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更新困难气道管理临床指南
困难气道的处理

.
11
(二)局部或全身性疾患
肌肉骨骼疾病:主要有颈椎强直、颞下颌关节 强直、弥漫性骨质增生、茎突舌骨韧带钙化等。
内分泌疾病:肥胖、肢端肥大症、甲状腺肿大 和糖尿病。
炎症:感染性炎症:坏疽性口炎、周围扁桃体 脓肿、会厌炎、喉水肿等。非感染性炎症:类 风湿性疾病和强直性脊椎炎,都会造成颈椎强 直。
.
2
发生因素
口轴线、咽轴线 和喉轴线,三条 轴线插管时不能 重叠。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一)气道解剖生理变异
先天或后天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解剖异常, 表现为:短颈、下颌退缩、龅牙、口咽 腔狭小、高腭弓、上颌骨前突、错位咬 颌、下颌骨增生肥大、会厌过长或过大 等,这些因素均使声门暴露困难,导致 插管困难。
烧伤后疤痕增生致小口畸形,颏胸粘连。
.
13
(四)其它
饱食 妊娠 循环功能不稳定 呼吸功能不全
.
14
预测方法(一)
病史:了解有无喉咙肿痛、打鼾、鼻衄 史;有无气道附近手术外伤史;有无麻 醉后发生气道困难史等。
一般体检:有无肥胖、鼻腔堵塞、鼻中 隔偏斜、门齿前突或松动、颞下颌骨关 节强直、小下颌、颈短粗;有无口腔、 颌面及颈部病变;气管有无移位。
.
35
COPA
.
36
COPA
.
37
环甲膜穿刺
.
40
谢 谢!
.
41
困难气道处理
.
1
定义
1993年ASA建议作如下定义:1.困难气 道是指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的管理 下患者发生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困难; 2.面罩通气困难是指在面罩下给予纯氧 和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出现通气不足,致 使麻醉前SpO2>90%的患者无法维持 SpO290%以上;3.喉镜暴露困难是在常 规喉镜下无法看到声门的任何一部分;4. 气管插管困难:常规喉镜下插管时间大 于10分钟或尝试3次以上插管失败。
2022年ASA《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

新版ASA指南的更新内容
▪ 明确限制气管插管或声门上工具放置的次数 ▪ 新版ASA指南特别新增并强调,要限制气管插管或声门上工具放置的次数,以
▪ 经鼻高流量给氧 新版ASA指南特别强调,无论是已预料的困难气道还 是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在尝试插管的全过程中,尽可能给患者维持氧合, 并新增了高流量经鼻给氧的方法,这有助于延长患者窒息氧合的时间, 为麻醉科医师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处理紧急困难气道。
新版ASA指南的更新内容
▪ 反复强调寻求帮助 ▪ 2013年版ASA指南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仅在患者麻醉诱导后出现不
▪ 术前评估新增了误吸风险的评估、超声测量和3D打印技术
▪ 在术前评估气道时,新增了对患者误吸风险的评估。针对困难气道的体格检 查、特别是体表解剖标志的测量预测困难气道时,新增了颈围与甲颏间距之比、 身高与甲颏间距之比、颏舌间距以及超声在困难气道评估中的应用,如:利用 超声测量皮肤到舌骨的距离、舌头体积以及皮肤到会厌的距离来预测困难气道。 新版ASA指南还新增了3D打印等先进技术在气道评估中的应用。
新版ASA指南的主要内容
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 (1)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和二氧化碳波形来确认气管导管的 位置。 (2)当不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时,拔除气管导管并尝试给患者通 气或使用支气管软镜检查、超声或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方法来确定气 管导管的位置。
新版ASA指南的主要内容
▪ 困难气道拔管的处理 (1)预先制定困难气道拔管和后续的气道管理策略并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拔管的条件。 (2)确保有擅长气道管理的人员在场协助拔管,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拔管时间和地点。 (3)在尝试拔管前,评估先进行气管切开术的风险和益处,评估清醒拔管与麻醉苏醒前拔管的 风险和益处。 (4)评估患者拔管后可能导致通气不足的临床因素,评估短期使用气道交换导管或声门上工具 以便需要再次插管时作为引导的可行性,但是需注意的是,尽量减少患儿使用气道交换导管。 (5)在整个拔管过程中给患者吸氧。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23年)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17)1000字困难气道是指在气道管理中遇到阻力、狭窄等情况,导致无法正常通气,产生低氧血症的一类情况。
困难气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技术复杂性,需要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减少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就困难气道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困难气道的分类困难气道根据气道阻力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困难气道。
轻度困难气道是指通气阻力程度较轻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变体位等方法进行管理。
中度困难气道是指通气阻力较大的情况,需要采取气管插管、面罩通气等抢救措施,改善气道通畅。
重度困难气道是指气道阻力很大,需要立即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紧急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以维持患者生命。
困难气道管理的步骤1.认真观察患者情况,了解气道通畅状态,判断困难气道的类型及程度。
2.采取相应的氧疗措施,以维持气体交换功能,减轻低氧血症症状。
3.采取非侵入性通气方法,如面罩通气、CPAP等,以改善气道通畅,促进患者呼吸。
4.如非侵入性通气无效,需立即采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清除气道菌株、杂质和分泌物等病理物质。
5.配合呼吸机进行气道管理,根据患者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模式,保持氧合状态稳定。
6.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氧合状态,及时调整支持治疗方案,减轻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
困难气道管理的注意事项1.抢救困难气道的治疗应该是有预备的,医务人员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加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2.困难气道管理应该是一个团队合作,需要多个医务人员齐心协力,配合顺畅,以保证抢救效果。
3.困难气道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特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困难气道管理过程中,注意防止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产生,保证治疗效果。
困难气道是医学急救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病情,其处理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和专业性,需要医务人员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难题性气道治理指南(2023)

难题性气道治理指南(2023)引言难题性气道是指处理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气道管理情况。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关于难题性气道治理的最新指导。
以下是本指南的要点:I. 了解难题性气道治理的定义和特征- 难题性气道是指处理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气道管理情况,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气管内插管等。
- 难题性气道治理的特征包括气道狭窄、气球囊压力过高、气道受损、声门不可视、气道黏膜损伤等。
II. 难题性气道治理的流程1. 评估气道:根据患者的情况、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气道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难题性气道。
2.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难题性气道的特点和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气道管理器械、调整通气参数等。
3. 实施治疗方案:根据选择的治疗方案,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
4. 监测治疗效果: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III. 难题性气道治理的技术考量- 气管插管:选择合适的插管器械和插管技术,保证插管的顺利进行。
- 气管切开: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气管切开技术,如锥形切开法、套双管法等。
- 气管内插管:选择合适的气管内插管技术和器械,保证插管的安全和有效。
IV. 难题性气道治理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针对难题性气道治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预防误吸、预防插管相关并发症等。
-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和意外事件。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关于难题性气道治理的指导,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处理难题性气道时的参考依据。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临床情况的复杂性,治疗方案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

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麻醉过程中,气道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近日发布了《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
本文将对这一指南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困难气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指南所提供的实践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困难气道。
困难气道是指在麻醉过程中,无法简单、顺利、安全地实施通气和插管操作的情况。
这可能由于气道解剖异常、炎症性水肿、肿瘤等原因导致的气道狭窄或阻塞。
困难气道的管理是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指南首先介绍了识别困难气道的方法。
麻醉医师需要在患者评估的早期阶段就有效地评估气道的难易程度。
指南指出,通过全面的患者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辅助等手段,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诊断技术的改进。
例如,引入了红外线成像技术、声音诊断设备等新技术,以帮助麻醉医师准确判断气道状况。
在识别困难气道后,指南详细介绍了不同级别的治疗策略。
根据气道控制难度的不同,将困难气道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个级别。
对于简单的困难气道,可以采用非侵入性的措施,如抬高头部、气道辅助装置等。
对于中等和复杂级别的困难气道,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侵入性治疗方法,如气道导管插入、急救气道设备使用等。
指南还提及了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患者的特殊处理。
除了治疗策略,指南还强调了预防困难气道的重要性。
麻醉医师需要在麻醉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充分的诊断、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等。
此外,指南还提出了麻醉医师培训和技术更新的建议,以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气道管理的质量。
最后,指南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困难气道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麻醉师、外科医生、呼吸治疗师等。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气道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潜在的风险。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困难气道管理xuli

视频喉镜具有一个小的摄像头,可以放置在患者的咽喉部,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屏 上,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喉部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插入导管。与传统的喉镜 相比,视频喉镜可以减少对喉部组织的损伤,并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光纤喉镜
总结词
光纤喉镜是一种使用光纤技术的困难气道管理工具,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视性。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01
02
03
04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困难气道 管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以便更好地选择和应用。
探索新的困难气道管理技术和 设备,以提高气道管理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加强困难气道管理领域的培训 和教育,提高麻醉医师的技能
和经验水平。
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 究,以评估困难气道管理的最 佳实践和指南的实施效果。
2019年ASA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旨在为麻醉医师提供关于困难气 道管理的指导,以确保患者在接
受麻醉手术时的安全。
该指南详细介绍了困难气道的定 义、评估、处理和预防等方面的 内容,为麻醉医师提供了全面的
指导。
指南强调了困难气道管理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并指出麻醉医师应 具备处理困难气道的能力和技能
。
指南中的关键建议和策略
背景
困难气道是指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 战,包括但不限于气道狭窄、喉部异常、颈部活动受限等情 况。困难气道管理是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以 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困难气道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困难气道是指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气道狭窄、喉部异常、颈部活动受 限等情况。
VS
详细描述
在逆行气管插管中,医生将导管从口腔或 鼻腔插入气管中,而不是从喉部插入。这 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常规气管插管的病 人,如颈部手术或颈部创伤的患者。逆行 气管插管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和经验 ,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专家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专家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为进一步规范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减少气道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于2009年起草和制定了《困难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在此共识基础上,结合近年困难气道管理的新观点与新进展,我们制订了本版《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基于国情,我们在本《指南》中就以下几点做出强调或创新:1. 强调“预充氧”的重要性;2. 进一步改良“面罩通气分级”;3. 将已预料的困难气道进一步分为明确的和可疑的困难气道;4. “诱导方式”增加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5. 强调“喉镜显露分级”作为建立气道方法的依据;6. 放宽“紧急气道”的定义;7. 创新并且改良《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图》。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与分类1. 困难气道定义: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2]。
2. 困难面罩通气(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DMV)(1)困难面罩通气定义: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经过多次或超过一分钟的努力,仍不能获得有效的面罩通气。
(2)面罩通气分级:根据通气的难易程度将面罩通气分为四级[3-5],1~2级可获得良好通气,3~4级为困难面罩通气(表1)。
喉罩的应用可改善大部分困难面罩通气问题。
注:a. 该分级在Han.R与Kheterpal.S的通气分级基础上修改制定[3-6],1~2级通过三项中间指标(手握气囊的阻力、胸腹起伏和ETCO2波形测试)确定,3~4级以SpO2是否≥90%而定。
b. 良好通气是指排除面罩密封不严、过度漏气等因素,三次面罩正压通气的阻力适当(气道阻力≤20 cmH2O)、胸腹起伏良好、ETCO2波形规则。
c. 双人加压辅助通气是指在嗅物位下置入口咽和/或鼻咽通气道,由双人四手,用力托下颌扣面罩并加压通气。
3. 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Intubation,DI)(1)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三次以上努力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2]。
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

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刘雨睿;王勇;李静静;王霞;吴文棋;庄旭辉;何悦雯;马武华
【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卷),期】2022(38)6
【摘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等组织和机构联合发布了2022年ASA《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
新版ASA指南是对2013年ASA困难气道管理工作组发布的《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的修订。
现对最新发布的ASA《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作一简单介绍,对该指南的更新部分作一详细解读,并探讨ASA新版指南值得商榷之处。
【总页数】5页(P643-647)
【作者】刘雨睿;王勇;李静静;王霞;吴文棋;庄旭辉;何悦雯;马武华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
【相关文献】
1.2012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解读:非急诊住院患者高血糖的管理
2.2012美国医师协会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3.《美国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急性和复发性痛风管理》解读
4.加强困难气道管理提升临床救治水平——《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
5.全面评估、充分准备、合理决策、重视氧合——《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国困难气道处理指南DAS气管拔管指南解读

英国困难气道处理指南DAS气管拔管指南解读一、前言199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提出了困难气道处理指南(Difficult Airway Algorithm)。
此后10年间,各种困难气道处理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麻醉学者也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困难气道指南的改良版,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的ABS流程。
根据美国ASA的统计数据,在其困难气道指南面世以后,麻醉诱导期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以上喜人的进展,是否意味着困难气道问题已不再是麻醉医师们的心腹大患?笔者数年前从外院同行口中得知一困难气道病例,其处理经过令人遗憾!62岁男性患者,有鼻咽癌放疗病史,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4小时拟行阑尾切除术。
因凝血功能异常,高年资麻醉医师A君选择为其施行全身麻醉。
虽然患者颈活动受限、声门暴露困难,A君依然凭借丰富经验,顺利诱导插管。
术程顺利,耗时30分钟。
术毕停药10分钟后,患者恢复吞咽、呛咳,在大声呼喊后能轻微睁眼,但开始躁动。
A君考虑到自己能顺利插管,即在吸痰后拔管,然后给患者扣上全麻面罩吸氧。
此时,患者忽然出现喉鸣,颈胸部三凹征,3分钟后SpO2从100%下降至80%,面罩加压给氧无效,注射司可林重新插管失败!赶来救援的医师们,试用喉罩、经环甲膜穿刺喷射通气均失败(此时SpO2降至10%,心率由快变慢),即行紧急气管切开,终于在心跳骤停发生以前恢复通气,暂时挽救了患者。
然而由于反复气管内出血、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一周后从ICU“自动出院”。
反思以上惊心动魄的过程,出现严重缺氧的原因,不难发现是A君拔管时机掌握不佳、气道刺激诱发喉痉挛所致,由此引出的问题,令人深思:第一,如何在拔管前正确评估患者是否能拔管?在什么时机下拔管?第二,如何避免拔管后发生缺氧?第三,若发生缺氧,如何及时有效地补救?二、2012英国DAS气管拔管指南介绍从上述患者的抢救过程可见,A君和同事们在发生面罩通气困难和插管困难后试用喉罩,失败后立即转入紧急气道流程,尝试声门下通气然后气管切开,可以说对ASA困难气道指南非常熟悉。
困难气道

4、气道处理时要确保通气与氧合,应在SpO2下降至90%前及时面罩 通气给氧。
5、气道操作要有微创意识,尽量避免演变为紧急气道。 6、插管失败后要避免同一个人采用同一种方法反复操作,
应及时更换思路和方法或更换人员和手法。
7、建议在麻醉前去除可纠正的面罩通气危险因素 8、全面而准确的评估气道,正确选择诱导方式
困难气道的评估和处理
浙江省台州医院麻醉科 张涛
ASA对困难气道定义
在临床情况下,经过常规良好训练(五年临床麻醉
经验)的麻醉医师遇到的患者发生面罩通气和/或
气管插管困难的情况.
麻醉医师3次经口气管插管均失败或经口插管1次失 败且用球囊面罩给予纯氧和正压通气中出现通气不 足,无法维持SpO290%以上。则可称为困难气道
包含五个方面:
面罩通气困难 喉镜检查困难 插管困难 声门上工具置入困难 环甲膜切开困难。
困难气道分类
根据有无困难通气将困难气道分为非紧急气道和紧急气道 1)非紧急气道: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而无困难面罩通气的情
况。
2)紧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
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其中少数病人“既不能插管也 不能通气”(Can’t Intubate,Can’t Ventilate, CICV),可危及生命。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非紧急气道——有创方法
逆行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术
紧急气道——无创和微创方法
喉
罩
食管气管导管
喉 管
环甲膜穿刺
简易环甲膜穿刺通气装置
紧急气道—有创方法
困难气道的处理 精品

喉镜显露分级
急症/非急症气道
• 非急症气道: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而无困难面罩通 气的情况下,病人能够维持满意的通气和氧合, 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其他建立气道的方法。 • 急症气道:困难面罩通气兼有困难气管插管时, 病人处于紧迫的缺氧状态,必须紧急建立气道。 不能面罩通气又不能气管插管可导致气管切开、 脑损伤和死亡的严重后果。
Ⅳ困难气道处理的前期准备
纤支镜视频
• I:\韩志强纤支镜视频.mp4
光索引导法
光索是前端装有灯泡、后端连 接电池把柄的导管芯
插管时在环甲膜处见清晰透光 光索前端正位于环甲膜后
Ⅱ术前气道检查的内容(ASA推荐)
检查项目
1 上切牙长度 2 颌正常闭合时上下切牙的位置关 系 3 下颌前伸时上下切牙位置关系 4 张口时上下切牙间距(开口度) 5 悬雍垂可见度(舌咽部结构分级) 6 上腭形状 7 下颌活动度和下颌间隙 8 甲-颏间距 9 颈长 10 颈宽 11头颈活动度
异常发现
相对较长 上切牙突出 患者无法将下切牙突出于上切牙 小于3cm 患者坐位,张口伸舌时无法看到悬 雍垂 弓形弧度过大或过于狭窄 下颌强直、僵硬,下颌间隙有肿块 小于三横指 颈过短 颈过宽 患者屈颈时颏部不能触及胸部,或 无法伸颈
Ⅲ 其他评估
ASA推荐:
对于病史可疑或气道检查异常 的患者,可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
巨大甲状腺肿
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
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
巨大甲状腺肿
• 56岁,男性,156cm,90kg,不能平卧,口唇 发绀,慢诱导保留呼吸,纤支镜,不能通 过, • 怎么办?
门齿松动
困难气道处理指南的内容
Ⅰ Ⅰ 气道评估
Ⅱ 气道检查 Ⅲ 其他评估 Ⅳ 困难气道处理的前期准备 Ⅴ 困难气道患者的气管插管策略 Ⅵ 困难气道患者的拔管策略 Ⅶ 困难气道处理后的事项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一、定义与分类1.困难气道:经过专业训练的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发生面罩通气困难或插管困难,或二者兼具的临床情况。
2.困难面罩通气(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DMV):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经过多次或超过一分钟的努力,仍不能获得有效的面罩通气。
根据通气的难易程度将面罩通气分为四级,1~2级可获得良好通气,3~4级为困难面罩通气(表1)。
3.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三次以上努力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4.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intubation,DI):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道病理改变,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气管插管均需要三次以上努力。
5.困难声门上通气工具(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AD)置入和通气:无论是否存在气道病理改变,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SAD置入均需三次以上努力;或置入后,不能通气。
6.困难有创气道建立:定位困难或颈前有创气道建立困难,包括切开技术和穿刺技术。
7.根据有无困难面罩通气将困难气道又分为非紧急气道和紧急气道:(1)非紧急气道: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而无困难面罩通气。
患者能够维持满意的通气和氧合,能够允许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其它建立气道的方法。
(2)紧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
患者极易陷入缺氧状态,必须紧急建立气道。
其中少数患者“既不能插管也不能氧合(Can't Intubation, Can't Oxygenation. CICO)”,可导致气管切开、脑损伤和死亡等严重后果。
二、建立气道的工具和方法用于困难气道的工具和方法有百余种之多,我们推荐最常用和公认的几种。
将这些工具和方法分为处理非紧急气道和紧急气道的工具和方法。
处理非紧急气道的目标是无创,而处理紧急气道的目的是挽救生命。
麻醉科医师应遵循先无创后有创的原则建立气道。
困难气道气道管理指南

困难气道气道管理指南困难气道,即在进行机械通气或自主呼吸时出现气道阻塞或气道支撑不足,进而导致呼吸困难的状态。
困难气道发生时,及时进行气道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并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困难气道的管理指南。
1.评估患者呼吸状态: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首先应对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评估。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同时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喘息音或杂音等。
2.给予辅助吸气: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借助辅助吸气设备来帮助患者顺利呼吸。
常见的辅助吸气设备有鼻导管、鼻咽通气管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患者的气道阻塞严重时,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头颈部处于适当的位置,如头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
同时可以采用手动扩张气道的方法,如扩张口腔,提拉颌部等。
4.气道吸引:当患者气道有分泌物或异物梗阻时,需进行气道吸引。
可以通过吸引器设备将气道分泌物吸除,保持气道的通畅。
在进行气道吸引时,需注意吸引的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的气道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5.气管插管: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且无法维持正常气道通畅时,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以避免对患者的气道和生命造成损伤。
气管插管后需确保插管的位置准确并固定好,以保持气道通畅。
6.气道镜检查: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且原因不明时,可进行气道镜检查,以查明气道的情况。
气道镜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气道病变或异物梗阻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高压吹气和正压通气:当气道痉挛或阻塞严重时,可进行高压吹气和正压通气的治疗。
高压吹气和正压通气可通过机械通气机实施,以提供充足的通气支持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
8.手术治疗:当患者的呼吸困难无法通过以上措施缓解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包括气道扩张术、气道支架植入等,以改善气道的通畅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困难气道管理时,需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情况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ASA困难气道管理

……困难喉罩置入:在气管病变存在或者不存
在时,喉罩的置入需要多次尝试。
……困难喉镜暴露:在气管病变存在或者不存
在时,多次尝试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困难气管插管:在气管病变存在或者不存
在时,气管插管需要多次尝试。
……插管失败:多次尝试后气管插管置入失败。
ASA困难气道管理流程
Ⅰ评估气道 Ⅱ困难气道管理的基本准备 Ⅲ困难气道插管策略 Ⅳ困难气道拔管策略
(1)清醒插管 (2)可视喉镜 (3)插管导丝或者换管器 (4)通气用的声门上设备(如,喉罩,喉导管) (5)插管用的声门上设备(如,插管型喉罩) (6)不同设计和外形的硬质喉镜镜片 (7)纤维光导喉镜 (8)可视导丝或者可视光杖。
(1)清醒插管
观察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清醒的纤支镜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
困难通气技术: 气管内喷射 有创气道 声门上气道 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 硬质通气支气管镜 双人面罩通气
不合作的或者儿科患者可能会限制困难 气道管理的选择,尤其是与清醒插管有关的。 这些患者中的气道管理可能需要一种在合作患 者中不被视为首选的方法(如全麻诱导后插管)
。 手术的进行采用局麻或者神经阻滞可能
……困难喉罩置入 ……困难喉镜暴露 ……困难气管插管 ……插管失败
……困难面罩通气或者声门上气道(SGA) 通气:
原因:面罩或者喉罩密封不佳,过多气体泄漏,或 气体吸入或者呼出阻力大。
通气不足:胸廓运动缺乏或不足,呼吸音缺乏或不 足,听诊严重梗阻,紫绀,胃内气体进入或扩张, SPO2降低或不足,呼末CO2缺乏或不足,呼出气潮气 量缺乏或不足,以及与低氧血症或者高碳酸血症相关 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例如,高血压、心动过速或者心 律失常)。
并无发现二者颈椎弯曲度之间的差别
困难气道管理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4期37投稿邮箱:sjzxyx88@·综述·困难气道管理研究进展李文俊(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0 引言气道管理是麻醉医生在日常的各种麻醉中必备的一项关键的基本技能。
在进行麻醉工作时假如对气道的管理不当或是不及时,将会使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甚至可能发生严重的窒息,进而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缺氧,以至于诱发患者室颤、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
美国一项长达6年的麻醉相关死亡研究结果显示,由困难气管内插管引起者可达2.3%。
在困难气道的各种发生率中,困难喉镜显露为1%-18%,困难气管内插管为1%-4%,困难面罩通气为2.35%,其中面罩通气失败为0.15%[1]。
所以,熟练的掌握各种气道管理技术是每一位麻醉医生必备的技能。
本研究就近几年困难气道的一些新理念及管理技术进行综述。
1 困难气道的定义2012年ASA 更新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中指出,困难气道指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生遇到面罩通气困难或者气管内插管困难,或二者兼具[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8年将困难气道定义为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生在面罩通气或气管内插管时遇到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
困难面罩通气指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经过多次或超过一分钟的努力仍不能获得有效的面罩通气[3]。
困难喉镜显露指直接喉镜经过三次以上努力仍看不到声门的任何结构。
2 困难气道评估2.1 张口度。
张口度指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
成人正常值3.5-5.6 cm 之间,张口度小于3 cm 或检查者两横指时喉镜无法置入,导致困难喉镜显露。
2.2 改良Mallampati 分级。
患者取正坐位,检查者视线与张口处呈同一水平,嘱患者张口伸舌并用力至最大(不能发出声音),我们可以根据可见腭垂及咽喉部的其他结构的程度来判断分级。
Ⅰ级:可见软腭、咽腭弓、腭垂;Ⅱ级:可见软腭、咽腭弓、部分腭垂;Ⅲ级:仅见软腭、腭垂基底部;Ⅳ级:看不见软腭。
ECMO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V-V ECMO ▪ 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量使50%的ECMO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体外循环过程
中,血液与非生物异体表面接触,需要抗凝以防止环路血栓形成。 ▪ 肝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凝剂,因为其具有半衰期可预测、剂量依赖、可通
▪ 病例系列报道在线发表于Chinese Medical Journal(April 07, 2023.DOI:10.1097/CM0000000000002651,期刊影响因子为 6.133分,为ECMO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率先提出了国人自己的证 据和方案。
ECMO并发症及管理
V-A ECMO ▪ 在V-A ECMO转机过程中,由于固体和(或)气体微栓子和血栓
V-A ECMO:在V-A ECMO中,经股静脉引流管引出血液,氧合后通常经股动 脉或主动脉穿刺导管泵回,输往全身。V-A ECMO多用于需要机械循环支持的 严重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场景。
ECMO用于困难气道管理
▪ ECMO应用于困难气道管理时具有以下优势:为气道安全提供保障;为 术者提供无气道工具干扰的操作视野;V-V ECMO低肝素化策略可以减 少抗凝剂的使用,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短时间使用性价比较高。
ECMO在困难 气道管理中的 应用实践
前言
▪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是一种基于体外循环系统的生命支持辅助疗法,原理是将体内静脉血引 出体外,经过肝素预处理的管道经膜肺氧合后,通过离心泵和管道再注 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系统,为患者提供部分或全部的心肺支持。
▪ 对于麻醉管理而言,气道是重中之重,在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确保气道安 全的情况下,ECMO或许是目前最后的,也是最安全的选择。在本文中, 笔者根据所在单位ECMO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并结合既往文 献报道进行阐述,拓展各位青年医师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A更新困难气道管理临床指南
困难气道管理临床指南
关键字:ASA,临床指南,困难气道管理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工作组近期更新了2003年发布的“困难气道管理” 临床指南,相关内容于2013年1月发表在《麻醉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
此次发布的指南重点关注麻醉管理和气管插管中遇到的困难气道管理问题。
建议的一些方面涉及其他临床领域。
与现存指南的不同之处在于,更新后的证据来自于最近科学文献、专家顾问最新调查和ASA成员随机选择发现,能更好的为麻醉医师进行困难气道管理提供指导。
该困难气道管理的临床指南具体包括: 气道评估
只要有可能,所有患者在开始麻醉和气道管理前,就需对患者既往气道情况进行评估。
气道评估的目的,旨在发现内科、外科和麻醉方面提示的可能存在困难气道的因素。
如果及时查看既往麻醉记录,或许会获得关于气道管理的有用信息。
只要有可能,所有患者在开始麻醉和气道管理前,就需对患者进行气道检查。
气道检查的目的,旨在发现可能提示存在困难气道的特征。
需对多种气道特征进行评估。
一些患者依提示进行附加评估,以判断预期困难气道的可能性或性质。
气道评估和气道检查的发现有利于指导具体诊断检查和会诊的选择。
困难气道管理的基础准备
至少需要一个可以随时应用的便携式储存装置,内含气道管理的特殊设备。
如果为已知或可疑困难气道,建议进行以下各步操作:
与困难气道管理有关的特殊风险和操作需告知患者(或家属)。
至少确定一名额外的助手,以便在困难气道管理中随时参与协助。
开始困难气道管理前给予面罩预吸氧。
不合作或儿童患者有阻碍预吸氧的可
能。
困难气道管理的全程,应积极寻找补充供氧的机会。
补充供氧的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鼻导管给氧,喉面罩导气管给氧,吹入法
给氧;气管拔除后口罩给氧,鼻导管给氧。
困难气道插管方案
麻醉医师应预先制定困难气道插管方案。
困难气道插管方案将部分依据预期手术患者的情况和麻醉医师的偏好和技术水平。
困难气道建议插管方案包括:
对单纯或合并出现的6个基本问题的预期临床影响和可能性进行评估:? 患者
不合作或不同意,? 面罩通气困难,? 声门上气道处插管困难,? 喉镜检查困难,? 气管插管困难,? 进入气道困难。
相关临床价值的考虑和4项基本管理选择的可行性:? 清醒插管与全身麻醉诱
导后插管,? 初始插管使用无创技术与有创技术(如,气管插管和经皮气道切开),? 影像辅助喉镜检查作为初始插管方法,? 自发性通气的保留与消失。
确认首选或优选方法:? 清醒插管,? 患者能充分通气但气管插管困难,? 生
命垂危患者不能进行通气或气管插管。
如果首选方法失败或不可行,确定可用的备选方法。
困难气道管理时,不合作或儿童患者插管方法的选择会受到限制,涉及清醒气
管插管的患者尤为如此。
不合作或儿童患者气道管理时,需采用合作患者主要方法之外的方法(如,全
身麻醉诱导后尝试插管)。
局部浸润麻醉或局部神经阻滞的实施对困难气道的直接管理提供了备选方法,
但该方法并不代表最终解决了现存困难气道的问题,也不排除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时需要预先制定插管方案。
确定依据二氧化碳含量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测定实施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拔管方案
麻醉医师应预先制定困难气道的拔管方案。
该拔管方案将部分依据患者手术情况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和偏好。
困难气道建议拔管方案包括以下考虑:
清醒拔管与意识恢复前拔管的相关价值。
患者拔管后可能对通气产生不良影响的所有临床因素。
患者拔管后如果不能维持充分通气,可实施气道管理计划。
短期使用可指导快速重新插管的装置。
该种装置可作为探针(插管探条)或导
管。
气管导管移开前,探针或插管探条常经气管导管管腔插入气管。
探针或插管探条包括可以用来短时提供氧合和通气的空腔。
导管常经口腔插入,可用于声门上通气和插管。
喉面罩导气管插管和喉面罩导气管是导管的实例。
随访治疗
麻醉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上记载现存和困难气道的性质。
该文献记载旨在为未来
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可证明有益于临床的文献记载包括以下方面(但不局限于): 描述遇到的困难气道。
该描述应区别面罩或声门上气道通气遇到的困难与气管插管时遇到的困难。
描述使用过的不同气道管理技术。
该描述应指出困难气道管理中每种适用方法
的利弊程度。
麻醉医师应将遇到插管障碍告知困难气道患者(或家属)。
该沟通的目的旨在为患者(或家属)在未来治疗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告知内容应包括(但不局限于)现存困难气道,显而易见的困难原因,如何实施插管,对未来治疗的影响。
告知内容包括,诸如向患者书写一份报告或信件,附医学图表的报告,同患者医师或主要照顾者的沟通,通知手环或等效识别装置,或标识图。
麻醉医师应对困难气道管理的潜在并发症患者进行评估或随访。
并发症包括(但不局限于):水肿,出血,气管和食管穿孔,气胸和误吸。
与困难气道管理出现危及生命并发症相关的潜在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被评估和随访。
症状和体征包括(但不局限于):喉溃疡,面颈部疼痛或肿胀,胸痛,皮下气肿,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