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潇湘馆 稻香村为例说说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
红楼梦大观园匾额题名道理
红楼梦大观园匾额题名道理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有着不同的做法。
有人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翼然”二字;有人借鉴化用“泻出于两峰之间”中的“泻”字,并题名为“泻玉”;也有人根据情境独创“沁芳”二字。
三种题名皆有不同艺术效果,“翼然”“泻玉”沁芳”,对优秀传统文化,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即创造性地传承。
“移用”与“化用”是根本,而“独创”则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行、历久弥新的根源。
在时代发展中,传承与创新缺一不可,我们要在传承中锐意创新。
传承为浅层,唯有从浅层积累,方能扎实根基。
德·斯宾格勒说:“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之基础,国家之根本。
假如一个国家缺乏文化的传承,那么民族精神与个体灵魂便会无所依托,便会逐渐走向虚无。
天津城市文明保护者冯骥才深知珍惜、保护与延续城市文明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吁保护天津旧城,不仅组织专家对老城遗迹展开地毯式考察,还出版了大型画集《旧城遗韵》和文化图册《小洋楼风情》《东西南北》,向大家展示天津旧城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正是有人传承城市文明,百姓精神得以依托,人们精神踏实,国家方能稳定前行,也正是有人学习并使用“有亭翼然”“泻出于两峰之间”这些优美句子,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社会方能更加美好。
创新为深层,唯有向深层发展,方能迈步未来。
“翼然”“泻玉”两个题名固然不错,但相较之下“沁芳”更为新雅,既不落俗套,点出了花木映水佳境;也思虑周全,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
活用“沁”“芳”二字,便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承中锐意创新,美好未来在前方。
故宫,不止步于传统的展示,勇于寻求创新,与现代科技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
现在故宫已向腾讯平台开放了很多展品,比如《十二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海错图》……故宫的创新不仅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更是使无数人自发成为传承者。
大观园匾额赏析
大观园匾额赏析大观园匾额赏析分享到编辑文章大观园盖了一年才完工,惜春将园中景致入画竟费了半年的光景。
盖大观园易,画大观园难。
宝钗体谅到画园子的三大难处,给了惜春半年的假。
可惜不能一饱眼福。
好在大观园各处匾额具已题完,细细地品味多少能窥测大观园景致的妙处。
诸多匾额中最耐人寻味的则是“蓼汀花溆”这一四字灯匾。
贾妃有言“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贾政听了,即忙移换。
“蓼汀”二字究竟有何不妥?一代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独具只眼,从音韵学角度论证出因为“花溆”的“溆”字,其形似“钗”音似“恭”;而“蓼汀”二字反切”就是“林”字。
以此认为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先生学养深厚我深为敬佩,但先生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
以下是我个人对大观园一二处匾额的理解,有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首先贾妃一开始不知道“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这是贾政给元春的一个惊喜。
元春在皇宫中长年不能与父母亲人相见,回家省亲如果满目所见皆是应制颂圣的一套虚式,必然无趣。
但是出自自己亲弟弟所题的匾额就备感亲切了,何况元春未出阁时还手引口传地教授过宝玉。
所以贾政“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
其次,宝玉毕竟是一少年,所题匾额虽然经过清客们的仔细斟酌,半天之内题完所有匾额难免会挂一漏万。
贾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皇宫的标准眼光来评判匾额,自然会对“蓼汀花溆”不满意。
当她得知宝玉居然能题匾额且都是他一人所题后含笑说“果进益了”,后来还命宝玉导引游园。
“命旧有匾联俱不必摘去”,这是对宝玉的一种鼓励。
“蓼汀花溆”若是单独从词法来看,属于并列结构;“蓼”与“花”同义,“汀”与“溆”同义;在匾联上犯了重复语病。
因而元春认为单“花溆”二字就很雅致。
宝玉的用意是把它与其它三个匾额“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连在一起,寓意贾家元迎探惜四姐妹。
“梨花春雨”点“春”字;“蓼汀花溆”点“夏”字;“桐剪秋风”点“秋”字;“荻芦夜雪”点“冬”字。
同时分别为大观园中春夏秋冬四景之写照。
《红楼梦》大观园对联
《红楼梦》大观园对联1. 大观园里的对联啊,那可真是一绝!就说“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对联就像一幅画似的,你看啊,堤上的柳树像是借了湖水的翠色才那么绿,对岸的花把一脉香气分给了这边。
这就好比两个人互相分享好东西一样。
你想啊,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像这对联里的景色一样互相给予,那世界该多美好啊!2. 大观园中的对联都很有韵味。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你听听,多有意境。
宝鼎里煮完茶了,那烟还是绿的,在幽静的窗边下完棋,手指还感觉凉丝丝的。
这感觉就像你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仙境,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奇妙。
这对联难道不让你好奇大观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奇地方吗?就像你看到一本很神秘的书的封面,就特别想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
3. 嘿,“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这大观园的对联,说的就像一个世外桃源。
新涨的绿水增添了洗衣的地方的生机,祥云好像在守护着采芹的人。
我就想啊,那时候在大观园里的人,是不是就像生活在一个童话世界里呢?就像我们小时候幻想的有魔法保护的地方,真让人羡慕不已啊!4. 再看这“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哎呀,这对联可真妙。
就像是在说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写好了豆蔻诗之后才情更加艳丽,睡在荼蘼花下连梦都是香的。
这要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又有诗意的生活,简直太贴切了。
你身边要是有这样充满才情的人,你是不是也会特别钦佩呢?就像星星在夜空中特别耀眼一样。
5. 大观园的“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这对联就像是在描绘一幅黄昏和夜晚的美景图。
斜阳下的院子里弥漫着麝香兰的香气,明月照着的小洲上杜若的香气飘散着。
这感觉就好像你能闻到那股子香味似的。
你说,古人怎么就能写出这么美的对联呢?就像他们的眼睛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绝美景色一样。
6. 有一副对联是“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你想象一下,小路上香风阵阵,吹着玉蕙花,整个庭院里明月照着金兰。
这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各种美好的事物都聚在一起。
大观园楹联意境之趣
大观园楹联意境之趣中国文化依存于老庄“物我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园林则以中国文化为其深厚底蕴,其形式表现为“回归自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意境。
古希腊神庙将人的尺度、人的精神放在建筑中,而中国园林则是将游人置于园林之中,景随人欢,景随人悲。
中国园林中楹联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且能提示或强调意境。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师法自然,断续开阖,加以奇巧的布局,配上诗词楹联,形成独特的意境,收到了韵自天外的效果,是中国园林一个杰出之作。
且看“潇湘馆”之景:竹中精舍,一脉清泉,玉竹倩影,秋欲滴,碧欲闻,配之以潺潺水声,若能在此饮茶、赏月,此生何求?“宝鼎茶闻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此联一出,将单纯空间的自然之意境,扩充以时间,并将雅士之举涉入其间,游人至此,更平添缕缕遐思。
棋罢茶闲,看宝鼎之烟萦绕竹上,竹愈绿;听幽竹之叶轻敲窗棂,似能感到古筝悠悠,檀香袅袅。
信步来至“蘅芜院”,一路绿柳拂水,悬藤垂梦,满地异草,只觉芳香扑鼻。
待到沿廊信步,恍然惊觉时,人已入室。
此时方知隐现之变,虚实之奇。
感叹之时,不觉又被眼前汀洲水墨所吸引:“吟或豆蔻才犹艳,睡足酴?梦也香。
”此刻,游人只觉才出香帘,又入鸳梦一般,不能自已。
月下豆蔻,梦中酴?,此情此地,怎不令人文思泉涌?贾政曾评此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其实,依笔者看,如此之境,抚琴岂不多余?若有月明如鸿,自是天成,又有何曲能比?正是“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中国曾有“艺术三界”之说,即:无我、有我、唯我。
“唯我”之境,是将偌大一个世界,与“我”合为一体,赋景予情。
中国园林艺术正是据此得以傲立于世界园林之巅。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红楼梦》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写作范文
2022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写作范文文题《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红楼梦》中人的政治素养贾宝玉的政治素养《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父亲贾政所试儿子宝玉之“才”,其实不只是“才”,还有元妃省亲这一特定场合所需的“政治素养”。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贾母与江南甄家来请安的四个仆妇闲话家常:“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
……”四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话正是……”大家子弟讲礼数、懂规矩,用今语言之,便是“懂政治”。
我们通常印象里的“封建大家族叛逆青年”贾宝玉,其实就是一个很懂政治、很讲政治的才子青年。
谓予不信?不妨看看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
宝玉所拟“沁芳”之佳,在美学上的蕴藉含蓄,和思想上的政治正确。
中国乃至整个东方审美,都推重含蓄婉曲,而不贵直白浅露。
绘画史上有一经典故事,宋徽宗亲自做考官,出画题“深山藏古寺”,看到大多数考生都直接画深山中藏着一座古寺,道君天子都摇摇头,终于看到“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泉边有一老僧,舀泉入桶”这幅画,不觉眼前一亮,龙颜大悦,拔为头筹。
大观园题匾额作文审题立意
大观园题匾额作文审题立意《红楼梦》中为元妃省亲而建的大观园竣工之后,贾府也确实没什么才子能写出有新意的匾额,贾宝玉所写的一大堆匾额也确实是陈词滥调,没有一处是新颖的,还不如我这个凡夫俗子。
且不说我狂妄自大,曹公泉下有知,想必会为我点上一赞吧!不为什么,只为我读一百遍《红楼梦》也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言归正题,宝玉在大观园桥亭上题的“沁芳”太俗套了,我帮他改成“妧滢”吧!大家觉得怎样?待我解释完再争议吧,不管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好,没看过《红楼梦》一眼也罢,只代表个人看法与创作。
为什么用“妧滢”这个匾额会比较贴切呢?纵观整部《红楼梦》,作者在给各个人物起名的时候,都是费尽心机的,所有《红楼梦》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名副其实的。
作者的学识、创作水平让人叹为观止!至今也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大观园所叙述的是元春为首的“四春”故事,还有宝玉和诸叉入住的复杂生活场景。
匾额我用一个“妧”字既显示了元春和众女子的美好样貌,又嵌入了元春的名字,贾元春是大观园的主角,“四春”谐音和寓意为“园滢叹息”不得不为曹公的高明佩服。
大观园的一声声叹息,叙述了四个女子和诸叉丫鬟的命运,大观园不只是大观园这么简单,她记录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不公与无奈。
“四春”的人生命运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思考与顿悟。
探春是宝玉同父异母的遮妹,她母亲赵姨娘是贾政之妾,探春觉得母亲的地位低下,而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
但她却是大观园中的大才女,能工诗善书,趣味高雅,还建立了海棠诗社,是唯一敢与命运抗争的女人。
探春因为母亲地位低下,被安排远嫁海南周家,却因祸得福躲过抄家一劫。
探春是曹公的一块心病,虽然胸有大志,无奈在封建制度下难以施展才华,只好安排探春一个流放的命运以示世道的不公。
最后说贾惜春的身世是红楼中写得最模糊的,也许作者为了保持心底的那一份纯洁,因此我在匾额上写上第二个字“滢”代表了大观园所有女人的清澈、如花的馨香、如玉的温润柔和、光洁晶莹,用“滢”这个字表达大观园女人的一切美好!这个匾额才是贴切的、蕴藉含蓄、思虑周全的。
大观园题对额
《大观园题对额》是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的一篇章节,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中为各处景致题写匾额的情景。
在这一章中,宝玉和黛玉等人来到大观园,开始为各个景点题写匾额。
他们先到了“潇湘馆”,宝玉为它题写了“潇湘馆”三个大字,并写下了“有美堂下客三千,不及潇湘馆里人”的诗句。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蘅芜苑”,黛玉为它题写了“蘅芜苑”三个大字,并写下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诗句。
在题写匾额的过程中,宝玉和黛玉等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情趣,也表达了对大观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同时,他们也借此机会互相交流、增进感情。
这一章生动地描绘了大观园的景色和文化氛围,也为整个小说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气息。
谈《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
谈《红楼梦》中的对联和匾额杨颖提要:《红楼梦》中有23副对联和数量更多的匾额,它们在构成形式上很有特点,在塑造人物性格和营造典型环境上则有着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对联匾额《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中的诗词韵文。
在这些诗词韵文中有我们常见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对联,以及与之相配的匾额。
而这些联、额出现在这样一部巨著中,便不仅仅是民俗学意义上的联、额了,它们还有特殊的功用。
下面将就《红楼梦》中的联额的形式和功用两方面作一探讨。
一从形式上看《红楼梦》的对联和匾额对联是指悬挂、粘贴或刻制在门壁柱上的一对联语。
《红楼梦》中共有对联23副。
这23副对联多集中于两处:太虚幻境(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第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家,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后化为“真如福地”)和大观园(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处分别有7副,已占去了总数的大半。
这23副对联多为14字联,即上下联各为7字,这样的对子共有17副。
还有10字联,上下联各为5字,这样的对子仅2副。
以上两种句式或是脱胎于五律或七律中的对偶句。
另外,有22字联,上下联各11字,这11字又分两节,上4下7,这样的对子也有4副,分别见于“太虚幻境”、“元妃赐题”和“贾氏宗祠”。
这样的句式或是演化于骈赋。
《红楼梦》中没有句式更为复杂的对联。
《中国俗文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中对联的名目种类多达44种,当然其中不乏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重复。
而且它仅仅是囊括了所有名目,并不是在同一基准上所作的分类,现就与《红楼梦》23联有关的术语名目作一解说。
“正对”,同“反对”并提,指上下联内容相似或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
从《红楼梦》23联的上下联关系来看,几乎都属于这个“正对”。
《辞典》介绍了“描述联”,指叙述或描述某一事物、景物、人物、表达某种意思或抒发某种思想感情的对联。
《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对联则可以归为这一类。
《题大观园》赏析
《红楼梦》第 一八 回读红品诗词 -73《题大观园》赏析文 /墨吟 筱蕊贾妃为省亲别墅正殿题写匾额、匾联后,又将省亲别墅定名为大观园。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后为林黛玉居所。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后为贾宝玉居所。
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后为薛宝钗居所。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又改为稻香村,后为李纨居所。
除此之外,对于诸多留题处,贾妃也一一题名,大观园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后为贾惜春居所)、“紫菱洲”(后为贾迎春居所)、“荇叶渚”等名。
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秋爽斋坐落于此,后为贾探春居所)、“荻芦夜雪”等名,悉难全记。
又命旧有匾联者,俱不必摘去。
于是先题大观园一绝云: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从艺术角度看,这首七绝平铺直陈,无特色可言,与元春不擅长写诗相符。
故脂批云:“诗却平平,盖彼不长于此也。
”但是,从诗的内容来看,不仅对园林建筑、气派的描述恰如其分,而且以下谕的口吻赐名,不失贵妃身份。
全诗大意为:整个园林青山葱葱绿水碧碧,设计精巧,需花费多少时间和心力才得以建成啊!无论天上和人间,诸般景象尽皆具备,融为一体,如此美妙的花园,自应赐名“大观园”。
大观园的前身是会芳园,原属宁国府。
因准备迎接贵妃省亲,耗巨资将会芳园向荣国府延伸,扩建为省亲别院,使宁、荣二府衔接起来,合称贾府。
所谓“大观园”,即贾府之代称,亦即红楼之代称。
曹雪芹花毕生精力构建红楼,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可歌可泣的女儿形象,最后又让大厦忽喇喇倾倒,终成红楼一梦。
元春写毕,向众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
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元春要求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可根据各人才情之长短,随意而吟。
对于宝玉则要求偏严,让他以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之匾额为题,各赋五律一首。
以潇湘馆稻香村为例说说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
區额:杏帘在望
楹联: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简析:这副对联是宝玉的应景谀词。贾府为元春省亲,肆意挥霍,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大观园"却又偏偏在其中修建一处田庄茅屋,以示淡雅。宝玉借“天然”二字,对这种“穿凿扭捏”的做法给以尖锐的批评,指出这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谁知这话当众截到了贾政的痛处,还没说完,39;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巴!!宝玉吓得战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由此可见,这副对联完全是逼出来的,并非宝玉的真情实意,不能代表宝玉的思想。
潇湘馆
匾额:有凤来仪
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简析:上联说宝鼎已经不再煮茶了,但室内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言棋局已罢,但手指却感到一丝凉意。这其实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处于室内,却感到竹影摇曳,因室外的翠竹之绿,误以为室内茶烟尚绿;因室外的竹荫生凉,而感觉室内主人指之犹凉。这是视觉形象与触觉感知的融合。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幅楹联就把潇湘馆内的主要植物竹子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了。
题匾大观园读后感
题匾大观园读后感一、基础知识类。
2. 在大观园题匾过程中,“稻香村”这个名字体现了怎样的田园意境?(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稻香村”这一题匾所蕴含意境的理解。
稻香村是李纨的住所题匾。
从文中描写来看,那里有“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还有“佳蔬菜花”等田园元素。
它体现的田园意境是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氛围,与大观园中其他华丽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李纨清心寡欲、守节寡淡的生活态度。
二、人物形象类。
1. 从大观园题匾情节中,分析贾宝玉的才情与性格特点。
(8分)解析:这题旨在通过题匾情节深入剖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在题匾过程中,宝玉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他的题匾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如“沁芳”二字,点出了溪水的芬芳以及整个环境的清幽雅致。
从性格上看,他不喜欢那些过于刻板、功利性的匾额,而是追求自然、灵动的美感,体现了他叛逆、追求自由和真性情的性格特点,他不受封建礼教中关于题匾要遵循古制等观念的束缚。
2. 对比贾政与众清客在大观园题匾时的表现,分析贾政的人物形象。
(8分)解析:在题匾情节中,贾政与众清客的表现各有不同。
众清客多是迎合贾政,他们的题匾往往比较中规中矩。
而贾政一方面要显示自己的学问和威严,对众清客的题匾进行评判,另一方面又对宝玉的才情有所认可但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
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贾政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陶、迂腐古板的封建家长形象,他重视封建正统的学问和规矩,但对宝玉又有着复杂的情感,既希望他成才,又担心他过于叛逆。
三、主题探究类。
解析:大观园是贾家兴盛时期建造的一个豪华园林,题匾是对大观园各个建筑的命名和文化赋予。
从家族兴衰主题来看,题匾时的热闹场景和众人展现出的才情,反映了贾家当时的兴盛,家族中人才济济,还有能力和财力去建造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并且精心地进行文化装点。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大观园逐渐走向衰落,这些题匾也成为了曾经辉煌的一种见证,与后来家族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贾家终将走向衰落的命运。
红楼梦匾额题名的学问
红楼梦匾额题名的学问
《红楼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情节,为迎接元妃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引用经典,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
寓意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
此名抚今追昔,不但诗意盎然,还能彰显元妃驾临的尊贵。
贾政认为,既要引经据典,又能推陈出新。
“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
贾宝玉则依据情境独创题名。
他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
不仅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
题名蕴藉含蓄,思虑周全,贾政点头默许。
贾宝玉应景生情,不拘泥于经典,不失为创新之举。
三种题名方式,体现的艺术效果迥然不同,各有所长。
文化传承何尝不是如此。
传统文化需要有人一脉相承。
我们的祖先,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
这是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瑰宝,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需要有人去继承她,把她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青出于蓝的李谧,迷途知返的皇甫谧,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潇湘馆的对联
潇湘馆的对联
潇湘馆是一家充满传统色彩的民间小店,它坐落在一条蜿蜒的古老小巷内,吸
引众多朝气蓬勃的游客来此品尝当地的传统食品饮料,亦是让人们感受神秘文化的聚集地。
当游客进入潇湘馆,就可以看到双方门楼上都悬挂着蓝色海报,其中有一条引
人注目的“对联”:“山高水长,任凭朝夕”。
这句对联寓意着:每当游客来此时,不论过去或未来,希望能有一段美好的旅程,穿越这一段水长山高的历程中,无论怎样,把每一份欢乐留在这里。
另一条海报上则贴有一段“人生禅语”:“放下烦恼,披上笑容,把每份快乐
收藏”。
这段箴言鼓励人们忘记伤心失意,对待生活要面带笑容,珍惜点滴欢乐,把它们收藏起来,用来赐予回忆之中的对方。
潇湘馆内的其他装饰也特别的特色,用钟乳石砌缀廊柱,顶棚上糊满海岛云雾
缭绕的山川,室内空间古朴而令人惊叹,让游客仿佛置身与古代文化之中,让时光仿佛穿越千年,古今、真假、梦幻一体。
在这里,旅行者们可以满腹文化气息,他们可以从这些精巧制作的装饰物品中,找到安静思考、沉醉沉思的时光,直至下一次旅行将他们带入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匾额和楹联题写刍议
匾额和楹联题写刍议文/柯云瀚作为书法人,经常会受邀题写匾额、楹联、招牌、斋号等。
如何对待此类题写,把握好相关题写要点,极为重要。
余经历数十年实践,积累了几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同道交流,不当之处,希方家不吝赐教。
《东方书画城》柯云瀚题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艺术门类,古人题写联匾往往会考虑题写者的身份,尤其是重要场所,如庙堂、宅邸等,通常更倾向于邀请名流显贵题写,以彰显身份或重要性。
与此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即联匾安放的地方,或者说安放的位置由什么样的人题写才合适?余戏称为联匾题写“位置学”。
因此,联匾安放的场所、位置适不适合自己题写,书者要注意把握分寸。
余虽不敢妄言能把握十分到位,但内心常怀敬畏,如觉题写联匾放置的地点与自己身份不适合,皆不敢应允。
同时,前人写过的联匾,不管是古贤还是今人,一般也不宜再新题而覆盖他人的旧题,是为尊古厚今。
当然,如果之前题的是舛误或低俗的联匾,则不在此列。
换言之,自认为不该题写的场所,或题写后不该摆放的位置,此类联匾要坚决不写。
比如有专业水平更高,或专业水平相当但年齿更长,或专业水平相当但级别更高者参与的题写联匾,自己作品的位置万不敢端居正中,要懂得谦让,不可含糊,不得冒失。
余以为,这是文化人基本的礼节。
《曾国藩联》柯云瀚题如今各地都可见兴修古迹,以及新建亭台楼阁,包括祠堂寺庙等,为提升这些场所的文化底蕴,当事方常邀请各地各层次书法家参与题写联匾。
不过,由于没有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题写标准,实践中存在不少乱象,比如请名不副实或格调低下的所谓“书法家”书写,更有甚者,题写的联匾还夹杂错别字。
余以为,县级及以上文保单位,AAA级及以上景区、三星级及以上酒店,以及其他类似级别场所的联匾题写,应请省级书法家协会或中国书法家协会把关;其余场所应请县级或县级以上书法家协会把关,以确定恰当身份的书法家参与题写,从而形成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建议将此举作为落实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的一项具体细则加以实施。
红楼梦大观园竣工关于匾额借鉴
红楼梦大观园竣工关于匾额借鉴
不管是全国甲卷中有关《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在我们学习一个新技能或知识的时候,往往是采用的直接移用,因为我们刚接触一个新知识,往往比较迷茫,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开始?如果直接从书里或者别人成功的案例中拿来,效果比较好,这样对我们尽快入门,有非常好的帮助。
同时也降低我们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
经过移用阶段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那时候我们也有了信心和兴趣,为以后再借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我们开始学写作的时候。
老师会让我们先去从好文章里边抄好词好句。
这些。
好词好句,如果和我们写的文章相同意思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过来用。
就是所谓的借鉴。
这个就很好理解,有了基础。
正处于似懂非懂的时候,可以借鉴别人的东西。
红楼对联赏析
红楼对联赏析红楼对联赏析大观园宝玉联对浅析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引众清客进园观看,一路暂拟题咏,因闻得宝玉专能对对联,便命他同往,以试其才情。
从曲径通幽处为入石洞,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向北,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俯仰视之,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白玉为栏,环抱池沼,石桥有亭(沁芳亭是大观园中主要交通枢钮):沁芳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浅析】沁芳--水渗透出芳香。
绕堤柳借三篙翠--水光澄碧,好像借来堤上杨柳的翠色。
隔岸花分一脉香--泉质芬芳,仿佛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
绕堤、隔岸,水在其中。
三篙,从深度上说;一脉,从溪形上说水,但不着于“水字”。
此联句法特殊,是诗词对联炼句修辞的一种技巧。
潇湘馆(黛玉居所)有凤来仪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浅析】“宝鼎”两句--宝鼎煮茶的鼎炉。
本来茶沸热时,则有绿烟;棋在着时,指头觉凉。
现在却说“茶闲”“棋罢”之时,亦复如此,正是为了写竹。
翠竹遮映,所以疑尚有绿烟;浓荫生凉,所以似乎仍觉指凉。
小说中也写到潇湘馆“窗户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第三十五回)。
这一联与小说中提到的陆游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同属一路。
这是从琐事细节上体察物性事理,以表现一种闲雅情致。
人工田野山庄--稻香村(李纨所居)杏帘在望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浅析】杏帘在望--稻香村:唐代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诗:“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香村”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诗“绿杨枝上啭黄鹂,红杏枝头挂酒旗”。
新涨绿添浣葛处--新绿,新鲜之春水。
葛,蔓生植物,多长于山间,煮取它的纤维,在长流水中捶洗干净后,可以织布制衣。
《诗经?周南?葛覃》“薄浣我衣”。
旧说此诗颂“后妃之德”,元春后来就赐名此地为“浣葛山庄”,后观黛玉诗中有“十里稻花香”之句,遂终名之为稻香村。
好云香护采芹人--此句暗喻元春为贵妃,如祥云庇护着贾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潇湘馆稻香村为例说说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住所。
贾宝玉曾提匾额:“有凤来仪”,后文中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更名为潇湘馆。
稻香村,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贾宝玉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为“杏帘在望”,又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名之“稻香村”,并题联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大观园的题匾额对联有何讲究,一句话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追求“最好”,上学要上最好的学校,工作要到最好的单位,衣服要最潮的,车子要最豪华的……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最合适”。
就如大观园题咏,园子造得已属能力范围内最好,那么与此相配的,也应该配以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匾额对联;贾府也有足够的面子和财力请得名家大笔题写最出彩的匾联,但贾府用的却是宝玉这小小少年的题咏。
因为他们充分考虑到了修建大观园不是接驾,而是迎接入宫的女儿元春省亲,而元春最疼其弟宝玉,宝玉的稚嫩与进益是最能令元春动情的。
做家长的恐怕都有这体会,自家小孩子的随手画,明明只是涂鸦,但在父母心里,可不正是无与伦比的好画?所以贾府用了最合适的方案,也成了最好的方案。
对我们现实中人来说,这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做人做事,除了充分考虑“能力范围内”,也要考虑“情理范围内”,不让我们的人生挣扎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够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