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执行行为异议还是案外人异议——查扣冻规定第17条的权利性质及其适用
最高法:案外人、利害关系人、执行异议6观点

最高法:案外人、利害关系人、执行异议6观点来源:判例研究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件中实体权利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何种判断标准是审理中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为此,本期小编摘编最高法民一庭对审判此类纠纷案件中常见问题的司法观点,供法律人参考。
执行异议之诉分为两类,一个是“程序性异议”,一是”和实体性异议”。
法条表现为,《民诉法》225条与227条。
《民诉法》第225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民诉法》227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承租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的处理我们认为,根据“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承租人租赁的标的物被人民法院执行拍卖时,并不必然导致租赁权消灭,因此,承租人并不当然有权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如果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并不否定承租人享有的租赁权,承租人只是对执行法院要求其腾退房屋的执行行为有异议的,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执行行为异议,应当通过执行复议程序解决,承租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应当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但如果执行法院否定承租人租赁权的成立或存续的,因涉及实体权利的争议,承租人主张其享有足以排除执行的租赁权的,在执行异议被驳回后,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在该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的审理中,对承租人租赁权的认定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1)关于租赁与查封的问题承租人在人民法院采取查封等保全或执行措施之前已经与被执行人签订了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且已按约支付租金,并实际占有使用租赁物的,应当认定为“先租赁后查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疑难若干问题的解答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疑难若干问题的解答1、对执行行为的异议和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区别。
对执行行为的异议,提起主体有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
对执行标的的异议,提起主体是案外人。
债务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抵销、清偿,无权依据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提出执行异议,而只能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作为执行异议来处理。
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疑难若干问题的解答1、对执行行为的异议和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区别以及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的区别答:对执行行为的异议,提起主体有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
对执行标的的异议,提起主体是案外人。
债务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抵销、清偿,无权依据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提出执行异议,而只能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作为执行异议来处理。
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都是争议法律关系之外的第三人。
利害关系人指认为执行行为侵害其法律上权益的第三人,一般与当事人有一定的关联性,其范围包括当事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合伙人、抵押权人、质权人、留置权人、承租人(租赁权形成于查封之后)、优先权人、近亲属、被抚(扶)养人以及法院的协助执行人等。
例如法院扣留或提取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未保留依靠其生活的被抚养人必须的生活费用,被抚养人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异议。
案外人指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第三人,其范围包括执行标的的所有权人、共有权人、用益物权人、部分担保物权人、承租人(租赁权形成于查封之前)、无过错的买受人、特定债权人以及隐名股东、信托财产的委托人、破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等。
例如第三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七条提出执行异议,此时第三人属于案外人,应当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2、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竞合,如何适用法律?答:异议人形式上认为执行行为违法,但依据的理由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的,仍然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异议人既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又对执行标的提出实体异议,如果两种异议是可分的,分别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第二百二十七条;如果两种异议是不可分的,即发生所谓异议竞合问题,则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异议案件裁判规则26条

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异议案件裁判规则26条来源:法信1.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的书面异议被驳回后,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或者执行异议之诉维权——孙昌明与江苏威特集团有限公司、盐城经济开发区祥欣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纠纷案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7期2.执行异议是否成立,应根据案件执行异议具体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钟永玉与王光、林荣达案外人执行异议纠纷案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6年第6期3.质权属于担保物权,足以排除另案债权的强制执行——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与抚顺市艳丰建材有限公司、郑克旭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6年第8期4.企业或个人以承包、租赁为名借用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之实的,不适用法律对执行过程中对承包人或承租人投入及收益的保护的规定——李建国与孟凡生、长春圣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7年第2期5.在不动产产权人未依法变更的情况下,离婚协议中关于不动产归属的约定不具有对抗外部第三人债权的法律效力——付金华诉吕秋白、刘剑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7年第3期6.在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中,可参照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判断——李某诉银行、王某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5年第2辑(总第6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7.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应对案外人提交的《房屋买卖协议》或者《以房抵债协议》的真实性予以审查——河南华宸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与郑州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齐礼闫信用社、郑州豫东置业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申请再审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5年第3辑(总第63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8.在适用《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司法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对买受人利益进行特别保护时,应当严格审查不动产买卖协议的正当性,以及该条所规定的要件是否具备——再审申请人南宁市万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与被申请人广西海潮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邕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审被告深圳市有荣配销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9.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真实意思是建立借款关系时,其仅作为债务履行的一种非典型担保方式,两者之间系民间借贷关系而非房屋买卖关系——上诉人陈亮与被上诉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昆山红枫房地产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0.借款人与出借人签订《商品房购销合同》是为保障出借人的融资债权实现的,并非存在真实的商品房买卖关系——上诉人金育平与被上诉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被上诉人昆山红枫房地产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1.基于以房抵债而拟受让不动产的受让人,在完成不动产法定登记之前,不能据此产生针对交易不动产的物权期待权——再审申请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分行与被申请人贾建军、姜亥军及原审第三人刘涛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2.在对夫妻一方个人债务执行程序中,另一方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请求排除执行夫妻共同财产的,不予支持,但应在夫妻共有财产范围内对夫妻一方所享有的财产份额进行处分——再审申请人张静与被申请人高天云、一审第三人张佳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3.租赁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均不能产生阻却人民法院对该房屋及其占用土地使用权予以执行的法律效果——再审申请人大连舒心门业有限公司与被申请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甘井子支行、大连国滨企业发展总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4.公司之间签订内部关系协议,在没有对案涉土地或房屋进行变更登记或者经生效裁判文书确权之前,不足以对抗权属证书的公示性——再审申请人赵培凯与被申请人利津县利华益恒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一审第三人东营市润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5.以房屋及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但实际只办理了该房屋的抵押登记的,对在抵押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享有优先受偿权——再审申请人鄂尔多斯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行与被申请人王洪玉、王银祥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6.如公司之间债权债务关系不能认定,就不能证明其享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上诉人青海盐湖新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原审第三人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7.对生效判决确认债权的强制执行并不必然妨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案外人不能以此为由要求停止执行,而应当在执行程序中向执行法院提出优先受偿主张——华宇广泰建工集团松原建筑有限公司与东北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及松原市博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申请再审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4辑(总第7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18.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案外人对其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且需达到高度盖然性标准——上诉人信达陕西分公司与被上诉人崇立公司、佳佳公司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3辑(总第7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19.依房地产开发建设主体的金钱债权人申请对建成房屋强制执行时,合作开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请求排除执行的,不予支持——佳宜公司与玉商公司、赵某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案例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7年第4辑(总第72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20.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质押保证金的成立需同时满足“特定化”和“移交债权人占有”两个条件——菏泽市兴农百盛农资有限公司与宋某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案例来源:《执行工作指导》2016年第3辑(总第59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21.一般账户中的货币应以账户名称为权属判断的基本标准。
执行异议书(案外人提出异议用)

执行异议书(案外人提出异议用)执行异议书是指案外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一种法律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执行异议书被广泛运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
本文将从执行异议书的定义、适用条件、程序要求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执行异议书的意义与实践。
首先,执行异议书是指案外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一种法律程序。
执行异议书的提出主体可以是被执行人或其他与执行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
执行异议书的提出目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执行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执行异议书的提出可以针对执行行为的法律依据、执行程序的违法行为以及执行结果的不公正等方面进行异议。
其次,执行异议书的适用条件是指提出异议的案外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定条件。
根据我国《执行异议书法》的规定,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案外人必须与执行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是案外人提出异议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三是案外人提出异议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案外人才有资格提出执行异议书,法院才会对其进行审查和处理。
第三,执行异议书的程序要求是指案外人在提出异议时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案外人必须书面提出执行异议书,并明确提出异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其次,案外人必须将执行异议书送达给执行法院,并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材料。
最后,案外人必须积极参与异议的审查和处理过程,配合法院的调查和调解工作。
只有按照这些程序要求进行操作,案外人的执行异议书才能得到有效的审查和处理。
最后,通过对一些执行异议书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执行异议书的意义与实践。
例如,某案外人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执行法官对其财产进行了错误的查封,导致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案外人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书,要求法院对执行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和处理,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执行异议书的提出和审查,案外人最终获得了法院的支持,执行行为得到了纠正,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
被执行人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都不享有权益,执行异议之诉如何处理?

被执行人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都不享有权益,执行异议之诉如何处理?执行异议之诉中查明被执行人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都不享有权益的,法院不得执行该执行标的阅读提示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程序,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在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是否享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
但为确保执行效率,执行法院对于被执行人财产的确认通常采用形式审查的标准。
具体到不动产而言,因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采登记生效主义,故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即推定为可供强制执行的财产。
但这一推定,并非不可推翻,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即为推翻这一推定的程序。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不论是案外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还是申请执行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案外人都负有证明其对执行标的享有排除强制执行权利的责任。
但如果执行标的既不归案外人所有,也不归被执行人所有,那么执行异议之诉又当如何处理呢?本文将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则案例,为大家揭晓鹬蚌相争之下的执行异议之诉。
裁判要旨《民诉法解释》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案外人或者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案外人应当就其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虽然案外人不能举证证明其对执行标的享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不能排除强制执行。
但对于申请执行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申请执行人应初步举证证明执行标的为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
如法院在执行异议之诉程序查明被执行人对执行标的不享有实体性权益的,可直接对执行标的的错误执行行为进行纠正,并不得执行相关标的。
案情简介2008年7月9日,某市人民政府发布征地公告。
2010年7月7日,武汉人某公司委托奥某公司拆迁案涉土地并负责对村民安置补偿,并支付了1亿元。
2010年12月28日,某市国土局向武汉人某公司出具《建设用地批准书》。
2013年8月,武汉人某公司与案外人剑某公司等五方签订《地块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约定共同开发案涉地块,并设立剑某人某公司作为土地开发的项目公司。
2016年3月18日,某市国土局发布案涉土地挂牌出让公告,认定原土地使用人为武汉人某公司。
执行新规!仅【首封】或【不动产处置权】法院有案件管辖权!

执行新规!仅【首封】或【不动产处置权】法院有案件管辖权!编者按2017年底,江苏高院出台了《全省法院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审理指南(一)》,重点规范并解决执行异议及复议案件审理中涉及到的各种程序性问题。
日前,江苏高院又就执行程序中案外人针对不动产强制执行提出的各种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的审理,制定《全省法院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审理指南(二)》,重点解决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立涉及不动产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的裁判规则。
首先要解决此类案件由哪个法院审、怎么审以及审什么的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属于执行法院专属管辖。
但该管辖又取决于执行法院是否对争议的不动产采取查封措施以及执行法院是否享有处置权的问题。
因此,《指南》规定了仅有首查封法院或者享有不动产处置权的法院享有案件管辖权。
其次是解决争议事项能否进入执行异议之诉程序问题,如果案外人仅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或者对执行依据本身的对错提出异议的,则不能适用异议之诉程序。
实践中,有的执行法院在执行异议裁定中错误适用法律,告知当事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指南》明确,应当驳回起诉,由执行法院撤销异议裁定后重新作出裁定,并告知当事人通过执行复议或其他相关程序予以救济。
再次是解决案外人在不动产采取强制措施前已经取得另案生效裁判文书或者在不动产采取强制措施后未按照法定的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的程序寻求救济,而是就争议财产另行提起诉讼并取得生效法律文书提出异议的处理问题。
按照司法解释规定,无论哪种情形均应导入执行异议之诉进行处理,且对前一情形的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实践中,案外人通过另案确权诉讼主张权利,申请执行人往往无法加入该诉讼,既无法形成真正的诉讼对抗,也容易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因此,《指南》规定了违反专属管辖原则的裁判结论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撤销。
但无论哪种情形,如果案外人与被执行人相互串通或者凭虚构的债权债务关系取得生效法律文书的,均不能对抗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执行异议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引-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执行异议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引正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执行异议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引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法院执行异议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指引。
一、立案标准第一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提出执行行为异议的,应向执行法院提交以下材料:(一)执行异议申请书(载明当事人身份信息、异议请求、执行案号、异议指向的执行行为、事实和理由);(二)异议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包括公民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或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三)执行法院作出执行行为的相关材料;(四)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应提交利害关系人与其异议的执行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证据材料;(五)用于证实其主张的其他证据材料;(六)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第二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提出案外人异议的,应向执行法院提交以下材料:(一)执行异议申请书(载明当事人身份信息、异议请求、执行案件案号、主张实体权利的标的、事实和理由);(二)案外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包括公民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或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三)执行法院对争议标的采取强制措施的相关材料;(四)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享有排除执行的实体权利的初步证据材料;(五)案外人用于证实其主张的其他证据材料;(六)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执行异议的法律规定

执⾏异议的法律规定摘要:在现实⽣活中⼤家可能会经常听见有关执⾏异议的相关新闻,那么执⾏异议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为了给你解答相关的疑惑,⼩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民事诉讼法中:执⾏异议,是指在执⾏过程中,案外⼈对执⾏标的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主张实体权利。
在执⾏过程中,案外⼈提出执⾏异议,⽬的是排除对执⾏标的的强制执⾏,保护⾃⼰的民事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最⾼⼈民法院关于⼈民法院办理执⾏异议和复议案件若⼲问题的规定(2014年12⽉29⽇最⾼⼈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8次会议通过)为了规范⼈民法院办理执⾏异议和复议案件,维护当事⼈、利害关系⼈和案外⼈的合法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法院执⾏⼯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条异议⼈提出执⾏异议或者复议申请⼈申请复议,应当向⼈民法院提交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具体的异议或者复议请求、事实、理由等内容,并附下列材料:(⼀)异议⼈或者复议申请⼈的⾝份证明;(⼆)相关证据材料;(三)送达地址和联系⽅式。
第⼆条执⾏异议符合民事诉讼法第⼆百⼆⼗五条或者第⼆百⼆⼗七条规定条件的,⼈民法院应当在三⽇内⽴案,并在⽴案后三⽇内通知异议⼈和相关当事⼈。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案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
执⾏异议申请材料不齐备的,⼈民法院应当⼀次性告知异议⼈在三⽇内补⾜,逾期未补⾜的,不予受理。
异议⼈对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裁定送达之⽇起⼗⽇内向上⼀级⼈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级⼈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原裁定,指令执⾏法院⽴案或者对执⾏异议进⾏审查。
第三条执⾏法院收到执⾏异议后三⽇内既不⽴案⼜不作出不予受理裁定,或者受理后⽆正当理由超过法定期限不作出异议裁定的,异议⼈可以向上⼀级⼈民法院提出异议。
上⼀级⼈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理由成⽴的,应当指令执⾏法院在三⽇内⽴案或者在⼗五⽇内作出异议裁定。
第四条执⾏案件被指定执⾏、提级执⾏、委托执⾏后,当事⼈、利害关系⼈对原执⾏法院的执⾏⾏为提出异议的,由提出异议时负责该案件执⾏的⼈民法院审查处理;受指定或者受委托的⼈民法院是原执⾏法院的下级⼈民法院的,仍由原执⾏法院审查处理。
河南高院关于执行审查案件中若干程序问题的解答(一)

河南高院关于执行审查案件中若干程序问题的解答(一)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12.20•【分类】问答正文河南高院关于执行审查案件中若干程序问题的解答(一)来源:《公民与法》(审判版)2023年第6期为统一裁判尺度,努力提高执行审查案件办理质量,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及精神,结合全省法院工作实际,就执行审查案件中若干程序问题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1.关于执行异议案件的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和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原则上应当由负责执行的执行法院管辖,但也存在例外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执行案件被指定执行、提级执行、委托执行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原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由提出异议时负责该案件执行的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受指定或者受委托的人民法院是原执行法院的下级人民法院的,仍由原执行法院审查处理。
执行案件被指定执行、提级执行、委托执行后,案外人对原执行法院的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参照前款规定处理。
”如果上级法院将执行案件指定下级法院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前作出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由上级法院立案审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指定管辖后下级法院作出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由下级法院立案审查。
2.关于异议人提出异议的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现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但对终结执行措施提出异议的除外。
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现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的,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
是执行行为异议还是案外人异议——查扣冻规定第17条的权利性质及其适用

法律体系具有其内在的逻辑 统一性。 因此,当对某项具体法律 条文的含义发生疑义时,应当将之 与相关的条文相联系,采体系解释 的方法阐明其规范意旨。 就查扣冻 规定第 17 条而言, 与其紧密关联 的是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 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 限内支付价款。 发包人逾期不支付 的,除依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 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 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 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 建 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 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从该优先 受偿权是依法律直接规定用于担 保承包人的主债权即工程价款请 求权来看,该优先受偿权是承包人 享有的一种法定担保物权,理论界 对此点已有共识。 但对于其究竟属 于何种法定担保物权仍存有争议, 主流的学说观点认为,应当定性为 不动产特别优先权。 ③该权利的实
【评析】
在本案当中, 执行法院查明, 异议人常州分行支付了全部价款 并实际占有房屋,且对未办理过户 登记手续没有过错。 依据最高人民 法院查扣冻规定第 17 条, 法院不 得对本市北大街 96 号 1F-39 房屋 采取执行措施,异议人的异议请求 应当是成立的。 在案件审查过程 中, 对于这一点的意见是一致的, 存有争议的是该案的法律适用问 题,即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 零二条,还是应当适用第二百零四 条,这涉及到当事人权利救济途径 的不同选择。
①崔建远:“我国物权法应选取的结构原则”,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 年第 3 期。 ②申卫星:“优先权性质初论”,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 年第 4 期。 ③王 全 弟 、丁 洁 :“物 权 法 应 确 立 优 先 权 制 度 ”,载 《法 学 》2001 年 第 4 期 ;申 卫 星 : “我国优先权制度立法研究”,载《法学评论》1997 年第 6 期。
最高法裁判观点:《查封规定》第十七条并非执行异议之诉中作出裁判的唯一判断标准

最高法裁判观点:《查封规定》第十七条并非执行异议之诉中作出裁判的唯一判断标准(2017)最高法民再233号裁判要旨《查封规定》第十七条固然与本案情形相关,但该规定主要是执行程序适用的审查标准,而并非执行异议之诉中作出裁判的唯一判断标准。
在执行异议之诉中简单套用该标准,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能够解决问题,但并非在所有情形下都是适当的。
异议之诉中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异议人所享有权益的状态、被执行人对执行标的的权利状态,以及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的权益进行查明和比较,综合判断,从而确定异议人的权利是否能够排除执行。
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案外人杨军利对涉案房产的民事权益是否足以排除以程江龙为被执行人案件的强制执行。
本案中,一审法院执行机构依据查封前房屋登记名义人李东顺确认涉案房产实际所有权人为程江龙的调查笔录,裁定查封涉案房产,符合《查封规定》第二条关于对于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的规定。
但是,该条规定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查封当时初步的判断标准,而且其所处理的是被执行人与登记名义人之间的关系,即在第三方登记名义人认可标的物实际权利归属于被执行人的情况下,不能否定人民法院的查封权力。
本案重点是在被执行人程江龙与登记名义人李东顺之外,还涉及一个房屋买卖合同关系。
在房屋买方杨军利提出异议后,在异议审查中尤其是在执行异议之诉程序中,并不能将对作为出卖人(被执行人)的财产予以查封时的依据,作为最终判断买方(案外人)权利是否存在及能否对抗卖方债权人执行的标准。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本质要求不是对执行标的物所有权归属进行表面的简单判断,而在于判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是否享有某种正当的民事权益,该权益是否足以对抗债权人发动的强制执行程序。
根据一、二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及再审中各方当事人的陈述,本案可认定登记在李东顺名下的案涉房产在查封前由杨军利购买并实际占有的相关事实:2011年5月4日,杨军利与李东顺、董雪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李东顺、董雪香将涉案房产卖给杨军利,价格为63万元。
执行案件异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执行案件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对执行标的物、执行行为或者执行依据等提出不同意见,要求执行机关停止执行、变更执行行为或者撤销执行依据的一种法律程序。
执行案件异议的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执行案件异议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执行案件异议的种类1. 对执行标的物提出的异议对执行标的物提出的异议,是指当事人对执行机关拟执行的财产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该财产不属于被执行人所有或者与被执行人的债务无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的,应当向执行机关提出书面异议。
2. 对执行行为提出的异议对执行行为提出的异议,是指当事人对执行机关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行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该行为违法或者不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应当向执行机关提出书面异议。
3. 对执行依据提出的异议对执行依据提出的异议,是指当事人对执行机关依据的法律文书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该法律文书存在错误或者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执行依据提出异议的,应当向执行机关提出书面异议。
三、执行案件异议的提出1. 提出异议的时间当事人提出执行案件异议,应当在执行过程中及时提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执行机关公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执行行为实施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对执行依据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执行依据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提出。
2. 提出异议的方式当事人提出执行案件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执行机关提出。
书面异议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2)异议的事实和理由;(3)提出异议的证据材料;(4)请求事项。
四、执行案件异议的处理1. 执行机关的审查执行机关收到当事人提出的执行案件异议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04.11.04•【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理解与适用一、问题的提出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程序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以下简称查封措施),依法保护执行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0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二、理解与适用(一)关于查封时判断财产权属的标准执行标的物必须是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人员在实施查封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某项财产是否属于被执行人。
由于执行程序的目的在于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而非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审查判断,因此对效率有更高的追求,贵在迅速、及时。
基于此不能要求执行人员先调查核实清楚财产权属再实施查封行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执行拖延,给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造成可乘之机,难以达到“突袭”的效果。
所以查封时判断财产权属的标准与民事确权时的标准是不同的,这个标准是明确的、外在的、容易把握和具可操作性的,只能根据表面证据进行判断。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认为,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推定为其所有,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和其他财产权推定为其所有,人民法院可以查封。
注意这里用的是“推定”这个概念,而不是最终的确权。
根据这个标准认定,基本上与真实的财产权属状况相吻合。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常态,所有者的动产一般由其占有,所有者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和其他财产权一般登记在其名下,所有者的动产由其他人占有、所有者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和其他财产权登记在他人名下的情况也有,但属为数不多的例外情况。
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不会造成大量查封案外人财产,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
当然,考虑到上述的例外情况,按照这一标准实施查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查封案外人财产的情况,案外人可以通过异议制度进行救济。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疑难若干问题的解答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疑难若干问题的解答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3.12.18•【字号】•【施行日期】2013.12.18•【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执行,执行程序,执行正文关于执行疑难若干问题的解答为解决执行工作中常见的若干疑难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及精神,结合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解答。
1、对执行行为的异议和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区别以及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的区别答:对执行行为的异议,提起主体有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
对执行标的的异议,提起主体是案外人。
债务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抵销、清偿,无权依据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提出执行异议,而只能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作为执行异议来处理。
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都是争议法律关系之外的第三人。
利害关系人指认为执行行为侵害其法律上权益的第三人,一般与当事人有一定的关联性,其范围包括当事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合伙人、抵押权人、质权人、留置权人、承租人(租赁权形成于查封之后)、优先权人、近亲属、被抚(扶)养人以及法院的协助执行人等。
例如法院扣留或提取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未保留依靠其生活的被抚养人必须的生活费用,被抚养人可以作为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异议。
案外人指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第三人,其范围包括执行标的的所有权人、共有权人、用益物权人、部分担保物权人、承租人(租赁权形成于查封之前)、无过错的买受人、特定债权人以及隐名股东、信托财产的委托人、破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等。
例如第三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七条提出执行异议,此时第三人属于案外人,应当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2、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竞合,如何适用法律?答:异议人形式上认为执行行为违法,但依据的理由是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的,仍然适用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关于执行异议你知道吗

关于执行异议你知道吗执行异议是指执行人对于一项执行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并请求法院进行审查和裁定的一种程序。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可能会对执行机关的行为、执行标的的确定或者执行程序方面产生异议,此时就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执行人应当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15日内提出执行异议。
异议应该以书面形式提交,并应当说明异议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法院收到异议后,会进行审查和裁定,如果判定异议成立,就会对执行行为进行修改或撤销,以保障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执行异议的存在,使得执行程序更加公正和合法。
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的行为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错误,如果没有执行异议这一途径,执行人的权利可能会得不到保障。
执行异议可以在保护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可以保障执行机关合法行为的实施,避免错误行为对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异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就算异议成立,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当事人需要仔细了解法律条文,理性分析自己的权益和执行机关的行为,并准备充分的证据,才能够提出有效的执行异议。
同时,执行异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延长执行的时间和增加成本,因此,在提出异议前,还需要权衡利弊。
总的来说,执行异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它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了执行程序的公正和合法。
当执行机关的行为或执行标的产生异议时,执行人应该积极行动,提出异议,并在法院的指导下,保护自己的权益。
执行异议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陌生的法律程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因为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之间的争议,如果无法妥善解决就会危及各方利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会深入探究执行异议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其对于执行程序的影响。
首先,执行异议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15日内,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逾期不受理。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询、冻结、划拨及扣留、提取区分及适用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询、冻结、划拨及扣留、提取区分及适用[关键词]查询;冻结;划拨在司法实践中,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和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采取的最普遍的司法手段和措施。
本文将从这两种执行方式的法律依据、概念和适用对象、法律手续、妨碍责任、执行范围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区分。
一、法律依据出处相同这两种执行方式属于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九种通常方法和手段之一,均出自《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章,《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了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的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冻结、划拨存款,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了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的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但应当保留被执行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二、概念和适用对象不同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划拨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银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单位,将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的执行措施。
划拨存款可以在冻结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不经冻结而直接划拨。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针对的是被执行人在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情】
申请执行人:徐永庆、徐健。 被执行人:常州兰洋国际房地 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兰洋公司)。 异议人: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常州分行(以下简称常州分行)。 2000 年 11 月 22 日,常州市商 业银行(常州市商业银行后与其他 银行合并组成江苏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与兰洋公司订立商品房购销 合同,合同约定:兰洋公司将兰洋 大厦一层 B2 房屋 (现为本市北大
街 96 号 1F-39 房屋) 出售给常州 市商业银行,常州市商业银行一次 性付款 855146.11 元。 同月 28 日, 双方办理了购房款交付手续,兰洋 公司开具了发票,并将兰洋大厦一 层 B2 房屋交付常州市商业银行使 用至今。 2008 年 5 月 4 日,兰洋公 司以本公司名义领取了本市北大 街 96 号 1F-39 房屋所有权证。
案例 044 参考
案例
16/2012
证,异议人也一直不断催促兰洋公 司办理产权证事宜。 异议人主张的 有关房屋实际买卖、支付款项并实 际占有使用多年的事实有相关证 据证明;因此,北大街 96 号 1F-39 房屋系异议人所有,请求法院裁定 解除对该房屋的查封。
申请执行人徐永庆、徐健答辩 称:虽然异议人在 2000 年 11 月 22 日与兰洋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 购销合同,同意把 1F-39 号商品房 以 855146.11 元销售给常州市商业 银行;但是,仅凭商品房销售合同 并不能证明该商品房已经实际销 售。 目前,1F-39 号房屋所有权 仍 登记在兰洋公司名下,由于兰洋公 司持有合法的房屋所有权证,在其 所有权证未被依法撤销前,该房屋 在法律上就为兰洋公司所有。 即使 异议人履行了商品房购销合同的 全部义务,但由于双方的房屋买卖 未履行过户登记手续,因此不发生 房屋物权转移的效力。 申请执行人 认为,异议人有权基于商品房购销 合同向兰洋公司依法提出继续履 行或承担违约责任的诉讼,但无权 提出执行异议,故请求本院依法驳 回异议人的异议。
案例
16/2012
案例 参考 文/陈锁波 金瑞彬 043
是执行行为异议还是案外人异议
—— —查扣冻规定第 17 条的权利性质及其适用
【要点提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虽然是 规范执行行为的程序性规定, 但其第 17 条实质上是明确了不动产买受人的一项实体性权利— —— 不动产特别优先权。 因此,当案外人依该条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时,执行裁定应当适用的条文 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而非第二百零二条。
【评析】
在本案当中, 执行法院查明, 异议人常州分行支付了全部价款 并实际占有房屋,且对未办理过户 登记手续没有过错。 依据最高人民 法院查扣冻规定第 17 条, 法院不 得对本市北大街 96 号 1F-39 房屋 采取执行措施,异议人的异议请求 应当是成立的。 在案件审查过程 中, 对于这一点的意见是一致的, 存有争议的是该案的法律适用问 题,即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 零二条,还是应当适用第二百零四 条,这涉及到当事人权利救济途径 的不同选择。
一、执行救济制度的立法实践 及学理研究
执行救济,是指执行当事人或 第三人因执行机构的违法或失当 执行而导致其程序或实体权益受 到侵害时,法律上给予其救济的制 度。 民事执行救济,一般分为程序
上的执行救济和实体上的执行救 济两类。 ①
在我国现行法上,程序上的执 行救济即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 条所规定的执行行为异议制度。 当 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 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 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 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法院的审查裁 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申请复议。 执行行为异议在学理上 亦称为执行异议或者关于执行方 法之异议。 ②实体上的执行救济为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执行过 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 异议的,由执行机构通过非诉程序 先行审查,案外人、当事人对审查 裁定不服的, 则另行通过诉讼解 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 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执行程序解释)第 15 条 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 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 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可以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 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 ”
2009 年 11 月 12 日, 江 苏 省 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徐永庆、 徐健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查封了 兰 洋 公 司 名 下 本 市 北 大 街 96 号 1F-39 房屋。 2010 年 5 月 21 日,徐
永庆、徐健依据发生法律效力的常 州 仲 裁 委 员 会 (2009) 常 裁 经 裁 字 第 310 号仲裁裁决书,向法院申请 强制执行兰洋公司。 常州市中级人 民法院受理该执行申请后,异议人 常州分行不服法院对本市北大街 96 号 1F-39 房 屋 的 查 封 行 为 , 于 2010年 7 月 23 日 提 出 异 议 称 : 早 在 2000 年异议人与兰洋公司已就 本市北大街 96 号 1F-39 商铺签订 了商品房购销合同并全额支付了 房款,兰洋公司实际交付了该房产 并由异议人实际占有至今。 但由于 兰洋公司的原因一直未办理产权
被执行人兰洋公司对于异议 人提供的房屋买卖合同、房款发票 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同时也承认房 屋已经交付给了异议人,并由异议 人一直占有使用。
【审理】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 审查认为:根据查明的事实,异议人 常州分行与兰洋公司订立的商品房
购销合同为合法有效之合同, 异议 人也支付了全部合同价款, 并实际 占有了本市北大街 96 号 1F-39 房 屋。 虽然上述房屋未办理过户登记 手续,但异议人对此没有过错。异议 人常州分行所提出的异议理由成 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 结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查扣冻规 定)第 17 条之规定,裁定:中止对本 市 北 大 街 96 号 1F -39 房 屋 的 执 行。异议人、当事人不服本裁定可自 本裁定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向本院 另行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