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3《Sports》全单元教学设计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3《Sports》全单元教学设计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3《Sports》全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Sports》是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3的主题单元,主要介绍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包括介绍运动项目的短文、运动器材的词汇、以及关于运动的句子。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较高的兴趣,生活中也经常参与各种运动。

但部分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关注并提供个别辅导。

此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知识水平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考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运动项目名称、运动器材词汇以及相关句子。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如谈论喜欢的运动、介绍运动项目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意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动项目名称、运动器材词汇以及相关句子的掌握。

2.难点:运动项目名称和运动器材词汇的准确运用,以及句子结构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设定各种运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运动项目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运动器材的实物或图片。

3.准备相关句子结构的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运动项目,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运动。

同时,询问学生对运动项目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运动项目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运动项目的名称。

接着,呈现运动器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表达。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立各种运动情境,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交流。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完美版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完美版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计。

本单元为亲情单元,写出了亲情的多样与丰富,学习重点是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借鉴写法。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感受丰富的亲情——以《散步》《风筝》为例;专题二:如何表现亲情——我爱我家专题一:感受丰富的亲情——以《散步》《风筝》为例。

首先以《散步》为例让学生感受了家庭中三代人之间与美温馨的浓浓亲情,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可贵。

以《散步》为例文,意在让学生感受温馨的亲情,借鉴文章表达亲情的写法。

学生将阅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文章在写作中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大处着眼,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受益。

其次,本专题以《风筝》为例从另一个视角让学生体会到另外一种亲情,在矛盾冲突中蕴含着的亲情。

本文是一篇可以多角度解读的文章,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与创造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可以通过家人之间冲突的理解,解读其包含的社会与时代内容,并给学生带来写作上的启示。

专题二:如何表现亲情——我爱我家。

研究性学习聚焦在如何表现亲情,结合学过的两篇文章,与学生搜集到的其他亲情类的诗文,梳理亲情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法,谈学习后的收获。

再通过学生的老照片展示、解说,以及珍藏物品来历的介绍,丰富学生的亲情素材。

通过写作将生活素材转换为写作题材。

专题一是感受亲情,并列呈现两种类型的亲情文章,从温馨与美的亲情走向矛盾冲突中的亲情,具有思维的梯度。

专题二是表现亲情,在专题一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要求扩大阅读面,走进生活,结合经典作品带来的启示,说真话,诉真情,用恰当方式表现亲情,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

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学习文章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力图实现读与写的结合,师生交流与生生互动的结合,文本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字词,积累词汇;2.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品层次;3.能够通过朗读、默读等读书方法感知文章内容;4.分析亲情的不同表现形式,领会作者从亲情中表现的深意;5.从不同作品中领会表现亲情的方法,并有活动一:配乐朗诵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 尝试给题目添加修饰语,并谈理由()的散步2.课文作者为什么就用“散步”为题,而没有加任何修饰语呢。

小学语文任务单元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任务单元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任务单元设计模板1. 单元主题
- 主题名称:{主题名称}
- 主题释义:{主题释义}
- 主题目标:{主题目标}
2. 单元内容
- 课文列表:{课文1, 课文2, 课文3, ...}
- 知识点梳理:
- {知识点1}
- {知识点2}
- {知识点3}
- ...
3. 单元目标
- 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
- 过程与方法:{方法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重点内容}
- 难点:{难点内容}
5. 教学策略
-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2, 教学方法3, ...} -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1, 教学手段2, 教学手段3, ...}
6. 教学步骤
- 导入:{导入内容}
- 新课展示:{新课内容}
- 课堂讨论:{讨论主题1, 讨论主题2, 讨论主题3, ...} - 课堂练习:{练习内容}
- 总结与拓展:{总结内容, 拓展内容}
7. 作业设计
- 作业类型:{作业类型1, 作业类型2, 作业类型3, ...} - 作业内容:{作业1, 作业2, 作业3, ...}
8. 评价与反馈
-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1, 评价方式2, 评价方式3, ...} -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1, 评价指标2, 评价指标3, ...} - 反馈策略:{反馈策略1, 反馈策略2, 反馈策略3, ...}
9. 教学反思
-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分析}
- 教学改进:{改进措施}
10. 单元设计作者
- 姓名:{作者姓名}
- 日期:{设计日期} - 备注:{其他说明}。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求解问题的方式 人工求解问题 用计算机求解问题
相同点
不同点
5.小结、布置实践和练习。 根据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总结出人工求解问题问题的方式 人工求解问题
相同点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 得出结果、验算结果等
不同点 对题目进行解答、 运算速度 慢、不需要计算机等。 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算 速度快等。
写出解题步骤
1.令 X 为 1。 2.如果 X 整除 3 余 1,X 整除 5 余 2,X 整除 7 余 3,X 整除 13 余 6,X 整除 17 余 8,这就是 题目要求的数,则记下这个 X。 3.令 X 为 X+1(为下一次计算作准备) 。 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 2。 5.写出答案。
专题二 所需课时 专题二概述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1 课时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本节是信息技术新课标“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的亮点,以往程序设计课程过多重视程 序设计能力和编程技巧,新课标则重视程序设计的整体结构及思想方法。学生通过第 1 节的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了 编程方法,但更多的是处于模仿编程阶段。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通过本节的学习和简单的程序实现,使学生的程 序设计能力从模仿为主过渡到创造为主,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构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 基本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尽可能合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认知结构,学会用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该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准备。 ” 本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了解算法特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算法选择的作用。 4. 能够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从问题出发,运用解析法分析问题,寻找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它们的关系。 2.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法与程序设计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对编程的兴趣,理解算法的概念和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为程序 设计打好基础。 2.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 的课程标准) 1. 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 3. 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1. 什么是算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2. 算法是如何描述的? 3. 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计算机及相关网络 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料 多媒体计算机室 学生用笔、纸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水圈和水循环》主题单元设计

《水圈和水循环》主题单元设计
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学生自主讨论)
师问: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常见的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生答:大气降水、高山冰川或冰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师问: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生答: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当湖泊水位较低,河流水补给给湖泊;当湖泊水位较高,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播放河、湖水互补关系动画)
指一指: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画一画: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比一比: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
辨一辨: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教师播放图片后提问】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归纳水循环的四点意义。
教师引导完成活动问题。
【过渡】“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水体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都处于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过程,他们是相互联系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问题承转】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动画演示】播放水循环动画。
【学生活动】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水循环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环节?
2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
3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
专题划分
专题一:水圈和水循环(1课时)和水循环
所需课时
1课时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表3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表3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春天的畅想
作者姓名
程春涛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六年级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较简单的铅笔淡彩画开始,学习用色彩这种艺术语言描绘景物的基本技法。
本专题为1课时,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①导入、②欣赏与交流,③色彩知识学习、④色彩的联想练习、⑤色彩的表现练习、⑥评价与总结。
(一)、引导价段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二)、发展认知价段
通过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形象、直观、生动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扩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三)、认知巩固价段
1、说一说眼中或心中的春天。
2、欣赏学生的作品
3、创作:教师示范步骤。
多媒体出示作业要求。以山水为主创作一幅小品。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多媒体出示作业要求)(1)画面内容与表现方法(具象还是抽象)。(3)画面中主要的形式线:S形曲线、水平线还是垂直线。

整体单元设计教案模板

整体单元设计教案模板

一、单元名称【课程名称】【年级】【学科】【单元主题】二、单元背景1. 学生背景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 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 - 学生学习风格与特点2. 教材分析:- 教材单元目标- 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重难点3.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应掌握的核心知识 - 学生应掌握的关键技能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应学会的学习方法- 学生应具备的探究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应培养的情感态度- 学生应树立的价值观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 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2.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技能五、单元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法- 小组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2.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实物教具- 教学软件- 网络资源六、单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的情境-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 课堂讲解:- 核心知识讲解- 关键技能训练- 互动讨论与解答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与分享4.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 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七、单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2. 评价内容:- 知识掌握程度- 技能运用能力- 学习态度与参与度八、单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技能的运用能力-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2. 教学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九、单元教学资源1. 教材2. 课件3. 实物教具4. 教学软件5. 网络资源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收发电子邮件》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收发电子邮件》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4课时(每周 1 课时,共 4 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收发电子邮件”主题单元教学内容来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申请电子邮箱》《接收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对陌生邮件的处理》。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学生在本主题单元的学习前,除了在第九课《网上真精彩》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浏览器浏览过网页信息外,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亲自体验过“互联网络”。

因此学生在本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将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与“电子邮件”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应用等实践活动,初次“走进网络世界”,真正体验网络带给我们的精彩。

本教学设计我通过学习内容不同进行重新组合,将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三个专题,学生将在专题1中学习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在专题2中学习使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及对陌生邮件的处理;在专题3中学习建立电子邮件地址通讯录。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子邮件”及电子邮件中的“收信人”、“发信人”、“主题”、“附件”等概念;了解有关申请电子邮箱的一般步骤,并能按要求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掌握电子邮箱的登录方法并能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了解写信、收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能进行收发邮件,能够利用回复功能向发件人直接回信,掌握处理垃圾邮件的能力;掌握电子邮件中附件的阅读、保存、发送等方法,能够阅读、保存和发送附件;会建立电子邮件地址通讯录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电子邮箱的申请、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电子通讯录的制作等过程,借助教师指导、同伴互助,培养学生初步的网络素养;在电子邮件的相互收发、成功作品的相互分享等活动过程中,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等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电子邮箱的功能,感受网络通信的便捷,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不乱发垃圾邮件等网络道德修养及辨别垃圾邮件的意识。

作业评价量规精选全文

作业评价量规精选全文
教学情境设计(1பைடு நூலகம்%)
在情境导入中,情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有具体的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相关性
教学情境感不强
任务和活动设计(30%)
有非常明确的探究问题,任务设置紧凑,待解决的问题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活动过程设计详细
探究问题明确,任务设置比较紧凑,任务导引能够以问题化的形式展开,活动设计较详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作业评价量规
模块3作业——主题单元设计模板及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作业完整度(30%)
主题单元设计和主题单元设计思维导图两份作业内容完整;有完整的主题单元设计模板要素(至少包含两个专题活动的设计);思维导图六个设计要素完整
能够提交完整的两份作业内容,但作业中设计要素不够完整,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提交一份作业,但内容设计要素相对完整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工具模板的正确使用(30%)
能够正确安装并使用主题资源制作平台工具,根据模板的设计流程制作主题资源网站
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安装并使用主题资源制作平台工具,学会使用本工具
不能正确安装和使用主题资源制作平台工具
内容建设(40%)
主题资源内容丰富,至少包含与本学科主题单元相关的5类主题资源,页面层级达到3层
单元教学实施方案少于两个专题,或专题内容不完整
要素选择与分析(40%)
至少包含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教学的任务分配,学生学习的诊断与调控,学习活动的评价与激励等等要素,对每一个项目规划都非常合理,分析详细,内容得当
包含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教学的任务分配,学生学习的诊断与调控,学习活动的评价与激励等等要素,对2/3以上的项目规划合理,有比较详细的内容分析

数的整除单元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数的整除单元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数你能找出来吗?(汇报:2、4、6、8、10、16、……)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上面这种表示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

如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

在整数乘法中还有另外一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因数与倍数关系。

(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二、认识因数与倍数(观察12页的图1)观察上面的图,你看到了什么?用算式怎样表示?师:像这样,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问:因为2×6=12,所以12是倍数,2和6是因数,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师:在描述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

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观察12页的图2)从图上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根据算式,你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吗?想一想,还有哪些数是12的因数?(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独立自交流,然后汇报。

)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为什么?(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11÷2=5……1。

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11除以2有余数。

)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小结: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两个非零整数相乘得另一个整数,我们就说,前两个整数是另一个整数的因数,另一个整数是前两个数的倍数。

三、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从上面三组算式中,我们知识道12的因数有1、2、3、4、6和12。

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板书: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明: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秋天的图画主题单元设计

秋天的图画主题单元设计
3、将自己分类的情况写或画在记录书上。如水果、干果;硬的、软的……
4、一齐分享,接后画水果。(第二课时)
在品尝的基础上,学生亲自操作并画出或写出自己的成果。
教学评价
看孩子是否比较了解家乡的土特产,是否能够表述出收获的感受。
表3-1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秋天的图画
作者姓名
杭井波
所属单位
南岸区迎龙小学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5213256@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操作提示:您可以直接复制“”、“”替换下面的“”即可。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通过寻找秋天,训练孩子寻找美的能力,在找寻秋天的过程中,欣赏美,完成布置的任务,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能够说出秋天的特点。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
本专题问题设计
3、背对大家的同学根据同学们提供的线索猜出他是什么,猜对的给予奖励。
4、能清楚描述出收获物的特征的同学也同样给予奖励。
(2)秋天的果实
1、将全班同学根据就近分成4-6人一组,每组摆放不同种类的水果、干果等,大家利用各种器官,如用手摸、用鼻子问、用眼睛看等感知各种果实的特点。
2、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组的果实进行自由分类,教师不规定分类的标准,并鼓励大家进行与别人不一样的分类。但学生分好后要组内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教师可巡回提问,引导学生说明自己的分类理由。

1_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道德法治大单元设计模板(1)

1_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道德法治大单元设计模板(1)

道德与法治导学设计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学情分析逻辑起点:本单元从第9课到第12课,分别围绕家庭生活中的游戏、饮食、安全与作息习惯这四个主题开展,它们是并列的四个内容。

现实起点:本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公共教育对学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导。

由于家庭生活方式是个体化的,其生活领域也是相对隐私的,因而,作为公共力量的学校教育,在积极引导学生过生活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学生的家庭生活。

同时,也因涉及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特别需要加强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合作与沟通。

单元结构图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说一说、评一评、做一做、玩一玩,引导学生在家时要开展健康、文明、安全、有创意的游戏活动;享受在大自然然中玩耍的快乐,学会在创造中寻找乐趣,并在公共场所游戏时,能顾及他人感受。

2、通过活动的方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用餐卫生、用餐礼仪、用餐合理以及如何才能做到营养均衡,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力图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中,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餐的相关常识与礼仪习惯。

9.玩得真开心10.吃饭有讲究11.别伤着自己12.早睡早起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设计意图:童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最容易记住的,用童谣的形式告诉孩子们家庭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最简单明了的。

六、课堂小结:1、小朋友们,这节课收获大吗?你都学到了什么?2、师:别忘了准备一个家庭小药箱,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屡见不鲜,皆因儿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所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日常家居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学生形成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中侧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多边形的面积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多边形的面积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作者姓名沈华良所属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宏畔中心小学联系地址余杭区宏畔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89********电子邮箱shllaoshu@邮政编码311106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所需时间五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专题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基本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这部分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以长方形面积公式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二段,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引导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线拼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三段,以前两段探索学习中的认识和体会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四段,对前三段的学习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沟通几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提高应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进一步体会这单元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1、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的影响,增强节能与环保意识。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3、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燃烧与燃料
作者姓名
慕小飞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Leabharlann 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提出燃烧与灭火方面想了解哪些知识,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不同,将学生分成燃烧小组和灭火小组。
互动交流,猜想燃烧所应具备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推理能力,调控后续教学。
引导学生分小组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为学生提供仪器和药品。

作业一:主题单元设计模板反比例函数

作业一:主题单元设计模板反比例函数
(三) 师生互动,导出反比例函数 [问题三]1.求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是什么?2.怎样确立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变量? [问题四]怎样结合例 1 得函数解析式并判断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问题五] 怎样结合例 2 得函数解析式并判断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当一个变量确定时,怎样求另一个变量?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定义的理解,下面举例,巩固练习. 1、指出在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说出原因?(让学生思考、抢答) 2、比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联系与区别。 (四)初步运用,强化理解 例 1、2 课本 17 页。 (五) 自我评价,反馈调节 变换练习方式,可增强新异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及时得到巩固,纳入长时记忆系 统. (六)知识整理,形成系统(由学生归纳,教师完善) 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七)类比延伸,全面把握反比例函数 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学生通过类比迁移,自主探究学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联 系。 活动二:拓展探究,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 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自主探究在其他条件下动点形 成的反比例函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1) 探究反比例函数定义中哪些条件可以改变,如何改变,小组讨论并交流 (2) 探究改造后的反比例函数,小组讨论并交流。 (3) 教师点评,学生整理,归纳终结,升华提高。
(2)会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
(3)能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这种刻 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应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学 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1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向量的数量积是什么?
2、式子中有几个量,关系如何?
3、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如何得到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ppt 课件
常规资源
计算器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笔,纸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 针 对 该 专 题 所 选 择 的 活 动 形 式 及 过 程 ) 教学评价
第一课时:余弦定理 1.课题导入(勾股定理) 2.自主学习余弦定理 3. 探索研究(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4.理解定理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5.例题分析 6.小组讨论(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解三角形类型) 7 反馈练习 8.布置作业
表 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解三角形
作者姓名 王金凤
所属单位
山东省北镇中学
联系地址 北镇中学数学组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814168812@QQ. 邮政编码 com
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3168826 256600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所需时间 5 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 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长方体和正方体》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长方体和正方体》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本专题问题设计
长、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几何画板
常规资源
可展示的电脑实物、教材、教师教学PPT
教学支撑环境
电脑教室、多媒体设备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从中抽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国家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2.树立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热爱和培养自身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应课标
(1)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长、正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明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比较时,可以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进行,教师整理后,利用集合图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过程与方法:
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cm3的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展示了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探索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3.比较时,可以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进行,教师整理后,利用集合图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4.习题检查知识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Step 1 Warming-up
1.Play a beautiful English song before the class.
2.Then T asks 3 questions to lead in the new lesson.
Q1: Which country will hold the Olympic Games in 2008?
S: Beijing, China. Then T gives a picture of Beijing.
Q2: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Beijing?
S: Yes.
Q3: How can you get there? S1: By plane.
S2: By bus…
Today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transport and tra vel. Show the title on the screen.
[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放松心情,创设一个轻松的英语氛围。

通过第六模块的奥运会的话题,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交通方式,激发起学生们的兴奋点,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并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了一定的预测。

Step 2 Presentation
1 Give some pictures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the forms of superlative adjectives
For example: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Taxi.
T: My mum goes to work by taxi. Do you go to school by taxi? S: No.
T: Why ? S: It’s expensive.
T: But it’s the most comfortable.
Then show many pictures about the transport. Let Ss say the words quickly.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创设一定的语境来教授本课的新单词及短语和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让学生在图文之间建立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单词,同时在应用中掌握新词汇,并为Activity 2 做了铺垫。

2 T explains: If you want to say “乘车”, “坐船”, you should use “by”, For example, “by plane”, T asks: I wal k to school. I can also sa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设计意图] 通过交通方式的组图来教授“ by + 交通方式”的短语,便于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掌握。

3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T asks a student, “ I go to work by bu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S: I go to school by bike/ bicycle.
Then let Ss make a short dialogue like this.
S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2: I go to school by bus.
[设计意图] 通过询问学生的上学方式来进一步练习“ by + 交通方式”的短语,由于语境贴近学生的dangerous→most dangerous
good/well→best farthest
[设计意图] 通过给出的同类别的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变化,使学生能很容易的找到变化规律,并且能举一反三,培养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Step 3 Listen and match
1 Have Ss look at the words first.
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m.
3 Describe the transport with the forms of superlative adjectives.
[设计意图] 本环节培养学生能听懂含有形容词最高级形式的小对话,并从中获取信息。

同时又返回到口头训练,进而达到能熟练应用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描述交通工具目的。

Step 4 Discussion.
T : This Sunday, we will go on a trip, but where are we going?
S1: Dalian.
T : How are we going t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