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课件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课件

Elk
Deer
Rodents
Deer, wild rodents, and elk are common natural hosts (or reservoirs) for the HGA agent
传播途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ick(蜱) Transmission of HGA
Small rodents serve as the primary disease reservoir where larval(幼虫), nymphal (雏虫) and adult deer ticks can become infected with Anaplasma phagocytophil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HGA
2008年12月31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卫生部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1天内上报
★ 该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 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HGA)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Formerly known as Ehrlichiosis; HGE 以前: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病原学 ? What bacteria of Anaplasmatacea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

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

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我部已于2008年2月20日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给予指导。

关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近期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依据本指南及时开展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附件: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6.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背景资料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背景资料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背景资料2004年-2005年,我国华东等省份报告了不明原因发热伴全身酸痛、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降低、多脏器损伤的病人。

病人多来自丘陵地区,症状疑似流行性出血热。

2006年安徽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当年共报告此类病例10例,1例死亡,死亡病例有明确“草蜱”咬伤史。

江苏从2005年到2010年9月,疑似和确诊无形体病例共24例,其中有6例死亡,这些病例均来自于安徽滁州、和县等地以及江苏盱眙、溧水一带,均以务农或野外作业人员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4至8月份。

2007年5月河南发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截至2010年9月,河南共监测发现此类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此外,近年我国还有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等省份,都曾出现该类病例,且有死亡病例报告。

此类疾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至少怀疑人粒细胞无形体和白蛉病毒能够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的病原体是立克次氏体目无形体属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该无形体主要存在于蜱虫体内,通过蜱虫叮咬人体后感染人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引起人体细胞基因转录、细胞凋亡,细胞因子产生紊乱、吞噬功能缺陷,造成人体免疫病理损伤,进而发生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病,人群普遍易感。

野鼠等动物是其储存宿主,传播媒介是蜱,蜱一般都寄生在一些动物表皮,比如鼠、牛、狗等。

白蛉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白蛉热病毒属病毒,该科还包括布尼亚病毒属、汉坦病毒属、内罗华病毒属、番茄斑萎病毒属,共有300多个病毒成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试题及答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试题及答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4题)1、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指南(2010版)》印发的时间?(A)A:2010年9月29日B:2011年9月29日C:2011年8月29日D:2010年8月29日2、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现于哪一年?(A)A:2010年B:2011年C:2009年D:2012年3、下列哪一地区尚没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D)A:滨州B:莱芜C:日照D:聊城4、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病毒属于哪一类病毒?(A)A: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B: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C: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D: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属5、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血清学、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工作,应当在哪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B)A: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B: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实验室C:生物安全Ⅲ级实验室D:生物安全Ⅳ级实验室E:以上都可以6、新型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正式命名是哪一年?(B)A:2010年B:2011年C:2009年D:2012年7、发现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应该及时采集下列哪种标本?(B)A:咽拭子标本B:血清标本C:粪便标本D:尿液标本8、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氨基酸同源性约为多少?(A)A:30%B:40%C:50%D:60%9、下列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A:单股正链RNA病毒B:单股负链RNA病毒C:双链DNA病毒D:单链DNA病毒10、下列哪一项处理措施不能灭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B)A:紫外线照射B:65℃加热20minC:75%乙醇5minD:含10%有效氯的氯消毒剂5min11、据推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潜伏期可能为下列哪一项?(A)A:可能为1~2周B:可能为2~3周C:可能为3~4周D:可能为1~2月1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发于哪一个季节?(B)A:多发于冬、春季B:多发于春、夏季C:多发于秋、冬季D:多发于春、秋季1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D)A:平原B:山区C:丘陵D:B+C14、哪些人群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易感人群?(D)A:儿童B:青壮年C:老年人D:以上都是15、外出时,下列哪一项不是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C)A:避免在草地长时间坐卧B: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C:穿长袖深色衣服D:不穿凉鞋16、对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多少天的医学观察?(C)A:7天B:10天C:14天D:21天17、根据《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2012版)》规定,各地发现该类疾病后个案调查率应达到什么要求?(C)A:80%B:90%C:100%D:70%18、根据《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2012版)》规定,各地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于多长时间上报个案调查数据库?(C)A:每个季度上报一次B:每周上报一次C:每月上报一次D:每半年上报一次19、根据《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2012版)》规定,各地上送疑似病例血清标本时同时还要上送哪些标本或表格?(D)A:同时上送该病例血块标本B:送检登记表C:个案调查表D:以上都是2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季节高峰?(B)A:3~5月份B:5~7月份C:3~7月份D:5~11月份21、下列哪一项关于蜱的描述是不正确的?(C)A:蜱分为硬蜱科和软蜱科。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研究进展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研究进展

· 3 3 8 ·
2 0 1 0 年8 月 第4 卷 第3 期C h i n J E x p C l i n I n f e c t D i s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பைடு நூலகம் i o n ) , A u g u s t 2 0 1 0 ,V o l 4 ,N o . 3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3 3 9 ·
1 0 ] 原[ 。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找出确诊依据,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 查纳入疑似病例范畴, 通过治疗性诊断来明确。 1 1 , 1 2 ] 六、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 .确诊病例诊断: 典型临床表现 +实验室阳性指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 ( 1 ) 发热、 头痛、 疲劳、 肌痛、 食欲不振, 部分患者腹痛、 腹泻、 咽痛; ( 2 ) 末梢血白细 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急性期杆状中性粒细胞增多( 核左移) 及异淋巴细胞增多; 3 ) 肝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轻中度增高( 2~ 4倍) 。实验室检测指标: ( 1 ) ( 血清特异抗体升高 4倍; ( 2 ) P C R检测核酸阳性; ( 3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 4 ) 单份血清抗体阳性以及末梢血检测到包涵体; ( 5 ) 分离到病原体。 2 .可疑病例诊断: 典型临床表现十实验室阳性指标之一; 典型临床表现同确 诊病例。实验室指标包括: ( 1 ) 单份血清抗体阳性; ( 2 ) 末梢血检测到包涵体。 该病应与其他蜱传染疾病、 立克次体病相鉴别, 如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斑 疹伤寒以及莱姆病等; 与发热、 出血及酶学指标升高的感染性疾病相鉴别。鉴别 C R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检测。 依靠全血或血细胞标本 P 七、 治疗 治疗原则: 早期、 足量使用 A P敏感抗菌药物, 积极预防并发症, 加强有效的 防护隔离。使用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1 .一般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 高热量、 适量维生素、 流食或半流 食, 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维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加强对症 支持治疗。不建议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增 强疾病的传染性; 有报道认为, 重症患者在使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情况下, 可短期 [ 1 3 ] 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 1 4 ] 2 .针对病原学治疗: 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 [ , 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 1 0 0m g , 2次 / d , 必要时首剂可加倍。其次为四环素, 重症者静脉给药。两者治疗疗程不 。一般用至退热后至少 3d , 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 各种酶学指标 少于 7d 基本正常, 症状完全改善。儿童、 对强力霉素过敏或不宜使用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者, 也可选用利福平。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也对该病有效。磺胺类药有促进 病原体繁殖作用, 绝对禁用。 八、 预防措施 出现暴发疫情时, 应采取灭杀蜱、 鼠和环境清理等措施, 降低环境中蜱和鼠的 密度。对危重患者尤其有出血现象的患者的血液、 分泌物、 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 环境和物品, 应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不需要对患者实施隔离。教育流行区的公众 应少在草地、 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特别是高危人群避免被蜱叮咬, 一定要做 好个人防护, 例如穿紧口长袖衣和涂抹避蚊胺( D E E T ) 等。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9.29•【文号】卫办应急发[2010]163号•【施行日期】2010.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

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

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我部已于2008年2月20日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给予指导。

关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近期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依据本指南及时开展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附件: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6. 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附件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背景资料

目前这类患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 要临床症状,病因尚不明确,起初以疑 似无形体病命名,
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 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定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监测方案(试行)》稿中,将该病例定义为: 1. 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或 2. 发热伴出血症状(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 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中至少一项)。 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 血象检查结果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尽快对其进行 血象检查。 明确诊断的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排除。
背景资料

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 征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 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

背景资料

河南此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 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

潜伏期1 ~ 2周,
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 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主要病理改变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中性粒细胞后, 可影响宿主: 细胞基因转录、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产生紊乱、 吞噬功能缺陷, 进而造成免疫病理损伤。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
(试行)
卫生部2008年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急性起病, 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 高达40℃以上)、 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 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肾综合征出血热
概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引起的一组自 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高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 我国为高发国家 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宿主与传染源
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型 别有其相对固定的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170余种陆栖 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分属于啮齿目、食虫 目、兔型目、食肉目、偶蹄目的有关动物。
分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 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疗操作。要求除按 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 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二级防护防护要求参见“个人防护”,适用于 鼠疫疫情处理 一级防护不适用于鼠疫防护,可用于隔离范围 外常规防护

鼠疫的治疗

就地隔离病人,严格控制病人与外界接触


首选链霉素治疗,以早期足量投药为益
加用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人群的预防投药 用特效抗菌素的同时,加用强心和利尿剂,以缓 解鼠疫菌释放的毒素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国内经验-腺鼠疫

成人第1日用量为2.0—3.0g(肌注)

首次注射1.0g, 每4-6小时注射0.5g, 直到体温下降。一般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 1.0-2.0g,分2-4次注射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黄胸 鼠、褐家鼠等 食肉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狼等 其他动物:藏系绵羊、黄羊、牦牛、鹿等 鼠疫病人:肺鼠疫病人
(二)传播途径


1例蜱虫病患者的诊断与护理

1例蜱虫病患者的诊断与护理

1例蜱虫病患者的诊断与护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即是蜱虫病,曾被称作是“人粒细胞埃立克体”,主要由于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受侵引发病症,临床表现为蜱传病症,主要体现在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迅速降低,体内多器官功能受损等。

蜱虫病在我国研究时间较短,医护人员对其病症认知不高,由于临床表现与某些病毒入侵病理体现十分相近,误诊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蜱虫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我院曾在2013年接纳过一位疑似蜱虫病患者,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现将治疗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7月2日我院收治1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男,63岁,主因“反复发热十余天”入院。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饮食差,睡眠及两便正常,自述体重近半年下降十余斤;既往曾有“脑梗死”病史二十余年,未遗留有肢体偏瘫及运动障碍;曾有高血压病史;既往吸烟史;否热“冠心病”病史,否热“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1.2诊断依据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诊断标准[1],患者初步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

1.3鉴别诊断患者一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至39.5℃,伴有咳嗽、咳痰,可咳出中等量黑色浓痰,咳嗽时伴有胸痛,反酸、恶心、头晕、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等症状;患者入院后查血小板及WBC均显著下降,WBC2.16*10 /L,N70.2%,PLT30*10 /L;患者来自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疫区。

肺结核患者多有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X线件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可形成空洞;痰中可查见结合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刺激性干咳、有时痰中带血丝,白细胞计数不高;CT、MRI纤维支气管检查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1.4治疗患者高度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将患者置于独立房间内,尿、粪、体液、血液隔离;与家属交待病情,送血至疾控中心检测波尼亚病毒抗体;给予四环素、利福平、喹诺酮类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保护多脏器功能。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为保证及时、科学地采集、运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及疫源地调查的各种类型标本,规范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为明确诊断或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样本采集对象(一)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以下同)。

(二)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其他健康人群。

(三)疫源地可疑宿主动物(野生动物及狗、羊、牛等家畜)、媒介蜱。

二、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一)抗凝血。

常用EDTA抗凝管或枸橼酸盐抗凝管采集血液5ml,用于病原分离。

应尽可能在病人使用抗生素前进行血液的采集。

(二)非抗凝血。

用无菌真空管,采集病例、健康人群及宿主动物非抗凝血5ml,用于血清抗体及PCR检测。

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清,将血清、血球分别保存。

急性期抗体及PCR检测用血液采集尽可能在发病后1周内,恢复期抗体检测标本采集至少间隔2-3周。

如第2份血清在1个月之内抗体升高不明显的,应建议间隔2-4周后采集第3份血液标本。

(三)包涵体检测血涂片的制备。

采集血液标本后,制作厚血片,进行红细胞裂解处理等。

(四)媒介蜱标本的采集。

采集动物体表媒介蜱,用镊子夹取,放入铺垫有潮湿滤纸或纱布的青霉素小瓶或试管中,用纱布包紧瓶口以防止蜱爬出。

实验室接到蜱标本后,首先应进行种属鉴定,然后按类别分组(1-5只蜱/组),采用75%酒精浸泡30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

最后进行分组研磨,研磨液用于提取DNA,进行PCR扩增。

(五)有条件时,可采集活检或尸检标本,冰冻、福尔马林固定或石蜡包埋后进行实验室检测。

具体方法参照病理实验室相关要求和卫生部《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标本采集和保存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抗凝血如不能立即床边接种,应置于4℃环境保存,避免冰冻(不超过2周)。

非抗凝血应及时进行无菌分离血清,血清用于抗体检测,血球部分研磨后提取DNA用于PCR检测。

2020年(企业诊断)蜱虫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症状诊断治疗与预防

2020年(企业诊断)蜱虫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症状诊断治疗与预防

(企业诊断)蜱虫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蜱虫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Chen等首次方案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JClinMicrobiol1994,32:589)。

后来研究发现,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其症状和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近日,卫生部网站公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下简称“卫生部《指南》”),提醒广大医师关注这壹且不常见的传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granulocytic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蜱虫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概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granulocytic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流行病学据卫生部《指南》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仍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血液等体液传播,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证实。

因此,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疫源地居民、劳动者和旅游者等。

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也有可能被感染。

美国2005年的壹项全国性研究显示,2001-2002年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年发病率为1.4例/百万人,60~6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蜱虫叮刺人引发疾病机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

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河南省卫生厅通报称,截至2011年5月24日,河南省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病例70例,死亡4例。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Chen等首次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J Clin Microbiol 1994, 32: 589)。

后来研究发现,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其症状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卫生部网站公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提醒广大医师关注这一并不常见的传染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部分地区及欧洲大多数国家中,有蜱类存在的地区,往往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比较高。

此外,有些哺乳动物也可能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例如美国发现的白足鼠、白尾鹿,欧洲的红鹿、牛、山羊等。

卫生部《指南》中提到,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电镜下的无形体包涵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细菌,可与中性粒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糖基化折叠蛋白结合,从而侵染粒细胞(图2),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认识一下蜱虫,蜱虫图片大全(新增防控与防治)

认识一下蜱虫,蜱虫图片大全(新增防控与防治)

认识⼀下蜱⾍,蜱⾍图⽚⼤全(新增防控与防治)硬蜱(pi) ————(下⾯新增2篇卫⽣部防控与防治⽂件)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可见到,由颚基、螯肢、⼝下板及须肢组成。

颚基与躯体的前端相连接,是⼀个界限分明的⾻化区,呈六⾓形、矩形或⽅形;雌蜱的颚基背⾯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

螯肢1对,从颚基背⾯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

⼝下板1块,位于螯肢腹⾯,与螯肢合拢时形成⼝腔。

⼝下板腹⾯有倒齿,为吸⾎时固定于宿主⽪肤内的附着器官。

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第4节短⼩,嵌出于第3节端部腹⾯⼩凹陷内。

躯体呈袋状,⼤多褐⾊,两侧对称。

雄蜱背⾯的盾板⼏乎覆盖着整个背⾯雌蜱的盾板仅占体 背前部的⼀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后缘形成不同花饰称为缘垛(festoon)。

腹⾯有⾜4对,每⾜6节,即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后跗节和跗节。

基节上通常有距。

⾜Ⅰ跗节背缘近端部具哈⽒器(Haller's organ), 有嗅觉功能,末端有⽖1对及垫状⽖间突1个。

⽣殖孔位于腹⾯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对⾜基节的⽔平线上。

肛门位于躯体的后部,常有肛沟。

⽓门⼀对,位于⾜Ⅳ基节的后外侧,⽓门板宽阔。

雄蜱腹⾯有⼏丁质板,基数⽬因蜱的属种⽽不同。

软蜱 颚体在躯体腹⾯,从背⾯看不见。

颚基背⾯⽆孔区。

躯体背⾯⽆盾板,体表多呈颗粒状⼩疣,或具皱纹、盘状凹陷。

⽓门板⼩,位于基节Ⅳ的前上⽅。

⽣殖孔位于腹⾯的前部,两性特征不显著。

肛门位于体中部或稍后,有些软蜱尚有肛前沟和肛后中沟及肛后横沟,分别位于肛门的前后⽅。

各基节都⽆距刺,跗节虽有⽖,但⽆⽖垫。

成⾍及若⾍⾜基节Ⅰ~Ⅱ之间有基节腺的开⼝。

基节腺液的分泌,有调节⽔分和电解质及⾎淋巴成分的作⽤。

在吸⾎时,病原体也随基节腺液的分泌污染宿主伤⼝⽽造成感染,例如钝缘蜱属的⼀些种类。

⾍体椭圆形,未吸⾎时腹背扁平,背⾯稍隆起,成⾍体长2~10mm ;饱⾎后胀⼤如⾚⾖或蓖⿇⼦状,⼤者可长达30mm 。

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与处置

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与处置

国家CDC在新疆蚊媒监测中发现西尼罗病毒
H3N2v猪流感
据美国CDC消息,2011年8月美国出现新 型人感染猪流感病毒H3N2v感染病例, 2012年截至9月14日,美国共有10个州 报告306例,其中死亡1人。绝大多数病例 仍是因为与猪发生接触而引起感染,目前尚 未发现持续人传人现象。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三、新发传染病早期发现与识别
发现 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 发热门诊、传染病门诊、内科门诊、急诊 症状监测 病原监测 动物疫情监测(人畜共患病) 首诊医生报告
提高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首先, 按照传染病监测整合策略的要求, 强 化现有的以法定报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为主、专病监测为辅的传染病监测体系, 探索并建立针对新发传染病早期预警的监测 方法和网络体系。 通过开展对新发传染病相关症状的监测及分 析, 对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警。
近期,WHO、美国疾控中心等 网站公布的国外传染病感染、 登革热、黄热病等。
埃博拉病毒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 伴随着高烧,病人全身出血,体 内器官在病毒侵蚀下糜烂成半液 态的块状,最快在24小时之内 死亡。病死率40~90%。 接触病人和动物感染 刚果(金):截至去年9月15日, 累计报告埃博拉病例(含疑似病 例)46例,其中死亡19人。 WHO发言人表示疫情仍在蔓延, 疑似病例人数将继续增加。
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与处置
内容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况与趋势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 新发传染病的处置 新发传染病的控制策略
新发传染病( emerg 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
是指近30年来, 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 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一般将70年代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 病纳入 其中。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发现和确认了40 余种新的传染病(表), 许多新发传染病的危害已 被广泛认识, 但还有些新发传染病不为人们所知,尤 其是境外有而我国没有的疾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自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

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

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发现、报告、诊断、治疗、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和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正确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和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监测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地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防控策略的研究。

(四)指导各地做好预防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属。

无形体科是一类主要感染白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其中对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无形体属(Anaplasma)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属(Ehrlichia)的查菲埃立克体(E. chaffeensis)和埃文氏埃立克体(E.ewingii)、新立克次体属(Neorickettsia)的腺热新立克次体(N. sennetsu),分别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uman monocytic ehrlichiosis, HME)、埃文氏埃立克体感染、腺热新立克次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自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

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

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发现、报告、诊断、治疗、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和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正确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和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监测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地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防控策略的研究。

(四)指导各地做好预防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属。

无形体科是一类主要感染白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其中对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无形体属(Anaplasma)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属(Ehrlichia)的查菲埃立克体(E. chaffeensis)和埃文氏埃立克体(E.ewingii)、新立克次体属(Neorickettsia)的腺热新立克次体(N. sennetsu),分别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uman monocytic ehrlichiosis, HME)、埃文氏埃立克体感染、腺热新立克次体病。

90年代初期,美国在多例急性发热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发现埃立克体样包涵体。

1995年,Goodman等从病人的血标本分离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将它非正式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其所致疾病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后经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与无形体属最相关,因此,将其归于无形体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其所致疾病也改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1. 形态结构及培养特性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呈球状多型性,革兰氏染色阴性,主要寄生在粒细胞的胞质空泡内,以膜包裹的包涵体形式繁殖。

用Giemsa法染色,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包涵体在胞质内染成紫色,呈桑葚状(图-1)。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缺乏经典糖代谢途径,依赖宿主酶系统进行代谢及生长繁殖,主要侵染人中性粒细胞。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体外分离培养使用人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主要存在于HL-60细胞内与膜结构相连的空泡内,生长繁殖迅速。

其感染的空泡内无查菲埃立克体感染所形成的纤维样结构。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早期的形态多为圆形、密度较大的网状体,后期菌体变小且密度增大。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外膜比查菲埃立克体外膜有更多的皱折(图-2)。

2. 遗传及表型特征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基因组为1,471,282个碱基对,G+C 含量为41.6%,含有1,369个编码框(ORF )。

特征性基因为msp2以及AnkA 基因,100%的菌株具有msp2,70%的菌株具有AnkA 基因。

(二)流行病学。

1. 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动物宿主持续感染是病原体维持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

国外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类以及其他动物。

在欧洲,红鹿、牛、山羊均可持续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国外报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硬蜱属的某些种(如肩突硬蜱、篦子硬蜱等)。

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图1 人血液中性粒细胞内无形体包涵体(X1000, JS Dumler) 图2 电镜下的无形体包涵体 (X21960, JS Dumler)核酸。

我国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步调查。

2. 传播途径(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2)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道。

3. 人群易感性人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

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

4. 地理分布和发病季节特点目前,已报道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国家有美国、斯洛文尼亚、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韩国等,但仅美国和斯洛文尼亚分离到病原体。

根据国外研究,该病与莱姆病的地区分布相似,我国莱姆病流行区亦应关注此病。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

不同国家的报道略有差异,多集中在当地蜱活动较为活跃的月份。

(三)主要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包括多脏器周围血管淋巴组织炎症浸润、坏死性肝炎、脾及淋巴结单核吞噬系统增生等,主要与免疫损伤有关。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中性粒细胞后,可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转录、细胞凋亡,细胞因子产生紊乱、吞噬功能缺陷,进而造成免疫病理损伤。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肝酶升高。

严重者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

老年患者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三、诊断、治疗和报告医疗机构应按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附件1)做好诊断和治疗。

同时,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四、实验室检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病例时,应认真按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附件3)进行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省级实验室无检测条件或无法鉴定时,应将原始标本及病原分离物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五、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按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附件2),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填写《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个案调查表》(见附件2附表)。

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应开展病例的主动搜索,并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媒介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的调查分析,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六、专题调查有条件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当地疫情的特点,参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专题调查方案(试行)》(附件4),组织开展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专题调查。

七、预防控制措施(一)做好公众预防的指导和健康教育。

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

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是指导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减少或避免蜱的暴露。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且容易发现附着的蜱。

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

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

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二)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各地应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能力,规范其治疗行为,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流行。

(三)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

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逐步提高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立实验室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区及有条件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

(四)媒介与宿主动物的控制。

出现暴发疫情时,应采取灭杀蜱、鼠和环境清理等措施,降低环境中蜱和鼠的密度。

(五)病人的管理。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一般不需要对病人实施隔离。

附件:1.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2.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试行)3.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4.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专题调查方案(试行)附件1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减少危重和死亡病例,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

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

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

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

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其中: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