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 (2016高三上·平阴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冬天随着一场寒凉的朔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春,渴望在一个漫漫长夜后的清晨,能有一树树(色彩斑驳/色彩斑斓)的春花降临人间,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

但随着冬日渐远,花开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如意),而我对春花的期待初忠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仙子,挥袂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址,唯美而又持久。

春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春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春之明媚。

花开的时候,村庄就像____________ ,风姿绰约地(站/立)于大地之上;____________ ,辽阔的褴褛倏忽消隐在旷野深处。

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沧穹,旗帜一般引领着春天不断前行。

(1)文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隐遁初忠不改B . 遮蔽安谧静美C . 福址春之明媚D . 旷野广袤沧穹(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色彩斑驳如愿站B . 色彩斑斓如意站C . 色彩斑斓如愿立D . 色彩斑驳如意立(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B . 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C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春花瞬间把黛赭色的山峦覆盖D . 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2. (2分) (2019高二上·厦门开学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中的“长吏”是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时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

B . 陶渊明的家叔陶夔曾官至太常卿,“太常卿”是当时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职。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文章解说文化遗产概念后论述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B.论证“活起来” 时文章使用引用论证的手法确定 “ 活起来” 的文化遗产的具体对象。
C.在论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文章使用辩证论述的方法,说理准确。
D.文章论证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时,强调了当下我们能够拥有和感受的优秀文化。
化遗产所在地和 文 化遗产拥有者利益和权利的尊重是人类共 同的义务,而这无疑有利于 文化遗产保护,也
有利于 文明交流互鉴。
文化 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我们曾经拥有多少优秀 文化,更在于我们今天还能拥有、感受到多少优秀 文化 。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学术研究与发展旅游等关系,就能让我国丰富的 文 化遗产活起来,不断丰富中国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 并交田。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引入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是在 20 世 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我国加入
《保护世 界 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 6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机实现我国世 界遗产零的突破后,
()
A.语文虽然不同时期被人们冠以不同的名称,但它对当代人的人文通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B.虽然不同时期被人们冠以不同的名称,但语文对当代人的人文通识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C.人们虽然不同时期对语文冠以不同的名称,但语文对当代人的人文通识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D. 虽然不同时期人们对语文冠以不同的名称,但语文对当代人的人文通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表 现 了 周 瑜的儒将风度, 而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2分) (2017高二上·福建期末)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 . 燕赵之收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 . 函梁君臣之首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C . 族庖月更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 非有能硕茂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 (2分)下列句子划线的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不有佳咏,何伸雅怀B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仓皇东出C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强者夭而病者全乎D .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先大母婢,乳二世3. (2分)下列划线字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 吾从而师之C . 并吞八荒之心D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4. (2分)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合从缔交②流血漂橹③孝公既没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而崛起阡陌之中⑥蹑足行伍之间⑦天下云合而响应⑧百有余年矣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锄耰棘矜A . ①③⑧B . ①②⑤⑧C . ①③④⑨D . ⑥⑦⑧⑩5.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 为国以礼B . 浴乎沂,风乎舞雩C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 (2分) (2020高一上·鹤岗期末)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几乎已不再使用。

B .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 “为变徵之声”,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高二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周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周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防疫与疫苗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

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

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

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功能,被归结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

法于“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的描述都属首创。

《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药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

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高二郑州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二郑州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二郑州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翩跹起舞B. 踌躇满志C. 恣意妄为D. 咫尺天涯答案:C(应为“肆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中的。

C. 他总是不拘小节,但这次却因小失大。

D. 他们俩的关系,真是水火不容。

答案:B(A选项“老当益壮”用词不当,C选项“因小失大”与“不拘小节”矛盾,D选项“水火不容”用于形容关系,但“他们俩”应改为“他们”)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C(A选项缺少主语,B选项“不仅...而且...”使用不当,D选项“不再”使用错误)(以下选择题略,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的景象。

答案:秋天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元好问的《______》。

答案:《摸鱼儿》(以下填空题略,共7空)三、阅读理解题(共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憩也别有风味的。

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请简要概括。

答案:作者描绘了月光、青雾、荷叶和荷花的景象。

2. “月光如流水一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使月光的形象更加生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

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多部历史文献都指向齐故城西门外,不过没有言明究竟是在齐故城大城西门外还是小城西门外。

另有说法认为,稷下学宫在小城南门外,或稷山之下。

但中国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

而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齐故城小城西门外这处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献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发现,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

(如图所示)田氏代齐后,把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同时决定兴建稷下学宫。

如此,既把官学置于肘腋之处,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将之与中枢相隔,内外判然有别。

从这样的设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齐迁都与建设稷下学宫并举,争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摘编自蒋肖斌《稷下学宫遗址确认,那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材料二:为什么是在稷下学宫发生了百家争鸣?除了稷下学宫为学者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还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学术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其标志就是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道家、儒家和墨家。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虽占有备位“总统”的战略优势,但她的言行一再前合后偃,不仅失去了主导局面的先机,还沦落到各方面都不讨好的境地。

B . 即使是一个弱小、落后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民族尊严和志气,绝不是对列强的种种侵略要求只能俯首贴耳,顺水推舟。

C . 从个税简单的定义上看,个税无疑是每个人根据自己收入情况应该缴纳的税,是以个体为主。

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家庭收入水平却呈现良莠不齐的状况。

D . 村长非常关心村里的鳏寡孤独,经常嘘寒问暖,及时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

2. (1分) (2017高二上·应县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继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 . 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C . 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D . 据悉,德国之翼4U9525航班是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中坠毁,机上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涉嫌蓄意坠机。

3. (1分)根据各种应用文体的语言要求,下列句子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A . 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

(药品说明书)B . 因为乱砍滥伐,一座座挺拔的山变秃了,一条条清澈的河水变黑了……对此,林业、公安等部门要加强护林巡逻,对毁坏或纵容他人毁坏林木、盗伐滥伐林木以及殴打护林职员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查处。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Word版)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Word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考前须知: 1、名句默写连笔0分。

2、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观题必须答4--6条,否则,一律0分。

3、作文没结构或者连笔的一律35分以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

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

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

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

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然而,这一符号又随时变成一副面具,遮掩了行为主体的“本我”,进而导致了人的多重人格。

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自我生存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语文高二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杨万里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江上思绵绵。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牛渚: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洞庭:洞庭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夜泊牛渚,眼前所见是“江上夜泊船”的景象。

B. 诗人遥望洞庭山水,赞美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C. 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诗人以洞庭湖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人豪情的怀念。

2.请简要赏析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在牛渚夜泊时的心境。

4.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有哪些异同之处?5.请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1.D2.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的景色比作“白银盘”,将湖中的山比作“青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3.诗人在牛渚夜泊时,眼前所见的是江上夜泊船的景象,而遥望洞庭山水,又引发了对古人豪情的怀念,表现出诗人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4.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不同点:杨万里的《夜泊牛渚怀古》以洞庭湖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人豪情的怀念;而杜甫的《登高》则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感慨。

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2)以夜泊牛渚为背景,通过遥望洞庭山水,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古人豪情的怀念。

(3)情景交融,使诗歌更具意境。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秋日私语》秋天,是四季里最能触动人心的季节。

它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也没有冬天的纯洁宁静,却独有一种成熟的韵味,如同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静静地站在岁月的深处,微笑着回望过去,憧憬着未来。

解析:河南省郑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解析:河南省郑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解析:河南省郑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和语句的通顺流畅。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本题考查考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词语的正确使用和语法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C.峥嵘岁月中,革命先驱不忍山河受难,于暗淡世间振臂呐喊;血性儿女,或为守卫山河,喋血沙场;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筹谋交锋,甘做“隐形的守护者”。

解析:选项C中的词汇使用正确,语法结构完整,没有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A选项中的“嬉笑”一词不太合适;B选项中的“光怪陆离”一词不符合句子的语境;D选项中的“垂拱而治”一词不符合句子的语境。

因此,答案为C。

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回答问题时,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答案:(1)A.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描绘了一幅秋风吹动树木,海浪激荡翻滚的景象,营造出悲凉苍茫的氛围,为下文抒发忧思之情做铺垫。

B. “羁旅之思”是指长期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心情;“闺中绮思”是指家中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死别之恨”是指亲人永别、人生无常的悲痛之情。

C.这首诗以“别离”为主题,通过描写秋天和海浪的景象以及人物的动作和心理,表达了离别的悲凉和痛苦之情。

(2)A.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浮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

B.这两句诗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浮云”人格化,赋予了它以人的形态和情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的不可阻挡性。

(3)《夜雨寄北》通过想象描绘了凄冷阴雨的景象和盼望与家人团聚的情感,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通过描绘悲凉的秋景和送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悲凉和痛苦之情。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职场中有的人能力突出或情商很高,工作信手拈来,又常受到客户或老板的赞美,这就很可能招致其他同事的嫉妒。

B . 我们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相谈甚欢,却吝于与亲人面对面说上几句话,这是技术时代最大的不幸。

C . 每次做实验,王军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D . 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要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2. (2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建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

B . 古希腊时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维纳斯、持矛者、掷铁饼者这些千古不朽的雕塑,是由于艺术家对人的完美形体有一种衷心的迷恋。

C . 尽管仍持谨慎态度,但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利益攸关者”,并认为中国参与重大事务的国际协调,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也意味着必须得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D . 梁启超、顾颉刚这些学界巨擘都十分钦佩王国维,个中原因与其说是对王国维学识的赞赏,不如说是对王国维身上沉静优雅的知识分子风范的强烈认同。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而多数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

① 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② 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③ 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有不下百件之多④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⑤ 对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不下二十多种⑥《周礼》认为它是在礼仪活动中用来祭祀地神A . ③④⑥①②⑤B . ⑥③①②⑤④C . ③⑥④②①⑤D . ⑥①③②⑤④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9高三上·梅河口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散文的非对称原则要谈非对称,首先要回答何为对称。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2014—2015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曲解文意,“萧瑟、悲愁”错,清秋的性格特征是“疏朗”的、“爽朗”的。

)2.D(“它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过于绝对,原文是“仿佛本身就含有”。

)3.B(曲解文意,“不复存在”错,语言的暗示性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趣:催促。

)5.B6.D(“死于官任上”错,盖苗是辞官回乡之后去世的)7.(1)(盖苗)拿出糠饼来给官员们看,说:“济宁路百姓大都吃这个,况且连这种食物都得不到的人很多,难道可以坐视不救吗?”[5分;译出大意给2分;“示”(可译为“给……看”“给人看”等)、“率”(可译为“大都、一般”等)、“岂……乎”(可译为“难道……吗”“怎么……呢”等,反问句)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然而宰相对盖苗的怨恨始终未消除,等到盖苗一到任,立刻改任他为甘肃行省左丞,当时盖苗已经退休回到家乡了。

[5分;译出大意给2分;“解”(可译为“消除”“消去”等)、“比”(可译为“等到”“等”“及”等)、“致仕”(可译为“退休”“辞官”等)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①巧用叠词,“垂垂”,杨柳枝条低垂的样子;“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形象地描绘出杨柳随微风轻轻摇曳的迷人风姿;②动静结合,“杨柳垂垂”是静态描写,“风袅袅”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杨柳依依、春风袅袅的春意盎然的画面。

③妙用比喻,把刚刚出水的小小的“嫩荷”比喻成无数的青色铜钱,比喻新巧,形象地描绘出出水嫩荷的生动情态。

[5分;答出一点给2分(“妙处”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历经多年贬谪之苦归来后顿感物是人非、年华已老的伤痛(或“辛酸”“悲痛”“感伤”等)、凄凉(或“孤寂”“孤独”等)之情。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本事的失真[注]两宋笔记中记录了不少宋词本事,但绝大多数并不可靠,存在严重的情节失真。

宋学达《宋人词本事书写的虚构现象及其反思》一文认为,凡有大量细节描写者、凡以词句比附情节者皆应怀疑,但对于虚构与失真的原因则未作解释。

实际上,如若将视线转至笔记的整体写作意图与笔记的文体性质,能够相对适宜地解答笔记所载之宋词本事为何普遍失真的问题。

劝诫教化是北宋笔记的常见写作意图之一,相关笔记中便存在不少情节失真却足供劝诫的宋词本事。

王得臣于《麈史》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故事:李清臣于某夜梦至王陵舍,填写了一阕怪词。

后来他在王陵舍贬所辞世,临终方悟前梦之兆。

尽管此故事颇令人生疑,但一朝宰相卒于贬所的情节构成了完美的前后落差,与王得臣在序文里提到的劝诫世人福祸相倚的意图全然相契。

这段故事也被曾敏行记录于《独醒杂志》中,但主人公变成了贺铸。

情节失真,却能够满足传播苏门群体形象的笔记写作意图。

正是不同的写作意图导致了王得臣与曾敏行的记载差异。

至于本之写作意图而将原就失真的词本事予以新的篡改增删,则主要体现在流传于世俗社会的丽情词本事中。

由于词为艳科的文体传统,丽情故事本就是宋词本事的主流。

世俗作者对已经流传于世的词本事予以香艳化的改动甚至增添,可以扩大世俗社会的潜在读者,还可以实现其市场热销的写作或出版期待。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里记录了柳永身后归葬的故事,这段情节与叶梦得先前为柳永一生作出的评价“择术不可不慎”相契,还是希望读者不要重蹈柳永覆辙。

当这则笔记条目传入世俗社会后,遭到了世俗作者本之娱乐性的篡改增添,为柳永收葬的人变为了歌妓。

这番篡改确实于世俗社会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被冯梦龙敷演成一篇《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收入《喻世明言》之中。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济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节选自阁连科《黑猪毛白猪毛》)(1)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B .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C . 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D .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似着深巷里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的酒”,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20·静安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荀子从人性角度提出“不富无以养民情”,其生张与孟子“恒产决定恒心”的富民观相近。
C.“治人者”只要效法尧舜以天下为己任、就能实行善政,让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D.儒家的“富民、厚生”论不仅对古代社会意义重大,而且对当今治国安邦有更深远的意义。
【答案】1. D 题详解】
B.儒家认为“治人者”需优先考虑民生问题,对人民负有无可推卸的政治义务和责任。
C.禹、稷为代表的古圣王主动承担对人民的政治资任,是儒家眼中“为民父母”的典范。
D.《礼记·礼运》描述了儒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面貌,而“行大道”是其实现的物质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中国古代的人本哲学强调富民为前提,论证富民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突出表现。
中国古代有“儒如五谷”之说,喻示儒家对古代社会的重大意义,儒家“富民、厚生”论,就是这一意义在治国安邦上的重要体现,而其取向显然是追求社会整体与长远的利益。
(摘编自胡发贵、李宁《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儒家富民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民是俗家的核心关切,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本哲学中的“民本”“民生”思想。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而‘行大道’是其实现的物质基础”错,“行大道”意为施行儒家所追求的社会政治理想,并非物质基础。由全文可知,实现儒家所追求的社会政治理想的物质基础是“富民”。如文章第一段即说“富民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追求。富民在儒家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谓是其根本性关切”。
富民是治国安邦之基石。在儒家思想里,富民之所以为“政之急”,是因为它有着治国安邦的重要政治意义。富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儒家认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即孟子所谓的“恒产决定恒心”。这里的“恒心”,既指人的道德意识,也包含人们的社会认同和依礼循则的秩序观念。儒家认为此“恒心”与社会韵治、乱密切相关,缺乏“恒心”,社会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社会一旦出现“无不为己”的局面,当然也就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正是循此“恒产——恒心”的理路,孟子认为富民有着急切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盘锦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

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___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____”乃至面目全非。

要知道,(),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____。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我们________ 的经典语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清代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

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

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诗的真正模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无关大局伤筋动骨失之千里耳熟能详B . 无伤大雅遍体鳞伤一字千里耳闻则诵C . 无关大局遍体鳞伤失之千里耳闻则诵D . 无伤大雅伤筋动骨一字千里耳熟能详(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B .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C . 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D . 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A .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考前须知: 1、名句默写连笔0分。

2、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观题必须答4--6条,否则,一律0分。

3、作文没结构或者连笔的一律35分以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

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

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

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

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然而,这一符号又随时变成一副面具,遮掩了行为主体的“本我”,进而导致了人的多重人格。

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自我生存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

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变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变相碰撞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假设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失去了价值根基。

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

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文化与人文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这种人文失落必然滋生着文化的嬗变。

(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虚拟生存与全面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有关。

B、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

C、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D、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支配,人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漩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了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

B、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

D、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滋生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B、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两者可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

C、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D、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会使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

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

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

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

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 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 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B. 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C.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D. 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6. 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15分)熟藕汪曾祺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

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

酱菜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贵,包在荷叶里。

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白嘴就可以吃。

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

隔壁是杨家香店。

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家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

这家卖的东西真杂。

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

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

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

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

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帐,没有什么别的事。

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走到门口闲着。

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里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

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

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上了浆的纱条,叫做“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的。

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

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

刘小红从小爱吃零嘴,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

她最爱吃的是熟藕。

正对刘家绒线店是一个土地祠。

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

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