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一册1
中国历史第一册答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重点难点提示】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难点:所学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内容。
【课文中动脑筋答案与提示】1.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嘴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2.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思路一: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
思路二: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3.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可以从这几条渠道得到火: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4.海蚶是生活在海里。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看?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
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课后习题答案与提示】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2.看图分析:这是北京人使用过的一件石器,假如让你来使用,你怎样操作?用它来干什么最方便?提示:可先观看前面彩页图1《北京人的生活》,从画面左边那个持尖状石器使劲挖掘植物块根的动作中寻找答案。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中动脑筋答案与提示】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册知识要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复习要点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从体质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和生活方式方面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距今约3万年体质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生产活动采集狩猎为生采集渔猎为生使用火天然火人工取火生活方式群居氏族审美观念无懂得爱美第3课华夏之祖1、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中,提到“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是对黄帝的赞誉。
黄帝也被孙中山称为轩辕。
黄帝陵在今陕西省黄陵县。
2、炎帝、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汉族的前身)3、人文初祖:①传说中的炎帝,号神农氏,最早活动在渭水流域。
②相传他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会了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③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④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等,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初祖。
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杰出首领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5、禅让: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
6、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7、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黄帝陵的现实意义:表明台湾和大陆的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反对分裂民族和国家。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
中国历史第一册

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中国历史》第一册中国古代史(会考中分值为20%)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我国早期的人类: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猎取动物和采集植物,使用天然火,有了简单的语言。
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部的洞穴里。
(外貌跟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懂得磨制和钻的技术,会磨制骨针和制作装饰品。
知道人工取火,过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
)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彭头山遗址:(洞庭湖畔),距今8200~7800年,这里发现了稻谷和稻壳,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长江下游),距今6000多年,(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弓箭、鱼叉、鱼钩。
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烧制黑陶,建造木结构的房屋,过定居生活。
)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半坡遗址:(黄河中游),距今5000多年。
发现了一些粟的朽粒和菜籽,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已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已经有了绘画、雕刻、装饰等活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黄河下游),距今四五千年,(农耕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劳动产品有了剩余,贫富不均的现象出现)。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它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时期。
⒈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在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从此开始。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以亳为都城。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商朝的统治才稳定下来。
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原始社会——战国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二、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1)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三、文字、孔子、百家争鸣1.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2、老子春秋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孔子:(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教育: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文化:《春秋》4、都江堰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学术思想界空前活跃(1)儒家:孟子:“春秋无义战”;“仁政”;保护环境(2)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知识要点】名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时间 17万年前 70-20万年前 3万年前遗址地点云南元谋县北京西周口店山洞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山洞体质特征猿形,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工具用火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制骨针,装饰品获取食物采集、狩猎社会组织原始人群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思想意识原始难点解析】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通过天然火,如雷电起火,或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要点】名称河姆渡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农耕距今时间约5000-6000年前约7000年前遗址地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农业稍微发展,种植蔬菜、粟种植水稻畜牧业饲养猪狗养家畜手工业彩陶、纺线、织布、制衣会制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生活方式定居,半地穴式房屋定居,干栏式房屋难点解析】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优选PPT课件

谢 谢!
下次上课再见!
一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目标二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 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 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 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 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生活在云南元谋县,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距今70-20万年。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早栽培水稻,住干栏式房屋,黄河流域的半坡人最早栽培粟和蔬菜,住半地穴式房屋。
第3课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联盟形成华夏族,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民主推举,首领让贤制度称为“禅让”,尧推举舜,舜推举治水有功的禹。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我国第一个王朝是禹建立的夏朝,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了禅让制2、汤建立商,周武王建立西周。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司母戊鼎图: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熟记战国七雄形势图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1.都江堰是战国李冰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
2、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第7课)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影响:这是场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废除了旧制度,泰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孔子像,(1)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包括一切美德,主张“爱人”反对苛政现刑杀(3)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学习与思想相结合,学习态度要老实,温故而知新,(4)整理了《诗经》、编订《春秋》,他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收集在《论语》里,他的思想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
新版(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1----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2----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4----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课最新版最新版

谢 谢!
下次上课再见!
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紧张、高速的节奏让人难得有休闲和放松的时光。人们在奋斗事业的搏斗中深感身心的疲惫。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作 为现代人,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尽可能的放松自己,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充实快乐的人生。看似纷繁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复杂。大家在忙忙碌碌中体味着平凡的 人生乐趣。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会让你心境开朗。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在流荡的旋律中回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去想;你可以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的放着摇滚,也可以在网上用耳麦与远方的朋友静静地共享;你还可以一边放送着音乐,一 边做着家务....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你可以浏览当天的报纸,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哪怕是街头趣闻;或者捧 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别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面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 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清风送爽的金秋,你和家人一起,或是朋友结伴,走出户外,来一次假日的郊游,享受大自然 带给你的美丽、芬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仿佛受到一番洗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轻松感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你参加朋友们的一次聚会,那久违的 感觉带给你温馨和激动,在觥酬交错之间你享受与回味真挚的友情。朋友,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周末的夜晚,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旁,尽享团圆的欢乐 现代人越来越会生活,越来越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垂钓、上网、打牌、玩球、唱卡拉OK、下棋.....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在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里怡然的生活,而且不断的扩大交往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有时,你会为新添置的一套漂亮时装而快乐无比;有时,你会为孩子的一次小考成绩优异而 倍感欣慰;有时,你会为刚参加的一项比赛拿了名次而喜不自胜;有时,你会为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一个任务而信心大增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不意味着我们 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是在忙碌中的停歇,是身心的恢复和调整,是下一步冲刺的前奏,是以饱满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去投入新的“战斗”的一个“驿站”;生活简单就是幸 福,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于点点滴滴中去积累人生,在平平淡淡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放下沉重的负累,敞开明丽的心扉,去过好你的每一天。生活简单就是 幸福!我的心徜徉于春风又绿的江南岸,纯粹,清透,雀跃,欣喜。原来,真正的愉悦感莫过于触摸到一颗不染的初心。人到中年,初心依然,纯真依然,情怀依然,幸甚至 哉。生而为人,芳华刹那,真的不必太多要求,一盏茶,一本书,一颗笃静的心,三两心灵知己,兴趣爱好一二,足矣。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 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的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时间如此猝不及防, 生命如此仓促,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勇敢,以不张扬的姿态,将自己活成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才是最大的成功。试问,你有多久没有靠在门槛上看月亮了,你有多久 没有在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下乘凉了,你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心生感动了,你又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了?与命运的较量中,我们被迫前行,却忘记了来时的方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4、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5、炎帝和黄帝部落形华夏族,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是齐国的齐桓公,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4、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广泛流传是在战国时期。
5、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美称。
6、汉字源于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其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思想核心是“仁”;孟子是其继承人物,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省的(元谋)人,距今约()年。
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距今约()万年至()万年,由于(),所以过着()的生活,会使用()。
3、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距今3万年,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会(人工取火),会(交换物品),死后要(埋葬),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长江流域浙江的(河姆渡人)栽培了(水稻),黄河流域陕西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他们都过着(定居)生活,会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制造(黑陶),制造(玉器)和(原始乐器--骨哨),会(挖水井)。
半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会制(彩陶),制造(鱼叉、鱼钩)、会(纺线织布)。
5、(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我们是(炎黄子孙)。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和禅让制有关的有(尧、舜、禹)。
“神州轩辕,创造指南针”是指黄帝。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山东最早的人类是(沂源)人,浙江的早期人类遗址有(河姆渡)遗址和(良渚)遗址。
2、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桀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叫(殷朝)。
商汤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尚),齐桓公任用(管仲)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
(四川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就有烧制青瓷的瓷窑。
中国历史第一册基础知识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基础知识整理中国历史第一册基础知识整理一、夏商周的兴旺1、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禹死启继代替了,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
夏朝最后一个王是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建立。
汤运用伊尹做大臣,要求臣下做到有功于民,迁殷,商超稳定下来,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制造了炮烙之刑。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纣在展开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制,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夏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
二、春前战国的纷争1、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的著名霸主有、、等。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其中三家瓜分晋国。
2、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3、齐桓公争霸:条件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失败是北方的一个大国。
措施:齐桓公任用为相,积极改革,发展生产,同时改革,组建强大的军队,以为号召扩充疆界。
影响:通过改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4、晋文公争霸: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通过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但是,百余年后楚庄王成了中原霸主。
5、封建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出现铁工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时期出现牛耕,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建了,是闻名于世的工程。
使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6、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建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2)开始:年,商鞅在的支持下进行变法(3)内容:国家承认,允许,奖励,生产多的人,可免除。
根据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特权,建立,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7、先秦文化:(1)商朝时出现了(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资料总结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总结人类出现:300万年前○1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元谋县有用火的灰烬两颗牙齿化石1、原始群居人类○2北京人:70万—20万年之间北京周口店用天然火打制石器削砍木棒简单语言采集植物狩猎群居生活象猿其它地方与现代人一样○3山顶洞人: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用人工取火磨制石器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发明骨针织兽衣和鱼网使用装饰品相貌与现代人一样○1原始农耕生活:1 万年前出现家畜圈养和种植农作物○2河姆渡人:6500年以前浙江河姆渡农业水稻、灌溉水利,猪、狗、水牛等家畜饲养黑色陶器干杆式房屋属母系氏族公有制无贫富分化2、原始氏族人类○3半坡人:5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农业粟粒和蔬菜家畜有猪狗牛马羊鸡红色陶器半地穴式房屋纺织麻布缝制衣服绘画雕刻符号母系氏族公有制无贫富分化原始社会:○4大汶口人:4000-5000年前属父系氏族贫富开始分化出现私有财产大汶口文化晚期已出现了阶级的萌芽人口买卖奴隶出现墓葬看出蚩尤:九黎族首领最早居住在中原的人群农业较为发达打仗勇猛3、中华三始祖:4000多年前黄帝:住在陕西北部(被称人文始祖)涿鹿之战部落联盟九黎族炎黄华夏中华民族的来源炎帝:住在陕西西部岐山一带尧:吃野菜喝野菜汤,衣服破到不能再破时才换;天下只要有一人吃不饱穿不暖,都是尧的错4、禅让制----------舜:孝顺父母,与陶工们一起制作陶器,亲自耕田打鱼,吃苦耐劳传位特点:不传子女,注重品德、贤能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欲传位给伯益(不是其子)选举让贤(公天下)禅让我国最早的选举制度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原始社会晚期因为生产力发展使农业从社会野蛮的狩猎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后又曾把畜牧业从农业部落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
那时认为游牧民族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余的农业部落多,而且不相同。
但近几百年来近代考古发掘证明,农业部落不仅比游牧部落出现得早,而且利用大河流域的土地,使用简陋的农具就可以获得丰富的收获,因而比游牧部落更加富裕生活更稳定。
中国历史第一册重要知识

中国历史第一册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①齐是大国②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③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称霸标志:葵丘会盟楚庄王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在打败晋国,成为霸主。
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与原有的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是纵横家。
2、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反映了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商鞅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作用: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功原因:①秦孝公的支持②符合百姓心愿③商鞅的决心和才能④符合时代潮流3、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
主要贡献:①思想方面: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②教育方面:是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建持正确的意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③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中国历史第一册(夏商周秦汉)

政治上——商鞅变法
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时间 公元前356年 在位的君主 秦孝公
内容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 础。
春秋和战国--------大变革时期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1、材料是什么意思? 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只要对
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③墨子的“兼爱”“非攻”; ④韩非子的法制,革新思想
春秋和战国--------大变革时期
变革的表现: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各国通过变法或改革确立封建制度;
经济: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经济 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秦朝
西汉早期
东汉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汉朝繁荣。
5.对今天的意义: 仍然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秦汉时期的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成就
造纸术 数学 天文 医学
秦汉时期的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成就
造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是我国人们对 纸 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数 成书东汉时的《九章算术》中的某些内 学 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春秋战国以来)
文化上——“百家争鸣”
学派 姓名
主要思想
①“仁” “爱人”,为政
春 秋
儒家
孔子
以德 ②创办私学;“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时 期
道家
老子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化上——“百家争鸣”
学派 姓名
第一册中国史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①云南省元谋县发现。
②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①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②距今约70-20万年前。
③特点:A、保留猿的特征。
B、使用打制石器。
C、使用天然火。
D、过群居生活。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4、山顶洞人:①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
②距今约3万年。
③特点:A、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B、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氏族公社生活。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①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河姆渡居民会挖水井,会制造陶器。
⑤河姆渡居民会制造玉器和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①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居住在黄河流域,种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②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使用弓箭打猎。
③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④半坡原始居民会烧制彩陶。
⑤半坡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第三课华夏之祖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形成华夏族。
2、黄帝会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黄帝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曲。
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4、黄帝之后,实行禅让制度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1、建立:①公元前2070年,禹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都城在阳城。
②禹死后,启继承禹的位置,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汤灭夏:①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是个暴君。
③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亡夏朝。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中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第一册复习
一识记
1、已知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发现于非洲的,距今万年。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
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远古人类是,距今万年。
3、人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会使用火。
会使用人工
火的远古居民是人。
4、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流域,会种植,建造式房屋;半坡居民生活在流
域,会种植和,建造式房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5、华夏族的祖先是和。
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原始时代由公众推举,首领让
贤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
6、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它的建立者是,建立时间是公元前年;王位
世袭制的建立者是,它使“公天下”变为“”。
7、公元前1600年起兵灭夏,建立商朝的是,公元前1300年迁殷,稳定了统治。
8、公元前1046年起兵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定都。
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制,为了使王位和诸侯位置顺利继承又实行制。
10、公元前771年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
迁到,东周开始。
11、我国最早的文字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
12、我国发现的世界最大青铜器是。
被称为青铜时代的是三朝。
13、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时期。
14、春秋五霸是指、、楚庄王、吴王阖闾、。
第一个霸主是,
最后一个霸主是。
15、战国七雄是指、、、、、、。
(识图)
16、铁农具和牛耕都出现于时期,在时期推广使用。
17、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目的是,战国时期最成功的变法是。
他是
在的支持下实施了变法。
18、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它由主持修建,它使成为“天
府之国”。
19、今天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而设,他是战国时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代
表作品是《》,用的体裁是。
这是我国第一部抒情长诗。
20、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钟鼓乐器是湖北随县出土的。
舜作《》,优美动听。
2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国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
他还整理了我国
第一部诗歌总集《》,编订了鲁国编年体史书《》。
他的言行被其弟子整理成《》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国人。
他的思想被收集在《》一书中。
23、孙武是春秋时期家代表人物,著有《》一书。
24、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的局面。
(1)儒家的
代表人物是,他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反对兼并战争;(2)墨家创始人是,主要思想主张是“”,提倡节俭,反对不义战争;(3)道家代表人物是,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乐天安命。
(4)法家代表人物是,
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顺应形势进行,还提出中央集权,的观点。
(5)兵家代表人物是,著有《》一书。
25、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它的建立者是,建立时间是
,都城定在。
秦长城西起,东到。
2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领导人是和。
(前209)
27、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项羽,刘邦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叫。
28、西汉的建立者是。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政策,迅速恢复经济。
29、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实行“削藩”,导致;汉武帝接受的建议,颁
布“”,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30、汉武帝采纳的“,”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
地位。
31、汉武帝派和大败匈奴,解除了北部边郡威胁。
3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出使西域,开辟了。
33、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34、我国发明造纸术是在时期。
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造的纸质优价廉。
35、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36、东汉科学家发明的,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37、东汉医学家写成《》,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尊称为“”。
38、东汉医学家发明了“”,成为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外科手术的
医生。
他还创造了一套体操,教人们锻炼身体。
39、佛教原产生于,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末年。
我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是,
它尊奉为教主。
4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作者是,它叙述了从到时
3000年的历史,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1、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是。
长沙汉墓出土的帛画是古代艺术精品。
42、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战役是。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43、曹魏的建立者是,时间是220 年,定都;蜀国建立者是,时间是221
年,定都;吴国的建立者是,时间是222 年,定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44、西晋建立者是,定都。
公元280年,实现短暂统一。
45、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46、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时期,当时的海外贸易中心是(今广州)。
47、南朝数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位数,比欧洲早
年。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是北朝人所著《》
48、北魏写的《》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49、东晋大书法家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称他为“”,代表
《》作是《》。
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
50、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石窟,河南洛阳的石窟。
二材料题
1、材料一: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哪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
官。
”
材料二: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贵族联姻。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之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指谁?
(2)上述材料中在革除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有何规定?(至少写出三点)(3)你认为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丝绸的国家。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
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袍,轰动罗马。
外国人因丝绸想了解中国。
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
请回答:
(1)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贡献的是谁?
(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二,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3、材料一: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
万人。
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达十几种,如腰斩车裂等。
还有“族诛”和“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处置。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三、问答题
1、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还看今朝。
”(1)词中提到的秦皇指哪位著名帝王?
(2)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评价他。
2、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是什么?
3、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什么意义?
4、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5、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它的开辟有何意义?列举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南亚传到中国和从中国传到西方的农作物手工业品各一例。
从张骞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可贵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