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

合集下载

导赤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69例临床分析

导赤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69例临床分析
2 结 果
虚伤真气 , 邪热逐深 , 结聚成砂 , …虚热 口甚煎结而生 , … 又
非一时之作 也。 《 ” 诸病 源候论》 为 :若饮 食不节 , 怒不 时 , 认 “ 喜 虚
实 不调 , 脏 腑 不 和 , 肾 虚 膀 胱 热 也 , … 肾虚 小 便 数 , 胱 热 则 致 … 膀
则水下涩 , 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 , 故谓 之淋” 外 台秘要》 出 : 。《 指
11 一 般 资 料 .
2 7例 ; 年龄最小 1 , 6岁 最大 5 9岁 , 大多数 患者 在 2 4 0~ 5岁之 间 ;
病 程 最 短 者 3d 最 长 者 5年 , 多 数 1 , 大 ~3个 月 。服 药 治 疗 最 少 者 4剂 , 多 者 6 最 7剂 。 12 诊 断标 准 . 具有下列症状二条或两条以上者为本文观察对 象 。 ( ) 有 典 型 的腰 部 、 部 剧 烈 绞 痛 及 肾 区 叩 压 痛 。 ( ) 1具 腹 2疼 痛 呈持 续 性 或 阵 发 性 加 剧 , 向侧 腹 部 或 腹 股 沟 处 放 射 者 。 ( ) 并 3 伴 有恶 心 、 吐 、 冷 汗 者 。 ( ) 痛 后 尿 检 为 肉眼 血 尿 或 镜 下 呕 出 4疼
代医家都认为淋证是 由于肾虚膀胱湿热所致 。湿热蕴于下焦 , 下
注 膀胱 , 胱 气 化 失 调 , 液 受 热 煎 熬 , 膀 尿 日积 月 累 , 日久 尿 中杂 质 结 成砂 石 而致 石 淋 。故 治 疗 当 以 清 热 利 湿 、排 石 通 淋 为 要 。故 用 导赤 散加 大 黄 清热 利 湿 , 治 其 本 ; 金 钱 草 , 金 砂 , 内金 以 用 海 鸡
现将 资料 比较 完 整 的 6 9例 总 结 如 下 。

导赤散君药探讨

导赤散君药探讨

导赤散君药探讨※高秀兰(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264199)【摘要】君药是组方配伍中的重要部分,研究复方的君药对揭示复方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既方便教学,又便于临床遣方用药。

该文从导赤散的来源,方证相关的文献理论研究、临床治疗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证生地黄和木通为导赤散的君药。

【关键词】导赤散;君药;方证相关;生地黄;木通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906导赤散是北宋•钱乙所创,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用于治疗小儿心经火热证,后世医家扩大了其治疗范围,用于心热移于小肠证,亦有较好的疗效。

君药是组方配伍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复方的君药对揭示复方的本质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医学者对于导赤散的君药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生地黄为君药,如谢鸣[1]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其二认为木通为君药,如段富津[2]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李飞[3]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方剂学》、杨富贵等[4]对导赤散方证病机的认识等;其三认为生地黄、木通共为君药,如汪昂《医方集解》、许济群[5]主编的全国本科统编5版教材《方剂学》、邓中甲归主编的全国本科统编8版教材《方剂学》、李冀⑺主编的“十二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方剂学》等。

笔者更认同上述第3种观点,即生地黄和木通共为君药,现探讨如下。

1从导赤散的来源探讨导赤散见于《小儿药证直诀》,由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组成,主治“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

此主治为心热证,而小儿生理特点为阳有余而阴不足,故导赤散以清心、利水、养阴之法治疗.2从方证相关角度探讨中医临床诊疗中,在辨证审因、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基本结构,选用适宜药物,确定恰当剂※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191)作者:高秀兰,E-mail:gaoxiulanl232003® 量,选择适当剂型及用法,完成治疗疾病的处方,组成方剂的药味及药味间的配伍关系与其所治的疾病病机或病理之间具有相关性,即方证相关[]。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导赤散,是一种中药配方,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治疗风热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导赤散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多种药材组成,这些药材富含有效的抗病毒成分,能够抑制病毒的活动,并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预防和抑制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导赤散能够有效治疗风寒感冒、流感等疾病。

其次,导赤散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导赤散被认为是一种“清热解毒药”,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和瘀血,改善血液供应和氧气运输。

导赤散中的川芎、丹参等药材,能够活血化瘀,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对于治疗痛经、瘀血性皮肤病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导赤散还具有抗菌作用。

其中的草果、板蓝根等药材,含有丰富的抗菌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有很好的效果。

导赤散能够加速细菌的排除,减少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且减轻炎症症状。

另外,导赤散还具有镇痛和止咳平喘的作用。

其中的忍冬藤、桔梗等药材,能够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减轻呼吸道的炎症。

导赤散还能够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导赤散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轻疾病对机体的损害。

导赤散含有的人参、黄芪等药材,能够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对于治疗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导赤散作为一种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菌、镇痛、止咳平喘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宫寒不孕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不同,使用导赤散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遵循医嘱使用。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导赤散!
【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处方】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利水通淋。

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涩不畅,尿时刺痛,舌红脉数。

现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肥大型前列腺炎等属湿热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

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

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生活常识分享。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导赤散?导赤散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黄连、黄芩、黄柏、黄连素等。

它一般以散剂的形式出现,具有清热解毒、解热、镇静等功效。

导赤散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热性疾病。

2.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导赤散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2.1 清热解毒导赤散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它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邪,降低体温,减缓炎症反应。

导赤散常用于感冒、发热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病毒和细菌,促进身体康复。

2.2 解热导赤散还能够起到解热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体温。

它可以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调节体温中枢,促进体温的下降。

因此,对于热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症状,导赤散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3 镇静导赤散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它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焦虑、烦躁等症状,帮助人们放松、安心。

因此,在一些伴有烦躁、惊悸等症状的疾病中,导赤散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2.4 消炎止痛导赤散还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对于一些因感染、炎症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导赤散常常被用于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2.5 抵抗细菌感染导赤散中的黄连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导赤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

3. 使用导赤散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导赤散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

如果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

3.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建议使用导赤散。

如果出现需要使用的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状况。

3.3 个体过敏对导赤散中的成分过敏的人群不宜使用该药物。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4 剂量控制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掌握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方法,避免出现过量使用或用药不足的情况。

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

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

第10卷第17期·总第145期2012年9月·上半月刊18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黄志刚(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长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白城137000)摘 要:目的观察导赤散加味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和庆大霉素治疗,试验组除给予上述治疗外同时加服导赤散加味汤剂。

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4%和94.3%,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6%和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维生素E和庆大霉素同时加服导赤散加味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可使复发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导赤散;中医药疗法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2.17.010 文章编号:1672-2779(2012)-17-0018-02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出现反复发作性溃疡为特征,发作时溃疡灼痛难忍,呈周期性、复发性,中医称之为“口疮”[1]。

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贴膜、局部注射封闭、应用激素和光疗局部疗法等[2],其中以庆大霉素疗法和口服维生素E疗法较为常用,但疗效均不理想,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西药主要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暂时消除症状后又会反复发作。

本研究中,笔者应用西药维生素E和庆大霉素的同时加服导赤散加味汤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疗法,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6例,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35.65±5.3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1例,男、女分别为12例、9例;治疗组35例,男、女分别为19例、16例。

所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后简称《指导原则》)关于口疮的诊断标准。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引言导赤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在中医药学中,导赤散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导赤散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方的疗效。

功能主治导赤散主要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导赤散中的一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火热引起的疾病。

例如,对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疾病,导赤散可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2.疏风解表:导赤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疏风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导赤散可通过促进汗液排出,降低体温,改善身体不适。

3.活血化瘀:导赤散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瘀血的积聚。

因此,导赤散对于疼痛、肿胀、血块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4.调理气血:导赤散中的一些草药对气血有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理气血的平衡。

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如贫血、乏力等,导赤散能够提供补充,起到调理作用。

5.缓解痛经:导赤散对于痛经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它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经期腹痛、经期不调等症状,导赤散能够起到舒缓作用。

6.提高免疫力:导赤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导赤散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缓解痛经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疾病治疗方面。

用法用量导赤散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次一剂,每日2-3次,视病情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导赤散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注意事项在使用导赤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对该药方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3.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4.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以上是对于使用导赤散的一些注意事项,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生。

导赤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导赤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 1 ] Mi l l e r B D. 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 a s t h ma : a p o t e n t i a l l y l e —
h a i mi x t u r e [ J ] . J Al l e r g y C l i n I mmu n o l , 1 9 8 7 , 8 0 ( 3 P t 2 ) : 4 8 1 — 起长期 规 范治 疗 能够 有 效 控 制 哮 喘 的 信念 , 避 免诱 发 t
4 8 6.
[ 2 ] 中 华 医 学会 呼 吸 病 学 分 会 哮 喘 学 组 . 支 气 管 哮 喘 防 治指 南 ( 支 气 管 哮 喘 的定 义 、 诊断 、 治疗和管理方案) f J ] . 中华 结
核和呼吸杂志, 2 0 0 8 , 3 1 ( 3 ) : 1 7 7 — 1 8 5 .
Ps y c ho s om a t i c s,2 00 5,46( 1 ): 4 1 — 4 6 .
( 收稿 2 0 1 3 — 0 8 — 1 5 ; 修回2 0 1 3 - 0 9 - 0 5 )
导 赤 散 加 减 治 疗 口腔 溃 疡 疗 效 观 察
孙 晓颖 陆瑞 峰 马 超 上 海 市浦东 新 区周 浦 医院( 上海 2 0 1 3 1 8 )
展和预 后 , 本 身可 能又是 哮 喘发作 的易感 因素 。
为疏 泄和 藏血 , 肝 的疏 泄功 能正 常才 能气 机 调 畅 , 肺 气
哮喘合 并 焦 虑 抑 郁 的 比例 与 患 者 的病 程 长 短 有 正 常肃 降 。一旦 肝失 疏泄 , 郁滞 不 畅则 如《 医学 人 门 ・ 关, 病程越 长, 焦 虑 抑 郁 的 比例 越 高 , 程 度 越 重 。与 喘》 所说 “ 惊忧 气 郁 , 惕 惕 闷 闷, 引 息 鼻 张气 喘 , 呼 吸 急 Og u z t u r k L 5 等 的研 究 一 致 。这 可 能 由于 病 情 反 复 , 致 促 而无痰 声 音 ” 。郁 怒 伤 肝 , 肝 气 横 逆 犯肺 , 肺 气 不 降

导赤散的配方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配方功能主治

导赤散的配方功能主治导赤散简介导赤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

导赤散采用中药配方制作,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下面将对导赤散的配方、功能和主治进行详细介绍。

导赤散的配方导赤散的主要成分包括:1.荆芥: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散邪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等症状。

2.羌活: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疾病。

3.防风: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散邪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4.薄荷: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以上成分根据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导赤散,每种成分配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导赤散的功能导赤散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祛风散寒:导赤散中的荆芥、羌活、防风等成分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它们可以促使体内寒湿邪气排出,改善因风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解表散邪:导赤散中的荆芥、防风、薄荷等成分具有解表散邪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外邪,改善因感冒、风寒等引起的发热、恶寒、身体酸痛等症状。

•活血止痛:导赤散中的羌活等成分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它们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因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清热解毒:导赤散中的薄荷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导赤散的主治导赤散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感冒发热:导赤散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散邪的作用,可以改善因风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

2.风寒湿痹:导赤散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因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风湿性关节炎:导赤散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因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4.发热咽痛:导赤散具有解表散邪、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导赤散治疗以上疾病和症状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避免超量使用和长期使用。

导赤散方证探析与临床应用

导赤散方证探析与临床应用

ʌ临证验案ɔ导赤散方证探析与临床应用田浦任1,邵征洋2ә,蔡超丽3,林成雷3,林婷婷3(1.浙江省嘉善县中医医院,㊀浙江嘉兴㊀314100;2.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杭州㊀310003;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㊀310053)㊀㊀摘要:导赤散是‘小儿药证直诀“中的经典方剂,后世医家对其方证病机进行过诸多阐述,但似乎与钱乙的本意不甚相符㊂本文通过分析导赤散方药,并对‘小儿药证直诀“中相关条文进行整理探讨其方证要义㊂认为导赤散证以 夜寐惊叫 小便不利 不甚搐 为主症,其主要病机为小儿心经积热,在心经积热的基础上出现或热移小肠,或肾水不足,或肝热生风所致㊂通过验案简要说明此方适用于小儿神经性尿频㊁夜惊㊁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㊁抽动障碍等多种疾病㊂㊀㊀关键词:导赤散;方证相应;钱乙㊀㊀中图分类号:R289.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3-0510-03作者简介:田浦任(1994-),男,浙江缙云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儿科学的中医临床与研究㊂ә通讯作者:邵征洋(1962-),男,浙江杭州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学的中医临床与研究,Tel :139****8700,E-mail :szy218@ ㊂㊀㊀导赤散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钱乙自言用于 心热 ,但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发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原来的 心热 扩展到 心热移于小肠 ,并且从原来的仅用于儿科到现在内外妇儿各科都有应用㊂后世医家对导赤散的方证病机进行过不同的阐述,但似乎与钱乙的本意不甚相符㊂本文试对导赤散的方药㊁主证与病机进行分析探讨,指导其临床应用㊂1㊀导赤散方药分析导赤散组成:生地黄㊁生甘草㊁木通各等分,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㊂方中生地黄甘苦㊁微寒,入心㊁肝㊁肾经,滋肾阴而清心凉血为君药;木通能利九窍,通调水道,泻诸经之火从小水下降为臣药;甘草取生用,能泻火解毒为佐药;竹叶能清心气㊁引经报使,加入同煎为药引故为使药㊂诸药相合共奏清心凉血㊁泻火除烦之效,能导心火从小水降而全导赤之名㊂全方虽药味不多只此4味,但可谓一应俱全,精妙至矣㊂2㊀导赤散主症及病机导赤散出自儿科专著而广泛应用于各科,世人多扬其治 心火下移小肠 之功却渐离其本意㊂还之于儿科,导赤散的应用更加广泛,妙用非常㊂总结分析认为,导赤散证以 夜寐惊叫 小便不利 不甚搐 为主症㊂三大主症可单独存在,也可以两症或三症同时出现㊂2.1㊀夜寐惊叫‘小儿药证直诀“中 导赤散 相关的条文共有7条,其中有2条为 心热 : 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 (目)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 [1]5-6㊂此2条直言导赤散所主之证为心经积热证㊂另外钱乙认为,小儿 心主惊 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 [1]3㊂不难看出,钱乙认为小儿心经积热可见惊叫㊁合面睡㊁(入睡)咬牙㊁目赤等症状,多为夜寐不安证㊂另外,明㊃万全于‘幼科发挥“言: 诸热惊悸,不安多啼㊂此心脏本病也 [2]㊂心主藏神,小儿神志怯弱易使邪热相乘,受惊而伤神,神志失守故而多叫哭惊悸㊂所谓 阳入于阴则寐 ,心经积热,内热上扰心神,阳不能入阴故而多发于夜寐之际,可见夜寐惊叫是小儿心经积热之要症㊂邵征洋教授临床治疗小儿夜惊颇有心得,以加味导赤散配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夜惊30例,治愈18例,有效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㊂2.2㊀小便不利‘小儿药证直诀“原文未见导赤散与小便相关记载,但从导赤散方药组成㊁以方测证的角度来看,小便不利是导赤散证应有之意㊂且后世众多医家本就认为,导赤散是用于心火下移小肠证之不二良方㊂因之下移小肠可致小便赤浊㊁涩痛,对此相应的治疗方法为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㊂导赤散方中生地㊁木通㊁生甘草㊁竹叶4味均入心经,临床确是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的有效方剂,备受历代医家推崇㊂至于尿频㊁清短㊁无明显赤痛之小便不利,则多责之于下元不固㊂小儿肾常虚㊁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心气有余则易心火亢盛,更燔灼肾水致下元不固,膀胱失之固摄开阖而尿频㊁清短㊂而钱乙认为,人之方初先变生肾再生心,本就极其关注心肾相关㊂他的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中就将此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将原方去附桂之大热,留取丹皮降火以滋阴,不过于温燥暗含泻南补北之意㊂而导赤散细究其方药组成同样精妙,未用黄连大黄之大寒大泻心火之剂,取生地㊁木通㊁生甘草,以竹叶为使㊂君药生地黄1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 2021Vol.27.No.3不仅有清心之功,更有滋肾阴之力㊂‘本草经疏“: (生地黄)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㊂[4] 另清朝‘医宗金鉴㊃删补名医方论“指出: (导赤散)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 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㊁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㊂[5] 由是观之,谓之导赤散有生阴血㊁清心气㊁养阴退阳㊁泻南补北之功,可用于心肾不交之小便不利证亦在药理之中㊂武铁岩[6]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30例,治愈2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无效2例,均为真菌感染,总有效率93%㊂武春丽[7]采用导赤散治疗小儿神经尿频26例,其中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说明心经积热或心火下移小肠证,或肾水不足心肾不交之小便不利,均是导赤散的适应症㊂2.3㊀不甚搐原文中导赤散另外条文均与 搐 相关,其中 心肝热 2条: (肝有风)目连扎不搐,得心热则搐㊂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 (肝有热)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㊂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 [1]6-7㊂ 发搐 3条: (日午发搐)因潮热,巳㊁午㊁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 治心,导赤散㊁凉惊丸 (日晚发搐)因潮热,申㊁酉㊁戌时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身体似热 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 (夜间发搐)因潮热,亥㊁子㊁丑时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 治心,导赤散㊁凉惊丸主之 [1]8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小儿发搐钱乙不单责之于肝更责之于心,认为 得心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 [1]7㊂对于惊风的病机,钱乙也认为 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 剧则搐也 [1]9㊂反之, 身反折强直不搐,心不受热也 [1]7㊂风非火不动,火非风不发,风火相搏而搐㊂由此可见,钱乙认为角弓反张之 抽 不同于 搐 ㊂抽者,筋脉挛急也;搐者,动也,即钱乙谓之手足动摇是也㊂虽然发搐责之于心肝,但也有程度之分㊂观‘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治疗抽搐严重者如急惊风,在 李寺丞子发搐目直视而大叫哭 中,用利惊丸㊁凉惊丸㊂此二者清泻心肝之力较导赤散更强㊂整体观之,导赤散适用于心经积热㊁肝热生风之发搐,非抽搐也,应是 不甚搐 ㊂临床常见的小儿精神障碍疾病多可见 不甚搐 之症,如抽动障碍㊁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㊁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等㊂王辉[8]认为,抽动障碍是因心肝热极生风,外感风邪引动内风所致,方用导赤散和止痉散加减能获得良好疗效㊂2.4㊀病机分析小儿有脏腑娇嫩㊁血气濡弱㊁机体不密㊁精神未备的生理特点,且因其肌肤稚嫩㊁神气怯弱而易受偏颇之气,邪热相乘使得心气不和,所谓心常有余是也㊂而 心主藏神 心主惊 ,小儿若昼得精神安,夜可得安眠,心有积热则精神不得安定,故易惊而啼叫㊂再者小儿脏腑薄㊁藩篱疏而易于传变,心经有热易累及其他脏腑㊂钱乙讲求五脏辨证,对小儿生长发育相关的变蒸理论也有独到理解,并提出 脏腑变生次第 说,认为小儿脏腑生成完备的次序以肾为先,以脾结束,其顺序为肾(膀胱)ң心(小肠)ң肝(胆)ң肺(大肠)ң脾(胃)㊂可见钱乙认为,小儿生理上心与肾肝关系更为密切,再加上心与小肠相表里,故而小儿心经积热以累及肝肾小肠为主㊂心移热于小肠则泌别清浊功能失司,而见小便赤涩热痛也;心肾相关,心有积热加之小儿肾常虚,心火亢则不能下济肾阳,使得水寒于下㊁下元不固而出现小便清㊁频㊁数㊂肾阳不得温则不足以蒸化肾阴上济心阴,心阴不足而心火益盛矣,则可使夜寐更不安宁;肝为心之母,钱乙认为小儿脏腑生化出心后其次生肝,心肝关系更为密切㊂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心藏神而肝藏魂,心神不安悸动则魂随之荡扬,不能安眠,易惊动也㊂心之有热,肝易应之,木能生火,火亦能生风,风火相搏则小儿手足动摇㊁发搐,正所谓小儿心肝常有余也㊂故结合‘小儿药证直诀“中相关导赤散条文及对此分析把握,认为导赤散证其主要病机为小儿心经积热,是在心经积热的基础上或出现热移小肠,或肾水不足,或肝热生风,也可合有皆见的病理状态,体现了小儿脏腑稚嫩㊁易虚易实㊁互相关联㊁易于传变的生理病理特点㊂3㊀临床运用从导赤散的组成看本不止有泻心之功,还含泻南补北㊁稍有滋水涵木之意,方中君药生地是为关键,全方的构成也体现了钱乙的脏腑相关理念㊂临床应用考虑到药物安全性,常以白茅根代替木通,临证处方用药只要符合 夜寐惊叫 小便不利 不甚搐 三大主证之一,且有心经积热者均可化裁㊂针对具体病机变化再灵活加减,若心火较甚㊁口糜烦渴者,加灯心草㊁元参㊁连翘;热盛不宁者,加栀子㊁黄芩㊁黄连㊁知母以清泻气分之热;若大便秘结㊁咽痛㊁口气酸臭者,多加大黄㊁枳实或合升降散;若夜惊重甚则睡行㊁咬牙明显者,加生龙骨㊁生牡蛎㊁钩藤㊁青龙齿;若肾水不足㊁心肾失交明显者,生地易为熟地或两者同用,加枸杞子㊁女贞子㊁菟丝子㊁益智仁或合六味地黄丸;若肝热风动明显者,加钩藤㊁天麻㊁谷精草㊁石决明;若肝气不舒㊁情志失畅者,加柴㊁芩或合甘麦大枣汤㊂4㊀典型病案郑某,男,3岁,2018年5月23日因 反复睡前蹭动1月余 就诊㊂患儿近1个月来每晚睡觉前喜欢伏卧在床,拱起屁股来回蹭动,且不愿旁人打搅,115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每周3~4次,发作期间伴面赤汗出,数分钟后停止,恢复正常㊂晨起伴有口气,胃纳及二便无殊,舌尖红,苔薄黄,脉偏数㊂西医诊断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中医证属心肝火旺㊂处方:白茅根10g,玄参9g,生地黄㊁淡竹叶㊁蒲公英㊁石菖蒲㊁钩藤各6g,蝉蜕㊁连翘㊁生甘草各3g,共7剂水煎服㊂二诊:上周睡前蹭动发作2次,口气较前缓解㊂遂去蒲公英加灯芯草3g,石决明10g,天麻㊁柴胡㊁郁金各6g,7剂水煎服㊂再诊:上述症状基本缓解,期间发作1次,夜寐较前安稳,晨起无明显口气,胃纳及二便无殊㊂以上方巩固,此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㊂按: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是小儿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发病年龄一般为1~5岁,女孩多于男孩㊂其发病表现可作为‘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所主 夜间发搐 之类证㊂邵征洋认为,该病患儿多有肾不足而心肝有余之象㊂肾水不足,受偏颇之气则易热积于心肝㊂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故而平素喜伏卧㊁合面睡,有就冷之意也;肝气热则易上扰㊁动风,肝络阴器故见发作有时,面赤若血,来回蹭动㊂经云: 阳入于阴则寐 ㊂因之阳偏盛㊁阴不能制,故于夜间睡前好发㊂治疗多拟清心安神㊁平肝息风为治,方用导赤散化裁,以生地㊁白茅根㊁淡竹叶㊁连翘㊁钩藤㊁蝉蜕㊁玄参㊁生甘草为主方,法钱乙之法,清心平肝而滋肾㊂服用1周后症状减轻,口气较前缓解,此为内热渐去之象,故去蒲公英加灯芯草㊁石决明㊁天麻㊁柴胡㊁郁金为伍,更添清心平肝之功㊂再诊时诸症见减,再服而愈㊂5 结语导赤散可以广泛应用于儿科多种疾病,临床中应用导赤散只要符合 夜寐惊叫 小便不利 不甚搐 三大主症之一,其病机为心经积热者均可化裁使用本方㊂小儿脏腑全而未壮㊁易虚易实,而临床患儿往往症见累及多脏腑,钱乙十分重视心肾㊁心肝关系,这应与他的变蒸理论有关㊂导赤散不可谓其用心所拟之良方,君药生地实为点睛之笔,不仅凉心血还能滋水涵木,心肝肾兼顾,合乎小儿生理特点㊂现代药理学发现,生地黄对脑缺血㊁神经衰老和脑损伤均有保护作用[9]㊂这可能与导赤散应用于精神障碍等疾病获得良好疗效相关㊂所以,导赤散不只用于小便赤涩,只要辨证准确,本方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㊁夜惊㊁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㊁抽动障碍等疾病亦大有效益㊂参考文献:[1]㊀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㊀万全.幼科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3]㊀唐莉,杨佳妙,邵征洋.加味导赤散配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夜惊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66-67.[4]㊀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5.[5]㊀吴谦.御撰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3.[6]㊀武铁岩.导赤散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2):50.[7]㊀武春丽,贾爱民.导赤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26例[J].河南中医,2003,23(11):55.[8]㊀王辉.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5):48.[9]㊀李红伟,孟祥乐.地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2):218-228.收稿日期:2020-07-16(上接第483页)多数研究均未提及实验方案注册情况,且在结局指标的选取和报告的规范程度上明显不足,降低了这些临床证据的可信度㊂近10年来,国内学者围绕中药溻渍法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㊂目前中药溻渍法适应症广,涵盖几乎所有临床科室,其优势病种也较为明确,在皮肤㊁肌肉㊁神经等相关疾病上疗效确切,有改善局部循环㊁控制炎症反应㊁减轻疼痛㊁加快组织代谢等作用,且具有安全性高㊁费用低㊁患者接受程度高㊁易于普及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挖掘空间㊂但中药溻渍法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如临床医生对中药溻渍法重视程度不够,中药溻渍法的规范化及市场化问题,关于中药溻渍法的临床研究质量不高与基金支持不足的问题,都使得中药溻渍法的发展和推广遇到了瓶颈㊂因此,当前阶段中药溻渍法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将操作技术规范化㊁标准化,其次要提高对中药溻渍法的重视程度,争取资金支持,加强市场推广,规范实验设计,提高研究质量㊂参考文献:[1]㊀刘涓子.刘涓子鬼遗方[M].龚庆宣,编.于文忠,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㊀任盛静,郑德.中药溻渍法研究概述[J].中医学报,2017,32(10):1895-1897.[3]㊀周静,杨栋,王晋平,等.活血祛瘀中药溻渍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4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3):233-236.[4]㊀许敏华,朱延涛,贾黎华.中药溻渍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9,51(4):59-62.[5]㊀鞠上,高瑜,杨博华,等.中医外科溻渍法的历史源流及现实意义[J].北京中医药,2016,35(10):931-933.[6]㊀历建萍.中药溻渍的应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1058.[7]㊀马力颖,宫树丰.近20年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实验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4):48-50. [8]㊀魏绪强,何丽云,刘佳,等.近十年针刺治疗腰痛的国内外指南与临床研究现状分析[J].中医杂志,2019,60(12):1039-1045.收稿日期:2020-06-1021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

导赤散的现代药理和作用机制研究

导赤散的现代药理和作用机制研究

导赤散的现代药理和作用机制研究摘要:导赤散是为我国古代经典名方之一,是我国千百年来在临床中被证明具有确切疗效的方剂,以其配伍优良、药味简单、取材方便,一直以来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

现许多临床医家在导赤散的基础上加减用来治疗现代的各种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其综述如下,以为后来导赤散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导赤散;应用;药理作用导赤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用来治小儿心气热的疾病,经后世代医家的研究发展,现用来治疗心经火热证。

由竹叶、生地黄、生甘草和木通组成,具有清心养阴,利水通淋的功效。

治疗心火上炎之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口渴等,以及心热下移小肠之小便赤涩刺痛的症状。

方中生地与木通共为君药,生地甘寒,凉血滋阴降火;木通苦寒,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以达滋阴制火,利水通淋之效。

其中竹叶因其性甘淡,可导心火下行,清心除烦,淡渗利窍,为臣药。

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药。

因其临床疗效确切,应用广泛[1]。

现将其综述如下:一、导赤散的应用1.导赤散在内科疾病的应用导赤散在治疗内科疾病中多用于治疗尿路疾病,在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中记载:“心与小肠为表里也…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

”而《医方考》也有言说“心热,小便黄赤,此方主之。

”现代研究发现导赤散在治疗各种急慢性尿路感染均有良效。

徐应彬[2]采用导赤散治疗了52例产后尿潴留的应用中其总有效率达100%。

还有报道关于导赤散在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尿石证以及截瘫后尿路感染都取得良好的效果[3-5]。

此外,邱云桥[6]和李忠祥[7]等研究人员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分别采用导赤散加味和导赤散与西药联用的方法治疗,其疗效满意。

2.导赤散在外科疾病的应用中医认为舌与心关系密切,《素问》曰∶“心在窍为舌,畏寒”。

《内经》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清热剂—导赤散(方剂学课件)

清热剂—导赤散(方剂学课件)

叁 方义分析
01 中生地甘寒而润,凉血滋阴以制上炎之火为君药; 02 木通清心火而利小便为臣药; 03 君臣两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补阴而不恋邪; 04 竹叶清心除烦,轻清利水,导热下行为佐药; 05 甘草梢为佐使药,用梢,能直达茎中止淋痛,
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肆、配 伍 特 点
1.下滋肾水,上清心火,利水道导热下行; 2.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恋邪 。
玖 小结
导赤散证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的代表方,是治 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心胸烦热,口舌生疮, 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特点。
拾 、方 歌
导赤生地与木通, 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火, 引热同归小便中。
第三章
第二节 导赤散
清热剂
壹 、导 赤 散
《小儿药证直诀》:“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
壹、导 赤 散
药物组成
1
生地、木通、竹叶、甘草
功效
2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3
心经火热证
贰 病机及症状①病Fra bibliotek:心经有热,循经上炎,下移小肠,气化失司。
②症状:
心经有热,循经上炎 ── 面赤口渴 心经有热,热扰心神 ── 心胸烦热, 舌为心之苗 ── 口舌生疮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 ── 小溲赤涩赤痛 心经有热 ── 舌红,脉数。
本方根据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实易虚,病变速度 极快的特点。治实当防其虚,治虚当防其实。所以治小儿心热 用清热与滋阴并用,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滋阴而不 敛邪,最适合与小儿,后世称“水虚火不实”。
伍、辩 证 要 点
本方为治心经有热的常用方。 以心胸烦热,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陆 加减 01 若心火较甚者,加黄连以清心泻火; 02 若小便淋漓涩痛,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利水通淋之功; 03 阴伤较甚者,加麦冬以增清心养阴之力。

导赤散的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导赤散的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导赤散的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导赤散是由中医名家张锡纯教授山西太谷人、清朝大典医士、宫廷医师陈卫人创制的
一味治疗女性妇科疾病的中药方。

导赤散药理作用温中行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排除子宫
内缘的浊血,壮其阴道、茎脉及子宫,激发子宫受孕能力的传统中药名方。

导赤散的经验
有以下几点。

1. 导赤散的适应症
导赤散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月经不调、子宫颈糜烂、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具有散瘀止血、温宫益血、调节月经的功效。

2. 导赤散的组方和用法
导赤散的组成药物包括当归、川芎、白芍、桃仁、赤芍、香附、乌草、益母草、丹参、广藿香等中草药材料。

每次饭前或睡前服用,每次服用10~15克,水煎后温服,每日2
次。

3. 注意使用导赤散的禁忌症
由于导赤散具有温宫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活动期精神
病患者慎用。

此外,对导赤散的成分过敏者也不宜使用。

4. 导赤散的药效与作用机理
导赤散主治经血量少、经期缩短及不规则,经期疼痛等症状的月经不调,颓坏崩漏,
糜烂危宫、萎缩不孕等疾病。

药物成分中含有挥发油及多种酚类、醇类、萜类及有机酸等
成分,它们具有兴奋子宫、构成性交前排充血的作用,同时增加子宫壁的收缩力、使子宫
颈松弛及扩张,以达到帮助排出子宫内缘的浊血及增强子宫壁的营养作用。

它还具有行气
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总之,导赤散是一味有效治疗妇科疾病的传统中药方,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损害。

邵征洋应用导赤散治疗小儿精神障碍疾病验案举隅

邵征洋应用导赤散治疗小儿精神障碍疾病验案举隅

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12月第54卷第12期•871 •邵征洋应用导赤散治疗小儿精神障碍疾病验案举隅田浦任1邵征洋25蔡超丽1林成雷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310003关键词导赤散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夜惊并睡行症焦虑症刻板性运动障碍医案邵征洋近几十年来全球小儿精神障碍疾病患病率呈上升 趋势,我国的患病率甚至已经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u。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痴呆外,其他的精神心理问题 均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不容忽视。

邵征洋为浙江省名 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儿科经典《小儿药证直 诀》。

邵师根据中医理论,“心主神明”“心主惊”“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结合小儿“心常有余”的生理特 点,按中医辨证分析,认为应用导赤散从心治疗小儿精 神障碍疾病能取得不错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1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郑某,男,3岁。

2018年5月23日因“反复睡前蹭动1月余”就诊。

患儿近1月来每晚睡觉前喜欢伏卧在床上,拱起屁股,来回蹭动,且不愿旁人打搅,每周3 ~ 4次,发 作期间伴面赤汗出,数分钟后停止,恢复正常。

平素汗 多,喜趴着睡,夜寐辗转。

就诊时患儿伴有咳嗽,夜间较 剧,晨起伴有口气,胃纳及二便无殊。

舌尖红、苔薄黄,脉 偏数。

既往无癫痫病史。

西医诊断:情感交叉擦腿综合 征;中医证属心肝火旺。

处方以导赤散加减:白茅根 l〇g,玄参9g,生地黄、淡竹叶、蒲公英、石菖蒲、钩藤各 6g,蝉蜕、连翘、生甘草各3g。

共7剂。

二诊,上周睡前蹭 动发作2次,口气较前缓解。

遂去蒲公英,加灯芯草3g,石决明10g,天麻、柴胡、郁金各6g t37剂。

三诊,上述症状 基本缓解,期间发作1次,夜寐较前安稳,晨起无明显口 气,胃纳及二便无殊。

予以上方巩固,此后随访至今未再 复发。

按: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是小儿通过擦腿引起兴 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发病年龄一般为1 ~ 5岁,女孩多于 男孩 '其发病之表现,可视为《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 所主“夜间发搐”之类证。

泻黄导赤散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举隅

泻黄导赤散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举隅

泻黄导赤散是 由泻黄散和导赤散组 合而成 ,各 源 自北宋 钱乙 走 , 尤 以脐周痛明显 , 伴有咽痛 , 不欲饮食。 查体 : 一般情况可 , 神情 , 《 小儿 药证直决》 篇, 泻黄散原文谓 : “ 治脾热弄舌 。 藿香叶七钱 、 山栀 咽充血 , 双侧扁桃体 I I 度肿大 , 右侧扁桃体有脓 点 , 脐周 有轻压痛 , 子仁一钱 、 石膏 五钱 、 甘 草三两 、 防风 四两 , 上锉 , 同蜜酒微炒香 , 为 麦氏点无压痛 , 舌红 , 苔黄腻 , 脉浮数 。 B超示 : 脐周腹腔 内肠系膜可 细末 , 每服一钱 至二钱 , 水一盏 , 煎至五分 , 温服清汁 , 无时 。 ” 导赤散 见数个 淋巴结声像 , 最大 1 . 2 x 0 。 5 e m, 皮髓质分界 尚清 。西 医诊断 : 肠 原文谓 : “ 治疗, ' b J L 心热, 视其 睡 口中气温 , 或合面睡 , 及上窜咬牙 , 系膜淋 巴结 炎 ; 中医诊 断 : 腹痛 ; 证属 热毒 蕴积 ; 治法 : 清热 解毒 , 软 皆心热也 。 心气热则心胸亦热 , 欲言不能 , 而有就冷之意 , 故合面睡。 坚散 结 ; 方 选泻 黄导 赤散 加减 , 具体 方 药 : 藿香 9 栀 子 3 g 、 石 膏 生地黄 、 甘 草( 生) 、 木通各 等份 。上 同为末 , 每服三钱 , 水一盏 , 人竹 1 5 g 、 防风 6 g 、 生地 6 g 、 淡 竹叶 6 g 、 甘草 6 炒鸡 内金 6 g 、 夏枯 草 9 g 、 叶同煎至五分 , 食后温服 。 ” 泻黄导赤散 由藿香 、 石膏 、 栀子、 防风 、 淡 荔枝核 6 g 、 昆布 6 g , 延胡索 9 白芍 l O g 、 乌梅 6 g ; 3 剂, 日1 剂, 水煎 竹 叶、 车前子 、 甘草 、 生地黄组成 。具有清心养阴 , 泻脾 胃火 的功效 , 服, 分三次 , 饭后半小时温服。 药后复诊 , 腹痛缓解 , 咽痛好转 。 查体 : 两方合用原 主治 湿热痘疹 、 肝胜肺导致 的身热 发搐 , 喘而气短 ( 《 古 咽稍充血 , 双侧扁桃体 I 度肿大 , 无 脓点 , 舌淡红 , 苔薄黄少津 , 脉细 O g , 继服 2 剂痊愈 。 今 图书集成 医部全 录》 ) ; 心脾有 热引起的唇焦舌干 , 烦热 便秽 ( 《 幼 稍数 。原方生地 改为 l 科 心法要诀》 ) 等疾病 。 导师临证化裁 , 将其广泛用 于临床 , 收到 良好 按: 肠 系膜淋巴结 炎是以淋巴结增 生 、 水肿 、 充血 为病 理特点 的 的疗效 。现将其介绍如下 : 疾病 , 是小儿腹痛 的常见原 因, 以5 - 8 岁 多见 , 好发 于冬春季节 , 常 1化脓性扁桃体 炎 继发 于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 , 以腹痛 、 发热 、 恶心 、 呕吐 为典 型症 潘某, 男, 7岁 , 2 0 1 6年 0 3月 1 4日初诊。主诉 : 发热 3天 。3天 状 , 腹痛可发 生在 任何部位 , 以右下腹部常见 , 性质不 固定 , 可为 隐 前 因食 香辣刺激食 物 , 出现发热 , 体温 波动在 3 8 . 6 一 3 9 . 2 < ' 1 2, 无寒 痛或痉挛性疼痛 。 本病属于中医“ 腹痛” 范畴 。 常由感受外邪 、 饮食不 战, 无抽搐 , 咽痛 , 进食 困难 , 流涎 , 自服“ 布洛芬” 后, 热暂退 , 4 — 5 小 调 、 情志刺激等 因素损伤脾 胃而发病。《 医学入 I ' - 1 ) : “ 大腹痛多食积 时后再 次出现发热 , 纳差眠可 , 大便干 , 羊屎状 , 日行 一次 , 小便 调 。 外邪, 脐腹痛 多积热痰火 , 小腹痛多淤血及 痰与溺涩 , 脐下卒大 痛 , 查体 : T 3 9 . 2 ℃, 咽充血 , 双侧扁桃体 I I 度肿 大 , 有脓性 分泌物 , 手足 人 中黑者 , 中恶客忤不治 。” 热、 毒、 痰、 瘀是其 主要 的病理变化, 多 因 无疱疹 , 舌红 , 苔黄, 脉浮数 。西医诊 断 :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中医 脏腑蕴热 , 热 毒聚结 , 或外感 或染毒所致 , 蕴蒸肠 胃 , 气 血凝 滞而发 诊断: 乳蛾 ; 证属心脾火 旺 ; 治法 : 清心泄热 , 升 阳散火 ; 方选泻 黄导 病 , 治 以清热解毒 , 软坚散结 。 故用泻黄导赤散治 之。 《 保婴撮要 ・ 卷 赤散加减 , 具体方药 : 藿香 9 g 、 栀子 3 g 、 石膏 2 0 g 、 防风 6 g 、 生地 1 0 五・ 腹痛》 : “ 腹痛 , 面赤壮热 , 或手足并热 , 实热也 , 用泻黄散泻之 。” 淡竹 叶 6 知母 9 炒神 曲 6 g 、 柴胡 l O g 、 升麻 6 g 、 甘草 6 g 、 炒鸡内金 方 中倍 用防风 , “ 乃于土中泻 木也。盖风木之邪 不化 , 便侮其所胜 而 6 g ; 2剂 , 日1 剂, 水煎服 , 分三次 , 饭后半 小时温服 。药后复诊 , 体温 病于土 , 能升阳以达中土之气” ( 《 本草述钩元 ・ 卷七 ・ 山草部》 ) 。 配用 正常, 咽痛好转 , 流涎 缓解 。查 体 : 咽稍充血 , 双侧 扁桃 体 I 度肿大 , 夏枯草、 昆布 、 荔枝核软结散结 ; 夏枯草《 本草经疏 》 日: “ 为治瘰疬 之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 手足无疱疹 , 舌淡红 , 苔 薄黄少津 , 脉细稍数 。 原 要药 …辛能散结 , 苦寒 能下 泄降热 , 故 治一切寒热 , 及消瘰疬 鼠瘘 , 乌梅 、 白芍 、 延胡 索理 气止 痛 ; 《 本草纲 目》 日: “ 延 方 知母 减至 6 石 膏减 至 l O g 、 柴胡 减 至 6 g 、 神 曲减 至 4 g , 加 沙参 破 瘾 散瘿结气。” 9 天花粉 9 g , 继服 2剂痊愈。 胡索 , 能行血 中气滞 , 气 中血滞 , 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盖延胡索 活 第一 品药也 。” 小儿用药需 注意顾护脾 胃 , 不可妄用 攻下 , 按: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 以发热 、 咽部 血化气 , 疼痛 , 喉核红肿 , 喉核表面附有点状 、 片状腐物为 主要 症状 , 好发于 《 景岳全书 . / J 、 儿则》 有云: “ 故治痛者 , 必 当以健脾暖 胃为主 , 若无 火 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 , 可 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 、 风湿热等并 发症 。 本 证不得妄用凉药 , 若无拒按坚实等症 , 不得妄用攻药 。” 病属于中医“ 乳蛾” 范畴 。 , ' b J L 饮食不节 , 积滞化热 , 引动心脾两经 内 3体会 泻黄导赤散 由藿香 、 石膏 、 栀子 、 防风 、 淡竹叶 、 车前子 、 甘草 、 生 热 。“ 手少阴 , 心之经也 , 心气通于舌 ; 足太 阴, 脾之经也 , 脾气通 于 口。 腑脏热盛 , 热乘心脾 , 气 冲于口与舌 , 故令 口舌生疮也。” [ 1 ] 。 若 心 地黄组成 。石膏 、 栀子清热泻火 , 仅用清 降难解脾 胃伏火积热 , 故方 火亢盛 , 引动肝风 , 发生惊厥 , 或逆传心包 , 发生心悸 。治以清心泄 中重用防风 , 取“ 火郁发之 ” 之理 , 清降升散并用 , 使 清降不伤脾 胃之 热, 升阳散火 。 故用导赤散泻心火 , 泻黄散泻 胃火 , 配合 升麻 、 柴胡升 阳, 升散解伏积之火 。配合 藿香 芳香 醒脾 , 既可振奋脾 胃气机 , 又助 阳散火 , 防风 , 欲其火从上散 ; 神 曲消积 护 胃, 退热; 若惊厥 加天麻 、 防风 升散 脾 胃伏火 ; 淡竹叶 、 车前子引火下行 ; 热易伤津 , 故 用生地 全蝎 、 僵蚕; 大便 干结 , 腑气不 通 , 加大黄 、 枳实, 中病 即止 , 不可 多 清热养阴 ; 甘草调和诸药 ; 全方共奏清心养 阴, 泻脾 胃火之功 。本方 服 。《 内经》 日: “ 火郁而发之” , 治疗不宜一味清热解毒 , 应配 合升阳 清泻与升发并用 , 配 以醒脾和中以防泻伤脾 。 综上所述 , 泻黄导赤散 散火 , 若单纯清里 , 反 而易 引邪 内行 , 邪传 心包 , 发生心悸 ; 清热不 宜 对风热型乳蛾 、 肠系膜淋 巴结炎有很好 的治疗效果 , 值得推广应用 。 过 于苦寒 , 苦 寒易 伤及, ' V J L 脾 胃, “ 脾 胃内伤, 百 病 由生 ” ( 《 脾胃 参考文献 论》 ) ,“ 脾 胃之气 既伤 , 而元气亦 不能充 , 而诸病之所 由生也 ” 嘲 , 要 『 1 1 巢元方. 诸病源候 论I - M ]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1 9 8 5 : 8 1 5 . 顾护脾 胃, 所谓“ 留得一份 胃气 , 便有 一分 生机 ” 。全方 以清心泻热 , [ 2 ] z 军, 王大跃 . 金 元 四 大 家 医学丛 书【 M ] . 天 津: 天 津科技 出版社 , 升 阳散火为主 , 兼 以固护脾 胃, 使脾 胃功能得 以恢 复。 1 9 9 6 : 5 6 3 . 2肠 系膜淋 巴结炎 [ 3 ]李艳 平宁利波

导赤散_眼科全书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导赤散_眼科全书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导赤散_眼科全书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导赤散_眼科全书卷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6)1.1.组成: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6)1.2.功效:三焦相火炎上,或劳神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或好食五辛诸热物,心之实热侵肝,赤脉穿睛,甚则看物如隔纸绢。

(6)1.3.来源:《眼科全书》卷四。

(6)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6)2.相似度57%:导赤化毒汤 (6)2.1.组成:木通、麦冬、甘草、辰砂(研,调)、灯心、栀子、酸枣仁(炒)。

(6)2.2.原方对照: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6)2.3.加:麦冬、辰砂、酸枣仁 (6)2.4.减:生地、淡竹根 (6)2.5.功效:痘疮已成浆,脓血绷急而胀痛者。

(6)2.6.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6)3.相似度50%:加味导赤散 (6)3.1.组成:生地黄、人参、麦门冬、木通、甘草各等分。

竹叶10片,灯心7根。

63.2.原方对照: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6)3.3.加:生地黄、人参、麦门冬 (6)3.4.减:生地、栀子、淡竹根 (6)3.5.功效:痘疹小便黄赤,口干烦渴者。

(7)3.6.来源:《医方考》卷六。

(7)4.相似度50%:导赤各半汤 (7)4.1.组成:生地、木通、甘草、川黄连、麦门冬、犀角。

(7)4.2.原方对照: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7)4.3.加:川黄连、麦门冬、犀角 (7)4.4.减:栀子、灯心、淡竹根 (7)4.5.功效:心火妄动,上刑肺金而致嗽血。

(7)4.6.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7)5.相似度50%:导赤散 (7)5.1.组成:木通、甘草、栀子、黄柏、生地黄、知母。

(7)5.2.原方对照:生地、栀子、木通、甘草、灯心、淡竹根。

(7)5.3.加:黄柏、生地黄、知母 (7)5.4.减:生地、灯心、淡竹根 (7)5.5.功效:目大眦赤脉传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赤散英文名称:daochi powder定义:同名方约有24首,现选《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组成: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

上为末。

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导赤散是清心利水养阴的中成药,应用广泛,由于剂量小,也相对适宜小儿服用。

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

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等等症状。

目录方名导赤散出处《小儿药证直诀》异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生地黄(6克)木通(6克)生甘草梢(6克)竹叶(6克)【方组趣味记忆】草地通竹。

解:草(生甘草梢),地(生地黄),通(木通),竹(竹叶)。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亦可用治腋下汗出症(左腋下汗出较多).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禁忌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方歌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方论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

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

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方解该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

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

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

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

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

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

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化裁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附方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注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1)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

”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2)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快·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

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 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

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

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文献方论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

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

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

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小儿心热。

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

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各家论述1.《医方考》:是方也,生地黄可以凉心,甘草梢可以泻热;佐之以木通,则直走小肠、膀胱矣。

名曰导赤者,导其丙丁之赤,由溺而泄也。

2.《古今名医方论》:钱氏制此方,意在制丙丁之火,必先合乙癸之治。

生地黄凉而能补,直入下焦,培肾水之不足,肾水足,则心火自降;佐以甘草梢,下行缓木之急,即以泻心火之实,且治茎中痛;更用木通盗小肠之滞,即以通心火之郁,是一治两得者也。

此方凉而能补,较之用苦寒伐胃,伤其生气者远矣。

3.《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阳药也。

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木通除心火入小肠,草梢达茎中而止痛。

4.《古方选注》:生地入胃而能下利小肠;甘草和胃而下疗茎中痛;木通、淡竹叶皆轻清入腑之品,同生地、甘草,则能从黄肠导有形之热邪入于赤肠,其浊中清者,复导引渗入黑肠而令气化,放曰导赤。

5.《小儿药证直决笺正》:方以泄导小水为主,虽曰清心,必小溲黄赤短涩者可用。

一本有黄芩,则清肺热,所以宣通水道之上源也。

导赤散【药物组成】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方剂主治】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临床应用口腔科陶氏以加味导赤散为基本方,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82例,同时用西药滴注等治疗75例做对比实验。

治疗组方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桔梗、牛蒡子、玄参、生地、竹叶、木通、薄荷、甘草、黄连。

结果,中药治疗组82例,痊愈25例,占37.1%;有效44例,占53.7%;无效13例,占14.6%;终止放疗5例,占6.1%;总有效率为85.4%。

西药对照组75例中,痊愈16例,占21.3%;有效28例,占37.3%;无效31例,占41.4%;终止放疗20例,占26.6%;总有效率为58.6%。

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文氏用导赤散化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方用党参、茯苓、白术、玄参、生地、木通、黄连、栀子、甘草。

结果,治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

王氏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小儿口腔溃疡24例,方用淡竹叶、生石膏、鲜芦根、鲜生地、木通、生甘草、生大黄。

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21例,有效2例,无效仅1例,总有效率达95.8%。

陈氏用玉女煎合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牙周炎20例。

方用生地、生石膏、麦冬、知母、牛膝、丹皮、木通、甘草。

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显效23例,占57.5%;有效14例,占35%;无效3例,占7.5%;牙周炎显效11例,占55%;有效7例,占35%;无效2例,占10%。

刘氏等采用导赤散随证加减,并外敷生肌消炎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

结果,显效20例,占25%;有效54例,占67.5%;无效6例,占7.5%;总有效率92.5%。

余氏运用中西医结合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100例。

方用黄连、金银花、生地、木通、甘草、淡竹叶。

结果,痊愈31例,显效43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

满氏运用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疮31例。

方用藿香、山栀、防风、黄连、生石膏、当归、、生地、木通、丹皮、升麻、竹叶、薄荷、甘草。

结果,痊愈26例,有效5例,有效率为100%。

陈氏在导赤散的基础上加味,易散成汤,治疗小儿口疮66例。

方用生地、麦冬、木通、车前子、鲜竹叶、甘草梢。

随证加减,结果均获痊愈。

开氏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54例,并与西药对照组52例对比观察。

其中,治疗组以导赤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并用冰硼散外敷;对照组用左旋咪唑口服,并用维生素C外敷。

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占72.22%;有效11例,占20.37%;无效4例,占7.41%;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愈26例,占50%;有效14例,占26.92%;无效12例,占23.08%;总有效率为76.92%。

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

朱氏等运用导赤散随证加减治疗溃疡性口腔炎30例,并用15例运用西药抗生素静脉点滴加维生素口服相比较。

两组病历全部治愈,但中药价格便宜,疗程短,复发率低。

陶氏自拟加味导赤散治疗化疗后口腔炎。

方用淡竹叶、木通、细生地、甘草梢、龟板、阿胶、知母、生石膏、玄参、珍珠粉、凤凰衣、细辛、熟大黄。

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1%。

张氏以导赤散加减结合西医对症处理45例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并与23例支持与对症处理的西医疗法对照。

其中,中医方用生地、淡竹叶、木通、连翘、银花、板蓝根、生石膏、生甘草。

结果,中西医组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西医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3.9%。

两组相比,,中西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

刘氏运用导赤散合清胃散加减治疗磷毒性口腔病30例。

方用生地、黄连、生麻、竹叶、木通、归尾、丹皮、甘草梢、生石膏。

结果,一个疗程治愈24例,两个疗程治愈5例,无效1例(改变工种后服用一个疗程痊愈)。

肖氏等[运用清心导赤散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0例。

方用生地、滑石、板蓝根、金银花、白鲜皮、苦参、丹皮、竹叶、通草、黄连、生甘草、灯心草,并随证加减。

在运用本方治疗后,全部治愈。

郭氏等[17]运用加味导赤散治疗疱疹性咽峡炎32例,并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

两组均以美林退热,治疗组方用生地、淡竹叶、金银花、木通、生甘草、黄连、栀子,对照组药用病毒唑、青霉素、维生素C静滴注。

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

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吴氏等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采用导赤散加减并加以西医维生素、激素、心理疗法治疗舌痛症27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9%.五官科沈氏运用中药加味导赤散联合球结膜转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6例38只眼。

方用生地、木通、淡竹叶、黄芩、生甘草梢、归尾、红花、赤勺、蝉蜕,并结合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