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7章三角形检测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 数学下册-第七章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 数学下册-第七章检测题

第七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下列说法,能准确确定位置的是(D)A.红星电影院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2-1)所在的象限是(C)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点P(0,5)在x轴上B.点A(-3,4)与点B(3,-4)在x轴的同侧C.点M(-a,a)在第二象限D.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4.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为(B)A.(-2,5) B.(-6,1) C.(-6,5) D.(-2,1)5.点M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侧,它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8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则点M的坐标为(B)A.(8,5) B.(5,-8) C.(-5,8) D.(-8,5)6.如图,已知棋子“卒”表示为(-2,3),棋子“马”表示为(1,3),则棋子“炮”表示为(A)A.(3,2) B.(3,1) C.(2,2) D.(-2,2),第6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7.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B)A.(2,2) B.(3,2) C.(3,3) D.(2,3)8.如图,与图①中的三角形相比,图②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A)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a,b),点P的“变换点”P′的坐标定义如下:当a≥b时,点P′的坐标为(b,-a);当a<b时,点P′的坐标为(a,-b),则点A(5,3),B(1,6),C(-2,4)的变换点坐标分别为(C)A.(3,-5),(1,6),(2,4) B.(3,5),(1,-6),(-2,-4)C.(3,-5),(1,-6),(-2,-4) D.(-3,5),(1,-6),(-2,-4)10.(商丘模拟)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7次碰到矩形的边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B) A.(0,3) B.(3,0) C.(1,4) D.(7,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奥运游泳馆水立方一侧的座位席上,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__(3,5)__.12.如图,若点E的坐标为(-2,1),点F的坐标为(1,-1),则点G的坐标为__(1,2)__.,第12题图),第14题图),第18题图)13.(海珠期末)点P(a-1,a2-9)在x轴负半轴上,则点P坐标是__(-4,0)__.14.(河北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1,1),C(-1,-2),D(1,-2),把一根长为2017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1,-2)__.15.若将点P(-3,y)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x,-1),则xy=__-10__.16.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__(2,2)(答案不唯一)__.17.已知点P(x,y)在y轴的左侧,且|x|=3,|y|=2,则点P的坐标为__(-3,2)或(-3,-2)__.18.(泰安模拟)如图放置的四边形A1B1C1D1,A2D1C2D2,A3D2C3D3,A4D3C4D4,…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B1的坐标为(1,0),点O,A1,A2,A3…都在直线l上,则点C2016的坐标是__(2_017,2_015)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房子的点A,B,C,D,E,F,G的坐标;(2)源源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的7个点的坐标.解:(1)A(2,3),B(6,5),C(10,3),D(3,3),E(9,3),F(3,0),G(9,0).(2)设A ′B′C′D′E′F′G′为平移后的图案,作图略.A′(2,0),B ′(6,2),C ′(10,0),D ′(3,0),E ′(9,0),F ′(3,-3),G ′(9,-3).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8),B(-11,6),C(-14,0),D(0,0).(1)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2)如果把原来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解:(1)S =12×3×6+12×(6+8)×9+12×2×8=9+63+8=80. (2)∵平移前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平移后的四边形的面积为80.21.(9分)(安顺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 ,b)是△ABC 的边AC 上任意一点,△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1B 1C 1,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直接写出点C 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 1B 1C 1;(3)求△AOA 1的面积.解:(1)(4,-2).(2)△A 1B 1C 1如图所示.(3)△AOA 1的面积=6×3-12×3×3-12×3×1-12×6×2=18-92-32-6=6.22.(9分)(1)如图①,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3,点B 的坐标为5,则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__(4,0)__;(2)在图②中描出点A(2,1)和B(4,3),连接AB ,找出AB 的中点D 并写出D 的坐标;(3)已知点M(a ,b),N(c ,d),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MN 的中点P 的坐标.,图①),图②)解:(2)作图如图所示,点D 的坐标是(3,2).(3)∵点M(a ,b),N(c ,d),∴线段MN 的中点P 的坐标为(a +c 2,b +d 2). 23.(10分)已知点P(3m -6,m +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坐标.(1)点P 在y 轴上;(2)点P 在x 轴上;(3)点P 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4)点P 在过点A(-1,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解:(1)∵点P(3m -6,m +1)在y 轴上,∴3m -6=0,解得m =2.∴m +1=3,∴点P 的坐标为(0,3).(2)∵点P(3m -6,m +1)在x 轴上,∴m +1=0,解得m =-1,∴3m -6=-9,∴点P 的坐标为(-9,0).(3)∵点P(3m -6,m +1)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m +1-(3m -6)=5,解得m =1, ∴3m -6=-3,m +1=2,∴点P 的坐标为(-3,2).(4)∵点P(3m -6,m +1)在过点A(-1,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m +1=2,解得m =1,∴3m -6=-3,m +1=2,∴点P 的坐标为(-3,2).24.(10分)如图,△ABO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O(0,0),A(5,0),B(2,4).(1)求△OAB 的面积;(2)若O ,B 两点的位置不变,点M 在x 轴上,则点M 在什么位置时,△OBM 的面积是△OAB 面积的2倍?(3)若O ,A 两点的位置不变,点N 由点B 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则点N 在什么位置时,△OAN 的面积是△OAB 面积的2倍?解:(1)S △AOB =5×4×12=10. (2)设M(x ,0),则S △OBM =12×4×|x|=10×2,∴|x|=10,∴x =±10,∴M(10,0)或(-10,0).(3)设N(2,y),则S △OAN =12×5×|y|=10×2,|y|=8, ∴y =±8,∴N(2,8)或(2,-8).25.(12分)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P 1(x 1,y 1),P 2(x 2,y 2),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P 1P 2=(x 2-x 1)2+(y 2-y 1)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1)已知点A(2,4),B(-3,-8),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点A ,B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的纵坐标为5,点B 的纵坐标为-1,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点A(0,6),B(-3,2),C(3,2),判断线段AB ,BC ,AC 中哪两条是相等的?并说明理由.解:(1)∵A(2,4),B(-3,-8),∴AB =(-3-2)2+(-8-4)2=169=13,即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13.(2)∵A ,B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的纵坐标为5,点B 的纵坐标为-1,∴AB =|-1-5|=6,即A,B两点间的距离是6.(3)AB=AC.理由:AB=(-3-0)2+(2-6)2=25=5,BC=(-3-3)2+(2-2)2=36=6,AC=(0-3)2+(6-2)2=25=5,∴AB=AC.。

苏科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考点同步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7.4认识三角形考点同步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2020-2021 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7.4 认识三角形考点同步训练考点一.三角形:1.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共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某同学在纸上画了四个点,如果把这四个点彼此连接,连成一个图形,则这个图形中会有个三角形出现.3.如图,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4.过A、B、C、D、E 五个点中任意三点画三角形;(1)其中以AB 为一边可以画出个三角形;(2)其中以C 为顶点可以画出个三角形.考点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5.用三角板作△ABC 的边BC 上的高,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A.B.C.D.6.以下是四位同学在钝角三角形△ABC 中画AC 边上的高,其中正确的是()A.B.C.D.7.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画边AC 上的高时,出现下列四种图形,其中正确的是()A.B.C.D.8.如图,△ABC 中,∠BAC 是钝角,AD⊥BC、EB⊥BC、FC⊥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 是△ABC 的高B.EB 是△ABC 的高C.FC 是△ABC 的高D.AE、AF 是△ABC 的高9.如图,已知P 为直线l 外一点,点A、B、C、D 在直线l 上,且PA>PB>PC>P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PD 的长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B.线段PC 可能是△PAB 的高C.线段PD 可能是△PBC 的高D.线段PB 可能是△PAC 的高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3AB=4AD=6CD,E 为AB 的中点.萧钟同学用无刻度的直尺先连接CE 交BD 于点F,再连接AF.则线段AF 是△ABD 的()A.中线B.高线C.角平分线D.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三线合一)12.如图,D、E 分别是△ABC 的边AC、B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E 是△ABC 的中线B.BD 是△ABC 的中线C.AD=DC,BE=EC D.DE 是△BCD 的中线13.如图,AD⊥BC 于D,BE⊥AC 于E,CF⊥AB 于F,GA⊥AC 于A,在△ABC 中,AB边上的高为()A.AD B.GA C.BE D.CF14.如图,在△ABC 中,∠ACB=60°,∠BAC=75°,AD⊥BC 于D,BE⊥AC 于E,AD 与BE 交于H,则∠CHD=.15.在△ABC 中,AC=5cm,AD 是△ABC 中线,若△ABD 周长与△ADC 的周长相差2cm,则BA=cm.16.如图,在△ABC 中(AB>BC),AB=2AC,AC 边上中线BD 把△ABC 的周长分成30和20 两部分,求AB 和BC 的长.17.如图,△ABC 的周长是21cm,AB=AC,中线BD 分△ABC 为两个三角形,且△ABD的周长比△BCD 的周长大6cm,求AB,BC.18.已知:∠MON=40°,OE 平分∠MON,点A、B、C 分别是射线OM、OE、ON 上的动点(A、B、C 不与点O 重合),连接AC 交射线OE 于点D.设∠OAC=x°.(1)如图1,若AB∥ON,则①∠ABO 的度数是;②当∠BAD=∠ABD 时,x=;当∠BAD=∠BDA 时,x=.(2)如图2,若AB⊥OM,则是否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三.三角形的面积:19.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 是△ADC 的高线,AB=3,AC=5,DE=2,那么点D 到AB 的距离是()A. B. C. D.2 20.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E、F 分别是AD、CE 边上的中点,且S△BEF=4cm2,则S△ABC 的值为()A.1cm2 B.2cm2 C.8cm2 D.16cm221.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BE 是△ABD 的中线,若△ABC 的面积为18,则△ABE 的面积为(A.5 )B.4.5C.4 D.922.如图,D,E,F 分别是边BC,AD,AC 上的中点,若S 四边形的面积为3,则△ABC的面积是()A.5 B.6 C.7 D.8 23.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4cm,BC=3cm,点E 是CD 的中点,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B→C→E 运动,最终到达点E.若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秒,那么当x =时,△APE 的面积等于5.24.把一张三角形的纸折叠成如图后,面积减少,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 平方厘米,则这张三角形纸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考点四.三角形的稳定性:25.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 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三角形具有稳定性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6.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是()A.B.C.D.27.用八根木条钉成如图所示的八边形木架,要使它不变形,至少要钉上木条的根数是()A.3 根B.4 根C.5 根D.6 根考点五.三角形的重心:28.三角形的重心是()A.三角形三条边上中线的交点B.三角形三条边上高线的交点C.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29.在Rt△ABC 中,AD 是斜边BC 边上的中线,G 是△ABC 重心,如果BC=6,那么线段AG 的长为.考点六.三角形三边关系:3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5,6,11 C.5,6,10 D.1,2,3 31.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 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 米,OB=10 米,A、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5 米B.10 米C.15 米D.20 米3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至少有两个整数解,且存在以3,a,7 为边的三角形,则a 的整数解有()A.4 个B.5 个C.6 个D.7 个33.若a、b、c 为△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a﹣4|+=0,则c 的值可以为()A.5 B.6 C.7 D.83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 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6 C.12 D.1635.△ABC 中,AB=10,BC=2x,AC=3x,则x 的取值范围.36.在△ABC 中,若AB=4,BC=2,且AC 的长为偶数,则AC=.37.若a、b、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b 满足+(b﹣2)2=0,第三边c 为奇数,则c=.38.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和4,第三边长是方程x2﹣13x+40=0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39.如图:已知AD 为△ABC 的中线,且∠1=∠2,∠3=∠4,求证:BE+CF>EF.40.在△ABC 中,AB=5,AC=3,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D 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1.解: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有Rt△ABD、Rt△BDC、Rt△ABC,共有3 个,故选:C.2.解:∵①当四个点共线时,不能作出三角形;②当三个点共线,第四个点不在这条直线上时,能够画出3 个三角形;③若4 个点能构成凹四边形,则能画出4 个三角形;④当任意的三个点不共线时,则能够画出8 个三角形.∴0 或3 或4 或8.3.解:如图,直角三角形有:△ADC、△BCD、△CDE、△BDE、△ACE、△ACB,一共6 个,故答案为:6.4.解:(1)如图,以AB 为一边的三角形有△ABC、△ABD、△ABE 共3 个;(2)如图,以点C 为顶点的三角形有△ABC、△BEC、△BCD、△ACE、△ACD、△ CDE 共6 个.故答案为:(1)3,(2)6.5.解:B,C,D 都不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故选:A.6.解:A、高B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处,符合题意;B、没有经过顶点B,不符合题意;C、做的是BC 边上的高线AD,不符合题意;D、没有经过顶点B,不符合题意.故选:A.7.解:AC 边上的高应该是过B 作垂线段AC,符合这个条件的是C;A,B,D 都不过B 点,故错误;故选:C.8.解:△ABC 中,画BC 边上的高,是线段AD.故选:A.9.解:A.线段PD 的长不一定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故本选项错误;B.线段PC 不可能是△PAB 的高,故本选项错误;C.线段PD 可能是△PBC 的高,故本选项正确;D.线段PB 不可能是△PAC 的高,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0.解: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11.解:∵3AB=6CD,E 为AB 的中点,∴CD=AB,BE=AB,∴CD=BE,又∵AB∥CD,∴∠EBF=∠CDF,又∵∠EFB=∠CFD,∴△BEF≌△DCF(AAS),∴BF=DF,∴线段AF 是△ABD 的中线,故选:A.12.解:∵D、E 分别是△ABC 的边AC、B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不是中线;BD 是△ABC 的中线;AD=DC,BE=EC;DE 是△BCD 的中线;故选:A.13.解:∵AB 边上的高是指过顶点C 向AB 所在直线作的垂线段,∴在AD⊥BC 于D,BE⊥AC 于E,CF⊥AB 于F,GA⊥AC 于A 中,只有CF 符合上述条件.故选:D.14.解:延长CH 交AB 于点H,在△ABC 中,三边的高交于一点,所以CF⊥AB,∵∠BAC=75°,且CF⊥AB,∴∠ACF=15°,∵∠ACB=60°,∴∠BCF=45°在△CDH 中,三内角之和为180°,∴∠CHD=45°,故答案为∠CHD=45°.15.解:如图,∵AD 是△ABC 中线,∴BD=CD,∴△ABD 周长﹣△ADC 的周长=(BA+BD+AD)﹣(AC+AD+CD)=BA﹣AC,∵△ABD 周长与△ADC 的周长相差2cm,∴|BA﹣5|=2,∴解得BA=7 或3.故答案为:3 或7.16.解:设AC=x,则AB=2x,∵BD 是中线,∴AD=DC=x,由题意得,2x+x=30,解得,x=12,则AC=12,AB=24,∴BC=20﹣×12=14.答:AB=24,BC=14.17.解:∵BD 是中线,∴AD=CD=AC,∵△ABD 的周长比△BCD 的周长大6cm,∴(AB+AD+BD)﹣(BD+CD+BC)=AB﹣BC=6cm①,∵△ABC 的周长是21cm,AB=AC,∴2AB+BC=21cm②,联立①②得:AB=9cm,BC=3cm.18.解:(1)①∵∠MON=40°,OE 平分∠MON,∴∠AOB=∠BON=20°,∵AB∥ON,∴∠ABO=20°,②∵∠BAD=∠ABD,∴∠BAD=20°,∵∠AOB+∠ABO+∠OAB=180°,∴∠OAC=120°,∵∠BAD=∠BDA,∠ABO=20°,∴∠BAD=80°,∵∠AOB+∠ABO+∠OAB=180°,∴∠OAC=60°;故答案为:①20°;②120,60;(2)①当点D 在线段OB 上时,∵OE 是∠MON 的角平分线,∴∠AOB=∠MON=20°,∵AB⊥OM,∴∠AOB+∠ABO=90°,∴∠ABO=70°,若∠BAD=∠ABD=70°,则x=20若∠BAD=∠BDA=(180°﹣70°)=55°,则x=35若∠ADB=∠ABD=70°,则∠BAD=180°﹣2×70°=40°,∴x=50②当点D 在射线BE 上时,因为∠ABE=110°,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BAD=∠BDA,此时x=125.综上可知,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且x=20、35、50、125.19.解:∵AC=5,DE=2,∴△ADC 的面积为=5,∵AD 是△ABC 的中线,∴△ABD 的面积为5,∴点D 到AB 的距离是.故选:A.20.解:∵由于E、F 分别为AD、CE 的中点,∴△ABE、△DBE、△DCE、△AEC 的面积相等,∴S△BEC=2S△BEF=8(cm2),∴S△ABC=2S△BEC=16(cm2).故选:D.21.解:∵AD 是△ABC 的中线,∴S△ABD=S△ABC=×18=9,∵BE 是△ABD 的中线,∴S△ABE=S△ABD=×9=4.5.故选:B.22.解:∵D 为BC 的中点,∴S△ABD=S△ACD=S△ABC,∵E,F 分别是边AD,AC 上的中点,∴S△BDE=S△ABD,S△ADF=S△ADC,S△DEF=S△ADF,∴S△BDE=S△ABC,S△DEF=S△ADC=S△ABC,S△BDE+S△DEF=S△ADC+ S△ABC=S△ABC,∴S△ABC=S 阴影部分=×3=8.故选:D.23.解:①如图1,当P 在AB 上时,∵△APE 的面积等于5,∴x•3=5,x=;②当P 在BC 上时,∵△APE 的面积等于5,∴S 长方形ABCD﹣S△CPE﹣S△ADE﹣S△ABP=5,∴3×4﹣(3+4﹣x)×2﹣×2×3﹣×4×(x﹣4)=5,x=5;③当P 在CE 上时,∴ (4+3+2﹣x)×3=5,x=<3+4,此时不符合;故答案为:或5.24.解:∵折叠后面积减少,∴阴影部分的面积占三角形纸的面积的(1﹣﹣)=,∴三角形纸的面积=50÷ =200 平方厘米=2 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25.解:加上EF 后,原图形中具有△AEF 了,故这种做法根据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选:B.26.解: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只要图形分割成了三角形,则具有稳定性.显然B 选项中有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故选:B.27.解:过八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做5 条,把八边形分成6 个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28.解: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故选:A.29.解:∵AD 是斜边BC 边上的中线,∴AD=BC=×6=3,∵G 是△ABC 重心,∴=2,∴AG=AD=×3=2.故答案为2.30.解:3+4<8,则3,4,8 不能组成三角形,A 不符合题意;5+6=11,则5,6,11 不能组成三角形,B 不合题意;5+6>10,则5,6,10 能组成三角形,C 符合题意;1+2=3,则1,2,3 不能组成三角形,D 不合题意,故选:C.31.解:连接AB,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15﹣10<AB<15+10,即:5<AB<25,∴A、B 间的距离在 5 和25 之间,∴A、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5 米;故选:A.32.解:解不等式①,可得x<a,解不等式②,可得x≥4,∵不等式组至少有两个整数解,∴a>5,又∵存在以3,a,7 为边的三角形,∴4<a<10,∴a 的取值范围是5<a<10,∴a 的整数解有4 个,故选:A.33.解:∵|a﹣4|+ =0,∴a﹣4=0,a=4;b﹣2=0,b=2;则4﹣2<c<4+2,2<c<6,5 符合条件;故选:A.34.解:设第三边的长为x,∵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 和10,∴10﹣4<x<10+4,即6<x<14.故选:C.35.解:根据题意得:3x﹣2x<10<3x+2x,解得:2<x<10.故答案为:2<x<10.36.解:因为4﹣2<AC<4+2,所以2<AC<6,因为AC 长是偶数,所以AC 为4,故答案为:4.37.解:∵a、b 满足+(b﹣2)2=0,∴a=9,b=2,∵a、b、c 为三角形的三边,∴7<c<11,∵第三边c 为奇数,∴c=9,故答案为9.38.解:x2﹣13x+40=0,(x﹣5)(x﹣8)=0,所以x1=5,x2=8,而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和4,所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5,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故答案为12.39.证明:延长ED 到H,使DE=DH,连接CH,FH,∵AD 是△ABC 的中线,∴BD=DC,∵DE、DF 分别为∠ADB 和∠ADC 的平分线,∴∠1=∠2=∠ADB,∠3=∠4=∠ADC,∴∠1+∠4=∠2+∠3=∠ADB+ ∠ADC=×180°=90°,∵∠1=∠5,∴∠5+∠4=90°,即∠EDF=∠FDH=90°,在△EFD 和△HFD 中,,∴△EFD≌△HFD(SAS),∴EF=FH,在△BDE 和△CDH 中,,∴△BDE≌△CDH(SAS),∴BE=CH,在△CFH 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CF+CH>FH,∵CH=BE,FH=EF,∴BE+CF>EF.40.解:如图,延长AD 到E,使DE=AD,∵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CD,在△ABD 和△ECD 中,,∴△ABD≌△ECD(SAS),∴CE=AB,∵AB=5,AC=3,∴5﹣3<AE<5+3,即2<AE<8,1<AD<4.故答案为:1<AD<4.。

第7--8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复习检测附答案

第7--8章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复习检测附答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a﹣5,a+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y轴的右侧,则a的值为()A.1 B.2 C.3 D.1 或32.已知点P(3a,a+2)在x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A.(3,2)B.(6,0)C.(﹣6,0)D.(6,2)3.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已知m为任意实数,则点A(m,m2+1)不在()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三、四象限5.点M在第二象限,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M点的坐标为( )A.(5,﹣3) B.(﹣5,3) C.(3,﹣5) D.(﹣3,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CF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1);则点B(a,b)的对应点F的坐标为()A .(a+3,b+5)B .(a+5,b+3)C .(a-5,b+3)D .(a+5,b-3)7.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A .(﹣3,3)B .(3,2)C .(1,3)D .(0,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1,-1),B(1,2),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A’B’(点A 与A’对应),已知A’的坐标为(3,-1),则点B’的坐标为( )A .(4,2)B .(5,2)C .(6,2)D .(5,3)9.将点A (-2,-3)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是( )A .(1,-3)B .(-2,0)C .(-5,-3)D .(-2,-6)10.点()'2,1A -可以由点()2,1A -通过两次平移得到,正确的移法是( )A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B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C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D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点M(a+3,4-a)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12.如图3,观察中国象棋的棋盘,其中红方“马”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对(3,5)来表示,红方“马”走完“马3进4”后到达点B,则表示点B位置的数对是.图313.如图4,把笑脸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眼睛A的坐标是(-2,3),嘴唇C的坐标是(-1,1),则将此笑脸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眼睛B的坐标是.图414.若点B的坐标为(2,1),AB∥y轴,且AB=4,则点A的坐标为.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1),(-1,-1),(1,-1),则顶点D的坐标为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a+3)在第一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则a=________.17.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的值是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2),A2(2,0),A3(3,-2),A4(4,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点A2017的坐标是________.第14题图第18题图三、解答题(共66分)19.(7分)如图,已知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中有三角形ABC.(1)请画出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所得的三角形A′B′C′;(2)请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图中画出),然后写出点B,B′的坐标.20.(7分)如图,长方形ABCD在坐标平面内,点A的坐标是A(2,1),且边AB,CD与x轴平行,边AD,BC与y轴平行,AB=4,AD=2.(1)求B,C,D三点的坐标;(2)怎样平移,才能使A点与原点O重合?21.(8分)若点P(1-a,2a+7)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6-5a的平方根.22.(10分)如图,有一块不规则的四边形地皮ABCO,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6),B(-5,4),C(-7,0),O(0,0)(图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0米),现在想对这块地皮进行规划,需要确定它的面积.(1)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2)如果把四边形ABCD的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加2,所得到的四边形面积是多少?23.(10分)如图,三角形DEF是三角形ABC经过某种变换得到的图形,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分别是对应点.观察点与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的坐标,并说出三角形DEF 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2)若点Q(a+3,4-b)是点P(2a,2b-3)通过上述变换得到的,求a-b的值.24.(12分)已知A(0,1),B(2,0),C(4,3).(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三角形ABC;(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3)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三角形ABP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x轴,BC∥DE∥y轴,且AB=CD=4cm,OA=5cm,DE=2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C路线运动到点C停止;动点Q从点O出发,沿O→E→D路线运动到点D停止.若P,Q两点同时出发,且点P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Q的运动速度为2cm/s.(1)直接写出B,C,D三个点的坐标;(2)当P,Q两点出发112s时,试求三角形PQC的面积;(3)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t s,用含t的式子表示运动过程中三角形OPQ的面积S(单位:cm2).参考答案与解析1.C 2.C 3.B 4.D 5.D6.D 7.C 8.B 9.C10.D11. (0,7)12. (4,7)13. (3,3)14. (2,-3)或(2,5)15.(1,1) 16.-1 17.±418.(2017,2)19.解:(1)三角形A′B′C′如图所示.(3分)(2)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5分)点B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3,5).(7分)20.解:(1)∵A(2,1),AB=4,AD=2,∴BC到y轴的距离为4+2,(1分)CD到x轴的距离2+1=3,(2分)∴点B的坐标为(4+2,1),点C的坐标为(4+2,3),点D的坐标为(2,3).(5分)(2)由图可知,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或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7分)21.解:由题意,得1-a=2a+7或1-a+2a+7=0,解得a=-2或-8,(4分)故6-5a=16或46,(6分)∴6-5a的平方根为±4或±46.(8分) 22.解:(1)过B作BF⊥x轴于F,过A作AG⊥x轴于G,如图所示.(2分)∴S四边形ABCO =S三角形BCF+S梯形ABFG+S三角形AGO=⎣⎢⎡⎦⎥⎤12×2×4+12×(4+6)×3+12×2×6×102=2500(平方米).(6分)(2)把四边形ABCO的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加2,即将这个四边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8分)故所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与原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为2500平方米.(10分)23.解:(1)A(2,4),D(-1,1),B(1,2),E(-2,-1),C(4,1),F(1,-2).(3分)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或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5分)(2)由题意得2a-3=a+3,2b-3-3=4-b,(7分)解得a=6,b=103,(9分)∴a-b=83.(10分)24.解:(1)三角形ABC如图所示.(3分)(2)如图,过点C 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为D ,E .(4分)∴S 长方形DOEC =3×4=12,S 三角形BCD =12×2×3=3,S 三角形ACE =12×2×4=4,S 三角形AOB =12×2×1=1.(6分)∴S 三角形ABC =S 长方形DOEC -S 三角形ACE -S 三角形BCD -S 三角形AOB =12-4-3-1=4.(7分)(3)当点P 在x 轴上时,S 三角形ABP =12AO ·BP =4,即12×1×BP =4,解得BP =8.∵点B 的坐标为(2,0).∴点P 的坐标为(10,0)或(-6,0);(9分)当点P 在y 轴上时,S 三角形ABP =12BO ·AP =4,即12×2·AP =4,解得AP =4.∵点A 的坐标为(0,1),∴点P 的坐标为(0,5)或(0,-3).(11分)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10,0)或(-6,0)或(0,5)或(0,-3).(12分)25.解:(1)B (4,5),C (4,2),D (8,2).(3分)(2)当t =112s 时,点P 运动的路程为112cm ,点Q 运动到点D 处停止,由已知条件可得BC =OA -DE =5-2=3(cm).∵AB +BC =7cm >112cm ,AB =4cm <112cm ,∴当t =112s 时,点P 运动到BC 上,且CP =AB +BC -112=4+3-112=32cm.∴S 三角形CPQ =12CP ·CD =12×32×4=3(cm 2).(6分) (3)①当0≤t <4时,点P 在AB 上,点Q 在OE 上,如图①所示,OA =5cm ,OQ =2t cm ,∴S 三角形OPQ =12OQ ·OA =12·2t ·5=5t (cm 2);(8分)②当4≤t ≤5时,点P 在BC 上,点Q 在ED 上,如图②所示,过P 作PM ∥x 轴交ED 延长线于M ,则OE =8cm ,EM =(9-t )cm ,PM =4cm ,EQ =(2t -8)cm ,MQ =(17-3t )cm ,∴S 三角形OPQ=S 梯形OPME -S 三角形PMQ -S 三角形OEQ =12×(4+8)·(9-t )-12×4·(17-3t )-12×8·(2t -8)=(52-8t )(cm 2);(10分)③当5<t ≤7时,点P 在BC 上,点Q 停在D 点,如图③所示,过P 作PM ∥x 轴交ED 的延长线于M ,则MD =CP =(7-t )cm ,ME =(9-t )cm ,∴S 三角形OPQ =S 梯形OPME -S 三角形PDM -S三角形DOE=12×(4+8)·(9-t )-12×4·(7-t )-12×8×2=(32-4t )(cm 2).综上所述,S =⎩⎨⎧5t (0≤t <4),52-8t (4≤t ≤5),32-4t (5<t ≤7).(12分)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章节复习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中,二元一次方程是( ) A .8x xy +=B .112y x =- C .12x x+= D .230x y +-=2.若二元一次方程3x -y =7,2x +3y =1,y =kx -9有公共解,则k 的取值为( ). A .3B .-3C .-4D .43.已知x +4y -3z = 0,且4x -5y + 2z = 0,x :y :z 为 ( ) A .1:2:3;B .1:3:2;C .2:1:3;D .3:1:24.下列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B.C.D.5.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9﹣3a+3b的值是()A.3 B.C.0 D.6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甲看错a得到的解为,乙看错了b 得到的解为,他们分别把a、b错看成的值为()A.a=5,b=﹣1 B.a=5,b=C.a=﹣l,b= D.a=﹣1,b=﹣1 7.若甲数的比乙数的4倍多1,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应是()A. x﹣4y=1 B.4y﹣=1 C. y﹣4x=1 D.4x﹣y=1 8.某实验中学收到李老师捐赠的足球、篮球、排球共30个,总价值为440元;这三种球的价格分别是:足球每个60元,篮球每个30元,排球每个10元,那么其中篮球有()个.A.2 B.4 C.8 D.129.如图①,在第一个天平上,砝码A的质量等于砝码B加上砝码C的质量;如图②,在第二个天平上,砝码A加上砝码B的质量等于3个砝码C的质量.请你判断:1个砝码A与()个砝码C的质量相等.A.1 B.2 C.3 D.410、小明的妈妈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斤20元,乙种药材每斤60斤,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斤.设买了甲种药材x斤,乙种药材y 斤,你认为小明应该列出哪一个方程组求两种药材各买了多少斤?()A. B.C. D.二、填空题: (每题3分,共18分)11.若x m-3-2y n+1=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n=______.12.已知有理数,m n满足22404nm n⎛⎫++-=⎪⎝⎭,则33m n的值为___________13.为了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某公司对每日坚果混合装进行改革.甲种每袋装有10克核桃仁,10克巴旦木仁,10克黑加仑;乙种每袋装有20克核桃仁,5克巴旦木仁,5克黑加仑.甲乙两种袋装干果每袋成本价分别为袋中核桃仁、巴旦木仁、黑加仑的成本价之和.已知核桃仁每克成本价0.04元,甲每袋坚果的售价为5.2元,利润率为30%,乙种坚果每袋利润率为20%,若这两种袋装的销售利润率达到24%,则该公司销售甲、乙两种袋装坚果的数最之比是____.14.若m1,m2,…,m2019是从0,1,2,这三个数中取值的一列数,m1+m2+…+m2019=1525,( m1-1)2+(m2-1)2+…+(m2019-1)2=1510,则在m1,m2,…,m2019中,取值为2的个数为___________.15、已知方程组,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16、“十一”黄金周,国光超市“女装部”推出“全部服装八折”,男装部推出“全部服装八五折”的优惠活动,某顾客在女装部购买了原价为x 元,男装部购买了原价为y 元的服装各一套,优惠前需付700元,而他实际付款580元,则可列方程组为 .17.已知a 3=b 5=c7,且3a +2b -4c =9,则a +b +c 的值等于________.18.如图是由截面为同一种长方形的墙砖粘贴的部分墙面,其中三块横放的墙砖比一块竖放的墙砖高10cm ,两块横放的墙砖比两块竖放的墙砖低40cm ,则每块墙砖的截面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 (共66分) 19.解方程组:(1)⎩⎨⎧=-=+73825y x y x (2)⎩⎨⎧-=-=+123832y x y x(3)⎪⎩⎪⎨⎧=---=+1213343144y x y x (4)⎪⎪⎩⎪⎪⎨⎧=++-=+--3423174231y x y x20.如图,在3×3的方阵图中,填写了一些数和代数式(其中每个代数式都表示一个数),使得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之和均相等.(1)求x,y的值;(2)在备用图中完成此方阵图.3 4 x﹣2 y a2y﹣x c b备用图3 4﹣221.请你根据王老师所给的内容,完成下列各小题:(1)如果x=-5,2⊙4=-8,求y的值;(2)若1⊙1=8,4⊙=20,求x,y的值.22.已知方程组与的解相同,试求a+b的值.23. 在学校组织的游艺晚会上,掷飞标游艺区游戏规则如下:如图掷到A 区和B 区的得分不同,A区为小圆内部分,B 区为大圆内小圆外的部分(掷中一次记一个点).现统计小华、小芳和小明掷中与得分情况如下:小华:77分小芳:75分小明:? 分(1)求掷中A 区、B 区一次各得多少分?(2)依此方法计算小明的得分为多少分?24. 小王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m),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y的式子表示地面总面积;(2)已知客厅面积比卫生间面积多21 m2,且地面总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15倍.若铺1 m2地砖的平均费用为80元,那么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25、(8分)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且m+n=2,求k的值.26、(8分)一个三位数,如果把它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交换位置,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小99,且各位数字之和为14,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求这个三位数.27、(6分)某商场按定价销售某种商品时,每件可获利60元;按定价的八折销售该商品12件与将定价降低30元销售该商品8件所获利润相等.该商品进价、定价分别是多少?28、(8分)某校准备组织七年级400名学生参加夏令营,已知满员时,用3辆小客车和1辆大客车每次可运送学生105人;用一辆小客车和2辆大客车每次可运送学生110人.(1)1辆小客车和1辆大客车都坐满后一次可送多少名学生?(2)若学校计划租用小客车a辆,大客车b辆,一次送完,且恰好每辆车都坐满;①请你设计出所有的租车方案;②若小客车每辆需租金200元,大客车每辆需租金380元,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金.29(12分)、“重百”、“沃尔玛”两家超市出售同样的保温壶和水杯,保温壶和水杯在两家超市的售价分别一样.已知买1个保温壶和1个水杯要花费60元,买2个保温壶和3个水杯要花费130元.(1)请问:一个保温壶与一个水杯售价各是多少元?(列方程组求解)(2)为了迎接“五一劳动节”,两家超市都在搞促销活动,“重百”超市规定: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沃尔玛”超市规定:买一个保温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保温壶和15个水杯,如果只能在一家超市购买,请问选择哪家超市购买更合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2、D3、A4、A5、C6、A7、A8、A9、B 10、A 11.4 0 12.1- 13.13∶30 14.50815、答案为:y=﹣6 16、答案为:.17.-15 18.525cm 219.(1)⎩⎨⎧-==12y x ;(2)⎩⎨⎧==21y x ;(3)⎪⎩⎪⎨⎧==4113y x ;(4)⎩⎨⎧-==1016y x20.【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2)如图21.22.【解答】解:依题意可有,解得,所以,有,解得,因此a+b=3﹣=.23.解:(1)设掷到A 区和B 区的得分分别为x 、y 分,依题意得:53773575x y x y +=⎧⎨+=⎩ 解得109x y =⎧⎨=⎩ 答:掷中A 区、B 区一次各得10,9分.(2)由(1)可知:4x+4y=76, 答:依此方法计算小明的得分为76分.24、解:(1)地面总面积为:6x+2y+18(m 2).(2)由题意,得6221,6218152.x yx y y-=++=⨯⎧⎨⎩解得4,3.2xy⎧==⎪⎨⎪⎩∴地面总面积为:6x+2y+18=6×4+2×32+18=45(m 2).∴铺地砖的总费用为:45×80=3 600(元).25、解:由题意得②+③得代入①得k=3.26、解: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个位数字为z.由题意列方程组②-③得y=14-y,即y=7,由①得x-z=1,⑤将y=7代入③得x+z=7,⑥⑤+⑥得2x=8,即x=4,那么z=3.答:这个三位数是473.27、28、解:(1)设每辆小客车能坐a名学生,每辆大客车能坐b名学生根据题意,得解得a+b=20+45=65,答:1辆小客车和1辆大客车都坐满后一次可送65名学生.(2)①由题意得:20m+45n=400,∴n=,∵m、n为非负整数,∴或或,∴租车方案有三种:方案一:小客车20车、大客车0辆,方案二:小客车11辆,大客车4辆,方案三:小客车2辆,大客车8辆;②方案一租金:200×20=4000(元),方案二租金:200×11+380×4=3640(元),方案三租金:200×2+380×8=3280(元),∴方案三租金最少,最少租金为3280元.29、解:(1)设一个保温壶售价为x元,一个水杯售价为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一个保温壶售价为50元,一个水杯售价为10元.(2)选择在“沃尔玛”超市购买更合算.理由:在“重百”超市购买所需费用为:0.9(50×4+15×10)=315(元),在“沃尔玛”超市购买所需费用为:50×4+(15﹣4)×10=310(元),∵310<315,∴选择在“沃尔玛”超市购买更合算.。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三角形测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三角形测试题(附答案)

第七章 三角形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1. 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 的范围是( )A. 19cB. 914cC. 1018cD. 无法确定2.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D. 不可能都小于60°3. 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 n 个B. (n-1)个C. (n-2)个D. (n-3)个4. n 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有( )A. ()12n n -条 B. ()22n n -条 C. ()32n n -条 D. ()42n n -条 5. 装饰大世界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1正方形;○2长方形;○3正五边形;○4正六边形。

若只选购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用的地砖共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6. 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7. 如图1,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 ∠2=40°,则∠BOC 等于( )A. 95°B. 120°C. 135°D. 无法确定 8.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周 长m 满足1022m ,则这样的三角形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二. 填空题。

(每空2分,共38分)1.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 ,钝角三角形有 条高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恰是它的 。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 。

3. 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 根木条。

4. 在△ABC 中,若∠A=∠C=13∠B ,则∠A= ,∠B= ,这个三角形是 。

最新版初中七年级数学题库 第七章三角形A1

最新版初中七年级数学题库 第七章三角形A1

第七章三角形A1卷•基础知识点点通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分×8=24分)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A 、至少有一个钝角B 、至少有一个直角C 、至多有一个锐角 D、至少有两个锐角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3,4,8B、 5,6,11C、 1,2,3D、 5,6,103.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边互不相等B、至少有两边相等C、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D、最多有两边相等4.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A、 4个B、 6个C、 8个D、 10个5.如图在△ABC中,∠ACB=900,CD是边AB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相等的角是()A、∠BB、∠ACDC、∠BCDD、∠BDC6.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这个多边形是()A 、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8.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 6B、 7C、 8D、 9二、填空题(4分×9=36分)9.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内角,个顶点,个外角第(4)题EDCBA第(5)题DCBA(1)(2)(3)(4)(5)(6)10.如图,图中有 个三角形,把它们用符号分别表示为 11.长为11,8,6,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 种选法,它们分别是12.如图,在△ABC 中,AE 是中线,AD 是角平分线,AF 是高,则根据图形填空:⑴BE= =21 ; ⑵∠BAD= =21⑶∠AFB= =900; 13.在△ABC 中,若∠A=800,∠C=200,则∠B= 0, 若∠A=800,∠B=∠C ,则∠C= 01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A :∠B :∠C=1:3:5,则∠B= 0,∠C=15.如图,在△ABC 中,∠BAC=600,∠B=450,A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则∠DAC= 0,∠ADB=16.十边形的外角和是 0;如果十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那么它的一个内角是17.如图,∠1=∠2=300,∠3=∠4,∠A=800,则=x ,=y 三、解下列各题18.对下面每个三角形,过顶点A 画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4分×3=12分)19.求出下列图中x 的值:(4分×3=12分) 第(10)题E D CBA第(12)题B第(15)题D CA800yx4321第(17)题E D CBA(1)C B A C B A(2)C B A (3)x 0x 04x ︒3x ︒3x ︒2x ︒20.(8分)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7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1.在△ABC 中,∠A=21∠C=21∠ABC , BD 是角平分线,求∠A 及∠BDC 的度数(8分)附加题(10分×2=20分)22.如图,已知∠1=∠2,∠3=∠4,∠A=1000,求x 的值。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卷题号一二三总分21 22 23 24 25 26 27 28分数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A’(1,-1),则点B(1,1)的对应点B’、点C(-1,4)的对应点C’的坐标分别为()A、(2,2)(3,4)B、(3,4)(1,7)C、(-2,2)(1,7)D、(3,4)(2,-2)2、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 1)、(– 1,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2,2)B、(3,2)C、(3,3)D、(2,3)3、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B、 C 与D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D、 B 与D的纵坐标相同4、已知A(-4,2),B(1,2),则A,B两点的距离是()。

A.3个单位长度 B.4个单位长度 C.5个单位长度 D.6个单位长度5.小米同学乘坐一艘游船出海游玩,游船上的雷达扫描探测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圆之间距离是1km(小圆半径是1km).若小艇C相对于游船的位置可表示为(270°,-1.5),则描述图中另外两个小艇A,B的位置,正确的是( )A.小艇A(60°,3),小艇B(-30°,2)B.小艇A(60°,3),小艇B(60°,2)C.小艇A(60°,3),小艇B(150°,2)D.小艇A(60°,3),小艇B(-60°,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m +1)一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已知坐标平面内,线段AB∥x轴,点A(﹣2,4),AB=1,则B点坐标为()A.(﹣1,4)B.(﹣3,4)C.(﹣1,4)或(﹣3,4)D.(﹣2,3)或(﹣2,5)8.已知过A(﹣1,a),B(2,﹣2)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则a的值为()A.﹣1 B.1 C.2 D.﹣29.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 B.C与D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B与D的纵坐标相同10.已知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3,1),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6,3)B.(0,3)C.(6,﹣1)D.(0,﹣1)11.将点(﹣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与N点重合,则点N坐标为()A.(﹣3,﹣2)B.(0,﹣2)C.(0,2)D.(﹣6,﹣2)12.如图,一个机器人从点O出发,向正西方向走2m到达点A1;再向正北方向走4m到达点A2,再向正东方向走6m到达点A3,再向正南方向走8m到达点A4,再向正西方向走10m到达点A5,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A9时,点A9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二.填空题(共4小题)13.如果将电影票上“8排5号”简记为(8,5),那么“11排10号”可表示为;(5,6)表示的含义是.14.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1B1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3,3),B(5,0),若A1的坐标为(﹣5,﹣3),则B1的坐标为.15.点M(3,4)与x轴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16.已知,点A(a﹣1,b+2),B(3,4),C(﹣1,﹣2)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且AB所在的直线平行于x轴,AC所在的直线平行于y轴,则a+b=.三.解答题(共4小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a+1,2),B(﹣a﹣5,2a+1).(1)若线段AB∥y轴,求点A、B的坐标;(2)当点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求A点坐标.1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2,1)、B(3,1)、C(2,3),请回答如下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点A、B、C;(2)在坐标系内存在点P,使以A、B、C、P四个点组成的四边形中,相对的两边互相平行且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直接写出答案)(3)平移线段BC,使得C点的对应点刚好与坐标原点重合,求出线段BC在平移的过程中扫过的面积.19.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2m﹣3,m+1).(1)若点M到y轴的距离为2时,求点M的坐标;(2)点N(5,﹣1)且MN∥x轴时,求点M的坐标.20.对于实数a,b定义两种新运算“※”和“*”:a※b=a+kb,a*b=ka+b(其中k为常数,且k≠0),若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a,b),有点P′的坐标(a※b,a*b)与之对应,则称点P的“k衍生点”为点P′.例如:P (1,3)的“2衍生点”为P′(1+2×3,2×1+3),即P′(7,5).(1)点P(﹣1,5)的“3衍生点”的坐标为;(2)若点P的“5衍生点”P的坐标为(9,﹣3),求点P的坐标;(3)若点P的“k衍生点”为点P′,且直线PP′平行于y轴,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3倍,求k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解答】解:将点(2,3)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2,2),故选:B.2.【解答】解:A、东经37°,北纬21°物体的位置明确,故本选项错误;B、电影院某放映厅7排3号物体的位置明确,故本选项错误;C、芝罘区南大街无法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故本选项正确;D、烟台山灯塔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3千米物体的位置明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3.【解答】解:如图所示:点C的坐标为(5,3),故选:D.4.【解答】解:∵A(﹣1,5)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A′(1,4),∴C(0,1)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C′(2,0),故选:C.5.【解答】解:根据点A(m,n),且有mn≤0,所以m≥0,n≤0或m≤0,n≥0,所以点A一定不在第一象限,故选:A.6.【解答】解:在坐标系中,点(﹣3,2)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2,2),再把(2,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坐标为(2,﹣1),则A点的坐标为(2,﹣1).故选:C.7.【解答】解:∵坐标平面内,线段AB∥x轴,∴点B与点A的纵坐标相等,∵点A(﹣2,4),AB=1,∴B点坐标为(﹣1,4)或(﹣3,4).故选:C.8.【解答】解:∵过A(﹣1,a),B(2,﹣2)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轴,∴a=﹣2,故选:D.9.【解答】解:根据题意,点Q的横坐标为:﹣2﹣3=﹣5;纵坐标为﹣3+2=﹣1;即点Q的坐标是(﹣5,﹣1).故选:C.10.【解答】解:∵A(1,3)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减3,纵坐标减2,∴点B(3,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0,﹣1).故选:D.11.【解答】解:如图,点A(﹣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B,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与N点重合,观察图象可知N(0,﹣2),故选:B.12.【解答】解:由题可知,第一象限的规律为:3,7,11,15,19,23,27,…,3+4n;第二象限的规律为:2,6,10,14,18,22,26,…,2+4n;第三象限的规律为:1,5,9,13,17,21,25,…,1+4n;第四象限的规律为:4,8,12,16,20,24,…,4n;所以点A9符合第三象限的规律.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13.【解答】解:∵8排5号简记为(8,5),∴11排10号表示为(11,10),(5,6)表示的含义是5排6号.故答案为:(11,10);5排6号.14.【解答】解:由点A到A1可知: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加﹣8,纵坐标加﹣7,那点B到B1的移动规律也如此,则B1的横坐标为5+(﹣8)=﹣3;纵坐标为0+(﹣7)=﹣7;∴B1的坐标为(﹣3,﹣7).故答案为:(﹣3,﹣7).15.【解答】解:点M(3,4)与x轴的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与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4;516.【解答】解:由点A(a﹣1,b+2),B(3,4),C(﹣1,﹣2)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且AB所在的直线平行于x轴,AC所在的直线平行于y轴,可得:4=b+2,﹣1=a﹣1,解得:b=2,a=0,所以a+b=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共4小题)17.【解答】解:(1)∵线段AB∥y轴,∴a+1=﹣a﹣5,解得:a=﹣3,∴点A(﹣2,2),B(﹣2,﹣5);(2)∵点B(﹣a﹣5,2a+1)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5)+(2a+1)=0.解得a=4.∴点A的坐标为(5,2).18.【解答】解:(1)点A,B,C如图所示.(2)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8,3)或(﹣3,3)或(﹣1,﹣1).故答案为(8,3)或(﹣3,3)或(﹣1,﹣1).(3)线段BC在平移的过程中扫过的面积=2S△OBC=2×(3×3﹣×1×3﹣×1×2﹣×2×3)=7.19.【解答】解:(1)∵点M(2m﹣3,m+1),点M到y轴的距离为2,∴|2m﹣3|=2,解得m=2.5或m=0.5,当m=2.5时,点M的坐标为(2,3.5),当m=0.5时,点M的坐标为(﹣2,1.5);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2,3.5)或(﹣2,1.5);(2)∵点M(2m﹣3,m+1),点N(5,﹣1)且MN∥x轴,∴m+1=﹣1,解得m=﹣2,故点M的坐标为(﹣7,﹣1).20.【解答】解:(1)点P(﹣1,5)的“3衍生点”P′的坐标为(﹣1+3X5,﹣1X3+5),即(14,2),故答案为:(14,2);(2)设P(x,y)依题意,得方程组.解得.∴点P(﹣1,2);(3)设P(a,b),则P′的坐标为(a+kb,ka+b).∵PP′平行于y轴∴a=a+kb,即kb=0,又∵k≠0,∴b=0.∴点P的坐标为(a,0),点P'的坐标为(a,ka),∴线段PP′的长度为|ka|.∴线段OP的长为|a|.根据题意,有|PP′|=3|OP|,∴|ka|=3|a|.∴k=±3.。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单元检测题姓名:班级:时限:60分钟总分:120分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a,b)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如图,长方形ABCD中,A(-4,1),B(0,1),C(0,3),则点D的坐标是()A.(-3,3)B.(-2,3)C.(-4,3)D.(4,3)3.如图,用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A.(5,2)B.(-6,3)C.(-4,-6)D.(3,-4)4.如图是小明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1,0)B.(-1,0)C.(-1,1)D.(1,-1)5.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x≠y),则点P必在()A.原点上B.x轴上C.y轴上D.x轴上或y轴上(除原点)6.已知点M(3,0),在x轴上有一点与M的距离为5,则该点的坐标为()A.(8,0)B.(0,-2)C.(0,-8)或(0,-2)D.(8,0)或(-2,0)7.将六边形ABCDEF的各个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到的六边形与原六边形比较()A.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B.向下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C.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D.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8.已知点A(2,2),B(2,4),C(2,0),O(0,0),那么∠BOC和∠COA的大小关系是()A.∠BOC>∠COAB.∠BOA=∠COAC.∠BOC<∠COA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如图是某中学的平面示意图,每个正方形格子的边长为1,如果校门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2,4),小明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6,-1),那么坐标(3,-2)在示意图中表示的是()A.图书馆B.教学楼C.实验室D.食堂A B,则a+b的值10.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11为()A.2B.3C.4D.511.如图为A,B,C三点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图,若A,B,C的横坐标的数字总和为a,纵坐标的数字总和为b,则a-b的值为()A.5B.3C.-3D.-512.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7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是()A.(1,4)B.(3,0)C.(6,4)D.(8,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如果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那么八年级七班可表示为________.14.若点M(a+3,a-2)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_______.15.若点A(x,0)和B(2,0)的距离是5,则x=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点A′,则平移后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_______.17.如图的围棋盘放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白棋②的坐标为(-8,-5),白棋④的坐标为(-7,-9),那么黑棋的坐标应该是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9分)18.(8分)请写出点A,B,C,D的坐标.19.(9分)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20.(10分)(1)在坐标平面内画出点P (2,3);(必须自画坐标!)(2)将点P 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1P ,将点P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2P ,分别画出点1P ,2P ,并写出1P ,2P 的坐标.21.(10分)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的遭受台风的侵袭,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防,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第13号台风的有关信息:请在下面的经纬度地图上找到台风中心在16日23时和17日23时所在的位置.22.(10分)如图,三角形A B C '''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已知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 (00,x y )经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P ′(005,2x y +-).(1)已知点A (-1,2),B (-4,5),C (-3,0),请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试说明三角形A B C '''是如何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23.(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3a -5,a +1).(不画图扣一分)(1)若点A 在y 轴上,求a 的值及点A 的坐标;(2)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求a 的值及点A 的坐标.2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点4812,A A A 和的坐标;(2)求出点4n A 的坐标(n 是正整数);(3)指出蚂蚁从点100A 到点101A 的移动方向.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单元检测题(答案版)姓名:班级:时限:60分钟总分:120分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a,b)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2.如图,长方形ABCD中,A(-4,1),B(0,1),C(0,3),则点D的坐标是()A.(-3,3)B.(-2,3)C.(-4,3)D.(4,3)答案:C3.如图,用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A.(5,2)B.(-6,3)C.(-4,-6)D.(3,-4)答案:D4.如图是小明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1,0)B.(-1,0)C.(-1,1)D.(1,-1)答案:A5.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x≠y),则点P必在()A.原点上B.x轴上C.y轴上D.x轴上或y轴上(除原点)答案:D6.已知点M(3,0),在x轴上有一点与M的距离为5,则该点的坐标为()A.(8,0)B.(0,-2)C.(0,-8)或(0,-2)D.(8,0)或(-2,0)答案:D7.将六边形ABCDEF的各个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减去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到的六边形与原六边形比较()A.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B.向下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C.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D.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形状不变答案:D8.已知点A(2,2),B(2,4),C(2,0),O(0,0),那么∠BOC和∠COA的大小关系是()A.∠BOC>∠COAB.∠BOA=∠COAC.∠BOC<∠COA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9.如图是某中学的平面示意图,每个正方形格子的边长为1,如果校门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2,4),小明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6,-1),那么坐标(3,-2)在示意图中表示的是()A.图书馆B.教学楼C.实验室D.食堂答案:AA B,则a+b10.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11的值为()A.2B.3C.4D.5答案:A11.如图为A,B,C三点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图,若A,B,C的横坐标的数字总和为a,纵坐标的数字总和为b,则a-b的值为()A.5B.3C.-3D.-5答案:A12.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7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是()A.(1,4)B.(3,0)C.(6,4)D.(8,3)答案: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如果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那么八年级七班可表示为________.答案:(8,7)14.若点M(a+3,a-2)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_______.答案:(0,-5)15.若点A(x,0)和B(2,0)的距离是5,则x=_______.答案:-3或7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点A′,则平移后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_______.答案:(-2,1)17.如图的围棋盘放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白棋②的坐标为(-8,-5),白棋④的坐标为(-7,-9),那么黑棋的坐标应该是_______.答案:(-4,-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9分)18.(8分)请写出点A,B,C,D的坐标.答案:A(3,2),B(-3,4),C(-4,-3),D(3,-3).19.(9分)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答案:20.(10分)(1)在坐标平面内画出点P (2,3);(2)将点P 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1P ,将点P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2P ,分别画出点1P ,2P ,并写出1P ,2P 的坐标.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1P 的坐标为1P (2,-3),2P 的坐标为2P (-2,3).21.(10分)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的遭受台风的侵袭,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防,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第13号台风的有关信息:请在下面的经纬度地图上找到台风中心在16日23时和17日23时所在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22.(10分)如图,三角形A B C '''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已知三角形ABC 中任意一点P (00,x y )经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P ′(005,2x y +-).(1)已知点A (-1,2),B (-4,5),C (-3,0),请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试说明三角形A B C '''是如何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答案:(1)A ′(4,0),B ′(1,3),C ′(2,-2).(2)三角形A B C '''是由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23.(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3a -5,a +1).(1)若点A 在y 轴上,求a 的值及点A 的坐标;(2)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求a 的值及点A 的坐标. 答案:(1)由题意得3a -5=0,∴a =53,∴A(0,83). (2)由题意得3a -5=a +1或3a -5=-(a +1),解得a =3或a =1,∴A(4,4)或(-2,2).2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点4812,A A A 和的坐标;(2)求出点4n A 的坐标(n 是正整数);(3)指出蚂蚁从点100A 到点101A 的移动方向.答案:(1)4A (2,0),8A (4,0),12A (6,0).(2)当n=1时,4A (2,0);当n=2时,8A (4,0);当n=3时,12A (6,0);∴4n A (2n,0).(3)点100A 中的n 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点100A 和101A 的坐标分别是点100A (50,0),点101A (50,1),所以蚂蚁从点100A 到点101A 的移动方向是从上向下.。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一、填空(每空 3 分,共60 分)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差第三边 .第三边;②三角形随意两边之2.以下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可以”):(1)3 ㎝,4 ㎝, 5 ㎝()(2)8 ㎝,7 ㎝,15㎝()(3)13 ㎝,12 ㎝, 20 ㎝()(4)5 ㎝,5 ㎝,11 ㎝()(5)6cm, 8cm, 10cm()(6)7cm, 7cm, 14cm()3.在△ ABC 中,∠ A=10°,∠ B=30°,则∠ C=_________.(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cm.4.假如∠ B+∠ C=∠ A,那么△ ABC是三角形 .5.在△ ABC 中, AB=6 cm, AC=8 cm 那么 BC 长的取值范围是.6. ABC 中, AD 是 ABC 的中线,且 BC 10cm ,则 BD= cm.7.在 ABC 中, A 80 ,AD为 A 的均分线,则BAD=8.假如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巧是三角形的一个极点,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三角形 .9.判断具备下边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仍是钝角三角形:(1)假如A:B:C 1: 3: 4 ,那么 ABC 是三角形;(2)假如 A B ,C 30 ,那么ABC 是三角形;()假如 1C,那么ABC 是3 AB5三角形 .二、选择(每题 3 分,共 27 分)1.在△ ABC 中,∠ A 是锐角,那么△ ABC 是()A 、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可以确立2.△ ABC 中,若∠ A∶∠ B∶∠ C=1∶2∶3,则△ ABC 的形状是()A 、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立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绘三角形的三种不一样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由三个角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B、由三条线段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C、由三条直线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D、由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按序相接所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4.△ ABC 中,已知a=8, b=5,则 c 为( )A 、c=3 B、c=13 C、c 能够是随意正整数D、c 能够是大于 3 小于13 的随意数值5.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1 / 3A、三角形的角均分线 , 中线 , 高都在三角形内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D、三角形起码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6.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恰巧是三角形的一个极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可以确立7.在一个三角形,若A 、直角三角形8.三角形的高线是A B 40 ,则ABC 是(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A、线段B、垂线)D、以上都不对C、射线D、直线9. 在Rt△中,两个锐角关系是() A、互余 B 、互补 C 、相等 D 、以上都不对三、解答题1.如图 ,在△ ABC 中 ,∠BAC=60 °,∠B=45°,AD 是△ ABC 的一条角均分线求∠ ADB的度数 . (7 分)AO2.在以下图中,分别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撑上支撑后的自行车能稳稳地停在地上,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性.2.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______△ACD的面积.(填“>”,“<”或“=”)3.在△ABC中,若∠A=30°,∠B=60°,则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若∠A:∠B:∠C=1:3:5,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填写)4.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8cm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10cm、20cm三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cm的木条.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x的值是__ ____.6.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7边上的高是;(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8.如图,△ABC≌△AED,∠C=400,∠EAC=300,∠B=300,则∠D= ,∠EAD= .9.如图,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BAD,你的添加条件是(填一个即可).10.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5 cm,则它的周长是____ _ cm.11.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0.5cm,BC=1cm,则AF= .第5题第14题A.B.C.D.1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所示,A 、B 在一水池的两侧,若BE =DE ,∠B =∠D =90°,CD =8 m ,则水池宽AB =m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若∠CBA =320,则∠FED = ,∠EFD = . 二、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5.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16.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 B.5,6,11 C.5,6,10D.4,4,817.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18.一个三角形中直角的个数最多有( )A.3 B.1 C.2 D.0 三、解答题(共60分) 19.(5分)如图,(1)过点A 画高AD ; (2)过点B 画中线BE ;(3)过点C 画角平分线CF .第13题第11题第15题20.(5分)若四边形的两个内角是直角,另外两个内角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求这两个内角的度数.21.(5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和5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22.(6分)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23.(6分)如图所示,∠BAC=90°,BF平分∠ABC交AC于点F,∠BFC=100°,求∠C的度数.24.(6分)如图所示,已知DF⊥AB于F,∠A=40°,∠D=50°,求∠ACB的度数.25(7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cm和15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26.(7分)如图,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且∠A=60°,求∠BOC的度数.27.(7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DC,BC⊥AB,AE平分∠BAD,CF平分∠DCB,AE交CD于E,CF交AB于F,问AE与CF是否平行?为什么?28.(1)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 16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2)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AB ∥CD ,∠A =55°,∠C =20°,则∠P =___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6.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 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写出两种即可) .8.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的度数为 . 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请你写出∠A 与∠D 的关系: .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 . 11.在△ABC 中,∠A =55°,高BE 、CF 交于点O ,则∠BOC =______. 12.如图所示,∠1+∠2+∠3+∠4+∠5+∠6=______.第6题30°30°30°A 第8题GEDCBA第5题DCBA第2题 第3题 第4题第15题第16题13.如图所示,已知点D 是AB 上的一点,点E 是AC 上的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A =50°,∠ACD =40°,∠ABE =28°,则∠CFE 的度数为______.14.任何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能否有3个以上的锐角?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如图,AC ⊥BC ,CD ⊥AB ,DE ⊥BC ,分别交BC ,AB ,BC 于点C ,D ,E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C 是△ABC 和△ABE 的高 B .DE ,DC 都是 △BCD 的高 C .DE 是△DBE 和△ABE 的高 D .AD ,CD 都是 △ACD 的高 16.如图所示,x 的值为( )A .45°B .50°C .55°D .70°17.边长相等的下列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不能作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方形与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与正三角形 C .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 D .正八边形与正方形18.如果某多边形的外角分别是10°,20°,3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6B .7C .8D .9 三、解答题(共60分) 19.(4分)△ABC 中,∠A =2∠B =3∠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EDC BA2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 =∠D ,∠B =∠C ,试判断AD 与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4分)如图,△ABC 的外角∠CBD 、∠B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若∠A =68°,求∠F 的度数.22.(6分)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和30㎝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23.(6分)如图所示,某农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分别承包给4位农户,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在已给的图形中直接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24.(6分)如果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恰好依次增加的度数相同,设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多少?C B A C B A25.(6分)一个大型模板如图所示,设计要求BA 与CD 相交成30°角,DA 与CB 相交成20°,怎样通过测量∠A ,∠B ,∠C ,∠D 的度数,来检验模板是否合格?26.(8分)如图所示,小明欲从A 地去B 地,有三条路可走:①A →B ;②A →D →B ;③A→C →B .(1)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小明是走①,理由是______.(2)小明绝对不会走③,因为③路程最长,即AC +BC >AD +DB ,你能说明其原因吗?27.(8分)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ABCDE ,你能说明∠A +∠B +∠C +∠D +∠E =180吗? 如图2、图3,如果点B 向右移到AC 上,或AC 的另一侧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请分别说明理由.D C B A28.(8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你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1)如图,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3)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它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认识三角形 基础题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认识三角形 基础题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认识三角形基础题训练一、选择题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 6B. 3C. 2D. 112.如下图,△ABC中,AD⊥BC于点D,BE⊥CA于点E,则AC边上的高是()A. ADB. ABC. DCD. BE3.如图,为了估计校园内池塘岸边两点A、B之间的距离,小明同学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测得P4=5m,PB=4m,那么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 6mB. 6.5mC. 7mD. 9m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它的周长为()A. 16cmB. 17cmC. 20cmD. 16cm或20cm5.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A. B.C. D.6.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 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如图,将△ABC沿射线BC方向移动,使点B移动到点C,得到△DCE,连接AE,若△ABC的面积为2,则△ACE的面积为()A. 2B. 4C. 8D. 168.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的度数的比为1:1:2,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 20°B. 30°C. 10°D. 15°二、填空题1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6,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______.11.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5,AC=3,△ABD的周长和△ACD的周长相差____________.12.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C的面积为12,△BOM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______ .13.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B=50°,∠C=70°,则∠EAD=_.14.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AD的中点,且SΔABC=8,则S阴影=.15.如图,在△ABC中,AD⊥BC,CE⊥AB,BC=12,AB=6,AD=4,则CE=____.1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10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cm.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在正方形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是三角形AˈBˈCˈ,其中C与Cˈ是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ˈBˈCˈ;(2)请求出三角形AˈBˈCˈ的面积.18.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中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来点A,点B′、点C和它的对应点C′.(1)请画出平移前后的△ABC和△A′B′C′;(注意并标注好字母)(2)利用网格画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D;(注意并标注好字母)(3)利用网格画出△ABC中AB边上的高CE;(注意并标注好字母)(4)△A′B′C′的面积为____.19.如图,Δ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E是BC边上的高.(1)若∠ACB=100°,求∠CAE的度数;(2)若SΔABC=12,CD=4,求高AE的长.20.如图,已知△ABC中,∠B=65°,∠C=4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答案和解析1.A解:设第三边为x,则7−3<x<7+3,即4<x<10,所以符合条件的整数为6,2.D解:△ABC中,AD⊥BC于点D,BE⊥CA于点E,则AC边上的高是BE.3.D解:∵PA、PB、AB能构成三角形,∴PA−PB<AB<PA+PB,即1m<AB<9m.4.C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当腰长是4cm时,则三角形的三边是4cm,4cm,8cm,4cm+4cm=8cm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当腰长是8cm时,三角形的三边是8cm,8cm,4cm,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5.A解:线段BD是△ABC的高,则过点B作对边AC的垂线,则垂线段BD为△ABC的高.6.D解: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的根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A解:∵将△ABC沿射线BC方向移动,使点B移动到点C,得到△DCE,∴BC=CE,∴S△ACE=S△ABC,又∵△ABC的面积为2,8.D解:设这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x、x、2x,则x+x+2x=180°,解得x=45°,∴2x=90°,∴这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A解:∵∠BAC=60°,∠C=80°,∴∠B=40°.又∵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D=12∠BAC=30°,∴∠ADE=70°,又∵OE⊥BC,∴∠EOD=20°.10.6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6−2<x<6+2,即4<x<8.又∵第三边长是偶数,则x=6,11.2解:∵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BD=DC=12BC,∴△ABD和△ADC的周长的差,=(AB+12BC+AD)−(AC+12BC+AD),=AB−AC,=5−3,=2,12.4解: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C 的面积为12,∴S△ABM=S△ABN=12S△ABC=6.又∵S△ABM−S△BOM=S△AOB,△BOM的面积为2,∴S△AOB=4,∴S四边形MCNO=S△ABC−S△ABN−S△OBM=12−6−2=4.13.10°解:∵∠B=50°,∠C=70°,∴∠BAC=180°−∠B−∠C=180°−50°−70°=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12∠BAC=12×60°=30°,∵AE是△ABC的高线,∴∠BAE=90°−∠B=90°−50°=40°,∴∠EAD=∠BAE−∠BAD=40°−30°=10°.14.2解:∵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S△ABD=S△ACD=12S△ABC=4,S△ACD=4,S△DCE=12S△ACD=2,15.8解:∵AD⊥BC,CE⊥AB,∴S△ABC=12BC⋅AD=12AB⋅CE,即12×12×4=12×6⋅CE,解得CE=8.16.25解:当5cm是腰时,5cm+5cm=10cm,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故答案是:25.题中没有指出哪个底哪个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7.(1).18.解:(1)如图,△ABC和△A′B′C′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AD即为所求;(3)如图,线段CE即为所求;(4)S△A′B′C′=1×3×4=6.219.解:(1)∵AE是BC边上的高,∴∠E=90°,又∵∠ACB=100°,∴∠CAE=100°−90°=10°;(2)∵AD是BC上的中线,DC=4,∴D为BC的中点,∴BC=2DC=8,∵AE是BC边上的高,S△ABC=12,×8×AE=12,即12∴AE=3.20.解:在△ABC中,∵∠BAC=180°−∠B−∠C=70°,∵AE是∠BAC的平分线,∴∠BAE=∠CAE=35°.又∵AD是BC边上的高,∴∠ADB=90°,∵在△ABD中∠BAD=90°−∠B=25°,∴∠DAE=∠BAE−∠BAD=10°.。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七章《三角形》综合测试题_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七章《三角形》综合测试题_

凤冈县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目标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 陆建东供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A 、 13 .B 、 17 .C 、 13或17 .D 、 不能确定. 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 6 .B 、 7 .C 、 8 .D 、 9.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 、 锐角三角形.B 、 直角三角形.C 、 等腰三角形.D 、 钝角三角形. 4.下图中有一条公共边三角形的个数为( ).A 、 4个.B 、 6个.C 、 8个.D 、 10个.5.如图在△ABC 中,∠ACB=900,CD 是边AB 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A 、 ∠B . B 、 ∠ACD .C 、 ∠BCD.D 、 ∠BDC. 6. 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第4题ED CBA第5题DCBAA 、 角平分线.B 、 高.C 、 中线.D 、外角平分线.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B (5,0),C (0,4)所组成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 )A 、32.B 、4.C 、16.D 、8.8. 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 .C.3个.D.4个.依次观察左边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第四个图形是( ).10.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 ,且|AC -BC|=2 cm ,则腰长AC 为( ) A.10 cm 或6 cm B.10 cm C.6 cm D.8 cm 或6 cm 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32分).11.如图,从A 处观测C 处仰角∠CAD=300,从B 处观测C 处的仰角 ∠CBD=450,从C 处观测A、B 两处时视角∠ACB=度.12.已知:如图,CD ∥AB,∠A=400,∠B=600,那么∠1= , ∠2= .13.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第(12)题21 DCBA第(11)题DCBA第9题那么其它两边长分别为 .14.填表:用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15.如图,∠1=∠2=300,∠3=∠4,∠A=800,则=x ,=y .16.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200,它是 边形。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同步练习(7.2-7.3)(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同步练习(7.2-7.3)(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同步练习(7.2-7.3)(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1,已知a∥b,l与a,b相交,若∠1=70°,则∠2的度数等于()A.120°B.110°C.100°D.70°2.已知:如图2,AC∥DF,AB∥EF,点D,E分别在AB,AC上,若∠2=50°,则∠1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3.如图3,直线a∥b,将一块含30°角(∠BAC=30°)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A和C两点分别落在直线a和b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B.30°C.40°D.50°4.如图4,直线a∥b,AB⊥AC.若∠1=50°,则∠2的度数为()A.50°B.45°C.40°D.30°图1 图2 图45.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6.如图6,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交于点D,E,射线DF⊥直线c,则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A.4个B.3个C.2个D.1个7.如图7,∠1与∠2互补,∠3=135°,则∠4的度数是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 A.45°B.55°C.65°D.75°8.如图8,AB∥EF∥CD,∠ABC=46°,∠CEF=154°,则∠BCE的度数是()A.16°B.20°C.23°D.26°图6 图7 图89.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A.篮球运动员投出的篮球的运动B.空中放飞的风筝的运动C.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的运动D.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到停止的运动10.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平移其中一个四边形得到的是()图911.如图9,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可得到另一个三角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FD,AB=FD B.∠ACB=∠FEDC.BD=CE D.平移距离为线段CD的长度12.如图10,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将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下面的平移步骤正确的是()A.先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B.先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C.先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D.先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13.如图11所示,能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5 B.6 C.7 D.8图10 图11 图12 图13二、填空题14.如图12,若AB∥CD,则在图中所标注的角中,一定相等的角是________.15.一把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13,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度数是________.16.如图14,直线AB∥CD,直线EC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A,C,AD平分∠BAC,已知∠ACD=80°,则∠DAC的度数为________.17.如图15,已知AB∥CD,BC∥DE,∠ABC=40°,则∠CDE=________°.18.如图16,在A处测B的方向是________.19.如图17,DF∥AC,若∠1=∠2,则DE与AH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图14 图15 图16 图17 20.某景点拟在如图18的长方形池塘上架设小桥,若池塘中小桥的总长为100 m,则池塘的周长为______.21.如图19,把三角尺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的位置,则顶点C平移的距离CC′=________cm.22.如图20所示,已知线段DE是由线段AB平移而得到的,AB=DC=4 cm,EC=5 cm,则三角形DCE 的周长是________ cm.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23.如图21,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三角形A′B′C′,则图中与线段AA′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有____条.24.如图22,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得到三角形DEF,已知AD=6,EF=8,CG=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已知AC∥ED,AB∥FD,∠A=65°,求∠EDF的度数.26.如图所示,已知∠A=∠C,∠1与∠2互补.(1)试说明:AB∥CD;(2)若∠E=25°,求∠ABE的度数.27.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直线EF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28.如图,已知AB∥CD,∠A=40°,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不重合),CE,CF分别平分∠ACP 和∠DCP交射线AB于点E,F.(1)求∠ECF的度数.(2)随着点P的运动,∠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此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3)当∠AEC=∠ACF时,求∠APC的度数.29.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平移格点三角形ABC,使三角形ABC的顶点A平移到格点D处.(1)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F),并求出三角形DEF的面积;(2)如果连接AD,BE,写出线段AD与线段BE之间的关系.30.如图,将三角形ABC沿射线AB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三角形DEF的位置,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F.(1)直接写出图中与AD相等的线段;(2)若AB=3,则AE=________;(3)若∠ABC=75°,求∠CFE的度数.31.如图K-4-13,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的位置,若HG=24 cm,WG=8 cm,CW=6 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教师详解详析一.选择题1.[解析] B如图,因为∠1=70°,所以∠3=180°-∠1=180°-70°=110°.因为a∥b,所以∠2=∠3=110°.故选B.2.[解析] C由AC∥DF,得∠1=∠A.由AB∥EF,得∠2=∠A,所以∠1=∠2=50°.3.[解析] C因为直线a∥b,所以∠1+∠BCA+∠2+∠BAC=180°.因为∠BAC=30°,∠BCA=90°,∠1=20°,所以∠2=40°.故选C.4.[解析] C如图,因为直线a∥b,∠1=50°,所以∠1=∠3=50°.因为直线AB⊥AC,所以∠2+∠3=90°,所以∠2=40°.故选C.5.[解析] B A中的∠1与∠2是两平行线形成的同旁内角,只能得到∠1+∠2=180°的结论;B中由“对顶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1=∠2;C中的两个角不是由两平行线AB,CD被截形成的内错角,D中的两个角也不是由两平行线AB,CD被截所形成的同旁内角,故无法判断两角的数量关系.故选B.6.A7.[解析] A如图,因为∠1与∠2互补,所以a∥b.因为∠3=135°,所以∠3=∠5=135°.因为a∥b,所以∠4+∠5=180°,所以∠4=180°-135°=45°.故选A.8.[解析] B因为AB∥EF∥CD,∠ABC=46°,∠CEF=154°,所以∠BCD=∠ABC=46°,∠CEF+∠ECD=180°,所以∠ECD=180°-∠CEF=26°,所以∠BCE=∠BCD-∠ECD=46°-26°=20°.故选B. 9.[解析] D根据平移的特征,D满足要求.10.[解析] D A项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B项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C项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D项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通过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故选D.11.[解析] D A.由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可得AB∥FD,AB=FD,此说法正确;B.由对应角相等可得∠ACB=∠FED,此说法正确;C.由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可得BD=CE,此说法正确;D.由平移的距离为同一点移动的距离可得平移的距离为线段BD或CE或AF的长度,此说法错误.故选D.12.[解析] A根据网格结构,观察对应点A,D,点A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可到达点D的位置,所以平移步骤是先把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故选A.13.[解析] A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因此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有5个.二.填空题14.[答案] ∠1=∠3[解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行判断.15.[答案] 105°[解析] 如图,因为AD∥BC,∠1=75°,所以∠3=∠1=75°.因为AB∥CD,所以∠2=180°-∠3=180°-75°=105°.16.[答案] 50°[解析] 因为AB∥CD,∠ACD=80°,所以∠BAC=100°.又因为AD平分∠BAC,所以∠DAC =12∠BAC =50°.17.[答案] 40[解析] 因为AB ∥CD ,BC ∥DE ,∠ABC =40°,所以∠C =∠ABC =40°,∠C =∠CDE ,故∠CDE =40°.18.南偏东60° 19.[答案] 平行 20.200 m 21.[答案] 5[解析] 因为把三角尺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所以三角尺向右平移了5个单位长度,所以顶点C 平移的距离CC′=5. 22.[答案] 13[解析] 因为线段DE 是由线段AB 平移而得到的,所以DE =AB =4 cm , 所以三角形DCE 的周长=DE +EC +DC =4+5+4=13(cm ). 23.[答案] 2[解析] 因为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三角形A′B′C′,所以点A 的对应点是A′,点B 的对应点是B′,点C 的对应点是C′,所以在图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有AA′,BB′,CC′,所以图中与线段AA′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有2条. 24.[答案] 39[解析] 因为直角三角形ABC 沿AB 方向平移AD 长得到三角形DEF , 所以三角形DEF 与三角形ABC 大小、形状相同, 所以EF =BC =8,S 三角形DEF =S 三角形ABC ,BE =AD =6, 所以S 三角形ABC -S 三角形DBG =S 三角形DEF -S 三角形DBG , 所以S 四边形ACGD =S 梯形BEFG . 因为CG =3,所以BG =BC -CG =8-3=5,所以S 梯形BEFG =12(BG +EF)·BE =12×(5+8)×6=39.25.解:因为AC ∥ED ,所以∠BED =∠A =65°. 因为AB ∥FD ,所以∠EDF =∠BED =65°.26.[解析] (1)首先由∠1与∠2互补,可判定AD与BC平行,即可得∠A与∠ABC互补,通过等量代换,可求得∠ABC与∠C互补,即可判定AB∥CD.(2)由(1)的结论,可得到内错角∠E与∠ABE相等,已知∠E的度数,也就求出了∠ABE的度数.解:(1)因为∠1与∠2互补,即∠1+∠2=180°,所以AD∥BC,所以∠A+∠ABC=180°.因为∠A=∠C,所以∠C+∠ABC=180°,所以AB∥CD.(2)由(1)知AB∥CD,所以∠ABE=∠E=25°.27.解:EF∥AB.理由如下:因为CD∥AB,所以∠ABC=∠DCB=7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CBF=20°,所以∠ABF=50°.因为∠EFB=130°,则∠ABF+∠EFB=50°+130°=180°,所以EF∥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评] 说明两直线平行可以转化为说明两角相等或互补.28解:(1)因为AB∥CD,所以∠A+∠ACD=180°,所以∠ACD=180°-40°=140°.因为CE平分∠ACP,CF平分∠DCP,所以∠ACP=2∠ECP,∠DCP=2∠PCF,所以∠ECF=12∠ACD=70°.(2)不改变.数量关系为∠APC=2∠AFC. 因为AB∥CD,所以∠AFC=∠DCF,∠APC=∠DCP. 因为CF平分∠DCP,所以∠DCP=2∠DCF,所以∠APC=2∠AFC.(3)因为AB∥CD,所以∠AEC=∠ECD.当∠AEC=∠ACF时,∠ECD=∠ACF,所以∠ACE=∠DCF,所以∠PCD =12∠ACD =70°,所以∠APC =∠PCD =70°. 29.解:(1)如图.三角形DEF 的面积为3×4-12×4×2-12×2×1-12×3×2=12-4-1-3=4.(2)AD ∥BE 且AD =BE.30.解:(1)与AD 相等的线段有BE ,CF.(2)因为AB =3,将三角形ABC 沿射线AB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所以BE =2,则AE =BE +AB =5.故答案为5.(3)因为由平移变换的性质,得BC ∥EF ,AE ∥CF ,所以∠E =∠ABC =75°,所以∠CFE +∠E =180°,所以∠CFE =105°.31.解:由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ABCD 的面积=梯形EFGH 的面积,CD =HG =24 cm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DWGH 的面积. 因为CW =6 cm ,所以DW =CD -CW =24-6=18(cm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12(DW +HG)·WG =12×(18+24)×8=168(cm 2).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8 cm 2.。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三角形配套课时练习附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三角形配套课时练习附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实用资料第七章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边1.下列各组线段中,首尾相接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3㎝,8㎝,10㎝B.5㎝,5㎝,a㎝(0<a<10)C.a+1,a+2,a+3(a>0)D.三条线段的比为2∶3∶5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6cm,5cm,4cm,2cm,选其中三根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则可选择的种数有()A.4种B.3种C.2种D.1种3.△ABC的三边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b≤c,且b=4,则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有()A.7个B.8个C.9个D.10个4.在△ABC中,AB=9,BC=2,并且AC为整数,那么△ABC的周长为.5.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11,则其周长为;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6和11,则其周长为.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一边长为5㎝,则另两边的长为.7.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其中两边的差为2,求腰和底边的长.9.在△ABC中,已知AB=30,AC=24.(1)若BC是最大边,求BC的取值范围;(2)若BC是最小边,且末位数字是0时,求BC的取值范围.10.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x-1、5x-3,其中有两边相等,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2. 如图,AC 为BC 的垂线,CD 为AB 的垂线,DE 为BC 的垂线,D ,E 分别在△ABC 的AB 和BC 边上,下列说法:①△ABC 中,AC 是BC 边上的高;②△BCD 中,DE 是BC 边上的高;③△ABE中,DE 是BE 边上的高;④△ACD 中,AD 是CD 边上的高.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3.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是( )A .高B .中线和角平分线C .角平分线D .中线4. 下列命题:①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②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③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它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就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是一条垂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 如图,B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角平分线,已知AC =10cm ,∠BAC =70°,则AD = cm ,∠BAE = °.6. 如图,已知A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高,且AB =5cm ,AC =3cm ,则△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为 cm ,△ABD 与△ACD 的面积关系为 .7.如图,在△ABC 中,∠C 是钝角, 画出∠C 的两边AC 、BC 边上的高BE 、AD .8.如图,在△ABC 中,AC =6,BC =8,AD ⊥BC 于D ,AD =5,BE ⊥AC 于E ,求BE 的长.A B C DE (第2题) A C (第5题) B E D A B C D E (第6题) A (第8题) DE CB (第7题)A B C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梯形B.长方形C.三角形D.正方形2.大桥钢架、索道支架、人字梁等为了坚固,都采用三角形结构,这是根据.3.生活中的活动铁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4.在下列多边形上画一些线段,使之稳定:5.举出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生活中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1=∠2,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E,F为AB上一点,CF⊥AD于H.下面判断: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已知△ABC,先画出△ABC的中线AM,再分别画出△ABM、△ACM的高BE、CF,试探究BE与CF的位置关系怎样?大小关系呢?(不妨量量看)能说明为什么吗?ACHF G(第5题)B D1 2EA(第7题)C B1. 在△ABC 中,∠A =2∠B =75°,则∠C 等于 ( )A .30°B .67°30′C .105°D .135°2.如图,∠A +∠B +∠C +∠D +∠E 等于 ( )A .180°B .360°C .220°D .300°3.若是任意三角形,则它的最小内角的最大值是 ( )A .30°B .60°C .90°D .45°4. 在△ABC 中,若∠A =25°18′,∠B =53°46′,则∠C = .5. 在△ABC 中,若∠B =50°,∠A =∠C ,则∠A = .6. 在△ABC 中,∠A 比2∠B 多10°,∠B 比2∠C 少10°,则∠A = °,∠B = °.7. 已知△ABC 中,∠B =∠C ,BD 平分∠ABC ,∠A =36°,则∠BDC = °.8. 如图,∠A =60°,∠B =80°,则∠1+∠2的度数为 °.9.已知:如图,△ABC 中,∠B >∠C ,AD ⊥BC 于D ,AE 平分∠BAC 交BC 于E .(1)求证∠DAE =12(∠B —∠C ); (2)把题中“AD ⊥BC 于D ”换成“F 为AE 上的一点,FG ⊥BC 于G ”,这时∠FEG 是否仍等于12(∠B —∠C )?试证明你的结论.(第2题) E D C B A A (第9题) ED BC D C B A 2 1 (第8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它的一个内角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这个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内角2. 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则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至少有( )A .0个B .2个C .3个D .4个3. △ABC 中,∠ABC 的角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 ,且∠A =α,则∠BOC =( )A .12α B .180°-12α C .90°-12α D .90°+12α 4. 在△ABC 中,∠A =15∠C =13∠B ,则△ABC 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 . 5. 如图所示,则α= °.6. 如图,在△ABC 中,∠B =60°,∠C =52°,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平分∠ADC 交AC 于点E ,则∠BDE = °. 7. 如图,∠A =55°,∠B =30°,∠C =35°,求∠D 的度数.8.如图,AC ⊥DE ,垂足为O ,∠A =27°,∠D =20°,求∠B 与∠ACB 的度数.D B AEO C A B D EC (第6题) A CD B 58°(第5题) 24° 32° α第6课时 多边形1. 下列多边形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 )2. 下列多边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B .长方形C .等腰三角形D .正方形3. 以线段a =2,b =4,c =6,d =8为边作四边形,则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4. 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所有的对角线,则它将十边形分成 ( )A .6个三角形B .7个三角形C .8个三角形D .9个三角形5. 六边形的对角线有 ( )A .3条B .6条C .9条D .12条6. 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条,把这个五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它一共有条对角线.7. 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条,把这个n 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它一共有 条对角线.8. 画出下列多边形的所有对角线.A .B .C .D .第7课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四边形B .五边形C .六边形D .七边形2. 在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能多于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n 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倍,它的内角和就增加 ( )A .180°B .360°C .n ·180°D .(n -2)·180°4. 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A .600°B .720°C .900°D .1080°5. 若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是2570°,则这个角是 ( )A .90°B .150°C .120°D .130°6. 在四边形的四个外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少有 个锐角.7.若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则n =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9.在四边形ABCD 中,若分别与∠A 、∠B 、∠C 、∠D 相邻的外角的比是1∶2∶3∶4,则∠A = °,∠B = °,∠C = °,∠D = °.10.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1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9∶2,求边数.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求证AB ∥CD .13.一个多边形的最小内角为95°,以后依次每一个内角比前一个内角大10°,且所有内角和与最大内角之比为288∶37,求多边形的边数.C(第18题)第8课时 镶嵌1. 下列图形中能够用来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八边形B .正七边形C .正六边形D .正五边形2. 用下列两种边长相等的图形,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B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C .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D .正十边形和正八边形3. 若限用两种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则下列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B .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C .正方形和正八边形D .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4. 用三种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其中的两种是正四边形和正五边形,则另一种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2B .15C .18D .205. 用边长相等的m 个正三角形和n 个正六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则m 和n 的满足关系式为( )A .2m +3n =12B .m +n =8C .2m +2n =6D .m +2n =66. 用正n 边形地砖铺地板,则n 的值可能是 .7.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和正十二边形以及正 边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8.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用它们镶嵌图案,方法如下:白色正六边形分上下两行,上面一行的正六边形个数比下面一行少一个,正六边形之间的空隙用黑色的正三角形嵌满.按第1,2,3个图案(如图)所示规律依次下去,则第n 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和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 .9.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作平面镶嵌,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为什么?试画图说明.10.有一个十一边形,它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和边长为1的正方形无重叠、无间隙拼成.求此十一边形各内角的大小.第1个 ……第2个 第3个小结与思考一、选择题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6B.8C.10D.122.有4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2cm、10cm、8cm、4cm,选择其中三根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选择的种数有()A.1 B.2 C.3 D.43.一个三角形三条高(或延长线)的交点恰好是该三角形的某个顶点,该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有可能4.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A.周长相等的三角形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形状相同的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5.△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A.125°B.100°C.75°D.50°6.下列度数中,不可能是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180°B.400°C.1080°D.1800°7.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正多边形的瓷砖,镶嵌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8.把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后,余下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A.540°B.360°C.540°或360°或180°D.180°二、填空题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11,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10.△ABC中,∠A∶∠B∶∠C=4∶5∶6,则∠C=_____.11.n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44°,则边数n=_________.1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这个多边形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13.过四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过五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14.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长5和8,第三条线段长为2x-1,如果这以三条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如图,已知∠CBE=95°,∠A=28°,∠C=30°,求∠ADE的度数.ABDFE(第15题)(第1题)A BCFDE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共216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7.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 和15cm 两部分,求此三角形的底边长.18.如图,AD ,CE 为△ABC 的两条高,已知AD =10,CE =9,AB =12,求BC 的长.19.如图,已知E 是△ABC 内一点,试说明∠AEB =∠1+∠2+∠C 成立的原因.20.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时,求得的内角和为1125°;当发现错了之后,重新检查发现少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A B C E D (第18题) E A B C 2 1 (第19题)21.阅读下面材料:“在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如图1,△ABC 中,如果AB =AC ,那么∠B =∠C .试根据材料内容解答下列各题:(1)△ABC 中,AB =AC ,∠A =50°,则∠C =_________.(2)如图2,△ABC 中,CD 平分∠ACB ,且AD =CD =BC ,求∠A 的度数.22.在△ABC 中,∠A =30°.(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分别经过点B ,C ,则∠ABC +∠ACB = °,∠XBC +∠XCB = °.(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 的位置,使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仍然分别经过点B ,C ,则∠ABX +∠ACX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举例说明;若不发生变化,求出∠ABX +∠ACX 的大小.参考答案与提示第七章 三角形第1课时 三角形的边C D A B 图2 C A B 图1(第21题) (第22题)Y 图11.D 2.B 3.D 4.19或20或21 5.27,23或28 6.5㎝、8㎝或6.5㎝、6.5㎝7.a+b+c8.腰223、底163或腰6、底8 9.(1)30≤BC<54;(2)BC=10或20 10.2第2课时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C 2.B 3.D 4.D 5.5,35 6.2,相等7.略8.20 3第3课时三角形的稳定性1.C 2.三角形的稳定性 3.不稳定性 4.略5.略6.B7.平行,相等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1.B 2.A 3.B 4.100°56′ 5.65°6.7307,33077.72 8.140 9.(1)∠DAE=12∠A—=12∠A—(90°—∠B)=12(180°—∠B—∠C)—(90°—∠B)=12(180°—∠B—∠C)—(90°—∠B)=12(∠B—∠C);(2)是,因为FG∥BC,所以∠FEG=∠DAE第5课时三角形的外角1.C 2.B 3.A 4.160°,120°,80°5.114°7.123 6.提示:连接AD并延长,求得∠D的度数为120°7.43°,110°第6课时多边形1.A 2.D 3.D 4.C 5.C 6.2,3,5 7.n-3,n-2,(3)2n n8.画图略第7课时多边形的内角和1.C.2.B 3.C 4.A 5.D 6.3,0 7.十二8.十9.144,108,72,36 10.相等或互补11.7 12.略13.多边形的边数为10第8课时镶嵌1.C 2.B 3.D 4.D 5.D 6.3或4或6 7.六8.4n,2n+1 9.两种10.由于正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正方形每个内角为90°,所以无重叠、无间隙只可拼成60°、90°、120°、150°四种角度.又十一边形的内角和为(11-2)×180°=1620°,且120°×11<1620°<150°×11.所以这个十一边形内角只有120°和150°两种.可设120°的角有x个,150°的角有y个,则有120°x+150°y=1620°.此方程有惟一正整数解为x=1,y=10.所以这个十一边形内角中有1个角为120°,另10个角均为150°。

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一、细心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图形能说明∠1>∠2的是( )12121212A BCD2.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B 、8cm ,6cm ,4cmC 、12cm ,5cm ,6cmD 、2cm ,3cm ,6cm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 ) A 、三角形内B 、三角形外C 、三角形的某边上D 、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9和4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是( ) A 、5B 、7C 、8D 、135.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1和2,那么它的周长为( ) A 、5B 、4C 、5或4D 、以上都不对6.某人到瓷砖商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A 、正三角形B 、矩形C 、正八边形D 、正六边形7.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只有( )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n+1)边形的内角和比n 边形的内角和大( ) A 、180°B 、360°C 、n ·180°D 、n ·360°9.将一个正方形桌面砍下一个角后,桌子剩下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B 、4个C 、5个D 、3个或4个或5个10.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1+∠2=2∠AB 、∠1+∠2=∠AC 、∠A=2(∠1+∠2)D 、∠1+∠2=21∠A 二、潜心填空(每题3分,共15分)11.木工师傅做完房门后,为防止变形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根据是 12.某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 14.把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 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三角形检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三角形检测试卷

河南省巩义市芝田一中08—09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边长为3,x,5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若x 为奇数,则组成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2.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和9cm,则其周长是________.3.在△ABC 中,∠A=100°,∠B=3∠C,则∠B=________.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且比它的一个外角大100•°,•则边数n=_____.5. .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6.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三角形的_______(•填“角平分线”、“中线”或“高”).7. 点P 是△ABC 内一点,连结BP 并延长交AC 于D ,连结PC ,则图中∠1、∠2、∠A 的大小关系是( )A .∠A >∠2>∠1B .∠A >∠2>∠1C .∠2>∠1>∠AD .∠1>∠2>∠A8、如图所示,已知∠1=20°,∠2=25,∠A=35°,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_.9、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块.(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块.10、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镶嵌平面,每一个顶点处有_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_个正方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要组成一个三角形,三条线段长度可取( )A.9,6,13B.2,3,5C.18,9,8D.3,5,9 12.如图,∠A+∠B+∠C+∠D+∠E+∠F 的和为( ) A.180° B.360° C.540° D.720° 1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 ) A.30° B.60° C.45° D.15°和75° 14.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必大于( )A.三角形内B.三角形外C.三角形的边上D.不能确定 16.若一个n 边形n 个内角与某一个外角的总和为1350°,则n 等于( )A.6B.7C.8D.917、如图所示,在△ABC 中,∠B=∠C,FD ⊥BC,DE ⊥AB,∠AFD=158°, 则∠EDF=________度.D F AE CB 第1个第2个第3个A BC DP 12第7题21D A FE AA .58°B .68°C .78°D .32°18.已知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 、4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6cm B.14cm C.16cm 或14cm D.10cm 19.七边形有( )条对角线.A.11B.12C.13D.14 20.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是( ) A.360° B.180° C.540° D.720° 三、解答题:(50分)21.(5分)如图,△ABC 中,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BC,交AB 于E,∠A=60°,∠BDC=95°,求△BDE 各内角的度数.DA E B22.(5分)如图,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B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能说明∠2>∠1的道理吗?D21F ECB23. (5分)如图所示,已知P 是△ABC 内一点,试说明PA+PB+PC>12( AB+BC+AC).PCBA24、(5分)如图,已知:D , E 分别是△ABC 的边BC 和边AC 的中点,连接DE,AD 若S ABC △=24cm 2,求△DEC 的面积。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8章达标检测卷 附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8章达标检测卷 附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长度的3根小木棒不能搭成三角形的是( )A.2 cm,3 cm,4 cm B.1 cm,2 cm,3 cmC.3 cm,4 cm,5 cm D.4 cm,5 cm,6 cm2.如图,直线a∥b,∠1=130°,则∠2等于( )A.70°B.60°C.50°D.40°3.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EF的是( )A.∠B=∠3B.∠1=∠4C.∠1=∠BD.∠B+∠2=180°4.如图,将周长为7的△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16 B.9 C.11 D.125.如图,AD,BE,CF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三条高,它们交于点H,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6 B.8 C.10 D.126.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与AB相交于点O,且∠BOE=140°.直线l 平分∠BOE交CD于点G,那么∠CGO=( )A.110°B.105°C.100°D.70°7.如图,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分别测量下列角的度数:①∠1,∠2,∠C;②∠2,∠3,∠B;③∠3,∠4,∠C;④∠1,∠2,∠3.可判断直线m与直线n是否平行的是( )A.①B.②C.③D.④8.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 )A.75°B.80°C.85°D.9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若线段AD是△ABC的中线,且BD=3,则BC的长为________.10.如图,请填写一个条件,使结论成立:因为________,所以a∥b.11.若长度分别为3,4,a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整数a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2.在△ABC中,∠ACB是钝角,AD是BC边上的高,若AD=2,BD=3,CD=1,则△ABC的面积等于________.13.如图,直线m与∠AOB的一边射线OB相交,∠1=30°,向上平移直线m得到直线n,直线n与∠AOB的另一边射线OA相交,则∠2+∠3=________.14.如图,有一块长为a m,宽为3 m的长方形地,其中阴影部分是一条小路,空白部分为草地,小路的左边线向右平移1 m能得到它的右边线,若草地的面积为12 m2,则a=________.15.两个直角三角尺如图摆放,其中∠BAC=∠EDF=90°,∠E=45°,∠C=30°,AB与DF交于点M.若BC∥EF,则∠BMD的大小为________.16.一机器人在平地上按如图设置的程序行走,则该机器人从开始到停止所行走的路程为________.17.将一个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若∠ABC=26°,则∠ACD=________°.18.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①所示方式叠放,现将含45°角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30°角的三角尺ABC绕顶点A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②,当∠CAE=15°时,BC∥DE.则∠CAE(0°<∠CAE<180°)其他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8分,23,24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在△ABC中,AB=8,BC=2,并且AC的长为偶数,求△ABC的周长.20.如图,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指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是什么角?(1)∠A和∠D;(2)∠A和∠CBA;(3)∠C和∠CBE.2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1)若n=5,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2)若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14比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多90°,求n的值.22.如图,在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平移后得到△A′B′C′,图中已画出B点的对应点B′.(1)请补全△A′B′C′;(2)画出△A′B′C′的高C′H以及中线A′D;(3)连接BB′,CC′,BB′和CC′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23.如图,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高,△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多3 cm,且AB=9 cm.(1)求AC的长;(2)求△ABD与△ACD的面积的关系.24.如图,已知∠1+∠2=180°,且∠3=∠B.(1)试说明:∠AFE=∠ACB;(2)若CE平分∠ACB,且∠2=110°,∠3=50°,求∠ACB的度数.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DC=∠C,DE⊥DC交AB于点E.(1)试说明:DE平分∠ADB.(2)若∠ABD的平分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F,与DE交于点G,设∠F=α°.①若α=50,求∠A的度数;②若∠F<12∠ABC,试确定α的取值范围.26.已知MN∥EF,C为两直线之间的一点,连接AC,BC.(1)如图①,∠CAM与∠CB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若∠ACB=100°,求∠ADB的度数.(2)如图②,若∠CAM与∠CB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ACB与∠ADB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若∠CAM的平分线与∠CBF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D,请写出∠ACB与∠AD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一、1.B 2.C 3.C 4.C 5.D 6.A 7.B8.A 二、9.6 10.∠1=∠4(答案不唯一)11.5(答案不唯一) 12.2 13.210°14.5 15.75°16.32 m 17.12818.60°或105°或135°点拨:如图①,当BC∥AE时,∠CAE=∠C=60°;如图②,当DE∥AB时,则∠E+∠EAB=180°,所以∠EAB=135°,所以∠CAE=135°-30°=105°,此时AD∥BC;如图③,当AC∥DE时,则∠E+∠CAE=180°,所以∠CAE=135°.三、19.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8-2<AC<8+2,即6<AC<10.因为AC的长为偶数,所以AC=8,所以△ABC的周长为8+2+8=18.20.解:(1)∠A和∠D是由直线AE,CD被直线AD所截形成的,它们是同旁内角.(2)∠A和∠CBA是由直线AD,BC被直线AE所截形成的,它们是同旁内角.(3)∠C和∠CBE是由直线CD,AE被直线BC所截形成的,它们是内错角.21.解:(1)当n=5时,(5-2)×180°=540°,所以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2)由题意,得14×(n-2)×180°-360°=90°,解得n=12.所以n的值为12.22.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C′H,A′D即为所求,(3)BB′=CC′23.解:(1)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CD.因为△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多3 cm,所以AB+BD+AD-(AD+AC+DC)=3 cm,即AB-AC=3 cm.因为AB=9 cm,所以AC=6 cm.(2)因为S△ABD=12BD·AE,S△ACD=12CD·AE,BD=CD,所以S△ABD=S△ACD.24.解:(1)因为∠1+∠2=180°,∠1+∠FDE=180°,所以∠FDE=∠2.因为∠3+∠FEC+∠FDE=180°,∠2+∠B+∠ECB=180°,∠B=∠3,所以∠FEC=∠ECB,所以EF∥BC,所以∠AFE=∠ACB.(2)因为∠3=∠B,∠3=50°,所以∠B=50°.因为∠2+∠B+∠ECB=180°,∠2=110°,所以∠ECB=20°.因为CE平分∠ACB,所以∠ACB=2∠ECB=40°.25.解:(1)因为AD∥BC,所以∠ADC+∠C=180°.因为DE⊥DC,所以∠EDC=90°,所以∠BDE+∠BDC=90°,∠ADE+∠C=90°.因为∠BDC=∠C,所以∠BDE=∠ADE,即DE平分∠ADB.(2)①因为DE平分∠ADB,BF平分∠ABD,所以∠EDB=12∠ADB,∠DBF=12∠ABD,所以∠EDB+∠DBF=12(∠ADB+∠ABD).因为∠A+∠ADB+∠ABD=180°,所以∠EDB+∠DBF=90°-12∠A.由题意知∠EDF=90°,∠F=α°=50°,所以∠FGD=40°.因为∠BGD+∠FGD=180°,∠BGD+∠EDB+∠DBF=180°,所以∠FGD=∠EDB+∠DBF,所以90°-12∠A=40°,所以∠A=100°.②因为AD∥BC,所以∠ADB=∠DBC,所以∠EDB+∠DBF=12(∠ADB+∠ABD)=12∠ABC.由(2)①知∠FGD=∠EDB+∠DBF,所以∠FGD=12∠ABC.因为∠F<12∠ABC,所以∠F<∠FGD.易知∠F+∠FGD=90°,所以0°<∠F<45°,即0<α<45.26.解:(1)如图①,过点C作CG∥MN,过点D作DH∥MN,因为MN∥EF,所以MN∥CG∥EF,MN∥DH∥EF,所以∠1=∠ADH,∠2=∠BDH,∠MAC=∠ACG,∠EBC=∠BCG.因为∠CAM与∠CB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所以∠1=12∠MAC=12∠ACG,∠2=12∠EBC=12∠BCG,所以∠ADB=∠ADH+∠BDH=∠1+∠2=12∠ACG+12∠BCG=12(∠ACG+∠BCG)=12∠ACB.因为∠ACB=100°,所以∠ADB=50°.(2)∠ADB=180°-12∠ACB.理由如下:如图②,过点C作CG∥MN,过点D作DH∥MN,因为MN∥EF,所以MN∥CG∥EF,MN∥DH∥EF,所以∠1=∠ADH,∠2=∠BDH,∠NAC=∠ACG,∠FBC=∠BCG,∠MAC+∠ACG=180°,∠EBC+∠BCG=180°.因为∠MAC与∠E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所以∠1=12∠MAC,∠2=12∠EBC,所以∠ADB=∠ADH+∠BDH=∠1+∠2=12(∠MAC+∠EBC)=12(180°-∠ACG+180°-∠BCG)=12(360°-∠ACB),所以∠ADB=180°-12∠ACB.(3)∠ADB=90°-12∠ACB.理由如下:如图③,过点C作CG∥MN,过点D作DH∥MN,因为MN∥EF,所以MN∥CG∥EF,MN∥DH∥EF,所以∠DBE=∠BDH,∠NAC=∠ACG,∠FBC=∠BCG,∠MAC+∠ACG=180°,∠NAD+∠ADH=180°.因为∠MAC的平分线与∠FB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D,所以∠CAD=12∠MAC,∠BDH=∠DBE=12∠CBF,所以∠ADB=180°-∠CAD-∠CAN-∠BDH=180°-12∠MAC-∠ACG-12∠CBF=180°-12∠MAC-∠ACG-12∠BCG=180°-12(180°-∠ACG)-∠ACG-12∠BCG=180°-90°+12∠ACG-∠ACG-12∠BCG=90°-12∠ACG-12∠BCG=90°-12(∠ACG+∠BCG)=90°-12∠ACB.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3=a5B.a4·a2=a8C.a6÷a3=a3D.(-ab2)5=-a5b7 2.将下面的图形进行平移,能得到的图形是(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 B.5,6,10C.5,5,11 D.5,6,114.如图,可以判定AC∥BD的是( )A.∠2=∠3B.∠2=∠5C.∠1=∠4D.∠4=∠55.把多项式(x-y)2-2(x-y)-8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是( )A.(x-y+4)(x-y+2) B.(x-y-4)(x-y-2)C.(x-y-4)(x-y+2) D.(x-y+4)(x-y-2)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A=30°,∠E=45°)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使AB∥EF,则∠DOC的度数是( )A.70°B.75°C.80°D.85°7.若259+517能被n整除,则n的值可能是( )A.20 B.30 C.35 D.408.已知(x2+px+8)(x2-3x+q)乘积中不含x2与x3项,则p,q的值分别是( ) A.0,0 B.3,1 C.-3,-9 D.-3,1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60°,那么∠2=________°.10.计算:12x·(-2x2)3=________.11.分解因式:-12a2+2a-2=____________.12.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为0.000 7 m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7=________.13.已知2x+y+1=0,则52x·5y=________.14.若x2+(m-2)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________.15.如图,将△ABE向右平移3 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 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________cm.16.若a+b=10,ab=11,则代数式a2-ab+b2的值是________.17.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00°,DP,CP分别平分∠EDC,∠BCD,则∠P=______.18.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①∠1=∠3;②若∠2=30°,则BC∥AE;③若∠1=∠2=∠3,则BC∥AE;④若∠2=30°,则∠3=∠E.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8分,23,24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计算:(1)(12)-1+(π+3)0-|-3|+(-1)2 023; (2)x·x5+(-2x3)2-3x8÷x2.20.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4-16; (2)18a2-50.21.先化简,再求值:(a -2b )(a +2b )-(a -2b )2+8b 2,其中a =-2,b =12.22.如图,将方格纸中的△ABC (顶点A ,B ,C 均在格点上)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 (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连接AA 1,BB 1,则线段AA 1,BB 1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3)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那么△ABC 的面积是________.23.如图是一个长为10 cm ,宽为6 cm 的长方形,在它的4个角上分别剪去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再沿虚线折成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盒子的体积.24.如图,点F是线段BA延长线上一点,点E,G是线段CD上的两点,在△ADE 中,∠D=∠DAE,AD平分∠EAF,AG∥BC,若∠B=140°,求∠AGD的度数.25.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奇巧数”,如12=42-22,20=62-42,28=82-62,…,因此12,20,28这三个数都是“奇巧数”.(1)52,72都是“奇巧数”吗?(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n,2n+2(其中n为正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奇巧数”是8的倍数吗?为什么?(3)试说明:任意两个连续“奇巧数”之差是同一个数.26.【数学经验】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经验发展】面积比和线段比的联系: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那么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如图①,△ABC的边AB上有一点M,试说明:S△ACMS△BCM =AM BM.【结论应用】如图②,S△CDE=1,CDAC=14,CECB=13,求S△ABC.【拓展延伸】如图③,△ABC的边AB上有一点M,D为CM上任意一点,请利用上述结论,试说明:S△ACDS△BCD =AM BM.【迁移应用】如图④,在△ABC中,M是AB上一点,且AM=13AB,N是BC的中点,若S△ABC=1,则S四边形BMDN=________.答案一、1.C 2.C 3.B 4.C 5.C 6.B 7.B 8.B二、9.60 10.-4x711.-12(a-2)212.12.7×10-413.1 514.8或-4 15.22 16.6717.60°18.①③④三、19.解:(1)原式=2+1-3-1=-1.(2)原式=x6+4x6-3x6=2x6.20.解:(1)原式=(a2+4)(a2-4)=(a2+4)(a+2)(a-2).(2)原式=2(9a2-25)=2(3a+5)(3a-5).21.解:原式=a2-4b2-a2+4ab-4b2+8b2=4ab,当a=-2,b=12时,原式=4×(-2)×12=-4.22.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平行(3)423.解:盒子的体积为x(10-2x)(6-2x)=x(4x2-32x+60)=4x3-32x2+60x(cm3).24.解:因为AD平分∠EAF,所以∠DAF=∠DAE.又因为∠D=∠DAE,所以∠D=∠DAF.所以BF∥CD.所以∠B+∠C=180°.所以∠C=180°-∠B=180°-140°=40°.又因为AG∥BC,所以∠AGD=∠C=40°.25.解:(1)因为52=142-122,68=182-162,76=202-182,所以52是“奇巧数”,72不是“奇巧数”.(2)不是.因为(2n+2)2-(2n)2=(2n+2+2n)(2n+2-2n)=4(2n+1),所以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奇巧数”不是8的倍数.(3)设三个连续偶数分别为2k,2k+2,2k+4(k为正整数),因为[(2k+2)2-(2k)2]-[(2k+4)2-(2k+2)2]=(2k+2+2k)(2k+2-2k)-(2k+4+2k+2)(2k+4-2k-2)=4(2k+1)-4(2k+3)=8k+4-8k-12=-8,所以任意两个连续“奇巧数”之差是同一个数.26.解:【经验发展】如图①,过C作CH⊥AB于H.因为S△ACM=12AM×CH,S△BCM=12BM×CH,所以S△ACMS△BCM =12AM×CH12BM×CH=AMBM,即S△ACMS△BCM=AMBM.【结论应用】如图②,连接AE.因为CDAC=14,所以S△CDE=14S△ACE.因为CECB=13,所以S△ACE=13S△ABC,所以S△CDE=14×13S△ABC=112S△ABC.又因为S△CDE=1,所以S△ABC=12.【拓展延伸】因为M是AB上任意一点,所以S△ACMS△BCM =AM BM.因为D是CM上任意一点,所以S△ACDS△ACM =CDCM,S△BCDS△BCM=CDCM,所以S△ACD=CDCM×S△ACM,S△BCD=CDCM×S△BCM,所以S△ACDS△BCD =CDCM×S△ACMCDCM×S△BCM=S△ACMS△BCM,即S△ACD S△BCD =AM BM.【迁移应用】512点拨:如图③,连接BD.因为AM=13 AB,所以AM=12 BM,所以S△ACDS△BCD =AMBM=12,S△ADMS△BDM =AMBM=12,即S△ACD=12S△BCD,S△ADM=12S△BDM.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CN=BN,所以S△ACDS△ABD =CNBN=1,S△CDNS△BDN=CNBN=1,即S△ACD=S△ABD,S△CDN=S△BDN.设S△ADM=a,则S△BDM=2a,所以S△ACD=S△ABD=3a,所以S△CDN=S△BDN =12S△BCD=S△ACD=3a,所以S 四边形BMDN =5a ,S △ABC =12a , 所以S 四边形BMDN =512S △ABC =512×1=512.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计算(-a )2·a 4的结果是( )A .a 6B .-a 6C .a 8D .-a 82.-3-2的倒数是( )A .-9B .9C .19D .-19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a -a =2B .a 3·a 2=a 6C .a 3÷a =a 2D .(2a 2)3=6a 54.计算:(a ·a 3)2=a 2·(a 3)2=a 2·a 6=a 8,其中,第一步运算的依据是( )A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B .幂的乘方法则C .乘法分配律D .积的乘方法则5.数据0.000 000 1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1.2×10-7B .0.12×10-6C .12×10-8D .1.2×10-66.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若a ≠0,则有a ▲b =a -2+ab +|-b |,那么(-12)▲2的值是( ) A .-3B .5C .-34D .327.已知10a=20,100b=50,则12a +b +32的值是( )A .2B .52C .3D .928.已知(x -1)|x |-1有意义且值为1,则x 的值为( )A .±1B .-1C .-1或2D .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计算:(1)(2a 2)2=________;(2)(x 2)3÷(x ·x 2)2=________; (3)[(a -b )2]3·[(b -a )3]3=________. 10.计算:⎝ ⎛⎭⎪⎫12-3+2 0230=________.11.计算:(-5)2 021×⎝ ⎛⎭⎪⎫15 2 022=________.12.若(m -2)0无意义,则代数式(-m 2)3的值为________.13.纳秒(ns)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1 ns =10-9s.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20 ns.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 ns 是__________s. 14.若0<x <1,则x -1,x ,x 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15.若x +3y -4=0,则3x ·27y 的值为________.16.设x =5a ,y =125a +1(a 为正整数),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________. 17.梯形的上、下底的长分别是4×103 cm 和8×103 cm ,高是1.6×104 cm ,此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18.对于数a ,b ,定义运算a ▲b =⎩⎨⎧a b(a >b ,a ≠0),a -b (a <b ,a ≠0),如2▲3=2-3=18,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法计算[2▲(-4)]×[(-4)▲(-2)]的结果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8分,23,24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9.计算:(1)a 3·a 2·a +(a 2)3;(2)(2m 3)3+m 10÷m -(m 3)3.20.计算:(1)0.62 023×(-53)2 022; (2)(-23)2 022×(-32)2 023.21.已知2a=4b(a,b是正整数)且a+2b=8,求2a+4b的值.22.(1)比较221与314的大小;(2)比较86与411的大小.23.(1)已知m+2n=4,求2m×4n的值;(2)已知n为正整数,且x2n=4,求(x3n)2-2(x2)2n的值.24.某农科所要在一块长1.2×105 cm,宽为2.4×104 cm的长方形实验地上培育新品种粮食,已知培育每种新品种需一块边长为1.2×104 cm的正方形实验地,这块实验地最多可以培育多少种新品种粮食?25.已知a m=2,a n=3.(1)求a m+2n的值;(2)求a2m-3n的值.26.阅读以下材料: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是对数的创始人.他发明对数是在指数书写方式之前,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才发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联系.对数的定义:一般地,若a x=N(a>0且a≠1),那么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 a N.比如指数式24=16可以转化为对数式4=log216,对数式2=log39可以转化为指数式32=9.我们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到对数的一个性质:log a(M·N)=log a M+log a N(a>0,a≠1,M>0,N>0),理由如下:设log a M=m,log a N=n,则M=a m,N=a n,所以M·N=a m·a n=a m+n,由对数的定义得m+n=log a(M·N).又因为m+n=log a M+log a N,所以log a(M·N)=log a M+log a N.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①log232=________,②log327=________,③log71=________;(2)试说明:log a MN=log a M-log a N(a>0,a≠1,M>0,N>0);(3)拓展运用:计算log5125+log56-log530.答案一、1.A 2.A 3.C 4.D 5.A 6.B7.C 8.C 二、9.(1)4a 4 (2)1 (3)(b -a )15 10.9 11.-15 12.-6413.2×10-8 14.x 2<x <x -1 15.81 16.125x 3 17.9.6×107 cm 2 18.1三、19.解:(1)原式=a 6+a 6=2a 6.(2)原式=8m 9+m 9-m 9=8m 9. 20.解:(1)原式=0.62 022×⎝ ⎛⎭⎪⎫-53 2 022×0.6=⎣⎢⎡⎦⎥⎤0.6×⎝ ⎛⎭⎪⎫-53 2 022×0.6=(-1)2 022×0.6=1×0.6=0.6. (2)原式=⎣⎢⎡⎦⎥⎤-23×⎝ ⎛⎭⎪⎫-32 2 022×⎝ ⎛⎭⎪⎫-32=1×⎝ ⎛⎭⎪⎫-32=-32.21.解:因为2a =4b =22b ,所以a =2b .又因为a +2b =8,所以4b =8,解得b =2,所以a =4, 所以2a +4b =24+42=32. 22.解:(1)221=(23)7=87,314=(32)7=97,因为8<9,所以87<97, 即221<314.(2)86=(23)6=218, 411=(22)11=222,因为18<22,所以218<222, 即86<411.23.解:(1)因为m +2n =4,所以原式=2m ×22n =2m +2n =24=16.(2)因为x2n=4,所以原式=(x2n)3-2(x2n)2=43-2×42=32.24.解:[(1.2×105)÷(1.2×104)]×[(2.4×104)÷(1.2×104)]=20(种),所以这块实验地最多可以培育20种新品种粮食.25.解:(1)因为a m=2,a n=3,所以a m+2n=a m·a2n=a m·(a n)2=2×32=2×9=18.(2)因为a m=2,a n=3,所以a2m-3n=a2m÷a3n=(a m)2÷(a n)3=22÷33=4 27.26.解:(1)①5 ②3 ③0(2)设log a M=m,log a N=n,则M=a m,N=a n,所以MN=a ma n=a m-n.由对数的定义得m-n=log a M N .又因为m-n=log a M-log a N,所以log a MN=log a M-log a N.(3)原式=log5(125×6÷30)=log525=2.。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三角形章节测试卷 ( 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三角形章节测试卷 ( 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全章测试一、选择题:1.已知△ABC 的一个内角是40°,∠A =∠B ,那么∠C 的外角的大小是( ). (A)140°(B)80°或100° (C)100°或140° (D)80°或140°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BC 上,AB ∥DE ,∠B =78°,∠C =60°,则∠EDC 的度数为( ).(A)42° (B)60° (C)78°(D)80°3.如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 ∥DE ,测得∠B =140°,∠D =120°,则∠C 的度数为( ).(A)120° (B)100° (C)140°(D)90°4.上午9时,一艘船从A 处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1时到达B 处,若在A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34°,且,23BAC ACB ∠=∠则灯塔C 应在B 处的( ). (A)北偏西68° (B)南偏西85° (C)北偏西85°(D)南偏西68°5.在△ABC 中,若AB =3,BC =1-2x ,CA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0<x <2 (B)-5<x <-2 (C)-2<x <5(D)x <-5或x >26.在△ABC 中,若∠A ∶∠B =5∶7,∠C -∠A =10°,则∠C 等于( ). (A)75°(B)60°(C)50°(D)40°7.在△ABC 中,若AB =AC ,其周长为1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A)AB>6 (B)AB<3(C)4<AB<7 (D)3<AB<6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二倍,则它的边数是( ).(A)四(B)五(C)六(D)七9.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的差为10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七(B)八(C)九(D)十10.下列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是( ).①外角和大于内角和的多边形只有三角形.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60°.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其内角和随着增加,外角和不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11.在下面四种正多边形中,用同一种图形不能平面镶嵌的是( ).1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 (B)2∠A=∠1+∠2(C)3∠A=2∠1+∠2 (D)3∠A=2(∠1+∠2)二、填空题:13.如图,AB∥CD,直线PQ分别交AB、CD于点E、F,EG是∠FED的平分线,交AB于点G.若∠QED=40°,那么∠EGB等于______.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共有______条对角线.15.把“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一幅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______度.17.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______.18.下列各命题中:①对顶角一定相等;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若∠A=∠B,∠B=∠C,则∠A=∠C,④同角的补角相等;⑤若∠AOB+∠BOC=180°;则∠AOB与∠BOC互为邻补角.其中错误的命题是______(填序号)19.如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2cm和1cm,则图中由弧AB、弧CD和AC、BD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20.一个广场面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地面的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砖,周围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理石地砖拼成.从里往外共12层(不包括中央的正六边形地砖),每一层的外界都围成一个多边形.若中央正六边形地砖的边长是0.5米,则第12层的外边界所围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是______米.三、解答题:21.已知:钝角△ABC.分别画出AC边上的高BD、BC边上的中线AE及△ABC中∠ACB的平分线CF.22.已知:如图,AB∥DE,∠1=∠2,AC平分∠BAD,求证:AD∥BC.23.已知:在△ABC中,BE平分∠ABC交AC于E,CD⊥AC交AB于D,∠BCD=∠A,求∠BEA的度数.24.已知:如图,点E在AC上,点F在AB上,BE,CF交于点O,且∠C-∠B=20°,∠EOF -∠A=70°,求∠C的度数.25.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其面积等分,试用这条规律完成下面问题.(1)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至少给出两种方法);(2)在一块均匀的三角形草地上,恰好可放养84只羊,如图,现被两条中线分成4块,则四边形的一块(阴影部分)恰好可放养几只羊?四、探究题26.已知△ABC中,∠ABC的n等分线与∠ACB的n等分线相交于G1、G2、G3,…、G n-1,试猜想:∠BG n-1C与∠A的关系.(其中n≥2的整数)首先得到:当n=2时,如图1,∠BG1C=______,当n=3时,如图2,∠BG2C=______,…………猜想∠BG n-1C=______.图1 图2 图n。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有代表性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有代表性测试题)

第7章三角形一、选择题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 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 的值是( ).A .3 B .4 C .5 D .6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B .6cmC .5cmD .4cm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A 、900B 、1200C 、1600D 、18007.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

正确的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第5题图第6题图二、填空题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10.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11.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综合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综合检测题

三角形综合检测题B一、认真选一选,你一定很棒(每小题3分,共30分) 1,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A.角平分线B.中线C.高D.A 、B 、C 都可以 2,下列不能够镶嵌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A.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B.正方形与正六边形C.正三角形与正方形D.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 3,一个多边形有14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有( )条边 A.6 B.7 C.8 D.9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5,如图1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B.6C.7D.8 7,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8,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cm 和50cm ,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长为( )A.100cm 的木棒B.90cm 的木棒C.40cm 的木棒D.10cm 的木棒 9,一个多边形自一个顶点引对角线把它分割为六个三角形,那么它是( )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10,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430° B.4343° C.4320° D.4360° 二、仔细填一填,你一定很准(每小题3分,共27分)11,如图2,AB ∥CD ,AD 和BC 交于点O ,若∠A =42°,∠C =51°,则∠AOB =______度.12,一些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_______密铺地板,正五边形________密铺地板.(填“能”或“不能”) 13,在△ABC 中,∠A ∶∠B ∶∠C =2∶3∶4,则∠A =________,∠C =________.14,若一个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和9cm ,则其周长是________.15,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且比它的一个外角大100°,则边数n =_____.1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_. 17,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有__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个锐角?19, △ABC 中,设∠A =a ,则∠B 、∠C 的平分线的交角是______,∠B 、∠C 的外角平分线 的交角是______,∠B 的平分线与∠C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成的锐角度数是______. 三、细心做一做,你一定会成功(共43分) 20,(5分)如图5,△ABC 中,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交AB 于E ,∠A =60°,∠BDC=95°,求△BDE 各内角的度数.21,(5分)如图6,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B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能说明∠2>∠1的道理吗?22,(5分)已知一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7,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23,(5分)如图7,在△ABC 中,∠C =90°,外角∠EAB ,∠ABF 的平分线AD 、BD 相交于点D ,求∠D 的度数.D CBA O图2 D A E B 图5D 21FA E CB 图6 F EC B AD 图7A B C D 图1 (D)E C A (C)E B A (B)E C B A (A)E C A24,(6分)如图8,四边形ABCD 中,∠A =∠C =90°,BE 、CF 分别是∠B 、∠D 的平分线. (1)∠1与∠2有何关系,为什么? (2)BE 与DF 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25,(6分)如图9:∠ACD 是△ABC 的外角,BE 平分∠ABC ,CE 平分∠ACD ,且BE 、CE 交于点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第7章三角形综合检测题A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 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 的值是( ).A .3 B .4 C .5 D .6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个数有( )
①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则这么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如果∠A=∠B=2
1∠C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⑤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⑥在∆ABC 中,若∠A +∠B=∠C ,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7.在∆ABC 中,C 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设,︒=∠x A 用x 的代数式表示BPC ∠的度数,正确的是( )
(A )x 2190+ (B )x 2
190- (C )x 290+ (D )x +90 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
A 、900
B 、1200
C 、1600
D 、1800 9.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

正确的命题有( )
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8题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12.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14.如图,∠1=_____.
15.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6.如图,⊿ABC 中,∠A = 40°,∠B = 72°,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
则∠CDF = 度。

17.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 一个三角形,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18.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
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此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19.如图,△ABC 中,∠A=1000,BI 、CI 分别平分∠ABC ,∠ACB , 则∠BIC= ,
若BM 、CM 分别平分∠ABC ,∠ACB 的外角平分线,则∠M=
20.如图∆ABC 中,AD 是BC 上的中线,BE 是∆ABD 中AD 边上 的中线,若∆ABC 的面积是24,则∆ABE 的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本题6分)有人说,自己的步子大,一步能走三米多,你相信吗? 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说明理由。

22.(本题6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 和5m 的木棒。

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
23.(本题7分)小华从点A 出发向前走10m ,向右转36°然后继续向前走10m ,再向右转36°,他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走下去,他能回到点A 吗?若能,当他走回到点A 时共走多少米?若不能,写出理由。

24.(本题7分)⊿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

(1)若∠ABC = 40°,∠ACB = 50°,则∠BOC = 。

(2)若∠ABC +∠ACB =116°,则∠BOC = 。

(3)若∠A = 76°,则∠BOC = 。

(4)若∠BOC = 120°,则∠A = 。

(5)你能找出∠A 与∠BOC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25.(本题8分)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º ,∠ C=25º,∠B=25º,检验已量得∠BCD=150º,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

第七章
C D B A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A B C D E 第13题图 C D 第24题图
140801第14题图 第16题图 A B C D E 第20题图 1 2 B A E C D I 19题图
一、1.A;2.A;3.B;4.C;5.B;6.D;7.A;8.D;9.C;10.B
二、11.9;12.三角形的稳定性;13.135;14.1200;15.7:6:5;16.74;
17.a>5;18.720,720,360;19.1400,400;20.6;
三、
21.不能。

如果此人一步能走三米多,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此人两腿的长大于3米多,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所以他一步不能走三米多。

22.小颖有9种选法。

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4cm,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

23.小华能回到点A。

当他走回到点A时,共走1000m。

24.(1)135°;(2)122°;(3)128°;(4)60°;(5)∠BOC = 90°+ 1
2
∠A
25.零件不合格。

理由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