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邓超群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图形列出乘加与乘减算式,初步体验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能力目标:了解算式各步的含义,算式的意义。
3.情感目标:能够用乘加乘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数学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教学重点:从图形中列出乘加与乘减算式教学难点:乘减的认识教学准备:幻灯片、教案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那么你一定能根据1个乘法口诀写出2个乘法算式,我们一起试试看!大家举手回答。
(出示PPT)(生答)注意点明:四四十六只有一个乘法算式。
师:看来大家对口诀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秋天到了,我们的苹果熟了,说出苹果上算式的'得数,算对了,苹果才能摘下来!举手回答!(生答)二、传授新知师: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了。
秋天里,不仅苹果熟了,小熊地里的玉米也熟了。
我们去小熊的玉米地里看看,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一个玉米杆上有3个玉米,有4个玉米杆。
师:哦,也就是说,一个玉米杆上有3个玉米,这是1个3,有4个玉米杆,就是?生:4个3。
师:那么根据同学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玉米?师: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起解决一下某某提出的问题!在本子上写出算式。
生:3+3+3+3=1234=1243=12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式子吗?(生答)师:你们都列对了吗?列对的举手!好!那我们继续看看小熊地里发生了什么故事!玉米一天天成熟了,小熊把一个成熟的玉米掰了下来。
大家看!现在这个玉米杆上有几个玉米?生:2个师:那么你能解决小熊的问题吗?现在一共有多少玉米?在本子上,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列好的请坐好,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做好了!(师巡视,寻找学生典型作品)(呈现学生成果1,教师先展示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做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第【1】篇〗教案: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表内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的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的。
教材主要通过单元主题图中的“骑木马”这一情境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
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能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1.谈话:(出示熊大戴生日帽图)大家看,这是谁?(熊大)再仔细观察——(熊大过生日)(出示动物)这些小动物们给熊大送来了好多的生日礼物呢!我们一起来吧这些礼物整理一下。
2.复习看图写算式:(1)出示萝卜图这是小兔带来的胡萝卜,我们一起把它整理好。
(师拉进盘里)出示算式框谁能写出算式?2×4=8或4×2=8为什么这样写?(明确有4个2)(2)出示香蕉图这是光头强带来的香蕉,(师拉进盘里,出示算式框)一共有多少根?生汇报说想法(明确有2个5)二、探究新知1.看图,理解题意(1)(出示桃子图)这里还有小猴带来的桃子,我们也来整理一下(师拉进盘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图意)(2)画一画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下来吗?(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个别学生作品,集体交流(3)提出问题大家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用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观察到的信息,请善于思考的孩子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汇报: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列式计算,小组交流(1)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后,在作业本上列出算式。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乘加乘减的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加乘减,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4.2.3《乘加乘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的复习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学习,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然后提出如果再买一些其他物品,总价该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2)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乘加乘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理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乘加乘减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
2. 乘加乘减计算法则的掌握。
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乘法口诀表、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表内乘法口诀。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那么谁知道什么是乘加乘减呢?二、新课教学1. 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 讲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
3. 演示乘加乘减的计算过程。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练习。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查,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集体讨论,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乘加乘减一、概念:乘加乘减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简便计算。
二、计算法则:1. 乘加:先乘后加。
2. 乘减:先乘后减。
三、计算过程:1. 乘加:先计算乘法,再将乘法的结果加上另一个数。
2. 乘减:先计算乘法,再将乘法的结果减去另一个数。
四、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加乘减进行简便计算。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乘加乘减问题,与同学分享解决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2.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3.相关练习题及拓展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乘加乘减》,使学生能够:
1.增强数感,理解乘加、乘减在数学表达中的意义,形成对乘法运算的深入认识;
2.发展符号意识,熟练运用乘加、乘减符号进行运算,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或者举例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用更多、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乘加乘减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顺序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乘加乘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乘加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加上另一个数;乘减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减去另一个数。它们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明买了3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的价格是5元,他又买了2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3×5+2×2=17)这个案例展示了乘加乘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精选6篇)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也就是当若干分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让他们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本课的主题图是十分不错的教学资源。
把它稍作修改,做一个动态课件,小熊从4x4个玉米中掰走一个。
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想到用乘加的方法来列式,更能让学生容易想到乘减的方法来列式。
学情分析: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
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应加强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教师出示小熊并贴到黑板上,亲切地说:瞧,多可爱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了解一下咱们班谁是聪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23=54=14=34=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
1.图1(在板书上画简笔画):(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34=43=3333=2.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
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
可以借助学具。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列式:12-1=3332=332=43-1=233=如果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
教师把学生的方法写在板书上,板书方法:先画一个伸着大拇指的大手,谁思考出来的方法,就把谁的名字写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写出他的算式,有几种方法,就画几只这样的大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1】篇〗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学科长导入:口算(游戏:我说口诀你说得数)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我说口诀你说得数”2、摘苹果刚刚我们表现的都非常棒,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摘苹果的活动,看看我们班能不能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呢?3、糊涂的青蛙妈妈让我们给她帮一个忙,她不知道自己有几个孩子,让我们给她算算,你们愿意帮助她吗?(你们都非常棒,比青蛙妈妈还聪明)4、下面呢?我们继续来扮演一下青蛙妈妈的角色,帮助小鸟算算她有多少个玉米?(我们扮演的青蛙妈妈角色成功不成功?)板书:3×4=12(个)12-1=11(个)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5、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1)什么是乘加乘减?(2)怎样计算乘加乘减?2、学习新知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58页游乐园图。
)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学习提示(先自学,之后小组内合作交流):1、有()个旋转木马,分别坐了()人、()人、()人、()人2、问题:一共坐了多少人?你自己或者你们小组会几种方法呢?三、小组展讲、展评四、课题再疑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乘减乘减?会计算乘加乘减了吗?现在你们可以把前面的小熊摘玉米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了吗?5、巩固练习6、学科长总结本节课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七章的第一节,主要学习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我会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两种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这两种运算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学生们需要准备纸和笔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加法进行计算。
然后,我会引入乘法,讲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乘加的概念。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法进行计算。
接着,我会讲解乘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减进行计算。
我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加和乘减的运算符号和含义,以及具体的例题和解答。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乘加和乘减的概念,题目例如:“如果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2。
另一部分是应用乘加和乘减进行计算,题目例如:“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不够理解,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关于《乘加、乘减》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如何将乘法和加法或减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学工具,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片和卡片,用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们尝试解答。
然后我会提出一些加法或减法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解答。
2. 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例如,如果有一个题目是3乘以4加2,我会解释先计算3乘以4得到12,然后再加上2得到14。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计算。
我会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们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来解答。
例如,如果有一张图片上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我会问学生们一共有多少人。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示例题目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2乘以5加3等于多少?答案:132. 题目:4乘以6减2等于多少?答案:2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会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辅导,并给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进行相关的练习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乘加和乘减的运算。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加和乘减运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乘加和乘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2.能够将乘加和乘减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具体实例、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例如,一个苹果3元,买2个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如3×4+2和4×5-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和加减法计算,并解释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如计算4×6+5和5×7-2。
可以提供实物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鼓励学生用乘加和乘减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并进行小组讨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乘加和乘减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和找零。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并能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但对乘法运算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乘减的概念及其运用。
2.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实践中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购物、旅游等场景。
2.准备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从而引出乘法运算。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乘加、乘减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乘加、乘减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的概念及其运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二、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掌握它的运算顺序。
同时,一方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解决吗?哪个问题不行?引出问题:4匹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所以本课仍以“游乐园”情境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复习了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发现了只用乘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乘加、乘减”的教学呼之欲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探究解题方法(1)呈现问题情境: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每个木马上可以坐3人,三个木马上坐满了3人,还有一个木马上坐了2人,一共坐了多少人?)(2)用学具摆一摆,再尝试列式计算。
《乘加 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 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3. 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乘加、乘减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加算式,总结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减算式,总结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4)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1】篇〗教学背景: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先用乘法算,再减去多看的部分。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
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演示法、课堂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2、探究解题方法。
(1)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结果:①3+3+3+2②3×3+2③3×4-1(2)让列②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3是哪里的人数,2呢?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利用课件再将这种方法展示一次)师:像3×3+2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加算式。
(3)让列③式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用3×4,为什么要减1呢?(利用课件再将这种方法展示一次)师:像4×3-1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减算式。
教学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乘加、乘减》说课稿
《乘加乘减》说课设计昆明市西山区求实小学李学平一、说课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乘加、乘减二、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5、2、3、4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会口诀记忆的方法。
5、2、3、4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都相对比较简单,后面6、7、8、9的乘法口诀理解、记忆的难度则大大增加,所以教材在此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目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总结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6、7、8、9的乘法口决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成败会影响到学生表内乘法的学习及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
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和口诀记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从中理解并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记忆方法。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深挖教材,突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路.运用数形思想、假设思想和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寻找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
为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四、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情境,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初步归纳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设计活动来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我思考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六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质疑,直观理解.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抽象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巩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除法以及更复杂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通过主题图展示了小熊掰玉米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乘加、乘减的算式。
教材先呈现了分步计算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将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材还安排了“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题目,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提高计算能力。
3.学会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经历乘加、乘减算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1.对乘加、乘减算式算理的理解。
2.能根据实际情境正确选择乘加或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具:小棒。
五、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乘加乘减-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乘加乘减-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数学加减法运算法则;2.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3.运用乘法和加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和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和加减法进行综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1.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2.备课教师要仔细预习课程,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时间:5分钟)【教师操作】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 2. 利用教具卡片向学生展示一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算的方法。
【学生操作】观察卡片上的运算题,尝试解题。
2. 教学新知(时间:30分钟)【教师操作】 1. 通过示例引入乘法的概念,解释乘法的运算方法; 2. 分步骤讲解如何进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针对乘加乘减的问题,讲解如何确定计算顺序。
【学生操作】 1. 聆听教师的讲解,跟随教师分步骤进行练习; 2. 在黑板或练习纸上进行练习。
3. 独立练习(时间:20分钟)【教师操作】在黑板上放置数学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学生操作】在黑板上或练习纸上完成题目。
4. 活动应用(时间:10分钟)【教师操作】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答方法。
【学生操作】 1. 选取自己擅长的题目进行展示; 2. 围观学习其他同学的解答方法。
5. 归纳总结(时间:5分钟)【教师操作】对今天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操作】聆听教师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乘法和加减法相关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1.本课程的课堂活动设计和教材内容是否能够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2.学生是否理解了本次课所学的知识点?3.教学中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 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出示课件:玉米、水、青蛙,这时右边走来一只小熊,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往回走,画面定格).
师: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我看到蓝蓝的天空,地上长着玉米,水里有3只青蛙,小熊掰了1个玉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生1:一共有几株玉米?列式为lX4=4(株)
生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列式为2X3=6(只)
当学生提出:“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这个问题时,
师:XX同学根据玉米的个数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观察图:小熊种了4株玉米,每株玉米上都结了好几个玉米棒子,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a.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学生说教师板书:3X3+2=11 3+3+3+2=1
4X3-1=11 12—1=1
4X2+3=11 4+4+4—1=11 ·
2X5+1=11 ……
2X6-1=11
b.生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X3+2=1l;小熊没有掰玉米时,有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列式为4X3—1=11;把这些玉米横着看,每排有4个,有2排,第3排有3个玉米棒子,所以列式为4X2+3=11;根据每棵玉米上的个数,用连加计算,列式为3+3+3+2=11
c. 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指算式)这些算式中有连加、连减混合、减法……你们猜这几个算式叫作什么?(乘加乘减)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
(板书课题)
三、练习体验,实际应用
1.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绦
子一共用多少个呢?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X3+2=14 5X3-1=14
3X4+2=14 3X5-1=14
2.出示图,师:小兔子也把自己喜欢吃的萝卜带来了,它还给大家提出一问题:要算一
共有多少个萝卜?谁会用咱们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3. 实际操作:学生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学生在投影前展示
4. 利用学生上课时的座位进行练习:算一算左边3组同学一共有几人?右边组里的女同学共有几人?列式计算.
5. 口算比赛.
学生活动:a. 各组同学进行轮流口算,组长统计做了几道.
b.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四、课堂小结
互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