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者往往对使用者抱有很多期望,希望使用者遵循一些共同的约束,但是期望总是很难得到满足的,从基础的设计原则上来说,我们不应该对设计者抱有太多的期望,宁愿予以更多的使用约束,即只有固定的路线可走。
如果你觉得某项语法规定不合理,那么请自行模拟它的种种特性,你会发现它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有时它可能会产生很多危害性,但是不应该忽略其有益的方面。
1.四种C++风格的类型转换
a. static_cast:
纯粹的内容转换,可能会造成实际内容的损失;
b. dynamic_cast:
只对有虚类型有用,因为虚表的存在才有RTTI;
c. const_cast:
去const化;
d. reinterpret_cast:
让编译器以该转换所注明的类型去看待内存段所表示的类型,一般是针对指针类型,一般来说是不怎么安全的,而且对于函数指针的转换有时是不可移植的,因为不同编译器可能有不同的函数指针表示法(命令方法和存储方法的不同?);
2.数据类型转换:
a. double=int/int;//做法是错误的,右侧不会提升至double再进行运算的,类型提升的原则是如果不大于整型则会提升至int,但有更大类型则会继续提升,正确写法是:
double=int/(double)int;或者double=(double)int/(double)int;
b. int=usigned char;//错误,正确做法:usigned char->usignedint->int
3.new operator和operator new:
前者是个操作符名称,后者则代表某个函数。
new operator:new操作符仅仅是我们常见的new的名称,它实际代表两段操作:operator new (这是一个我们可以自行重载的函数,作用是分配内存,并返回所分配内存的首地址,换句话说,即使有意进行偏离或者像malloc一样设置一定字节进行特殊用途都是可以的)和调用构造函数。记住编译器看见new操作符时意味着它会先调用new操作函数(operator new()),然后调用构造函数。
上图说明了定位new和定位delete为何是类型对应的关系。
4.对象什么时候具有完整意义:
答案是构造函数完全执行完毕,否则析构函数是不会被调用的。
的确,析构函数里面很可能做了释放内存的操作或者断开连接等关键性只能在一定前提下执行的操作,故而语法上就不支持如果构造函数执行不完整时抛出了异常,然后还能允许去去调用析构函数,很不安全。
5.零散注意点:
a.虚函数不可以内联:内联是一种静态编译行为,虚函数的绑定是发生在动态运行时。
b.对象的初始化列表中仅允许有表达式。
c.
d.
e.带有内部链接的函数可能在程序内被复制(也就是说程序的目标(object)代码可能包含一个以上的内部链接函数的代码),这种复制也包括函数内的静态对象。结果如何?如果建立一个包含局部静态对象的非成员函数,你可能会使程序的静态对象的拷贝超过一个!所以不要建立包含局部静态数据的非成员函数。
f.私有化构造函数(指的是无可外部调用的构造函数)可以阻止继承,由此达成类似final的效果,阻止继承的理由是:派生类的基类部分将无法初始化。
g.void* operator new(delete同样如此)无论前面是否添加static字样,均会被编译器认为是静态函数。
h.拒绝将临时对象绑定为非const的引用;
i.STL库中的工具适合使用(*). 而不是–>,具体原因似乎是因为STL的具体实现约束的;
j.
k.auto_ptr不应该持有一个数组指针,因为它的析构函数中调用的是delete,而不是delete[]。
l.数组长度为0:这并不是C/C++标准所支持的,GNU的编译器是完全支持,VS系列则不一定,其应用价值在于本身不占用内存,而且可以伴随其他需要一次申请和一次释放,与指针方式相比,不需要另外处理,举例:
struct st{int a;char b[0];}
st*m=(st*)malloc(sizeof(int)+10);这时我们可以使用b[0]至b[9](理论本质是有地址,有类型,我们就可以按照类型去访问内存,除非系统本身会阻止。。。)。释放时也仅需要对m进行一次释放就可以了。
至于new int[0];是不报错的,会返回一个地址,但是不应该利用这个地址去访问内存,因为并没有实际分配内存(强行访问,未必报错,因为数组越界本身不会报错,真的报错的话,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6.为什么说异常不应该逃出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的调用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地方发生了异常,比如某处发生异常,会导致该处前面位置上的所有局部对象被析构,如果析构函数的里面也传出了异常,则terminate函数将被自动调用,程序直接被终结,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局部变量也许没有全部被销毁,也许析构函数的工作很重要,但是还未执行完成:
比如连接的释放工作就应该执行,不然可能会导致对方盲等待,又如数据库事务,应该具有完整性,可能因此而丧失完整性了。
7.异常机制细节汇总:
异常和函数调用的不同之处:
异常捕捉的参数永远都是原对象的副本,指针方式则是指针的副本,并且指针所指对象应该位于堆中,而函数调用的引用方式则不一样,直接与原对象绑定,异常捕捉的引用方式则是绑定至一个临时对象身上;
异常的捕捉处理是逆着调用链而上,不会回到异常抛出处,但是函数调用不一样,调用完成后会回到调用处;
异常的捕捉处理块是最先适配原则,即前面的catch优先捕捉,尽管它后面的catch可能更适合去捕捉,但是前面的catch语句只要类型能适用,如派生类可转基类,则后面的哪怕有派生类的catch也不会执行;
异常的再次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