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费用管理与控制实施办法措施+维修电工现场工作细节及内容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公司设备维修管理,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维修效率,本制度的制定意义非常重大。
本制度的实施将有益于保护公司设备的资产价值和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维修管理,包括设备维修的经费预算、审批、使用、管理和费用核算等方面。
三、制度依据企业内部管理规定。
四、设备维修预算1. 每年设备维修经费预算由公司制定,但是在企业经营出现变化或在设备维修方面出现重要的问题时可进行调整。
2. 设备维修资金预算的编制应当考虑到设备的类型、数量和维修周期等,对于那些价格昂贵的设备,预算应该比较宽裕。
3. 设备维修预算的寄存管理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审核,部门主管和负责人审批,并将其备案存档。
五、设备维修费用的申请1. 设备维修费用的申请应该事先向设备所属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并将申请的细节填写进相关记录。
2. 设备维修费用的支出仅限于被经过财务审批的申请,否则将不被承认。
六、设备维修管理1. 根据维修部门的要求,维修记录应该尽量详细地记载下来,以备资料查询。
2. 每一种设备的维修历史和维修记录应该被记录在一份单独的纪录表中,以便查询。
3. 对于防止部门和人员滥用公共设备,应设有专门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维修和使用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向设备所属部门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汇报统计。
4. 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规定维修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劳动安全条例,相关的安全措施应当得到合法有效的执行,并在维修现场设置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
七、设备维修费用核算1. 每一项设备维修工作都应该有明确的费用清单,并且在维修工作完成后被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核算。
2. 设备维修费用核算的过程应该尽量简化,建立分级授权的核算结构。
3. 设备维修记录和维修费用的核算、审批、报销和付款应该严格按照财务和审计法规执行,并以后续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和验收。
八、制度执行与监督1. 执行本制度的所有员工都应该清楚本制度要求的实行细节,对于制度执行上的疑问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共同促进制度的完善与升级。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维修费用的使用与控制
设备维修费⽤管理-维修费⽤的使⽤与控制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产品低成本化的形势,迫切要求设备维修⼯作以最少的维修费⽤达到最好的维修效果。
我国设备维修费⽤的管理在企业中往往重视不够,这项业务⼜分散在⽣产、设备、财务等部门,各⾃按⾃⾝的要求去做,⽆统⼀的⽬标和制度,因此,设备维修费⽤的预算和使⽤是否适当,将影响企业的⽣产成本,同样也会影响企业设备的正常运⾏。
设备维修费⽤的管理,包括三个⽅⾯:编制设备维修费⽤的预算;设备维修费⽤的使⽤与控制;设备维修费⽤效果的评价。
1设备维修费⽤预算设备维修费⽤的预算,是⼀项在规定时间内所要完成设备维修⼯作的费⽤⽬标。
通常设备维修预算主要包括:•为保持设备于良好状态运⾏所需维修费⽤;•为设备维修⼯作服务,本部门的⽣产作业和维持费⽤;•以及公⽤系统费⽤等三部分。
1.预算编制范围根据各⾏业特点,其财务规定不同,预算范围的类⽬也不同,⼀般设备维修费⽤包括以下五个总的类⽬。
(1)设备资产追加部分包括新增、更换或改装设备,其⽬的是为了提⾼设备的耐⽤性、⽣产能⼒或效率以及提⾼产品质量等技术改造项⽬。
(2)设备修理和维护费⽤包括故障修理,⽇常检查和预防维修,⽇常的维护、清洗、润滑等。
(3)拆装费⽤这类费⽤包括设备移动安装和拆除⽼旧设备和废弃设备拆除及清理费⽤。
(4)公⽤系统的⽣产和分配费⽤,包括蒸⽓、电⼒、⽔和压缩空⽓等。
(5)杂项费⽤其他设备维修的服务⼯作,例如有些企业的⼚房地⾯和门窗的清扫,运出废弃物和垃圾等费⽤。
此外按财务会计部门规定的科⽬,也可分为六个项⽬:设备、备品配件、劳务、外委服务(通过承包商或供应⼚商外委的劳务,也可包括设备租赁或⼯程服务费)、维修部门的管理费、全⼚的管理费。
的劳务,也可包括设备租赁或⼯程服务费)、维修部门的管理费、全⼚的管理费。
2.预算编制的依据及⽅法(1)编制预算的依据⼀般采⽤按年单位产量表⽰的维修费⽤,这适⽤产品品种固定⽽产量稳定的企业,这种预算包括固定项⽬和可变项⽬两个部分的预算。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是为了规范设备维修及费用管理流程、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费用的合理使用而制定的管理办法。
具体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检修的程序和流程:明确设备检修的步骤和程序,包括设备故障报修、维修人员安排、维修工作内容、验收等环节,确保设备检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 设备检修的责任和权限:明确设备检修的责任主体和各个环节的权限分工,确保责任目标明确、落实到位。
3. 设备维修费用的管理:建立设备维修费用的核算和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费用报销和审批流程等,以及设备维修费用的监督和监控机制,确保费用的合理使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设备检修记录和报告的管理:建立设备检修记录和报告的管理制度,包括检修过程的记录、维修结果的总结和评估等,以及设备检修报告的填写、审批和归档等,便于跟踪设备维修情况和评估维修效果。
5. 设备维修安全管理:制定设备维修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维修操作的安全规范和要求等,确保设备维修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以上是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的一些建议内容,具体的管理办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第 1 页共 1 页。
设备维护部修理费费用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部修理费费用管理制度一、修理费费用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设备维护部是企业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部门之一,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规范的修理费费用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设备维护部的修理费用管理工作,合理控制修理费用的支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企业备件库存的合理化。
二、费用管理责任部门和人员设备维护部是修理费费用管理的责任部门,具体人员分配如下:1.设备维护部经理:负责协调和监督设备维护部的修理费用管理工作。
2.设备维护部计划员:负责编制修理费用预算、报销单据的审核和费用核定工作。
3.设备维护部会计:负责修理费用的核算和统计工作。
三、修理费用管理流程1. 修理费用预算制定设备维护部每年根据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编制修理费用预算。
预算编制以往年度的设备维修保养情况为基础,参考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的年限、设备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预估。
2. 修理费用申请与报销•设备维护部成员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发现需要修理的情况时,应及时填写修理费用申请表,并提交设备维护部计划员审核。
•设备维护部计划员对修理费用申请表进行审核,确认费用申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审核通过的修理费用申请表交给设备维护部会计进行费用核定,核定标准为合理市场价格,并填写修理费用报销单。
•设备维护部会计审核修理费用报销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问题及时与申请人联系,协助解决问题。
•设备维护部会计将修理费用报销单及相关单据报送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审核。
3. 修理费用核算与分析•设备维护部会计将修理费用报销单的费用信息进行分类,并录入费用核算系统进行核算。
•设备维护部会计定期对修理费用的支出进行分析,包括费用的结构、费用的变动趋势等。
•分析结果将作为设备维护部修理费用改进和控制的依据,为优化维修管理提供参考。
4. 修理费用台账管理设备维护部会计定期更新修理费用台账,用于记录和追踪修理费用的支出情况。
台账包括以下内容: - 修理费用发生日期、费用分类、金额等; - 修理费用报销单据和凭证的存档位置。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方法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方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进展,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研和技术领域,为制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设备也需要定期维护和修理,以确保其高效稳定地运行,以便回收更多的利润。
设备检修和维护需要投入肯定的费用,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费用,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重要讨论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方法,以帮忙企业有效地降低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并提高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一、设备检修的原则1.适时性原则:适时检修设备,既能避开设备显现更大的故障,降低后期维护和修理费用,还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
2.质量第一原则:设备检修时,要确保维护和修理质量与维护和修理成本的平衡,要求以保证设备质量为前提,系统性地实行各项措施,例如设备标准化管理、设备巡检制度等,确保设备检修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3.效益原则:设备检修的效益是指在指定时间内,以尽量少的维护和修理费用,让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情形保持良好。
在设备维护和修理方面,不仅仅是要达到需要维护和修理的效果,还要体现出企业最大效益。
二、设备检修管理流程1. 全面检查设备损坏的原因及程度。
2. 订立设备检修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和修理的步骤、时间、费用等方面,并将其落实到公司的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中。
3. 检修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对高空、高压、高温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时。
4. 完成检修后,要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运行稳定,延长设备的寿命。
三、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管理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可以分为两种:预算内和预算外。
预算内的维护和修理费用是指依照公司年度预算计划布置的费用,而预算外的维护和修理费用指的是超过预算计划的费用。
对于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用的管理,应当订立科学的预算计划,成立专门的设备维护和修理预算管理小组,建立“三级批复机制”,实行维护和修理保修权责明确,实现维护和修理费用全过程的可追溯、可监控、可核算和可推测。
2023年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2023年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安全保障设备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体使用和管理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设备检修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第四条设备费用包括设备检修费用和设备更新费用。
第五条设备检修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护有序、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设备检修和费用管理应依法依规进行,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七条建立健全设备检修和费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操作流程。
第二章设备检修第八条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明确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检修责任人。
第九条设备检修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检修质量。
第十条设备检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一条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第十二条设备检修完成后应做好检修记录和检修报告,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设备费用管理第十三条设备检修费用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制定,采取合理的费用核算方法。
第十四条设备检修费用由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承担,根据使用单位的情况可以进行分摊。
第十五条设备检修费用应列入财务预算,经过审批后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设备检修费用的使用应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第十七条设备更新费用应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更新需要进行核算,并按照规定进行更新。
第十八条设备更新费用应从预算中列支,并经过审批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九条设备检修和费用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设备检修和费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规行为、扣除绩效工资、行政处罚等。
第二十一条对于严重违反设备检修和费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未尽事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解释。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所有设备的检修工作,包括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和大修等,必须按照本办法进行。
第三条设备检修工作由设备维护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
设备维护部门应当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检修工作。
第四条设备的检修费用由设备维护部门承担,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由相关部门承担:
(一)由于使用部门的原因导致设备故障;
(二)设备的检修费用超出设备维护部门的预算。
第五条设备检修前,设备维护部门应当编制检修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第六条设备检修期间,设备维护部门应当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质量。
第七条设备检修后,设备维护部门应当编制设备检修报告,并将检修结果及时通报设备使用部门。
第八条设备维护部门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日期、检修人员、检修内容、检修费用等。
第九条设备维护部门应当定期对设备的检修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
第十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设备维护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设备维修费用的管理,确保设备维修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维修费用管理。
三、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
2. 财务部门负责设备维修费用的核算、报销和资金管理。
3. 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报修,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做好维修费用管理工作。
四、内容及要求1. 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编制(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历史和预估的维修需求,编制年度设备维修费用预算。
(2)预算编制完成后,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3)财务部门审核后,提交给总经理审批。
(4)总经理审批后,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进行执行。
2. 设备维修费用的审批(1)使用部门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填写《设备维修申请表》,并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对维修申请进行审核,确定维修方案和维修费用。
(3)维修费用在预算范围内的,设备管理部门可以直接批准维修;如果维修费用超过预算,设备管理部门应报请财务部门审核。
(4)财务部门审核后,确定维修费用是否可以批准。
如果可以批准,设备管理部门可以进行维修;如果不能批准,设备管理部门应与使用部门协商解决。
3. 设备维修费用的执行(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维修方案和维修费用,安排维修工作。
(2)维修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填写《设备维修验收单》,对维修工作进行验收。
(3)使用部门对维修工作进行确认,并签字。
(4)设备管理部门将维修费用报销给财务部门。
4. 设备维修费用的监督(1)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维修费用进行审计,确保维修费用的合理使用。
(2)财务部门应对设备维修费用的报销进行审核,确保维修费用的合规性。
(3)使用部门应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维修费用的监督工作。
五、维修费用的控制1.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避免不必要的维修。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节约维修费用,根据《设备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检修及费用管理。
第三条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修及时、费用合理”的原则,确保设备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条设备检修的费用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编制、审批,由财务部门负责核算、报销。
第二章设备检修程序第五条设备检修包括计划检修和突发检修。
计划检修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突发检修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及时进行安排。
第六条设备的计划检修需要提前制定检修方案,包括检修内容、时间、维修人员等。
方案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报备相关部门。
第七条设备检修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第八条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现需要更换零部件的,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采购。
第九条设备检修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和维修人员应编制检修报告,详细记录检修过程、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
报告应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和备案。
第三章费用管理办法第十条设备检修的相关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维修工具费等。
第十一条设备检修费用应按照财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和报销。
财务部门要对费用的使用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费用使用合规合理。
第十二条设备检修费用的核算应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为基础,严禁虚报和浪费。
第十三条设备检修费用的报销应提供相关单据和材料,包括发票、收据、维修记录等。
财务部门对相关单据和材料进行审查和审核。
第十四条设备检修费用的编制应根据设备检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和分配。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第十五条设备检修费用的监督由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负责。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检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及时处理检修中的问题和纠纷。
设备修理费用管理制度
设备修理费用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设备数量的增多,设备维修和维护成本日益增加,为了合理管理设备修理费用,提高维修成本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公司制定了设备修理费用管理制度。
二、管理制度的目的1.规范设备修理费用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成本。
2.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生产停滞。
3.合理控制维修费用,确保公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预算的合理分配。
三、适用范围该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维修费用管理,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仪器仪表等。
四、费用管理流程1.设备故障报修设备故障发生后,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维修部门报告故障情况,并填写设备故障报修单。
2.维修部门审核维修部门收到设备故障报修单后,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维修。
若需要维修,维修部门将对维修事项进行评估,包括维修所需时间、所需配件和维修费用估算等,并填写设备维修评估单。
3.费用审批维修部门将设备维修评估单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维修评估单中的信息进行费用审批。
在审批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提出建议。
4.维修执行经过费用审批后,维修部门将安排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并将维修情况记录在设备维修记录单中,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和使用的配件等。
5.费用结算维修部门根据设备维修记录单汇总维修费用,并向财务部门提供相关支持文件进行费用结算。
财务部门根据维修费用进行核算,并及时报销。
六、责任与考核1.设备维修部门负责维修费用的审批、报销和管理,需确保维修费用合理、准确和及时。
2.相关部门负责对设备维修部门的费用管理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费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3.公司将定期评估设备维修费用管理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并经公司相关负责人签署批准。
2.对于未尽事宜,按照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八、总结设备修理费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实现设备正常运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二篇)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股份公司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工作,提高设备检修技术及费用管理水平,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使修理费的使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计划性、经济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备检修是指为了保持或恢复和改善设备能完成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维护和修理。
第三条设备检修目标是以经济合理的费用,消除设备缺陷,维持设备良好性能,保持设备完好,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第四条修理费是指设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为恢复或维持其原有性能和能力所发生的、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费用。
修理费的支付范围包括大修理、维修(中、小修理)、维护(保运)等工作中发生的劳务费、材料费、检修工程结算费及检测费。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各单位的设备检修管理和检修费用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设备管理部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中石化有关检修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负责制订设备检修管理方面的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三)负责编制年度设备检修费用预算,分解各单位年度设备检修费用指标,审核设备检修费用的结算,对年度设备检修及费用的使用控制负责。
(四)检查考核各生产中心、部门执行设备检修管理办法的情况。
(五)审核、审批各类设备检修计划,组织各单位系统停车检修工作。
(六)负责组织检修过程的HSE管理。
(七)组织对检维修承包商施工资质的评定、管理和考核工作。
(八)组织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推广和应用现代设备检修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
第七条经营计划部职责:(一)负责编制各装置生产经营计划。
(二)负责编制各装置停车检修安排。
第八条资产财务部职责:(一)负责编制年度修理费预算指标。
(二)负责监督修理费用开支情况。
第九条监察部职责:(一)监督检修项目外委的招投标或询比价活动,使其全过程符合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原则。
设备维护部般修理费费用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部一般修理费费用管理制度1. 背景设备维护部是公司重要的维护设备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公司生产设备正常运转。
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故障等原因,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维修和保养费用。
为了更好地控制设备维护费用,保证公司合理的使用费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设备维护部所有设备普通维修及保养期间产生的费用管理。
3. 一般修理费用的支付方式设备维护部的维修费用,按照以下方式支付:3.1 存在维修保养合同对于与设备维护部签订了维修保养合同的设备,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3.2 未签订维修保养合同对于设备维护部未签订维修保养合同的设备,维修费用按照以下支付方式执行:1.维修费用负责人应当及时与财务部门联系,向财务部门提交维修费用申请,同时说明维修设备名称、规格、维修内容和修理费用等相关情况。
2.财务部门收到维修费用申请单后,进行审核并进行财务凭证记账,确认后支付。
4. 维修费用核销设备维护部进行维修时,需要提供下列资料:1.维修设备报修单2.维修人员维修操作记录单3.维修现场工作照片(对于重要设备)对于以上资料齐全的维修设备,维修费用负责人应当将费用核销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后核销。
5. 基础设施维护费用备案设备维护部在进行设备维修需要耗费较大的基础设施资源的情况下,需要向财务部门备案。
6. 制度执行本制度由设备维护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执行。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根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处理。
7. 结束语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设备维护部进行维修及保养费用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供公司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是对设备维护人员的考察和监督,促进设备维护部的管理水平提高。
希望设备维护部全体成员能够认真遵守本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一、概述设备检修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设备检修过程中的费用,制定了以下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二、检修计划1. 检修计划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使用率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空闲或使用率较低的时间进行检修。
计划应包括检修的设备名称、检修时间、所需人员等信息。
2. 检修计划应提前向相关人员进行通知,并确保检修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费用管理1. 检修费用应按照检修计划进行预算,充分考虑设备所需的材料、人力和外部服务等费用。
2. 检修费用应通过设备维护基金或设备维修预算进行资金拨付。
3. 检修费用管理部门应根据检修情况进行费用核算,确保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四、费用预算1. 费用预算应根据设备的类型、规模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设备的正常检修。
2. 费用预算应充分考虑设备的老化情况,适时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替换。
3. 费用预算应根据设备检修的紧急程度进行优先安排,确保关键设备的检修及时进行。
五、费用审批1. 检修费用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2. 审批时应仔细核对费用预算和检修计划,确保费用预算和计划的一致性。
3. 审批部门应及时处理审批事项,确保检修任务能够按时进行。
六、费用监控1. 费用监控部门应随时监测检修费用的使用情况,确保费用的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 监控部门应及时报告费用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情况,确保费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3. 监控部门应根据费用使用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优化费用管理的效果。
七、绩效评估1. 设备检修的绩效评估应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修情况进行评估。
2. 绩效评估应定期进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问题和漏洞。
3. 绩效评估应以数据为依据,客观评估设备检修的效果和费用使用的合理性。
八、责任追究1. 对于未按照检修计划进行检修的责任人员,应追究其责任,确保检修任务的顺利进行。
2. 对于未按照预算进行费用使用的责任人员,应依法追究其责任,确保费用的合法、合规使用。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设备维修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避免的环节,为了规范设备维修费用的管理,提高费用使用效率和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维修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费用控制原则1.合理性原则:设备维修费用应与设备使用寿命、设备重要性和损坏程度相匹配,不得出现浪费行为。
2.公平性原则:费用分摊需公平合理,依据设备使用部门和直接受益部门进行费用分摊,不得偏袒其中一部门或个人。
4.节约性原则:设备维修费用使用应遵循节约用财、合理用财的原则,针对费用高的维修项目应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措施。
5.系统性原则:设备维修费用管理应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相衔接,确保费用管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四、费用编制和报销流程1.维修申请:设备使用部门发现设备损坏需维修时,应填写《设备维修申请表》并提交给维修部门。
2.维修评估:维修部门根据申请表对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评估,确定维修所需费用,并出具《设备维修费用评估表》。
4.费用预算:在设备维修费用已确定后,企业应将其纳入年度预算计划,确保有足够的预算用于设备维修。
5.费用报销:设备维修完成后,使用部门应填写《设备维修费用报销申请表》,并附上相关凭证,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费用报销。
五、费用分摊与核算1.设备维修费用分摊: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直接受益部门确定费用的分摊比例,使用部门应按比例承担设备维修费用。
2.设备维修费用核算:费用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费用核算原则进行核算,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设备维修费用考核:企业应建立设备维修费用考核制度,对使用部门的设备维修费用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六、费用管理与监督1.设备维修费用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账务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维修费用的核算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做好相应的账务记录和归档。
2.内部审核与审计: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维修费用的内部审核和审计工作,确保费用使用合规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电气检修费用管理制度
电气检修费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电气设备的检修费用管理,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费用管理的基本原则1. 合理性原则:检修费用必须具有合理性,即费用必须与实际维修工作量和使用情况相符合,不能存在浪费和滥用的现象。
2. 透明性原则:检修费用必须具有透明性,即费用的构成明确且公开,所有费用必须能够清晰地追踪到来源。
3. 单位负责原则:各单位必须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检修费用进行管理,做到自律自查,确保费用的合理和规范性。
4. 节约原则:对于检修费用的支出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1. 检修费用标准制定:根据电气设备的不同类型和规格,制定相应的检修费用标准,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以及各种情况下的额外费用。
2. 检修费用核算:(1)工单管理:对于每一次检修维护工作,必须制定详细的工单并进行核算,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费用结算:对于每一次检修维护工作,必须及时结算费用,明确计算每一项支出的来源和用途。
3. 费用预算管理:在每一年度初制定电气设备的检修费用预算,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计划合理安排费用支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费用监督管理: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或人员,对电气设备检修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费用统计分析:定期对电气设备检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费用的偏差和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费用管理的措施。
6. 费用审计管理:每年对电气设备检修费用进行审计,确保费用的合理和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问题人员给予处理。
四、费用管理的责任制度1. 主管领导责任:各单位主管领导必须对电气设备的检修费用负总责,确保费用的合理和规范。
2. 部门负责人责任: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负责具体的费用管理工作,确保费用的准确和及时。
五、附则本管理制度由XX责任系统执行,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设备的检修及相关费用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应遵循安全、经济、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应注重预防为主,及时维修为辅的原则。
第五条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应分层次、分技术、分质量、分专业的原则。
第六条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实现责权明确,流程规范,工作有序的管理。
第二章设备检修第七条设备检修包括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两种形式。
第八条计划检修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和计划进行的设备检修工作。
第九条非计划检修是指由于设备故障、事故等原因,需要临时进行的设备检修工作。
第十条计划检修应由设备管理部门或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具体执行情况要及时上报领导。
第十一条非计划检修应由设备管理部门或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具体执行情况要及时上报领导。
第十二条设备检修工作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检修方法和流程。
第十三条设备检修工作应明确检修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检修质量和效率。
第十四条设备检修工作应做好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设备检修工作应做好记录和资料保存,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章费用管理第十六条设备检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
第十七条设备检修费用的组成包括人员费用、材料费用和专项费用等。
第十八条设备检修费用的核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十九条设备检修费用的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程序执行,禁止无计划或超预算的支出。
第二十条设备检修费用的监督应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保障费用的合理使用。
第二十一条设备检修费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差错,应及时进行纠正,追究责任。
第二十二条设备检修费用的结算应及时完成,确保相关款项的清算和核对。
第四章复检与验收第二十三条设备检修完成后,应进行复检和验收工作。
电工工作中的维修费用控制总结
电工工作中的维修费用控制总结维修费用是企业日常运营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开支,对于电工工作来说,维修费用的控制尤为关键。
本文通过对电工工作中维修费用控制的实践和反思,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维修需求合理评估在实际维修工作中,需求的合理评估是控制维修费用的关键。
首先,需要对设备或系统的故障进行准确诊断,确保维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采购备件和材料时,要根据实际维修需求进行精确订货,避免采购过量或过少,减少维修成本的浪费或拖延。
二、优化维修流程合理规划和优化维修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维修费用。
例如,建立完善的维修计划,合理安排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此外,加强对维修记录和维修工作数据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维修流程。
三、加强预防性维护预防比修复更经济,因此加强预防性维护是降低维修费用的有效手段。
通过定期巡检和保养设备,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处理,可以避免普通故障的产生,减少维修负担和维修费用。
此外,合理制定维护计划,选择合适的维护方式和周期,降低设备损耗和故障率,进一步控制费用。
四、合理采购备件和材料适当的备件和材料采购策略对维修费用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采购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谈判和沟通,争取合理的价格和优惠条件。
同时,要注重备件和材料的质量,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维修所需物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此外,合理控制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减少成本支出。
五、加强团队合作和技能培训团队的协同作战和成员的技能水平是保障维修工作质量和降低费用的重要因素。
团队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作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此外,加强对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其维修技能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减少因技术不足导致的费用支出。
六、定期维修费用分析和评估定期对维修费用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范文一、背景介绍设备检修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对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而设备检修过程中涉及到的费用管理也同样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率。
因此,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及费用管理办法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的和原则1.目的本办法的目的是规范设备检修和费用管理的流程,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同时合理控制设备检修费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原则(1)安全第一:设备检修过程中要以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为首要原则。
(2)协同配合:设备检修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
(3)科学管理:根据设备状况和需求,科学制定检修计划和费用预算,并进行有效的费用控制。
(4)优化选择: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检修方法和更换零件,提升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5)事后回顾:设备检修完成后要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检修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
三、设备检修流程1.设备检修计划编制(1)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和检修历史,分析设备使用情况和问题,制定设备检修计划。
(2)根据设备检修计划确定检修工作时间、人员和物资准备等。
(3)编制检修任务清单和工作计划,明确每个检修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流程。
2.设备检修实施(1)设备停机:按照检修计划进行设备停机,并进行安全控制措施。
(2)设备拆卸:按照检修任务清单逐项拆卸设备,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并记录检修情况。
(3)零件更换:根据拆卸出的零件情况,根据需要更换零件,并做好零件的记录。
(4)设备维护: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清洗、润滑、校验、调整等维护工作。
(5)设备组装:对维护完成的设备进行组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6)设备启动:在检修完成后进行设备启动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性能和安全。
3.设备检修记录与总结(1)检修记录:对设备检修过程中的拆卸、更换和维护等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工作内容等。
(2)检修评估: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性能和安全评估,评估检修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与控制实施办法措施
+维修电工现场工作细节及内容
第一篇、设备维修费用管理与控制实施办法措施
一、总则:
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涵已由过去的强调为生产服务,追求较高的设备完好率指标转变到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要求设备管理工作重视维修费用的管理与控制,以最少的维修费用达到最高的设备可利用率。
二、重视设备的采购管理:
设备的采购在选型上极其重要,若其可靠性高,可维修性良好,设备的后期维修费用就会减少很多。
另外,要选择统一的机型,既便于备件的储备,通用互换,也便于维修的组织,节省库存费用。
设备选型的好坏,决定着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多少。
三、选择适宜的维修方式:
如何摆正生产与市场的关系、生产与维修的关系至关重要。
不重视维修,生产上随意性大,在组织上、资金上、时间上不能给予设备管理与维修最基本条件的保证,必然会造成设备失修,设备完好状况下降,进而影响设备效能的发挥,造成设备维修费用的增加。
改进过去被长期采用的设备三级保养,大、中修等传统作法。
应由专人,组织合理的时间进行保养,对于大、中修等计划预修制,则改用灵活的项修、保养来替代。
四、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
设备性能不好,效率不高,以及闲置过多,也是对设备资产的一种无形浪费,造成成本的增高。
为此,重视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实行“责任与维修”、“维修人员年度考评制”等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设与维修人员自我约束机制的建设。
组织设备完好治理,“五漏”整顿,消除操作与维修“七项有害行为”等多项活动。
设备有效作业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单位维修费用。
五、精心维修与保养设备:
对设备认真细致维修、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可防止设备零部件非正常磨损与损坏,延长修理间隔期,减少维修费用。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维修浪费:一是设备失修。
这是由于设备检查漏项,预测不准确或由于经费不足,对设备不重视,拼设备而造成的设备失修现象。
二是过剩维修。
这是由于对设备进行过多的维修安排,以及过分追求设备性能的完好,如要求修旧如新等,要求过剩的功能造成的维修浪费。
六、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和规章条例,对成本有很大影响。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设备管理的重点。
为杜绝和减少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账物不符、维修保养不到位、设备带病运转、违章操作以及润滑不良等形式的浪费,提高全员的自觉性。
公司设备管理部根据统计维修费用的实际情况,先后制订维修费用管理规定、非正常损坏件与设备事故
的报告及处理制度、关于旧件修复的鉴定与奖励规定等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保养规范,点检与保养记录,强化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
七、制订科学、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1、指标是指导、检查、评价各项业务、技术、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果的依据。
指标可分成单项技术经济指标和综合指标,也可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指标的主要作用有:定量评价管理工作的绩效;在管理过程重起监督、调控和导向作用;起激励与促进的作用。
2、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就是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能够综合评价没备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指标。
设备管理的技术指标是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管理工作涉及到资金、物资、劳动组织、技术、经济、生产经营目标等各方面,要检验和衡量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和设备资产经营效果,必须建立和健全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3、维修定额:对全面衡量维修的劳动组织、物质、技术装备、修理技术水平有价值,应继续使用。
但制定维修定额系数,随着设备科含量的不断增加,需作修订和补充,同时应制定科学的维修指标。
4、设备完好率:作为设备技术状态的主要考核指标,目前仍是有效的,可继续使用。
但在具体操作中,应对完好标准的定性条款加以研究改进,力求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或对指标的计算
加以改进,确保指标的准确。
八、加强成本管理教育:
1、为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专门成立了由工程师参加的维修换件把关组,并就备件领用程序、非正常损坏件的鉴定与处理制订了专门的规定。
2、为适应市场形势,维修人员积极参与并配合厂部进行原辅材料优化配置工作,在基本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设备,适应各种原辅材料,使优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大力开展成本教育活动。
为搞好成本管理,就费用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分析,商定各种对策,在节假日检修,每日的生产会上经常进行专题说明与要求,并结合修理工考评进行了专项培训,使成本管理工作得以深化。
九、提倡修旧利废,节能降耗:
1、为降低维修费用,充分发挥和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就旧件的修复、零件的损坏制订了专门的鉴定程序与奖罚处理规定。
2、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
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没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
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如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
十、加强技术改进工作:
技术改进对于完善设备性能,降低维修费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小改小革,消除设备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与效率,大大降低了检查与维修的工作量,每年可节省不少维修费用。
十一、建立监控体系,突出设备的经济管理:
1、过去维修费用分析,大都在期末进行,属于事后分析,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当前,企业不应单纯搞事后分析,而要加强推广成本预测分析,即把计划分析、预测分析和事后的实绩分析结合起来,成立起完整的分析、预算体系。
2、建立行之有效的设备监控体系。
通过对设备立项的把关,减少不必要的新设备投入;通过技术协议的会签,保证设备的售后服务;通过对设备使用期维修费用的控制与考核,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修技术攻关、外购备件控制、备件的修旧利废等工作;通过设备调剂、调拨、报废再利用,优化没备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对设备维修技术监察与考核,加强维修技术攻关,保证设备基本处于完好状态;搞好综合平衡,保持没备管理、设备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第二篇、维修电工现场工作细节及内容
一、作为一名合格电工,在作业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精神状态良好,只有在精神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安全的完成电工作业,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倒闸、停送电,甚至设备电线连接时出现精
神恍惚等,假如精神状态不好,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作为一名精明的电工,每次作业时要保证双岗作业,当自己作业出现意外时,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假如在单岗作业中出现了意外,那么面临的将是无助和绝望。
三、“电”是令人生畏的东西,作为电工克制它的武器就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电工作业中的齐全完好的绝缘用品,劳保齐全是所有工种“手指口述”的第一条,我感觉这条对电工最为重要,尤其是在进行高压作业的时候一定不能偷懒,为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把绝缘用品佩戴好。
四、作为电工,要养成做任何操作是都先验电的习惯,例如:在作业中碰到一个裸露的线头,作为其他工种的人可能会拿手摸摸带不带电,我想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作为电工看到这种情况必须拿出验电笔试试有没有电,然后用绝缘胶带包好。
五、“地线”是电工在接设备线时最容易忽视的一条线,尤其是临时用设备,例如:砂轮机、电焊机、打压机等,作为一名有责任的电工,一定要把这条“生命之线”接好,因为用这些设备的人不是电工,他们可能缺少必要的电工知识,当出现漏电意外时,这条线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救命线”。
六、作为一名电工,必须将安全操作规程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规范自己的行为。
严禁在设备运行的情况下检修设备。
比如:在倒闸作业中,要事先通知信号卷扬工,暂时停车,等倒闸作业完成后,再行动车,卷扬可以避免在倒闸时出现意外急停。
七、监护人不监护,不与操作人一起操作而脱离岗位去从事其他活动。
在电工作业时,必须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人员必须听从监护人员提醒和监督,监护人员不得无故离开,以免操作人员错误操作而发生意外。
八、检修工作完成后,必须请点工具和使用的电气元器件,防止遗漏在电气设备内,在送电时发生短路或者其他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