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年热点专题复习·社会转型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3.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3.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19世纪中后期)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二、具体表现:(1)政治上:一方面(侵略),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反侵略),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中外反动势力从对抗到相勾结。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立;近代企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上:“天朝上国”观念受冲击,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4)社会生活上:西方经济侵略,改变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5)外交、国防、教育:近代化。

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总理衙门。

洋务运动推动。

三、转型原因:西方列强侵略。

四、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答案】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

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 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2.明末清初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2.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16~18世纪) 时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近代文明的前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二、具体表现:(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反君主专制的出现。

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①农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美洲农作物传入;人口激增,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步废除(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②手工业:私营超过官营;制瓷业种类增多并融入外来文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抑制工商业(重农抑商)。

③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长途贸易发达;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3)思想文化科技: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儒学极端化);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没有产生近代科技。

〖承古萌新。

“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

“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4)外交: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5)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三、转型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

四、真题训练1.(2019·北京高考·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

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D由材料“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只得遵旨”可知内阁掌握票拟权,但最终的决定权取决于皇帝,故选D项;内阁大学士能够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排除B项;内阁掌握票拟权,“按照皇帝传谕来票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高三三轮专题复习四:社会转型

高三三轮专题复习四:社会转型

专题三: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1、【热点解读】A、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是指构成社会的诸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体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之间的质变或同一形态内部发生的部分质变或量变过程。

社会转型从空间看往往是全方位、多角度,从时间看往往是加速度的,从程度看往往是深层次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文明转型,往往伴随着战争与流血、思想多元和社会动荡、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巨大调整。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研究》B、影响社会转型的因素:经济:新兴经济成分的产生及发展——经济基础政治:新兴阶级力量的形成;改革或革命运动的推动思想:科技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C、社会转型划分的标准:从经济形态方面看:从采集时代发展到农耕时代;从农耕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从工业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从社会形态方面: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国家形态方面:从部落联盟到早期国家;从邦国联盟到专制帝国;从专制帝国到近代国家;从殖民社会到民族国家;从政治形态方面:政权组织方式的强化和转变,比如:由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2、【热度依据】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

面对深层次矛盾和“成长的烦恼”,“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理顺利益格局,调整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顺应主流民意,使改革真正惠及亿万百姓,不仅是领导层考虑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高考命题的“多发区”;3、中国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专题复习: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课件[课件3]

专题复习: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课件[课件3]

法家思想:厚今、变革、集权、法治; 董改造儒家: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殖民侵略的破坏性、建设性
“半殖民地”地”是从主权独立社会向殖民地发展, 沉沦,但这个过渡没有完成,中国最终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 沉沦,但这个过渡没有完成,中国最终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 所以半殖民地的另一半含义是半独立。 半殖民地” 所以半殖民地的另一半含义是半独立。“半殖民地”引发民 族矛盾和民族革命,革命目标是反对列强侵略者、 族矛盾和民族革命,革命目标是反对列强侵略者、实现民族 独立。 独立。 ——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半封建”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半封建”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是历史 的进步,但这个过程也没有完成, 的进步,但这个过程也没有完成,中国最终没有建立资本主 义社会,所以半封建社会的另一半含义是半资本主义。 义社会,所以半封建社会的另一半含义是半资本主义。“半 封建”引发阶级矛盾和民主革命,革命目标是反封建、实现 封建”引发阶级矛盾和民主革命,革命目标是反封建、 现代化。 ——殖民侵略的建 现代化。 殖民侵略的建 设性
政治文明
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创新与贡献
古希腊 古罗马 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任期 制、议会制、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创造出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的古 代法律,罗马法成为近代许多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陪审团制度、律 师制度和某些诉讼法原则也直接源于罗马法 。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权力集中,皇权至上,中央机构职责分 明、权利制衡、相互补充,中央有效节制地方。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农耕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君主立宪、议会主权、责任内阁、政党政治 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民主制、政党政治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 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专题复习——社会转型

专题复习——社会转型

2、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总体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①政治: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 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 ②经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融 入世界经济。 ③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指南。 由轻视人才转向尊重人才、知识;“科教兴国” 战略推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双百” 方针重新确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 倒”),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帝国 主义的封锁,奠定了新中国外交基础。 ⑤社会生活上:物质相对匮乏,勤俭节约、无私 奉献成为时代主题 转型原因: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 相关主题:政治创新、外交成就、社会观念转变、 毛泽东思想发展等等 同时代的世界:美苏“冷战”,西方进入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时代,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 发展出现“黄金时期”,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 贸易体系形成。
(二)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9世纪中期)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①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 争,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 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 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③思想上: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三)中国现代社会转型: 1、过渡时期的新中国:(1949—1956年) 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①政治:新中国成立,颁布1954年宪法,逐步确 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三大制度)。 ②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 商业,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1953年起实施 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 本确立。 ③文化:毛泽东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1956年 “双百”方针提出,推动了“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局面的出现,文学艺术界出现大批出色 的作品。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二、具体表现:(1)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俄德日为典型,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

(2)经济方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能源利用)人类由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大企业时代);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经济格局,英国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美德发展迅速并有赶超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可分三种类型:一是美德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二是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实力尚强;三是俄、日,尤其是日本发展很快,但实力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3)科技文化:“电气时代”;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现代物理学发展;印象派艺术流行。

(4)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十月革命。

三、转型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普及。

四、高考真题1.(2019.4·浙江高考·2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B.莫尔斯C.贝尔D.马可尼【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传播人声的通讯工具为电话,它发明者是贝尔,故选C项;爱迪生是电话的改良者,排除A项;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编码,排除B项;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用以传送文字和数字,排除D项。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254热点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课件】(53张)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254热点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课件】(53张)

与阶段特征进行联系,多考查社会转型的主要原 干知识,通过古今贯通、中
因,多纵横古今、贯通中外,将中外同期转型的 西比较等方式,加强对知识
情况进行比较,体现“大历史观”的宏观建构, 的运用,进一步训练关键能
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能力

热点聚焦•考点衔接
历史的发展是有时序性的,自古至今缓慢发展的过程中,积聚着“突变”的 力量,而这些“突变”就是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这是历史发 展的精彩瞬间、聚变时刻
盛转衰;资 从内部逐步瓦解着封建制度
本主义萌芽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
时代
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转型 原因
资本主 义萌芽 出现和 缓慢发 展
总体 特征
具体体现
转型 原因
多民族 国家进 一步巩 固,封建 社会由 盛转衰; 资本主 义萌芽 时代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8—前3世纪),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1.主干梳理:
总体 特征
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转型 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具体 表现
(1)国家政局: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社会性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 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国际关系上: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 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 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从国际社会主义运 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社会主义运动 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成立;诞生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2020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大全

2020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大全

2020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大全1、立意点:环保、责任、改革、梦想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最近一张手机截屏蹿红网络。

在这张截图上,24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真的是“一图说明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

而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

2、立意点:规则与底线、尊重、坚守真与善冲突时,宁要朴素的真,也不要掺假的善。

一个并不完美的真实形象,远胜人为塑造的高大英雄。

3、立意点:信念与坚持所谓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一种从业的追求;既是对自我的期许,也是对他人的承诺;既是一种职业的操守,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堪称工匠者,必有对事业的沉静与专注,必有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追求。

他们细心打磨,不至极致必不轻付于人。

他们承继传统而不泥古,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他们诚信重诺,视质量品牌为生命而决不妥协姑且。

他们摒弃浮躁,沉潜于事滴水穿石,有事业心而无功利心。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

小到技术研发、车间生产、服务提升等微观领域质量水平的提升,大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振兴、创新驱动等宏观战略的实施,都离不了工匠精神的支撑。

单个工匠力量虽微,但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来厚植工匠文化,崇尚工匠精神,都以工匠精神来打造产品和企业的品牌,逐渐涌现出众多的“中国工匠”和富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就能打造出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塑造出光灿灿的“中国形象”。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迎接质量时代和步入转型升级攻坚期的需要。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5~前3世纪)时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二、具体表现:(1)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国家政局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战国后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秦朝一统天下;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2)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3)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礼乐制崩溃(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文化专制);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4)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5)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三、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真题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

二、判断表态
选择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表态。如赞成第一种观点。或赞成 第二种观点。或两种观点各有道理,既有对也有不对的地方。
三、揭露真相+认识升华(典型史实、史论结合) 赞成第一种观点。 观点:西欧是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和文明交往的中心。 西欧崛起主要由内因决定。 理由:政治上---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哲学起源于古希腊 (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制); 经济上----西欧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源地,新航路开 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工业革命源于西欧, 最终促成世界市场形成,确立了西欧对全世界经济、政治、 军事的控制,促成了西欧文明的扩散。 思想上---近现代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等源于西欧,西欧崛起和与之相伴的殖民征服,传 播了先进文明,推动了亚非拉文明的发展。
【思考 探究】 2、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轨迹出现了巨大的 反差,导致了中西国力的易位。 (1)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在经济领域有相似之处,但也出 现了巨大的差异。试述这种“相似”和“差异”的表现。 “相似”: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2)这一时期,中西方政治“专制化”与“民主化”都有强 “差异”: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化的趋势。试述两种不同趋势的表现。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中国政治“专制化”: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制形成; (3)就文明类型而言,这一时期中西有何不同? 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西方政治“民主化”:英国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明清时期中国依然处于农耕文明阶段;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西方成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中国历史的重要转型: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②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 ④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重 要变化。 ⑤过渡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 ⑥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及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专题学案:社会转型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专题学案:社会转型

高考热点话题:社会转型01、概念解读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比如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

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有人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重要社会转型。

一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这是暴力革命式的社会转型;第二次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和平变革式的转型。

将1911-1978年间当作历史整体看,国民政府未完成社会转型,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深入社会转型的机会。

有人将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定位在19世纪前60年,清帝国的根基发生动摇,西方资本主义在向全球扩张,中国成为附庸,并由此接受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影响,为日后社会变革进行了重要积累。

有人强调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个时段。

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动。

中国近代的转型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1840-I860年,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试图在不变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全面抵抗。

但反而遭受到更大耻辱与失败。

第二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西方各种影响在中国急剧膨胀,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

第三时期:大约从20世纪初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中华民国创立。

第四时期:中华民国的创立为大规模的制度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辟了新的前景。

专题史_中国历史上两次社会转型

专题史_中国历史上两次社会转型

巩固练习:
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第一 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 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此次转 型是从封建到帝制…… 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 之后才被迫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 代……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3、西方民主政体确立的影响
比较同为君主立宪政体的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
国家
君主
立法权
行政权 帝国宰相主 持政府工作, 不向议会负 责,任期长 短完全取决 于皇帝个人 意愿。
两院制议会,即联邦 君主拥有立 议会和帝国议会。联 法权、行政、 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 德国 司法等方面 力机构,任何法律须 的广泛权力 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 准,才能生效。 君主为国家 象征,“统 而不治”。
图一
君主专制
总统Leabharlann 图二君主立宪国会
图三
最高法院
民主共和
一、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西方主要国家民主政体确立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 法国:大革命后,初步确立民主共和制国家 美国: 颁布《1787年宪法》,是联邦制民主共和国家 德国:德国统一后,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 政党制 分权制衡
二、中国历史上两次社会转型与思想变迁
马克思指出:在统治阶级内部有两种人, 一种是实践家,一种是思想家。思想家的 任务是为社会和本阶级编造幻想。……思 想家或理论家编造幻想并不是出于好奇或 别出心裁,而是现实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转引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
道家思想与社会转型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2)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的建立

2020年高考历史高分训练热点9 社会转型与继承发展附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高分训练热点9 社会转型与继承发展附答案

热点9社会转型与继承发展热点导读: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

中国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比如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中国社会的转型分为5个时期:1、春秋战国(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明末清初(17世纪末—18世纪):封建制度日益没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3、晚清至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化在各领域次第展开。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走苏联的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在此社会转型之际,我们既要继承又要注意学习借鉴、发展创新。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本来。

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子孙的活宝,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要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本,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古,不是排外,而是认真对待古代的外国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善于利用那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经过比较和鉴别,抓住精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高三热点复习3、热点解读:关于社会转型问题

高三热点复习3、热点解读:关于社会转型问题

中国古代史上的社会转型
• “多元一体”——“封邦建国”——“专制帝 国” • “贵族政治”——“门阀政治”——“精英政 治”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 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 ②.经济领域: ③.思想文化领域: 中外联系: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明末清初(17~18世纪)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 (1)对内改革: (2)对外开放: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 (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 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 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 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 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 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 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 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 国家发展关系。三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8.17~18世纪

2020年高考历史12个社会转型:8.17~18世纪

17~18世纪的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手工工场时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二、具体表现:①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代议制)。

②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③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宗教改革后,欧洲出现了启蒙运动,重创神学和专制思想体系。

④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荷兰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英国最终(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⑤科学方面迅速发展: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并且推动工业革命的兴起。

三、转型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高考真题1.(2019·江苏高考·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A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因而后来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C项错误;邦联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

2.(2019.4·浙江高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

这种“新的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D.君主制【答案】C根据材料“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结合所学,打破等级森严的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统治,故选C项;三权分立仅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方式、手段,排除A项;君主立宪是实现近代民主的一种政体形式,排除B项;君主制是法国传统等级制度体现,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早期国家 到专制集权帝 国
经济形态
如:农业时代 到工业时代
二、中国史上的“社会转型期”
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史上的社会转型期有哪些?
春秋
战国 清末
民初
新中
国初 改革开

放以来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
1.经济 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促
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 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精品】2020年热点专题复习 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
—春秋战国时期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期”?
不断发展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变迁过程中大到文明形态、国家形态,小到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根本性质变的关键期
文明形态
如:农业文明 到工业文明源自政治形态如:君主专制 到民主制度
国家形态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
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过渡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
2.政治 (1)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分封制
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 (2)诸侯争霸,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商鞅变法),打 破宗法血缘政治,法家思想的出现(韩非)为中央 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不断 形成。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 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归纳总结
经济上
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奴隶制经济逐步 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
政治上
从封邦建国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文化上
百家争鸣向文化专制转变
关系方面
诸侯争霸,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 展,在前代的基础上,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 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成为我国民族融合 的重要历史时期。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废分封,行郡县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从封邦建国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过渡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
3.文化(百家争鸣)
表现
(1)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各 种学派,“士”阶层活跃,追求实现“治国 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2)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文 化下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