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建筑设计》课程教案
《建筑设计》课程教案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第三章民用建筑设计基本要求第四章幼儿园设计第五章住宅建筑设计第六章图书馆设计第七章剧场设计第八章旅馆设计第九章建筑施工图设计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本章重点和难点】建筑功能分析与空间组织;动线分析与交通组织;建筑艺术处理基本原则;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这三者的关系。
其中,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功能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状和物理环境(量、形、质)。
其中突出的重点则是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人流活动问题。
1.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的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
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
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形式。
(1)走道(水平交通空间)布置重点: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关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2)楼梯(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位数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3)门厅(交通枢纽空间)布置要点: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
应兼顾使用功能和空间意境的创造。
2. 公共建筑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的处理。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 } 一 公共建筑设计的现状 1 趋向综合体 . 现代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有不少建设 项 目是 由几 幢乃 至几组建 筑集 合而成 , 趋向于成为一个有机综合体 。 目前 , 很多公共 建筑设计 中都对 周边 的自然资源加以合理利 用 , 从而 达到人 文与 自然 的和谐相 处。同 时, 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设计根据各 自的功能要求组 合建筑 , 各区域 使 内建筑既存在有机关联 , 又不相互 干扰 , 形成一个有机综合体 。 2 科 技含 量 提 高 . 现代的公共建筑设计都将 “以人 为本” 作为 出发点 , 以做 到使 用上 的方便和舒适 , 因而提高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科技含量也被提上议 程。不 仅节能省地保 护环境 , 丽且提高 了公 共建筑 的利用 率。并且 , 颁 布了 自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后 , 不少建筑都选用 了符合标准 的围护结构来保 温隔 热, 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以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能源 的 目的。公共 建 筑设计的智能化发展 , 也大大提高了办公和管理效 率。 3 形成 特 色 形 象 . 公共建筑 因其规模 、 功能等 因素 构成了其形象 的特殊性 , 也因此有 些公共建筑成 了城市的标志。近年来 , 很多公共建筑设计 中用现代建 筑 材料塑造了高耸 、 曲面等多姿多态 的现代造型。也有一些公共 建筑更多 关注地域文化 、 民族特色 、 市传统底蕴 , 城 创造 出了具有 中国特色 、 深含 中华文化底蕴 的建筑形象。 ( } 共 建筑 设 计 的 问题 二 公 1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 . 出现不切 实际的浮夸现象 , 目追求宏 伟 盲 与气派 ,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 创作态度不够严肃 , 目 . 盲 追求新奇 。 追求建筑外形 , 过分 以建造 标 志性建筑为 目 , 标 忽视公共建 筑的 内部 功能要求 , 导致公 共建筑 的设 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卷首语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等技术问题..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b、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c、停车场所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场所用地..d、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是;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消防车道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单车道路宽不应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4、怎样处理交叉路口——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与李玉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1、在设计公共建筑时;其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总体环境;应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考虑与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才能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相互储存;凝结成为不可分割的完美整体..2、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三个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3、如何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 P10-13论述题4、从整体布局出发;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完美.. 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1、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包括哪些——a、公共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地形特定、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b、以公共建筑群组成的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如城市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居住区中心等的公共建筑群..2、如何创建公共建筑的空间环境——a、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c、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同意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1、公共建筑功能的核心为题: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2、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论述交通联系有哪些形式 p273、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4、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a、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b、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c、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和厅堂..5、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是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来确定..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地车道;宽度常在1.5m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5-2m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3-4m左右..公共建筑过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范以及视觉艺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定;其中主要是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控制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6、通道的采光..一般是依靠走到尽端开窗;或借助于门厅、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也可利用走到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7、总之;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能使空间组合紧凑;也可带来经济效益..8、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a、楼梯:在公共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两部楼梯;b、坡道:坡度一般为8%~15%;在人流较集中部位;需更平缓;常为6%~12%;还应考虑防滑措施..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度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度的作用..公共建筑的主要路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喉要道;既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9、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和精神方面..10、公共建筑的门厅空间环境应满足通行能力;还应体现出空间的构思意境..11、在门厅或大堂的设计中;应具备合适的尺度感与明确的导向感..12、在对称布局的门厅设计中;采用建筑构图的轴线方法;展示空间的导向;以增强人流的方向感..13、公共建筑的门厅空间环境;有室内外的过渡问题..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1、将建筑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根据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明确;交流方便;还应对主于次、内与外、闹与静等方面进行分析..2、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密切结合..3、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空间能否发挥作用与辅助空间配置的是否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4、对于各类组成空间的使用性质;有的功能与对外联系为主;有的与内部关系密切;考虑空间组合时;应妥善出来功能分区中的内外关系问题..3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交通、医疗、商业、展览、体育的主要路线是什么1、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2、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问题;是人流组织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人流量大而集中的公共建筑;连续性的人流疏散医院、商店、旅馆等;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如展览馆、学校建筑等..3、对于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简答题p46a、出入口合并设置;人流疏散时;自上而下;方向一致;从而简化阶梯教室与相邻房间的联系;b、出入口分开设置;出口则布置在阶梯教室的后部;使人流经过楼梯或踏步疏散..4、公共建筑空间除了从使用性质、功能分区、流线特点、疏散设计等方面分析功能问题的;还要争取良好的朝向、合理的采光、适宜的通风以及优美舒适的环境等..5、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两种分析与确定空间组合关系的手段:a、功能关系分析图功能需要、防火要求、空间感受、人流使用性质;b、流线分析图..第3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论述题1、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要求;是创造建筑型式美的主要依据..在对公共建筑进行造型艺术创作时;力求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才有可能获取完美艺术形式..2、多样统一是建筑艺术形式普遍认同的法则;也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3、建筑艺术不同于其他作品的艺术形式;即:建筑语言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形式;它只能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4、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与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活动;所产生的印象及所构成的综合艺术效果;因为有了时间因素;常称建筑艺术为四个向量的艺术..5、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称为建筑构图原理;这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反复总结和认识得来的;也是公认的和客观的美的法则;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察等构图经验..怎样利用多样统一进行形式艺术美创作其一;多样性应是所有的建筑环境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当然是公共建筑环境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因而在公共建筑艺术处理中应密切结合“公共性”这一基本特征;善于处理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二;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既是建筑艺术形式创作的普遍法则;也是公共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准绳;因而需要正确解决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并善于运用娴熟的艺术技术和新的技术成就;更好地为创造新的建筑艺术形式服务..其三;正确对待传统与革新的问题;善于吸收建筑历史传统优秀的创作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在公共建筑艺术创作中;力求不断创新..2室内空间环境艺术所谓空间的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1什么是视觉视差在考虑公共建筑的尺度时..还应注意视觉方面的因素;因为人对建筑空间的整体认识;除了通过在使用过程中的接触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视觉连续性和所形成的综合印象;所以人的视觉规律同样是分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重要因素..在视觉规律中;不同的视角和视距所引起的透视变化以及由于体形的大小;光影的明与暗;方向的横与竖等一系列的对比作用所产生的错觉;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尺度感..在建筑构思中;常运用这些视觉规律增强或减弱视觉艺术的特征效果;以争取某些预想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意境..例如;有的将远处的细部尺度放大加错;借以矫正由于透视变小而产生的视差;当然也不能忽视近看的效果..又有的将建筑增加由近及远的层次;以增强其深远感..此外;建筑空间的明与暗;也常会产生不同尺度感的错觉;可以利用采光和照明的不同效应;调整建筑空间的尺度感..例如人民大会堂的顶棚采用了层层退晕的划分;再加上满天星的灯光效果;解决了顶棚下坠的错觉问题..又如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厅;是逐层向上悬挑增大展廊空间的;这样处理调整了因透视变化而产生后退变薄的问题;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空间尺度效果..例:顶棚未加以足够的艺术处理;虽然大厅前后均是敞开的玻璃墙;但过宽过重的顶棚压在较为纤细的柱子上;不仅感到压抑;而且感到头重脚轻;异常的不稳定..2、在公共建筑的创作中;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的构思;常运用围透划分与序列导向的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使整个建筑空间环境具有优美的整体感..3、怎样进行室内空间的划分问答p67a.空间组合中界面的围透;是空透一些还是封闭一些;两者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需要依据设计意图而定..b.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应根据设计的意图;采用如半隔断、空花墙、博古架、落地罩或家具组合等方法;以取得空间之间既分又合;分隔而不死的效果..c.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一定空间环境的序列布置;还应对人流的导向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3室外空间环境艺术1、公共建筑外部体形的艺术形式;离不开统一与变化的构图原则;即从变化中求统一;从统一中求变化;并使两者得到比较完美的结合;达到高度完整的境界..一般应注意构图中主要与从属;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方面的关系..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形体的构图中;均衡与稳定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体量上的构图;有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之分..一般对称的平衡常表现端庄的气氛;多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其他需要表达雄伟壮观的公共建筑..对于功能上比较复杂;而在性格上需要体现轻松活泼的公共建筑;就不一定采用以对称平衡的体量组合;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对称平衡的体量组合方法..建筑造型设计取得统一的方式——a、简单几何体;b、共同细部协调;c、主从分明..3什么是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使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以美得感受..常用的韵律手法有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等..连续的韵律——强调运用一种或几种的组成要素;使其连续和重复出现..渐变的韵律——将某些组成要素;如体量的高低大小、色调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细轻重等;作有规律的增强与减弱起伏的韵律——将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但与渐变韵律有所不同;在体形处理中;更加强调某一因素的变化;使体形组合或细部处理高低错落;起伏生动.交错的韵律——在建筑体形构图中;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如体量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疏密等作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的处理4、在公共建筑创作中;运用有关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时;既要注意解决透视变形的问题;还需注意解决具体环境对建筑形象的影响问题..所未见主形象的透视变形;缘于人们观赏建筑时的视差所致;即人的视点距建筑越近;感觉建筑体形越大;反之感觉越小..另外;透视仰角越大;建筑沿垂直方向的变形越大;前后建筑的遮挡越严重..5、在建筑设计构思中;常运用光线的明暗、颜色的冷暖、质地的粗细等对人的视觉所引起的不同感觉;借以增强各种建筑形象的特色气氛..暖色调给人以亲切热烈的感觉;冷色调则常给人以幽静深沉的感觉;亮光易突出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并能使光滑的材料闪闪发光;使粗糙的材料银造影导致色泽暗淡..第4章: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1、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当前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即: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和空间结构..请论述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概念和优缺点论述题p891、混合结构这种结构类型;因受梁板经济跨度的制约;在平面布置上;常形成矩形网格承重墙的特点..所以对于那些房间不大、层数不高;且为一般标准的某些公共建筑.针对这种结构特点;在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注意以下要求: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不值;应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为了墙体传力合理;在有楼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在大房间之上;出现承重墙落空的弊病..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即自由高度与厚度之比;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内.. 2、框架结构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是框架结构体系最明显的特点;即支承建筑空间的股价的承重系统;而分割是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是不承重荷载的..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为例;常选用6—9m的柱距;结合功能要求和空间处理;排成一定形式的柱网和轻墙;力求做到空间体形的完整性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3、空间结构悬索结构、空间薄墙结构和网架结构和公共建筑设计的关系i空间薄壁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常称为薄壳结构的空间薄壁结构;特性:a、壳体结构的刚度;取决于它的合理形状;所以材料消耗低..b、壳体结构厚度可以做的很薄..c、壳体结构本身具有骨架和屋盖的双重作用;更加经济有效;且在建筑空间利用越加充分..ii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a、网构架结构多采用金属管材制造;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与一般钢结构相比;可节约大量钢材和降低施工费用..b、由于空间平板网架具有较大的刚度;所以结构高度不大;这对于大跨度空间造型的创作;具有无比的优越性..c、所谓充气结构;系指薄膜系统充气后;使之能承受外力;形成骨架与维护系统;两者相结合为统一的整体..2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建筑设备主要包括哪些——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气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1、采暖采暖系统;常用的有热水与蒸汽两种采暖方式热水采暖系统的散热器表面温度不甚高;因此给人以舒适感..再加之热水的热惰性大;冷却又较慢;室温容易保持均匀稳定;没有爆冷暴热的现象..所以这种采暖方式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型的公共建筑..蒸汽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远比热水供暖为高;有升温快冷却也快的特点;常适用于段时间采暖或间歇性采暖的公共建筑;如学校;会堂;影剧院等..2、空气调节常用的空气调节系统有如下三种方式:定义、优缺点p102集中空调系统:优点: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等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尤其在整天系统中;不能完全满足各房间的局部要求;即风量不易调整实用;致使运行费用过高..基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不适合用于风量不大、服务面复杂、建筑空间分割较小的公共建筑;如宾馆之类的公共建筑..常适用于风量大而集中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如影剧院、体育馆等..为了克服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缺点;某些大型公共建筑往往采取分成几个空调系统进行运作..如高层公寓或其他高层的公共建筑可以分层设置系统;大空间的公共集中式可以分成几个区域设置分段系统;以利于解决系统的均衡问题..高速诱导系统:在此系统中能比较好地处理本身室内的空气质量;所以房间之间没有相互交叉污染的问题;因而具有较好的卫生条件..其优点是该系统的送风量较少;风道断面也不大;并能省掉回风管道..但是;这种系统由于风速偏高;产生的噪声偏大;因而需要采用有效的消声措施..另外;这种系统不宜装设滤尘器;宜在比较清洁的空间中选用..没太诱导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6M以内较为有效;因宾馆建筑中的客房孵化上述的有效距离;所以采用的比较多..风机盘管系统:是由风机和盘管组合而成的空调设备;也称风机——盘管机组..它的优点是:各个单独空间可自行调节室温;不用时也可局部关闭风机等..因此适用于空间组成复杂;灵活调节室温的公共建筑;例如高级宾馆、精密实验室等..盘管风机的形式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3、人工照明a、在考虑人工照明时;应注意解决眩光的问题..当光源与人眼处在0°~30°范围时;眩光最为强烈..通常采用加大灯具保护角;控制光源不外露灯方法;作为防止产生眩光的措施..此外;还可以采取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选用间接照明或漫射照明等减弱眩光的措施.. b、根据照度的分布;人工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与混合照明三种形式..按受光的情况;又可以分为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漫射照明等类型..3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1、常用的面积系数有: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式中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2、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结构面积系数有时几乎达到50%;而近代框架结构建筑的结构面积系数则可降至10%左右..如中小学建筑的使用面积系数;约在60%左右即可..中小学建筑的使用面积系数;约在60%左右即可..3、采用的建筑体积系数控制方法如下:有效面积的建筑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体积建筑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其中建筑体积应包括屋顶及地下室的体积.4、一般建筑室外工程费用约占全部建筑造价的20%左右..5、还有绝对性质的经济分析与控制的方法;即常用的建筑工程概算、预算和决算..第五章: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常可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大体归纳成为如下5钟基本类型:分隔性的空间组合、连续性的空间组合、观演性的空间组合、高层性的空间组合以及综合性的空间组合等..1、分割性的空间组合1、分隔性空间组合的特点:以交通空间为联系手段;组织各类房间..。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
3 在三大建筑类型中,公共建筑包括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以及景观建筑等。
4 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等问题。
5 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6 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需要考虑下列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9 由于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外环境的空间也不同,一般可归纳为下列几种情况:(1)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为集散广场)(2)活动场地(3)停车场地10 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11 高层建筑或某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的方式,以节约场所用地。
12 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
13 在处理室外环境空间的组合中,还应注意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问题。
①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②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也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
③还有一些公共建筑物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14 出入口的形式,可以处理成开敞的,也可以处理成封闭的,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视建筑的性质和风格而定。
15 在室外环境空间布局中,依据建筑组合、绿化布置、庭园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意图,需要考虑一定的内部道路,其布置系统应使室外诸多空间之间有机地联系,达到脉络分明、景观有序的完美效果。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当前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即: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和空间结构。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新型建筑材料不甚发达的地区,对于一般标准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如中小学校和卫生院等,多选用墙体承重结构,即混合结构体系。
而在大中城市,因高新技术比较发达,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如宾馆、大型办公楼等,多选择框架或框剪结构体系。
而对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如剧院、会堂、体育馆、大型仓库、超级市场等多选择空间结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的新型建筑材料日趋发达,支撑建筑空间的结构体系也不断地更新换代,这就给公共建筑的创作,带来无限的生机。
所以在结构选型上,不仅需要持因地制宜的观点,还需要持因时制宜的观点,才有可能使公共建筑的设计构思与结构选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
混合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当前我国在一般的公共建筑中,所采用的混合结构形式,多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
这种结构类型,因受梁板经济跨度的制约,在平面布置上,常形成举行网格承重墙的特点。
所以对于那些房间不大、层数不高,且为一般标准的某些公共建筑,例如学校、办公、医院等是比较适用的结构类型,如图4-5为小学建筑、图4—6为行政办公建筑、图4—7为中型医疗建筑,在三个示例的平面布局中,内外墙的划分,皆显示出了砖混结构的特点,即: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双重作用.另外,从承重墙布置的方式看,又纵墙承重和横墙承重之分,应结合布局的需要加以选择。
混合结构中的承重墙体,因需要承受上部屋顶或楼板的荷载,应充分考虑屋顶或楼板的合理布置,并要求梁板或屋面的结构构件规格整齐,统一模数,为方便施工创造有力的条件。
针对这种结构特点,在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2)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楼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
建筑考研必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
建筑考研必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案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概述1.1 公共建筑设计的意义和目标1.2 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3 公共建筑设计的分类与特点1.4 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公共建筑功能布局与空间组织2.1 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原则2.2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方法2.3 公共建筑的交通组织与流线设计2.4 公共建筑的开放空间与庭院设计第三章:公共建筑形态与造型设计3.1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的基本元素3.2 公共建筑造型的基本手法3.3 公共建筑的立面设计3.4 公共建筑的体型与组合设计第四章:公共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4.1 公共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4.2 公共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4.3 公共建筑常用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应用4.4 公共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材料选择第五章:公共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5.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5.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5.3 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5.4 公共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第六章:公共建筑光环境与室内设计6.1 公共建筑光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6.2 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6.3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6.4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与细节处理第七章:公共建筑声环境与绿色设计7.1 公共建筑声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7.2 隔音与吸音材料的运用7.3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7.4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方法与实践第八章:公共建筑智能化与信息技术应用8.1 公共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基本概念8.2 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8.3 信息技术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8.4 公共建筑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九章:公共建筑经济与投资分析9.1 公共建筑项目的基本流程与投资构成9.2 公共建筑成本控制与预算编制9.3 公共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9.4 公共建筑项目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第十章:公共建筑案例解析与设计实践10.1 公共建筑案例解析的方法与步骤10.2 国内优秀公共建筑案例分析10.3 公共建筑设计实践的基本流程10.4 公共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创新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共建筑设计的意义和目标: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中文简介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为建筑学入门阶段的重要理论课程。
本课程通过讲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理和原则,使学生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深入理解公共建筑的环境、功能、艺术、技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综合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诸多要素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能力、对多功能综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对各种建筑空间进行组织的能力以及综合处理建筑各要素互动关系的能力。
(二)课程英文简介The Design Principle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architecture major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course in primary stage of Architecture. By means of illustrating general 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not only manage basic method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ing but deep comprehend the concept and mutual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 art,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more apply these achievements into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acquire crucial abilities including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vast elements in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integrated muti-functional public architecture, organizing all sorts of architecture spaces and handl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numerous architecture factors.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共建筑基本概念、性质和创作准则;正确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关系;掌握公共建筑功能的内涵和要求,建筑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建筑经济技术要求。
论现代公共建筑设计及结构技术
干 幽 燕
( 东省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 广 东 广 州 5 0 1 广 1 0 0)
摘 要 :公共建筑与人类 的生活紧密相 关,不但 丰富 了我们的 生活 ,而且提 升 了城市的文化 内涵和特 色形 象。本 文从 公共 建筑设计 的
现状、面临的问题入手讨论 目前公共建麓 所带来的一 系列反应 ,并提 出解 决对策 ,以引发思考 。另外 ,随着科 学的进步 ,结构技 术在 公共建筑 中的渗透也越采越 多 ,本文也对公共 建筑 中所采用的 结构技 术做 了简要 分析 ,力求为公共 建筑服 务。
抛 的面积乘 以抛 投厚 度计 算 出所 需方 量 ,然后 在驳 船 上刻 上标 记 ,每次装料都 以装 到标记线 为准 。
6 荷 载 加 载水 上 施 工 方 法 与 施工 监 测
加载施工时 ,每次加 载荷载的大小采 用石料填 筑的厚度来 控
制 ,石料填筑 的厚度 由前 一 级加 载预 压 后地 基强 度 的增 长值 确
关键词 :公共建筑设计 ;现状 ;问题 ;对策 ;结构技 术
1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近年来 ,我 国经 济飞速发展 ,各类 公共建 筑也被 注入 了新 鲜 的血液 ,公共建筑设计 也被赋予 了新的 内涵 ,发生 了超高层 、大
跨度等建筑形式 上较 大的变化 和进 步。 1 1 公共建筑设计的现 状 . 1 1 1 趋 向综合体 ._ 现代 的公 共 建筑设 计 中有 不少 建设项 目是
5 )厚度控制 :按照 分层 加载厚 度要 求 ,实际施 工 中要 随时
测 定流速 、流向 、水 深 、波浪等影 响因素 ,随时 调整对 开驳 的装
石量和投抛定位 。根 据施工经验 ,根据漂距计算 和 G S P 定位 是保 采取停止加载或卸 载的措施 ,防止地基 局部剪切
建筑学教学大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数:32学时(其中:理论24,实践8)学分数:2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建筑学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本课程属于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公共建筑种类颇多,功能各不相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总体布局、功能关系、造型艺术、技术经济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方法,通过讲课以及对建筑的实地调研,使学生在设计构思及思维方法上得到训练和提高,具有独立处理建筑功能、技术与空间艺术关系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公共建筑设计中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方法,理解公共建筑设计在功能与经济、功能与美观以及经济与美观等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掌握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设计原则,重点掌握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方法。
教学重点: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教学难点: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1.1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2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1.3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公共建筑空间的三大组成部分,熟悉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及功能分区,掌握建筑空间组合中水平交通并分析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部分。
教学重点: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功能分区。
教学难点: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2.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2.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2.3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散与疏散第三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室内空间、室外形体的基本内容,熟悉民族形式、地域文化、构图技巧、形式美规律的内容,掌握一般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原理。
教学重点:室内外空间环境艺术。
教学难点: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4章2节概要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定
3.0.4多层建筑物坡屋顶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 2.10米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至2.1米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 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米时不应计算面积。 3.0.5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 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 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 及其保护墙》外边线说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 算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1/2面积。 3.0.6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 护结构的,层高在2.20米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 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以利用,无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 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 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 间不应计算面积。 3.0.7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有回 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回廊层高在2.20米及以上者应计 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米者应计算1/2面积。
与热水采暖系统相比,蒸汽采暖系统具有如下 特点:
(1) 低压或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中,散热器内 热媒的温度等于或高于100℃,高于低温热水采暖 系统中热媒的温度。所以,蒸汽采暖系统所需要的 散热器片数要少于热水采暖系统。在管路造价方面, 蒸汽采暖系统也比热水采暖系统要少。
(2) 蒸汽采暖系统管道内壁的氧化腐蚀要比 热水采暖系统快,特别是凝结水管道更易损坏。
4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
4 使用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生活 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5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总建筑面积 6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7 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占地面积/用地面积 8 绿化覆盖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用地面积 9 绿地率(%)=绿地面积/用地面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4)
★采暖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设备(管网)和散热 设备(用户)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采暖系统分类: 局部采暖系统 .按热源位臵不同 集中采暖系统 对流采暖 .按传导方式不同 辐射采暖 热水采暖系统 .按热媒介质不同 蒸汽采暖系统 热风采暖系统。
★常用的采暖系统是热水采暖系统和蒸汽采暖系统。 ������. 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太高,给人以 舒适感,热水的热惰性强(热容量高),室温容易保 持均衡稳定(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旅馆等此类公 共建筑) ������. 蒸汽采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比热水系统高, 热得快,冷得也快,常适用于短时间采暖或间歇 式采暖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影剧院,会堂等) ★新的采暖方式 ������. 辐射采暖: 地板辐射采暖,带型辐射板采暖 ������. 热风采暖,热空气幕采暖
★混合结构的建筑,除承重墙之外,还有非承重墙, 也称隔断墙。起分割空间的作用,一般多选用轻 质材料,如空心砖、轻质砌块、石膏板、加气混 凝土墙板等。
★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
臵应尽量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规范 的规定。 ★楼层的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 的大小应有一定的限制并尽量对齐,同时 还要避免小房间压在大房间之上,出现承 重墙落空的现象。 ★墙体)气流组织 ★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存在气流组织问题. 将处理好的空气送到人们活动或逗留的区域, 使得整体活动空间的气流,保持合乎标准的温 湿度、洁净度及送风速度,并能及时排除污浊 空气,保持均匀稳定、舒适合理。 ★大型公共建筑气流组织主要有2种: ������.上送下回,具有路线短捷,容易控制的优点(适 用于影剧院) ������. 喷口送风,具有管道短,不占用天花上部空间 等优点,(适用于新型空间结构形式的大跨度 公共建筑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点汇总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北京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扩建前的和平宾馆是一所普通标准的旅馆,位于城市中心附近较为隐蔽的小街内, 所处的地段异常狭窄。为充分利用这一地形特点,主体建筑采用“一”字形布局, 与前边的低层餐厅组合成一个整体。前院留有一定的庭院空间,大楼后边设有停 车场和供应物品的场所。停车场的位置方便易找,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 和艺术性,同时利用建筑物的阴影遮盖车辆,在一定区域内防止了烈日暴晒。前 后院的空间通过主楼东侧的过街楼沟通,使总体环境空间布局主次分明,建筑位 置适中,院落大小得体,绿化配置有趣,道路联系方便。尤其在前院入口处,保 留了原有的两株大树,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环境条件,做到“多年树木,碍筑檐 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的造园原则,而且起到画龙点睛、亲切怡人及丰富环境 的良好作用,是利用环境特色,突出主体建筑的良好范例。 北京和平宾馆老楼门厅空间效果分析: 采用了不对称布局。该门厅楼梯和电梯设在入口的左前方,从入口处向左偏移一 个角度,为了便于引导人流,在楼梯前装以跌落的花台和台阶,比较自然的暗示 了楼梯的部位,在门厅的左侧,以较大的开口通向友谊厅、餐厅等公共活动空间。 尤其是门厅中的客厅,其位置即可避免干扰,又富于亲切的气氛。整个门厅的空 间环境,达到了大小适宜、亲切怡人、方向明确的效果。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天安门广场和圣马可广场在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方面的不同特点: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 马可广场,空间环 境统一布局中强调 了各种对比的效果, 如窄小的入口与开 敞的广场之间、横 向处理的建筑与竖 向挺拔的塔楼之间、 端庄严谨的总督宫 与神秘色彩的教堂 之间,采用了一系 列强烈对比的手法, 使广场空间环境给 人以既丰富多彩, 又完整统一的感受。源自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最新)1111.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最新)1111【课程编码】JZZB5090【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Publicbuildingsdesignprinciple【总学时】45【学分】2【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9【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建筑学【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观,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它与建筑设计课结合起来,使之对学生的方案构思和具体设计问题的处理有所帮助,并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观念。
2)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熟悉基本设计手法。
3)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要求)1)了解公共建筑的一般设计步骤及重点。
2)掌握常见的公共建筑的功能特点及空间组成。
3)了解其流线组织及室内外空间组合的一般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一、学习目的要求本章通过对公共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公共建筑设计在功能与经济、功能与美观以及经济与美观等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
学生在总体环境布局中能考虑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并了解公共建筑设计中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公共建筑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包括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等。
主要是针对建筑单体或群体组合形成一定的格局之后,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进行布局,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内外空间环境。
2)通过对不同布局形态的讲述,了解空间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了解如何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作到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
3)通过对空间基面、层次与文化的说明,反映出建筑的功能关系、造型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公共建筑空间的三大组成部分,掌握分析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与分析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
公共建筑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5.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7.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11.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性分析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性分析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共建筑越来越多。
随着《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的实施,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关键词:近零能耗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性;经济性分析引言随着建筑低能耗节能改造和近零能耗建筑的推广,供暖能耗不断降低,生活热水能耗逐渐成为居住建筑的主要能耗,且城市纬度越高,该现象越明显。
生活热水负荷的高能耗占比和其目前“有供无回”的使用形式,导致大量生活热水使用后的废水直接排走,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随着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的颁布实施,我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民生建设需求角度,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意义重大,同时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近零能耗建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迈向零能耗建筑的过程中,根据能耗指标可划分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
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降低能耗的被动设计技术和主动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地运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在运行阶段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建筑。
近零能耗建筑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须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规范,零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的更高层次,可实现建筑使用过程的低碳化、零碳化。
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实现建筑达到零能耗是全球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领域的发展超过十年,当前,已迈入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阶段,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行近零能耗建筑,最终实现建筑零能耗。
近零能耗建筑要求建筑物必须在能源消耗、热负荷和室内环境参数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其主要技术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室外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气候条件,被动式近零能耗建筑应与之相适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高保温隔热与高密闭性的建筑围护结构、建筑无热桥处理等适应气候的技术;二是实现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的能耗标准,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阳等设计,降低建筑能耗需求,并充分考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实现近零能耗的目标;三是符合高质量的室内环境参数及室内热舒适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增加居住舒适度,同时,选取超低能耗、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4章2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4、给水系统的水压 根据最不利配水点所需压力设计,粗略估计一层10米,二层 12米,三层以上每层加4米。
5、给水方式和给水系统组成和管材 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在右侧 给水管道敷设位置和洁具距离有限制 埋地敷设时给水管宜在排水管上方,水平净距0.5米(0.15米) 管道井合理确定尺寸(0.6X0.9) ,0.6米的维修通道净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 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Components for AC Systems)
空气处理单元,管道,风口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冷源-制冷课程,热源-锅炉课程) 风机,加 热器(冷却器),过滤器,管道,风口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空调处理单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空气调节系统应用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AC Uses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一、室内给水系统
1、水源、水质及用水定额 水源:城市自来水和自备水源 水质: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生活杂用水 用水定额:用水标准。不同的用水对象有不同的用水定额
2、防水质污染 埋地式生活饮用蓄水池周围10米污染源限制,2米不能有污 染物和污水管。 饮用水池(箱),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周围检修尺寸限 制,设专门房间上方不能临用水房间。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二、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
1、高层和多层建筑消防给水的异同点:高层(24-50米) 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50米以上自救为主,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要求高,100米以上完全自救。因此消火栓间距、 管网布置和水枪充实水柱范围均不同。(13、30、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北京工人体育馆--辐射悬索 (上索稳定、承受屋面荷载; 下索承重索)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浙江人民体育馆--马鞍形悬索-双向 长轴80米,公短共建轴筑设6计0与米结构。技术5第4四0章0公人共建
结构选型要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中小型建筑(不发达地区)--混和结构(低多层建筑) 大型建筑(技术发达地区)--框架结构(高层层建筑) 大跨度建筑(商场、超市)--空间结构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一、混和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1、特点--多以砖、石墙体承重,钢筋混凝土 梁板系统,受梁板经济跨度制约
统一与变化 比例与尺度
主要与从属、对比与协调、 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
视觉方面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四章 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四章 公共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第二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设备技术 第三节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
建筑设计--空间与体形的创意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与内容相协调的结构体系(骨架)
设备设计--同样影响着空间体形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建筑与技术的依存关系-体现在空间要求与技术进步的互相促进 空间要求--观念的更新,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 发展对空间、体形提出更多要求 技术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空 间组合有更大灵活与机动性
c: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要设置能承受较大压力的构件 形式--单向、双向公共、建筑混设计和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形式-单向、双向、混和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马鞍形悬索的优点 a: 观众厅容量相同条件下,椭圆形大厅 能获得更多视线较好席位 b: 在相同条件下,一般马鞍形悬索结构 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其它结构形式 c: 马鞍形或近似马鞍形的屋盖形式,使观众厅 的空间利用较合理,有利音质与空调处理 刚度较大、抗风、抗震性能好,有利排水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医院建筑平面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二、框架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1、特点--由骨架系统承重,墙体只分隔空间,不承受 其它荷载,墙体布置灵活,空间分隔随意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广州流花宾馆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阿
根
廷
布
宜
诺
斯
艾
利
斯
洲
际
饭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店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公联共建合筑设国计与教结构科技术文第四组章公织共建办公楼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三 空间结构体系与公共建筑
(悬索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空间网架结构)
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经济有效的解决大跨度空间问题
(一)悬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悬索结构--属没有繁琐支撑体系的屋盖结构类型
a: 悬索结构的钢索不承受弯矩,发挥钢材耐拉性, 降低钢材消耗,自重轻,可做较大跨度
特点 b: 施工时不需大型起重设备和大量模板,施工期限 较短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3、对建筑布局的要求 a、为保证墙体有足够刚度,承重墙的布置要均匀、交圈,
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b、为使墙体传力合理,上下承重墙尽量对齐,门窗洞口
大小有限制,避免小房间落在大房间上 c、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上节知识点回顾
多样性 多样统一
公共建筑造型艺
统一性
术的基本特点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达到多样统 一的手段
传统与革新
空间形式与比例 尺度的关系 室内空间环境艺术 空间的围透划分 与序列导向
空间形式、空间比 例、空间尺度
a空间组合中界面的围透 b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 c空间环境序列对人流的 导向作用
室外空间环境艺术
运用建筑技术组合空间体形时要满足 --功能与审美;还要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
住宅为例--结构形式, 空调, 采暖……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伦敦“水晶宫” 建于1851年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艾菲尔铁塔(高328米)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 建于1889年(跨度115米)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19 世 纪
70
年
代
芝
加
哥
多
层
框
架
结
构
建
筑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现代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三种常用的结构形式--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墙的作用--分隔空间,承受自重 平面 Nhomakorabea置--灵活、多变、随意(常用柱距) 适用范围--空间较复杂建筑、高层建筑 承重方式--框架承重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北京饭店公共客建筑房设计平与结面构技、术第剖四章面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墙的作用--分隔空间,支撑上部结构 平面布置--矩形网格承重墙 适用范围--房间不大、层数不高、一般标准
(学校、办公、医院、宿舍) 承重方式--纵墙承重、 横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2、优缺点 优点--就地取材,节约钢筋、水泥、沙石 缺点--减损农田,空间分隔受限,刚度小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第四章公共建 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