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独生子女家庭是指夫妻生育的唯一子女家庭,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

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尤其是在学生时期,他们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下面我们将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1. 孤独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往往会感到孤独。

特别是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他们可能会觉得与他人难以融洽交往,缺乏归属感。

这种孤独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

应对策略:家长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

孩子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或者兴趣班,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结交更多的朋友,减轻孤独感。

2. 压力过大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会使孩子成为家庭的焦点,父母会给予他们过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

这种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家长应该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成绩,不要给予过高的期望压力。

孩子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来缓解自己的学业压力。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爱好来放松自己,或者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

3. 自卑感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长期处于父母的宠爱和关注之下,他们可能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与同龄人交往中,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自信,而产生自卑感。

应对策略:家长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权利,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做决策和解决问题。

孩子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能够锻炼自己的活动,比如社会实践或者志愿者工作,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 情绪波动独生子女由于得到家庭的过度关爱,往往会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失败,就会出现情绪的波动,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

应对策略:家长要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失败的经历,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的能力。

孩子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比如自我调节、积极乐观地面对问题等,来保持心理的稳定。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标签:语文教学;单亲学生;情感;性格;方法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倾注在单亲学生身上的精力不少,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值得老师关心和帮助的。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向两方面发展,要么自立、自强,要么极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特征,显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喜欢捣乱、暴力、不合作、情感饥渴等方面,隐性的特征表现为不说话、自闭、遇到问题容易退缩、多疑,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与人沟通等现象。

一、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1. 情感残缺。

单亲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和睦家庭中,他们亲眼看到父母之间争吵,缺乏家庭应有温馨和关爱,使学生极易出现消极情绪和不良情感反应,如情感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敏感多疑、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等。

2. 孤独感。

孤独感是单亲学生要面临的最大折磨和困惑。

看到同伴们在父母面前撒娇,或者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他们心灵的痛楚是正常家庭学生所难以体会的。

有些单亲孩子,性格特别孤僻,他们会害怕与人交往,沉默寡言,有些甚至会仇恨父母,这种病态的人格是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的。

3. 性格缺陷。

如果男学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生活里缺少阳刚之气,如果女孩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生活里又可能缺少阴柔之美,性格缺陷对学生成年以后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培养单亲家庭学生健康身心的对策“现在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好教”。

这是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语文老师,面对班上的部分孩子先后走入单亲家庭子女的行列,不得不使我对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问题倍加关注,并且尽自己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

面对生活中降临在他们身上的不如意,也要自信自立,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 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

心灵的快乐才能让一个鲜活的生命真正地滋润起来。

有个同学,他的父亲是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母亲因家里的一点不如意就歇斯底里,她一气之下扔下孩子离家出走。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 孤僻性格:独生子女缺乏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容易变得自我中心、自卑或孤僻。

对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其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

2. 过度依赖:独生子女往往被过度保护和宠爱,缺乏独立自强的能力,对生活缺乏应对能力。

对策:父母应适度放手,让孩子有机会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责任感不强:由于独生子女常常得到所有关注和关怀,缺乏了解和承担责任的机会。

对策:父母可以倡导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社区义工活动等,培养其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缺乏竞争意识:独生子女容易缺乏与兄弟姐妹竞争切磋的机会,影响其竞争意识和适应竞争的能力。

对策: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竞争性活动、加入团队或俱乐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5. 对社会缺乏适应性: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过于被关注,很难适应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对策: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了解和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总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需要父母提供适当的引导和锻炼机会,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全面发展。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国是比较常见的家庭形式,独生子女通常受到父母的过度关爱和过
度保护,这种家庭环境容易导致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
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是自卑。

由于独生子女一直处于被关爱的状态,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比较依赖父母。

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感到自卑
和无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应该适当地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鼓励他们多参与集
体活动,与同学交流和互动。

父母也需要给予独生子女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
己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二是焦虑。

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望较高,独
生子女在学业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常常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和关心,担心自己的表现
不符合父母的期望。

对于这个问题,父母应该给予独生子女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明
白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成绩。

父母还应该帮助独生子女建立正确的学
习观念,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焦虑、缺乏自制力和社交能力差。

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父母应该给予独生子女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自制力。

只有这样,独生子女家庭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问题及教育策略

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问题及教育策略
关键 词 :独 生子女 ; 心理 素质 ; 心理 问题 ; 策 对 中图分 类号 : 8 42 B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3 3 ( 0 )2 0 3 — 2 17— 2 2 1 0 — 16 0 1 1
三、 自信 心
心理 素 质影 响着 学 生人格 的健 康发 展 , 也影 响 着 学生整 个 身心 的健 康成 长 , 以加强 对学 生心 理 所 素 质教育 十 分重要 , 特别 是对 独生 子女 的心 理素 质 教育 更不 容 忽视 。 生子 女这个 特殊 的群体 与其 他 独 少 年 儿童 相 比较 ,最 大 的差 异 表现 在 心理 素 质 方
坚持 ” 的孩子为 1. 97 %和 2 . 1 %。结果表明 , 0 高达 5 %的孩子对 自己学 习、对 自己处事 的 自 0 信心不 足。 余逸群 教授 认为 该结 果进 一 步 向人 们展示 了独 生子女 自 信心弱化的现实 , 他们那种对学习和生活 自信 心不 强 的心 态 而导 致 的 自卑 、 虑 、 焦 厌倦 等 不 良心理现 象 , 现实 生活 中已较为 普遍 。 在 另 外 , 者认 为 , 生 子 女 的 心理 问题 还表 现 笔 独 在责任心不强 。旧时有句俗话 :东西都是别人 的 “有时更是 ” 看不 出 自己孩子 身上 的缺 点 ,即使发 现 了缺点 , 往 往原 谅孩子 的错误 , 至 为 自己的孩 子辩 护 。久 而 甚 久 之 ,孩 子幼 小 的 心灵 里 已经 没有 美 丑 与善 恶 之 分 。即使在 学校 中学 习 了如何 做 一个 好孩 子 , 回 一 到家 中, 刚 刚形 成 的道 德规 范 又被父 母 的娇惯 给 那 淹没了。时间一长 , 孩子只为 自己着想 , 没有责任 心, 缺乏爱 心 。 其次 ,这些独生子女还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 只有一 个孩 子 , 往 爷爷 奶奶 也只有 这么 一个 往 孙子( )这种“ 二. 模式在 中国大陆 已不罕 女 , 四. 一” 见 , 子一 出世 , 孩 就被 四位 大人 包 围起来 。 四位 家长 从此 只为这 一个 孩子 而忙 碌 。 小 太 阳” 比喻 一点 “ 的 也 不过分 。孩子 习惯 了别 人把 自己当 中心人物 , 一 旦走 入集体 , 向社 会 , 走 中心地 位 丢失 了 , 他们 的心 理也 就失衡 了 , 往往 表现 出嫉 妒 , 僻 , 孤 不虚心 。 针对这 些心 理 问题 , 我们 有 必要从 教 育 的方方 面 面进行反 思 , 出对 策来 培 养 和提 高独 生子 女 的 想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家长过分溺爱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孩子独自成长,父母往往会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性格独特、自私、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得到满足等现象。

2. 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长期缺少跟其他同龄人的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3. 教育方式单一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

4. 家庭氛围压力大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在家庭中往往会面对双倍的家庭期望和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解决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1. 积极引导孩子与同龄人交流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友情,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2. 合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一些家务活动,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

3. 多元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多元化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仅注重于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全面发展。

4. 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该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压力,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到温暖和快乐。

5. 增加家长的教育知识家长应当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增加育儿知识,学会科学的教育孩子,避免盲目溺爱和过分严厉。

6. 寻求专业的帮助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寻求教育专家的帮助,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让教育更加科学和合理。

三、结语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寻找合理的对策,让独生子女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和成长,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直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那么,我们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家长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过分溺爱可能是因为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宝贝,是唯一的孩子,所以应该被特别对待。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孤独感、焦虑、自卑心理等,这些问题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都有不良的影响。

因此,家长要注意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些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孩子缺乏社交经验,容易感到孤独和孤独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和竞争,这使得他们缺乏社交经验,容易感到孤独和孤独感。

这种感觉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如让孩子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兴趣班、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等。

这样有助于孩子建立更多的朋友关系,并逐渐摆脱孤独情绪。

二、孩子自卑心理,不自信独生子女因为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常常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这种孤立的状态,容易使孩子缺乏自信,并导致自卑心理。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同时,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接受一些团体活动,如集体运动、表演等,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

三、孩子焦虑和压力大独生子女常常被家长和亲戚视为唯一的期望和希望。

因此,孩子常常感受到家长和亲戚的重压和期望,产生一定的焦虑和压力。

家长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压力,但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孩子过度焦虑,影响身心健康。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沟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四、孩子缺乏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会过分保护孩子,让孩子缺少自主性。

这种情况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容易因为受到外界挑战而沮丧。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选择,让孩子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会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和需求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剖析

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剖析
他交往。但是对他避让、迁就,其实是助纣为虐。李某在 同
遗症。 据新华 网2 0 年 1 0 7 月报道,国家人 口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副主任赵 白鸽介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达9 0 万, 0 0 这个 庞大 的群体 陆续进入高校。 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心理辅导,保障
其顺利完成学业, 通过 以下案例的分析研究 , 以从中找到 可 解决 问题的措施 。 1 案例情况简介
() 1学校 、家庭教育双结合,实行定期观察、谈话制度。
维普资讯
导生每周一次定期观察汇报, 家长和老师能及 时掌握他 的 让
最新情况 。 学校 、家庭两个方面根据需要 ,相互配合地进行
例接近 10 李某的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作为家里 的独苗, ‰ O
好防范及紧急应对措 施。2 0 年 5 06 月某天下午 ,李某忽然情
绪失控 , 动起刀子威胁学生 。 党员干部及时到位, 控制局面, 避免 了一场可怕的危机 。 在学 校心理辅导中心 的心理疏导无 效 的情 况下,决定让他休学一年进行调整。在休学期里,老 师、家长紧密联系,相互合作,通过安排他积极参与社会工 作 ,学会 自立 , 融入社会。如 :减少他玩电脑游戏、看卡通 片或漫画的时间 ;安排他做兼职、 出参观买践等方式体会 外 生 活,关注社会,学 习与人相处之道 ;学习打扫收拾房间, 生活 自理等。 休学期将满时,李某认识之前 自己在校期间所 作所为的错误,并表示希 望回到学校过集体生活 。 自身改造是关键,但 良好环境的塑造 非常重要 我们担 心他重返校园后, 缺乏家长的监督教育下,能否适应复杂 在 的环境 。同学们知道他性格暴躁,情绪容易失控,都不敢与
我校 2 0 级 新生,李某,男,独生子。李某在 入学后就 05
表现得不适应 大学集体生活 。 例如 :从来没有洗过衣服,不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论文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论文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论文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论文[摘要]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失关爱和管理教育,往往会表现出强迫、焦虑、狂躁、恐惧、自卑、自责、自闭、抑郁、偏执、敏感、妒忌等心理问题。

要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类型,分析其心理问题,采取移情训练法、情绪调控法、伙伴影响法、活动导引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用真爱打动他们,帮助他们建构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方法分析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教二十多年来,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在与这些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笔者不断研究其心理,积极探求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失关爱和管理教育,往往会表现出强迫、焦虑、狂躁、恐惧、自卑、自责、自闭抑郁、偏执、敏感、妒忌等心理问题。

他们的心理问题可分为以下类型:1.自卑型:当父母离异时,孩子会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有遗弃感;在人前不敢提父母;不敢正视别人,做事没有信心。

2.自闭抑郁型:原本健全幸福的家庭突然发生变故,亲历亲人的去世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过度痛苦导致他们不爱说话,久而久之变得自闭抑郁。

这样的孩子在父母一方去世的家庭中较多。

3.暴躁型:父母离异之后,有些父母觉得亏欠孩子,于是平日里溺爱孩子、放纵孩子,导致孩子爱发脾气,喜欢用摔东西发泄心中的不满,有时甚至像一只暴躁的小刺猬扎伤关爱他们的人。

4.表现型:这类孩子特别爱表现自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周围的人对其稍有忽视就会闹情绪。

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他们出现两种极端化行为:一是正面效应,积极参加活动,希望得到认可与表扬,从而得到父母及他人的关注与认同。

二是反面冲突,通过一些消极行为博得关注,以获得存在感,满足内心的情感需要。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下面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请参考!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注不仅因为数量增加,而且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心理和人格两个方面,比如,高傲自负、过分依赖家长、缺乏自信和勇气、不爱劳动等等。

1.依赖性弱。

由于在一个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于是父母帮忙孩子办成了所有的事,这样就并使孩子培养了倚赖父母的习惯。

不管孩子碰到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心里总想著存有家长的协助不必恨、不必害怕。

在平日里,父母从来不使孩子分担一丁点的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此以往,孩子的单一制与独立自主意识逐渐被倚赖和自私思想所替代。

2.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关爱,独生子女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很少与他人和社会接触,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

即使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别人,他们也意识不到是自身的问题,还固执地认为这么做是应该的。

他们不关心别人的感受,不珍惜别人给予的关爱,缺乏同情心和宽容心,一切从“我”出发,只为自己着想。

3.缺少社会责任感。

独生子女的生活和自学常常在父母的维护翼下展开,不论出现什么事,他们都只想自己能获得什么好处,自己能够以获取什么利益,从不敢怎样无私奉献社会和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只真的自己具有获得关怀的权利,而从不回去履行职责协助他人的义务。

家庭教育的水平与家长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自身素质及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个人修养。

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唯一的孩子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很难想象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做什么,可能扮演什么角色,是否能对他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都日益困扰着家长。

(一)家长过分管制,孩子强烈反抗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不重视孩子全方面的教育,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离婚率也在与之成正比不断提升,因此处于单亲与再婚家庭的孩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在该单亲家庭中因为家庭环境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该部分孩子在心理上都因为缺爱而存在缺陷,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围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吧!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前言: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在现实生活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自卑、不自信等负面心理,这样有缺陷的心理状态在不接受良好教育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则会因为扭曲的心理走向犯罪道路。

所以针对这一部分孩子而言,在教学工作上则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培养,让该部分学生在接受正确的心理指导中促使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正常发展。

一、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做到因材施教在学校由于单身家庭的学生们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以致于在学习乃至生活中就会由于自身情绪不稳定而产生厌学心理,而这一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原生家庭中因为内部气氛的不和谐,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等行为直接或间接性地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孩子们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心中压抑的内心感受而出现暴躁、压抑、焦虑等心理状态,所以伴随着这一心理状态学生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也会因为受到家庭环境内在压力的影响而出现学不下去或者厌学的现象。

除此之外,该类型学生因为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受到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还会因为自身较为消极的心理状态出现一些负面心理,在面对和处理一些比较棘手或者困难的问题时由于自身不健全的心理甚至会出现轻生心理,所以通过探讨我们会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情绪不稳等心理问题。

因此,针对该类学生的这一较为不健全的心理状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对该类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出发进行观察,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对症下药,同时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该类同学进行重点关注之外在课下也应对该类学生有所关注,平常通过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并试着与学生做朋友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感受。

独生子女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

独生子女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

独生子女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在中国家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对于提高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1. 自我中心化: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化的倾向,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合作和分享意识。

2. 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全方位的照顾,容易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

3. 焦虑和孤独感:由于没有兄弟姐妹陪伴成长,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4. 社交能力较弱:由于家庭环境单一,独生子女在社交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三、独生子女的教育策略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培养其合作和分享意识,提高社交能力。

3.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4.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心理问题,防止焦虑和孤独感的产生。

四、结论通过对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自我中心化、依赖性、焦虑和孤独感以及社交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有助于提高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根据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制定更为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策略的应用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的压力,现实地摆在每个大学生的面前。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当今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较为集中,由于物质生活的优裕,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呵护,使得这些青年人的抗挫折能力、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较低,与外界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当外部压力、环境改变时,表现为手足无措,心理压力既不能很好化解,也不会与师友倾诉、沟通和寻求帮助,致使心理压力不断积累,心理疾患形成也就成为必然了。

这既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也给大学校园的和谐气氛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质量。

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高等院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普遍性。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有47%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10%的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

而在我国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违法事件的报道频频亮相各种媒体。

从2002年北京一名大学生用硫酸伤黑熊,到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死四名同寝室学生以及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学生刺杀教授案,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究竟何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最近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

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及教育建议

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及教育建议

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主流家庭结构。

作为家中的唯一孩子,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性格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制定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往往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待问题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依赖性较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得到父母全方位的照顾和呵护,这导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交能力相对较弱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互动,独生子女在社交方面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他们可能在与人交往时显得较为拘谨,缺乏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情感丰富但易波动独生子女通常情感丰富,对外部世界的变化较为敏感。

然而,由于他们缺乏处理情感问题的经验,往往容易在情感上产生波动,难以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二、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建议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应逐步减少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照顾和呵护,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让独生子女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学会与他人合作。

同时,要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提高社交技能家长可以鼓励独生子女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夏令营、社区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社交技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有效沟通。

教会情感管理家长应关注独生子女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同时,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表达和处理情感,如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抒发内心情感,或者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引导独生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利 益 点 除 发 . 顾 及 他 人 的感 受 不
3对 于 独 生 子 女 大 学 生心 理 问题 的 对 策 .
31 .正确认识 自我和评价 自我 . 善于调节 自我抱负水平 独 生子女大学生所处 的生活环境特殊 . 他们大 多没有 经历过艰苦 生活的磨砺 . 社会经验不足 . 他们往往对 自己的认识 和评 价不够到位 . 过高的评价 自己, 因而对 自己的目标定位过高 . . 因此 . 独生子女大学生 应充分 正确 的认识 自我 , 评价 自我才能扬长避短 , 取长补 短 . 及时调节 自我抱 负水 平 , 现 自我 价 值 对 于 自己 的远 大理 想 . 循 序 渐 进 , 实 要 在 逐步渐进的过 程中体会成功 的乐趣和满足 . 逐渐提高 自己的信心 32 .加强逆境锻炼和挫折教育 . 培养意志力 这些独生子女 大学生大都是 在顺 境中长大 . 他们娇生惯 养 . 在校 唯一 的任务就 是努力学 习. 对社会知之甚少 因而在心理上非常脆弱 . 很难适 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 的社会竞争 从某种 意义上讲 . 能吃苦的 人是不 会惧怕挑 战和困难 的. 也是最能走 向成功的 任实际生活 巾, 让 孩子多吃点苦 .学 会经苦难 的磨 练才能从根 本上剔除孩子 身 上的娇 气 . 性 的 毛病 加 强 实 践 锻 炼 . 独 生 子 女 大 学 生更 好 的 认 识 社 会 任 让 了解社 会 . 适应 社会 加 强逆境锻炼 和挫折教育 . 培养意志力 33注重 慎 独 . 养 独 生 子 女 大 学 生 的 自觉 行 为 . 培 渗透传统 的“ 独” 慎 思想对 于独生子女 大学生的 自我教 育具有重 要的指 导意义 在 大学 的学 习过程 中. 培养独 生子女大学生们的 自主 精神是很重要的 , 自觉学习 、 遵纪 守法 . 戒慎 自守 . 这些都有 助于独生 子女 大学生在道德修养 中注重主观能动性 的发挥 . .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 养独生 子女大学生 自我教育和 自我管理 的最佳形式 . 也是形成独立人 格 的必要途径 使他们在实践过程 中提高正确认识 自我 . 塑造 自我和 完善 自我的能力 . 而在社会化过 程中找准 自己的社会位置 , 从 建立正 确的人 生价值 体系 3 , 4学会分享 . 培养合作意识 我们 同处 于一个社会大家庭 中. 自私利 己的人 是不容易与他人友 好交 往和平 相处 的 . 也得不 到社会 的承认 . 因此要 教会独生 子女 “ 舍 得” 的真谛 让他们 学会把 一切 与别人分享 .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 的. 在与别人分享 . 为别人付 出的同时 . 自己也会获得 快乐 和幸福 在 大学 生活 中还要培 养独生子 女大学 生的合 作意识 ,下 转第 3 5页 ) ( 3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常常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感、压力过大、自卑情绪等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如果不及时加以应对,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这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孤独感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缺乏亲密的社交关系,而社交能力也比较欠缺。

这使他们容易产生孤独感,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有:1. 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加社团、参加义工活动等,这样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加社交机会。

2. 在家中尝试和父母多沟通,建立亲情的联系。

可以利用聊天、看电影等方式增进感情。

3. 尝试主动与同学交流,多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加深认识。

二、压力过大独生子女有着父母的高期望和压力,他们要迎合父母的意愿,以达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

这样的过度追求完美,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使他们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

应对策略有:1.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要一味追求完美。

2. 情绪调节:通过自我放松、深呼吸、运动等方式减缓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

3. 与家长沟通:与家长讲明自己的困惑,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减轻孩子的压力。

三、自卑情绪独生子女有时候会感受到自己因独生子女身份的不同而被排斥或者排挤,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应对策略有:1. 调动情绪:多想些积极的事情,增强自信心。

2. 多结交朋友:扩大交际圈,增加自己的社交经验。

3. 多参加活动:多参加一些体验丰富的活动,增加自我体验。

总之,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这需要从多方面与自己的父母、同学以及老师等建立联系,多沟通、多交流,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单亲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单亲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单亲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对策单亲大学生是指在成长过程中仅有一位父母陪伴的大学生。

在现代社会中,单亲家庭日益增多,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

作为大学生,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加多样化,这些挑战可能是金钱上的问题、学习成绩的压力、情感的不稳定和与社会融入度不够等。

本文将对单亲大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

单亲大学生的问题经济问题单亲家庭通常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家里的收入可能来自于一个父母的工作和政府补贴等,这意味着他们面临着特别大的经济压力。

而这种困境对大学生来说,影响会更加深远。

大学生需要支付学费、住宿、日常生活等费用,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可能会出现经济困境。

一些大学生为了赚取生活费甚至会选择打工,但这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心理问题单亲家庭中,父母通常需要承担双倍的家庭责任,经常会出现心理压力和疲劳。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缺失了另一半的关注和爱护,这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在大学生这个阶段,心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单亲大学生可能会很孤独,对于困境感到挫败,并且失去了心理支持和依赖深度。

学习问题由于单亲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们需要处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学习上的问题。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学习压力巨大,加上自己身处特殊情况,可能出现学习上的焦虑和紧张。

社交问题独立和独自面对挫折、压力、限制等问题,对单亲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社交压力。

习惯了孤独,不愿与他人交往,可能会导致在大学这个阶段,融入团队、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使得他们更难以享受校园文化,更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教育对策在上述问题之前,单亲大学生需要得到教育援助。

这些教育援助可能包括资助、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社交性质的活动等。

这里提出以下教育对策:社会保障机制政府需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包括补助单亲家庭、提供免费资助、就业援助和其他相关服务。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轻单亲家庭的财务压力。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前言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

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

独生子女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自信、富于同情心;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智力较好,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更易于获得事业上成就。

因此, 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必须解决的前沿课题。

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一、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日益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流,成为在校中小学生的主体。

有的属于“留守孩子”,父母疏于管理,耽于教育,出现情感断层。

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感情冷漠,人格异常,行为古怪。

等等。

据调查,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有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私、说谎、作弊、任性、焦虑、抑郁等。

刘海洋伤熊、马加爵杀人事件的接连出现,不断警省世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可忽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再加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很容易产生和形成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从其中最主要的几种不良心理作些分析。

(一)自负心理。

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父母家人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孩子,怎能不让孩子自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二)享乐心理。

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极少参加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无从体会劳动的苦与乐,更无从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再加上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都遂心如愿,因而,在孩子的意识里,自然就会形成享乐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本文分析了当今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并提出了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

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

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

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

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

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

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

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

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

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

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

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

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

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

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一)家庭原因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

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

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

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

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

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

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

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理活动和状态无时不与社会价值追求、社会舆论导向和道德观念等各种社会信息密切相关。

随着市场经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4],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真才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把握和创造一切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压力感愈加强烈,处理不当的就易产生紧张、压抑、不安等负面情绪。

另外,当今社会的分配不公、官僚腐败、道德失范等一些消极思潮,给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易使他们在理想、信念、追求上盲目、迷惘,产生心理偏差。

三、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上,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与期望。

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5],发挥他们共建、共育、共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1、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需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根据其子女的身心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引导;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情绪氛围,使子女从小就懂得互尊、互助、互爱。

2、改变“襁褓式”的教育方式[6]。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把爱和严相结合。

要关注其子女真正的需要,不能过分溺爱、纵容、满足子女的一些无理要求,把握好爱的尺度,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

再次,加强对子女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

多给子女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3、可以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强化子女面对困难的耐挫能力和面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

独生子女父母只有做到关爱而不溺爱,信任而不纵容,帮助而不取代,才能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骄不宠、勤俭节约、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良好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品质1、抓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思政教师或班主任应多关心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他们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协助他们制定生活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等,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

2、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独生子女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

3、实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在公益劳动、实验课、各类实习以及军训等实践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4、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他们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全面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融合。

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塑造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1、政府部门应通过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举办“家长学校”、“好家长经验交流会”、“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教育培训班”等,帮助其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导家长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各种社会团体还可以通过开展“义务家教”、“捐资助残”等系列奉献爱心活动,让独生子女大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去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独生子女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7]。

为使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科学地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彭钫.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21-22.[2]陈亮,李宗霖.浅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青春岁月,2011,(2):6-7.[3]陈伟,牟艳娟,阳胜权,徐辉.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专科学校学报,2009,(3):45-47.[4]杜元林.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探析及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26.[5]赵昕.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12.[6]关旭明,何红.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策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24.[7]阮阳,刘莎.当前中国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z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