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领域的著名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4ae56600010005oo
MIT
MIT的凝聚态理论组里面做高温超导的教授有Patrick Lee, 文小刚(Xiao-Gang Wen ),和刚刚加盟的Todadri Senthil,前两位在本版介绍过无数次了,这里就不说了
。Senthil是Sachdev的PhD,他在Santa Barbara做Postdoc的时候跟Matthew Fishe r (UCSB)合作的一系列关于Z2规范场论、电荷分数化和拓扑序的工作使他很快成名
,他现在的研究重点是寻找各种强关联体系中的分数化和拓扑序。除这三位教授之
外,MIT凝聚态组里还有两个postdoc从事高温超导的研究,Motrunich和Vishwanat h,都是Senthil小组的,后者是MIT的Pappalardo Fellow。
Stanford
Stanford只有张守晟(Shou-Cheng Zhang)和Rob Laughlin从事高温超导的研究,前
者的SO(5)模型名气很大,后者的任意子超导名气很大,但基本上已经被实验排除了
。SO(5)倒是还在坚挺,因为张守晟会不断修改他的理论,以适应实验。Laughlin在
三年前跟别人合作提出来所谓的DDW模型,去年又独自抛出了一个Gossamer超导体的概念,不过没有引起太多注意。Laughlin一直关注高温超
导,也有不少想法,但写paper很少。
90年代超导实验的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可能是丁洪、Norman、Randeria发现赝能隙
的那篇, 是发表在1996年的Nature上的,我去年查的时候这篇文章已经被引了600多次了。沈志勋(Stanford)的发现赝能隙的那篇,也就473次而已。
沈志勋在高温超导国际会议上获得了昂纳斯奖,以表彰他在用photoemission研究高
温超导电性质方面的工作,其实丁洪也不差。可能是因为这个,据说俩人关系不睦
,很可惜。
Princeton
一提起Princeton大家就会想到Anderson,不过我不想说他。我想说的是年轻的Shi vaji Sondhi,这个印度人和法国人Moessner合作在寻找Anderson提出的RVB和spin liquid方面做出了很值得重视的工作,最近三年里很多研究小组在各种Heisenber
g模型上寻找spin liquid和分数化,其中Sondhi贡献很大。
单纯地通过看他们的paper来了解他们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你目前并无研究经验,无法判断某篇paper是否重要以及对错。
paper多不代表牛,因为可能都是无价值的;paper被引用多也不代表牛,因为可能
这篇paper是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的;曾经做出了不错的工作也不代表牛,因为他可
能是在该项研究中处于次要地位,等他自己做了professor,反而表现不出强的独立
科研能力。
Princeton的教授中,我个人认为理论的应该跟F. D. M. Haldane,他最近几年pap
er很少,他的研究高峰是在80年代。虽然他不够活跃了,但是他的open,insight和experience是数一数二的。Anderson已经80岁了,Sonhdi则能力欠缺,至今没有做出过特别值得一提的工作,估计以后也够戗。
实验的首推N. P. Ong,他在高温超导的输运性质测量方面基本上是世界第一,物理
直觉极好,而且很喜欢中国学生。崔祺当然比他名声更大,但是他只做量子Hall效
应,这个领域的基本问题已经搞清楚了,论前途远不能和高温超导相比。Ong是有可
能在高温超导领域做出获得Nobel奖的工作的。
Boris Altshuler获得了去年的Olive Buckley奖,也是非常出色的, 但我没有认真
的读过他的paper,所以无法判断.Altshuler最近几年仍然活跃,主要是无序体系
方面。
你去跟他的话,有一个重要的题目可以做,就是二维体系的metal-insulator转变.1979年,Abrahams和Anderson等四人用标度理论,预言二维不可能存在MI转变,随后Altshuler就把这个结论推广到存在相互作用情况,这也是他的得意工作之一。但
是1995年,几个苏联人发现了二维体系的metal态,与上述理论不符。
这是一个重要发现,随后人们提出了十几种理论机制去解释,但都不正确。Altshu
ler也提出了一个机制去解释。你去了可以做这个题目,呵呵。
如果有人做出了这个题目,那他就可以和发现这个现象的Kravochenko一起获得Buc kley奖了,嗯。
UIUC
UIUC物理系做理论凝聚态的人很多,而且搭配合理。如果想做理论强关联,有刚刚
获得Nobel prize的Leggett,还有Fradkin、Phillips、Stone,想做计算物理;也
有Ceperley这样的计算物理大牛和Goldbart;想做统计物理和重整化群,则有Gold enfeld;如果你喜欢怀旧,可以去找Pines和Baym,
他们会告诉你五十年前物理学里发生了什么事件。Fradkin一直从事高温超导和分数
量子Hall效应的工作,Phillips最近几年在做二维的金属绝缘体转变和超导-金属
-绝缘体转变,是活跃又有思想的人。相对来说,Stone就不太活跃了。去UIUC,可以有很多选择,而且UIUC有非常出色的实验学家,比如因确定了高温超导能隙对称
性而获得Buckley奖的van Harlingen,还有最近刚刚窜红的Yazdani,跟这些实验学
家们接触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是 UIUC 和 Princeton 呢?
这个不好比较了,Princeton似乎喜欢养老,UIUC则有不少正当年的活跃分子。Pri nceton的一个突出优点是高能物理特别强,如果对高能和凝聚态均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