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工程规划项目方案计划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建设项目工程规划项目方案计划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住宅小区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住宅小区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住宅小区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引言住宅小区规划是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乎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区的宜居程度。

在规划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为规划者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本文将介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小区面积小区面积是规划中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它决定了小区内可容纳的住宅数量以及公共设施的布局。

小区的面积应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绿化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以实现小区的高效利用和宜居性。

二、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小区中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绿地在小区规划中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合理设置绿地可以提高小区的居住质量和舒适度。

绿地率的具体数值应根据城市的绿化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来确定。

三、容积率容积率是指小区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小区的用地效率和密度。

较高的容积率可实现更高的建筑面积,但也可能带来交通拥堵、阳光遮挡等问题;较低的容积率则能获得更好的绿化和景观效果,但可能会牺牲用地效率。

容积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小区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四、建筑高度限制建筑高度限制是指小区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

它关系到小区内部的采光、通风等条件,同时也与城市整体的建筑景观相关联。

建筑高度的限制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周边环境和交通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五、停车位规划停车位是住宅小区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

合理规划停车位可以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解决居民停车难题。

停车位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小区的居住人口、居民的车辆数量以及周边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和交通管理要求。

六、社区配套设施社区配套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店、公园等公共设施,是小区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持。

社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应考虑到小区的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服务范围等因素,以满足居民的基本日常需求和提高社区的居住品质。

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哪些

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哪些

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哪些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哪些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是指在制定和评估方案时,用于衡量方案经济效益和技术可行性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展开叙述,详细介绍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

一、投资回报率(ROI)投资回报率是衡量方案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可以通过计算投资获得的净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来确定。

投资回报率越高,代表方案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回报。

二、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方案经济效益的方法。

它通过将方案的成本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来决定方案是否值得投资。

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方案的投资价值,并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方案。

三、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评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识别并评估方案可能面临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通过详细分析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风险,决策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方案的潜在问题和挑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四、技术可行性评估技术可行性评估是评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可行性的关键步骤。

它通过评估方案所需的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和技术风险,来确定方案是否能够成功实施。

技术可行性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方案的技术难度和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五、效率评估效率评估是评估方案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比较实际获得的效益与预期效益之间的差距来评估方案的经济效率。

效率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效率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社会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是评估方案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方案可能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

社会影响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对社会和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社会责任措施。

综上所述,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技术可行性评估、效率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技术经济指标是评估、衡量和比较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1. 技术进步率技术进步率是描述技术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

技术进步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

高技术进步率可以推动经济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2. 技术投入产出比技术投入产出比是描述技术投入的效益的指标。

它描述了单位技术投入所能带来的经济产出。

技术投入产出比的高低可以反映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

较高的技术投入产出比意味着技术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

3.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重要指标。

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通常意味着该国或地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高,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该比重的提高可以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4. 技术引进效益技术引进效益是用来衡量技术引进所带来经济效益的指标。

技术引进对于提高技术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引进效益反映了技术引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开拓市场的影响。

较高的技术引进效益意味着技术引进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大。

5.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主要用于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它包括技术创新投入、科技人才发展、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能够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提高经济竞争力。

6. 技术成本效益评估技术成本效益评估用来衡量技术引进或技术开发的成本效益。

它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进行决策,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

技术成本效益评估不仅考虑技术投入的成本,还要考虑技术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发展潜力。

7. 单位技术产出单位技术产出是描述单位技术投入所能带来的经济产出的指标。

它可以衡量技术投入的效果和经济产出的增长。

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是从劳动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观点来评价技术活动。

建筑技术经济就是对建筑产品的技术方案(包括投资方案、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计算、比较和评价。

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是对设计质量优劣和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的项目指标。

由于影响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的因素繁多,而且不少因素对方案优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多以一组指标来评价,这成组的指标也叫指标体系。

建设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按要求可分为几大类。

1.按指标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指标和局部指标。

2按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使用价值)指标和货币指标(价值)。

3.按指标的应用,可分为建设指标和使用指标。

4.按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是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估项目。

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中每一项都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反映着某些方面的控制作用和使用意义,每一项都是居住区整体居住水平的反映,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使用评估都要通过这每一项指标来表达。

另外,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起制约作用。

评价或优化规划方案时,应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整体地、综合性地评价和优化。

还有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结果,不仅仅取决于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还要看规划方案的功能合理性,布局创新的科学性,环境质量的保证度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水平。

也就是说同样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个方案。

要善于运用这些指标系列,评价出优秀方案。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来确定: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

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大全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大全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大全对于建筑设计的经济评价,需要利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分为用地规划(总图)技术经济指标和单体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两大类。

对于前者而言,主要从用地的经济性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在单位用地面积上建筑面积的总量(容积率)、建筑底层的覆盖面积(建筑密度)、绿地面积(绿地率)以及道路、硬质场地、停车位等的占地面积,从而综合评价建筑总体平面布局的经济性和环境质量。

而对于后者,目前我国主要以建筑面积控制指和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为主要控制和评价的根据。

用这两项指标的乘积来反映基本建设在民用建筑事业上的投资额。

但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考虑,按民用建筑的性质确定其基本计算单位,如居住建筑以“住户”为单位,学校建筑以“一个学生”为单位,医院以“病床”为单位,影院以“一个观众”为单位,这样有利于国家计划投资,有利于设计工作者的全面考虑。

此外,评价一个建筑设计是否经济,还应从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方面考虑,通常利用建筑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用地规划(总平面图)和单体建筑两个方面,下面分别叙述一、用地规划(总平面图)技术经济指标(一)容积率容积率表示用地(基地)内的所有建筑的建筑面积之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建筑面积分摊的土地成本,在土地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容积率越高,单位建筑面积所分摊的土地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

在建筑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建筑层数越多,则容积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容积率是建筑经济测算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过高的容积率则可能会造成建筑总体环境的恶化(建筑密度增加,减少绿地面积)和建筑土建安装造价的提升(层数增加,带来结构和设备成本的增加),所以,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一个合适的容积率。

(二)建筑密度建筑密度表示用地(基地)内,所有建筑的基底面积之和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建筑密度表达了用地(基地)内建筑直接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所以称之为建筑密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总体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对绿化面积的影响,过高的建筑密度会带来绿化面积的减少,从而影响整个基地的环境质量。

规划用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规划用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7400 m2 10305 m2 250 m2 55 m2 400 m2 5400 m2 1050 m2 150 m2 3000 m2 5.0 ≤80% ≤25% ≥30% 3000 个
含车辆段盖板面积
建筑退线:地块内规划建筑沿松福大道退用地红线一级退线≥6 米,二级退线≥15 米; 沿桥山路退用地红线一级退线≥6 米,二级退线≥12 米;沿佘屋东路退用地红线一级退线≥ 6 米,二级退线≥9 米。
规划用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类别 规划用地面积 计容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商业建筑面积
公共配套 建筑面积
指 (m2) 392822 751390 658589 62908
29893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2 班幼儿园
6700
9 班幼儿园
3200
社区管理用房
500
社区警务室
112
便民服务站
400

文化活动 中心
1-01 地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保障房)
类别 规划用地面积 计容建筑面积 其 住宅建筑面积
指标 60118 m2 300000 m2 282295 m2

备注
包含物业服务用房 2 处,共计 560 ㎡
商业建筑面积 公共配套建筑面积 其 社区管理用房(1 处) 中 社区警务室(1 处)
便民服务站(1 处) 文化活动中心(1 处)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 处) 邮政所(1 处) 公交首末站(1 处) 容积率 一级建筑覆盖率 二级建筑覆盖率 绿化覆盖中率 机动车泊车位
8000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1200
社区老年人日间料 理中心
1050
邮政所
150

附录三- 总平面规划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附录三- 总平面规划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附录三总平面规划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容积率计算规则:容积率计算公式:FAR=S1/S2其中:FAR—容积率;S1—计容总建筑面积,包括地面以上建筑的建筑面积和地面以下建筑的建筑面积;地面以上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建筑物沿街地面首层开辟的有盖走廊、小于2.20m的架空层、24小时对公众开放的空中花园及连廊、超高层建筑避难层中的避难区、建筑顶层上的楼梯井、水箱等;地面以下及半地下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包括用作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库、储藏间、设备用房(配电间、水泵房、地下水池、空调机房等)、地下交通用房(楼梯间、电梯间及前室)的建筑面积;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定的奖励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

S2—建设用地面积,是指扣除城市道路代征用地的建设用地面积,城市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二、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D=S3/S2×100%其中:D—建筑密度;S2—建设用地面积;S3—建筑物基底总面积。

三、有关绿地率的计算1. 宅旁绿地的计算: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距房屋墙角1.5米;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角;2.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0米;距房屋墙角高层为1.5米;3. 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边线;4. 屋顶绿化5.用地内集中(公共)绿地中的植物种植面积大于集中(公共)绿地面积的80%,水面、水景、绿化休闲广场按全面积计入绿地;小于80%的按实际种植面积计算。

6. 凡地下设施顶板上部至室外地坪覆土厚度达1.5米(含1.5米)以上,其绿化面积可全部计入绿地率;覆土厚度1.5米以下,其绿化面积可按 1/2 计入绿地率。

7. 任何形式的消防通道一律不计入绿地面积;四、建筑面积计算规定计算建筑面积计算除满足《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外,还须满足以下规定:1.阳台进深不得大于2.4米,有完整使用空间、面积大于10平方米的阳台视同居室,按水平投影计算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8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含各类用地指标及技术经济指标。

表2-1 村庄用地汇总表
表2-2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2.4村庄建设规划相关技术规定
2.4.1村庄规模分级
表2-3
2.4.2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表2-4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表2-5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调整
注:对已有的村庄进行规划时,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以现状建设用地的人均水平为基础,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并符合表2-5要求。

(允许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的增减数值。


2.4.3 公共设施配置
表2-6 公共设施项目配置表
表2-7 公共建筑项目及面积定额(供参考)
2.4.4村庄道路规划技术指标(供参考)
表2-8
注:有关村庄道路的路幅宽度值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上表的数值可供参考。

道路工程建设应贯策“充分利用,逐步改造”与“分期修建,逐步提高”的原则。

建议除接近小城镇规模的特大型村庄可取高限外,一般村庄取中间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