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报告方法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法之哲学信仰

进化知识论(重要知识点)

以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为代表。他主科学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和猜想。其进化认识论如下图(波普尔的四段图示)所示:

•科学哲学的转向

在科学理论的场合,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出自于下列三种不同情景:(1)理论与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一致;(2)理论系统不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进化论与逻辑实证论的区别

知识论面,进化认识论不像逻辑实证论那样,采用“逻辑图像论”只以精确地描绘世界图像为满足,而主要建构理论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本体论面,进化认识论认为:科学家为了解释事实或现象,在建构理论时必须提出各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假设建构,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实在”。

法论面,正因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而不是“描绘世界的图像”,因此进化认识论在法论面主“证伪论”,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于“证实”命题,而是在于“证伪”理论中的命题,他们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哲学——总结

• 1. 实证主义:极端经验论(实证)

• 2. 逻辑实证论:极端经验论(实证)、逻辑图像论(反对形而上)

• 3. 后实证主义(进化认识论):理论建构(形而上)、实证(非极端经验论)、可证伪性

• A Simp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ypes of Research

•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二、科学研究过程

•检验假设的研究(演绎法)遵循图1右半部分的流程。

•建立理论的研究(归纳法)遵循图1左半部分的流程。

•检验假设的数据收集法包括调查问卷(、网络、或访谈)、实验(大学环境下)、准实验(组织中)以及二手数据(财务、生产或人事记录)。

•归纳法通常涉及定性数据,如访谈、参与性或非参与性的观察、现有文件的分析

•案例研究法包括这些法的结合。

•循环的上半部分指逻辑的法,或称通过归纳和演绎逻辑实现理论化的过程。

•循环的下半部分指实证的法,或称其为在研究法的帮助下从事研究。

•三、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理论解释了一个现象“是什么”(what)、“怎么形成”(how)、“为什么”

(why)、“时”(when)以及“谁”(who)等问题。

•在管理和组织主流理论中,典型的理论如:代理理论(Jensen & Meckling, 1976; Fama & Jensen, 1983)、制度理论(DiMaggio & Powell, 1983)、资源依赖理论(Salancik & Pfeffer, 1978)、社会网络理论(Coleman, 1990; Burt, 1992; Granovetter, 1973)、社会交换理论(Blau, 1964)。

•理论模型中包括五类变量,如下图。

•三、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自变量:是因变量假定的原因,为先行变量。

•因变量:假定的效果,为结果变量。

•控制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且需要被消除(1.之前理论发现;2.条件;3.混淆变量)。

•调节变量: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向、强度的定性或定量的变量。

•中介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量。

•一个理论必须详细地说明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关系。

•实证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变量间因果关系。

•实证研究过程可如下图所示:

•在图1中,线(a)代表两个抽象构念X′和Y′之间的理论关系。我们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是X′和Y′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由于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直接观察这些抽象的构念( X′和Y′),所以首先要将它们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图1中的X和Y)。其中线(b1)、(b2)代表操作化过程。

•然后,通过搜集资料并运用合适的统计法来验证X和Y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如线(d)所示)。

•如果没有发现X和Y之间的显著关系,就可推断构念X′和Y′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如果发现了X和Y之间的显著关系,则还需要提出各种可能导致X和Y之间发生因果联系的替代解释,之后才能推断X和Y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经过这番检验后,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推断X和Y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线(c)所示),我们就可以接受研究假设,推断构念X′和Y′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样本所处的特定时空(时间、空间、研究参与者等情景因素)对所获得的研究结论的影响,推论研究结论是否在其他情景下也能成立。

•四种效度:评价实证研究质量的法

•四种效度:构念效度、统计结论效度、部效度、外部效度(Cook & Campbell, 1979)。

•构念效度:测量的准确性。它评价的是,我们在对构念进行操作化时,变量测量的容和构念的含义是否一致。图1中的线(b1)、(b2)。

•改进构念效度的办法: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第一,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研究者要精确定义构念的含义并明确它的理论结构。•第二,从变量测量的角度,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式,控制测量误差。

•四种效度:评价实证研究质量的法

•统计结论效度:指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信度。它评价的是实证研究中运用的统计检验手段是否正确。对应图1中线(d)。

•统计决策中的四种可能:接受正确的零假设、拒绝错误的零假设、拒绝正确的零假设(一类错误)、接受错误的零假设(二类错误)。

•改善统计效度的法:

• 1. 降低一类错误:正确的统计检验手段、更加格检验标准、随机取样等。

• 2. 降低二类错误:增大样本量、减少因变量中与自变量无关的总体变异(控制外生变量、抽取同质性较高的样本)、根据理论检测向性研究假设等。

•四种效度:评价实证研究质量的法

•部效度:指变量间因果关系推论的可信度。对应于图1中的线(c)。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除自变量之外的各种混淆变量(自我选择效果、研究样本提供信息的偏误、测验过程本身可能会改变测量的现象等)和替代解释(如同时存在第三个变量,同时与X 和Y相关),它们的存在影响了变量间因果关系强弱程度。

•改善部效度的法:

• 1. 从理论出发,从以往文献中搜寻有哪些变量可能成为假设检验中的混淆变量,在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时加以测量,并在统计检验中加以控制。

• 2. 可以从研究类型上加以控制。实验法最为合适。

•四种效度:评价实证研究质量的法

•外部效度:指将研究结论推广到其他群体、时间和情景时的可信程度。外部效度告诫我们需要清楚研究结论所处的情景界限。

•改善外部效度法:选取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样本。

•四种效度:评价实证研究质量的法

•由于实证研究往往要受到客观条件、当时情景和被测试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时满足上述四种效度的要不可能的。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理论决定具体使用的研究法,由于各种法也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如实验室研究的部效度较高,外部效度低,二手数据研究的部效度低,外部效度高),所以,为了得到可靠的研究结论,建议研究者可同时采用多种法(进行多项研究)。

•一、理论构成

•理论是由概念或者变量组成的系统,通过命题(proposition)将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通过假设将变量之间关系表达出来。

• 1. 概念和变量

•概念和变量是理论要解释的对象,是对现象的初始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