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麻醉名解

麻醉名解

麻醉:麻醉系指用药物或非药物理性方法使人体局部或全身暂时失去知觉,麻醉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患者手术的痛苦。

镇痛: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理性方法使病人减轻或消除疼痛。

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封层注射局麻药,组织组织中的神经末梢。

复合麻醉: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药或辅助药物以达到麻醉的基本要求,以能减少单个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

联合麻醉: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以达到麻醉的基本要求,以能取长补短综合发挥各种方法的优越性。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旁;暂时组织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之一。

局麻药的中毒反应:是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物超过了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蛛网膜下隙阻滞: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

暂时使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的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隙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的方法称为硬脑膜外隙阻滞,简称硬脑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者经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可逆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智消失,遗忘,全身感觉及痛觉丧失,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镇静: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的作用下,使患者对语言,呛咳反射和一般刺激的反应减弱,但意识和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仍然存在。

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体内,产生可逆性全身麻醉作用,称为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体内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称为吸入麻醉药。

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患者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药物浓度。

浓度效应:吸入药物浓度(FI)不仅可影响肺泡药物浓度(FA)的高低,而且影响FA上升的速度,即FI越高,FA上升越快,称为浓度效应。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MAC肺泡最小有效浓度(the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受试对象对伤害性刺激无体动反应的肺泡内麻醉药的浓度。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原先并无心肺疾患的患者因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以至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以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PCA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指病人感觉疼痛时,主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按压按钮向体内注射医生事先设定的药物剂量进行镇痛。

屏气试验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让病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

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

如屏气时间短于20秒,可认为肺功能属显著不全TIVA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静脉全身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HPV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肺泡缺氧刺激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肽类内皮素(ET),血栓素A(TXA),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白三烯(LTS),内皮细胞依赖收缩因子(EDCF)等,它们都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即形成所谓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从而使病侧肺血流减少,低氧血症有所缓解静脉快速诱导:(rapid sequence induction)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病人经过充分吸氧后,先用镇静催眠或静脉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随即经面罩加压给氧,再用麻醉性镇痛药,接着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或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一种麻醉诱导方法。

麻醉学名词解释

麻醉学名词解释

预充氧:在病人意识消失和呼吸肌麻痹之前的几分钟内持续吸入纯氧能显著延长这段时间,这是麻醉诱导和插管前不可省略的,最重要的步骤,称为“预充氧”。

预充氧使功能残气量中氧气/氮气比例增大。

因此又称“给氧去氮”。

气道困难:是指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管理下病人发生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困难。

面罩通气困难:是指在面罩给予纯氧和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出现通气不足,致使SpO2<92%。

喉镜暴露困难:是指在常规喉镜暴露下无法看到声门的任一部分。

气管插管困难:是指常规喉镜下插管时间>10min或尝试3次以上插管失败。

麻醉: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具有可逆性的特点来达到消除病人痛苦, 为手术创造条件的方法。

现在麻醉学的的内涵: 麻醉、监护、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复苏及疼痛治疗等。

全身麻醉:经呼吸道或静脉、肌肉注入麻醉药物,可逆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神智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苏醒延迟:停止使用麻醉药后30min病人仍不能恢复意识者。

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进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不感到疼痛,称为吸入麻醉。

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是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

低流量吸入麻醉:新鲜气流量小于2L/min为低流量吸入麻醉。

靶控输注(TCI):又称为目标浓度输注,是药代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研制出来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的帮助直接控制目标(血浆或效应部位)浓度从而控制麻醉深度,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调整的给药系统。

缺点是设备要求高,费用高。

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全麻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又名部位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

临床麻醉护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临床麻醉护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临床麻醉护理学名解及简答名解:1、MAC:最小肺泡药物浓度,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受试对象无伤害刺激性体动反应的最小肺泡药物浓度。

2、吸入麻醉:挥发性的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

3、全身麻醉:是药物能够可逆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不同程度意识、感觉和反射丧失,从而实施外科手术的方法。

4、恶性高热:是一种亚临床肌肉疾病,患者平时无异常情况,但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去极化肌松药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升高,伴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5、静脉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入静脉,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全身麻醉的方法。

6、局部麻醉:是指药物阻断神经冲动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有关神经支配部位出现暂时性、可逆性感觉丧失的麻醉方法。

7、表面麻醉:将渗透性能强的局麻药与局部黏膜接触,药物穿透黏膜运用于神经末梢而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

8、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或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由于药物间的相互影响或干扰,改变了其中一种或者多种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了该药物的药理和毒理效应。

9、潮气量(Vt):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10、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为深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11、肺总量(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气量。

男性约5020ml,女性约3460ml。

12、残气量(RV):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正常值为20%-30%。

13、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包括补呼气量和残气量。

14、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以最大力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人呼出98%以上的FVC值不应超过3s。

15、生理死腔:包括解剖死腔和肺泡死腔,解剖死腔指存在于终末细支气管以上气道内的气体容积,正常人约120-150ml。

肺泡死腔量指由于没有血流灌注,某些肺泡虽然有通气,但是不能进行正常气体交换。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700字1. 麻醉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物理手段使患者失去疼痛感觉、意识和神经反射功能,从而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的一种方式。

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等。

2.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或气管内注射药物,使患者完全丧失意识和疼痛感觉的一种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包括诱导期、维持期和苏醒期。

3.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局部区域,使该区域失去疼痛感觉的一种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常用于外科手术和疼痛治疗。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蛛网膜下腔,使蛛网膜下腔失去疼痛感觉的一种麻醉方式。

蛛网膜下腔麻醉常用于腹部手术和产科手术。

5. 麻醉深度麻醉深度是指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意识和反应程度。

麻醉深度分为浅麻醉、中麻醉和深麻醉等级。

6. 恢复室恢复室是指手术结束后,患者进一步恢复的特定区域。

在恢复室,医生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7. 麻醉医师麻醉医师是负责为患者进行麻醉的专业医生。

麻醉医师需要具备专业的麻醉知识和技能,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手术情况调整麻醉的深度和方式。

8. 麻醉前评估麻醉前评估是在患者手术前进行的评估,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风险和麻醉适应性,以确定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9. 麻醉并发症麻醉并发症是指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手术意外等。

10. 麻醉保肝麻醉保肝是通过控制麻醉深度、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对肝脏功能进行监测,以保护患者肝脏免受手术和麻醉药物的损伤。

11. 麻醉后谵妄麻醉后谵妄是指患者在麻醉后出现精神状态混乱、意识不清、幻觉等症状。

麻醉后谵妄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原因与麻醉药物、手术刺激、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

12. 麻醉淡漠麻醉淡漠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疼痛感知和需求的忽视或不足,导致患者在手术中感受到疼痛或其他不适。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1、全麻诱导:全麻时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

2、a ke:当肺泡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降至0‎.4MAC时,约有95%的病人能按‎指令睁眼,即为MAC ‎,示苏醒时的‎MAC.3、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不感‎到周身疼痛‎成为吸入麻‎醉。

4、MAC: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使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

5、静脉全身麻‎醉:将静脉全麻‎药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6、靶控输注:在输注静脉‎麻醉时,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为原理‎,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的‎药物浓度来‎控制和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

7、第二气体效‎应: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如笑气)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气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独使用‎相等的低浓‎度时为快。

8、局麻药的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床症状。

9、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四‎周及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的传导‎,使该手术区‎产生麻醉作‎用。

10、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的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11、全脊麻:行硬膜外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脊麻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称为全脊麻‎12、联合麻醉: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13、复合麻醉: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

麻醉的名词解释

麻醉的名词解释

麻醉的名词解释
麻醉简称麻术,是一种用药物使患者达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活动的状态的技术。

它最早是用来抑制和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麻醉包括一些药物和其他处理,最常用的是麻醉药。

麻醉让病人昏迷、失去知觉、失去运动能力和感觉能力。

麻醉可以让患者在手术中不感觉到痛苦,但他们将变得非常轻易感到痛苦和其他刺激。

麻醉是怎么产生的呢?药物麻醉是采用药物抑制活动,破坏神经膜的细胞架构,妨碍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活动的状态,并且把术者的知觉、感觉和意志抑制,从而达到抑制痛苦刺激和减弱手术噩梦,做减轻手术创伤的目的。

非药物麻醉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开发,其中包括物理法、心理法和医疗机械。

物理法是通过引起肌肉麻痹、休息、温度波动和刺激腹腔神经的方法实现的;心理法是利用放松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而医疗机械麻醉则是利用机械治疗系统对患者实施麻醉,例如脑机植入的神经电刺激器,脊髓麻醉和表面麻醉网织带及稳定性灌注。

麻醉是动物和人类手术的必备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护理技术。

它是病人进行手术时必要的一步,也是节省病人痛苦的最有效的方法。

麻醉医生需要十分谨慎、用心,对药物配置、管理以及护士和手术病人的协作等都要细心精确,从而保证手术的高效率和安全性。

麻醉学名词解释

麻醉学名词解释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亦称黑林-伯鲁反射(hering-breuerreflex),简称黑伯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

包括两部分,最常见为肺充气时引起叹气抑制效应,称肺充气反射;其次,为肺放气时所引起的吸气效应,也称肺放气反射,此反射当用力呼气才发生。

黑-伯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称为牵张感受器,主要刺激为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扩张。

传入纤维为迷走的有髓鞘的a类纤维,传导速度约35~50米/秒,中枢为延髓呼吸中枢,作用为调节呼吸频率,并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配合以维持呼吸节律性。

这些结果皆取自对哺乳动物的观察。

有的学者认为,当人体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不太大,肺充气反射不起什么作用;当潮气量增加至800毫升,迷走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增加,才引起吸气动作抑制,认为在清醒人体,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值较高。

充气的肺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肺扩张的过度。

Mendelson综合征1946年,Mendelson描述了“哮喘样”综合征,指产科病人误吸大量胃液而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喘鸣音。

其机制是气管粘膜水肿(因pH 值低)及误吸物阻塞等引起的气管腔狭窄。

现在指在误吸发生不久或者2-4小时后出现哮喘样综合征,病人呈发绀,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在受累的肺野可听到哮鸣音或罗音.肺组织损害程度与胃内容物的PH直接相关,还与消化酶活性有关.胸部的X线检查特点是受累的肺野旦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状阴影,一般多在误吸后24小时才出现.引发的最关健因素是误吸物的PH. 误吸物PH小于2.5会导致严重的吸入性肺炎.误吸的量也会影响吸入性肺炎的严重性.循证医学研究资料表明25ml或者0.4ml/kg的误吸量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界限值。

即使误吸少量高酸性胃液(PH2.5)也可引起化学性肺炎(Mendelson综合征),来势凶猛,病人很快出现脉速、紫绀、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且呈哮喘样发作,甚至肺水肿和ARDS。

麻醉学名词解释

麻醉学名词解释

《麻醉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手术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无)
第三章 局部麻醉 Local anesthesia
第四章
椎管内麻醉 intrathecal block
第五章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第六章Airway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第七章围手术期安全perioperative safety
第八章麻醉后苏醒室PACU
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药房(ICU)
第十章呼吸功能监测Respiratory Monitoring
第十一章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
第十二章氧供需平衡的监测
第十三章呼吸治疗
第十四章血流动力学监控
第十五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监测
休克shock
第十六章
第十八章疼痛诊疗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
第十九章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完整版)麻醉学复试名词解释简答题

(完整版)麻醉学复试名词解释简答题

(完整版)麻醉学复试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称为吸入麻醉。

2.全脊麻:行硬膜外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人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称为全脊麻。

3.MAC: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

4.靶控输注(TCI):是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和药效学,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体重病人的自身状况,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计算机给药系统。

5.全凭静脉麻醉(TIVA):静脉全身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6.眼心反射:由强烈牵拉眼肌,或扭转、压迫眼球所引起,易见于眼肌手术、眼球摘除术和视网膜剥离手术过程,是一种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心动过缓、过早搏动、二联律、交界性心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7.高血压危象:收缩压高于250mmHg并持续1min以上的高血压状态。

8.静脉快速诱导: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病人经过充分吸氧后,先用镇静催眠或静脉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随即经面罩加压给氧,再用麻醉性镇痛药,接着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或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一种麻醉诱导方法。

9.气管内插管:经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支气管插管:经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内困难气道: 面罩通气和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困难10.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11.全麻的诱导:无论行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全麻的诱导。

关于麻醉的名词解释

关于麻醉的名词解释

关于麻醉的名词解释麻醉的意思麻醉(anesthesia)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

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学(anesthesiology)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

麻醉造句欣赏1、这类书籍严重麻醉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这个巫师嘴里念念有词,想利用这些把戏来麻醉人们。

3、自从感情遭挫后,他变得自暴自弃,天天喝酒麻醉自己。

4、这种麻醉药对于止痛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

5、有些人确实喜欢自欺欺人,用假象来麻醉自己。

6、西方国家的所谓人权主义,实际上是为列强国家粉饰太平,麻醉弱小民族。

麻醉造句精选1.当然也不相信世间有所谓神话般的恋爱和婚姻,一对男女之间能够甜蜜欢畅得永无尽头,如果人人都能够依靠瞬间的幻觉,麻醉自己煎熬过极其沉重的余生,那么也就无所谓去追究真假。

但这样的故作糊涂是谁都无法做到的。

2.回忆以寂寞为诱饵往往在深夜统统跑出来悬浮在脑海中飘摇,于是那个她选择酒精或者香烟来麻醉紧绷的脆弱神经牵引下的灵魂。

3.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

钱伯斯4.这种麻醉药对于止痛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

5.烟能提神,也能麻醉神经,更能污染心肺,堵塞血管,世界无烟日到了,愿吸烟者减少吸烟次数,逐步戒掉烟瘾,健康幸福每一天!6.有些人确实喜欢自欺欺人,用假象来麻醉自己。

7.方法:用含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粘膜下浸润麻醉,行拔髓术或开髓术。

18.洛曼说:联合国毒品条约以为,可以在防止滥用麻醉药品和确保医疗使用到药品之间取得平衡。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MAC是指在大气压下,使50%受试对象对伤害无体动反应的肺泡内麻醉药的浓度。

这是评估麻醉药物效果的一种指标。

ARDS是指原先并无心肺疾患的患者因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以至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以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PCA是一种病人自控镇痛的方法,病人感觉疼痛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按压按钮向体内注射医生事先设定的药物剂量进行镇痛。

屏气试验是一种检测肺功能的方法,通过让病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并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来评估肺功能是否正常。

TIVA是一种全凭静脉给药的麻醉方法,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

HPV是肺泡缺氧刺激产生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肽类内皮素、血栓素A、血小板激活因子、白三烯、内皮细胞依赖收缩因子等,它们都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即形成所谓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从而使病侧肺血流减少,低氧血症有所缓解。

静脉快速诱导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诱导方法,先让病人充分吸氧,然后用镇静催眠或静脉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接着进行气管插管。

静脉输注即时半衰期是指药物在连续静脉输注时停止输注后血液或血浆中的浓度下降50%所需要的时间。

此时半衰期是随药物输注时间而变化,不能由消除半衰期来预测,因为它同时依赖于药物的分布,只能用计算机模拟来估计。

低流量麻醉是一种以低剂量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状态的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恢复时间。

___ (LFA) refers to the fresh gas flow (FGF) ___ circuit that does not exceed 1 L/min (usually 0.5-1 L/min).Target Controlled n (TCI) ___ the target blood drug n basedon the 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different intravenous anesthetics。

麻醉的专业名词解释

麻醉的专业名词解释

麻醉的专业名词解释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或物理手段控制疼痛感知以及病人的行为和生理反应的方法。

在医疗领域中,麻醉通常是指通过给药使患者处于无痛或缓解疼痛的状态,以便进行手术或其他有创性医疗操作。

同时,麻醉也可以提供镇静、放松和失去意识的状态,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感到舒适和安全。

一、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指通过在特定部位给药,抑制局部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从而降低或消除该部位的疼痛感知。

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

表面麻醉指的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通过药物的作用迅速减轻局部疼痛感知。

这种方法常用于局部小手术或诊断操作中,例如皮肤切割和针刺。

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需要麻醉的局部组织中,使药物扩散到周围神经末梢,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手术操作,例如皮肤切割和局部组织修复。

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或将药物输送到神经根或神经干位置,阻断感觉神经传导的方法,实现局部麻醉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四肢手术和其他需要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

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通过药物的静脉或呼吸途径,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疼痛感知能力,同时在手术中维持患者的生理稳定状态。

全身麻醉通常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给药途径。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两种主要形式。

静脉麻醉是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或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达到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的目的。

药物常用的有巴比妥类、苯二氮䓬和氨茶碱类等。

吸入麻醉则是指将挥发性麻醉药物作为气体或蒸气经过呼吸机输入患者的呼吸道,通过吸入和排出调节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七氟醚、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等。

全身麻醉需要在严密的监测下进行,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麻醉监测包括血压、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以及麻醉深度的测量等,以便麻醉医生能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监控患者的生理状态。

三、麻醉附加技术除了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外,还存在一些麻醉附加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麻醉学专业名词解释(比较全面)

麻醉学专业名词解释(比较全面)

麻醉学专业名词解释:1、呼吸性酸中毒即高碳酸血症,PaCO2>45mmHg。

主要由于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体内CO2蓄积所致。

麻醉期间CO2蓄积的常见原因包括:麻醉药的呼吸抑制、呼吸管理不善、麻醉器械故障或CO2吸收装置失效等。

2、meyer-overton法则本世纪初meyer和overton先后测定了常用吸入麻醉药如乙醚、氧化亚氮和氯仿等在橄榄油中的溶解度,并比较它们的脂溶性与全麻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吸入全麻药均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并与其效能成正比。

因此认为全麻药是和神经中的脂质成分发生松散的物理-化学结合,致使神经细胞中各种成分的正常关系发生变化,产生麻醉作用,称之为meyer-overton法则。

3、PCA即病人自控镇痛,通过特定的PCA控制系统允许病人自行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物,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控制系统对病人的第二次给药要求不会作出反应,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过量。

当采用PCA时,每当阿片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有效镇痛浓度(MEAC)时,病人即可自行给药进行镇痛,有效避免了传统镇痛方法不灵活、依赖性、不及时的缺点。

4、癌性镇痛三级用药阶梯癌痛三阶梯镇痛方案的给药原则是: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辅助用药。

(1)第一阶梯: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NSAIDs,必要时加用辅助药;(2)第二阶梯: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也可并用第一阶梯的镇痛药或辅助药;(3)第三阶梯:对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的重度癌痛,选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也可辅助第一、第二阶梯药物。

5、TOF即四个成串刺激,是一串由四个频率为2Hz,波宽为0.2~0.3ms的矩形波组成的成串刺激波,四个成串刺激引起四个肌颤搐(T1、T2、T3、T4),连续刺激时串间距离为10~12s。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正常时,四个肌颤搐幅度相等,但当部分非除极化阻滞时出现衰减,四个肌颤搐的幅度依次减弱。

麻醉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麻醉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3. 胸科手麻醉和基本要求是什么?一、消除和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二、避免肺内物质的扩散三、保持PaCO2和PaO2于基本正常水平四、减轻循环障碍1.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点有哪些?1、臂丛N分支均包在腋血管神经鞘内,因其位置表浅,动脉搏动明显,故易于阻滞;2、不会引起气胸;3、不会阻滞膈神经、迷走神经或喉返神经;4、无误入硬膜外间隙或蛛网膜下腔的危险;2. 局麻药中为什么常加用肾上腺素?【答案】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能:1、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吸收;2、起效时间增快,阻滞效能加强;3、作用时间延长,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4、消除局麻药引起的血管扩张作用,减少创面渗血;3. 术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使病人情绪安定,合作,减少恐惧,解除焦虑;2、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如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局麻药的毒性作用等;3、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消除或减弱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活动,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4、缓解术前疼痛;1.什么叫胆心反射?如何预防和处理?(21 章)答案:胆道系统疾病病人,术中易因富有迷走神经分布的胆道部位受手术刺激而出现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

预防和处理:1、术前应给予足量的抗胆碱药如阿托品;2、立即停止对胆道系统的牵拉;心率减慢者,可给予适量阿托品;血压下降者,可给予适量升压药;3、若在全麻下完成手术,立即加深麻醉;4、若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可辅以适量全麻醉药如杜非,氟芬合剂等;5 术中可给予腹腔神经丛阻滞。

2.氯胺酮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8 章) 答案:氯胺酮静脉麻醉的并发症有:1.血压升高。

2.短暂的意识混乱和行为异常。

3.呼吸抑制。

4.颅内压增高。

5.情绪激动和恶梦。

6.恶心呕吐。

7.复视或暂时失明。

8.喉痉挛和呼吸道梗阻。

9.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或其他交感神经受到广泛抑制的病人时,常用剂量有时可致血压剧降或心脏停搏。

3.麻醉期间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15 章) 答案: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反流与误吸、麻醉器械故障、气管受压、口腔咽喉部病变、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1. 麻醉中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答案】胸部和腹部呼吸运动反常,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喘鸣,呼吸音低或无呼吸音,严重者出现胸骨上凹和锁骨上凹下陷,以及肋间隙内陷的“三凹征”,病人呼吸困难,呼吸动作强烈,但无通气或通气量很低。

麻醉学名词解释

麻醉学名词解释

麻醉学名词解释
1. 麻醉:一种医学技术,通过药物、电流等方式使患者无痛或失去意识,以便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2. 全身麻醉:用药物影响全身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达到无痛或半失神状态的麻醉方法。

3.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指将麻醉剂注射到患者体表局部或局部组织中,使该部位神经传导受到阻断而达到麻醉目的的方法。

4. 镇痛:使病人在不影响其知觉、认知和运动功能的情况下减轻或消除疼痛的药物或技术。

5. 麻醉深度:指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所处的麻醉状态的深浅程度。

6. 麻醉机:用于控制麻醉气体输送、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的医疗设备。

7. 麻醉师: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为患者进行麻醉的医疗专业人员。

8. 麻醉科:负责管理和执行手术、治疗时所需的麻醉程序及药物使用等工作的医疗科室。

9. 麻醉康复:指手术或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恢复、监护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工作。

10. 麻醉并发症: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等。

关于麻醉的名词解释

关于麻醉的名词解释

关于麻醉的名词解释麻醉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麻醉来造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麻醉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麻醉的意思麻醉(anesthesia)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

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学(anesthesiology)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

麻醉造句欣赏1、这类书籍严重麻醉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这个巫师嘴里念念有词,想利用这些把戏来麻醉人们。

3、自从感情遭挫后,他变得自暴自弃,天天喝酒麻醉自己。

4、这种麻醉药对于止痛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

5、有些人确实喜欢自欺欺人,用假象来麻醉自己。

6、西方国家的所谓“人权”主义,实际上是为列强国家粉饰太平,麻醉弱小民族。

麻醉造句精选1.当然也不相信世间有所谓神话般的恋爱和婚姻,一对男女之间能够甜蜜欢畅得永无尽头,如果人人都能够依靠瞬间的幻觉,麻醉自己煎熬过极其沉重的余生,那么也就无所谓去追究真假。

但这样的故作糊涂是谁都无法做到的。

2.回忆以寂寞为诱饵往往在深夜统统跑出来悬浮在脑海中飘摇,于是那个她选择酒精或者香烟来麻醉紧绷的脆弱神经牵引下的灵魂。

3.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

钱伯斯4.这种麻醉药对于止痛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

5.烟能提神,也能麻醉神经,更能污染心肺,堵塞血管,世界无烟日到了,愿吸烟者减少吸烟次数,逐步戒掉烟瘾,健康幸福每一天!6.有些人确实喜欢自欺欺人,用假象来麻醉自己。

7.方法:用含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粘膜下浸润麻醉,行拔髓术或开髓术。

麻醉名词解释

麻醉名词解释

麻醉名词解释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进入一种无痛、无意识的状态,以便进行手术或治疗。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或麻醉师会使用一系列的药物和技术来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和意识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麻醉有关的术语和名词。

I. 麻醉的类型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一种将患者完全置于无意识状态的麻醉方法。

在全身麻醉中,患者会接受一系列药物,包括镇静剂和麻醉药,以产生无痛和无意识状态。

全身麻醉常用于复杂的手术,如心脏手术和腹部手术。

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一种只麻醉特定身体部位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药的注射或表面涂抹。

局部麻醉可以在手术或疼痛治疗中使用,使患者在感受到疼痛的同时保持清醒。

3. 脊麻脊麻是一种通过将麻醉药注射到脊椎骨的麻醉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下肢或腹部手术,通过作用于神经根和脊髓,使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II. 麻醉药物1. 镇静剂镇静剂是一种用于减轻患者焦虑和放松身体的药物。

它们可以产生轻度到中度的镇静效果,帮助患者在手术前放松,并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

2. 麻醉药麻醉药是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的药物。

常见的麻醉药包括吸入性麻醉剂和静注麻醉药。

吸入性麻醉剂通常通过口罩或气管插管给予,而静注麻醉药是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3. 镇痛药镇痛药是用于减轻患者手术后或术中疼痛的药物。

镇痛药可以减轻不适,使患者更舒适,并促进更快的康复。

III. 麻醉监测1. 心电图 (ECG)心电图用于监测患者的心脏活动。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2.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麻醉过程中常用的监测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治疗。

3. 呼吸监测呼吸监测用于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气饱和度,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IV. 麻醉风险和并发症1. 麻醉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是在手术前进行的一项评估,目的是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学名词解释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亦称黑林-伯鲁反射(hering-breuerreflex),简称黑伯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

包括两部分,最常见为肺充气时引起叹气抑制效应,称肺充气反射;其次,为肺放气时所引起的吸气效应,也称肺放气反射,此反射当用力呼气才发生。

黑-伯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称为牵张感受器,主要刺激为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扩张。

传入纤维为迷走的有髓鞘的a类纤维,传导速度约35~50米/秒,中枢为延髓呼吸中枢,作用为调节呼吸频率,并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配合以维持呼吸节律性。

这些结果皆取自对哺乳动物的观察。

有的学者认为,当人体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不太大,肺充气反射不起什么作用;当潮气量增加至800毫升,迷走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增加,才引起吸气动作抑制,认为在清醒人体,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值较高。

充气的肺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肺扩张的过度。

Mendelson综合征
1946年,Mendelson描述了“哮喘样”综合征,指产科病人误吸大量胃液而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喘鸣音。

其机制是气管粘膜水肿(因pH 值低)及误吸物阻塞等引起的气管腔狭窄。

现在指在误吸发生不久或者2-4小时后出现哮喘样综合征,病人呈发绀,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在受累的肺野可听到哮
鸣音或罗音.肺组织损害程度与胃内容物的PH直接相关,还与消化酶活性有关.胸部的X线检查特点是受累的肺野旦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状阴影,一般多在误吸后24小时才出现.引发的最关健因素是误吸物的PH. 误吸物PH小于2.5会导致严重的吸入性肺炎.误吸的量也会影响吸入性肺炎的严重性.循证医学研究资料表明25ml或者
0.4ml/kg的误吸量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界限值。

即使误吸少量高酸性胃液(PH2.5)也可引起化学性肺炎(Mendelson综合征),来势凶猛,病人很快出现脉速、紫绀、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且呈哮喘样发作,甚至肺水肿和ARDS。

麻醉前应用H2组胺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预防误吸仍是最主要的途径。

CO2排出综合症
CO2排出综合症是指患者在PaCO2较高且持续状态下,血液中的CO2快速排出时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等症状,常见于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PaCO2愈高,持续时间愈长,CO2快速排出后血压愈易下降,而且下降程度愈压甚,甚至可致心跳停止。

这种CO2排出综合征在肺心病人不适当地使用呼吸机治疗后常可遇到。

急性高CO2血症,PaCO2不超过60~70毫米汞柱,同时也没有血容量不足,CO2排出后血压常不受影响。

1.CO2快速排出后,血中儿茶酚胺浓度也随之下降;2.用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时胸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加之CO2排出后骨骼肌等组织的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易致心脏充盈不足;3.高CO2血症使脑和冠状血管扩张,CO2骤然排出后脑和冠状
血管收缩,易致脑和心脏缺血;4.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病人,骤然消除高CO2血症,原已存在的血和脑脊液中代偿性碳酸氢根增高将占优势,以至脑脊液和血液变碱。

脑脊液变碱可引起抽搐;血液变碱,使血钾、血氯减低,氧合离解曲线左移,加上冠状动脉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甚至停跳。

有计划地逐步降低PaCO2,可避免这种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