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因此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

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

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不错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多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

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一:红磷燃烧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待装置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小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通意义?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第二课时【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讲解】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初中化学课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初中化学优质课完整教案

初中化学优质课完整教案

初中化学优质课完整教案主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分类标准;2. 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3. 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物质的分类标准;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3. 物质分类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彩色卡片;2. 化学反应演示实验器材;3. 化学物质分类的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物质分类的话题,让学生讨论身边的物质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 提问:你知道化学物质是如何分类的吗?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2. 分发彩色卡片,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将物质分类,并讨论学生的分类标准。

三、化学反应演示(15分钟)1.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2. 引导学生思考反应前后物质的性质变化,从而加深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认识。

四、实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一些实际物质的分类实例,让学生尝试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2. 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质分类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分类不同的化学物质。

七、课后作业1. 调查一下身边的物质,看看能否将它们分类;2. 思考一个实际应用的场景,如何利用化学物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物质的分类。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分类标准的灵活运用,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

九年级化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化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化学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方式和相关常识;3. 能够解读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通过投影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大图,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学过化学的过程中,是否听说过元素周期表这个概念?”- 引导学生回想前面学习过的化学知识,与元素周期表的概念逐渐连接起来。

2. 知识讲解-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定义和发展历史,介绍德国化学家门德莱夫的贡献;-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水平行(期)和垂直列(族)的特点和区别;- 引导学生了解主要族别的特性,如碱金属、卤素等。

3. 学习活动- 分发小组练习题和元素周期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题目和元素周期表进行解答;-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搭配使用元素周期表答题,以提高合作能力和查阅信息的能力。

4. 总结复习-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有关元素周期表的重要知识点;- 回顾学习过程中解答的问题,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进行错误订正和解释;2. 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3. 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和解决相关化学问题。

教案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写与平衡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2.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3. 学习如何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化学反应概念,并提问:“你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是如何表示的?”2. 知识讲解- 解释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方法,如气体、液体、固体和溶液等;-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系数和指数的概念以及其在方程式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第一章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空气〔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

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板书〕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初中化学教案doc

初中化学教案doc

初中化学教案doc主题:水的性质及应用一、知识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与结构。

2. 掌握水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了解水的各种用途。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观察并描绘水的实验现象。

2. 能够应用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正确使用水的各种用途。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的珍惜和节约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3. 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水的重要性以及探讨水资源稀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水的性质与结构(10分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凝固、蒸发和溶解等现象,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与结构。

3. 探究水的用途(15分钟)讨论并总结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并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4. 应用水的性质(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5分钟)让学生展示或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水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节约水资源的建议。

五、板书设计:主题:水的性质及应用1. 水的性质:凝固、蒸发、溶解等2. 水的结构:H₂O3.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冷却等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笔记。

2. 思考并收集家庭中的水的应用案例。

3. 撰写一篇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小议论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的性质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水资源,合理使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共7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共7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课题: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索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索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坚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用保险措施教学着重: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小组讨论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教学设计: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套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 荐化学教学设计范例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和反思(3000字) 荐初三化学教案第2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和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要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坚持和促进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禁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着重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三、教学难点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想、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索能力。

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演示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逐渐减少?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3.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4.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留?(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活动和探索一:物质的微粒性【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线上优质课初中化学教案

线上优质课初中化学教案

线上优质课初中化学教案适用年级:初中课题:化学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和周期性特点3. 能够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4.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3.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特点教学难点:1.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特点2. 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元素周期表实物3. 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实物,引导学生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10分钟)教师通过PowerPoint课件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元素的周期性特点。

三、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指导书,实验化学性质的预测,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特点。

四、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和周期性特点。

五、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和周期性特点。

实验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下节课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初三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0篇)

初三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0篇)

初三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0篇)初三化学教案篇一一、课题初三化学实验复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②了解常见气体制取的思路,明确所要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能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③了解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市质检考试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缺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②通过问题和习题的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试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联想、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常见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入:与学生交流、讨论质检试卷有关实验部分题目的得失,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引入主题。

2、复习主题:①②③(一)、常见气体的制取(1)反应原理(2)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3)净化与干燥(二)常用仪器的使用3、作业布置六、课后反思初三化学教案篇二一、教学理念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初三化学优质课教案(详案)

初三化学优质课教案(详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详案)备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过程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3、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通过学习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那么实验室用哪些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呢?(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大家继续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板书】实验活动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投影:学习目标)【提问】同学们看老师桌面上高锰酸钾这一种药品,请大家观察其状态及颜色,直接加热它能否得到氧气呢?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实验,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请一位同学手持试管夹,把一匙的高锰酸钾放进试管内,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进试管内)。

同学们观察,木条复燃了,说明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

(投影出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提问】刚才我们制取到了氧气,如果要把制得的氧气收集起来还需要什么?(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投影上的这套装置中仪器的名称?【提问】上述收集气体用什么方法?(排水集气法)为什么可以用它来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讲解】选择好了药品及装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5-P46,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准备演示)【教师活动】点击投影出示七个步骤(学生齐读“查、装、定、点、收、离、熄)【提问并演示】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个别答)(因时间原因装置气密性已经在课前检查过,此处略)如何组装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如何装入固体药品?注意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注意试管口还要放什么?给药品加热前得先干嘛呢?(预热)排水法收集什么时候知道集满?满了的氧气正放还是倒放?【教师活动】收集好两瓶气体了,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请同学们先听好接下来的实验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国家优质课教案

初中化学国家优质课教案

初中化学国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所占的比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所占的比例。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所占的比例。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质组成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分享对水的组成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水的组成。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分发实验器材和实验试剂,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解释水的组成。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所占的比例,引导学生理解水的组成。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水的组成,明确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水的组成,掌握了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水中所占的比例。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在知识讲解环节,学生能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水的组成,明确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

通过巩固练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水的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全套doc

初中化学教案全套doc

初中化学教案全套doc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认真、细心和耐心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2. 化学实验室常见器皿和试剂的使用3.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4. 实验操作技巧教学准备:1. 各种常见的化学器材和试剂2. 实验室安全设施3. 实验操作手册和相关资料4.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化学的基本概念1. 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讲解原子、分子和元素的概念3. 示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第二课:实验室常见器皿和试剂的使用1. 火焰试管和试管夹的使用方法2. 试剂瓶、量筒等器皿的使用技巧3. 常见试剂的性质和用途介绍第三课: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1. 讲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和热力学等基本概念2. 利用实验演示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3. 布置小组实验,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过程第四课:实验操作技巧1. 教授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如称量、溶解、过滤等2.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检验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3. 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业安排:1.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做好笔记2. 课后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 准备相关实验操作手册的复习材料教学反思: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培养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3. 认识几种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
2.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3.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1. 辨别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2. 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从而引出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元素的定义和化合物的定义;
2. 分别介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3. 通过举例子讲解几种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三、实验(20分钟)
教师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从而加深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就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五、巩固(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几种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定义、分类方法和性质。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实验和课外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6篇)初中化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

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

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

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精选11篇)九年级化学优秀篇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相对较为独立;从整套教材的编写上来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气体制取的实验,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抽取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催化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初识氧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生答]1.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2.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3.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4.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

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

初中化学优质课教案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掌握如何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

2.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掌握。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介绍。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介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的实例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2. 授课: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实验,演示如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 整理化学反应速率的笔记。

2. 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教案(合肥46中刘亮荣)谁偷走了我的肥料(滁州哈正昆)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铜陵朱晓娟) 火焰的探究(蚌埠丁雅静)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探究教学设计(池州刘静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桐城市张媛)评课“暖宝宝”中有效成分的探究(芜湖何建国)探究白酒的主要成分(宣城陈和庆)碳的化学性质(淮南许东亚)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安庆熊凤林)氧气(萧县张雷)《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金寨黄荣弼)氧气教学设计(东至县龙泉中学钱顺林)评课PPT 燃烧和灭火教案1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