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
轴系结构 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ef84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d.png)
轴系结构实验报告轴系结构实验报告引言:轴系结构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轴系结构的实验研究,探索轴系结构在机械传动中的作用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轴系结构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3. 研究轴系结构的性能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轴系结构实验装置、测力计、转速计、示波器等;2. 实验方法:通过调整实验装置的参数,观察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轴系结构的性能。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1. 实验一:调整轴系结构的参数通过调整轴系结构的参数,如轴的直径、长度、材料等,观察其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轴的直径和长度对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而材料的选择则对轴的强度和耐久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2. 实验二:测量轴系结构的转速和扭矩利用转速计和测力计,测量轴系结构在不同转速和扭矩下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轴系结构的转速和扭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扭矩的大小对轴的变形和疲劳寿命有着直接影响。
3. 实验三:观察轴系结构的振动和噪声通过示波器和声级计等仪器,观察轴系结构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轴系结构的不平衡、松动和磨损等因素都会导致振动和噪声的增加,从而影响机械传动的正常运行。
四、实验讨论1. 轴系结构的优化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优化轴系结构性能的方法。
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加工精度要求,以及定期维护和检修等。
2. 轴系结构的应用轴系结构在机械传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发动机、工业生产线等。
实验结果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这些领域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和指导。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通过调整参数、测量性能和观察振动噪声等实验方法,我们对轴系结构的应用和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轴系结构的研究与应用[M]. 机械出版社,2010.[2] 王六,赵七. 轴系结构的优化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2008,30(2): 50-55.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轴系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优化轴系结构性能的方法。
轴系部件结构分析
![轴系部件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0ecd5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e.png)
轴系部件结构分析知识要点一、轴结构应满足的要求(1)要装在轴上的零件,要能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轴向或周向固定)(2)便于加工和减少应力集中(3)轴上零件要便于装拆二、分析结构的几个方面其结构是否合理,主要考虑:(1)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2)轴上零件的装拆;(3)轴的加工工艺性和减少应力集中等。
(4)轴承和轴的外伸端;三、分析结构的大致步骤:(1)从整体上看懂图中轴系结构的组成,了解传动件、轴承、端盖、箱体等件的分布情况;(2)按图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据轴结构的三个要求详细分析轴的各部分结构。
四、轴系结构常见错误(1)与轴支撑的转动件相关的问题:①轴上零件无双向轴向定位、固定。
②轴上零件无周向固定。
(2)与轴承相关的问题:①轴承要有双向轴向固定,并要能调整轴承游隙。
②定位轴承内圈的定位件(如轴肩轴环、轴套等)高度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不利于轴承装拆。
(3)与定位件相关的问题:①用轴套定位时,装零件的轴段长度超过零件轮毂长。
②用轴端挡圈定位时,装零件的轴段长度超过零件轮毂长;少防松装置;③用圆螺母定位时,螺纹大径超过零件的孔径;少退刀槽,少防松装置;④键过长。
有多处键联接时,键槽没有安排在同一直线上。
(4)与轴外伸端相关的问题:①端盖与轴间无间隙,引起动、静件相碰。
②外伸端无密封。
(5)与工艺有关的问题:①箱体、端盖、轴精加工面过大。
②轴直径不按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安排,零件无法装拆;③轴承用脂润滑时无挡油环;④用6、7号轴承时,安装方向没相对应。
练习1.下图为一输出轴的结构草图,要求轴上斜齿轮与轴向采用H7/r6配合,齿轮内孔径为¢65,宽度为80mm, 选用轴承内孔口圆角r1.5,内孔径为∮69mm,试回答下列问题;(1)轴段L1的直径为_______mm ,长度为________ mm (75,78,80)。
(2)为保证该轴能传递大载荷,承受冲击,齿轮和轴间应采用_________和______作周向固定。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6f6fff561252d381eb6e19.png)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轴系部件的结构形式、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工业要求装配关系及其
作用;
2)熟悉掌握轴、轴上零件的固定(周向固定、轴向固定)及定位方法;
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密封方式调整方法。
二、实验结果
1)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轴系结构装配简图(轴系7)
a)该轴系所选择的轴承类型是调心球轴承轴承的润滑方式为油润滑,采用
皮碗密封;适用于重(冲击载荷)(重、中等、轻)载荷高速度的场合。
b)说明齿轮如何实现轴向固定、周向固定;
齿轮9:由于齿轮与轴的径向尺寸相差不大,故采用一体化固接方式。
轴承8:外圈与轴端密封压盖2、内圈与轴肩实现轴向固定;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承8:外圈与端盖13、内圈与轴肩实现轴向固定;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结构15:紧定螺钉11联接同时实现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c)该轴系能否承受轴向载荷?如果能在图中标出该轴系能承受的轴向载荷的方向;如果有轴向载荷,该轴向载荷能否很大?
调心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不大的、任意方向的轴向载荷。
轴向载荷会使滚子变成单列,影响轴承寿命,因此轴向载荷不能过大,或应尽量避免轴向载荷。
d)该轴系结构如何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
旋转螺旋结构15使轴移动从而产生轴向运动,从而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
实验二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
![实验二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25d74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d.png)
实验二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
实验目的:
1. 掌握二轴系结构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
2. 理解二轴系结构的变形计算方法;
3. 了解二轴系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应变状况。
实验仪器和材料:
仪器:测量仪器、细尺、游标卡尺、弹簧表、万能电桥、计算机、显示器等;
材料:实验台、合金钢杆、板簧、应变计、固定夹等材料。
实验原理:
二轴系结构是由两根钢杆和一根板簧构成的结构体。
在外力作用下,两根钢杆会发生变形,板簧则会存储弹性能。
二轴系结构的应变状态是由变形和应力决定的。
在多数情况下,需要采用应变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来检验二轴系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状态。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组装2根钢杆和1根板簧,安装应变计,并在测量仪器上标上相应的标记。
2. 测量中都要求各自的静偏误、响应时间等均符合规定的误差范围,且测量过程中要细致、规范、标准化,不能随意操作。
3. 首先测量钢杆长度,安装测量仪器,然后进行拉伸试验(荷载小于设计荷载),记录每一次荷载所对应的变形量和应变计读数,最后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变形曲线和应变曲线。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二轴系结构的变形量、应变量和应力量。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了解二轴系结构的受力状况和应变性能。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二轴系结构的变形和应变情况,分析了该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弹性变形产生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的变形量和应变量基本符合预期,结构强度合适,满足设计要求。
这也为我们今后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实验二 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
![实验二 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bb09c4d5bbfd0a79567380.png)
实验二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轴、轴承、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功用,工艺要求,尺寸装配关系以及轴、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方式,巩固轴系结构相关知识。
二、设备与工具圆柱齿轮轴系、蜗杆轴系、蜗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大圆锥齿轮轴系等,每2个同学任选一种进行分析和测绘。
工具:钢尺、游标卡尺、内卡钳、外卡钳、铅笔、记录纸等。
三、要求1、轴系结构分析分析和测绘轴系实物或模型的结构,明确轴系结构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
了解轴的各部分的结构作用,形状尺寸,与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轴上各零件的用途,轴承类型、布置、安装调整方式,轴和轴上零件的定位及轴向零件固定方法,润滑和密封结构等。
2、画轴系结构装配图将测量各零件所得的尺寸,对照轴系实物,画出轴系结构装配图(图幅及比例自定)。
要求结构合理,装配关系清楚,绘图规范,注明必要的尺寸(如轴承间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零件配合尺寸)。
对支承的箱体部分只要求画出轴承和端盖相配合的局部。
四、实验步骤1、分析轴系结构并绘制轴系结构装配草图①打开轴系所在机器或模型的箱盖,仔细观察轴系的整体结构,观察轴上共有哪些零件,每一个轴上零件采用的是哪种定位方式。
②观察分析轴上每一个轴肩的作用,确定出哪些是定位轴肩,哪些为非定位轴肩,并分析非定位轴肩的作用。
③观察轴系结构所选用的滚动轴承的类型以及每个轴承的轴向定位与固定方式,观察轴系采用的轴承间隙调整方式、轴承的密封装置。
观察轴系的轴承组合,采用的是哪种轴向固定方式。
④观察分析每一个轴上零件的结构及作用。
⑤观察轴、轴上零件及其与相邻零件的装配关系,按比例画出轴系结构的装配草图。
2、测量有关尺寸①将轴系结构拆开并记住拆卸顺序,用钢尺与游标卡尺测量出阶梯轴上每个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判断各轴段直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判断每个定位轴肩、非定位轴肩的高度是否合适。
②观察轴上的键槽,判断键槽位置是否便于加工,测出键槽尺寸,检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机械零件实验三 - 轴系设计分析实验
![机械零件实验三 - 轴系设计分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d0ef0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f.png)
实验三轴系设计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功能;(2)掌握轴系结构设计基本要求;二、主要仪器设备(1)轴系实验箱(2)工具:钢板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三、实验原理圈骨架式密封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通常用于旋转轴,是一种旋转轴唇密封。
毛毡式密封富有弹性,可作为防震、密封,组织紧密,孔隙小,可作为良好的过滤材料。
甩油环+密封件用在轴承或齿轮的润滑。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1.选择的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认真分析;2.根据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箱中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部件结构设计。
3.安装完成后检查轴承结构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结构提出修改方案。
4.完成装配草图。
草图如下:五、轴系部件结构分析(1)轴系支点的轴向固定结构选择、特点及应用场合➢两端单向固定结构适用于温升不高的短轴。
为补偿轴的热伸长,对于深沟球轴承,在一端轴承外圈和端盖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对于角接触轴承,安装时应在轴承内部留有适当轴向游隙。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结构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支点距离较大的长轴。
➢两端游动结构适用于要求轴做双方向的轴向游动,而其轴向工作位置靠轴上传动件本身的限位作用来保证的情况。
(2)轴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原因及组合方式载荷较大时应选用线接触的滚子轴承;承受纯轴向载荷时选用推力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时应选用深沟球抽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时应选择角接触轴承;当轴向载荷比径向绒荷大很多时,常用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的组合结构;承受冲击载荷时宜选用滚子轴承。
转速高时.应采用点接触的球轴承,转速更高时,可采用超轻或特轻系列的轴承。
当轴承的结构尺寸、精度相同时,球轴承比滚子轴承径向间隙小。
在支点跨距大或难以保证两轴承孔的同轴度时,应选抒调心轴承。
具有调心性能的滚动轴承必须在轴的两端成对使用。
如果一端采用调心轴承,另一端使用不能调心的轴承,则不能起调心作用。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https://img.taocdn.com/s3/m/440bac36ad51f01dc381f158.png)
实验报告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项目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项目类别:指导项目课题类别:工程与技术科学主持单位:负责人:专业: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导师: 职称:立项时间:开题时间:结题时间:一、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二、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通过组装测绘为正确设计轴系部件打下基础.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2)轴上零件:(1)大直齿轮:(2)小斜齿轮:(3)圆锥滚子轴承 :(4)轴承:(5)轴承座:(6)轴承闷盖: (7)轴承透盖:(8)套筒:(9)圆螺母:(10)轴端挡板: (11)螺栓、螺母: (12)平垫圈、弹簧垫圈:(13)十字沉头螺钉:(14)挡圈、弹簧挡圈:(15)键:(16):石棉密封垫: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钢板尺。
四、实验前准备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33—1、表33-2、表33—3)中选择实验方案号。
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
3)绘出轴系结构装配草图(参考教材有关章节),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②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五、实验步骤1)选择fzx.0—30轴2)将键fxz.0-26和键fzx.0-27分别嵌入相应的键槽中,敲紧、固定。
3)将小斜齿轮和大直齿轮的槽孔分别对应轴上的键进行安装,固定。
4)在小斜齿轮左边装上轴套fxz。
0-24,再装入fzx。
0-29轴承定位圈。
5)将轴承隔套装在圆锥滚子轴承上,并将其套在轴承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用调整垫隔开。
6)用fzx。
0-31圆螺母将两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上,防止其松动、分离。
7)在大直齿轮的右边装上轴套fzx。
0-25。
8)在轴最右端装上圆柱孔调心球轴承。
轴系部件设计与分析试验指导书
![轴系部件设计与分析试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cd0b89dd88d0d233d46a46.png)
轴系部件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轴系部件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一、预习内容及准备1、轴的结构设计要求及轴毂联接方式;2、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选择;3、轴承部件组合设计;4、准备白纸、铅笔、橡皮、三角板等。
二、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2、熟悉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部件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轴承的调整、润滑和密封方法。
3、通过轴系部件的组装与测绘,学会对现有机械部件进行结构分析,培养结构设计能力。
三、实验设备1、轴系部件实验箱:内装轴、齿轮、蜗杆、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密封件、螺栓、螺母等;2、工具:游标卡尺、钢板尺、活搬手等。
四、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及轴系部件装配图示例1、轴系部件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见表1;2、为引导学生学会绘制轴系部件装配图,特给出了满足不同设计条件的三张示例(图1、2、3),并给出了不同密封装置示例图(图4)。
五、实验内容与要求1、每组二至四人根据教师给出的轴系部件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认真分析,充分理解设计要求;2、根据轴系部件结构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箱中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部件结构设计。
要注意:(1)合理选择滚动轴承类型;(2)根据支承方式(两端固定或一端固守、一端游动)确定轴承内外圈的固定方法;(3)根据润滑方式选择相应的轴承座及端盖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毛毡圈、橡胶圈);(4)考虑轴上零件拆装、固定、轴承间隙的调整等问题。
3、安装完成后检查轴承结构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结构提出修改方案。
合理的轴系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1)轴上零件定位准确、固定(轴向、周向)可靠;(2)轴上零件装拆方便,轴的加工工艺性良好;(3)轴承的固定、润滑及密封方式应符合给定的设计条件,轴承间隙调整方便;(4)轴受力合理,尽量减少应力集中。
4、轴系部件拆卸后,测绘各零件的实际结构尺寸,按1:1比例画出轴系部件的结构简图。
轴系结构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17c7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8.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轴、轴承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作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 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4. 学习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方法。
二、实验设备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2. 测量工具:300mm钢直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3. 绘图工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图板、绘图铅笔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与分析(1)仔细观察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中的轴、轴承及轴上零件,了解其结构形状、尺寸和装配关系;(2)分析轴的结构特点,包括材料、形状、尺寸等;(3)分析轴承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4)分析轴上零件的作用和工艺要求。
2. 设计与计算(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轴、轴承和轴上零件;(2)计算轴的直径、长度、转速、扭矩等参数;(3)确定轴承的型号、安装方式和间隙调整;(4)分析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法。
3. 组装与调整(1)按照设计要求,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组装成轴系;(2)调整轴承的间隙,确保轴承正常工作;(3)检查轴系装配的紧固情况,确保装配质量。
4. 测绘与绘制(1)根据轴系结构,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2)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装配关系、尺寸和标注;(3)标注轴承的型号、安装方式和间隙调整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完成轴系结构设计,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选择;(2)完成轴系结构的组装和调整;(3)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2. 分析(1)通过实验,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作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了解了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4)提高了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能力。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轴系结构设计,并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作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熟悉了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提高了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能力。
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
![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15121b02e87101f69e319558.png)
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一、实验目的1.通过拼装和测绘,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以及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了解并掌握轴系结构的基本形式,熟悉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功能和工艺要求。
掌握轴系零、部件的定位和固定、装配与调整、润滑与密封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根据选定的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按照预先画出的装配草图进行轴系结构拼装。
检查原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修改。
2.测量一种轴系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并绘出轴系结构的装配图,标注必要的尺寸及配合,并列出标题栏及明细表。
三、实验设备和用具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
2. 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轴端挡板、止动垫圈、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
3. 工具:活搬手、胀钳、内、外卡钳、钢板尺、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步骤1. 利用模块化轴段组装阶梯轴,该轴应与装配草图中轴的结构尺寸一致或尽可能相近。
2. 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
3. 检查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修改。
合理的轴系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1)轴上零件装拆方便,轴的加工工艺性良好。
2)轴上零件固定(轴向周向)可靠。
4.轴系测绘1)测绘各轴段的直径、长度及轴上零件的相关尺寸。
2)查手册确定滚动轴承、螺纹联接件、键、密封件等有关标准件的尺寸。
5. 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1) 测量出的各主要零件的尺寸,对照轴系实物绘出轴系结构装配图。
2)图幅和比例要求适当(一般按1:1),要求结构清楚合理,装配关系正确,符合机械制图的规定。
3)在图上标注必要的尺寸,主要有:两支承间的跨距,主要零件的配合尺寸等。
4)对各零件进行编号。
并填写标题栏及明细表(标题栏及明细表可参阅配套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轴系结构的装拆、测绘与分析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设备和用具四、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完成的作业1. 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12-2)中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号。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与分析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与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44ba9e680203d8ce2f24bf.png)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一、实验预习:阅读《机械设计》教材中有关轴与滚动轴承设计的内容。
二、实验目的:1、熟悉轴的结构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典型结构;2、了解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作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了解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4、培养分析与测绘能力。
三、实验设备:1、分析、测绘对象:1/4剖开的轴系典型结构部件模型14种;(见所附照片)2、测绘工具:300mm钢尺、游标卡尺、内、外卡尺;3、学生自备:铅笔、三角板、绘图仪器、A3白纸若干。
四、实验原理: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可靠并达到预期寿命以及整个轴系的正常工作,除了应正确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尺寸外,还应正确设计轴承组合。
轴承组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正确解决轴承的布置、安装、拆卸、配合、定位、紧固、调整、润滑和密封等问题。
通过拆装,了解传动装置中各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特点、固定方法与调整过程,进一步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的一般原理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合理拆装方法与顺序。
培养分析、判断和正确设计轴系部件的能力。
根据教具,仔细观察、分析轴上零、部件结构特点,按合理的拆装顺序逐一拆卸和安装,并绘出草图。
五、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轴上的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装配关系;2、用手转动轴,通过分析,确定轴承组合设计中轴承轴向固定方式;3、判断所测绘的轴系部件模型中滚动轴承的类型;4、在了解所测绘的轴系部件的结构特点后,进行测量,对照实物,先画出装配草图,再绘出轴系结构的正式装配图(可以CAD图);5、装配轴系部件,使其恢复原状;6、针对所测绘轴系结构进行分析。
六、实验要求:1、一人一组;2、先绘出装配草图,然后绘制正式装配图一张(大约按1:1绘图)。
草图和正式装配图均要交;3、正式装配图要求:图样画法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可不标尺寸,但相互有配合的零件表面之间注上配合尺寸线;给出个零件序号,写出标题栏和明细表;4、对于难以测量的有关尺寸,允许根据实物相对大小和结构关系估算出来,或利用标准查出来;5、分析报告:不少于150字,书写在A4打印纸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参考):a)你所测绘的轴系部件中,轴上有哪几个零件,作用各是什么;b)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c)轴承的选择与配置情况(轴承的类型、型号、支承方式等);d)轴承润滑方式;e)轴系的密封方法;f)你所测绘的轴系部件,原设计在结构上有无错误或不足之处,若有应如何改进。
轴系组成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报告
![轴系组成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976c3684254b35effd3485.png)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徐双满洪建平编机电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2011,9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一、工程应用与问题的提出轴系结构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由于轴系结构设计涉及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方面的问题较多,实践性较强。
为提高教学质量,强化轴系结构设计能力的训练,开展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任何回转机械大多都有轴系结构,轴系结构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很重要,如何依照轴的回转要求、决定轴系组成及支撑解决方案;依照功能要求决定轴系的整体组成结构;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周向定位设计,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设计出合理的的轴系,有必要熟悉常见的轴系结构。
图1轴的结构设计示意图通过实验能够熟悉和把握轴的结构和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大体要求,不仅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明白得与经历,还能够对同窗进行技法训练,培育工程实践技术,为后面的综合课程设计训练打好基础,还能够培育同窗的创新意识。
上图1所示为一典型的轴系组成结构示用意例。
二.实验目的1.深切了解及熟悉轴系部件的结构形式,熟悉零件的结构形状、工艺、作用;2.熟悉和把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组合设计的大体要求和设计方式;3.对所设计的组成方案,进行组装与测绘等操作的动手技术的训练。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实验箱所提供的零件,能进行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内有齿轮类、轴类、套筒类、端盖类、支座类、轴承类及连接件等8类100多个零件,见表一、表2。
零件名称件数零件编号零件名称件数零件编号1 直齿抡轴用支座(油用)2件2 直齿抡轴用支座(脂用)2件3 蜗杆轴用支座1件4 锥轮轴用支座1件5 锥齿轮轴用套环2件6 蜗杆用套环1件7 组装底座2件8 大直齿轮1件9 大斜齿轮1件10 小直齿轮1件表1:轴系轴上要紧国标件2.测量及工具: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活扳手、小橡胶锤等。
轴系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轴系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f2328dd4d8d15abe234efb.png)
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院系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轴系部件的结构形式、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工业要求装配关系及其作用;2.熟悉掌握轴、轴上零件的固定(周向固定、轴向固定)及定位方法;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密封方式调整方法。
二、实验结果1)绘制直齿圆柱齿轮轴系结构装配简图a)该轴系所选择的轴承类型是深沟球轴承,轴承的润滑方式为油润滑,采用间隙密封;适用于高速轻载的场合。
b)说明齿轮如何实现轴向固定、周向固定;齿轮由键和键槽周向固定,右侧由端盖、轴承、挡油板、套筒轴向固定,左侧由轴肩轴向固定。
c)该轴系能否承受轴向载荷?如果能,在图中标出该轴系能承受的轴向载荷的方向;如果有轴向载荷,该轴向载荷能否很大?该轴系能承受轴向载荷,轴向载荷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但不能很大。
d)该轴系结构如何对轴上零件进行轴向调整?该轴系可以通过调整端盖与箱体间垫片的数量进行轴向调整。
2)绘制圆锥齿轮轴系结构装配简图a)该轴系所选择的轴承类型是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的润滑方式为脂润滑,采用毡圈密封;适用于低速重载的场合。
b)说明齿轮如何实现轴向固定、周向固定;齿轮由键和键槽周向固定,右侧由端盖、右侧轴承、轴、左侧轴承、挡油板轴向固定,左侧由螺钉、弹簧垫片、挡圈轴向固定。
c)轴向载荷大小影响哪些轴上零件的选择?轴向载荷主要影响轴承和圆锥齿轮的选择,另外套筒和挡油板的剪切强度也要达标。
d)根据什么选择了该轴承的密封方式?该轴系用在低速场合,用脂润滑,用毡圈密封简易、效果好。
3)绘制蜗杆轴系结构装配简图a)该轴系所选择的轴承类型是角接触轴承,轴承的润滑方式为油润滑,采用毡圈密封;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
b)蜗杆轴的转速影响轴系哪些结构或零件选择?蜗杆轴的转速影响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高速选用油润滑、间隙或迷宫密封,低速选用油或脂润滑、毡圈密封;也会影响轴承的选择,高速选用角接触轴承,低速选用圆锥滚子轴承。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c2d1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f.png)
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报告摘要:轴系结构测绘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轴系结构测绘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并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掌握轴系结构测绘的基本技术,并应用于实际测绘工作中。
一、引言轴系结构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测绘实验,用于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该实验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程测量、机械设计和建筑规划。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轴系结构测绘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并展示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轴系结构测绘的原理和概念。
2. 学习使用测绘仪器和工具进行轴系结构测量。
3. 掌握测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
三、实验原理轴系结构测绘的原理基于坐标轴的确定和位置关系的测量。
常用的测绘方法包括:1. 方位角和倾斜角法:通过测量方位角和倾斜角来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方向。
2. 垂直测量法:通过测量垂直线的长度和角度来确定物体或系统的坐标轴位置关系。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测绘仪器和工具,如测角仪、测距仪、经纬仪等。
2. 设置测量基准点,并确定参考方向。
3.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方位角和倾斜角法或垂直测量法。
4. 进行实际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并标记测点。
5.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坐标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
6. 绘制测绘图纸或报告,展示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绘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目标物体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了测绘图纸或报告,并说明了各个坐标轴的方向和相对位置。
六、实验总结轴系结构测绘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测绘技术,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测绘的原理和步骤。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成功确定了目标物体的坐标轴方向和位置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轴系结构测绘方法在确定物体或系统坐标轴的方向和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的成功得益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仪器的正确使用。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760721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a.png)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轴系结构实验实验简介: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制造、装拆使用等要求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都结构尺寸,即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轴承是轴的支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已标准化,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轴承装置的设计。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进一步定性地对轴系设计结构理论进行深入了解。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实验目的:了解并正确处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间的相关关系,如轴与铀承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装拆及调整方式等,以建立对抽系结构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对轴系结构设计理论的理解。
面向专业:机械类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课内必做)计划学时: 2学时实验要求:A预习《机械设计》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内容;B预习《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中实验目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或说明,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没有预习报告者不能够进行实验;C 进行实验时衣着整齐,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操作规定等相关规定,服从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的指导与管理。
知识点:A《机械设计》课程传动轴内容;B 《机械设计》课程键、螺纹连接内容;C《机械设计》课程滚动轴承内容;D 《机械设计》课程齿轮传动内容; E 《机械设计》课程蜗轮蜗杆传动内容;F《机械设计》课程润滑、密封内容;G《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知识内容。
实验分组:1人/组《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一、概述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它与轴承孔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安装传动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联接轴颈和轴头的轴段称为轴身。
轴颈和轴头表面都是配合表面,须有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心得体会轴系部件分析与测绘体会
![心得体会轴系部件分析与测绘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10e364cb4daa58da0114a95.png)
轴系部件分析与测绘体会轴系部件分析与测绘体会实验二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轴、轴承、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功用,工艺要求,尺寸装配关系以及轴、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方式,巩固轴系结构相关知识。
二、设备与工具圆柱齿轮轴系、蜗杆轴系、蜗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大圆锥齿轮轴系等,每2个同学任选一种进行分析和测绘。
工具:钢尺、游标卡尺、内卡钳、外卡钳、铅笔、记录纸等。
三、要求1、轴系结构分析分析和测绘轴系实物或模型的结构,明确轴系结构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
了解轴的各部分的结构作用,形状尺寸,与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轴上各零件的用途,轴承类型、布置、安装调整方式,轴和轴上零件的定位及轴向零件固定方法,润滑和密圭寸结构等。
2、画轴系结构装配图将测量各零件所得的尺寸,对照轴系实物,画出轴系结构装配图(图幅及比例自定)。
要求结构合理,装配关系清楚,绘图规范,注明必要的尺寸(如轴承间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零件配合尺寸)。
对支承的箱体部分只要求画出轴承和端盖相配合的局部。
四、实验步骤1、分析轴系结构并绘制轴系结构装配草图①打开轴系所在机器或模型的箱盖,仔细观察轴系的整体结构,观察轴上共有哪些零件,每一个轴上零件采用的是哪种定位方式。
②观察分析轴上每一个轴肩的作用,确定出哪些是定位轴肩,哪些为非定位轴肩,并分析非定位轴肩的作用。
③观察轴系结构所选用的滚动轴承的类型以及每个轴承的轴向定位与固定方式,观察轴系采用的轴承间隙调整方式、轴承的密封装置。
观察轴系的轴承组合,采用的是哪种轴向固定方式。
④观察分析每一个轴上零件的结构及作用。
⑤观察轴、轴上零件及其与相邻零件的装配关系,按比例画出轴系结构的装配草图。
2、测量有关尺寸①将轴系结构拆开并记住拆卸顺序,用钢尺与游标卡尺测量出阶梯轴上每个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判断各轴段直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判断每个定位轴肩、非定位轴肩的高度是否合适。
②观察轴上的键槽,判断键槽位置是否便于加工,测出键槽尺寸,检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与分析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与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44ba9e680203d8ce2f24bf.png)
轴系结构分析与测绘实验指导书一、实验预习:阅读《机械设计》教材中有关轴与滚动轴承设计的内容。
二、实验目的:1、熟悉轴的结构和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典型结构;2、了解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作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了解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4、培养分析与测绘能力。
三、实验设备:1、分析、测绘对象:1/4剖开的轴系典型结构部件模型14种;(见所附照片)2、测绘工具:300mm钢尺、游标卡尺、内、外卡尺;3、学生自备:铅笔、三角板、绘图仪器、A3白纸若干。
四、实验原理: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可靠并达到预期寿命以及整个轴系的正常工作,除了应正确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尺寸外,还应正确设计轴承组合。
轴承组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正确解决轴承的布置、安装、拆卸、配合、定位、紧固、调整、润滑和密封等问题。
通过拆装,了解传动装置中各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特点、固定方法与调整过程,进一步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的一般原理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合理拆装方法与顺序。
培养分析、判断和正确设计轴系部件的能力。
根据教具,仔细观察、分析轴上零、部件结构特点,按合理的拆装顺序逐一拆卸和安装,并绘出草图。
五、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轴上的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装配关系;2、用手转动轴,通过分析,确定轴承组合设计中轴承轴向固定方式;3、判断所测绘的轴系部件模型中滚动轴承的类型;4、在了解所测绘的轴系部件的结构特点后,进行测量,对照实物,先画出装配草图,再绘出轴系结构的正式装配图(可以CAD图);5、装配轴系部件,使其恢复原状;6、针对所测绘轴系结构进行分析。
六、实验要求:1、一人一组;2、先绘出装配草图,然后绘制正式装配图一张(大约按1:1绘图)。
草图和正式装配图均要交;3、正式装配图要求:图样画法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可不标尺寸,但相互有配合的零件表面之间注上配合尺寸线;给出个零件序号,写出标题栏和明细表;4、对于难以测量的有关尺寸,允许根据实物相对大小和结构关系估算出来,或利用标准查出来;5、分析报告:不少于150字,书写在A4打印纸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参考):a)你所测绘的轴系部件中,轴上有哪几个零件,作用各是什么;b)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c)轴承的选择与配置情况(轴承的类型、型号、支承方式等);d)轴承润滑方式;e)轴系的密封方法;f)你所测绘的轴系部件,原设计在结构上有无错误或不足之处,若有应如何改进。
轴系测绘实训报告
![轴系测绘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dc10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9.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轴系结构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掌握测绘仪器的使用技巧,学会测量误差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二、实验背景轴系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轴系测绘是对轴系进行精确测量和绘制的过程,是轴系设计、加工和装配的重要依据。
本次实训以某型号减速器轴系为例,进行测绘实训。
三、实验内容1. 轴系结构分析(1)了解轴系的结构组成,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2)分析轴系的工作原理,掌握轴系传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3)了解轴系的结构特点,如轴的阶梯、键槽、轴承座等。
2. 测量工具及方法(1)测量工具:钢尺、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深度游标卡尺、角度尺等。
(2)测量方法:①直接测量法:利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轴的直径、长度、键槽宽度等尺寸。
②间接测量法:利用测量工具间接测量轴的弯曲、扭曲等形状误差。
3. 轴系测绘(1)绘制轴系结构草图,标注尺寸和配合要求。
(2)根据轴系结构草图,绘制轴系装配图,标注必要的尺寸和配合。
(3)绘制轴系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轴系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2.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对轴系各部件进行测量。
3.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4. 根据轴系结构草图,绘制轴系装配图。
5. 根据轴系装配图,绘制轴系零件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训,成功绘制了某型号减速器轴系的结构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图,达到了实训目的。
2. 分析(1)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轴系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了解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了工程素养。
(3)熟悉了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轴系测绘实训,使我对轴系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绘制轴系结构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图。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d3e3161ddccda38376baf1b.png)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轴系结构实验实验简介: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制造、装拆使用等要求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都结构尺寸,即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轴承是轴的支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已标准化,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轴承装置的设计。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进一步定性地对轴系设计结构理论进行深入了解。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实验目的:了解并正确处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间的相关关系,如轴与铀承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装拆及调整方式等,以建立对抽系结构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对轴系结构设计理论的理解。
面向专业:机械类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课内必做)计划学时: 2学时实验要求:A预习《机械设计》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内容;B预习《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中实验目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或说明,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没有预习报告者不能够进行实验;C 进行实验时衣着整齐,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操作规定等相关规定,服从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的指导与管理。
知识点:A《机械设计》课程传动轴内容;B 《机械设计》课程键、螺纹连接内容;C《机械设计》课程滚动轴承内容;D 《机械设计》课程齿轮传动内容; E 《机械设计》课程蜗轮蜗杆传动内容;F《机械设计》课程润滑、密封内容;G《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知识内容。
实验分组:1人/组《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一、概述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它与轴承孔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安装传动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联接轴颈和轴头的轴段称为轴身。
轴颈和轴头表面都是配合表面,须有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山东大学轴系结构的分析、拼装与测绘
![山东大学轴系结构的分析、拼装与测绘](https://img.taocdn.com/s3/m/403d20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3.png)
实验九轴系结构的分析、拼装与测绘一、概述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组合构成了轴系,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器的运转正常与否有着重大的影响。
1.轴及轴的设计轴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旋转零件和传递转矩。
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安装传动零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联接轴头和轴颈的部分称为轴身。
轴颈和轴头表面都是配合表面,其余则是自由表面。
配合表面的轴段直径通常应取标准值,并须确定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根据使用条件,合理地选择材料,确定主要尺寸,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自身及轴上零件的装拆、定位、固定以及加工工艺、维修保养等要求。
合理地确定轴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即从轴系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进行轴的结构设计,也称为轴的结构化。
通常轴的结构设计,应使轴系受力合理,有利于提高轴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有利于节约材料和减轻重量。
轴及轴上零件应定位准确、固定可靠、便于装拆和调整。
还应具有良好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并尽量避免应力集中。
2.轴承及其设计轴承是支承轴等回转零件旋转、并降低支承摩擦的零部件。
按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形式,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常用的滚动轴承已标准化,由专门的工厂大批量生产,在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依据寿命计算确定规格尺寸,并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
在分析和设计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时,主要应考虑:轴系的固定;轴承与轴、轴承座的配合;轴承的润滑和密封;提高轴系的刚度等方面问题。
显然,此时考虑的也应是整个轴系,而不仅仅是轴承本身。
3.轴系结构的分析与设计要求轴系结构的设计要求,主要应从以下5个方面来考虑。
(1)轴系的固定为保证轴系能承受轴向力而不发生轴向窜动,需要合理地设计轴系的轴向支承、固定结构,常用的轴系支承、固定形式有:①两端固定(又称双支点单向固定)轴系两端由两个轴承支承,每个轴承分别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系结构的分析与测绘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拼装和测绘,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以及轴承组合设计
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了解并掌握轴系结构的基本形式,熟悉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功能和工艺要求。
掌握轴系零、部件的定位和固定、装配与调整、润滑与密封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根据选定的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按照预先画出的装配草图进行轴系结构拼装。
检查原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修改。
2.测量一种轴系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并绘出轴系结构的装配图,
标注必要的尺寸及配合,并列出标题栏及明细表。
三、实验设备和用具
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
2. 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轴端挡板、止动垫圈、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
3. 工具:活搬手、胀钳、内、外卡钳、钢板尺、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步骤
1. 利用模块化轴段组装阶梯轴,该轴应与装配草图中轴的结构尺寸一致或尽可能相近。
2. 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
3. 检查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修改。
合理的
轴系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
1)轴上零件装拆方便,轴的加工工艺性良好。
2)轴上零件固定(轴向周向)可靠。
4.轴系测绘
1)测绘各轴段的直径、长度及轴上零件的相关尺寸。
2)查手册确定滚动轴承、螺纹联接件、键、密封件等有关标准件的尺寸。
5. 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1) 测量出的各主要零件的尺寸,对照轴系实物绘出轴系结构装配图。
2)图幅和比例要求适当(一般按1:1),要求结构清楚合理,装配关系正确,符合机械制图的规定。
3)在图上标注必要的尺寸,主要有:两支承间的跨距,主要零件的配合尺寸等。
4)对各零件进行编号。
并填写标题栏及明细表(标题栏及明细表可参阅配套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轴系结构的装拆、测绘与分析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和用具
四、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完成的作业
1. 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12-2)中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号。
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写出需要哪些轴上零件:
3. 绘出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参考教材图的形式),并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
2)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