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语文知识点汇总部编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1818 紫藤萝瀑布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等。
二、字音词义瀑pù布: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
迸bèng溅:向四处飞溅。
挑逗:逗引,招惹。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繁密:多而密。
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枯槐huái:已经枯萎的槐树。
遗憾hàn:指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
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笑。
仙露琼qióng浆:比喻酒非常鲜美;文中比喻花朵中装的露水。
三、主题概述课文描述了紫藤罗花盛开的胜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赞花之情,由此赞美了新时代开创的新生活、新气象,阐释了花和人的不幸时有发生,而生命长河则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7):赏花。
写紫藤罗花盛开的状貌,抒发“我”赏花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8、9):忆花。
写紫藤罗的芳香引出“我”的回忆。
第三部分(10、11):悟花。
写“我”由眼前繁盛而茂密的紫色瀑布思考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五、鉴赏品读1.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停住了脚步”是因为作者被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为下文写紫藤萝花的盛开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赏析“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生动形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生长繁茂和气势盛大。
3.“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品析“挑逗”一词的好处。
“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2022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知识点
2022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知识点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名著导读知识点
一、人物形象概括1、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2、虎妞:性格大胆泼辣,贪吃懒惰、好逸恶劳。
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会的牺牲品。
3、刘四爷:他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但他又讲面子.4、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所以他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1、《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2、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3、《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4、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5、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谈一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1)感受:①祥子是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的小伙子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情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
6、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
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7、《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
请问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最新部编版七下语文《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复习
七下语文第一至三单元文言文期末复习班级_ 姓名座号_《孙权劝学》内容理解1、本文分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个部分。
2、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没有才学又不爱读书的吕蒙。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以上均填原句)。
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的学问大有长进;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课文原句)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孙权动学》问答题归纳(常与《伤仲永》对比阅读)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答: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事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答: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同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和孙权劝学的结果。
3、孙权、吕蒙、鲁肃的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3、学习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
角度一:孙权善劝启示:劝人要讲究策略;角度二:吕蒙就学启示: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或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角度三:鲁肃结友启示: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他人,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部编版语文七下字词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下)词语积累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第一单元1《邓稼先》元勋xūn奠diàn基选聘pìn谣言yáo背诵sòng 昼zhòu夜昆仑lún萦yíng带曛xūn 殷yān红铤tǐng而走险可歌可泣qì鲜xiǎn为人知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当之无愧kuì家喻户晓锋芒毕露lù妇孺rú皆知马革裹guǒ尸燕yān然未勒2《说和做》臧zāng克家深宵xiāo小楷kǎi硕果shuò迭起dié澎湃péng pài大无畏wèi校jiào补锲qiè而不舍目不窥kuī园沥lì尽心血慷慨淋漓kāng kǎi气冲斗牛dǒu心不在焉yān兀wù兀穷年迥jiǒng乎不同仰之弥mí高3《回忆鲁迅先生》舀yǎo揩kāi桌子碟dié咳嗽késou 调羹tiáo gēng绞肉jiǎo薪金xīn校对jiào 草率shuài抹杀mǒ疙瘩gēda 深恶痛绝wù不以为然阖hé眼第二单元5《黄河颂》巅diān劈pī气魄pò狂澜lán浊流zhuó宛wǎn转屏障zhàng哺育bǔ一泻万丈浩浩荡荡dàng6《最后一课》踱duó宛wǎn转喧闹xuān气氛fēn诧异chà 懊悔ào惩罚chéng 奴隶lì钥匙yào shi 字帖tiè祈祷qídǎo哽gěng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hóng良碾niǎn誓shì言胸膛xiōng táng嗥háo鸣山涧jiàn 高粱斑bān斓lán缠chán绕亘gèn古默契qì田垄lǒng镐gǎo头土壤 rǎng 污秽huì耻chǐ辱挚zhì痛谰lán语8《木兰诗》机杼zhù军贴tiě可汗kèhán鞍马ān鞍鞯jiān辔头pèi溅溅jiānjiān胡骑jì朔气shuò金柝tuò红妆zhuāng十二转zhuǎn第三单元9《阿长和《山海经》搁gē掷zhì脐qí憎恶zēng wù菩萨púsà烦琐suǒ土匪fěi胸脯xiōng pú诘问jié疮疤chuāng bā哀悼dào茉莉mòlì书斋zhāi霹雳pīlì震悚sǒng粗拙zhuō守寡guǎ孤孀shuāng10《老王》蹬dēng绷bēng惶恐huáng肿胀zhǒng zhàng荒僻pì取缔dì降格jiàng镶嵌xiāng qiàn门框kuàng 滞zhì笨侮辱wǔrǔ愧怍kuìzuò冰伛yǔ眼翳yì塌tā败11课《台阶》撬qiòo磕kē门槛kǎn厚道hòu糟糕zāo醒悟xǐng晌午shǎng烦躁zào头颅lú凹凼dàng 庄家茬 chá言外之意微不足道大庭广众12《卖油翁》自矜jīn家圃pǔ睨nì颔hàn之忿然fèn酌zhuó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修润rùn生疏shū商酌zhuó譬如pì朦胧méng lóng 累赘zhui 别biè扭拖沓tà妥tuǒ帖诲huì人不倦不耻下问颠沛diān pèi流离以身作则丁卯mǎo年14《驿路梨花》撵niǎn扛káng驿路yì陡峭dǒu qiào露lù宿竹篾miè简陋lòu修葺qì晶莹yíng折损sǔn麂jǐ子菌jùn子15《最苦与最乐》揽lǎn达观guān契约qì监督dū排解jiě循环xún如释shì重负海阔kuò天空悲天悯mǐn人16《短文两篇》馨xīn案牍dú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涟lián亵玩xiè鲜xiǎn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瀑布pù迸溅bèng挑逗dòu凝望níng繁fán密笼lǒng罩枯槐huái遗憾hàn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qióng浆18《一颗小桃树》褪tuì忏悔chàn哆嗦duōsuo 矜持jīn执着zhí服侍shì猥琐wěi suǒ渺小miǎo幼稚zhì颤抖chàn赤裸luǒ血气方刚轰轰烈烈hōng祸不单行huò摞 luò马嵬wéi坡灼灼zhuó19《外国诗二首》瞬息shùn 怀恋liàn涉足shè萋萋qī幽寂jì20《古代诗歌五首》怆然chuàng眦zì豚tún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拽zhuài堡垒lěi辜负gū凛冽lǐn liè吞噬shì疲惫píbèi钦佩qīn鲁莽mǎng毡鞋zhān保佑yòu厄运è拯救zhěng羸léi弱告罄qìng毋wú宁耀武扬威姗姗来迟忧心忡忡chōng语无伦次lún海市蜃楼shèn毛骨悚sǒng然怏怏yàng不乐22《太空一日》弧(hú)炽热chì轮廓kuò俯瞰kàn模拟mónǐ遨áo游严谨jǐn稠密chóu烧灼zhuó五脏六腑fǔ千钧jūn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屏bǐng息凝神23《带上她的眼睛》点缀zhuì漫步màn迟钝dùn闲暇xiá凸现tū拍摄shè蔚蓝wèi合拢lǒng吟唱yín不期而至qī心有灵犀xī天涯yá海角镍niè24《河中石兽》河干gān棹zhào木杮fèi湮yān溯流啮niè《重要成语大意》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现代文知识点
4.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知识点第5课:《黄河颂》【文学常识】1.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
全曲共分为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
【创作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
【内容思想】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点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引出了下文的颂歌。
歌词部分先写“望黄河”,由“望”字总领,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具有画面感;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再写“颂黄河”,诗人从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保卫了中华民族、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颂黄河。
2.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3.歌词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黄河颂〕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局部,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局部。
2.在第—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感情特征给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概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概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局部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概?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奉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奉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培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一般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
部编教材语文七下《古代诗歌五首》赏析知识点
部编教材语文七下《古代诗歌五首》考点梳理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答: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抑郁不平,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3.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理解: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②“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孤独寂寞凄凉)③“独怆然而涕下”的“涕”体现了什么?答:体现了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④请赏析该诗句在这泪中包含着什么含义?答:表达的不只是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能引起共鸣?答: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惆怅、孤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知识点汇总学习目标:➢了解茨威格及相关背景,能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理清故事情节。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理解课文中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一、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
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
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躁》《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
二、故事背景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
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
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
三、字、词读一读shuānɡ拽zhuài毋wú宁吞噬shì羸léi弱告罄qìnɡ遗孀踉liànɡ跄qiànɡ贮zhù藏蹒pán跚shān胆怯qiè角jiǎo逐辜ɡū负销蚀shí鲁莽mǎnɡ迸bènɡ发厄è运悼dào念海市蜃shèn楼毛骨悚sǒnɡ然怏yànɡ怏不乐忧心忡chōnɡ忡绑bǎnɡ搂lǒu昔xī日堡垒lěi凛冽liè四、理解词义1.坚持不懈: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毫不松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下《木兰诗》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2.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3. 惟.闻女叹息(只)4.问女何所忆.(思念)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 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10.万里赴戎机..(战争)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同“贴”)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
(四)古今异义1.愿为市鞍马:市:古义:买;今义:集市。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
3.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五)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六)句子的翻译: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整理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整理及练习第一单元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诗人。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黑龙江呼兰人,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牛车上》,散文集《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第二单元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表现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6、《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作家。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
7、《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10、《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体裁是散文,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等,译作《堂吉诃德》等。
其丈夫是著名作家钱钟书,代表作品是小说《围城》。
11、《台阶》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李森祥。
12、《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
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
叶圣陶,本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分类汇总——名句积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分类汇总——名句积累七下名句梳理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光未然《黄河颂》)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4.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0.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1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_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_。
(《木兰诗》)14.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纪昀《河中石兽》)15.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8《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9《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总结登幽州台歌一、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
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
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文翻译前:过去。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四、问题归纳1.“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2.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五、课文主题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
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
望岳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知识点归纳
七下《河中石兽》知识点归纳2.朗读节奏。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重点字词解释。
(1)临:靠近。
(2)河干:河边。
(河:指黄河。
)干,水边,河岸。
(3)圮:倒塌。
(4)并:一起。
(5)阅:经历。
(6)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7)曳:拖着,牵引。
(8)设帐:讲学,教书。
(9)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尔辈,你们。
究,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10)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
是,这。
杮,木片。
(11)为:被。
(12)暴涨:洪水。
暴,突然。
(13)湮:埋没。
(14)颠:颠倒,错乱。
(15)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为:(认为)是。
(16)盖:因为。
(17)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18)坎穴:坑洞。
(19)已:停止。
(20)倒掷:倾倒。
(21)如是:像这样。
(22)遂:于是。
(23)溯(sù)流:逆流。
(24)固:固然。
(25)如:依照,按照。
(2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7)但:只,仅仅。
(28)臆断,主观地判断。
(29)欤:吗,表示反问语气。
(30)耳:罢了。
4.通假字(1)不亦颠乎(通“癫”,疯狂。
)(2)曳铁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5.词类活用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6.一词多义(1)为:A.以为顺流下矣(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表被动,被。
)C.众服为确论(动词,是,认为是。
)D.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2)之:A.闻之笑曰(代词,这件事。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C.其反激之力(助词,的。
)(3)如:A.如是再啮(介词,像。
)B.如其言果得(动词,按照。
)7.古今异义(1)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2)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看)(3)阅十余岁(古义:年;今义:年纪)(4)是非木杮(古义:这;今义:表判断)(5)如其言(古义:按照;今义:如果,如同等)(6)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今义:一种学科)8.重要句式(1)否定句是非木杮(使用“非”表否定)(2)倒装句求石兽于水中(介词结构后置)(3)省略句果得于数里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老王》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
剧本有《称心如意》《风絮》等;小说有《倒影集》《洗澡》;散文集有《将饮茶》《干校六记》等;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回忆录有《我们仨》。
二、文体知识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
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
三、理解词义1.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2.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3.惶恐:惊慌害怕。
4.荒僻:荒凉偏僻。
5.塌败:塌陷破败。
6.滞笨:呆滞笨拙。
7.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8.愧怍:惭愧。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4):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表现出他生活上的“苦”。
第二部分(5—7):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
第三部分(8—22):详写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的深厚情意,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五、问题归纳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说说这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交代老王的职业及“我”与老王的关系。
2.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也表现了“我”善良的性格。
3.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此处将老王和他的“前任”对比,有什么作用?老王送冰,冰量多一倍、冰价相等,体现了老王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体现其“善”。
4.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怎样的作用?侧面描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二、单元字词汇总9.阿长与《山海经》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
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名,说出。
10.老王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10阿长与《山海经》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二、字音词义搁gē:放置憎zēng恶:憎恨,厌恶。
竹竿gān: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烦琐suǒ:繁杂琐碎。
土匪fěi: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的武装匪徒。
辫biàn子: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
胸脯pú:指胸部。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诘jié问:追问,责问。
哀悼dào:悲痛地悼念(死者)。
茉mò莉li:一种常绿灌木,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
书斋zhāi:书房。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守寡guǎ:妇女死了丈夫后,不再结婚。
三、主题概述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作者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感到震撼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望平安幸福,没有文化但关爱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介绍了阿长的身份以及名字的由来,暗示她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8):主要以“我”的童年视角,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
第三部分(19~31):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五、鉴赏品读1.文章开头介绍“阿长”名称由来的目的是什么?“阿长”姓什么叫什么,竟没人知道,甚至连“阿长”这一称呼也是借用在她之前的一个女工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全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单元字词汇总1.邓稼先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铤tǐng:疾走。
(铤而走险)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lì尽:滴完。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xiāo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 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何妨一下楼钻探:动词,这里是钻研的比喻说法。
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高标:名词,很高的标准。
标,标准。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详,安稳。
阿司匹林:一种解热镇痛药。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一)课文字词详解孙权劝学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
⑩拜:拜访,拜见。
?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
__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