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流行现状分析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是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消除麻风病的危害,切实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当前我国麻风病流行和防治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60多年来,全国共免费查治麻风病患者约50万例,麻风病年发现率从1958年的5.5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0.10/10万。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麻风病列为重点救治的疾病,进一步强化了各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落实,全国共发现和规则治疗麻风病患者8000余例,麻风病的流行基本得到控制。
但是,目前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麻风病整体疫情并无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疫情出现波动,甚至呈上升趋势。
全国现有278个县(市)患病率大于1/10万,其中46个县(市)患病率大于1/万,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湖南5省(区)。
近5年,全国年均新发和现症病例分别为1700余例和6700余例,疫情无明显变化;新发患者中,延误诊断平均在3年左右,2级畸残者占20%以上;难治、疑似耐药病例和复发病例报告增多;一些地区不断出现新疫点,流动人口中麻风病例逐年增多,防治难度不断加大。
另外,我国现有22万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其中超过10万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可见畸残;约2万治愈残老者滞留在麻风病院(村)内。
在某些地区,对麻风病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
麻风病的传播和流行是一个国家贫穷落后的重要标志。
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彻底消除麻风病危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机制;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尽早消除麻风病的危害。
麻风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概况41页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
江苏省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可行性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江苏省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可行性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江苏省是我国麻风病高发地区之一,尤其是南京市、徐州市和淮安市等地麻风病发病率较高。
麻风病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影响其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
同时,麻风病的防治也是当前我国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江苏省对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主要采取分散开展的管理模式,防治效果不佳。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采取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方案,以提高治疗和预防麻风病的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研究江苏省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可行性,为制定该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意见。
三、研究内容1.调查江苏省麻风病流行特征和现有的防治措施。
2.评估江苏省目前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研究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
4.通过对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行性。
5.设计江苏省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实施方案。
6.评估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江苏省和其他省份推广实施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对麻风病防治的历史演变、我国和外国的麻风病防治政策和经验进行调查研究。
2.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麻风病患者和医护人员对防治工作的看法、对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认识和支持程度。
3.专家访谈法: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可行性和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案。
4.数据分析法:通过对调查数据和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对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方案进行分析。
五、预期成果1.分析江苏省麻风病的流行特征和现有的防治措施。
2.评估江苏省目前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对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其可行性及实施方案。
4.针对实施方案中的难点进行解决方案的探讨,提高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6、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研究麻风病防治的理论和政策背景,完成文献调查和专家访谈,确定研究方案。
麻风病人现状调查报告
麻风病人现状调查报告麻风病人现状调查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和组织的安排,我们小组对麻风病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我们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
现将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1.1 访谈:我们采访了5名患有麻风病的病人。
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1.2 问卷调查:我们编制了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0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治疗情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内容。
二、调查结果2.1 健康状况:调查发现,麻风病人在体力状况上普遍较差,84%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感到疲劳和乏力,63%的受访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此外,46%的麻风病人体验到疼痛或不适感。
2.2 治疗情况:我们发现,麻风病人中有82%的人接受过有效的治疗,其中69%的受访者表示治疗对控制病情有效。
然而,仍有18%的受访者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此外,麻风病人的康复需求较大,77%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康复指导和康复设施。
2.3 经济状况:调查显示,麻风病人中有56%的人家庭收入较低且未能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导致他们在治疗和康复上面临困难。
此外,29%的受访者对医疗费用报销政策不够了解。
2.4 社会支持:调查发现,麻风病人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39%的受访者表示感到社会对他们的歧视,2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在社交方面受到了限制。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3.1 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建议加强麻风病人的康复指导和康复设施的建设,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2 在经济保障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为麻风病人提供更多的医疗费用报销和补助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3 在社会支持方面,我们建议加强对麻风病的宣传和教育,消除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调查总结通过对麻风病人的现状进行调查,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健康、治疗、经济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江苏省麻风院(村)运转现况调查与分析
江苏省麻风院(村)运转现况调查与分析金广杰; 张连华【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2页(P460-461)【关键词】麻风; 院(村); 运转; 调查【作者】金广杰; 张连华【作者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5.01江苏省麻风院(村)是上个世纪(五十~七十)年代,为防治麻风,由各级政府在偏僻和交通不便的地方新建,收养和隔离治疗麻风病人的场所。
1976年收治病人最多达15 098人,1978年全省共有麻风院(村)67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抗麻风联合化疗的应用和推广,我省开始对麻风采取“从隔离治疗为主转变为社会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新病人一般在家接受治疗,原麻风院(村)大部分病人治愈后动员出院,回归社会。
麻风院(村)功能逐渐萎缩,部分被撤销。
小部分治愈者因年老畸残、无人收养等原因仍长年居留在麻风院(村)内。
为摸清现状,改善和提高全省院村麻风休养员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015年我省调查了麻风院(村)运转现状。
1 材料与方法使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全国麻风院(村)运转现况调查表》,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以实地走访形式对全省现存麻风院(村)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基本概况截至2015年3月,我省现存麻风院(村)37所,其中地市级5所、县级32所;34所隶属于卫生计生部门,2所隶属民政,1所隶属于公安;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康复病区等13所承接了2007年中央财政麻风院(村)改建项目;南京市江宁区铜井洪幕麻风村等19所自行改建和维修了房屋;2所转型为敬老院。
939名麻风院(村)外的麻风治愈者有较强的入院需求,其中希望入住中央财政麻风院(村)改建项目的800名。
2.1.1 土地及房屋现有土地面积8 967.54亩,最多的达2 269亩,最少的仅1亩,平均每所土地面积242.37亩,与建院时土地面积相比,部分麻风院(村)土地流失严重,周围村民侵占土地,并引发纠纷现象时有发生。
麻风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概况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防治工 作存在明显差异,国际合作需 关注平衡发展,确保资源向需 求更大、能力更弱的地区倾斜 。
05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全球麻风病发病率
下降
近年来,全球麻风病发病率呈下 降趋势,这得益于有效的防治措 施和科技进步。
疫苗研究取得突破
针对麻风病的疫苗研究取得重要 突破,部分疫苗已在临床试验阶 段,有望在未来投入使用。
症状与影响
麻风病的症状多样,轻重不一 ,根据病情可分为结核样型、 界线类和瘤型等。
麻风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 严重影响,如导致肢体残疾、 疼痛、失明等。
麻风病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如自卑、抑郁等,对患者及其 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02
麻风病流行现状
全球分布与趋势
全球麻风病患者数量呈下降趋 势,但仍是公共卫生问题。
早期诊断技术发展
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麻风病 能够在发病初期被及时发现,为 早期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了可 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未来研究方向
疫苗免疫策略研究
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疫苗免疫策略需要进 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和效果 。
新型药物研发
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抗麻风病药物是未来的重要 研究方向,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治疗需求。
技术援助与培训
资金短缺问题
地区间差异与不平衡
各国在防治麻风病过程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国际合作 平台进行分享交流,提高全球 防治水平。
国际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 术援助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 防治能力。
尽管有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 病和疟疾基金等机构的资助, 但资金依然不足,制约了防治 工作的深入开展。
80%
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及预防方法
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及预防方
法
一、麻风病概述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粘膜和眼睛,如不及时治疗,可对患者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睛造成渐进性永久损害,是导致人类畸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二、麻风病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
2020年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为200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33例;死亡人数为0例,相比2019年增长了0例。
2020年中国麻风病发病率为0.0142/10万,死亡率为0/10万;2019年中国麻风病发病率为0.0167/10万,死亡率为0/10万。
三、麻风病的治疗
需隔离,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四、麻风病的预防
根据研究,化学预防将有助于减少麻风的患病风险。
化学预防,又称预防性治疗,可对亚临床感染,处于潜伏期以及无症状的麻风菌携带者有效,目的是让没有症状的麻风菌感染者不出现临床症状。
目前已证实有效的药物有利福平。
目前没有有效的麻风病疫苗,不过对于健康成人来说,麻风杆菌的传染力并不强,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麻风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概况
ÎÄ É½
10
3500
3000
1
2500
2000
1500
0.1
1000
500
0.01
0
1985- 86- 87- 88- 89- 90- 91-
Äê
»¼ ²¡ ÂÊ
GNP£¨ËÈ Ãñ ± Ò £©
11
麻风病的流行特点
年龄 性别 种族 …
人间分布
地区 家庭 GIS …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10
经济发展与麻风病流行
¼» ¡² Ê £¨1/10,000©£
¼» ¡² Ê £¨1/10,000©£
Ϋ · »
பைடு நூலகம்10
1
0.1
0.01 1985-
86-
87-
»¼ ²¡ ÂÊ
88-
89-
90-
Äê
GNP£¨ÈË Ãñ ± Ò £©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91-
查到AFB)
西非黑猩猩
西非黑长尾猴 北美野生犰狳
动物疫源性
不列颠群岛红松鼠
7
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
传染 途径
传染方式
皮肤与 皮肤的 直接密 切接触
细菌飞 沫被粘 膜接触 或吸入
细菌污 染物作 为载体 的传播
入侵门户
暴露处 皮肤
呼吸道 粘膜
破溃
8
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
•人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一般成人抵抗力较儿童强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7.87 姐弟
2.25 夫妻
5.62 祖孙
17
型比差异
麻风病
-
2 各类麻风的共性:
2.1感觉障碍(麻木):由于麻风杆菌首先侵犯 末梢神经,皮损处感觉障碍甚至麻木是各类麻风 病的早期症状和主要症状。 2.2浅神经粗大:周围神经是最早受侵犯和主要受 侵犯的组织,容易触摸到如眶上神、耳大神经、尺 神经、腓总神经等。
-
-
LL型麻风
• 皮损:常见为斑疹和弥漫性浸润或结节。早期表现为小 的斑疹, 多发,边界不清,对称分布,无感觉障碍, 常分布在躯干、面部、四肢、臀部, 随着病程进展,面 部可有弥漫性浸润,眼结膜充血,耳垂肥大。可出现斑 疹、结节,并融合形成狮面,结节好发部位为耳垂、下 颏、肘部、臀部、膝和手足背。 神经:早期神经无粗大; 毛发:早期眉毛呈稀疏对称,晚期往往双眉全脱; 淋巴结,睾丸和内脏:均可受累; 皮损查菌:5+-6+; -
-
BT麻风
• 皮损:常见皮损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界清楚, 表面不太干燥,有的可出现鳞屑,有的斑损中可见圆 形空白区或打洞区,形成环状皮损,或在大皮损邻近 见到卫星状皮损。好发面部、躯干、四肢,但不对称, 数量较多。除面部皮损外,皮损病期较长时有感觉障 碍; 神经:损害多发、粗大、质地硬。除非眉部有皮损, 一般无眉毛脱落。; 粘膜、淋巴结、睾丸、眼、内脏:一般受累少; 皮损查菌:阴性-2+; -
BT型麻风
-
BB类麻风
• 皮损:早期多为斑疹或斑丘疹,皮损中央有空 白区和打洞区。 皮损内缘清楚,外缘部分清楚, 呈“倒碟状”,也可见到较多卫星状损害。皮 损表面光滑, 淡红或紫色或棕色。分布广泛, 但不对称。常无显著感觉障碍; 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呈中度粗大, 质不太硬; 毛发:眉毛不对称脱落; 粘膜、淋巴结、睾丸、内脏:可发生病变;
连云港市1998—2000年肺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中 国 图 书 资料 分 类 号 : 1 1 3 R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1 5 ( 0 2 0 —0 7 —0 1 4 2 7 20 )8 0 5 2 0
M 一 .2 0 表 明 白喉 的 发 病 在 时 间 分 布 上 比较 均 匀 ; 年 龄 分 0 27 , 从 布 上 看 , 喉 多 发 生 在 青 少 年 和青 壮 年 , 与 以往 报告 的 多 发 生 白 这
于 儿 童 不 符 , 是 由 于 开 展 计 划 免5 性 别 分 布 情 况 白喉 报 告 发 病 的 性 别 比 为 2 1 男 性 发 病 . :,
多于女性 。 3 分 析 与讨 论
时 间 分 布 资 料 始 于 18 92年 , 口数 据 来 自佳 木 斯 市 统 计 局 。 人
2 结 果
佳 木 斯 市 白喉 的 发 病 曾 出 现 过 二 次 流 行 高 峰 , 别 是 15 分 92 佳 木 斯 市 自 14 9 9年 共 报 告 发 病 18 3例 , 8 年 ( 病 率 3 .3 1 发 2 6 / 0万 ) 16 和 9 3年 ( 7 8 / 0 ) 间 隔 为 1 。 3 .0 1 万 其 0a
维普资讯
《 业 与 健 康 》 20 职 0 2年 8 第 1 第 8期 月 8卷
全球麻风病流行形势及今后对策中国麻风防治协会课件
麻风病患者与健康人直接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用餐等,可能将病菌传播给健康人。
直接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
母婴传播
麻风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菌会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可能被感染。
患有麻风病的母亲在怀孕或分娩时,可能将病菌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03
02
01
皮肤损害
神经损害
传染性
美国和加拿大的麻风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欧洲地区
尽管欧洲的麻风病发病率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病例。
拉丁美洲地区
巴西、秘鲁等国家的麻风病流行比较严重。
亚洲地区
麻风病流行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孟加拉国等国家。
非洲地区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麻风病流行较为严重,如尼日利亚、刚果等国家。
发病率和地理分布不均
麻风病的发病率和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条件和人群遗传因素等有关。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包括早期诊断、隔离治疗、宣传教育等措施。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对麻风病的认知度不高、医疗资源不足、社会歧视等。
挑战与问题
防治现状
03
CHAPTER
中国麻风病流行形势
地区分布
中国麻风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份,其中云南省的麻风病患者数量最多。
城乡分布
麻风病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区的麻风病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麻风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也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
发病年龄
防治挑战
04
CHAPTER
今后对策与建议
增强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了解
麻风与疥疮
(一) 皮损:
1.形态多样化 2.皮肤附件侵犯:毛发、汗腺、皮脂腺 3.皮肤神经末梢→浅感觉( 温、触、
痛)障碍 4.找到麻风杆菌(尤瘤型、界线类)
(二)、 周围神经症状:
纯神经炎型麻风 受累周围神经可呈梭状、结节状或均匀性粗大,
有痛感或压痛 1. 浅感觉障碍: 2. 运动障碍,肌萎缩,瘫痪 尺N→小指无名指弯曲,小鱼际…爪型 正中N→大鱼际…猿手 桡N→垂腕/垂指 腓总N→足下垂 面N→面瘫 3. 营养性障碍 4. 循环障碍
麻风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 以下简称为 ML)虽然在人类致病菌中,除绿脓杆菌外,ML发 现最早(结核杆菌的发现较之晚9年),但其体外培 养至今尚未成功,因此限制了从微生物方面对它的 了解。所幸的是小白鼠足垫模型和犰狳以及裸鼠实 验感染的成功,为ML的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 特征的研究,乃至人工培养的设计等提供了基础条 件。特别是近十多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我们对ML在分子水平上的了解。
(二)传染途径:
1.通过皮肤接触; 2.呼吸道传染(飞沫); 3.间接接触传染;
麻风不是遗传病,亦未被证实有昆虫或通 过消化道传染。而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 过度疲劳、卫生条件差、住房拥挤、居住环 境潮湿、皮肤有破损等多种因素,均是导致 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麻风是一种感染率高而 发病率低的疾病,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管 理。
麻风杆菌的三个特性: 1.抗酸性. 2.群聚性. 3.多形性.
三、流行病学
麻风病传染发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或必 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一) 传染源
麻风病人:多菌型,病人可排出大量 杆菌,杆菌>107以上,少菌型病人排出 <106是否成为传染源仍未定论,但要 引起重视。
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麻风病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麻风病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概况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
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
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
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
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按照“边建设、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麻风病防治策略,建立了覆盖的治疗网络,通过这种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的防治措施,对麻风疫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二、麻风病发病数麻风具有传染性是肯定无疑的。
但它的传染性小、发病率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把麻风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麻风常常被称为最不易传染的传染病。
因为不是所有的麻风病人都散播细菌,只有少部分病人才有传染性,95%的人对麻风有天然免疫力和抵抗力,即使被感染也不会发病。
2019年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233例,与去年相比增加8例,同比增长3.56%。
三、麻风病医院现状最近几十年来,对麻风治疗在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社会领域进展滞后。
由于公众的无知、误解、冷漠和恶惧,使成千上万已治愈的麻风康复者及家庭人员,仍然因疾病受到社会歧视。
这就给麻风防治工作带来极大障碍。
麻风是可以治愈的疾病,治好的康复者和其他疾病治愈者应一视同仁,歧视麻风病人和康复者是错误的。
《2020-2026年中国麻风病医院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麻风病医院数量27家,比2017年增加1家。
其中,城市麻风病医院数量为14家,农村麻风病医院数量13家。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被视为可致畸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
近50年来,尤其近20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科学的进步,该病已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社会印象已有所改善。
8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了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
1991年5月第44次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了全球在2000年消除麻风病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我国政府也作出了承诺。
现根据有关资料,就国内外麻风病防治现状及展望概述如下。
世界麻风流行概况(一)全球麻风防治目标:1991年第44次WHA决议,全球在本世纪末消除麻风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指标为患病率< 1/万。
(二)世界麻风患病率变化: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115万麻风患者,估计患病率为2/万。
其中888340例是登记接受治疗的病例,登记患病率为1.7/万。
近10年来全球麻风登记病例数已减少82%。
然而目前在全球60个国家或地区麻风仍然是一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1/万以上),其中16个主要麻风流行国家的登记病例数占全球麻风的90%,而其中5个国家(印度、巴西、印尼、缅甸、尼日利亚)占世界麻风登记病例数的80%。
这16个麻风流行最严重国家至少有下列特点之一:患病率 >1/万;或登记病例数 >5000;或新发现病例数 >2000。
(三)世界麻风发现率变化:1996年全球发现病例数约为566 000例,发现率为9. 8/10万。
据统计麻风流行最严重的28个国家1996年发现病例数为544 639例,占全球发现病例的96%,其中15.6%为< 15岁的儿童x,31%为多菌型病例,5.4%伴有Ⅱ级畸残。
这些国家近12年来患病率有大幅度下降,自1985年的20.2/万下降至1996年的3.5/万,但发现率仍无明显改变。
有些国家病例发现数增加,往往与病例发现工作的加强和麻防工作地理覆盖面扩大有关,并不是麻风发病率的改变。
关于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五篇】
关于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五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五篇】,欢迎品鉴!第1篇: 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 ___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东邻泾川、__原,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原州区接壤,北与彭阳、__原县毗邻,现为___政府驻地。
全区辖17个乡__、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大景区,有252个村、19个城市社区,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540米,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2018年末常住人口53.32万人,人口出生率10.68permil;。
常住人口中,城__人口33.96万人,城__化率达到63.7%。
全区设有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1个,与___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署办公,现有地方病防治专职人员4名。
二、麻风病防治现状(一)总体发病情况。
我区自1949年至今,累计报告麻风病病例42例,其中新发病例(2018年9月报告发病)1例,既往病例(均为1995年之前报告发病)41例;分布在11个乡__2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其中大寨乡12例,峡门乡10例,柳湖__6例,白庙乡3例,花所__3例,崆峒__2例,白水__1例,四十里铺__1例,草峰__1例,麻武乡1例,城区2例。
从地区分布看,其流行特点为点状散在分布。
42例病例中,男性34人,女性8人;回族31人,汉族11人;瘤型30例,结核样型8例,界限型1例,偏瘤型1例,偏结核样型2例。
有18例病例畸残,其中Ⅰ级13人,Ⅱ级5人。
(二)目前发病情况。
我区现有麻风病现症病例1人(男,63岁,回族,柳湖__南台村人),2018年9月6日在西京医院诊断报告为麻风病,9月13日经甘肃省两当疗养院实验室确诊为瘤型麻风病病例,9月19日在省两当疗养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居家服药治疗,目前为期1年联合化疗已结束。
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流行现状分析
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流行现状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麻风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汇总、整理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共77例,发病率逐年下降(χ2=5.20,P<0.05),处于低流行状态。
麻风病新发病例灌云县分布最多共29例,占37.66%;年龄最大84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4.78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08:1;多菌型与少菌型比为10:1;新发麻风病例Ⅱ级畸残5例,占6.49%;皮肤科门诊发现病例占42.86%。
结论: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仍有新发病例出现。
需加强培训,完善防治网络,结合主、被动发现方式,做到早期发现患者,及时治疗,控制麻风危害。
【关键词】麻风病;新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029-02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Fu Xin,Xu Suzhen, Yang HaoshuLianyung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nyungang,Jiangsu 222003, China【Abstract】Objectives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discovered leprosy cases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next step.Methodes Information on new leprosy cases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Results From 1998 to 2017, there were 77 new case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The incidence of lepros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χ2=5.20,P < 0.05), and it was in a low epidemic state.Guanyun County has the largest numberof new leprosy cases, with 29 cases(37.66%);The oldest is 84 years old and the youngest is 17 years old. The average age is 44.78 years old;More males than females suffered from the disease, and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was 2.08:1;There were 5 cases of grade II disability in new leprosy cases, accounting for 6.49%;There are 42.86% of cases were found in dermatology clinics. Conclusion From 1998 to 2017,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was in alow epidemic state, but there were still new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etwork, combine active and passive detection methods, so as to early detect patients, timely treatment and control the harm of leprosy.【Key words】Leprosy; New cases; Epidemiology; Analysis江苏省曾是全国麻风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以来累计发现登记麻风病人达56000例[1]。
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麻风病康复村与麻风病康复者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走出理解误区让社会接纳他们摘要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入侵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出现各种斑点,易导致溃疡和人体畸形,可传染,但很不明显,可预防,可治愈。
到达他们的居所,可以看到环境的恶劣;通过和他们的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不只在身体上有病痛折磨他们,而且还被家人和朋友歧视抛弃,身心受损。
难道我们不该关心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吗?调查报告,短短几个问题,可以反映社会对他们的态度,人们大多是不肯接近他们的,在对大学生调查中有42%不知道麻风病,大学生如此,社会上呢? 我相信也不会有多好的吧!社会不帮他们,他们又如何走出黑暗,人们该动起来啦!为社会的和谐!!前言本作品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似乎已经被忽视的群体,让社会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让麻风病康复者明白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还是有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们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我们采用走访、个别交谈,查阅资料等多种调查方法,深入到麻风病康复村中进行调研,以对话的方式去了解麻风病康复者的生活现状,以麻风病康复者真实的生活经历,表达最真实的的心声,再以这论文的形式,向社会展现麻风病患者的现在生存问题,希望社会能更关心他们!关键词:麻风病康复村康复者认识误区社会接纳冷漠痛苦关心光明一、麻风病的概述1、麻疯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由麻风杆菌入侵人体造成的,其主要症状表现在皮肤出现癣样皮疹、红斑、白斑或突出的一颗一颗的结节;和一般的皮肤病不同,感觉上不痛不痒,但一段时间后,病灶部位会出现麻木、干燥、不出汗的症状;如果生在长毛发的部位,其毛发也会脱落。
同时,由于麻风杆菌喜欢在人体外周神经中生存,对神经干和神经枝造成破坏,易导致多处发生溃疡致使人体畸残。
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儿童最容易患这种病,感染这种病后要过2---7年才会发病。
附图:由麻风病造成的足部的毁损。
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新发病例
新发病例
新发病例
新发病例
新发病例
新发病例
复发病例
现症病例
2012-2014年我国新发麻风病例概况
新发病例
❖ 2012-2014年共登记报告新发病例:
2951例 2012:1204例 2013:924例(下降23.3%) 2014:823例(下降10.9%)
总数:1601例
现症病例
>1/10万的县数
❖ 共186个
>1/万的县数(共9个)
2015-2017年我国新发麻风病例预测
新发病例预测
新发病例预测(多项式法)
新发病例预测(线性法)
新发病例预测(指数法)
新发病例预测(对数法)
新发病例预测
控制传染已见成效! 降低负担任重道远!
感谢聆听!
上海:1 西藏:1
新发病例
❖ 近3年累计发现57例儿童新发病例
贵州:21 云南:21 四川:6
福建:3
浙江:1 江西:1
河南:1
广西:1 重庆:1
西藏:1
2014年底我国麻风病现症病例概况
现症病例
❖ 2014底现症病例
总数:3961例 患病率为0.331/10万
❖ 2014年底需治病例例
新发病例
❖ 近3年累计新发病例数>100例的地市(5个)
云南:文山、红河 贵州:毕节、黔西南 四川:凉山
新发病例
❖ 近3年累计新发病例数20-99例的地市(35个)
云南:10 贵州:7 广东:4
广西:3
四川:2 湖南:2
江西:2
海南:1 重庆:1
陕西:1
连云港市1989~1998年性病疫情动态分析
连云港市1989~1998年性病疫情动态分析
张志杰;张青元
【期刊名称】《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年(卷),期】1999(005)003
【摘要】江苏省连云港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集海运、航运、铁路、内河、公路运输和邮电事业于一体的新兴港口城市,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
发展,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速度居全省首位,是性病发生流行的高危地区,连云港市1989~1998年底共发现性病患者13 464例.1
【总页数】2页(P109-110)
【作者】张志杰;张青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性病监测中心;江苏省连云港市性病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01
【相关文献】
1.宁海县1989~1998年性病疫情分析 [J], 王志刚
2.镇江市1989—1998年疟疾血检率及疫情动态分析 [J], 葛琴娟
3.台州地区1989年第1季度性病疫情动态分析 [J], 马有梅
4.濮阳市1989~1998年性病疫情分析 [J], 黄守海
5.1989~1998年间重庆市老年住院病人疾病谱及其主要死因动态分析 [J], 蒲霞;
马厚勋;朱勤岚;曾繁荣;周平;王淑英;肖文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云港市城区3080例麻风畸残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连云港市城区3080例麻风畸残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朱俊波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8(000)009
【摘要】麻风是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及周围神经组织引起功能障碍、畸残。
为早期预防畸残和康复治疗,对我市3080例麻风畸残及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953~1996年,我市麻风患者3080例,男2438例,女642例,男:女=3...
【总页数】1页(P948)
【作者】朱俊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镇沅县麻风病畸残手术治疗康复调查分析 [J], 罗庆荣;粟国华
2.贵州省5655例麻风病畸残者调查分析 [J], 包夏;申莉梅;李进岚;王颖;柯伟
3.连云港市市区麻风病畸残情况调查分析 [J], 韩重森;张青元;徐素珍
4.少数民族地区麻风畸残情况调查分析 [J], 蒋建荣
5.涪城区麻风畸残调查 [J], 李小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流行现状分析发表时间:2019-12-11T12:58:19.0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2期作者:付鑫徐素珍杨皓舒[导读]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麻风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连云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传科江苏连云港 222003)【摘要】目的:了解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麻风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汇总、整理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共77例,发病率逐年下降(χ2=5.20,P<0.05),处于低流行状态。
麻风病新发病例灌云县分布最多共29例,占37.66%;年龄最大84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4.78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08:1;多菌型与少菌型比为10:1;新发麻风病例Ⅱ级畸残5例,占6.49%;皮肤科门诊发现病例占42.86%。
结论:1998—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病例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仍有新发病例出现。
需加强培训,完善防治网络,结合主、被动发现方式,做到早期发现患者,及时治疗,控制麻风危害。
【关键词】麻风病;新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029-02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Fu Xin,Xu Suzhen, Yang HaoshuLianyung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nyungang,Jiangsu 222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discovered leprosy cases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next step.Methodes Information on new leprosy cases in Lianyungang City from 1998 to 2017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Results From 1998 to 2017, there were 77 new case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The incidence of lepros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χ2=5.20, P < 0.05), and it was in a low epidemic state.Guanyun Count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new leprosy cases, with 29 cases(37.66%);The oldest is 84 years old and the youngest is 17 years old. The average age is 44.78 years old;More males than females suffered from the disease, and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was 2.08:1;There were 5 cases of grade II disability in new leprosy cases, accounting for 6.49%;There are 42.86% of cases were found in dermatology clinics. Conclusion From 1998 to 2017,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leprosy in Lianyungang City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was in a low epidemic state, but there were still new cas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etwork, combine active and passive detection methods, so as to early detect patients, timely treatment and control the harm of leprosy. 【Key words】Leprosy; New cases; Epidemiology; Analysis 江苏省曾是全国麻风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以来累计发现登记麻风病人达56000例[1]。
通过多年的积极防治,全省麻风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
连云港市已于1996年达到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并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并一直处于麻风病低流行状态。
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我市麻风病流行特征,现将连云港市1998—2017年麻风新发病例流行情况描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市历年麻风防治管理资料记录、麻风病专报系统(LEPMIS)、1998-2017年累计发现的77例麻风新发病例个案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连云港市统计局年鉴。
1.2 方法利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率、构成比等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麻风病防治手册》中的相关定义作为诊断、分型和畸残分级的标准。
2.结果2.1 连云港地区麻风病流行特征2.1.1流行强度连云港市1998年—2017年期间,共发现77例麻风病新发病例。
年发病率由1998年的0.23/10万降至2017年的0.06/10万,差异显著(χ2=5.20,P<0.05)。
各组年份的发病率情况见表1。
表1 1998年—2017年连云港市麻风新发现病例情况表2 77例麻风新发病例地区分布情况2.1.5畸残率 77例麻风新发病例早期发现61例,占79.22%;77例麻风新发病例确诊时有畸残的共16例,占20.78%。
Ⅰ级畸残11例,占14.29%;Ⅱ级畸残5例,占6.49%。
2.2 麻风新发病例发现方式77例麻风新发病例中,皮肤科就诊发现33例,占42.86%;报病20例,占25.97%;线索调查发现15例,占19.48%;其他方式发现7例,占9.09%;接触者检查发现2例,占2.60%。
3.讨论麻风病防治工作自建国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发病率从1958年度5.5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0.10/10万[3]。
连云港市也于1996年达到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并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麻风病疫情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
在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工作和防治队伍容易产生松懈和力量削弱。
我市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加强工作领导和经费投入,充实防治工作队伍,加大各级防治网络建设,开展分级培训,取得明显效果。
1998-2017年我市麻风发病率由0.23/10万降至0.06/10万,下降变化明显。
从全市地区流行分布情况看,除开发区外各县区均有麻风病新发病例,对麻风病疫情防治需要各级防控机构保持长效管理,强化分级网络建设,保证麻风病疫情在全市范围均能得到有效防控。
连云港市麻风病新发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4岁年龄组,平均发病年龄为44.78岁,与江苏省流行情况基本一致[4]。
儿童麻风病作为麻风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麻风所占的比例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其麻风流行的程度和趋势[5]。
1998—2017年连云港市14岁以下儿童麻风病新发病例为0,与我市麻风病疫情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一致;我市麻风病新发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性活动范围广,劳动强度大,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有关[6]。
麻风新发病人畸残率是反映麻风病早期发现水平的重要指标[7]。
我市新发病例2级畸残比为6.49%,明显低于闫红静[4]报告的1991—2002年江苏省新发病人畸残比27.17%,表明我市在麻风病患者早期发现工作方面成效显著;77例麻风新发病例中,皮肤科就诊发现33例,占42.86%,提示我市麻风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发现为主,主动发现和筛查为辅的现状。
说明目前广大基础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对麻风病的发现能力有所减弱,人群主动发现意识不足。
针对这一情况,亟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麻风病辨识能力和预警意识,同时继续采取奖励报病等激励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对麻风病的发现力度。
通过宣讲、健康知识宣传栏和“麻风早知道”宣传材料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群众宣传,有效提高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强化广大群众麻风病主动发现意识[8-10]。
2011年国家麻风病防治的策略开始由防治向消除危害转变,颁布了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1]。
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工作更加不容松懈,争取财力、无力和人力保障,加强培训,建设人才梯队,完善防治网络,健康宣传是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
实现“ 创建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 任重而道远,麻风防治工作仍需努力推进。
【参考文献】[1]张连华.江苏省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8):36-37.[2]邵遂德,谢志铮.江苏省基本消灭麻风病情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4,11(2):30-31.[3]张国成,严良斌,沈建平,等.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M].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4]闫红静,虞浩,许卫国.江苏省1991—200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5):455-456.[5]余美文,沈建平,陈祥生,等.1989—1998年中国儿童麻风发病和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增刊):21.[6]狄贯一.流行病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40-253.[7]徐荣艳,周长月,余加席,等.1994—2013年徐州市新(复)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5):376-378.[8]郇腾,李春燕,等.2007—2017年烟台市麻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34(10):590-592.[9]徐荣艳,周长月,余加席.1994—2013年徐州市新(复)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2016,30(5):376-378.[10]夏小娟,张明辉,等.镇江市1991—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8):3302-3303,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