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关于等腰三角形中分类讨论问题的探讨所谓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在解答数学题时有时无法用同一种形式去解决,而需要选定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将问题划分成几个能用不同形式去解决的小问题,将这些小问题一一解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

对于分类讨论问题,初中教学阶段虽然没有对此方面的教学要求,但是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解决的问题却经常遇见,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典型的分类讨论问题是在“等腰三角形”一节中,主要有由于几何图形性质不明确而需分类讨论的问题和几何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明确而需分类讨论的问题。下面举例简要论述这两类问题:

一、当腰长或底边长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例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 和10cm,求周长。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求周长。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我们在解此题前,必须明确所给的边的定义,在这里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不明确,而且还要考虑到三条线段能够构成三角形的前提,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解(1)因为8+8>10,10+10>8,则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8时,周长为8+8+10=26;

当腰长为10时,周长为10+10+8=28;

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或28cm。

解(2)当腰长为3时,因为3+3<7,所以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7时,因为7+7>3,所以此时能构成三角形,因此三角

形的周长为:7+7+3=17;

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

注意:对于此类题目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必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验证是

否能构成三角形。

二、当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例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求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分析:题目没有指明“顶角是底角的4倍”,还是“底角是顶角的4倍”因此必

须进行分类讨论。

解:(1)当底角是顶角的4倍时,设顶角为x,则底角为4x,

∴ 4x+4x+x=1800,∴ x=200,∴ 4x=800,

于是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200,800,800。

(2)当顶角是底角的4倍时,设底角为x,则顶角为4x,

∴ x+x+4x=1800,∴ x=300,∴ 4x=1200,

于是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300,300,1200。

故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为200,800,800或300,300,1200。

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500,求它的各个内角。

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500,有两种情况:与一个底角相邻的

外角等于1500;与顶角相邻的外角等于1500。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解:(1)当顶角的外角等于1500时,则顶角=1800-1500=300,

∴每个底角=(1800-顶角)÷2=750;

(2)当底角的外角等于1500时,则每个底角=1800-1500=300;

∴顶角=1800-底角⨯2=1800-300⨯2=1200;

故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为300,750,750或1200,300,300。

三、当高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时,必须分类讨论

例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250,求这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

的度数。

分析:由于题目中的“另一边”没有指明是“腰”还是“底边”,因此必须进行

分类讨论,另外,还要结合图形,分高在三角形内还是在三角形外。

解:设AB=AC,BD⊥AC;

A (1)高与底边的夹角为250时,高一定在△ABC的内部,

如图1,∵∠DBC=250,∴∠C=900-∠DBC=900-250=650,

D

B C

∴ ∠ABC=∠C=650,∠A=1800-2×650=500。

(2)当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0时, 图1

①如图2,高在△ABC 内部时,

当∠ABD=250时,∠A=900-∠ABD=650,

∴ ∠C=∠ABC=(1800-∠A )÷2=57.50;

②如图3,高在△ABC 外部时,∠ABD=250,∴∠BAD=900-∠ABD=900-250=650,∴ ∠BAC=1800-6500∴∠ABC=∠C=(1800-1150)÷2=32.50

故三角形各内角为:650,650,500或

650,650,57.50或1150,32.50,32.50。 四、由腰的垂直平分线所引起的分类讨论 图3

例5、在三角形ABC 中,AB=AC ,AB 边上的垂直

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0,

求底角B 的度数。

分析:题目中AB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AC 相交有两种情形; 图4解:(1)

如图4,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与AC 边交于点D ,∠ADE=40,则∠A=900-∠ADE=500, ∵AB=AC , ∴∠B=(1800-500)÷2=650。 (2)如图5,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AC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D ,∠ADE=400,则∠DAE=500, 图5

∴∠BAC=1300,∵AB=AC ,∴∠B=(1800-1300)÷2=250,

故∠B 的大小为650或250。

五、由腰上的中线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6、等腰三角形底边为5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 ,求腰长。

分析:如图6,由于题目中的“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

两部分的差为3cm ”,没有指明是“(AB+AD )-(BC+CD )”

还是“(BC+CD )-(AB+AD )”的“差为3cm ”,因此必须 分两种情况讨论。 图6 解:如图6, ∵BD 为AC 边上的中线,∴AD=CD ,(1)当(AB+AD )-(BC+CD )

B C

A D A

B

C

D A B C 400

E D A B C D

A

D E

400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