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第三单元“律动与舞蹈”,详细内容为第58章节,主要包括基本律动元素的认知与实践,如节奏、旋律的身体运动表达,以及简单的奥尔夫律动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元素,能够通过身体动作表达音乐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奥尔夫律动组合的创编与表现。
教学重点:基本律动元素的认知与实践,如拍手、跺脚、摇摆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奥尔夫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白纸、彩笔,用于记录和创作律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律动的魅力,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律动。
2. 讲解:介绍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元素,如拍手、跺脚、摇摆等,并示范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基本律动元素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组合:将基本律动元素组合成简单的律动组合,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5. 创编:学生自由创编律动组合,教师给予建议和指导。
6.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律动组合,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2. 内容:a. 基本律动元素:拍手、跺脚、摇摆等b. 律动组合:示例组合1、示例组合2等c. 创编提示:节奏、旋律、空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律动元素,创编一个简单的奥尔夫律动组合,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拓宽音乐视野。
推荐学生观看奥尔夫音乐相关视频,深入了解其教育理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奥尔夫律动组合的创编与表现。
第六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实践——肢体造型类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件
球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玩具,也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玩具, 所以幼儿老师要能很好的利用球来做一些游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 完成。
二、奥尔夫动作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方法
(二)声势训练 3.声势的卡农 声势卡农比较难一些,是由教师拍四拍一个小节开始,然后不断四拍四 拍的不同节奏型拍下去,学生则需要在老师拍第二组节奏型的同时,拍出前 一小节的四拍,他们必须边听新的一组节奏,而又同时把前面一组节奏基石 做出来,学生要一边做一边注意看老师,这样才知道下一小节做什么,不能 停顿,一直稳定的做下去,相当困难。例如:
7
第一节 奥尔夫动作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奥尔夫动作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方法
(二)声势训练 声势活动应用的对象很广,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都会在声势活动中喜欢上音乐。他们可以 用声势动作创作出丰富而有变化的音响。我们将这些声势动作用在家庭的亲子游戏,或是儿童 中节奏、音感的训练,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奥尔夫所著的《学校音乐教材》里,也提 供了大量的声势训练及教学中应用(合奏、伴奏、即兴等等)的练习范例,有极高的价值,是一 部传世佳典。如:
23
第二节 用动作做游戏—动作游戏实例
二、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阶段,是秩序感的一个培养。因为剧情对孩
子的要求,他们需要知道上场的顺序。通过有意思的角色游戏,让 孩子们懂得表演,学习表现,在表演中获得自信。同时,表演还是 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表演包括文学、美学、音乐、灯光、指挥、 化妆等等。对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巧妙运用“体态律动”,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有效
巧妙运用“体态律动”,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有效【摘要】体态律动是一种巧妙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结合体态律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利用体态律动可以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理解,让他们更容易掌握音乐知识。
通过体态律动还可以教授舞蹈和动作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学习音乐。
体态律动为小学音乐课堂带来新的活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
通过巧妙运用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学生也能够更加享受音乐课程带来的乐趣。
通过体态律动的互动和参与,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接受将得到提高,为他们的音乐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课堂、学习兴趣、音乐节奏训练、歌曲节奏、舞蹈、动作歌曲、新的活力、音乐知识、理解、接受。
1. 引言1.1 介绍“体态律动”概念“体态律动”是一种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来表达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方法。
在音乐教育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体态律动”,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或其他学生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舞蹈、手势或头部的运动等方式来呈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意义。
“体态律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和速度感。
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节奏的配合,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变化和节拍规律,从而更准确地表达和演奏音乐作品。
1.2 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貌,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音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情感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
在小学阶段,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意志和审美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巧妙运用“体态律动”,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有效
巧妙运用“体态律动”,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有效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们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其中“体态律动”是一种运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巧妙运用“体态律动”,可以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有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妙运用“体态律动”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让我们了解一下“体态律动”的概念。
体态律动是指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来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各种身体动作和姿势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参与音乐学习和表达。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巧妙运用“体态律动”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教授节奏和拍子。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拍子,用手、头、脚等身体部位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老师可以通过敲打桌子、跺脚等方式来示范不同的节奏和拍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
通过“体态律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而通过身体动作和姿势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结合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指导学生用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例如通过手部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来展现音乐的悲伤、喜悦、愤怒等情感,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音乐的情感表达。
通过“体态律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动作和姿势的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通过“体态律动”,可以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音乐表演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1865年---1950年〕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
其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
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够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
通过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核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和情感强化了音乐的艺术性质。
〔2〕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与培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练有节奏的心理。
体态律动打开了音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领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左尔坦〔1882---1967〕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教育体系之一。
其主要教育手段与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2〕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3〕以首调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
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他的教育理念的灵魂。
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的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与其特点1、奥尔夫本人简介:〔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在音乐戏剧和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节奏〞是他在音乐中最突出的表现。
因为能将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融动作、语言、音乐三者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
03
适用对象
奥尔夫教学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柯达伊教学法则更适用于儿童和初学者。
01
教学内容
奥尔夫强调音乐的综合性,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柯达伊则注重歌唱教学,以及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
02
教学手段
奥尔夫运用打击乐器和即兴创作;柯达伊则使用首调唱名法和科尔文手势等教学手段。
奥尔夫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造力培养;铃木则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演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他的教学法中,学生被鼓励进行音乐创作和改编,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奥尔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潜力。因此,在他的教学法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03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教材教具
评估标准
包括节奏训练、声势训练、乐器演奏、即兴创作等多个方面
使用专门为奥尔夫音乐教学设计的教材教具,如打击乐器、音条乐器、舞蹈道具等
采用引导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注重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采用综合性评估标准,包括演奏技巧、音乐感受力、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开始形成音乐概念,能进行简单的音乐表现和创造,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能进行较复杂的音乐表现和创造,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儿童的音乐体验和创造为核心,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个性化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完整版资料
台词与音乐的融合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台词 与音乐的融合练习,使学生在戏 剧表演中能够自然地运用音乐和 台词来表达情感和推动剧情发展
。
舞台表现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舞台表现 力的培养,在戏剧表演中指导学 生掌握舞台表演技巧和方法,提 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05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 比较与融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完整版 资料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录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核心内容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施步骤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比较与融合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0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01
02
03
即兴创作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 元素进行即兴创作,如即 兴演奏、即兴舞蹈等。
小组合作
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现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创新能力。
表演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如音乐会、舞蹈展示等,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 力。
回顾总结与延伸
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 的知识和技能,加深记忆 和理解。
06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意义与价 值
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作用
1 2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让 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要素,从而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加自 信、自如地表现音乐,包括演唱、演奏和舞蹈等 多种形式。
适用范围及对象
01
02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体态律动是指在音乐节奏的基础上,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和意境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就介绍一下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可以用来教授音乐节奏。
通过身体的律动来感受、理解音乐的节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感。
教师可以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指导学生按照节奏进行身体的律动,如拍手、跺脚、转圈等,帮助学生准确感受和掌握节奏。
体态律动可以用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通过身体的律动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如悲伤、喜悦、愤怒等。
通过即兴舞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体态律动可以用来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论学习。
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到音乐的节奏、旋律、节拍等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动作和音乐配合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作来体验音乐的各种元素,从而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体态律动还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和动作来完成任务。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配合,学生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体态律动可以用来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体态律动教学,如即兴舞蹈、合唱动作、手语配合等。
通过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综合来说,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体态律动,使音乐教学更加活跃、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第三章节,主要围绕音乐律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奥尔夫音乐律动的概念、基本动作练习、节奏与律动的结合、即兴创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与律动的结合,即兴创作。
2. 教学重点:基本动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 学具:学生自备一本《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律动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律动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奥尔夫音乐律动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基本动作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练习,如走、跑、跳、拍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节奏与律动的结合:将基本动作与打击乐器相结合,进行节奏与律动的练习。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奥尔夫音乐律动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编写一段包含走、跑、跳、拍的律动组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律动练习,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7. 即兴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即兴创作,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六、板书设计1.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2. 内容:(1)基本原理和方法(2)基本动作练习(3)节奏与律动的结合(4)即兴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编写一段包含走、跑、跳、拍的律动组合。
2. 答案示例:走:强弱强弱强弱强弱跑:强强弱强弱强弱强跳:强弱强弱强弱强弱拍:强强弱弱强强弱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可以推荐相关书籍、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
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体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了,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
在艺术领域,对人体以及相关的体操、舞蹈艺术,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感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年轻的奥尔夫以很大的启示。
他开始产生摸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
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既是实现这种想法的开端。
奥尔夫从这儿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实验。
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1、体态律动教学概念体态律动教学,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2、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目的a)身心平衡发展b)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c)发展创造力d)节奏感训练e)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的声势教学1、声势概念: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
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
2、声势的基本形式与方法基本形式4种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脚3、四个声部声势的记谱方法:右手、右脚(符干朝上)左手、左脚(符干朝下)拍手标记只记在一行谱上,符干都是朝上。
捻指、跺脚标记也是记在一行谱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左和脚。
只有拍腿标记是记在双行谱上,分别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手和左手。
4、阐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的方法1)节奏训练2)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3)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准备-拍腿练习4)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4种形式完成5、声势节奏训练中的“节奏模仿教学”(由教学或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他学生模仿)6、体验拍手的节奏模仿谱例游戏谱例1(四拍子)谱例2(三拍子)7、体验拍手、拍腿、跺脚声势谱共同进行的节奏模仿游戏谱例一(四拍子)捻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拍手拍腿跺脚谱例二(三拍子)8、节奏模仿教学提示所谓节奏教学模仿,即不看谱,通过动作和声响的模仿进行的节奏训练,这是节奏教学入门的教学,不要急于进行看谱练习,这种练习最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和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9、声势中十六宫格节奏训练这种练习是对四拍子的节奏及拍率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各种走向对思维方式的多向进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孩子对于各种走向的可能性探索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10、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1)、阐述固定音型定义: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为“顽固”意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或全曲。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体态律动,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节奏变化,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素养。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需要老师对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下面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一、运用体态律动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运用体态律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节奏变化,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体态律动是一种自然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自然地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素养: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素养。
体态律动是一种集身体和音乐于一体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体态律动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具体方法分析1.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要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节奏变化,适合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表达。
音乐作品的内容也要容易理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欢乐。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让他们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
可以通过敲击节奏齐整的鼓点或者使用打击乐器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
3. 教学动作的设计:在教学体态律动时,要设计具有明显节奏感的动作。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而富有趣味的动作,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体态律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4. 分级教学:在体态律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素养水平进行分级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让他们逐步接触和掌握体态律动的表达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新教育 上旬刊45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想象,而身体的律动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 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课中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凸显出音乐课的特性,学生也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热情和主动的音乐欣赏行为。
音乐教学中想要满足感觉、感知、感 悟和感情培养的需求,就要将动作结合进音乐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目的,这种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方法,在中外音乐教育中均自成体系。
一、体态律动的定义律动教学源于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体系的“体态律动”。
20世纪初,达尔克罗兹在尝试将音乐与舞蹈性表达结合起来表现韵律,并逐步将身体运动、音乐以及身心发展的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体态律动体系。
该体系从音乐入手,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用身体的动作来体验、认识、表达音乐,促进对音乐的理解,强化对音乐的感受力。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因此,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这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对后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奥尔夫教学法所定义的体态律动,指的是由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奥尔夫认为:音乐动作舞蹈和语言原本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声势教学,他提倡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拍手、捻指、拍腿、跺脚等身体动作发出声响,以感受音乐节奏、表现音乐。
小学音乐课堂中体态律动的运用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中体态律动的运用策略摘要:音乐可以反映人的天性,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关注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忽略了对乐符的感性认识。
后来,奥尔夫在教学中提出,通过修饰音乐中的体态律动来提高学习者对音乐的敏感度,本文将通过声势在体态律动中的研究,为音乐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声势体态律动;节奏型;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身体律动来感知音乐节奏,使学生充分发挥对音乐的想象与创造,并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与反应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包括多方面,如声势以及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舞蹈等肢体语言与音乐背景相结合等。
1 声势在体态律动中的应用方式声势是指利用身体动作去敲击身体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
它通常是我们宣泄情绪的表达方式,这种声势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即脑力创造与身体行为,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教师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将这些声势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例如跺脚、拍手、拍腿、捻指[1]。
1.1.跺脚站姿与坐姿两种方式,左右脚均可,通常脚掌着地;有时候是前脚掌或者脚跟着地,用脚进行形状描绘,如圆形、圆弧形等。
站姿的话是整条腿在律动,比如左右脚可以在原地一直做原地踏步走的动作,但不要用力,以免脚部受到损害;坐姿的话,跺脚的时候前脚掌微抬,背部呈笔直。
除此之外,跺脚声比较低重,适合重音部分,但跺脚节奏需把握到位。
1.1.拍手拍手是我们呼应音乐中最常见的肢体语言,首先两肩与两臂要处于放松状态,位置在胸腰前方,两手一只拍打一只平放。
拍手包括多种方式,如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等,这种音乐教学手段可以探索声势形式,探索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集中学习。
拍手的声音一般清脆明朗,但也要注意音色与音量,它比较适合节奏鲜明、复杂而节奏性较强的部分。
1.1.拍腿在放松的状态下,双手平置于大腿上临近膝盖的部位,然后进行单手或双手拍打。
这种方式的难度较小,容易操作,可以作为学习键盘乐与打击乐条琴前的基础练习,另外这样得到的节奏型更为丰富,普遍用于构造二声部,这种方式除了培养节奏感外,还可以练习左右手的平衡等。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教学律动的教学并不始于奥尔夫, , 而是整个欧洲在本世纪初的一种思潮。
” 那是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对人体、对从事体育、体操和舞蹈的一种新的感觉。
支配着欧洲的青年。
” 奥尔夫。
达尔克罗斯、拉班、维格曼是这个潮流的代表人物. . 特别是达尔克罗斯作为一位音乐学院的教师, , 创造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育体系风行欧洲。
奥尔夭是在前人的根底上开展和创造了自己的体系。
所以说奥尔夫的结合动作的教学方法是从达氏吸收并开展起来的, , 没有本质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达氏动作使用的音乐只限于钢琴l l 但奥尔夫扩大到一切声响首先是敲击乐器和音条乐器. . 另外在嗓音方面也都包括进去了。
达氏的动作训练音乐与西方音乐体系更接近, , 尤其对乐理、练耳、即兴等均是西方音乐体系的, , 它在系统性上比奥尔夫更清晰. . 而奥尔夫在音乐语言体系上更开放些。
特别是由于要求与动作结合的音乐是由学生亲自参与演奏的, , 不可能在艺术性上要求那么高。
再一个重要区别是达氏的教师本人钢琴演奏水准尤其即兴水准要非常高, , 而奥尔夫体系那么完全不这么要求。
一、奥尔夫的动作训练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 , 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
L L 听鼓声做动作练习听教师的鼓声” 走”、、” 跑”, , 开始是自由的走、跑, , 也可用围成一或两个圆圈活动, , 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鼓声相合, , 能走在点上, , 迅速反响鼓声的变化。
在此根底上可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 ; 前后转向的变化; ; 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 , 还可以在停止时下一个动作口令; ; 训练反响能力。
这种口令包括一个规定的动作如” 蹲下” 、” 趴下” 、” 一条腿抬起”; ; 也可以不规定动作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造型动作: : 还可发口令: : ” 几人一组! ! ” 或规定二人一组, ,用身体某部位相碰等等” 、等等。
这方面的游戏特别多, , 只要教师不断开动脑筋会有更多可能性挖掘出来。
奥尔夫音乐律动游戏(范文2篇)
奥尔夫音乐律动游戏(范文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奥尔夫音乐律动游戏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奥尔夫音乐律动游戏范文一》奥尔夫音乐小律动教案篇一:奥尔夫音乐教案_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班《粉刷匠》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1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教学重点: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教具准备: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2.乐器:节奏棒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教学内容: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2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老师好老师好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附手的律动: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猜谜语:?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成人奥尔夫音乐律动操教案
成人奥尔夫音乐律动操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2.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节奏感和动作配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准备音乐,选择适合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音乐,如《春天的故事》、《小星星变奏曲》等。
2.准备器材,如鞦韆、球、绳子等。
3.准备教具,如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如摇摆、拍手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律动状态。
2.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介绍(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和目的。
3.奥尔夫音乐律动操基本动作教学(20分钟)。
教师向学生示范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基本动作,如扭动、跳跃、转身等,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4.奥尔夫音乐律动操节奏感培养(15分钟)。
教师播放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配合能力。
5.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综合练习(20分钟)。
教师给学生分发鞦韆、球、绳子等器材,让学生结合音乐做综合的律动操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6.奥尔夫音乐律动操表演(1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奥尔夫音乐律动操的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7.教学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奥尔夫音乐律动操,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奥尔夫音乐律动操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节奏感和动作配合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
奥尔夫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以节奏为基础的节奏朗诵与 歌唱活动(嗓音造型) 基本动作教学(动作造型) 器乐教学(声音造型)
第一节 教育,把音乐教学的重点“从 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
————奥尔夫语
一、节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目的 1.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2.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提高视唱(奏)读谱能力 4.发展音乐感—更加精致与丰富的感觉力与表现能
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元素性音乐是综合的,包括元素性的节奏、元素性的动作、元素性是 作曲法、元素性的词曲关系,并且使用元素性乐器—奥尔夫乐器,一 种以节奏为主且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
• 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他倡导从原
始的、基础的、初级的、元素性的、自然地音乐入手,其意义在于使 每个儿童都可以参与并加以再创造,同时能够为再创造提供更多变化 的可能性。这些在奥尔夫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教材和工具等多方面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
:
:
:
:
:
卡车
拖拉 机
公共汽车
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进入,成为二声部,加公 共 汽 车成三个声部。
2 小老 鼠
4
下不 来
上灯 台 偷油 吃 叫妈 妈 妈妈不 来
叽里咕噜 滚下 来。
• 三个成语的节奏练习(8-12岁) • 万丈高楼平地起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话 少 说,论 刚 强 。 白 天 跑 八 百,黑 夜 跑 一 千。 武 松 想 0 什 么 叫 三 碗 不 过 岗。 好 汉 爷 吃 什么 酒 要 什么 菜 吩 咐 出 来 办快当 武 松 说 0 有 什·么 酒 0 有 什·么 菜 一 一 从 头 对 我 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
: 卡 车
:
: 拖 拉 机
:
: 公共汽车
:
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进入,成为二声部,加公 共 汽 车成三个声部。
2 4
小老 鼠
上灯
台
偷油 吃
下不 来
叫妈 妈 妈妈不 来
叽里咕噜 滚下 来。
话 少 白 天 武 松 好 汉
说,论 刚 强 。 跑 八 百,黑 夜 跑 一 千。 想 爷 0 什 么 叫 三 碗 要 什么 不 过 菜 岗。 吩 咐 出 来
左
右
1 2 3 4 5 6
3 律动 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是对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 的吸收与发展
走呀走呀走踏踏 走呀走呀走踏踏 走呀走踏走呀走踏 走呀走呀踏踏踏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老约翰· 施特劳斯最著 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 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 为一种传统。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 是老约翰· 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但实质上拉 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 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 小约翰· 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尽管如此, 《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 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奥尔夫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以节奏为基础的节奏朗诵与 歌唱活动 基本动作教学 器乐教学
第一节 朗诵入手——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把音乐教学的重点“从 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 ————奥尔夫语
一、节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目的 1.培养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2.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提高视唱(奏)读谱能力 4.发展音乐感—更加精致与丰富的感觉力与表现能 力 5.发展音乐表演技能的基础 二、节奏朗诵(节奏把音乐、舞蹈、语言联系在一起) 1.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
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体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了,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
在艺术领域,对人体以及相关的体操、舞蹈艺术,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感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年轻的奥尔夫以很大的启示。
他开始产生摸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
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既是实现这种想法的开端。
奥尔夫从这儿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实验。
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
1、体态律动教学概念
体态律动教学,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2、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目的
a)身心平衡发展
b)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
c)发展创造力
d)节奏感训练
e)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
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的声势教学
1、声势概念: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
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
2、声势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基本形式4种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脚
3、四个声部声势的记谱方法:
右手、右脚(符干朝上)
左手、左脚(符干朝下)
拍手标记只记在一行谱上,符干都是朝上。
捻指、跺脚标记也是记在一行谱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左和脚。
只有拍腿标记是记在双行谱上,分别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手和左手。
4、阐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的方法
1)节奏训练
2)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3)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准备-拍腿练习
4)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4种形式完成
5、声势节奏训练中的“节奏模仿教学”(由教学或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他学生模仿)
6、体验拍手的节奏模仿谱例游戏
谱例1(四拍子)
谱例2(三拍子)
7、体验拍手、拍腿、跺脚声势谱共同进行的节奏模仿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谱例二(三拍子)
8、节奏模仿教学提示
所谓节奏教学模仿,即不看谱,通过动作和声响的模仿进行的节奏训练,这是节奏教学入门的教学,不要急于进行看谱练习,这种练习最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和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
9、声势中十六宫格节奏训练
这种练习是对四拍子的节奏及拍率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各种走向对思维方式的多向进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孩子对于各种走向的可能性探
索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10、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阐述固定音型定义: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为“顽固”意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或全曲。
(2)、了解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a、它可以作为一种节奏基石,从孩子最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很自然的获取
b、减少了技巧学习的难度,使多声部教学变成极简单、极方便的事,以极小的成本获得较高层次的多声部的合说、合唱、合奏的教学效果
c、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最接近人本身,最自然、也最体现奥尔夫教育观念
d、培养了即兴创作能力,又训练了孩子一脑多用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使唱、动、奏于一身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3)体验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提供四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奏)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的固定音型)
11、阐述声势中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做准备的拍腿练习的意义
(1)介绍拍腿练习的方式:双手拍双腿、单手拍单腿(左右手交替或单手连续)、双手在腿上交叉拍打(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或双手在一条腿上交替拍打)(2)体验拍腿练习游戏(奥尔夫.凯特曼编写)
四、奥尔夫音乐中的身体动作教学
1、逐一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身体动作教学主要内容
a、节奏训练
b、身体与动作认知
c、空间运动
d、即兴创作
e、群体关系训练
f、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训练
g、听力训练
2、身体与动作的认知游戏
游戏名称:《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
游戏目的:
a、培养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b、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默契配合
c、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准备:鼓
游戏过程:
a、教师击鼓,学生跟着鼓点走,随着音量速度变化动作也要做出反应。
b、接下来听教师的鼓点,鼓停时按口令要求身体某部位做动作。
c、自由组合(两人或三人一组)按教师口令用身体,某部位组成一个造型。
如“头碰头”“膝对背”“脚对肩”造型要美,要有特点。
d、老师小节。
3、即兴创作游戏
游戏名称:《用身体摆图形》
游戏目的:通过用身体姿势创造(形成)各种图形,培养群体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
a、用自己的身体(站立或躺卧)写阿拉伯数字1-9.
b、用自己身体摆出图形(适于学成人)
c、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全班分几组各组自组的图形,一起商议怎样用身体合作摆出图形,其他组做出评价。
4、群体关系训练
游戏名称:《照镜子》
游戏目的:领头与跟随的体验,培养对群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群体内部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感。
游戏过程:
a、两人为一组,甲当照镜子的人,乙当镜子。
b、甲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姿势,乙要跟着模仿甲的动作,然后交换角色。
5、一颗豌豆(创造性形体律动)
(1)教师用吉它弹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圆圆的小小的豌豆种子,正静静躺在泥土中睡觉。
(2)教师边用吉他弹奏一首轻快优美的舞曲,边用语言暗示幼儿想象:下小雨了,小豌豆醒了,喝下了甜甜的雨水;小豌豆慢慢地发芽、长叶、伸展枝蔓;叶蔓爬上了豆架,在微风、细雨、阳光中越长越粗壮,越长越茂盛;新开出的花朵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胖鼓鼓的豆荚长出来了,越来越多,终于把豆架压倒了;最后,许许多多的新豌豆一颗颗地从开裂的豆荚中滚出来、、、、、、
(3)教师弹奏起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并用温柔的语调说:下雪了,小豌豆们盖着暖和的雪被子,做着甜甜的梦,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整个活动中,教师怎么说,幼儿就自由地按教师的暗示去怎么想、怎么做)分析:对于正式的舞蹈练习来说,这仅是一个准备性活动。
其目的是让幼儿将全身的肌肉、关节都活动开。
但这个活动,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充满了天真的体验和主动的表达。
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十分独立、完整的创造性形体律动教学活动。
另外,教师即兴弹奏的音乐,简单而富于表现力,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