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活动课的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使学生了解鲁迅的童年生活和成长经历,掌握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学习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个人情感和体验。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朝花夕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朝花夕拾》中鲁迅童年生活的描写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分析文中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细节的手法。
探讨《朝花夕拾》作为自传性散文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迅童年生活的苦与乐及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如何帮助学生领会文中所用隐晦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鲁迅生平相关的图片或短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鲁迅及其文学地位,为学生进入文本做好铺垫。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全文,标注不理解的词句和有疑问的地方。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词汇解释和背景知识补充。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文中描写鲁迅童年的几个主要片段,分析人物性格和成长环境。
讨论文中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和鲁迅的反思,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总结并深化讨论,点明文本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品味语言选取文中的精彩段落,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通过朗读、仿写等方式,让学生体会鲁迅运用语言的巧妙和韵味。
拓展延伸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开展“我的童年回忆”主题分享,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其他作品或相关传记,加深对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背景和人物形象。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篇目。
通过阅读《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使学生了解鲁迅童年时代的生活,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能够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主动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阅读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或短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问,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6.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8. 布置作业:布置阅读拓展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朝花夕拾》内容:童年生活、怀念、向往主题:独立思考、批判精神方法: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布置如下作业:1. 阅读《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和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朝花夕拾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一书,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特点,加深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2. 分析和探讨鲁迅作品的写作风格,如文采、语言运用等方面;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4.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启示。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1. 通过展示《朝花夕拾》封面和一些关键词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对鲁迅先生有什么了解?2. 阅读与思考1. 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中的若干篇章;2. 布置任务:学生分组进行书面讨论,归纳每个篇章的主题和要点;3.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3. 文学鉴赏1. 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鲁迅的写作风格,如语言的生动性、描写的真实性等;2. 对比鲁迅的作品与其他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4. 情感沟通与启示1. 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情感,让他们思考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2. 引导学生探讨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并思考鲁迅的思想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何启示。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质量和书面表达能力,评价他们对《朝花夕拾》的理解和对鲁迅作品的鉴赏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学生阅读赏析一篇鲁迅的作品,完成相应的书面作业。
从理解、分析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3. 考试评价设计一份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考试,以考察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整体把握和思考能力。
第四部分:拓展阅读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建议学生阅读以下经典作品:1. 《狂人日记》:深入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2. 《阿Q正传》:揭示人的自卑和自尊之间的矛盾心理;3. 《药》:关注医疗和社会的关系;4. 《孔乙己》:反映贫民生活和社会不公。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作品,理解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并从中汲取思想和情感上的启示,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借鉴。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优秀教案范文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1、导读:宋代黄山谷有句名言: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书的滋养,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现阶段,我们要读好初中必读名著。
2、展示本校七年级名著阅读一系列实践活动,突出《朝花夕拾》。
过渡: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我们确实读得津津有味,有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却学海无涯乐作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懂《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形象,怎样能读懂、读透?我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那就是掌握好角度和把握好高度,赏析人物形象,有技巧就容易多了。
板书:巧读《朝花夕拾》赏析人物形象展示课题活动2【活动】学习活动一:把课文当引子教,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
温故知新,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书P7~10页,课文阅读与欣赏。
思考①: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①:外貌: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性格:方正、质朴、博学、严厉、开明思考②: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明确:②:鲁迅先生在恭敬他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
秉性慈祥,为人正直,酷爱读书,可是他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
(点拨:在《朝花夕拾》里,还写了哪些人和事?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徜徉在他的记忆长河里。
)展示学生绘制好的《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形象分析总表,让学生各抒己见。
(点拨:《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说说你们是怎样评价的?)3、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和高度,探寻特点和规律,归纳技巧,积累常用的答题语言,完成表格,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4、探究结果明确:角度:多角度,可以从正面和侧面入手;可以从品析人物描写入手,感知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情节发展入手,概括人物性格;可以从探读细节描写入手,彰显人物性格;可以从巧用对比入手,突出特征┅┅这是共性,你要结合不同的文章,灵活运用,这是个性的展现。
2024年最全《朝花夕拾》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朝花夕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理解《朝花夕拾》的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观察、思考、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篇章结构。
二、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狗·猫·鼠》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二课时一、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阿长与<三字经>》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三课时一、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四课时一、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社戏》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五课时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关注现实生活,提高文学素养?二、作业布置2.选择一篇课文,进行仿写,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
三、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主动表达?3.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思考等方面。
2.评价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写作质量、仿写水平等方面。
3.综合评价学生对《朝花夕拾》的理解程度及其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开展《朝花夕拾》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鲁迅先生通过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勇于批判、敢于革命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2. 作品特点: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讽刺意味。
3. 主要篇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三、教学重点1. 把握《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培养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革命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内涵。
2. 感悟鲁迅先生通过作品传达的人生哲理。
3. 将作品中的精神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语言等特点。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精神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教学计划:1. 第一周:介绍鲁迅先生及其文学地位,阅读《狗·猫·鼠》。
2. 第二周:分析《狗·猫·鼠》中的讽刺手法,阅读《阿长与山海经》。
3. 第三周:讨论《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生哲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朝花夕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鲁迅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
3. 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学生对作品中的讽刺手法、人生哲理的讨论,考察学生能否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
《<朝花夕拾>导读》 教案公开课
《<朝花夕拾>导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朝花夕拾》的背景和意义。
1.2 引导学生关注《朝花夕拾》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狗·猫·鼠》章节导读2.1 教师讲解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狗、猫、鼠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2 学生分享对文中狗、猫、鼠角色的看法,讨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现象。
第三章:《阿长与<山海经>》章节导读3.1 教师分析阿长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长妈妈对“我”的影响。
3.2 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阿长的人物,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第四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章节导读4.1 教师讲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童年的回忆,讨论童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五章:《二十四孝图》章节导读5.1 教师讲解孝道在文中的批判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封建社会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5.2 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践行孝道。
公开课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公开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朝花夕拾》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章:《五猖会》章节导读6.1 教师解读《五猖会》中反映的民间风俗和封建束缚,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
6.2 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传统文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无常》章节导读7.1 教师分析文中无常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
7.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死的看法,讨论如何在面对生死时保持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八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续篇章节导读8.1 教师讲解文中对教育问题的反思,引导学生关注现代教育中的问题。
8.2 学生讨论如何改进现代教育,使之更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
第九章:《父亲的病》章节导读9.1 教师解读文中对封建医德的批判,引导学生关注医疗道德和人文关怀。
苏教九下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3篇
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教案1作者: 加入日期:10-01-10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2、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课时:一教时教学过程一、鲁迅其人与时代背景1、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
2、指名学生介绍《朝花夕拾》,教师视情况补充。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1881——1936,先后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等地学习、教书;1927年10月到上海,直到逝世。
肺病,55岁。
几十万人自发为其送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一共10篇。
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
基本写于1926年。
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支持学生,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
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于是便想起了往事。
)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①《小引》§4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无限的趣味……”③《狗·猫·鼠》§9(喜欢小动物)④《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
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①《五猖会》中“背书”一段(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①《琐记》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赫胥黎《天演论》②《藤野先生》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
《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关怀和社会批判,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1.2.2 主要情节:介绍《朝花夕拾》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如阿Q、小D等。
1.2.3 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批判和人性的光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让学生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意义。
2.2.2 感悟作品所体现的人性关怀。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1.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作者鲁迅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4.1.1 第一课时:介绍作品背景和人物关系。
4.1.2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1.3 第三课时:讨论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批判意义。
4.2 教学步骤4.2.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4.2.2 讲解:详细介绍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4.2.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主题和社会批判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 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学习《朝花夕拾》中的文学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及《朝花夕拾》的文学地位教学重点: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认识《朝花夕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概述《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3. 第三课时: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品主题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学习《朝花夕拾》中的文学技巧教学重点:欣赏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语言风格。
5. 第五课时: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学习心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概述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4. 读书笔记法:鼓励学生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鲁迅及《朝花夕拾》的了解程度。
2. 阅读测试:检测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3. 读书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心得体会。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朝花夕拾》原著或改编教材。
2. 参考书目:有关鲁迅及《朝花夕拾》的研究资料。
3. 网络资源:鲁迅纪念馆、文学作品集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六、教学进程设计第六课时:深入了解鲁迅生平及文学成就1. 教师通过PPT展示鲁迅的生平简介,重点介绍鲁迅的主要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
2. 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原著,了解鲁迅的生平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
第七课时:探究《朝花夕拾》中的主题思想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主题思想。
2022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教案3篇
2022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教案3篇(七年级语文朝花夕拾阅读课教案)2022七年级上册语文《朝花夕拾》教案1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说课教案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说课教案一、说教材。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他早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文学艺术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本教案选取了其中的几篇代表性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代表性作品,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学习方法与思维品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代表性作品,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发学生对《朝花夕拾》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情。
2.分析教材(15分钟)。
选择《朝花夕拾》中的代表性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情感、文学风格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阅读与讨论(30分钟)。
让学生阅读选取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思考与写作(30分钟)。
让学生就所阅读的作品展开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展示与交流(15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6.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梳理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说教学手段。
最新最全《朝花夕拾》精品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朝花夕拾》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朝花夕拾》这本名著。
具体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朝花夕拾》全书共十个章节,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前三个章节,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详细内容:(1)《狗·猫·鼠》:鲁迅先生以狗、猫、鼠三种动物为载体,讽刺和批判了旧社会的丑恶现象。
(2)《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鲁迅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的故事,表达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展现了鲁迅对知识的渴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朝花夕拾》前三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3. 学会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先生运用讽刺、批判的手法表达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重点:掌握《朝花夕拾》前三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学会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朝花夕拾》名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个章节,了解主要内容。
3. 例题讲解:(1)分析《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是如何运用讽刺、批判的手法表达思想的。
(2)从《阿长与<山海经>》中,体会鲁迅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
(3)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鲁迅先生对知识的渴望。
4. 随堂练习:针对三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所讽刺的社会现象。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领会其深刻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鲁迅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背景和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2. 阅读文本:学生自读《朝花夕拾》。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理解鲁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如对封建礼教、人性的扭曲等方面的揭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其他鲁迅的作品,感受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鲁迅的批判精神。
2.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领会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鲁迅的批判精神。
2.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三、教学难点1. 领会《朝花夕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阅读文本:学生自读《朝花夕拾》。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理解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鲁迅的批判精神,如对人性的扭曲、封建礼教的束缚等方面的揭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写一篇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教案(二)
肖像
批注
动作
批注
语言
批注
神态
批注
长妈妈
藤野先生
范爱农
父亲
衍太太
寿镜吾
“名医”
陈莲河
(二)写作小散文——《我的____》
尝试运用肖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自己身边的一个人物。
1.选择你身边的一个人物,仔细观察,运用以上描写手法,写一写《我的____》,空格处填写人物,如爷爷、外婆、爸爸、老师、哥哥等。注意要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以及你对他(她)的感情。
3.学习、借鉴、运用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讲座——《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在《朝花夕拾》中出现了众多人物,请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绘制成人物分析的思维导图。那么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
(一)确定每篇文章的中心人物
在绘制人物形象分析思维导图之初,你要先确定你想要汇报的人物。以《琐记》为例,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如衍太太),就确定她为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形。
(二)聚焦人物精读
确定你的中心人物后,请精读本篇中与这个人物有关的部分,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那么你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勾画圈点批注她的肖像、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概括与她有关的事件,以及鲁迅对阿长的评价和态度等。
(三)材料分类,分析人物典型性格
以《藤野先生》为例,摘抄了本文的肖像、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概括与他有关的事件,以及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和态度后,你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材料。现在,你应该做的是将这些丰富的材料按照人物形象分类。把你针对的人物所做的摘抄分类整理,归纳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对他的情感。
(四)选择一个形象代表你对这个人物的综合理解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交流教案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交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书本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把书读“薄”。
2.通过反复对比和咀嚼品味,进行专题探究。
3.探究《朝花夕拾》成书之因。
4.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进行练笔。
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对比和咀嚼品味,进行专题探究。
2.探究《朝花夕拾》成书之因。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进行练笔。
一、导入:1.插画猜故事(激趣):出示《阿长与<山海经>》的插画、《五猖会》的插画《狗·猫·鼠》的插画。
问:老师呢,从书中挑选了几幅插画,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个故事里的场景,并说明理由?2.知识竞赛二、读文本,大家聊1.读了《朝花夕拾》,聊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析专题,深阅读2.主题探究阅读材料一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大清早大家就起来……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节选自《五猖会》)三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
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朝花夕拾>导读》 教案公开课
《<朝花夕拾>导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朝花夕拾》的背景和意义。
1.2 阐述本节课的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学生分享对《朝花夕拾》的初步了解和阅读感悟。
第二章:作品梗概2.1 教师详细介绍《朝花夕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学生跟随教师梳理作品脉络,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2.3 学生分享对作品梗概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朝花夕拾》中的主题思想,如封建礼教、人性的扭曲等。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元素和表现手法。
3.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如叙事手法、人物描写等。
4.2 学生通过阅读选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3 学生分享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朝花夕拾》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5.2 学生提出对《朝花夕拾》的疑问或建议,教师给予解答和引导。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其他鲁迅作品、写一篇读后感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章:人物形象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6.2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分析,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6.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七章:文学手法鉴赏7.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朝花夕拾》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讽刺、对比等。
7.2 学生通过阅读选段,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及其作用。
7.3 学生分享对文学手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章:作品背景与文化8.1 教师介绍《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如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8.2 学生了解作品背景,分析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8.3 学生分享对作品背景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朝花夕拾》推荐名著阅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
你知道吗?师生交流读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二、合作交流(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施耐庵《水浒传》鲁迅《朝花夕拾》老舍《骆驼祥子》吴承恩《西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童年》罗曼·罗兰《名人传》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
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2、阅读要讲究方法(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
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
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1、《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1926年间。
回忆性散文集。
共10篇。
2、这十篇分别包含: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藤野先生》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2、略读: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
(不是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快速的观其概貌)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略读课文,概括内容。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教案(六)
3.选文一: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选文二: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4)三味书屋是我的启蒙学唐,儿童天性让这所“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充满别样情趣。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个有趣的场景?
(5)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
2.学生组内交流,班内发言,师生明确:
(1)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和无限情趣,突出百草园是乐园。
(2)三个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和怀念的心情,以及去对三味书屋无奈、和有所畏惧的感情。
(2)先写小时候对无常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心。
3.作品鉴赏之主题思想,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姓名__________ 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教案 总课时数__________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教案(六)
备课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上课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
(3)学会与他人合作,开展小组讨论,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名著的热爱,激发阅读兴趣。
(2)感受作者关爱弱势群体、倡导民主平等的思想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 《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深入剖析《朝花夕拾》中的复杂人物关系。
(2)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掌握《朝花夕拾》的内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五、教学安排:1. 第1课时:介绍《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 第2课时:梳理《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第3课时: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4. 第4课时:探讨《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 第5课时:总结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中的相关章节,注意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阅读中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梳理作品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阅读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原创)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孟凡涛
教学目的:
1、分组选择文中一类人物,梳理文中描述人物语句,欣赏精彩片段,分析其性格特点。
2、学习鲁迅描写人物方法。
3、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
1、梳理文中描述人物语句,欣赏精彩片段,分析其性格特点。
2、学习鲁迅描写人物方法。
预习要求:阅读《朝花夕拾》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做个性读书笔记。
课时: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鲁迅其人与时代背景
1、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
2、指名学生介绍《朝花夕拾》,教师视情况补充。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1881——1936,先后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等地学习、教书;1927年10月到上海,直到逝世。
肺病,55岁。
几十万人自发为其送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一共10篇。
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
基本写于1926年。
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支持学生,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
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于是便想起了往事。
)
二、分组选择文中一类人物,梳理文中描述人物语句,欣赏精彩片段,分析其性格特点。
1、分组选择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寿镜吾父亲
2、合作交流
所选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描写人物方法:
三、作业:整理读书笔记
参考答案: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
范爱农—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严厉、慈爱)。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