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以及光纤的类型和结构。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发射机、光纤、接收机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

3. 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优点,了解其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光纤通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掌握光纤的连接、敷设和测试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态度,使其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光纤通信领域的发展,增强国家自豪感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光纤的传输特性:模式、带宽、损耗- 光的发射与接收原理2.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发射机:光源、调制器- 光纤: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接收机:光检测器、解调器3.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不同场景下的光纤敷设与接入技术-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4. 光纤通信性能分析- 系统性能指标:速率、误码率、距离- 影响光纤通信性能的因素- 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和技术5. 实践操作- 光纤的切割、熔接和测试- 光纤通信实验:搭建简易光纤通信系统- 小组合作:设计并分析光纤通信方案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下安排和进度:- 第1周:光纤通信原理- 第2周: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第3周: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第4周:光纤通信性能分析- 第5周:实践操作(实验课)教材章节对应如下:- 第1-2章:光纤结构与特性、光纤通信原理- 第3章: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第4章:光纤通信技术与应用- 第5章:光纤通信性能分析与优化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课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和优点。

2. 学习光纤的构造、分类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与接收的过程。

2. 学会使用光纤通信设备,进行简单的光纤连接与测试操作。

3. 能够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光纤通信实验模型,验证光纤通信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对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了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索,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光的传播原理- 光纤的传输特性2.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发射与接收设备- 光纤与光缆- 中继器与光纤分路器3.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 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光纤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4. 实践操作- 光纤连接与测试- 光纤通信实验模型设计与搭建- 信号传输与接收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如下安排:第1周:光纤通信原理第2周: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第3周:光纤通信技术应用第4周: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光纤通信基础知识、系统组成、应用及实践操作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光纤通信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光纤的构造和特性、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等;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光纤、光接收器等;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光学仪器和设备进行光纤通信实验;具备分析和解决光纤通信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前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光纤通信概述:介绍光纤通信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光的传播:讲解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原理,包括光纤的构造和特性、光的传播模式等。

3.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介绍光信号的调制方法和解调原理,包括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等。

4.光纤通信系统:讲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光纤、光接收器等,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5.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介绍光纤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通信、电力、交通等。

6.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讲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高速光纤通信、光纤到户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光纤通信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光纤通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的光纤通信技术教材,如《光纤通信原理》等。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学院: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目录1.引言 (03)2.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定义 (03)3.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 (05)4.偏振模色散的补偿技术 (05)4.1光补偿方案之一 (05)4.2光补偿方案之二 (05)4.3电补偿方案之一 (06)4.4电补偿方案之二 (06)5.偏振模色散的研究动态 (07)6.结束语 (08)摘要偏振模色散已成为当前发展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概念、描述方法以及测试和补偿技术。

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和我国的具体实情,指出研究偏振模色散的测试和补偿技术对提高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的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光纤通信,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1.引言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用户对通信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作为现代长途干线通信主体的光纤通信一直在朝着高速率、大容量和长距离的方向发展。

在单信道速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也已日趋成熟并商用化。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限制高速率信号长距离传输的因素主要包括光纤衰减、非线性和色散。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研制成功,使光纤衰减对系统的传输距离不再起主要限制作用。

而非线性效应和色散对系统传输的影响随着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的引入也逐渐减小和消除。

随着单信道传输速率的提高和模拟信号传输带宽的增加,原来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太被关注的偏振模色散(PMD)问题近来变得十分突出。

与光纤非线性和色散一样,PMD能损害系统的传输性能,限制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距离,并被认为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和距离的最终因素。

正是由于PMD对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近十几年来,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正成为目前光纤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

2.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定义单模光纤中,基模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模组成的。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matlab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matlab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matlab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MATLAB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MATLAB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和分析。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光纤的基本特性及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熟悉MATLAB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MATLAB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能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光纤通信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光纤通信概述: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光纤的特性:讲解光纤的传输原理、损耗机制和色散特性;3.光纤通信系统: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射、传输、接收和调制解调技术;4.MATLAB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讲解MATLAB的基本用法,以及在光纤通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5.光纤通信概述(2课时);6.光纤的特性(3课时);7.光纤通信系统(4课时);8.MATLAB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6课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用于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MATLAB仿真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等国内外优秀教材;2.参考书:提供《MATLAB教程》等相关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复习;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MATLAB软件及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光纤通信本科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本科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 本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和优势。

2. 学习光纤的组成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纤及其应用场景。

3. 掌握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作用。

4. 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编码和解码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光纤通信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通信问题。

2. 学会使用光纤通信设备,进行简单的光纤连接和测试操作。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光纤通信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光纤通信实验和项目中相互协作的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阶段的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科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光纤通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的传播原理2. 光纤通信器件- 光发射器:LED、LD、光泵浦源- 光接收器:PIN光电二极管、APD- 光纤连接器、耦合器、波分复用器3. 光纤通信系统-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常用编码解码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4. 光纤通信网络- 网络结构及其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光网络的发展趋势5. 光纤通信实验- 光纤的切割、熔接与测试- 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的性能测试- 光纤通信系统的搭建与性能评估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器件、系统、网络及实验操作等方面。

光纤与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与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与通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光纤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通信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掌握光纤的构造、分类和主要性能参数。

3. 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设备及其功能,如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光纤的连接、敷设和测试方法。

3. 学生具备运用光纤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2. 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光纤通信原理: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如光的全反射、光纤的种类和结构,使学生理解光纤通信的物理基础。

2. 光纤的特性:讲解光纤的主要性能参数,如损耗、带宽、色散等,以及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

3. 光纤通信设备: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设备,如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纤耦合器等,并分析其功能和工作原理。

4.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步骤,掌握简单系统的设计能力。

5. 光纤通信应用:介绍光纤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光纤到户等,使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的重要性。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的构造、分类和特性;2.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源、光检测器、光纤放大器等关键器件的工作原理;3. 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应用领域及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带宽、误码率等;2. 学会使用光纤通信设备,进行简单的光纤连接、熔接和测试操作;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光纤通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对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 通过学习光纤通信技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光纤通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光纤通信技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基本原理- 光纤的结构、分类及其特性;-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原理;- 光纤的损耗与色散。

2. 光纤通信系统关键器件- 光源:LED、LD、FP激光器等;- 光检测器:PIN光电二极管、APD等;- 光放大器:EDFA、拉曼放大器等。

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纤、光缆等组成部分;- 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及优缺点;- 典型光纤通信系统案例分析。

4. 光纤通信性能指标与测试- 带宽、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 光纤连接、熔接技术;- 光纤通信设备测试方法。

5. 光纤通信技术实践- 光纤连接、熔接、测试操作实践;- 设计简单的光纤通信方案;- 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光纤通信问题。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涵盖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关键器件、系统组成、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实践应用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知识。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一、引言光纤通信作为现代信息通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光纤通信的相关原理、技术和应用进行设计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

二、光纤通信基本原理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光纤、光探测器和光纤光缆等组成。

光源产生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并在接收端被光探测器接收和解码。

2.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在光纤中传输光信号。

当光信号从入射端射入光纤时,由于光纤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光信号会反射回光纤内部,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三、光纤通信的技术1. 光纤的制备技术光纤的制备主要包括拉制法、溶胶法和气相法等。

其中,拉制法是最常用的光纤制备技术,通过将预制的光纤材料加热拉制成细长的光纤。

2. 光纤的传输技术光纤的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多路复用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和光纤放大技术等。

其中,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根光纤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3. 光纤的连接技术光纤的连接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接口连接和光纤融合连接。

机械接口连接是通过光纤连接器将两根光纤连接在一起,而光纤融合连接则是通过加热将两根光纤融合成一体。

四、光纤通信的应用1. 通信领域光纤通信在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电话通信、宽带接入和数据传输等。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快、带宽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现代通信的需求。

2. 医疗领域光纤通信在医疗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光纤内窥镜可用于人体内腔的检查和手术操作,光纤光源可以用于照明和治疗等。

3. 工业领域光纤通信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业自动化和监控系统中。

光纤传输的高速性和稳定性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1. 光纤通信的无线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逐渐与无线通信相结合,形成无线光纤通信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提高通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光纤通信修订本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修订本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修订本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和通讯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带宽、长距离传输的通信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光纤通信的课程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光纤通信修订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原有课程的优化和完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有关光纤通信的知识,并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课程目标本次光纤通信修订本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基本原则;2.熟悉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光源器件、耦合器件、检测器件等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参数和光纤连接技术;3.熟悉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波分复用器、光放大器等光学器件的特点,在设计和实现光纤通信系统时,掌握各种光学器件的选用及其相应的技术参数;4.熟悉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掌握其基本架构、信号传输方式和性能指标等;5.掌握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方法、仿真、测试和调试等技术。

三、课程内容3.1 光纤通信基础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3.光源器件、耦合器件、检测器件等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参数和光纤连接技术;4.光纤通信中常用的光学器件,如光纤、波分复用器、光放大器等;5.光纤连续波失真、光纤色散的影响和控制方法;6.光纤通信的各种调制格式和解调方法;7.光纤通信的光路保护技术。

3.2 光纤通信网络1.光纤通信网络的基本构成及其拓扑结构;2.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方法;3.光纤通信网络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4.典型光纤通信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3.3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1.光纤通信在通讯网络中的应用;2.光纤通信在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中的应用;3.光纤通信在高速数据传输和光纤传感中的应用;4.光纤通信在电力、交通、安防等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件、ppt等进行讲解;2.实验练习:通过真实光纤通信设备、硬件和软件进行模拟和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撰写;3.课堂讨论:通过活跃的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2.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光纤通信第五版教学设计 (2)

光纤通信第五版教学设计 (2)

光纤通信第五版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2.熟悉光纤通信的实际应用场景;3.掌握光纤通信的系统设计和调试方法;4.掌握光纤通信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基础1.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光纤通信的核心技术;3.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衰减;4.光纤通信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2.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1.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2.光纤通信系统的参数选取;3.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分析;4.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

3. 光纤通信实践操作1.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2.光纤通信系统的调试;3.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2.实验操作:对光纤通信的系统设计和调试方法进行实践;3.群组讨论:通过小组互动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1.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基础进行考核;2.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3.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进行考核。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光纤通信(第十版)2. 实验平台本课程使用周边实验箱,实现基于光纤通信的系统设计和调试。

3. 其他资源1.光纤通信相关论文和文献;2.视频资料。

七、教学时长本课程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程16学时,实践操作16学时。

八、总结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在光纤通信领域的能力。

同时,本教学设计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输、调制和解调等技术。

2.解释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3.分析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局限性。

4.了解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的传输、调制和解调等技术。

2.光纤通信系统:光纤、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局限性:与传统通信方式的比较。

4.光纤通信的应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讨论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4.实验法:进行光纤通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光纤通信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项目任务,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2.教学时间:安排每周固定的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复习。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第1章 光纤通信概述1.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2.光波特性 (1)光速:① 在真空中:v f ,oc f (8c 310m /s )② 在介质中:v c /n (n 是折射率) (2)光是电磁波:TM、TE、TEM (3)光具有二重性① 波动性(宏观):光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

② 粒子性(微观):光具有能量、 动量和质量等。

3.电磁波谱1.1光纤通信的特点 1.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传输损耗小 (3)抗电磁干扰(4)光纤线径细、重量轻 (5)制作光纤的资源丰富 2.缺点(1)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2)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高 (3)分路、耦合操作繁琐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目前光纤通信系统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

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耦合进光纤。

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2.光接收机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任务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3.光中继器光纤通信中光中继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电-光转换形式的中继器,另一种是在光信号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1.4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1.向超高速光纤系统发展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发展3.向光传送网方向发展4.向G.655光纤发展5.向宽带光纤接入网方向发展(FTTH)第2章 光导纤维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2.1.1 光纤的结构1.纤芯层(1)位置:光纤的中心部位,折射率为n1。

(2)尺寸:单模光纤的直径d1=2a=4μm~10μm,多模光纤的直径d1=50μm。

(3)材料:高纯度SiO2,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

2.包层(1)位置:位于纤芯的周围,折射率为n2。

光钎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光钎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光钎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能够分析光纤通信的优缺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3.分析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光纤通信问题。

5.能够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简单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介绍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包括光的发射、传输和接收。

2.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光源、光放大器、光接收器等,并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3.光纤通信的优缺点:分析光纤通信相比其他通信方式的优点,如高速、大容量、抗干扰等,并介绍光纤通信的局限性,如色散、损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工作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光纤通信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光纤通信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地展示光纤通信的原理和系统组成。

4.实验设备:准备光纤通信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光纤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信息化进程愈加迅猛。

光纤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向高速、大容量、低功耗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基于此,光纤通信成为当今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热点之一。

根据光纤通信第三版的教材内容,我们将针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一次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加深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特点、系统组成和分类等知识。

2.掌握光纤通信中的光源、传输介质、接收器等重要器件和设备的参数计算和使用方法。

3.熟悉光纤通信的调制技术、解调技术、复用技术和解复用技术等。

4.熟悉光纤通信的信号传输特性、调制特性和解调特性等。

5.参与本次课程设计,能够掌握用光纤进行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步骤,实现数字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查看传输效果分析数据传输质量,探讨影响光纤传输性能的因素。

三、课程设计内容实验一:搭建简单的光纤通信系统1.实验目的: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和调试方法。

2.实验设备:光纤、激光器、光纤连接器、光探头、稳压电源等。

3.实验步骤:•接好系统中的光纤和连接器;•调整光源发射光功率,并测量其发射功率;•分别采用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技术,发射光模拟信号,并通过光探头接收;•检测接收信号的强度,分析其差异;•分析光纤传输信号质量影响因素。

实验二:数字信号在光纤中传输1.实验目的:研究数字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掌握数字信号传输方法。

2.实验设备:信号发送机、信号接收机、光纤、稳压电源、示波器等。

3.实验步骤:•将数字信号发送机与接收机依次连接光纤;•设置发送机,调整发送数据参数;•监测接收机,分析数字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分析影响数字信号传输质量的因素。

实验三:WDM光纤通信系统1.实验目的:学习WDM技术原理,掌握WDM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2.实验设备:WDM设备、稳压电源、光纤等。

光纤通信的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的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的构造、分类及特性。

2. 学生能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其主要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3. 学生能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局限性,认识到其在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光纤的连接、切割和测试等基本技能。

3. 学生能运用光纤通信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通信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光纤通信,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能认识到光纤通信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家自豪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原理:介绍光纤的基本结构、分类及传播原理,包括光的全反射、折射率等概念。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光纤与光缆2. 光纤通信系统:讲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如光源、光检测器、光调制器等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光纤通信系统及其设备3. 光纤的连接与测试:介绍光纤的连接方式、切割技巧和测试方法,包括光纤的损耗和带宽测量。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光纤的连接与测试技术4. 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应用:分析光纤通信的优势,如高速、大容量、抗干扰等,并介绍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5.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介绍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认识光纤通信的优势和劣势,并比较与其他通信方式的差异。

3.掌握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

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

三、教学难点1.与传统通信方式的比较。

2.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的重要性。

2.实验法:通过构建简单的光纤通信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比较光纤通信与传统通信方式的差异,探讨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30分钟)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光纤通信的应用场景,如互联网、电视传输等。

2.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进行通信的方式,利用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实现信号的传输。

3.探究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分组讨论,比较光纤通信与传统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的优劣,从而引出光纤通信在大容量传输、高速传输、抗干扰等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40分钟)1.光纤通信的组成部分:讲解光纤通信的三个主要部分,光源、光纤和接收器。

2.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光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的过程。

3.光纤通信的传输方式:讲解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使用。

第三节: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30分钟)1.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通过时间轴和图表等形式,展示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里程碑事件。

2.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光纤通信在5G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六、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光纤通信的理解程度。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任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任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任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的类型及特点,了解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掌握光纤通信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原理。

(2)了解光纤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够识别光纤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性能比较。

(3)能够了解光纤通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前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通信技术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的传播、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的分类。

2.光纤的类型及特点: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光纤的传输损耗和色散。

3.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光纤通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的类型及特点、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2.讨论法:学生讨论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在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价值。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光纤通信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现代通信技术》3.多媒体资料:光纤通信原理动画演示、实际工程案例视频等。

4.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装置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周翔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周翔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光纤通信课题名称光纤通信系统模拟信号源模块班级光信1001学号1010830104姓名周翔小组成员陈嘉懿2013年12 月25 日光纤通信系统模拟信号源模块一、设计目标1、信号频率范围20HZ -20KHZ;2、输出信号电压幅度1V左右;二、设计原理第一节:正弦信号产生电路设计1.正弦波发生器正弦波发生器是本设计的核心部分,以下介绍四种方案:方案一: 采用传统的离接频率合成法直接合成。

利用混频器,倍频器,分频器和带通滤波器完成对频率的算术运算。

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倍频,分频,混频和滤波环节,导致直接频率合成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过多的杂散分量,难以达到较高的频谱纯度。

方案二: 采用锁相环间接频率合成(PLL)。

虽然具有工作频率高,宽带,频谱质最好的优点,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一个惰性环节,锁定时间较长,故频率转换时间较长。

另外,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和相位等)都很难控制,而且要实现大范围的频率变化相当困难,不易实现。

方案三: 用函数产生芯片直接产生所需信号。

采用MAX038函数产生芯片,通过设置管脚参数的输入,可设计组成产生中高频精度很高且易于调延的波形信号,1赫波失其度很小,而且可实现的频率范围很大,在电路参数要求苛刻的工作场所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用该芯片设计组成的信号产生电路集成度高,而且简单,容易控制。

方案四: 采用RC选频率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所需正弦波。

RC 振荡电路适用于低频振荡,结构简单,经济方便,一般用于MHZ产生的低频信号。

HZ11~由以上分析可知,方案一和方案二不易实现,方案三虽然可行,但MAX038已经停产,所以我们选择第四种方案中的RC选频率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来实现所需正弦波。

2. RC 桥式振荡电路及工作原理图2.1.1为RC 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其放大电路为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 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由RC 串并联网络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孤子形成的机理
光孤子是光纤中两种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即群速度色散和SPM共同的作用形成的。光纤中的强度引起的折射率非线性SPM效应(光学柯尔效应),在反常区导致的光脉冲压缩可以抵消GVD效应形成的光脉冲展宽,从而保持光脉冲传输过程中的形状不变。光孤子的形成机理是光纤中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在反常区的精确平衡。二而光纤耗损造成的脉冲能量的损失,则用每一段传输距离后的光放大器来补偿,保持其非线性效应作用的存在。
(4)周期性集总式色散补偿,即为降低高的集总式色散补偿产生的色散波,沿传输系统周期的接入短的色散参数较低的正色散光纤或其他的色散补偿元件,将集总式补偿变成准分布的补偿,达到更好的补偿效果。
(5)色散管理孤子。他也是一种周期性分布式补偿方案。由于光纤的色散在空间上交替变化,脉冲在传输过程中经历周期性德展宽和压缩,非常的稳定色散管理孤子与等效的常规孤子相比有更好的性能,通过合理的选择色散图,可以使光纤的净色散很低,减少脉冲的Gordon抖动,孤子的相互作用也小很多。
7.高阶光孤子脉冲脉宽压缩技术
利用高阶光孤子在前1/3周期脉宽变化规律,补充耗损产生脉冲加宽来提高系统的中继距离。
光孤子通信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光孤子通信是实现超长距离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被认为是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今年来美日英相继进行了光孤子通信传输的实验,例如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先后进行了传输40000km,6000km和15000km的光孤子数据传输实验,证明了光孤子跨洋通信的可能性,该实验室还完成了32Gbit/s传输90km无误码的光孤子数据传输实验。日本的KDD公司与美国的AT&T公司合作建设的新的越洋海底光缆,即TPC-6工程,采用了光孤子技术,其传输能力达到了100Gbit/.s,距离在10000km以上。目前光孤子传输实验可实现的最高码率和最大传输距离分别为160Gbit/s和106km。如果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偏振复用和正交偏振等技术光孤子传输系统的有效码率还可以提高数倍,甚至能达到Tbit/s数量级。未来光孤子传输系统研发的趋势很可能包括以下三方面:(1)重视组合功能部件的研制,即将光孤子通信系统中的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放大器、耦合器、等集成在几个大的功能块中,使其更趋于实用化;(2)随着光纤孤子激光器的发展,光孤子传输系统很可能想着全光纤孤子传输的方向发展;(3)目前光孤子传输研究中的光孤子仅限一负色散区的光孤子,由于光纤正色散区比负色散区范围大,所以研究在正色散区传输的暗孤子是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应为暗孤子传输的距离比亮孤子长约一倍,而且脉冲展宽慢,受光纤耗损的影响比亮孤子也较小,所以暗孤子光纤通信很可能成为未来光孤子传输的主导方向。
(2)终端正色散补偿与在线滤波控制混合补偿,即借助前级滤波器的预处理作用,降低终端正色散补偿光纤的补偿总量和由此产生的色散波,已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3)周期性分布式补偿,即传输系统用长度接近的正负色散光纤连接而成,正色散光纤不仅起到色散补偿作用,而且也是传输链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正负色散光纤色散参数和长度依一个孤子周期内平均色散为较低的负色散要求而定,以实现长放大器间距,低噪声孤子稳定传输。
3.孤子放大
光孤子损耗的存在导致孤子能量不断地减少,使得补偿色散展宽的非线性自相位调制效应减弱和光脉冲展宽,严重的影响了光孤子的传输距离和容量,因而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需要在光纤线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对光孤子进行一次放大。这种放大技术成为了光孤子通信系统传输距离和容量的决定因素。
目前所应用的孤子放大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分布式光放大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所使用的是SRS放大器或分布式EDFA。SRS放大的优点是:光纤本身是光放大介质,由于分布式放大,所以周期性的扰动小,只要保证泵浦周期小于8倍的孤子周期,就可保持孤子的稳定传输。SRS放大器的缺点是泵浦效率很低,未达到实用的增益,再者SRS放大器还存在噪音。所以这个方法距离光孤子通信的实用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分布式EDFA是使用低浓度的掺饵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优点是增益高,所需的泵浦功率低,同时可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来实现,通信的容量大,泵站的间隔长,且擦人的损耗小噪音小。另一种是集总式EDFA,在光纤线路中每隔一定的距离接入EDFA来补偿孤子的能量损失。这是目前光孤子通信的应用的主题方案,比较经济实用。他的缺点是孤子幅度与能量起伏较大,会产生色散波,因而稳定性不如分布式的好。
光孤子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距离长、误码率低和抗噪声能力强等优点,一经提出,便显示出突出的优越性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但这一领域目前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的阶段,距离码速乘积的上限受到多个参数的影响,包括光脉冲占空比、光纤的有效截面、光纤的非线性系数、光纤损耗、光纤色散、放大器间距、放大器、增益、传输距离、孤子脉宽和接收判决门限等参数,处理ASE噪声与Gordon限制,孤子相互作用、系统参数适配、非均匀扰动及由此产生的色散波与不稳定性。近几年来,人们对光孤子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例如,光孤子的WDM应用和准孤子理论。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中,最大放大间距受到限制,如何延长放大间距,减少放大器数量,降低成本是光孤子通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5.ASE噪声控制
对于超长距离的光孤子传输系统,往往使用上百个甚至上千个EDFA进行能量的补偿,因而经过EDFA累加,ASE噪音成为系统的主要噪声源。ASE噪音会引起孤子中心频率的抖动,再加上光纤色散,中心频率抖动将转化为孤子到达接收端时间的抖动。此效应使系统的极限通信距离受到限制,并使输入功率容许变化范围减小。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光纤中光孤子传输特性
专业:08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成员姓名:张XX、胡X、
成员学号:
指导老师:李X
光纤中光孤子传输特性
光孤子理论的出现,对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因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朝着两个方向的努力:一是大容量的传输,二是延长中继距离。光孤子传输不变形的特点决定了他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普通的光纤通信必须每隔几十千米设立一个中继站,经对信号的脉冲整形放大误码检查后再发射出去,而用光孤子通信则可不设中继站,只要对光纤损耗进行增益补偿,即可把光信号无畸变的传输到很远的地方。
光孤子传输
1.系统的构成
将光孤子作为信息的载波可实现光孤子通信,其传输系统如下图:
图光纤孤子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系统由5个基本功能组成:
1.光孤子发送终端(TX)
2.光孤子接受终端(RX)
3.光孤子传输光纤(STF)
4.光孤子能量补偿放大器(OA,OA1-OAn)
5.光孤子传输控制装置(TCS)
图中SS为光导体或掺饵光纤激光器,光调制器,信息源和光纤功率放大器构成,用于产生光孤子脉冲信号;RX由宽带光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误码仪与条纹相机构成,用于测试系统的传输特性或通信能力;STF由普通单模光纤或色散位移光纤DSF构成,OA1--OAn由EDFA或SOA组成,TCS由导频滤波器,强度或相位调制器,非线性元件和色散补偿光纤等组成,设置在沿传输系统不同的区域,用于克服或降低由放大器放大带来的放大自发辐射噪音和相邻的孤子相互作用等对孤子通信容量的限制,提高孤子的传输特性的稳定性。其中孤子光源,孤子放大以及对ASE噪音控制技术的选择已成为光孤子传输系统中核心的技术问题。
噪音的频域滤波传输技术,在光孤子通信系统中的每个EDFA后进行一个光滤波器,当单个滤波器带宽远大于光孤子脉冲信号的带宽,而全部滤波器级联的线性带宽远小于光孤子脉冲信号带宽时,可以克服Gordon限制。由于仅在系统中接入无源光学滤波器,所以称这种控制方法为被动控制。ASE噪音可通过色散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光孤子频谱结构发生变化和平均频率发生漂移,从而减低滤波器的作用,为此可逐渐改变沿线路设置各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这成为移频引导滤波器。ASE噪音的频域传输控制能使噪声能量光孤子均方频率和到达时间抖动大大降低,通信能力提高几倍,突破Gordon极限。但是他不能完全滤除噪声,总有一部分噪声要通过滤波器,这部分噪声积累在长途通信系统中是一种致命有害的因素。主动时域控制技术的出现,用同步调制对孤子载波频率进行控制,使被放大的ASE噪声所破坏的光孤子脉冲位置重新定时,进而消除Gordon效应造成的影响。实现的方法是沿光孤子传输的路径,每隔几个EDFA接入一个光调制器和滤波器,从光孤子数据中提取出时钟信号,输入到光调制器,对光孤子脉冲进行周期性同步调制,使光孤子脉冲变窄,频谱展宽,频率漂移和系统噪声降低,脉冲位置得到矫正和重新定时。
根据沿传输系统光纤色散的分布方式,目前提出了终端正色散补偿,终端正色散补偿与在线滤波控制混合补偿,周期性集总式色散补偿,周期性分布式补偿等几种方案。色散补偿控制技术用于光孤子通信系统可对ASE噪声,孤子相互作用与色散波等进行控制,打到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增大传输距离和通信容量的目的。
(1)终端正色散补偿。即在光纤线路终端接一段短而色散量大的正色散光纤,以补偿ASE噪声引起的孤子到达时间抖动。研究表明,当色散补偿量达到系统色散总量的50%时,对孤子定时的抖动的控制作用最佳。此方案结构简单,经济,并可用于波分复用,以提高通信容量。但是,接入的正色散容量过大会引起孤子展宽,限制控制作用发挥。
4.“动态光孤子通信”控制技术
光孤子在传输过程当中,因每段光纤输入的初始峰值功率较大,脉宽先变窄,然后经损耗光纤而逐渐展宽,在恢复到与输入脉宽大致相等的距离上用EDFA放大以恢复原来的功率。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输入的光孤子预先放大,以保证光孤子脉冲在动态的起伏变化中稳定的传输更长的距离。
另外的一种是采用预加重动态光孤子通信。为了提高光放大器的间距,从补偿损耗压制色散波两方面来考虑,提高注入光孤子脉冲光功率和中继光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使其路径的平均功率等于无损耗时光孤子的阀值功率,以提高功率预加重系数。由于注入的脉冲预加重,在系统开始断非线性效应较为显著,而在放大器前非线性较弱,因此在系统中传输的脉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光孤子,而只是一种动态的非线性准光孤子脉冲。
2.孤子光源
光孤子源是实现超高速光孤子通信的基础,应能直接产生具有双曲正割形式的基阶光孤子。为保持光孤子的有效地传播不发生畸变,作为孤子光源的激光器必须具有足够的输出功率,且谱线展宽要尽量窄。一般要求谱线展宽宽带要在几兆HZ以下,波长可调。孤子激光器虽种类很多,但应用于通信的激光器必须满足体积小,成本低和寿命长等要求。目前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大多是采用体积小,重复频率高的增益开关分布反射半导体激光器或锁模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孤子光源,所输出的均为高斯型,因而功率较小。但经光纤放大器放大后,仍可获得足够的功率,以致能形成光孤子传输的峰值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