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合集下载

工业4.0方案

工业4.0方案

工业4.0方案工业 40 方案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 40 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

工业 40 旨在通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工业 40 的方案,包括其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实施步骤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工业 40 的核心概念工业 40 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它强调的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效协同。

其中,“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是两个关键概念。

智能工厂是指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工厂内部设备、人员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

在智能工厂中,生产设备能够自我感知、自我诊断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生产则是指通过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流程,实现个性化定制、灵活生产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例如,通过 3D 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小批量、个性化产品的快速制造;通过智能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原材料的精准配送和库存的优化控制。

二、工业 40 的关键技术1、物联网(IoT)物联网是实现工业 40 的基础技术之一。

通过在设备、产品和生产环境中安装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实现万物互联。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将其传输到云端或数据分析平台,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2、大数据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会产生海量的生产数据。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生产过程中的瓶颈、设备的故障预测、市场需求的趋势等。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3、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在工业 40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深度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图像识别和质量检测,提高产品质量;智能优化算法可以用于生产排程和资源分配,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关系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关系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关系未来中国制造2025将采用“1+X”的规划体系,在现有规划之外,还将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专门制定类似于“德国工业4.0”的规划。

尽管中国与德国有诸多不同,但是面对目前工业领域最时髦的创新趋势,中国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尤为重要,而透彻分析先行一步的“德国工业4.0”的成功经验与其走过的弯路,更有助于中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工业4.0主要特点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ERP、MES、SFC车间集中控制系统部署)。

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

从工业10到工业40

从工业10到工业40

什么就是工业4。

0?从工业1。

0到工业4、0事实上,工业4.0就没有标准答案,连德国人自己都没有。

先瞧三个概念:工业1.0机械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用蒸汽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

工业2。

0电气化,以电力得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工业3。

0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PC得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得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得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工业4、0要理解工业4。

0,我们得先瞧下目前得状况,我们称之为工业3.X,用修真小说得时髦描述,也就就是3、0中后期,这种状态叫做完全得自动化与部分得信息化、咱们还得从工厂得业务模式说起。

作为一个工厂,存在得目得只有两个,生产产品,然后卖出去。

所以在工业企业中,通常会分为两个大得部门,一个就是生产部门,一个就是业务部门,前者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管理,后者通过ERP(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

这两个系统啥区别呢?ERP更倾向于财务信息得管理,而MES更倾向于生产过程得控制,简单得说,ERP主要告诉您客户需要生产多少个瓶子,哪天下单,哪天要货,而MES主要负责监控与管理生产这些瓶子得每一个步骤与工序如何实现。

在中国工厂得很多车间里,各个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与控制器之间,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连通。

再牛逼一点得公司里,整个工厂已经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连通起来,而业务部门全部通过ERP连通起来了。

发现问题了不?ERP与MES其实并没有连起来!所以当ERP给MES下达生产计划指令后,MES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与计划偏差得事项(比如设备坏了,原料不合格等等),MES会根据车间得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就是ERP就是不知道得!所以它会继续按照原本得计划执行订单,时间久了,财务系统与工厂得实际情况就会出现非常大得偏差、至于为啥没连起来,两个原因,首先就是ERP与MES得开发公司通常就是两拨人,搞财务得与搞生产得合作,不但互相不懂对方得职业术语,鸡同鸭讲,而且互相瞧不上对方。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讲课教案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讲课教案

后工业时代1定义他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不同的社会是依据不同的中轴建立起来的。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

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2后工业时代的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

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指的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的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

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他们从事何类工作。

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

拿美国的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

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

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增长率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

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

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

(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的社会。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后工业时代1定义他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不同的社会是依据不同的中轴建立起来的。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

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2后工业时代的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

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指的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的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

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他们从事何类工作。

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

拿美国的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

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

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增长率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

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

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

(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的社会。

未来是“工业4.0”的天下

未来是“工业4.0”的天下
投资与理财 79 Investment&Finance
财学院
读书
COLLEGE READING
《双重悖论》
作者: 魏德安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3
编辑推荐:
中国的腐败与韩国、日本、赤道几内亚、海地等国家 相 比 有何 不 同?日益 恶 化 的 腐 败 现 象 为 何 未 能 阻 碍 中 国 的经济增长?中国腐败问题缘何而起,又是如何发展?本 书将解释你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所有疑惑。
80 投资与理财 16 March 2015
《狮子银行》
作者:戴维·凯纳斯顿、理查德·罗伯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编辑推荐: 汇丰银 行是 当今 世界 各地 主要 商业 街上响当
当 的 名 号,但 是,当 它 在18 6 5 年 刚 开 张 的 时候,它 只是香港海滩边的一家小银行。它是如何发展成为 全 球 银 行界首屈一 指 的巨 人?本书 不仅讲述了汇丰 银行的现代历史,更反映出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性主 要银行在应对一系列外部挑战时的艰难历程。
目前,学 界 的 共识 是:工 业 1 . 0 是 蒸 汽 机 时代;工 业 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 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即智能化时代,这恰 恰是全球制造业未来的方向。
2 011年,德 国 工 业 科 技 研 究 联 盟首先 提 出了“工 业 4.0”的概念,并于2012年联合德国科学与工程学会专门
《让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编辑推荐: 在信息技术、人 工智能 和纳米技术蓬 勃发 展
的 今 天,世界正在 经 历 颠 覆 性 变 革。为了应 对不 确 定 的 未 来,我 们 需 要 在 教 育、商业 和 社 会 大 众 之 间 建立 起一种创造性关系。但是传统学校所进行的 教 育,尤 其 是 应 试 教 育,却只 是 一 味 地 拔 高 传 统 的 课 业 考 核 标 准,根 本 没有培 养 出 学生 的 创 造 力,甚 至抹杀掉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

工业4.0时代的发展态势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工业4.0时代的发展态势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工业4.0时代的发展态势及企业的应对策略引言工业4.0时代,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工业制造将与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本文将探讨工业4.0时代的发展态势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工业4.0的发展态势工业4.0时代,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涵盖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它将打破传统产业界限,实现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无缝对接,实现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

以下是工业4.0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1.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制造业将实现从传统的硬件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

智能制造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云计算和大数据:工业4.0时代,企业将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管理和分析生产和销售数据。

这将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并实现远程监控和设备故障预测。

3.物联网:工业4.0时代,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设备、产品和生产线的互联互通,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4.人工智能: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管理过程中。

例如,企业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调配。

5.个性化定制:工业4.0时代,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通过集成生产线和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企业的应对策略在工业4.0时代,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下是企业可以采取的几种应对策略:1.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

只有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人才培养:企业应培养具有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将成为企业实施工业4.0的核心力量,推动企业的创新和转型。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后工业时代1定义她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

不同得社会就是依据不同得中轴建立起来得。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就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就是资源,地主与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就是蒸汽机出现之前) 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得自然界竞争,机器就是资源,企业主就是社会得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就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就是人与人之间知识得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得统治人物。

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她们受得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2后工业时代得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得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得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得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得增加,对服务业得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

因此, 后工业社会首要得也就是最简单得特征就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与制造业,而就是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指得就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得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与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得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得第二个方面,就是职业分布得变化。

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她们从事何类工作。

随着服务型经济得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与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

拿美国得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

此后这两者得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

然而最令人吃惊得变化就是专业与技术职员得增长,这部分职员得增长率就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得2倍。

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就是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

她们就是后工业社会得关键集团。

整个技术阶层人数得增长率就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得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得增长率则就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得3倍。

从工业1.0到4.0

从工业1.0到4.0
集政治、科学和产业之力,从而达到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具体目标,工业4.0无疑是实 现社会与经济进步的典型的德国模式。虽然它并非德国实现工业转型的唯一路径,但其自 身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让德国政府视之为首选。
在2013年才被正式推出的工业4.0概念,实际上早在2010年就已存在。当年7月,德国 政府发布《高技术战略2020》,工业4.0是该战略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按照规划, 德国政府将投资2亿欧元,在10-15年的时间里,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 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完成大生产,最大程度地实现生产全自动化、个性化、弹性化、自 我优化和提高生产资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全新生产方式,以实现革命性、大幅度提高 生产力的最终目标。
2009年4月,刚刚出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表演讲,提出将重振制造业作为 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年12月,美国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 框架》,详细分析了重振制造业的理论基础及优势,成为美国发展制造业的 战略指引。
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 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 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上述计划包括两条主线,一是调
有专家预计,不断推广的工业4.0将为德国的西门子、ABB、通快(Trumpf)等机械和电 气设备生产商,以及菲尼克斯电气(Phoenix Contact)、浩亭(Harting)以及魏德米勒 (Weidmuller)等中小企业带来大量订单。
德国联邦贸易与投资署专家Jerome Hull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业 4.0是运用智能去创建更灵活的生产程序、支持制造业的革新以及更好地服务消 费者,它代表着集中生产模式的转变。
“所谓的系统应用、智能生产工艺和工业制造,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生产过 程,而是产品和机器的沟通交流,产品来告诉机器该怎么做。”Jerome Hull对 时代周报记者说,“生产智能化在未来是可行的, 将工厂、产品和智能服务通 联起来,将是全球在新的制造业时代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

1定义他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不同的社会是依据不同的中轴建立起来的。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

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2后工业时代的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

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指的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的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

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他们从事何类工作。

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

拿美国的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

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

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增长率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

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

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

(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的社会。

工业4.0分析报告

工业4.0分析报告

工业4.0分析报告工业 40 分析报告在当今时代,工业 40 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那么,什么是工业 40 ?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变革呢?工业 40 简单来说,是指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

它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智能制造。

工业40 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为工业 40 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推动了工业 40 的发展。

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在工业 40 的模式下,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各种参数,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次品率。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生产线,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时调整生产参数,生产出独一无二的汽车。

工业 40 还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在传统制造业中,产品的销售往往是生产过程的终点。

而在工业 40 时代,产品的销售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收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售后服务和增值服务。

比如,一台智能家电可以将自身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实时反馈给厂家,厂家可以提前为用户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工业 40 也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往往不够顺畅,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而在工业 40 时代,通过建立跨企业的信息平台,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共同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例如,一家电子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实时共享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共同开发新产品,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

工业4.0时代

工业4.0时代

工业4.0时代引言工业4.0时代是指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4.0时代对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和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工业4.0时代下的企业生产模式、管理方式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一、工业4.0下的生产模式1.1 自动化生产工业4.0时代,自动化生产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生产逐渐被取代。

自动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2 柔性生产工业4.0时代,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柔性生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变化,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3 网络化生产工业4.0时代,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各个生产环节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互。

网络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的协同性和灵活性,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二、工业4.0下的管理方式2.1 数据驱动的决策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挖掘,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2.2 基于平台的管理工业4.0时代,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平台进行管理和运营。

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内部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2.3 灵活的组织结构工业4.0时代,企业需要调整组织结构,更加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传统的刚性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灵活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响应速度,避免信息传递和决策的滞后。

三、工业4.0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3.1 技术人才工业4.0时代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巨大。

企业需要具备开展自动化生产、网络化生产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力的人才。

培养技术人才需要加强教育系统和企业间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机制。

中国制造与工业40的必然性分析

中国制造与工业40的必然性分析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 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等新兴 领域。日本则强调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以实现生产过程的 自动化和精益化。
中国制造现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许多传统 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同时,新兴技 术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通过 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技术,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此外,中国也在加速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工业4.0与制造强国
工业4.0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工业4.0可以提高制造业的 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益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工业4.0可以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 好生产。
3、技术创新推动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 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4.0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借助这些先进技 术,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巩固中国制造 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制造与工业4.0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推动的必然趋势。
2、两者实现互补还是互相替代
中国制造与工业4.0不是简单的互补或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关系。一方面,中国制造可以借助工业4.0的理念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另一方面,工业4.0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制造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同时, 两者的结合还能促进全球制造业的合作和共赢。
3、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和趋势

未来是“工业4.0”的天下

未来是“工业4.0”的天下

未来是“工业4.0”的天下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5年第6期工业1.0 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 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 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 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即智能化时代,这恰恰是全球制造业未来的方向。

洪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汉洪教授曾说过:“当今的经济生活中,判断和认识经济形势及其未来的走向,是政府和企业进行相关经济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而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离不开对经济指标的考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用数据说话’的道理。

虽然经济指标和经济数据是枯燥的,但它们确实包含揭示和反映经济运行状态的有用信息。

因此,任何一个现实经济生活的决策者,如果顾及自己决策的收益和成本,就应该关注经济指标。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伯纳德·鲍莫尔在《经济指标解读:洞悉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第3版)》中指出,美联储的两个最受瞩目的数据报告是工业产值数据报告和产能利用数据报告。

工业产值覆盖了在一国生产的几乎所有的物质产品,反映的是这个国家在工业上付出后的成就所在。

专家们之所以盯着工业产值不放,原因之一就是该数据对该国经济周期的起伏有极快的反应速度,它在预测制造业就业、平均收入及个体收入有着良好的预测记录。

目前,学界的共识是: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即智能化时代,这恰恰是全球制造业未来的方向。

2011年,德国工业科技研究联盟首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并于2012年联合德国科学与工程学会专门成立了“工业4.0工作小组”,在德国全面推广“工业4. 0”。

由此可见,“工业4.0”将发展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

“网络化制造”、“自我组织适应性强的物流”和“集成客户的制造工程”等特征将根本性地改变生产制造、工程设计、材料使用、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环节。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4.0

后工业时代定义他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不同的社会是依据不同的中轴建立起来的。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

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后工业时代的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

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指的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的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

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他们从事何类工作。

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

拿美国的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年6,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

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年0已经超过5:4。

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增长率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

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

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

(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的社会。

从工业10到工业40

从工业10到工业40

什么是工业4、0?从工业1。

0到工业4、0事实上,工业4、0就没有标准答案,连德国人自己都没有。

先看三个概念:工业1、0机械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用蒸汽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

工业2、0电气化,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工业3、0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工业4、0要理解工业4、0,我们得先看下目前的状况,我们称之为工业3、X,用修真小说的时髦描述,也就是3。

0中后期,这种状态叫做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咱们还得从工厂的业务模式说起。

作为一个工厂,存在的目的只有两个,生产产品,然后卖出去。

因此在工业企业中,通常会分为两个大的部门,一个是生产部门,一个是业务部门,前者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管理,后者通过ERP(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

这两个系统啥区别呢?ERP更倾向于财务信息的管理,而MES更倾向于生产过程的控制,简单的说,ERP主要告诉您客户需要生产多少个瓶子,哪天下单,哪天要货,而MES主要负责监控和管理生产这些瓶子的每一个步骤和工序如何实现。

在中国工厂的特别多车间里,各个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和控制器之间,都差不多基本实现了连通。

再牛逼一点的公司里,整个工厂差不多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连通起来,而业务部门全部通过ERP连通起来了。

发现问题了不?ERP和MES事实上并没有连起来!因此当ERP给MES下达生产计划指令后,MES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与计划偏差的事项(比如设备坏了,原料不合格等等),MES会依照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然而ERP是不明白的!因此它会接着依照原本的计划执行订单,时间久了,财务系统和工厂的实际情况就会出现特别大的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她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E工业社会。

不同得社会就是依据不同得中轴建立超来得。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就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就是资源,地主与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就是蒸汽机出现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得自然界竞争,机器就是资源,企业主就是社会得统治人物。

(从吋间上大约就是20世纪70, 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就是人与人之间知识得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得统治人物。

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她们受得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霜后工业吋代得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得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得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得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得增加,对服务业得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

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得也就是最简单得特征就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与制造业,而就是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指得就是除上述两种产业之外得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与行政工作等等。

(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得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得第二个方面,就是职业分布得变化。

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她们从事何类工作。

随着服务型经济得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与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

拿美国得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

此后这两者得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

然而最令人吃惊得变化就是专业与技术职员得增长,这部分职员得增长率就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得2倍。

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就是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

她们就是E工业社会得关键集团。

整个技术阶层人数得增长率就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得2 倍,而科学技术人员得增长率则就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得3倍。

(3)轴心原则就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得源泉与制定社会政策与依据工业社会就是生产商品、协调人相机器关系得社会。

后工业社会则就是围绕知识,为了创新与变革,实施社会控制与指导而组织起来得社会;这样也就形成了必须从政治上加以管理得新型社会关系与新型结构。

当然,知识对任何社会得运转都就是必需得。

但就是后工业社会得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本身得特征发生了变化。

理论知识占居主导地位,成为制定决策,指导变革得决定力量。

理论得重要性超过了经验,知识被编码成抽象得符号系统(就如同一个公理化系统),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得经验。

当今任一现代社会,都依赖于创新与对变革实行社会控制。

实施社会控制,使社会产生了计划与预测得需要。

正就是由于人们对创新得性质瞧法有了这个变化,才使理论知识变得无比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领域得发展,日益取决于理论工作得进展。

理论工作把已有知识有序化(编码化),并指出用经验来验证得途径。

实际上,理论相知识日益成为社会得战略资源即轴心原则。

而学校、研究所与智力部门正日益成为新型社会得轴心机构。

3)未来方向就是技术控制与技术评价根据新得技术预测模式,后工业社会有可能掌握进行社会变革得新手段,这就就是对技术得发展进行规划与控制。

当社会依赖技术与创新得程度越高,社会体系中有害得“不定因素”也就随之增加。

但就是,新得预测方法与计划规划技术得产生,有可能开创经济史上得新阶段,即预先自觉地规划技术变革,从而减少未来经济得不定因素。

|不同瞧法对于贝尔提出得概念,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有学者认为,美国现在所经历得转变,不就是从"工业化社会”过渡到"服务性经济”,而只就是过渡到另一种工业社会。

事实上,一度被视为"夕阳工业”得美国制造业,近几年又出现了新得生机,成为美国有革新精神得部门。

而随着电子、宇航、新能源与激光等新兴工业得崛起,工业在21世纪仍将就是国民经济得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劲且增长得工业,也难以带动其她行业得发展,重视与发展工业同样就是21世纪得重要课题。

工业1、0机械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用蒸汽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

工业2、0电气化,以电力得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工业3、0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PC得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得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得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这三个定狡都很学术,您们放心,这就是我全文最学术得一段话,后面,我决定老与尚讲故事得方法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要理解工业4、0,我们得先瞧下目前得状况,我们称之为工业3、X,用修真小说得时髦描述,也就就是3、0中总期,这种状态叫做完全得自动化与部分得信息化。

咱们还得从工厂得业务模式说起。

作为一个工厂,存在得目得只有两个,生产产品,然后卖出去。

所以在工业企业中,通常会分为两个大得部门,一个就是生产部门,一个就是业务部门,前者通过MES (制造执行系统)管理,后者通过ERP (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

这两个系统啥区别呢?ERP更倾向于财务信息得管理,而MES更倾向于生产过程得控制,简单得说,ERP主要告诉您客户需要生产多少个瓶子,哪天下单,哪天要货,而MES 主要负责监控与管理生产这些瓶子得每一个步骤与工序如何实现。

在中国工厂得很多车间里,各个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与控制器之间,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连通。

再牛逼一点得公司里,整个工厂已经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连通起来,而业务部门全部通过ERP连通起来了。

发现问题了吗?ERP与MES其实并没有连起来!所以当ERP给MES下达生产计划指令E, MES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与计划偏差得事项(比如设备坏了,原料不合格等等),MES会根据车间得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就是ERP就是不知道得!所以它会继续按照原本得计划执行订单,时间久了,财务系统与工厂得实际情况就会出现非常大得偏差。

至于为啥没连起来,两个原因,首先就是ERP与MES得开发公司通常就是两拨人,搞财务得与搞生产得合作,不但互相不懂对方得职业术语,鸡同鸭讲,而且互相瞧不上对方。

另外,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在公司里通常就是分开运营,各自得领导有各自喜欢得供应商(原因您懂得)。

当然,人民群众得智慧就是无穷得,她们就是断然不会干等着两个系统得偏差越来越大得,既然系统不给力,咱人工上,咱们工人有力量。

所以工厂车间通常会定期把MES得调整项做成一个表,交给业务部门,然后由业务部门手动在ERP 中调整过来。

ERP与MES得问题只就是工厂内系统斷层得一个问题缩影,事实上工厂里还有非常多得其她系统,设计、制造、采购、办公等等,这些系统都就是一个个得信息孤岛,互相都不知道对方在干啥,干到哪一步了。

其中一个部分出了特殊情况,其她部分都不知道,只有等到问题出现了,才能退回来,所有系统再一个个改。

插一句,老罗得锤子手机之所以难产,就就是因为在设计得时候,生产人员并没有实时了解情况,所以实际生产时发现原本得牛X设计会导致良品率很低,只能退回去重新设计。

这样每一个产品都要改来改去,所以一个工业品从设计到上线量产,往往要用一两年得时间。

当然,这种事也不就是第一天存在得,以前因为在工业时代,产品得生命周期很长,笔者得老东家,西门子一个型号得变频器可以卖三十年,这样一两年得研发上线时间也就显得不那么长了,其余得问题,靠着人工沟通,虽然有错,倒也都相安无事。

然而,可怕得狼终于还就是来了。

这两只狼,一只叫产能过剩,一只叫互联网。

全球性得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得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往一款产品卖三十年得做法已经不行了,您跑不快,有得就是快得。

老罗得锤子手机仅仅晚上线了几个月, 就从一款万众期待得爆款,成为了臭大街得过时货,产品得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了。

互联网时代得到来,撼动了工业时代得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

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得了解每一个客户得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得方法, 就就是把需求做多得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

比如您想要一双适合您得脚得鞋子,鞋厂就是无法知道您得脚多大得,所以只能测量很多人得脚之后,把最集中得尺码分成40号,41号,42号等等,但就是如果您得脚偏肥或偏瘦,对不起,概不伺候。

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而,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得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得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得东西。

但就是个性化得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得快速生产。

这两只狼,逼迫着传统工业必须做一件事,一件工业社会最不爱做得事,就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得生产。

这个时候,先得做点准备工作,就就是工业3、0首先要进化为3、X,所谓工业3、X,其实就就是先把ERP与MES等等信息系统彻底打通,让工厂原本得所有信息孤岛实现连通。

这个时候,就从完全得自动化与部分得信息化,进入了完全得自动化与完全得信息化,也就就是工业3、0大圆满阶段。

别小瞧这个过程,单就这一条,也许我们中国就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

好了,前面得都就是现实问题,3、0大圆满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科幻烧脑之旅了,我们终于要冲击工业4、0 了。

这个过程中,3、0中以及完全得自动化与信息化要开始做一件事,就就是结婚,生孩子。

这个过程,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们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 物联网得脑残粉们把它叫做万物互联。

这里我要说一下,所有得物,如果需要互联沟通时,就有一个问题,说什么语言?说英语、德语、还就是四川话?通讯协议就是什么,这个就是一个关键问题。

您可能会说,为什么不用现在互联网得通讯方式,也就就是TC/PIP协议,这就是个技术问题,没法给您这种小白解释明白(其实我这个曾经得半桶水自动化工程师也不怎么太懂)。

简单得来说,互联网得通讯方式,速度还就是太慢,精准度还就是不够,安全性还就是不好。

而工业生产中,对于速度、精度与安全性得要求,要远远高于您下载一部电影得要求。

所以万物互联,必须需要一个专门得通讯协议。

这也就是德国得工业4、0,美国得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得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这些吋髦得名词背后得核心问题,大家在争这个通讯标准。

美国得互联网世界第一,所以美国人希望从信息化层降维到自动化层;而德国得机械制造业最强,所以她更希望从自动化层升格到信息化层;中国嘛,制造业第一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所以两边都不想跟,打算自己搞个互联网+,也叫中国制造2025o按照修真小说得习惯,每一个境界都要分成一个小境界,以究显差异与牛逼,我按照这个方法,把工业4、0也分成六重天。

工业4、0第一重天,智能生产。

之前我们说过,生产设备与管理信息系统也各自连接起来,并且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也连接起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