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荷塘月色朗读指导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篇1教学目标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语文教学:教你怎样读《荷塘月色》
语文教学:教你怎样读《荷塘月色》教你怎样读《荷塘月色》王爱娣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
二、思维训练及阅读方法:查找、提炼关键词,学会分类、概括,注意逻辑顺序。
三、教学思想:1.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他们一步步完成阅读任务;整个过程中,始终推动学生主动阅读、圈点勾划。
2.进行思维训练及教给散文的阅读方法。
运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分类、提炼和概括。
四、学习过程:元旦假期结束,4号星期一,回到学校,开始了我的2016年第一课。
(一)课前热身课前三分钟演讲,李同学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局外人》。
说得真好,很多时候,我们要做局内人,灵魂要在场,但是,当引起烦恼之类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个局外人。
(二)散文特点简述今天是新年第一课,翻开新的单元,学习现代散文。
单元概述。
散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什么?形散神不散。
即,形散神聚。
谁能解释一下这几个字的意思?学生支支吾吾,表达不清,教师给予讲解。
所谓形散,就是什么都可以写,看起来什么材料都可以选择,但是,它们必须为表达主题、突出中心服务,即神聚。
无论写什么,都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若与主题无关,枝枝蔓蔓的东西,则可以斫去不要,以突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
第二个问题:从散文阅读鉴赏中,我们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愕然。
教师提示:写作技法。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使文章达到完美、精彩的地步,让你读起来赏心悦目呢,这是我们学习散文需要关注的重点。
板书:形散神聚写作技法(三)作者简介(留下悬念:课后阅读)下面翻开第一课《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作者。
朱自清,认识吗?认识。
哪里人氏?浙江绍兴吧。
哦,学生说是对作者了解,其实是因为过去读过他的作品,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
老师说,据我了解,他是扬州人氏,《背影》写的就是父亲送他在南京浦口坐车去北京念书的事情。
《荷塘月色》朱自清 原文及朗读注意事项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朗读注意事项,《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描写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沉郁的心情,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以下为原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近现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闺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目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头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精读欣赏课-朗诵指导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
《荷塘月色》精读欣赏课——朗诵指导知识与技能:1、重点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修辞——通感。
2、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文章的美和积累文中的佳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比较法,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流出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一、导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初步对《荷塘月色》进行分析,了解作者的感情经历。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本篇文章中最美的段落,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希望大家能对本节课有所收获。
二、过程〔一〕首先倾听名家朗诵第四自然段。
〔二〕[比较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呢?有请一位学生朗读下文:荷塘上面,满是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的。
微风过处,送来清香。
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明确:仔细比较之下,学生发现原文内容更丰富,更能给人们更具体的了解到荷花的美丽到了何种程度。
〔基础目标〕原文使用了叠词、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更高目标。
如果学生达不到,可以在下文的分析中适当的引导。
〕2、原文的文字很美,请同学们任意选出两句进行赏析,并且能够有感情的读出你所选择的句子。
〔学生自由发挥,老师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引导。
〕明确:只要学生说的言之有理即可,能够说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本句读出来时的感情色彩。
〔基础目标〕能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更高目标。
教师可适当的指导。
〕[引导内容]〔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叠词“田田〞,有音节美,而且写出了荷叶的密集,为下文的“荷波〞创造可能。
读的时候应该是舒缓,营造一个辽阔的画面感。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塘月色》教案3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全文。
(2)了解文章的背景,把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并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美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荷塘月色》全文。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2. 教学难点:(1)把握作者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和写作技巧。
(2)深入理解文章中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
(2)激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荷塘月色》,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2)解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3)赏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和修辞手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荷塘月色》,体会语言的美妙。
(2)让学生默写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荷塘月色》。
2. 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文章。
3. 收集其他朱自清的作品,进行阅读欣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熟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文章修辞手法和语言美的欣赏能力。
荷塘月色课文教案
荷塘月色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荷塘月色的景色和氛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和实地观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体验人生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描述和描绘荷塘月色的景色和氛围。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荷塘月色》的文本和注释。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生词和短语的清单。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荷塘月色》。
(2)准备生词和短语的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欣赏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塘月色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荷塘月色》。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呈现生词和短语的清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例句和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词和短语。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见过的最美的景色。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词和短语的练习题。
(2)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六、教学过程(续):4. 课文解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和表达方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景描写,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荷塘月色》的原文及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
(3)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景描写。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好景色。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范围。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荷塘月色》。
2.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写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短文。
3. 深入了解作者朱自清,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朗读、背诵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荷塘月色》的朗读技巧
神州教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荷塘月色》的朗读技巧宋家宜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荷塘月色》篇幅较长,我们可以把握作者的行踪变化即院子(第一自然段)、路上(二、三自然段)、荷塘(四、五、六自然段)、归路(七、八自然段)和作者的心情变化。
朗读时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做到语调温柔和含蓄,节奏舒缓平稳,体现出荷塘月色静美、朦胧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矛盾的心情。
第一部分作者的行踪在院子里,描写的景物是月,所以“月亮”、“升高”二词要轻读体现重音。
“颇不宁静”是本段作者描写心情的语句,也是全文的文眼,所以读时要重读,一字一顿,以求突出。
“忽然”一词也应强调,因为这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该”之后要有拖音,表猜测。
“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语速稍快,“听不见”则稍慢,以突出夜深人静。
“悄悄”一词轻读,显示轻手轻脚的状态。
从整体上看,本段的一切还要回归夏季宁静的深夜。
第二部分作者的行踪来到了路上,描写的景物是路、树和月,所以朗读时应突出强调“幽僻”,“曲折”、“阴森森”、“蓊蓊郁郁”、“许多”、“淡淡”等形容词。
“今晚却很好”一句,语调上扬,要有跳动感,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了一点好转。
这一部分作者描写心情的句子是整个第三自然段,“这一片天地········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读时要稍急促,一气呵成,突出作者暂时解脱的感觉。
“我爱热闹······也爱独处”一句要读出照应感来。
“像今晚上······自由的人”要渲染出“苍茫”的月色,突出“一个人”、“什么”、“都”、“自由”等词。
“什么”之后要有一个长长的拖音,读出舒朗、轻松感。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是本段表达感情的中心句,读时声音可响亮一些。
末尾一句“我且······好了”要在“无”、“边”、“的”、“荷香”等词后分别拖音,尽量地舒展开来,体会作者此时那种淡淡喜悦的心情。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的含义。
(3)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荷塘月色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含义。
(3)分析并欣赏荷塘月色的描绘。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的理解运用。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荷塘月色氛围。
2. 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课文语言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荷塘月色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2. 参考资料:关于《荷塘月色》的背景介绍、赏析文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3)简介《荷塘月色》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赏析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荷塘月色的描绘。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荷塘月色。
(2)选读优秀作品,共同欣赏。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写一篇以“荷塘月色”为主题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荷塘月色 教案(最新6篇)
荷塘月色教案(最新6篇)《荷塘月色》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朗读课文2-6小节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树(蓊翁郁郁)月光(淡淡的)“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
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写了月下荷塘静态:叶:田田、亭亭花:零星点缀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过如明珠--洁白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如美人--纤尘不染动态:花:花香,如歌声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正面:以流水作比(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4、讨论第6节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
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 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短文,描绘自己心中的美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荷塘月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并能分享自己的感受。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不够,影响了他们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课文背景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六、教学策略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
实用的《荷塘月色》教案四篇
实用的《荷塘月色》教案四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设计说明: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__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__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__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__的初步理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境。
教学目标: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5篇)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5篇)荷塘月色语文教案(5篇)教案中应规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和指标,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观察、作业评定、口头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学效果。
下面给大家分享荷塘月色语文教案,欢迎阅读!荷塘月色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文名句1、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阅读提示(1)配乐朗读或自由朗读。
(2)给文章每个段落标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2、分析结构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概括每段内容。
观荷缘起: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7、8、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三、文本研习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游踪:家——小路——荷塘——家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学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转帖荷塘月色朗读指导
转帖《荷塘月色》朗读指导反复诵读稳重精彩的段落,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不宜做繁琐的分析,采取视听相结合的手段,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和领悟着作品的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口语叙述,把自己所感悟的描述出来。
1. 朗读使用的标记符号重音:次重音。
中重音特重音⊙停顿小停顿| 中顿|| 大停顿|||力度:强音f ff(中)fff(特)弱音p(次)pp(中)ppp (特)语调:平调→升调↗降调↘降升调┘升降调┐语气~~①波浪线在重音下用,为重音轻读(气音)②波浪线用在强音下,为强音弱读,或者加>,< 表示语气渐强或渐弱③朗读语气也可用“坚定地”“命令地”“赞美地”等词语辅助说明。
其它:顿音▲韵字△换气∨╭╮╭╮拖音(包括若即若离的声音)2.《菏塘月色》的朗读基调作品做到“情景交融”,“诗情画意”。
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是通过作者着力而细致地描写菏塘月色静谧的境界体现出来的。
可见,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这“景”也正是由“情”作为灵魂得以表现的。
否则“情”无依托就会成为干瘪的说教或无所附丽的空话。
散文中的“景”从什么角度写或选择什么侧面,景物之间的安排配合,也受主观感情的支配,而不是客观的景物的“自然翻印”和“实录”。
就此可见,朗读是应注意:⑴文章的写作时间1927年;⑵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思想是矛盾复杂的”;⑶全文的中心思想情感是:“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本文的朗读基调:偏低、偏平、偏缓,但又不可太冷太淡。
就全文看,第三段是反映作者思想的关键一段,第四、五段把自己的感情作了表白,写了自己体会到了“独处的妙处”,“受用”这“荷香月色”。
因此,第四、五段是感情昂起、抒情味最浓的两段,此后就渐趋平和。
荷塘月色教唱技巧
荷塘月色教唱技巧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荷塘月色》的教唱技巧哈。
你想想,那荷塘,那月色,多美呀!要把这感觉唱出来,可得有点小窍门呢。
首先,得把自己想象成在那荷塘边漫步的人。
你得感受到那种宁静,那种美好。
就好像你真的在那,闻着荷花香,听着青蛙叫。
唱的时候,声音可别太生硬啦。
要像那微风轻轻吹过荷叶一样,轻柔地出来。
别扯着嗓子喊,那可就把这美景给破坏喽。
还有啊,注意节奏。
就跟那荷塘里的水波似的,有起有伏。
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可别乱了套。
咱再来看看歌词。
那每一句歌词都是一幅画呀!你得把这些画在心里头过一遍,然后用声音把它们给描绘出来。
比如说那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你就得唱出那曲曲折折的感觉,还有那满满的叶子。
哎呀,这就跟画画似的,你得一笔一笔地把那景色给画出来。
不能马虎,不能随便。
你再想想,要是唱得好,那不就跟真的在那荷塘边享受美景一样嘛!多棒呀!
而且呀,唱歌的时候表情也很重要哦。
你得带着那种陶醉的表情,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真的沉浸在这美景里了。
别板着个脸,那多煞风景呀。
唱到高音的时候,可别害怕。
就像那荷花突然绽放一样,大胆地把声音放出来。
总之呢,唱《荷塘月色》就得用心去感受,用声音去描绘,用表情去传达。
这样才能把这首歌的美给唱出来呀。
你说是不是呢?咱可别辜负了这么美的一首歌呀!大家加油练,一定能唱出那最美的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的教案2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荷塘”、“月色”、“宁静”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荷塘月色》的原文。
(2)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教学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塘月色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荷塘月色》。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生词与短语学习:(1)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拓展。
4. 修辞手法分析:(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词、短语和修辞手法等。
(2)教师强调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2.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背诵。
(2)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短文,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欣赏:(1)教师展示其他描写荷塘月色的文学作品,如古诗、现代文等。
(2)学生对比《荷塘月色》与其他作品,分析各自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荷塘月色》的教案
《荷塘月色》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荷塘”、“月色”、“宁静”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塘月色》。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背景。
(2)准备生词和短语的解释。
(3)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找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欣赏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对荷塘月色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背诵课文,帮助学生记忆。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
(2)通过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4. 修辞手法的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朗读和背诵录音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评价。
2.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荷塘月色的句子,明天上课分享。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教案
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塘月色景色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精神。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荷塘月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塘月色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并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绘,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文,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帖《荷塘月色》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稳重精彩的段落,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不宜做繁琐的分析,采取视听相结合的手段,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和领悟着作品的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口语叙述,把自己所感悟的描述出来。
1. 朗读使用的标记符号
重音:次重音。
中重音特重音⊙停顿小停顿| 中顿|| 大停顿|||
力度:强音f ff(中)fff(特)弱音p(次)pp(中)ppp (特)
语调:平调→升调↗降调↘降升调┘升降调┐
语气~~①波浪线在重音下用,为重音轻读(气音)②波浪线用在强音下,为强音弱读,或者加>,< 表示语气渐强或渐弱③朗读语气也可用“坚定地”“命令地”“赞美地”等词语辅助说明。
其它:顿音▲韵字△换气∨╭╮╭╮拖音(包括若即若离的声音)
2.《菏塘月色》的朗读基调
作品做到“情景交融”,“诗情画意”。
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是通过作者着力而细致地描写菏塘月色静谧的境界体现出来的。
可见,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这“景”也正是由“情”作为灵魂得以表现的。
否则“情”无依托就会成为干瘪的说教或无所附丽的空话。
散文中的“景”从什么角度写或选择什么侧面,景物之间的安排配合,也受主观感情的支配,而不是客观的景物的“自然翻印”和“实录”。
就此可见,朗读是应注意:
⑴文章的写作时间1927年;
⑵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思想是矛盾复杂的”;
⑶全文的中心思想情感是:“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本文的朗读基调:偏低、偏平、偏缓,但又不可太冷太淡。
就全文看,第三段是反映作者思想的关键一段,第四、五段把自己的感情作了表白,写了自己体会到了“独处的妙处”,“受用”这“荷香月色”。
因此,第四、五段是感情昂起、抒情味最浓的两段,此后就渐趋平和。
朗读是按照“伏-起-伏”的语音语气顺序处理。
3. 朗读举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了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指导
“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总体形状是不规则的,读得慢些。
“上面”与本句的“底下”相对,而且是作者着力描写的部分,这两个词在朗读时可强调些。
以下的句子是按照叶子、花、水的顺序分写的。
由于文字的抒情很浓,所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感情的节制。
读“叶子”句时,重在反映它高而美的特点,不要把感情处理得太浓。
读“花”时感情色彩开始加重,“羞涩”一词应极力反映出情态。
由于句子形式比较整齐,要读得灵活些,有适当的变化。
“微风过处”句起是景物的动态描写,是抒情味最浓的句子,读时应能使人似乎闻到花的清
香,听到渺茫的歌声。
轻、柔、缓三者相结合,朗读才会有效果。
“闪电”的景致是短暂的,读时却不能急,接后读下去时,感情渐渐趋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