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作者:刘丹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2年第03期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致来说可以从四个角度理解:其一,复合性,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
其二,区域性,是一种行政区域型的区域经济。
其三,特色性,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
其四,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及体系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因为农业的基础性作用,相对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它在县域经济中的权重比较大;而立足于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工业则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同时,兼有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非农部门经济。
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方面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县域范围内的社会和经济的全局发展。
县域经济从产业结构看包括县域内的各次产业;从空间结构看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看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
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展开,第一个角度,县域范围内各个经济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第二个角度,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讨论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从第一个角度着手,具体而言包括: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不同县的经济应如何发展,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适合自己县的产业政策,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县域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侧重于对县域经济技术条件和效率的分析;县域产业发展,我们知道,农业依然是县域的基础,工业依然是县域的主导,服务业是县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做好三者的权衡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省各市经济排名及河南108县经济排名(是河南的一定要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啊)[资料]
1.郑州作为省会,天时地利,其优势显而易见,当老大再正常不过了!不必多说!2.洛阳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很厉害!不过空气质量在全国城市中竟然是后十名!!这也是因为其工业基础雄厚啊!不过,很多专家表示,从长远考虑,其发展前景不是太容乐观!3.焦作近些年发展很好的一座城市,以煤炭等重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最近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城市干净整洁!与同样重工业出身的平顶山要好!河南第三城应该是她的!不过可能有很多兄弟城市不服气!全国综合竞争力79名!人均GDP68名!焦作的前景应该很好!在未来的中原城市圈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4.安阳工业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正在建设邯安机场,更给其增加优势!且位于石家庄郑州之间,利于发展!安阳与邯郸虽然是邻居,但是两座城市的竞争关系更为明显,南边东边不远的鹤壁,濮阳也对其有挑战!不过全国竞争力第82,河南第四说明她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人均GDP较低!应该是个拥挤的城市!5.平顶山工业基础与焦作安阳相当,但是其他方面不如焦作突出!交通也不是十分便利!能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也不容易!在全国城市各种排名中,平顶山都不靠前,甚至比不上鹤壁,漯河,濮阳等规模小点的城市!6.漯河内陆特区,但是涂有虚名!和省内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但是近年发展迅速成为豫中南重要城市!名牌产品多!有利于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城市漂亮!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前途光明啊!7.鹤壁被河南人自己遗忘的城市,5年前在河南倒数城市,但现在发展迅速!河南100大企业,鹤壁与安阳,南阳一样拥有五个排在全省第六!全国城市竞争力109名!人均GDP全国第87,超过安阳,平顶山等城市!但是全市仅有100多万人口使她发不出太多声音,人气不足啊!不过鹤壁新区建设的很好!也是河南未来重点发展城市!8.新乡什么都不怎么突出,但是什么都怎么差!中上水平!、9.南阳文化城市,但是比较闭塞!人口太多!10.济源人口少,底子薄,但是发展快!什么都不错!后起之秀!人均值比较高!11.商丘交通发达,却不懂得利用!永城独立了(省管县),商丘……不过那么好的地理位置发展不起来没有理由啊!哈哈!12.濮阳角落里的城市!美丽的园林城市!缺乏工业基础!工业兴市,仍须努力!13.许昌北有郑州,南有漯河,许昌就显的失色了!14.开封没落的城市!河南最新百大企业,开封一个都没有!天啊!但是开封的名气大!优势很多,好好利用应该会有很好发展!15.三门峡工业较好!但是污染严重!水坝将要废弃!三门峡何去何从?16.信阳宁西铁路的建设会给信阳的发展加油,但是信阳的工业真的不怎么样!17.驻马店比周口交通位置好!要努力啊!18.周口总量都不错!但是人太多!几乎什么都在后面!河南108县经济排名:1 巩义市2 荥阳市3 新郑市4 新密市5 义马市6 登封市7 偃师市8 栾川县9 沁阳市10 新安县11 长葛市12 孟州市13 舞钢市14 新乡县15 渑池县16 禹州市17 中牟县18 博爱县19 林州市20 修武县21 灵宝市22 永城市23 伊川县24 武陟县25 安阳县26 温县27 淇县28 许昌县29 西峡县30 汝州市31 辉县市32 汤阴县33 镇平县34 鄢陵县35 襄城县36 濮阳县37 长垣县38 宝丰县39 孟津县40 桐柏县41 陕县42 项城市43 邓州市44 汝阳县45 新野县46 鹿邑县47 唐河县48 尉氏县49 罗山县50 宜阳县51 遂平县52 新县53 临颍县54 滑县55 卫辉市56 淅川县57 获嘉县58 西平县59 潢川县60 确山县61 洛宁县62 固始县63 沈丘县64 嵩县65 息县66 郏县67 光山县68 平舆县69 叶县70 浚县71 虞城县72 延津县73 商城县74 内乡县75 淮滨县76鲁山县77 郸城县78 泌阳县79 原阳县80 夏邑县81 民权县82 方城县83 西华县84 上蔡县85 南召县86 清丰县87 舞阳县88 范县89 南乐县90 扶沟县91 通许县92 开封县93 宁陵县94 卢氏县95 封丘县96 柘城县97 汝南县98 内黄县99 睢县 100 正阳县101 商水县102 太康县103 兰考县104 台前县105 杞县 106 淮阳县107 社旗县 108 新蔡县。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总第105期)J ou r nal of t h e Par t y Scho 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ei叫Com m i t t e e N o.3,2010(Sum,105)市情省情研究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冉朝霞(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42)摘要: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
实现中原崛起,既要靠中心城市的带动,又必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从而为实现中原崛起构筑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发展不快,质量、效益也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二是观念的制约,三是经济环境的制约。
河南县域经济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下大力气。
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各项治本措施,同时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视野,努力做到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河南县城经济;存在问题;解决途径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3—0098—03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
实现中原崛起,不仅要靠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带动,也要靠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原崛起构筑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发展不快,质量、效益不高。
为此,有必要查找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体制和政策的制约。
第一,财政体制不到位和政策不合理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财权和事权不对称。
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集中表现为财权层层向卜集中,而事权却不断下放。
二是财政转移支付不规范。
财政转移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县乡财政转移支付不透明,暗箱操作,助长了不正之风。
三是调动县乡财政建设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县乡财政建设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背景介绍: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内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河南省县域经济现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县域经济现状分析:1.1 城市与农村差距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城市与农村差距。
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环境,而农村地区受制于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2 产业结构单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导。
这意味着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1.3 人才流失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流失。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普遍流失到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了人才的稀缺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问题与挑战:2.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河南省的一些县域地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2 缺乏创新能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突破,无法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
2.3 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投资的难度较大,导致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发展建议: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3.2 鼓励创新创业为了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河南省应该鼓励创新创业。
建立创新创业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环节在县城;推进“三化”协调,坚实根基在县城;全面建成小康,重点难点在县城;实现“中原梦”,光荣使命在县城。
县域经济是宏微观经济的结合部位,也是农村、城镇经济的连接,是河南省全面脱贫攻坚的主阵地。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成效,但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呈现两极化等问题,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迫在眉睫。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地域特征。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总人口达10,906万人,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
河南省共有18地市,105个县(市),一半以上地处中原地区,其次是丘陵地区,山区数量最少。
地理和自然条件上,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平原地区面积较广,拥有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工农业的发展;交通上,四通八达,兼具陆运和空运;文化上,九州之心、文明之源,是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二)产业结构。
通过河南省2019年统计年鉴可知,2018年县域生产总值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不平衡、不协调,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河南省县域生产总值31,920.8亿元,同比增长6.84%。
其中,第一产业37,11.76亿元,增长2.39%;第二产业15,408.84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12,500.11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颐48.73颐39.53,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
相比2017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河南省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了2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三)收入状况。
河南省105个县(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1.3万耀3万元之间,38%的县(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所提高。
河南省县(市)平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的收入差距为1.39万元,同比增长8.11%,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21 年 01
第 2期
4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 EARCH AND DEVELOPM ENT
Vo . 0 No 2 I3 .
Apr .201 1
河 南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研 究
王 去之
( 河南 省 信 息 管 理 学 校 , 州 4 00 ) 郑 50 8
想, 并力争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 体现了省委 、 省政府对 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县域财政收入增长 的强大拉动力 。
112 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随着各县( ) .. 市 大力发展
工业 , 积极 推 进 工 业 化 进 程 , 业 成 为推 动 县 域 经 济 发 工
县域经济 已经脱离了仅依靠农业来推动 此, 发展壮大河南县 域经济对建设 中原经 济区、 进河 展的主导力量 , 推 南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现代化进程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 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20 09年 , 河南县域工业增加值达
自20 年 以来 , 05 县域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 1% 以上 ; 8 县域 20 09年 , 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4 98 亿元 , 1 3 .3 有 0 个县( ) 市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 1 0亿元 , 最高 的达 到
1 .5亿元 , 58 5年来 , 年均 增 长在 2 % 以上 。 2
1 河 南 县域 经 济 发 展 的现 状 与 问题
1 1 现 状 .
河南 县域 民营经济 发展迅 改革开放 3 O年 来, 河南面貌发生 了巨大变化 。特 制经济发展政 策的支持 下 , 已经成 为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主要 力 量 , 现 出 一 批 规 涌 别是党的十七 大以来 , 河南 高度重视县域经济 发展 , 创 速 ,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河南县域经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县市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动能。
其次,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各县市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看,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基础设施水平不够完善等。
因此,下一步,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县域经济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原崛起的坚实基石——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配 收 入 12 8元 ,农 民 人均 纯 收 入 7 8 11 0 8元 。 县域 经 济 成为 河 南经 济 发 展 中最 具 活 力 的爆 发 点 、增 长点 。
域 经 济 一 直 保 持 高 速 增 长 ,综 合 实 力不 断 增 强 ,质 量 效 益 著 提 高 。主 要 表 现 为 “ 个 突 破 ” 六 :一 是 2 0 07 年 县 域 生 产 总 值 突 破 1万 亿 元 ,达 到 1 6 44亿 元 , 02.
比 20 0 2年 增 长 9 .% 。 占 全 省 生 产 总 值 的 比重 达 到 91
1 0位 。 在 第 7届 中部 6省 百 强 县 ( )排 位 中 ,河 0 市
II .
《
《 政策》2 O O 8年第 6期
维普资讯
南省 占了 4 2个 ,其 中在 前 1 0位 中 占 了 6个 。我 们 这 次考 察 的巩 义市 ,2 0 0 7年 G P达 到 2 94亿 元 ,增 长 D 8.
贡 献 率 达 到 7 % ;二 是 县 域 工 业 增 加 值 突 破 5 0 7 0 0亿
元 ,达 到 5 2 4 7亿 元 , 比 2 0 0 2年 增 长 1 29 占 县 域 5 .%,
5月 9日一 l 1日,省 委 书记 罗 清 泉 、省 长 李 鸿 忠 .率
领 湖 北 省 党 政 考 察 团 ,赴 河 南 省 进 行 了 为 期 三 天 的 学
断 增 强 ,成 功 实 现 了 由传 统 农 业 大 省 向全 国 重 要 的经
济 大 省 和 新 兴 工业 大 省 的 历 史 性 转 变 迈 上 了 建 没经
济 强 省 、文 化 强 省 的 新 征 程 。2 0 0 7年 全 省 生 产 总 值 达 到 1 0 81亿 元 ,居 全 国第 5位 :地 方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55.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分析
方 面 能 够 为 县域 经 济 发 展 提 供参 考 建 议 。由于 县 域 经 济 的 综
圈1 评价指 标体系
合性、 复杂 性 以及 各 学 科 研 究 切 入 点 的 差 异 性 , 究 方 法 亦 多 研 种 多样 。
C A S E
O 5 l U l 5 Z U Z 5
其 中 : 为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 综 合 经 济 实 力 ; : 农 A B为 B为
平 顶 山 市 周 口 4
Lb l a e
N +一 um
1 2
+ …
+ 一
一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市 1 一 6 +
三 门峡 市
一 +
第一类为 : 郑州市、 平顶 山市和周 口市 , 属于楼宇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 的城市。
市 , 些 城 市 楼 宇 经 济 发展 水 平 较 低 。 这
商 焦
许
丘 作
昌
9 一 J + 4 + 市 l 一 f
市
市
8
1 0
J
f
I
+ 一 一 ~ -- 一 - +
由以上分析可 以看出, 河南省从整体上和全 国其他 省市相
比 , 平 处 于 中下 水 平 , 于 全 国平 均 水 平 , 其 是 和 上 海 、 水 低 尤 北
水平 ; 。 国 内生 产 总值 ( 元) 为 利 税 总额 ( ) C 为 社 价值 ( C为 万 ; 亿元 ; 3 如表 2 示 ) 所 。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 元 ) C 为地 方 财 政 收 入 ( 元 ) C 为 工 万 ;4 万 ;5 表 2 县域 经 济 发 展水 平 评 价 值 县 域 经 济发 展 水 平
浅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引言河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浅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应的对策。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河南省下辖的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河南省县域经济总体上仍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县市发展相对较慢,存在发展落后等问题。
此外,河南省的县域经济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培育。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为了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模式:1. 传统产业升级模式河南省许多县市的经济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农业和重工业。
传统产业升级模式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升级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引导资金和人才进入传统产业,推动升级。
2.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指将相关产业集中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河南省可以通过培育和发展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的集聚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政府可以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入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产业链的衔接,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
3. 创业创新模式创业创新模式是指鼓励和支持创业者进行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省可以加大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科技人才等群体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政府可以提供创业补贴、创业孵化器等支持措施,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三、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针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引导资金和技术向县域倾斜为了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入更多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
政府可以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设立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机构,鼓励企业和机构向县域投资,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河南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河南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郭社霞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河南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对河南发展大局的影响至关重要。
客观分析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成效,指出了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对策,旨在推动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具有河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词: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
以河南的实际情况来看,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故县域经济对河南发展大局的影响至关重要。
2021年,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必须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然而,长久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离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还需努力。
鉴于此,本文对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和对策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成效河南省政府十分关注县城经济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成绩斐然,无论是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还是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这为河南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先,根据《河南统计年鉴》的相关指标,河南县域经济达到了3.4万亿元,占全省GDP的61.35%,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此外,全国GDP超过400亿元的有41个县,相当于全省县总数的40%。
河南人均GDP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到2020年,每个县级市的平均GDP达到5万元左右。
其次,继续加强金融力量[1]。
税收是地区经济力量的间接反映,例如,2020年,河南县级财政年度总收入为1717亿元,比过去5年增加了513亿元。
再次,不断进行工业布局的优化。
“十三五”时期,河南通过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全县工业结构的最优化。
例如,在2020年,河南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是0.45万亿元,二三产业的产值是1.5万亿元,第三产业的产值是1.4万亿元,产业比重从2016年的14:51:35,上升到13:44:43,总体上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2]。
河南省108个县(市)经济排名
1 河南县域经济排名,看看自己的家乡如何河南日报报道:3月20日,全省108个县(市)2005年经济发展座次表出炉,各县(市)竞相发展的态势一目了然。
这次县域经济评价监测工作,是按照2003年制定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监测方案》进行的,评价采用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权重均保持不变。
据了解,指标体系包括GDP、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13项经济指标,其中既有总量指标,也有人均指标;既有生产指标,也有效益指标和政府、居民收入指标;既有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也有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既有单项指标,也有复合指标。
通过这一指标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监测,能够较为全面、科学地反映各县(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08个县(市)的位次是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监测方案》确定的指标体系、统计口径、权重对其2005年经济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后排出的。
具体位次如下:1 巩义市28 镇平县55 汤阴县82 商城县2 新密市29 辉县市56 郏县83 范县3 荥阳市30 武陟县57 滑县84 上蔡县4 新郑市31 淇县58 叶县85 确山县5偃师市32 西峡县59 息县86 封丘县6 义马市33 长垣县60 内乡县87 扶沟县7 登封市34 鄢陵县61 舞阳县88 洛宁县8 栾川市35 宝丰县62 南召县89 新蔡县9 新安县36 襄城县63 鲁山县90 内黄县10 沁阳市37 新野县64 潢川县91 太康县11 林州市38 陕县65 卫辉市92 正阳县12 禹州市39 项城市66 遂平县93 汝南县13 灵宝市40 临颍县67 鹿邑县94 郸城县14 孟州市41 固始县68 嵩县95 开封县15 渑池县42 获嘉县69 西平县96 南乐县16 长葛县43 邓州市70 通许县97 睢县17 新乡县44 唐河县71 浚县98 西华县18 博爱县45 濮阳县72 杞县99 虞城县19 伊川县46 延津县73 方城县100 泌阳县20 舞钢市47 尉氏县74 卢氏县101 原阳县21 修武县48 淅川县75 汝阳县102 民权县22 温县49 桐柏县76 沈丘县103 台前县23 许昌县50 光山县77 淮阳县104 社旗县24 安阳县51 新县78 夏邑县105 柘城县25 中牟县52 孟津县79 平舆县106 商水县26 永城市53 清丰县80 兰考县107 宁陵县27 汝州市54 罗山县81 宜阳县108 淮滨县。
汝州市经济发展状况
汝州市经济发展状况汝州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该省重点发展的县级市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汝州市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汝州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经济概况汝州市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综合性经济,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农业、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同时,汝州市地处交通便利的区域,依托交通优势发展了物流业,成为全省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
二、工业发展汝州市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工业发展迅猛。
截至目前,该市建设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涵盖了冶金、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
尤其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汝州市工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发展汝州市位于河南省的农业重要区域,农业发展一直是该市经济的支柱。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汝州市积极引进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枸杞、核桃、草莓等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
四、服务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汝州市的服务业也迅速发展。
旅游业成为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得益于汝州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
同时,汝州市政府也加大了文化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其成为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五、投资环境作为一个逐渐崭露头角的经济强市,汝州市一直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本地和外地企业来投资兴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提供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六、面临的挑战尽管汝州市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产业结构仍然不够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其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汝州市的企业需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此外,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也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七、未来发展展望展望未来,汝州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创新、科技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引进高端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兰考经济发展现状
兰考经济发展现状
兰考县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省会郑州市的西南部。
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兰考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从农村经济转型到产业结构升级,兰考县的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改善。
首先,兰考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迅速。
该地具有较好的农业资源条件,这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兰考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以及改良种植品种和增加农产品产量来提高农业效益。
例如,兰考县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逐年增加,成为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供应重要来源。
其次,兰考县积极发展工业产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兰考县在工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兰考县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这些园区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新能源等领域为主,不仅为兰考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地方经济增加了很大的税收收入。
第三,兰考县注重发展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兰考县积极发展旅游业、物流业、教育和医疗等服务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便利服务。
同时,兰考县还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交通、通信和电力等基础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兰考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农业
产业的发展为兰考县的经济奠定了基础,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
兰考县将继续积极探索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发展水平。
豫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
Ke r s:o nye o o ;tts q et n;o ne e ue y wo d c u t c n my sau ;u s o c u tr a rs i m s
1 豫南地 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I I 现状 .
口创汇 1 5 美元 。 2 8万
第l 9卷 第 农业 高等专科 学 校学报
J un lo iy n r utrlC U g o r a fX n a gAgi l a o e e c u
V L 1 . 0 9 No 1
Ma . 0 r 2 o9
3月
豫 南地 区县 域 经 济发 展 现 状及 策 略
e o o a e ma e r p d d v lp n .S e e s r e p n rfr ,s mu ae e o o c vtl y r moe t e i - c n my h v d a i e eo me t o i i n c s ay t d e e om ts o e t l t c n mi i i .P o t i at h n d sr z t n o g iu tr u t a l ai fa r l u e,s e g h n te rr l e o o i i o c t n t e u a n my,d v lp t e lb re o o n n ra e t e i c me o e r h c e e o a o c n my a d i c e s n o ft h h h
宋建 军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社科部 , 河南 信 阳 44 O ) 6O O
摘 要 : 豫南地区是河南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 本文所指的豫南地区包括信阳、 驻马店两市)经济基础薄弱, , 但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Ab ta tTh n nPr vn ec u t e rtr c n my pa sa mp ra trl h c n m ya ds ca e eo me t src : eHe a o ic o n ytri yeo o ly n i o tn oei tee o o n o il v lp n .Bu h r o n d tt ee
低 、 少县 ( 间经 济发展缺 乏明显特 色等 问题 。 因地 制宜 , 展特 色化工 业、 不 市) 发 实现 农业产 业化 、 壮大 民营经 济、 发展 劳务 经济 、 重视县域 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等是促进 河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的必然选择 。 [ 关键 词] 县域 经济 ; 色经济; 特 民营经济 ; 劳务 经济 ; 可持 续发展
a em a s e c n r d c i n n h r b e s d rn h e a r vn e c u t e rt r c n my d v l p e t p o e s u h a r ' i o ta it sa d t e p o lm u ig t e H n n p o i c o n y t r i y e o o e eo m n r c s ,s c s sv o o
一
依托的主力军。县域经 济对全省经济发展 的支撑作 用 日益明显 。近年来河南省县域经济 总量变化情况
[ 中图分类号] 0 1 5 F 6.
[ 文献标识 码] A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 0 1 3年第 3 期
总第 2 2 5 期
8 9
政收入超 过 1 0亿 元 的县 ( 市) , 河 南省 仅 占 1 O个 , 而 江
苏、 浙江 、 山东三省 均 超过 3 0个 。全 省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4 8 0 6元 , 低 于全国平均 水平 ( 5 1 5 3元 ) , 达 到全 国平 均水 平 的县 只有 3 9个 , 占全省所有县 ( 市 )的 3 6 %。 ( 二) 发展 特点与存在 问题
由表 1可知 , 河南省县域 中经 济强县较少 。其 中 , 在 2 0 1 2年第十二届 中国县域经济 竞争力 百强县 ( 市 )评 比 中, 河南省仅有 2个县级市 入选 , 其 中巩义市列第 4 9位 , 偃 师市列第 9 2位 , 而江 苏省 占据 2 5席 , 浙 江省 占据 2 2 席, 山东省 占据 2 0席 , 表 明河 南省县域 经济 发展 与经济
2 . 工业化进程 加快 , 但 结构性矛盾依 旧突出 目前 , 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 中期 的加速发展 阶段 , 工 业 已成为推 动县 域经济 发展 的主 导力量 。2 0 0 9年 , 河南
省县域 工业 增加值 达 7 4 5 0 . 4 1 亿元, 占全省 县域生 产总
作者简介 : 孟光 ( 1 9 9 0一) , 男, 汉族 , 安徽财经 大学经济学院本科 生, 研究方 向: 县 域经济 、 区域 经济。
发达地 区相 比还 有较大差距 。
出为 1 3 . 1 7亿元 ; 农 民人 均 纯收入 连续 3年突 破两 位数 增长 , 达到 5 0 1 0元 。但河南 省县域经济 的整 体发展实力 还偏弱 , 整体 效 益 和人 均收 入水 平 偏低 。2 0 0 9年 , 河南 省跻身全 国经济总量排名前 5位 , 在这 5个 省份 中 , 年 财
河南县域经济状况分析
G P 当年 实 际 使 用 的 外 资 总 额 、 定 资 产 投 资 建 设 D、 固 完成额 、 新改 造投 资 完成 额 、 末 实有 耕 地 面积 。 更 年
变 量 说 明 如 下 : D ——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万 元 ) G P 、 FI D —— 当 年 实 际 使 用 的 外 资 总 额 (万 美 元 )、
年 的 发 展 壮大 ,0 3年 全 省 县 市 实 缴 税 金 17 3 元 , 20 1.亿
鉴》 《 南年鉴 20 。 及 河 0 4》
( ) 立 模 型 1建
本 文 利用 计 量经 济 学 方 法对 上 述 指 标 进 行 回 归 分 析 ,D G P为 因变 量 , 他指 标 为 自变量 。首 先 通 过 取 对 其
置 的经 济 , 国 民 经 济 的 基 本 单 元 。 在 长 期 的 发 展 是
中 , 村 性 成 为 我 国 县 域 经 济 的 一 个 基 本 特 征 , 开 农 离
2 河 南 省 县 域 经 济 的 回归 模 型 分 析 .
本 文选 取 河 南 省 2 0个 县 市 作 为 分 析 样 本 , 中 其 包 括巩 义 县 等 经 济 强 县 , 也包 括 兰 考 等 经 济 相 对 落 后
是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客 观 需 要 。 构
1 河 南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南 省 县域 经济 有 了较 大 的 发展 。 河 在 第 五 届 全 国 县 域 经 济 基 本 竞 争 力 评 价 排 序 中 , 义 巩 市 和许 昌市 所 辖 5个 县 ( ) 部 进 入 中 部 百 强 县 行 市 全
河南镇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镇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河南镇平投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中,镇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豫、鄂、晋、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本文将对河南镇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镇平县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该县的经济总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工业发展较为突出,涵盖了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同时,农业仍然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2.基础设施建设:镇平县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县城已经实现了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的全覆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此外,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得到大力发展和完善。
3.人才储备:镇平县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同时,该县还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来工作和创业。
这些人才为镇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未来趋势展望1.产业升级: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镇平县将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2.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镇平县将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3.生态优先:镇平县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文化旅游:作为历史文化名县,镇平县将进一步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通过挖掘历史和传统文化,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5.人才引进:镇平县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打造人才高地。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引言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河南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河南的县域经济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和重工业,而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
这导致了经济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 区域发展不均衡河南省内各县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县域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原因,经济相对发达,而另一些县域地区却远远落后。
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3. 人才流失严重河南的县域经济在人才引进和留住方面存在困难。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条件的差异,优秀的人才普遍流失至发达地区或者其他一线城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4. 基础设施薄弱一些河南的县域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这对于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都存在一定的制约。
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河南应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通过引进外部资本、技术和人才,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河南应该制定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提升其发展水平,减少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3. 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住河南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留住力度,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河南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加强与中央政府的协调,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结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也存在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县城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城经济首先要着力发展工业,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点,同时县城工业的发展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河南省县城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抓住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飞跃。
[关键词]县城经济;问题;对策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2004年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例,分析其特点1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完成GDP596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省总量的67.7%。
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6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全省的37.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全省的5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7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全省的49.5%。
2004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65个,比上年增加15个,其中超3亿元的11个,增加8个。
其他一些重要指标也均占全省的较大比重。
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全省迈上人均GDPl000美元的战略新起点作出了巨大贡献,2工业经济成为县城经济支柱。
2004年,全省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26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在GDP总量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已达到44.1%。
工业经济已成为各县(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已摆脱主要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更多得益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3农村经济成效明显。
2004年,全省县域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4260万吨,新增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
畜牧业产值111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9%。
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快增长。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逐渐形成。
4投资保持强势增长。
2004年,全省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省的29%。
其中,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县(市)有20个,超过30亿元有12个,超过50亿元有1个。
投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的县(市)有57个,投资增幅在40%以上的有44个。
5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突出。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发生重大转换,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
全省进入2004年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偃师和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垣、许昌等县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论是对一些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县,还是对一些农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扩权县(市)继续领跑县域经济。
35个县(市)扩权试点的实践表明,扩权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扩权县(市)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兵。
河南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全省县域平均人口74.16万,GDP平均规模43.19亿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63倍、1.35倍,而地方财政平均收入为1.2亿元,人均GDP6312元,仅为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0.99倍、0.93倍。
人口多,总量大,但人均低、实力弱的特点十分明显。
二是生产要素聚集困难。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聚集困难,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生产要素大量流失,增长乏力。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强县与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在全省108个县市中,GDP和财政收入最高的巩义市分别是最低县的12倍和13倍,中原城市群的县(市)发展水平远远高于黄淮地区县(市)。
四是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指导。
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加之个别地方和部门出于局部利益,对发展县域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棚架”现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河南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还不强,与全国平均水平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到去年为止,河南省还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13个省级贫困县,66个县财政收入不足亿元,41个县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二、河南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影响了县城工业经济的发展。
当前的工业化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恶化为前提的,每一个GDP的增长的实现,都可能以自然资源的大量减少和环境的严重恶化为代价。
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必然出现所谓“先发展,后治理”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可能彻底破坏自然的平衡,带给人类不可逆转的灾难。
近年来,县域中小企业大量涌现,但是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有些企业如耐火材料、净水材料、水泥、铝及铝加工等企业根本谈不上环境保护。
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发展的代价是污染进一步加重。
这种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给县域的生态环境和县域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这样,县域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县城工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
因此,引进人才就成为河南县域工业发展的制高点。
人才是实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引进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人才,使县域工业经济得以快速、持续发展;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高科技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年轻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以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同时建立起灵活的用人和激励机制,使各类人才在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充分释放出自身的能量。
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少。
总体规模偏小,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
较大的企业难以从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部件及中间产品,小企业无法从较大的企业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来提高效益,造成人财物浪费大,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尽理想,停产、半停产现象较为普遍,亏损严重,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有的企业资不抵债,濒临倒闭,有的已经破产。
三、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重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县属国有资产要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体企业要完成改制任务,盘活资产存量,促使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
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搞好产品系列开发,使优势产业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利用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份额、技术支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对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健全质检、技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机构,构筑有利于企业集聚的良好平台,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重点建设一批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粮食转化与加工能力,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努力抓好绿色奶业产业示范带、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猪禽规模化养殖等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把畜产品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作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品,集中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培育特色农业。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国际标准,调整结构,组织生产,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各级财政要采取贷款贴息、补贴补助等措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优质专用小麦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果蔬加工、中药材加工和林纸一体化等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搞好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安全监测、质量认证体系,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认证,培育优质名牌产品。
各级政府要制定完善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3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继续清理和修订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具体办法。
要进一步放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加限制的,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允许一照多业。
积极创造更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做到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及时发布传递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信息,搞好服务和指导。
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从传统商贸业、采掘业、低层次加工业向新型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转变;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由小规模、粗放型向规模化、集团化、外向型发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讲信誉、重质量、合法经营,提高整体素质。
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组织项目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立足本地特色,精心筛选一批资源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和工业项目对外招商,推出一批资产优、效益好、潜力大的企业向外商转让。
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全方位开放思想,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县外、省外、国外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
努力办好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引导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再投资,发挥其示范效应,以商招商,以外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