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析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另外,人类共有的一切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更是取之不竭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开发利用好语文校本课程就必须强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一、重塑教育理念,确立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主体地位

教育理念是当代改革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它是动态变化与发展的。重塑教育理念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校要认识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内在价值,从而加大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就学校而言,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顺利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二是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利用的内在价值,激发开发的内在动机,即要认识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从学校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是合理开发利用语文校本课程资

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首先必须进行需求评估,就是要寻找出为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而需要具备的语文素养与学生现有素养之间的差距,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简言之,需求评估就是“发现差距,解决矛盾”。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时应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出发,找到矛盾处,确定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确定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在分析学校的需求时应根据学校新课程改革开展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发展规划、考虑学校所处的区域位置、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与支持等;在分析学生的个体需求时,应考虑生源问题、关注教科书的特殊需求和学生意愿,按照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区别不同语文素养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利用不同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从而发挥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作用。

二、开发学生资源,找准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生长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建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至少有三种知识在涌动:教科书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师生共同创生出来的知识。因此,对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民主化和个性化的结合,教师只有从凝固的教科书中解放出来,由教教科书变成用教科书教,由施教者变成课程资源开发中平等的首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以校为本理念的具体化,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旨归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场所是学校,在开展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可以将下列三种形式的开发利用相结合。一是个体开发,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二是团体开发,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组、读书沙龙、家校团体、网上讨论群或微博等方式进行;三是网络开发,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进行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丰富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在遇到难题时可寻求网络的帮助,通过网络专家团队使学生与专家“面对面”。甚至可以把中学和大学对接,融聚各校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双向互动,为我所用,走向理论与实践的双赢,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教师既要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本校的课程资源,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树立向学生学习的理念。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当代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包括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认识观点。校本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志趣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讲“活课”,而不是用教科书和幻灯片讲“死课”;要鼓励学生质疑,课堂教学的新意多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疑问就是教师最大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三、紧扣评价维度,拓展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出彩点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

确提出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将综合实践活动调整到选修课程,专题教育列入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校本课程资源,必有其载体。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则是其主阵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可据此发展成出彩点。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开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科素养,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必修拓展课程是必修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方案》明确要求从国家选修课程模块中选用。主要是:《〈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其中,前两个选修模块列入高考自选模块考试范围。

对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利用,主要采取对原有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文本资料上的横向拓展和补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苏教版)为例,必修课资源是五个模块。其中,在《语文(必修二)》中删除《一个人的遭遇》,增加《边城》;在《语文(必修三)》中删除《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在《语文(必修四)》中增加《辛德勒名单》。除此以外,文本标明“节选”的有《劝学》《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听听那冷雨》《边城》

《离骚》《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报任安书》《逍遥游》等14篇。其次,标明“有改动”的有《十八岁和其他》《获得教养的途径》《想北平》《我心归去》《江南的冬景》《像山那样思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落日》《听听那冷雨》《长江三峡》《肖邦故园》《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等16篇。再次,可能“有删节”的有《烛之武退秦师》。这三种情况合计31篇,占了77篇文本总数的40.26%。可以说,这三种情况就为我们开发利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提供了研究的空间。如果将节选、改动或删节的部分还原,进行比照阅读,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甄别其变化前后的优缺点,有助于在一个整体话语背景下体味文本所蕴藏的深意。譬如,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原到整部正剧中进行鉴赏,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理解罗密欧最后刺死伯爵在朱丽叶身边服毒自杀的动机,对莎翁笔下人文主义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追求的伟大。当然,也可以把作者的相同主题下的作品进行系列化梳理,譬如,学习了海明威《桥边的老人》后,可以把他反战主题的作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剧本《第五纵队》归类后进行比较阅读,我们会发现海明威始终难以摆脱那恶魔般的战争记忆,他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同时也表现出了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这正是“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底色。我们还可以把语言风格相类似的作品进行系列化梳理。还是以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为例,他笔触冷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