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5-27 12:20

[关键词]棉花规划

中华商务网讯:

一.发展现状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

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一)生产发展迅速,总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生产有了长足的发

展。1984年全国棉花面积10384万亩、总产量62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加3085万亩和408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1年全国棉花面积7200万亩,总产量532万吨,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科技投入增加,单产提高。随着棉区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改革,多次

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化学调控、病虫防治等重大技

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八五”期间全国棉花平均单产为52.4公斤/

亩,“九五”期间达到67公斤/亩,2001年为73.9公斤/亩,位居世界第四。从三大

棉区看,西北内陆棉区单产最高,达到87公斤/亩,长江流域棉区为72公斤/亩,黄

河流域棉区为67.5公斤/亩。

(三)布局逐渐优化,集中度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有23个省(市、区

)的1100多个县(市)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

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0年全国1万亩以上的产棉

县547个,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4%和88%;10万亩以上的产棉县179个,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5%和70%。目前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2000年三大棉区的植棉面积分别占全国的30%、43%和26%,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38%和34%。

(四)品质不断改善,处于国际中上水平。目前,我国棉花品质在国际上处于

中等偏上水平,突出的优点是杂质含量少,短绒率低,可满足纺32-40支纱的需要

。三大棉区的情况是: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棉花纤维长度长,比强度高,但纤维偏

粗;黄河流域棉区纤维品质指标间比较协调;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色泽好,长度在2

9毫米以上,主体马克隆值级达a级,但比强度低。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1.全球纤维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00年全球纤维消费量5310万吨,比1999年

增长4.1%。其中,化学纤维3190万吨,占60%;棉花1980万吨,占37.3%。2001年全球纤维消费量5340万吨,比2000年增长0.5%,2002年将达到5550万吨。预计全球棉花消费量将从2000年的198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2330万吨。

2.国内棉花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我国棉花消费包括纺纱用棉、民用絮棉、其

50万吨、385万吨和400万吨。2001年达到500万吨,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25%。到2007年棉花需求及进口预测分析如下:

(1)纺纱用棉继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常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折纱占当年纱产量的1/3,内销占2/3。加入世贸组织,纺

织品及服装出口将继续看好。据测算,2005年纺织品出口将达到650-700亿美元,

2010年将达到800-1000亿美元。另外,国内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十五”期间,

按人口年均增长1200万人,新增人口按人均纤维消费量7.4公斤计,将净增纤维消

费量45万吨。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7年,全国纱产量将达到820万吨,按用棉比

例62%计算,需棉花530万吨左右。

(2)民用絮棉、其他用棉及棉农自留棉基本稳定。过去20多年,絮棉、其他

用棉消费比例逐年下降,由1978年占棉花消费总量的12.7%下降到1998年的1.39%,

目前消费量在7.5万吨左右。主要原因是床上用品的花样不断变换,化纤、羊毛、

丝等替代品增加;棉农自留棉基本稳定在25万吨左右。据此分析,未来几年絮棉、

其他消费及棉农自留棉将基本稳定在30万吨左右。

(3)国家储备急需补充。储备棉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

下,储备数量要保持棉花需求总量的30%左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控。目前我国还

未达到这一水平,急需补充储备。

(4)棉花配额不会全部成为现实进口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棉花最大

配额量为89万吨。从历史上看,我国是棉花净进口国。1950-1999年,共进口棉花

1052万吨,年均21.4万吨;同期出口498万吨,年均10万吨,年净进口11万多吨。进口量最大的1980年达到81万吨。从近几年棉花进口的情况分析,1995-1997年共

进口棉花217万吨,同期出口19万吨,净进口198万吨。从2002年的情况看,由于国

内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1000多元/吨,棉花进口困难。由此分析,棉花进口配额

不会完全成为实际进口量。但是,为了进行品质结构的调整以及部分出口产品品牌

的需要,适当进口一些高品质棉花,给国际市场留有一定的份额(消费量的5-10%

)还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2007年棉花需求量为550万吨。棉花供给可以立足于国内生产,灵

活运用国际市场进行结构调剂。

3.纺织工业对棉花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纺织品和服装是我国入世后具有竞争

优势及出口潜力较大的产品,从消费变化趋势看,高品质棉花需求空间日益增大。

服装将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棉纱由中低支向中高支转变,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

品消费潜力增大,消费层次进一步多元化,特别是城市消费更注重舒适化和高档化

,这些变化决定了对高等级棉花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

(二)竞争力分析

1.比较优势

一是单产高,生产成本较低,总量规模大。我国棉花单产“九五”期间平均6

7公斤/亩,2001年达到73.9公斤/亩,居世界第四(第一位澳大利亚为106.3公斤/

亩、第二位叙利亚为89.3公斤/亩、第三位以色列为82.3公斤/亩),是同期美国棉

花单产52.1公斤/亩的1.4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41.4公斤/亩的1.78倍。1997-1999

年,我国棉花亩均生产成本为379.27元,50公斤皮棉成本278.88元,同期美国分别

为488.5元和469.71元,分别比美国低22.4%和40.6%。2001年我国棉花产量532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