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一课提纲1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课)
政治提纲(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原始社会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人类的童年时期。
2.发展阶段(1)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2)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3.生产力特点(1)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是石器。
(2)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3)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4.生产关系特点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5.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6.如何解体的(解体的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
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二、奴隶社会1、阶级的出现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剥削者)和奴隶阶级(被剥削者)。
2、生产关系特点(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3)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4)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国家的产生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
国家实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生产力特点(为什么说奴隶社会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高一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
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此概念是历史范畴,而非永恒范畴。
)2、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4、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6、货币的基本职能(1)含义: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两种基本职能:A 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B 流通手段——现实中的货币8、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公式:商品——货币——商品9、纸币发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纸币是国家规定的货币符号,如果滥发纸币,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纸币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所需的货币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11、信用工具分类:(1)信用卡: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的特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A分类: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B共同点:不准流通转让。
12、外汇(1)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13、人民币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政治生活第一课学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规定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的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
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政治第一课提纲
哲学的起源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的定义1.哲学是知道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2.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1)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是科学的研究之母。
(理解性记忆)方法论和世界观的联系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2.什么是方法论?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满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见书p6最后一段)3.关于世界观(1)世界观人人都有(有科学和非科学)(2)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
(3)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提纲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一种自然属性,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所特有的)2、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1)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就是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
(必须用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②支付手段: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③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代表社会财富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如: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
3、纸币产生的原因、含义和发行规律(1)原因: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2)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3)纸币发行规律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系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原因: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力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防碍商品流通。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汇价):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外汇汇率=100单位外币:?人民币人民币汇率=1单位人民币:?外币所以,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同一次兑换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不能同时升高或降低。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调节生产、提升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中,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人们收入差别的大小。
2.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
高一必修一政治提纲
高一必修一政治提纲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比较:异:①前者用于交换;后者不用于交换;②前者有价值,后者没有价值;③前者是历史范畴,后者是社会范畴。
联系:①二者都是劳动产品②都有使用价值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一般等价物: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他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贵重金属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和流通手段(现实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其他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和世界货币。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1.纸币:①含义: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②特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纸币在流通中损害。
2.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取决于哪些因素?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必修一政治提纲(第一课)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含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根本属性:国家性质是由的决定。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制度。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本质: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
4、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的表现:①人民享有广泛的。
②的广泛性。
(2)真实性的表现: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和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注意:①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②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5、专政职能P66、民主与专政(1)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指在范围内,按照的原则和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
(2)专政就是阶级的统治,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专政的,专政是民主的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之一,是,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了我国的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①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的地位,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1)扩大社会主义。
(2)实行。
(3)强化政府的职能。
(4)发展和繁荣。
(5)改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公民要依法履行。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 上册(1-12课) 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1-12课) 复习提纲标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1-12课)复提纲一、第一课:政治与人生- 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 政治的作用: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政治的目标: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政治的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参与民主决策二、第二课:民族、国家与政权- 民族的概念: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国家的概念:国家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政权的概念:政权的定义、类型和来源三、第三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坚持改革开放四、第四课:政治制度与政权组织-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的定义和特点-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权的组织原则:权利制约、分权制衡和民主集中制五、第五课:国家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职能: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和审判职能六、第六课:政治生活中的互动- 政治生活的概念:政治生活的定义和内容- 政治参与的方式:选举、参政议政和社会监督- 政治生活的规范:民主法制和良好风尚七、第七课:民主与专政- 民主的概念:民主的定义和形式- 专政的概念:专政的定义和种类-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区别和联系八、第八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九、第九课:宪法与法律-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定义和意义-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权利- 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定义和种类十、第十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人权、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 公民的义务:公民义务的内涵和履行方式十一、第十一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职权十二、第十二课: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特点-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的地位和作用- 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提纲
以下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的提纲:
一、商品经济
1.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3.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计划为指导、以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
2.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问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3.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金钱。
2.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应该从“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原则出发,正确对待金钱,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的提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一课复习提纲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国家性质: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人民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注意:敌人指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公民权利的含义: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
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
所谓,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保障。
由于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的内容。
公民是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不过后者不能够享有公民的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
5、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我们享有的权利保障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①权;②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建议、申诉、控告、,取得赔偿权;⑦、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和。
我国的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权利。
7、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行使权利;④要以方式行使权利。
8、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提纲(1-2单元)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提纲(1-2单元)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知识点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知识点二: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社会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迈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5.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知识点三:封建社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2.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社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事业,生产迅速下降,信息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经济危机的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三一文库()/高一〔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系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原因: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力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汇率(汇价):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外汇汇率=100单位外币:?人民币人民币汇率=1单位人民币:?外币所以,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同一次兑换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不能同时升高或降低。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中,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
2.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中所占的比例。
政治1-4课复习提纲
【 第一课 】1.什么是责任? 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和来源是什么?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来源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责任与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4.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②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③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幸福生活。
5.怎样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我们负责的表现。
②小到为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负责任的表现。
(或: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承担责任。
)6.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分别是什么?①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包括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但更主要是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7.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对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8.怎样正确地选择和承担责任?①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②一旦作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9.怎样对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但应该做的事情?要把它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的投入,我承担,我无悔。
10.怎样评价那些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先进人物?★①他们这种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③我们对他们要心存感激,努力向他们学习。
政治常识 第一课 人民政权
《政治常识》背默提纲
第一课人民政权人民当家
整理、设计:二(3)李晓菁、吴欣怡
1、核心:国家政权
一政治 2、目的:维护自身根本利益
3、关键:掌握国家政权
1、是:我国的国体
(1)工人阶级领导――首要标志
2、特点:(2)工农联盟――阶级基础
二人民民主专政(3)工、农、知,其他的劳动者、建设者、
两种爱国者――社会基础
3、最大特点: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4、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5、是新型民主(1)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
与新型专政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的有机结合(2)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是在人民内部
实行民主的重要保障
1、是: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2、与国体的关系(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2)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1)权力机关: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2)行政
3、行使的主体:(3)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国家机关(4)国家元首:国家主席
(5)军事管理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
①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破坏活动
三国家职能(1)对内③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
④织社会公共服务
4、内容
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
(2)对外②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目标(1)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初中二年级政治第一课提纲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宪法是什么?1.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宪法是如何确认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表现?)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4.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广大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6.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四.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五. 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国家各级机关。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六. 我国人权广泛性的体现?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包括各种权利。
七. 国家如何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基本权利,法律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并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立法保障)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执法保障)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途径)
①到农村、工厂、商场、社区参加社会实践;
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③参观博物馆、观看升旗仪式、观光旅游;
④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6.什么是亲社会?(至少举3例说明)
答: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例如:宣传环保、交通知识;向灾区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无偿献血等等。
7.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亲社会的意义)
⑴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了解、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⑵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健康的人格,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使个人能力得到锻炼,并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实现(个人
⑶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
8. 青少年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思想: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亲社会意识
行动: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③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