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某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分析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创新
284 2015年9月
九江某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分析及建议
冯颖赵晓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经济管理系,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本文基于九江某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背景,着重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53(2015)09-0284-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成国有独资公司,大环境的变化,身份的转变,给改制后的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本文就改制后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企业的总体介绍
九江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原国企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注册于九江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亿余元,各种设备500余台,其中有12个国家的大、精装设备30余台;现有职工12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0人。公司总部下设压力容器分厂、机械工程分厂、高压氧舱分厂、下料中心、设计工艺研究所、供应销售处、质检处、财务处等机构,并在广州、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公司主要从事压力容器、锅炉、医用高压氧舱、液化气贮罐及船舶配套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
2 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2.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①企业的人员结构
该公司在岗职工为70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7人;管理人员62人;生产工人483人。该公司以中青年为主,25-40岁的职工总共占了56.98%。因为该公司是以制造为主的公司,所以工人的学历比较低,占了64.81%,而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学历在本科之上,占了35,19%。
②企业市场份额
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企业有过辉煌,从1993年起出现亏损,到2000年累计亏损达6000多万元,企业债务沉重。2000年,在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下,公司紧紧抓住军品上马的机遇,企业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生产总量实现了突破,有2000年的2000余万元升至2005年的7060万元。2006年总量实现了过亿元;2007年年总量实现1.4亿元;2008年实现1.5亿元。其中,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业总产值15080万元,占年内控计划125%;销售收入12930万元,占年内控计划143%;利润680万元,占年内控计划680%。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③财务资源优势
由于该公司是军工产品生产单位,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客户满意度,2007年--2008年,公司共获得银行贷款5000万元。
④商誉资源优势
该公司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1项,创名优产品6项。
⑤技术优势
2004年5月份,通过了军工长平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8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压力容器,锅炉)设计,制造许可证。2006年9月份,通过了新时代认证中心GB/T19001-2000标准认证。2007年3月份,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制造许可证。2007年12月份,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2.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军工企业的活力评价虽逐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缓慢。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我国经济仍将处于一个较快的增长发展期,经济运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尽管市场竞争程度加深,但对企业发展来说仍不失为机遇。从与企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与产品市场观察,值得我们注意的趋势主要有:(1)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必将推动各种节能与环保产品世行的发展。(2)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必将推动船舶配套市场与技术的发展。(3)我国的国防安全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台湾的“台独”,二是日本在领土与战略能源争夺对我国的挑衅,三是美国对我国战略空间的挤压遏制,四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的获得和保障。这四大挑战决定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与步伐。
3 针对改制后企业的建议
3.1 搬迁建设和生产两不误
因为企业地处山沟,环境偏僻,引进与留住人才难,技术引进与合作条件差,运输成本高,用电用水不正常,交通不便,职工生活艰苦等一系列制约企业生产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司决定实施搬迁计划。搬迁计划可以保证担负军品研制生产任务,也为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确立必要的人才成长与技术进步基础。新区距西港区码头1500m,用地194亩,生产主体厂房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项目资金1.6亿元。在搬迁过程中,应该注意搬迁建设和生产两不误。在搬迁过程中,公司应科学认真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与程序,加快搬迁工作的进程,保证建设质量。本着尽可能节约投资的原则,将现有的设备,人才,管理等资源整合好,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价值。搬迁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困难,妥善解决好山沟环境与原企业遗留的各种问题,比如部分职工的安置问题。总之,要保证整个搬迁工作能够平稳,顺利进行,以实现搬迁建设与生产发展两不误,两同步。
3.2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工厂的实际工作,完善用人机制,研究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用人育人之道,营造“以事业,感情,待遇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环境,并要形成高学历人数逐渐增加的专业研究开发队伍。
一是根据发展要求,科学发现,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政治理论水平,思想素质,专业水平,管理能力与工作业绩等方面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提升。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经济
2015年9月 285
三是大力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训。技术人才队伍与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公司高度重视这两支队伍的建设工作,努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要在设计人员中认真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并且大力开展技术工人岗位培训工作,建立技能晋升通道,引导技术工人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企业的竞争关键靠人才,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条件许可的时候,我们还要努力引进高学历的人才,探索项目带头人制度,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为各项工作的推进与进步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3.3 抓好体制,机制,体系创新建设
公司应按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的原则进行组建。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机制。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完善有关制度程序建设,将企业决策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建立灵活的企业自主用工制度。配合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军品公司职工身份的合同制转换,以绩效考评为基础,建立企业自主用工的岗位竞争机制,发挥岗位工作效能。
(3)积极探索与企业生产管理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贯彻按劳取酬,岗位技能与岗位绩效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
(4)建设企业积极学习进取,善于继承创新,强化技术技能发展进步的优良企业文化。
4 对未来的展望
为迎接新的挑战,改制企业必须研究的是如何挖掘比较优势;研究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研究如何利用先发企业产业转移的机会;研究与自己在经济技术量级相当企业间的竞争形势。改制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企业必须发挥比较优势为目标进行自我调整,培养专业人才,强化管理,投身竞争,壮大自己,推进企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卫东.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1).
[2]杨其静.国企改革:在摸索与争论中前进[D].世界经济文汇,2008.
13]宋磊.在理念与能力之间:关于国企改革方向的第三种思路[J].经济学家,2014(08).
[4]周学东.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张馨.论国企的根本问题是资本问题[M].财贸经济,2014.
作者简介:冯颖(1986.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都昌,职称:助教,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接第 283 页)
产造成严重流失或损失浪费不反映、不提出建议,不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2)在产权管理工作中,未按有关法律、法规办事,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的。主管部门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有违规行为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责其改正,并建议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行政事业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有违规行为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按管理权限,由上级机关或所在单位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财政部的规定还强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造成资产大量流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束语:随着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相关问题愈益引起各方关注。党的十六大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中央、地方政府分别行使出资人职责、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当前我国拥有的数量庞大且有绝对影响力的国有资产来说,如何管理和使用好这些国有资产是我
国国有资产管理中碰到的一个大问题。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成败。一直以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在不断探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进方法,我国国有资产的改革也一直在艰难的前进。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国有资产的结构是复杂多样的,实现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我国事业单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科文司.全国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财政部令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S],2006-5-30.
[3]李艳丽.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模式创新[J].中国财政,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