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从“克己为仁”到“为仁由己”——对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克己为仁”到“为仁由己”——对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感悟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早在千年前,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先生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能够对自己有所规范,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这就是“仁”,既是和谐;而是否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并不在于别人。
不可否认,有很多时候个人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是不能完全统一的,总是存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而当个人的欲望与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相冲突的时候,自我约束、抑制个人欲望而选择社会规范,这便是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便是“克己为仁”。“为仁由己”指的是发自内心地去实施仁德,去做好事,是社会责任意识更高层次的体现,是社会的奉献精神,是为大家服务的利他精神。
所谓“克己为仁”,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需要是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是受社会大环境感染后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就是考虑过他人利益之后的行动。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道德修养,与职业、年龄、贫富都没
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常说要培育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培养的是一种“克己”精神。而我认为所谓的“克己”并不是过分的压制自己的欲望和想法,而只是一种适当的自律精神,通俗地讲,就是遵守社会公允的礼仪制度,不会因为一些的自己的行为而导致周边的人觉得不舒服。比如在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扔垃圾等等,这些都是考虑过别人感受后的行为,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小事,这种在不知不觉中体谅到身边有需要的人的行为,就是一种已经刻在我们心中的“自律”,是社会责任意识最基础的体现,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
“为仁由己”,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奉献精神。“为仁由己”字典上的解释是: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即是说由自己真心地决定去做好事,关怀他人、回报社会,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更高层次的表现,是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地把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我们最熟悉的奉献精神无疑就是雷锋精神。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雷锋同志的事迹,深受他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而感动,现在新时代仍需要雷锋精神。而我们身边的志愿者活动就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志愿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较
为常用的载体,我们各行各业有很多青少年志愿者都加入到各类型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在志愿服务中展现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关爱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比如卫生院的义诊活动,更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创文志愿活动,都是“为仁由己”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为仁由己”也并非难事,只需要心怀奉献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真心服务他人,对社会、对他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从身边邻里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提升自己,践行社会责任。
人是社会上的人。每一个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但是却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责任是每个人必须所要承担的。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责任意识,小到身边待人接物的小事,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说明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从“克己为仁”到“为仁由己”,从体谅别人到奉献他人,社会责任感体现在我们的身边小事中,让我们行动起来,用道德和人格魅力去践行世间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弘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