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水的组成优秀化学教案
水的组成优秀化学教案教案标题:水的组成优秀化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水的组成以及水分子的结构。
2.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掌握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和水分子的结构。
2.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水的制备方法。
2. 水的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实验报告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水的不同形态(液体、固体、气体)以及与水相关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2. 介绍水的组成: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3. 解释水分子的结构:水分子呈V形结构,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4. 探讨水的物理性质:液体状态下,水具有流动性、透明性、表面张力等特点;固体状态下,水具有结晶性和融化性;气体状态下,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5. 分析水的化学性质:水具有酸碱性,可发生电离反应,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实验操作:6. 进行水的制备实验:通过加热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氢溶液的反应,观察水的生成过程。
7.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讨论与总结:8.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水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
9.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联系。
拓展活动:10. 邀请学生自主调查和研究水的应用领域,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并制作海报或展示文稿进行展示和交流。
作业布置:1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12.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实验结论。
教学反馈:13.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练习题答案,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4.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竞赛或科技创新项目,进一步拓展水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水的概念;2. 掌握水的组成及分子结构;3. 了解水的性质及用途。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2. 运用分子模型探究水的组成;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2.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以水的组成为主题,通过学习水的组成、分子结构、性质及用途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水的相关知识。
2.2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问题,能够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2.3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概念,掌握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探究水的性质及用途。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
3.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水的概念、组成和分子结构。
3.3 实验观察进行水的沸腾、蒸发等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变化。
3.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性质及用途。
3.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强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的组成、性质及用途的理解程度。
4.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水的组成和性质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九年级化学》课本。
5.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5.3 课件制作有关水的组成、性质及用途的课件,辅助教学。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阐述水的组成、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6.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水的沸腾、蒸发等实验,演示水的性质变化。
6.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性质及用途。
6.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水的组成和性质。
6.5 案例分析通过水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分析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组成元素;掌握水的化学式H2O;理解水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水的组成。
1.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珍惜水资源。
1.2 教学内容分析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水的化学式:H2O;水的分子结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具有溶解性、导电性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元素;水的化学式H2O;水的分子结构。
2.2 教学难点水的分子结构的理解;水的性质的探究。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观察水的性质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水的特点;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的组成,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问题解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展示水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实验过程;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水的性质实验。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点和重要性;提问学生对水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学习兴趣。
4.2 水的组成讲解介绍水的组成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讲解水的化学式H2O,解释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关系;讲解水的分子结构,展示模型或图示。
4.3 水的性质实验进行水的性质实验,如溶解实验、导电实验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水的性质特点。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水的组成》教案(精选6篇)
《水的组成》教案(精选6篇)《水的组成》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知识技能: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科学品质: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扒论的理解。
实验准备课本第48页[实验3-1][实验3-2]教学用品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提问)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氢、氧无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二、引入新课(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 题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三、新课讲授1.水的物质性质(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
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2)凝固点:0℃,沸点:100℃;(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实验)课本[实验3-1](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实验)课本[实验3-2](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水的组成 优秀教学案
水的组成【学习目标】1.知道纯净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会观察、分析水的电解实验,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认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中包含单质、化合物【学习重难点】1.探究水的产生实验和水的电解实验;2.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学习过程】知识点1: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二、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降出悬浮物——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4.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实验室)、煮沸(生活中)等四、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1)水的污染源:①工业“三废”未达标排放;②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船舶的航行。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强化水质监测;②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③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④加强船舶航行的管理。
(3)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例1: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方面均会造成严重损失和威胁。
下列行为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B.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C.向河中直接倾倒工业废水和垃圾D.农田里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例2: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属于化学过程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例3: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食盐、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冲厕所用的清洗用水。
化学《水的组成》的优秀教案(通用12篇)
化学《水的组成》的优秀教案〔通用12篇〕化学《水的组成》的优秀教案〔通用12篇〕化学《水的组成》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
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p 、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展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以及归纳总结才能。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直流电、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教学设计】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电脑显示图片资料〕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生:水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根本因素是什么?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活力……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测。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根据是什么?生:水是生命之化学《水的组成》的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现象进展推理、分析^p 、判断。
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p ,进一步得出结论。
2024最新-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最新4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最新4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该页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最新4篇),欢迎阅读。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二、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四、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2《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第二节水的组成【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主题】水的组成【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电解的产物以及验证方法。
〔2〕了解水分子的构成。
〔3〕通过比拟水的三态变化以及电解水之间的区别,理解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与观察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微观探析的过程,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教学方法1.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2.用电脑动画模拟水的电解过程,并形象化地模拟微观粒子的化学反响过程,使学生更易去承受和了解。
四、教学过程探析〕观变化。
对学生的演示给以点评肯定,并用多媒体动画再一次展示“水的微观变化〞。
总结: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深入思考 1.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2.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3.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深入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提升认知新知呈现运用已有知识,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水有哪些重要的性质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下为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多媒体展示“冰川〞的图片。
问题:冰川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漂浮的原因。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小组讨论稳固练习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关于水的电解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物理性质的表现D. 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氢气B. 空气C.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D.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产生水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 )A. 水中含有氢气B. 水中含有氢和氧元素C. 水中含有氧气D.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新课小结同学们请在纸上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选取几位同学的框架图,用投影仪进展展示,请其他同学进展评价。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课型:试验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问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育同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试验器村,同学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争论:讨论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同学们调查状况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缘由有哪些,应如何消退或削减污染。
参考要点: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缘由a工业“三废”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③消退或削减污染的建议a严控工业“三废”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叙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掩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
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晰有关水的学问,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叙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看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同学争论:小组汇报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学试验:讨论水的组成(试验3-1)经过试验,同学得到下列结论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同学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试验:(试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推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同学结合上述试验结论争论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2. 知道水的组成。
3. 掌握制备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水的组成。
2. 制备水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导电计、电极。
2. 实验药品:NaCl、HCl、MgSO4。
四、教学过程
1. 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引导学生探究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当学生了解到水的分子式是H2O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水分子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并且把水的组成部分列在黑板上。
2. 水的组成
介绍水的组成,包括元素和结构,其中结构可适当用图示进行讲解。
教师还可以介绍水的各种性质、用途和种类。
3. 制备水的方法
实验制备水,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制备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NaCl、HCl或MgSO4,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搅拌。
2) 将导电计的电极浸入烧杯中,调整电极间距,启动导电计。
3) 在导电计上观察电极的振荡和颜色变化,当振荡停止和反应结束时,用量筒测定制得的水的体积。
4) 当实验结束时,用药材清洗试管和实验台。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水的化学式和分子式,还深入
了解了水的组成,掌握了制备水的方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
思考水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1.2 水的组成 教案2(浙教版八上)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2.实验结论: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6.提问: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7.简答:化学变化。
8.讨论:运用现在知识,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水有哪些重要性质。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9.讲述板书:二、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现象
1.各种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液体
水的异常现象
4℃以下:热胀冷缩
4℃以上:补充:一杯清水是无色透明的,而有的池水、湖水、海水等为什么却是浅蓝色的呢?
这是因为水的颜色与水层的厚薄有关的,无色透明只是对薄的水层而言。另外,水的颜色还跟光有关,射向水的光,一部分在水的表面就被反射,另一部分深入到水中,经过较长的一段光路,再反射出来,在这一段路上,水吸收了一部分光,水吸收光的能力是从红到紫逐渐减弱的,因此人们看水时,觉得是蓝色的。
第二节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教学过程
备注
1.复习检测: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学生回答:略
3.提问: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4.演示实验:
1)注意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实验现象:
3)可以得出什么结果?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水的定义和特性水的用途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水的概念和特性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用途和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讲授水的概念和特性:讲解水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分子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分子在水中扮演的角色。
2.2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和特性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特性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2.4 教学活动复习水的概念: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醒学生水的定义和特性。
引入分子概念: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原子和离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2 教学内容原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原子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离子的定义和特性。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4 教学活动复习分子的概念: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醒学生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引入原子概念:讲解原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
讲解离子概念:介绍离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四章:水分子的组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组成。
让学生理解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
4.2 教学内容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为2:1。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分子的组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例。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的组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例。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成分;2.掌握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3.能够描述水的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水的组成成分2.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3.水的性质和特点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水,向学生引导提问:水是由什么组成的?2.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颜色、气味等,并进行描述。
步骤二:水的组成成分1.教师介绍水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氧元素。
2.引导学生回忆原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氢和氧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它们分别是H和O的化学符号。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氢和氧的化学符号,推断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4.教师解释H2O的意义是,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步骤三: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1.教师出示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向学生讲解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2.教师解释共价键的意义是,氧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使得水分子稳定存在。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水分子的结构,了解水的分子量为18克/摩尔。
步骤四:水的性质和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比如: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的密度较大、水在0℃时可以凝固成冰等。
2.教师解释这些性质和特点与水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冰点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步骤五:拓展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与水有关的实际应用,如:水的净化方法、水的运输和储存等。
2.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总结1.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水的组成成分、水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以及水的性质和特点。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水的电解现象、水的导电性等。
2.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拓宽对水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以及水的性质和特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5篇)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1.2水的组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的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3.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学习,形成用实验法探究物质组成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以及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水的电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2分钟)【教学活动】拿出一支水笔。
【提问】这是一支水笔,它有哪些部件组成呢?【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回答:笔套,笔芯等。
【提问】我们上节课中学到的水是不是也是由其他物质组成?我们是不是应该探究一下?或者: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分布、种类以及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水循环。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三态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有没有变成其它物质呢?生:没有。
师:水的物态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呢?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物理变化。
师:对,那么水是否真的不能变成其它的物质了呢?二、探究新知(30分钟)【实验探究】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利用法国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堆已经发现了实验结果。
今天我们将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去感受科学研究后成功的喜悦。
1、水的电解【教学活动一】介绍实验装置。
【教学活动二】电解水①师:我们的目的是电解水,但纯水是不易导电的,怎么办呢?生: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师:对,所以我们还要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②注入水,关闭活塞,说明正负极要求学生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③接通电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1)开始时两玻璃管液面高度如何?(2)通电后两电极出现什么情况?④气体的验证。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通用5篇【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会分析水的电解实验。
2.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重点难点】1.水的电解实验2.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使用说明】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题1,努力识记概念,然后合起课本,独立完成学案(展示时要求脱稿)2.自学完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实验部分完成3.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案中出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集中讨论解决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你能你说出水的那些物理性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吗?【自学指导】一、结合课本P46-47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__;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_,体积比大约是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产物检验①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不变。
2.思考与讨论:(1)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可能的原因?3.知识链接: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_______。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火焰,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试管口___,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发出_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_____表示氢气较纯。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的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包括氢元素和氧元素。
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H2O,并理解其含义。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变化,加深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1.2 教学内容水的组成介绍水的化学式H2O的意义实验观察水的变化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水的组成和相关概念。
采用实验法,进行水的变化的实验观察。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水的组成。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的组成和相关图片。
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水的变化的实验。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回顾水的常识,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水的组成,介绍氢元素和氧元素。
第三步:讲解水的化学式H2O的意义,解释其表示的水分子结构。
第四步:进行水的变化的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水的组成:15分钟讲解水的化学式:10分钟实验观察:1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水的变化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讲解其他液体的组成,让学生了解不同液体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意义。
5.2 教学拓展进行水的净化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水的节约和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6.1 教学资源教案与课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等参考书籍与资料6.2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实验过程的展示。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与安全措施7.1 教学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前,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理解并遵守。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水的组成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一)、设计指导思想: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初步形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保护水资源——来构思和组织学习活动。
水的组成的学习以实验为出发点,尽量以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力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在拓展部分——保护水资源方面,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得到一些水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感知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虽然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供师生教学中灵活选用。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
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重点:水的组成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述。
(三)、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第二单元水分子运动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只是分子的间隔,但却不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的组成
【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
【主题】水的组成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电解的产物以及验证方法。
(2)了解水分子的构成。
(3)通过比较水的三态变化以及电解水之间的区别,理解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与观察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微观探析的过程,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教学方法
1.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2.用电脑动画模拟水的电解过程,并形象化地模拟微观粒子的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更易去接受和了解。
四、教学过程
要的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下为液
态
水的异常现
象
4℃时密度最
大
多媒体展示“冰川”的图片。
问题:冰川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
表格小组讨论
巩固练习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的表现
D. 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氢气
B. 空气
C.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产生水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
A. 水中含有氢气
B. 水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C. 水中含有氧气
D.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新课小结同学们请在纸上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
选取几位同学的框架图,用投影仪进行展示,请其
他同学进行评价。
回顾旧知,并画出知识框架
五、板书设计
第2节水的组成
一、宏观
1. 实验装置
2. 实验过程与现象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液面下降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体积比为2∶1
D.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方法:
液面下降较多的直接点燃
液面下降较少的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二、微观
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