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危害因素与其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沙门氏菌属
❖ 金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
斯特菌 ❖蜡样芽胞杆菌
❖志贺氏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空肠弯曲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 ❖耶尔森氏肠球菌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类型
感染型:凡人们食用含有大量病原菌的食物引起消化 道感染而造成的中毒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 毒素型:凡人们食用由于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的 食物所造成的中毒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包括体外毒素
型和体内毒素型。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 产生毒素;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 素引起食物中毒。
❖ 动物饲料一直是家禽和其他动物沙门氏菌的重 要来源;
❖ 青贮饲料是乳品和肉禽类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 特菌的主要来源;
❖ 干饲料中的微生物可以扩散并存留在动物的皮 毛上。
5、通过加工设备、容器或用具及包装 材料污染
❖未经消毒或灭菌前,总是会带有不同数量 的微生物。
第二节 食品的细菌污染及预防
一、 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
状态)的标志; ②间接意义:可推断食品鲜度,耐保藏性和致病性。
举例
食品 菌落总数(个/ cm2 )保存时间(天)
牛肉1 103/cm2
18
牛肉2 105/cm2
7
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
❖大肠菌群: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需氧 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G-杆菌,包括埃希氏 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 菌属。用100g或100ml食品中的可能数 表示,或称大肠菌群的最近似数 (MPN)。
混合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3. 细菌污染食品的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致病菌
菌落总数
❖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 或表面积内(cm2),所含能在规定的条件下 (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 等)培养所生成的细菌集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①直接意义:可作为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
二、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以微生物为例)
❖(一)内源性污染 ❖(二)外源性污染
(一)内源性污染
❖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 于本身带有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 污染,也称为第一次污染(初始污染)。
❖畜禽的病原细菌: ❖沙门氏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
❖植物的病原细菌: ❖棒杆菌、短小杆菌、假单胞菌、黄单胞菌
1、通过土壤和水污染
❖ 大气对流,微生物的移动。 ❖ 水的卫生质量与食品的卫生质量有密切关系。 ❖ 食品生产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采用自来水或
深井水。 ❖ 循环使用的冷却水要防止被畜禽粪便及下脚料污染
2、通过空气和尘埃污染
❖ 人及动植物的脱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 ❖ 尘埃、水滴的飞扬和沉降污染食品; ❖ 人在说话或打喷嚏时,距人体1.5m内的范围是直接
(二)外源性污染
❖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 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用具 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的称为外源性污染, 也称第二次污染(次生污染)
污染途径
❖1、通过土壤和水污染 ❖2、通过空气和尘埃污染 ❖3、通过人及动物接触污染 ❖4、通过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饲料污染 ❖5、通过加工设备、容器或用具及包装材料污染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①直接意义:可作为食品被人或温血动物粪便污 染的指示菌。原因:特异(仅来自肠道);数量 多,易检出;环境抵抗力强;检验方法灵敏。 ②间接意义:可推断食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 能性。由于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而 且在外界生存的时间与主要肠道致病菌(如致病 菌沙门氏菌属、志贺菌属)相当,所以大肠菌群 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 化学危害
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抗生素)残留、食品添 加剂、重金属和激素等因子。
❖ 生物危害
包括致病性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藻类和它 们产生的某些毒素。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生物(尤其是微生物) 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如毒素)、 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对食品原料、加工过 程和产品的污染。
致病菌
是指能使人致病的细菌,一般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主要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 菌等四种。 卫生学意义 致病菌与疾病直接有关,因此一般规定在食品中不允许检出。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属于卫生指示菌,主要用于评价食品的 卫生质量和安全性,可允许在食品中存在,但不得超过规定的 限量。
细菌分类———以是否产生芽孢划分为:
芽孢菌 (Sporeforms)
肉毒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蜡样芽孢杆菌
非芽孢菌 (Nonsporeforms)
猪布氏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沙门氏菌
二、细菌污染食品造成的结果
食品细菌污染
非致病性细菌 (腐败变质)
致病性细菌 (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源性传染病
三、细菌污染食品造成的危害
➢影响食品的感观性状; ➢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 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是食物中毒 中最常见的一类。 主要特征: 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少数是植物性食品; 抵抗力低的人发表率高,但病死率低,愈后良好。
污染区。 ❖ 大的水滴可悬浮在空气中30min,小水滴可悬浮4-
6h。
3、通过人及动物接触污染
❖ 皮肤、毛发、衣帽与食品接触而造成污染; ❖ 鼠、蝇和蟑螂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造成污染; ❖ 每只苍蝇带有数百万个细菌; ❖ 80%苍蝇肠道中带有痢疾杆菌; ❖ 鼠类粪便中带有沙门氏菌、钩端螺旋体等。
4、通过动物饲料污染
第二章 食品的生物性 危害及预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食品的细菌污染及预防 ❖第三节 霉菌及其毒素 ❖第四节 病毒 ❖第五节 寄生虫
学习目标与要求
❖ 掌握影响食品安全的生物性因素分类 ❖ 掌握常见生物性因素的危害及毒性 ❖ 熟悉预防控制措施
第一节 概述
❖ 物理危害
一、食品中的危害
坚硬或尖锐的外来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