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困境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民心工程,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当前国家和学校的一些帮困资助政策,提出解决目前困境的对策和建议,以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06(b)-0246-01
目前高校都基本形成了以“贷、勤、奖、补、助、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如何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落实好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使真正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是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也是每一位高校资助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平均比例约为20%,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各高校一直探索的问题,目前高校都基本形成了以“贷、勤、奖、补、助、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出台,特别是经济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受助层面的不断拓展,一些新问题也逐渐呈现,学生“唯利”观念显现明显,感恩奉献意识表现日益淡薄。

有些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也会提供一些贫困证明,导致认定工作存在很
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关键在于要坚持“助困育人”的工作理念,做到资助与教育并举,济困与扶志并重,将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努力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

2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度大
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首先要确定工作对象,即确定哪些
学生是经济困难学生。

而合理、科学的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难题之一。

实际操作中,也只能凭学生填写的一张盖有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表格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
单位所开的困难证明作为认定依据,家庭收入和资产数据无可考证,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同样难以判断,准确性难以把握,而学校又
不可能去每个困难家庭去进行经济情况调查。

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这也更加严重困扰着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的开展。

这些都直接导致助学资金无法实现最优化的配置。

2.2 贫困生认定评议工作不科学会在无形中伤害贫困大学生的

有些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遵循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
原则。

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特殊困难等档次。

依据认定标准,学校可能会采取民主评议方式进行认定。

有的高校让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说明申请的理由,最后由同学投票确定;有的高校将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申请理由,张榜公示或网上公示。

结果为了
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却把贫困生的种种不幸、隐私也曝光了,侵害了贫困学生的隐私权,结果有的贫困生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申请认定资助。

这就造成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艰巨和复杂性。

2.3 高校贫困生库信息缺乏动态管理
很多高校为了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状况,都会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或者叫做贫困生库,贫困生库的建立,学校的实际出发点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个动态认证的过程,但学校良好的初衷并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显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一经建立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动态维护,而几年的时间,学生家庭的很多数据可能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往往都得不到更新,或者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家庭忽然发生变故,而学校却没有及时掌握信息,信息的不准确性,使其也缺乏可利用性。

2.4 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在很多高校都有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生,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勤工助学都着重于开拓校内岗位,但校内岗位毕竟也有限, 很难满足贫困生的需求。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80%的贫困生希望能参与学校的勤工助学,但65%的学生对学校的勤工助学等资助都不是很了解,说明能参与到学校勤工助学的学生只是极少一部分。

由于这种情况,很多贫困生不得不去校外寻找勤工助学的岗位,校外勤工助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不仅不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人身安全问题。

3 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对策
3.1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他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并且加强规范化的管理目前很多高校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很少。

对于校内的岗位目前很局限,发展空间很小,笔者认为可以积极开展校内的创业之路。

比如可以在校园开个便利店,校内报刊亭等,组织家庭困难学生来经营,利润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提成给家庭困难学生。

这样也能使学生在劳动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3.3 科学、合理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公平、准确的认定。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应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我们可以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分为刚入校的新生的认定与在校的高年级学生的认定两类。

对新生的认定工作中, 由于新入校生还缺乏具体表现依据, 我们可以在新生入校一段时间后,以现实的表现结
合相关的证明并按照认定程序进行评议认定;对于高年级同学的认定, 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和寝室同学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解实施动态管理,但是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

动态管理要求每学年都认定一次,将个别因为家庭突遭变故而陷入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贫困生库。

同时将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同学替换成家庭突遭变故的同学,达到信息的及时更新。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全面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问题,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与学校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贫困生资助模式,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但只要开阔思路,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高校就能借助国家的政策,依托社会各界的力量,有效地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与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科启、白青,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讨[j],科教文
汇,2010(1).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r],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