或相应部门加以确认。
4.1.5仓管员按接收的实际数量,进行登记。
4.2 发料原则4.2.1 发料时,领料部门必须填写“领/补料单”在领/补料单上签字确认。
4.2.2领/补料单应填明材料名称、规格、领料数量等,仓管员和经手人均须签字确认,仓管员方可凭领/补料单发放物料。
4.2.3发料时仓管员必须与领料员办理交接,防止差错出门。
4.2.4 发生异常需补料时须写明补料原因,由生管部验证核实后,仓管员方可发放物料。
对超用量和手续不齐全,仓管员拒绝发料。
4.2.5 仓管员对所有发料凭证,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4.2.6 若出现生产中物料的异常需退料,需填写“退料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f0da507d783e0912a3162a08.png)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物料及成品的接收、发放、贮存、管理、防护提供一套系统管理方法,使物料和产品在流转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3.0 职责
3.1生产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指导和监督生产车间和库房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成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生产部负责过程中半成品的搬运、贮存以及入库和交付过程中的产品防护。
3.2研发中心负责确定和提供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3.3销售部负责成品的搬运、入库、交付过程中的产品的防护。
3.4质管部负责产品入库和交付前的检验。
3.5供应部负责采购物资的搬运、贮存过程中的产品防护及管理。
3.6各车间负责生产现场的物流管理,指导和监督生产班组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成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4.0术语:
无
5.0 工作程序
6.0 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
库存物资完好率 = 库存物资完好项数/库存物资检查全部项数×100% 7.0相关文件
库房管理制度
记录控制程序
8.0 相关记录
入库单
入库单 (2).xl s
出库单
出库单.d oc
库存盘点表
盘点表.d oc
发货记录
发货单.xl s
物资台账。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BRC)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BRC)](https://img.taocdn.com/s3/m/18c565949ec3d5bbfc0a7416.png)
1. 目的
制定产品防护管制程序,以防止产品的变质和损坏或交付发生错误.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
3. 权责
3.1 仓储过程中的搬运、贮存、防护由仓管人员负责.
3.2 交付过程的搬运、贮存、防护由协议承运方指定负责,收货方负责监督.
3.3 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贮存、防护由生产部负责.
3.4 产品的包装由生产部负责.
4. 定义
4.1 四防:防蝇、防鼠、防尘、防潮.
4.2 四隔离:原物料与半成品隔离、原物料与成品隔离、半成品与成品隔离、合
格品与不合格品隔离.
5. 作业内容
5.1 搬运
5.1.1 作业人员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及类别选择相宜的搬运工具。
5.1.2 对生产过程中转运使用的塑料框等周转用具,应确保清洁卫生,不能使
用对食品的卫生有污染的用具。
5.1.3 搬运过程中注意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5.1.4 运输中不允许有污染物与原物料或成品同车装运,装卸时要严格规范操作,
不允许野蛮装卸,运输车辆要保持清洁卫生。
5.1.5 运输途中要避免剧烈颠簸而造成对原物料或成品的损坏,出现损坏时应
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或更换包装。
5.2 贮存
5.2.1 库存环境要严格控制,保持合理的温湿度及良好的卫生条件,配备必要的
设施,切实做好“四防”“四隔离”原则。
5.2.2 原物料或成品入库后要按入库的先后批次、生产日期分别存放, 不同批次
的的产品以栈板区分,并按先入先出的原则使用或出货。
5.2.3 产品码放整齐,纸箱码放根据其大小以整齐规范为原则,不合格品和合格。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8b84e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9.png)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1. 目的实施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的防护控制。
3. 定义无4. 职责权限4.1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包装和标签的设计和验证;4.2生产部负责产品实现和储存过程的产品防护;4.3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产品包装、贮存、搬运、防护工作的有效性。
5. 程序5.1 包装设计控制和使用5.1.1 技术研发部根据产品特点、运输防护要求、产品标准、国家及行业标准、顾客的要求、法规的要求设计产品的包装和标签,并控制管理。
5.1.2 包装设计应确保包装材料适宜于使用和运输防护要求,小包装密封性能良好,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包装物完好,包装设计在应有运输储存的标记,包装大小符合市场顾客的使用要求。
5.1.3 对于产品中外购的包装,由质量管理部和技术研发部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包装要求,与供方签定合同、协议进行验证。
5.2搬运、储存的防护控制5.2.1因公司产品的特点,产品在公司内的搬运无需特定的工具,公司外的运输视顾客的地区可使用汽车、铁路、海运、空运等形式,运输中须注意对标识的保护、包装不破损、温度、湿度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符合性;5.2.2为保证产品质量,在保证正常的生产情况下,适量控制公司内产品所用材料的储存量,材料的储存期间须保证仓库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清洁、干燥、通风,对于仓库的管理执行《仓库管理规范》。
5.2.3对于有特殊存储期条件要求的材料(如:固定胶带),应在使用期限内使用,以维持其原有质量特性;5.2.4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入库的全过程中应按其体系文件要求履行收发、转序及相应的标识手续,如建帐、建卡、登记出入库记录及帐、卡、物相符的要求。
5.2.5应以产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易损坏、不易因潮湿而致产品质量损坏的方式,按照欧盟《EN868-1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材料及系统规范第一部分:通用要求及测式方法》,实施产品的外包装作业,公司产品的外包装包括:每一个产品为热合封装、多个产品为纸箱装载,若合同(或协议)、运输时间等有特殊包装要求时,应严格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1.0范围
1.1 为了确保原材料及产品的固有质量,避免因搬运、包装、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损坏变质,并按规定的要求交付给顾客,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规定了搬运、包装、贮存、防护、交付的管理职责、内容和方法。
1.3 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顾客提供的产品、半成品、成品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的管理。
2.0术语
本程序引用IATF16949:2016标准中的有关定义。
3.0职责
3.1 生产科负责采购品、半成品、成品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管理。
3.2 技术科负责制订顾客要求的《产品包装标准》、《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部等。
3.3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管理以及过程中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及措施的制定实施。
3.4 办公室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3.5 工作流程:按作业指导书执行。
4.0程序内容
4.1 包装和搬运要求
4.1.1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搬运要求: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厂后不得随意存放,采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合理搬运、防止原材料磕碰破损,入库后码放整齐。
4.1.2 半成品搬运的要求:半成品要使用合理工具搬运,防止搬运中半成品落地,采用分类堆放整齐,由各班组负责管理。
4.1.3 产品搬运的要求
4.1.3.1 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投。
4.1.3.2 运输时,车辆要安全行驶避免紧急刹车、蛇行急转弯等动作, 防止机械损坏及物品掉落。
4.1.3.3 运输时不许与其它物品混装,遇雨天必须用防水布覆盖,包装物不得受潮。
4.1.3.5 运输时必须注意安全,保护好产品标识。
4.1.4 包装
4.1.4.1 技术科要按顾客要求制定《产品包装标准》及《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4.1.4.2 生产科要根据技术科的设计要求采购包装箱。
4.1.4.3 包装箱外标识要按顾客要求填写齐全(例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制造厂家等)。
4.1.4.4 包装要牢固、符合规范,一经顾客认可不得随意更改。
4.1.5 包装不合格及运输损坏的处理
4.1.
5.1 包装不合格及运输损坏(包括内部、外部)时,应由责任部门组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具体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1.
5.2 各类产品(包括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成品)在搬运、包装过程中,应有适用的产品标识。
4.2 贮存与防护要求
4.2.1 原材料与半成品的贮存及防护
4.2.1.1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必须在经检验合格后,经仓库管理员核实名称、数量,办理入库手续,做分类台帐,出库要办理出库手续。
4.2.1.2 出入库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由仓库管理员指定码放,分批发放,做好标识。
4.2.1.3 原材料和半成品入库后做到防火、防盗、防变质,并在每月盘点时进行质量检查,填写“库存品盘点及质量状况表”,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具体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2.1.4 原材料和半成品出入库,应逐笔做帐,并保证帐、物、卡一致,严禁无手续出入库。
4.2.1.5 库房货物堆放整齐、分类清楚、保持通风,执行《原料库管理制度》
与《半成品库管理制度》。
4.2.2 成品的贮存及防护
4.2.2.1 仓库管理员核对产品规格、品种、数量与实物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成品一经入库必须保证帐、物、卡相符,并确保先进先出。
4.2.2.2 入库的成品,必须符合包装要求,必须确保其安全稳固,按配套厂家区域存放,禁止任何倾斜摇晃的存放。
4.2.2.3 仓库管理员每月盘点时要检查成品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防发生短缺、损坏,并填写“库存品盘点及质量状况表”。
4.2.2.4 成品入库后,按标准高度码放,执行包装和码放标准,具体执行《成品库管理制度》。
4.2.2.5 成品出库必须办理出库手续。
4.2.3 各库房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整齐。
4.2.4 优化库存措施
4.2.4.1 要规定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成品的合理库存量,根据“库存品限量标准”合理安排采购及生产。
4.2.4.2 每季度对储备定额进行一次评价,根据市场情况、生产节拍、供方供货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储备定额进行调整。
4.3 交付要求
4.3.1产品交付的保护措施
4.3.1.1 产品交付前由仓库管理员按产品出库要求检查发送产品数量、型号、产品标识等是否齐全、是否有产品质量保护措施。
4.3.1.2 生产科(仓库)做好”产品交付记录”,当合同规定产品交付有保护措施时,这种保护措施应延续到交付用户的目的地,对此要求必须包括运输过程在内的保护措施,保证100%按期交付,并在交付记录中表现出来。
4.3.2 交付能力的监控
4.3.2.1 必须保证100%向顾客交付,要通过供应准备、运输准备、应急计划的实施、合理库存,严格控制前置期等措施确保100%交付。
4.3.2.2 生产科要对各工序之间交付情况进行监控,对不能满足100%交付的环节,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4.3.2.3 成品如不能按期交付,生产科应及时通知顾客并保存相应的“沟通和纠正措施记录”,同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交付能力。
4.3.2.4 与顾客进行交付方面的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按顾客要求实施。
4.3.2.5 做好“超额运费记录单”,作为进行改进的分析依据。
4.3.3 产品的发运及与顾客的联系
4.3.3.1 按顾客的要求(必须要有顾客的书面证明)建立接收顾客的生产计划及发送装运提前通知的电子联络系统,包括计算机联网、电话、传真等。
4.3.3.2 运输路线、运输方式及包装箱要按顾客最新要求实施。
5.0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产品包装标准》
《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原材料库管理制度》
《半成品库管理制度》
《成品库管理制度》
6.0质量记录
库存品盘点及质量状况表
原物料盘点表.doc库存品质量状况检
查表.doc
库存品限量标准
安全库存一览表格
式.xls
超额运费记录单
供方超额运费记录
表.doc
产品交付记录
产品交付记录表
(2).doc
沟通和纠正措施记录
纠正措施记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