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理学
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学现象有些什么?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心理学现象,这些现象或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觉,但却对我们的行为和情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并从中发掘出其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应用。
一、选择困难症选择困难症是指在面对多个选项时,无法做出决策的一种心理现象。
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购物、职业选择、婚姻等方面。
当我们面对太多的选择时,我们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因为我们不确定哪一个选项是最好的。
这种焦虑和压力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或者干脆不做出决策。
选择困难症的原因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当面对太多的选项时,我们无法同时处理它们,因此会感到困惑和不安。
为了克服选择困难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减少选择的数量,二是优化选择的方式,三是制定明确的决策标准。
二、群体效应群体效应是指当个体处于一个群体中时,会受到群体行为和想法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想法。
群体效应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当我们看到许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时,我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行为,从而跟随他们。
群体效应的原因是人类的社会性,我们希望被认同和接受。
当我们处于一个群体中时,我们会感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愿意接受群体的行为和想法。
为了避免群体效应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盲目跟随群体。
三、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式,对他人的行为和想法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常常出现在医疗、广告和销售等领域,通过使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和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和行为。
心理暗示的原理是人类的潜意识,我们的行为和想法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当我们听到一些暗示性的语言和看到一些暗示性的行为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受到影响,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和想法。
为了避免被心理暗示所影响,我们应该保持警觉和理性,不轻易相信他人的话语和行为。
四、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当我们的行为和想法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认知失调常常出现在购物、投资和决策等方面,当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我们会感到内心的不安和不满。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存在主义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存在主义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存在主义”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存在主义
哲学流派。
把人的存在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并迅速扩展到欧美及全世界。
主要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和萨特等。
主要观点:(1)人是个体存在的人,是在追求着和感受着的个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2)强调个人的绝对重要性,存在的个人首先是无限关怀其本身、其命运和人生价值。
(3)每个人都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4)每个人的选择都受到所处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条件的制约,个人选择的价值目标都从某一角度反映所处的社会环境。
存在主义的产生至少是对以下两种观点的批判:(1)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西方理性主义的批判。
认为理性主义把人抽象化、逻辑化、客观化了,而实际上人应该是具体的、经验的、主观的。
(2)对哲学传统中主观客观二分论的批判。
认为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能把自我分裂成主体我和客体我。
对人的探索应把握人的整体的存在和整体的经验。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价值,重视现实世界中人的主观经验,注重人的自由意志、自由行动和自由选择,强调人必须对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负责。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两种关于人类心理的重要学派,它们对于我们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存在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意识,在心理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社会存在,在社交互动中发展和成长。
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以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和责任。
阿德勒主张人的心理问题源于对社会关系的扭曲和错误认知,而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联结,并激发他们的自我实现能力。
与之相对,存在主义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本身和对于存在的思考。
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感,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存在是孤独而绝对的,每个人应当承担起自己的选择与后果。
它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探索,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并发现人生的意义。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上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它们都强调个体的自我探索和发展,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尽管两种心理学学派的研究重点不同,但它们都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个体心理发展和人的存在的重要方面。
尤其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两种心理学学派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个人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和挑战,对于自我实现和存在的思考迫在眉睫。
我们可以通过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来理解并解决自身在社交互动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借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来思考人生意义和自由意志的问题。
综上所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对于我们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存在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还是从存在与自由的角度,它们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观点,来解释和指导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生活。
通过研究和运用这两种心理学学派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获得更具意义的人生。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存在心理学探索》(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1968),由纽约D·泛诺斯醉德公司1968年出版第二版,原著《存在主义的探索》,中译本《存在心理学探索》,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文译成,1987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7页,17.9万字。
《存在心理学探索》收录了作者1954年到1960年间发表的14篇重要演讲稿、论文,经作者本人认真修订和扩展,汇成此书。
全书共六编14章。
第一编是“更广阔的心理学领域”,包括1~2章。
第1章是“导言:健康心理学探索”,作者介绍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即健康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及其这种观点的9条基本假设。
第2章是“心理学能从存在主义者那里学到些什么”,作者从存在主义心理学两个根本特征出发,强调同一性和经验知识,剖析了存在主义为心理学提出的许多重要课题。
第二编是“成长和动机”,包括3、4、5章。
第3章是“缺失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作者从分析基本需要入手,区分了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及其相应动机,并分析了两种动机的不同心理效应。
第4章是“防御与成长”,作者以安全感为例,分析了儿童成长的发生、原因及其自我意识以及如何保证健康成长的问题。
第5章是“认知需要与畏惧认知”,本章旨在强调认知需要同认知畏惧、同焦虑、同要求安全和可靠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是处在这种前进和倒退的辩证关系中。
第三编“成长与认知”,包括“高峰体验时的存在认知”,“高峰体验——剧烈的同一性体验”,“存在认知的一些危险”,“抗拒类化”4章。
首先论述了高峰体验时的一些心理特点,特别是感知觉、情绪和情感、个性特点。
其次谈及了自我实现者认知的一些危险。
最后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抗拒”概念。
第四编“创造性”,论述了创造力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
第五编“价值”包括:“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价值、成长和健康”、“健康——超越环境”3章。
作者首先从进化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价值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停滞,其次介绍了不同的价值概念和探索价值的方法,最后提出要完善地感知,必须顺其自然,而不是控制环境。
论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心理学的影响
论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心理学的影响摘要: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传播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
存在心理学作为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颇具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其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二者的研究内容出发,阐述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心理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存在心理学影响存在主义是把人的个人存在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出发点的生存哲学、人生哲学. 它起源于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廓尔,形成于 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它主张研究个人的存在及其基本状态,强调个人的独特的个性、生命与本能, 注重人的主观经验,重视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人的出发点,由此逐渐成为20世纪的一大重要哲学流派。
存在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源的,五十年代后逐渐传入美国。
它是把存在哲学的观点运用于精神病学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学观点,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技术前提、以心理治疗为手段,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来增强和超越自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
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存在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思潮 ,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相同存在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德国,很快流行于法国,50 年代后流传于欧洲各国,60 年代又流行于美国。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当时传统哲学比较空泛,社会动荡不定,文化剧烈变迁,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两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危机和社会萧条。
通货膨胀、工人失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等社会问题加深了人们心理上的阴影,导致人们悲观、痛苦、烦恼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
在迅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和人性丧失的战争恐怖面前,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到空虚和惶惑,找不到自我生活的中心和价值,找不到自我生存的意义。
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什么?
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什么?正文:一、介绍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指一个人感受到自己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主观体验。
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的存在和存在意义的认识,以及对他人的注意和认同的期望。
存在感在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影响个体的自尊、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
二、存在感的内涵1.存在意义:存在感不仅仅是指存在的感知,还涉及到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这种意义可以是由外界赋予的,比如社会地位、成就和社会认同等;也可以是由个体自己赋予的,比如追求个人理想和人生目标。
2.自尊与自我认同:存在感和自尊、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存在感的高低可以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信程度。
当个体感到存在被忽视或被贬低时,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或不满,从而影响到自尊和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关系:存在感还与个体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渴望被他人关注、认同和接纳。
存在感的满足与人际交往、群体归属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有关。
三、存在感的影响因素1.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存在感有很大的影响。
有时,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评价可能是负面的,这会导致个体的存在感低下;而在支持和鼓励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的存在感会得到增强。
2.个体因素:个体的内在特质和经历也会影响存在感的形成。
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和对自己的认同程度都与存在感密切相关。
个体经历的挫折、失败和孤独等负面事件也可能会影响存在感的感受和满足程度。
3.心理健康:存在感和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到存在感,并对存在感的满足感更高;另一方面,存在感低下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问题。
四、存在感的提升方法1.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了解自己的优点、价值和成就,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通过设定目标,实现目标,增强对自己的价值认知。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培养亲密关系和支持网络。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
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
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
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
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
课件《存在主义心理学》
课件《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关注个体的存在、自由和责任。
这个流派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个体存在于世界上,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己的本质。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自由是一个核心概念。
它强调个体有能力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种自由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行动自由,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自由,即个体能够自主地思考、感受和行动。
责任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认为,个体不仅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还要为整个社会的福祉负责。
这种责任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责任,更是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存在主义心理学还关注个体的孤独和痛苦。
它认为,人是孤独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同时,人也会经历痛苦,因为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然而,存在主义心理学并不将孤独和痛苦视为消极的体验,而是认为它们是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实践中,治疗师会帮助个体探索自己的存在、自由和责任。
他们会鼓励个体面对自己的孤独和痛苦,并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实现来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存在、自由和责任的心理学流派。
它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个体有能力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通过面对孤独和痛苦,个体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课件《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框架,它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强调个体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找自我意义的重要性。
这种心理学流派认为,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选择来构建自己的现实和未来。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中,个体的生活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选择不仅仅是关于日常决策,更是关于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这种能力被称为“自由”,它是个体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个体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
然而,自由并不是无拘无束的,它伴随着责任。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选择都有其后果,个体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存在主义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17作者简介:陈艳梅(1996— ),女,汉族,湖南怀化人,硕士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一、存在主义哲学概念存在主义是从揭示人本真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关系的哲学流派。
其核心观点是描述和揭露在充满矛盾和危机的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丧失、人的自由被剥夺、人之受物及一切异己力量支配,论证怎样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摆脱异化状态,恢复人的个性和尊严。
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虚无主义、冒险主义及自由主义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克尔凯郭尔,他认为存在就是主观性的个人存在。
存在实质上不是经验的客体而是带着激情的主体,因而对存在的客观反思应转变为主观的体验。
真理寓于自我的内在精神主体之中,即“真理就是主观性”。
他称客观反思的方法是一种抽象思维,只能得到数学及其他科学的知识,决不能达到主体存在的真理。
真理只有对于人的主观性才有意义,哲学不应奢望向外追求客观存在,而应向内探索主观存在。
(2)海德格尔,他认为人所要关注的是从现在到死亡之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自我筹划”。
“自我筹划”的意义不仅是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它还有另一层意义,即筹划中还要发挥潜能,由此非但要实现自己,更要超越自己。
这一过程中尊重价值,关注潜能,人不仅创造了自己的价值,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3)萨特,他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他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前者指外部的客观世界,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创造自己”,是荒谬的存在;它是固定化的、自身封闭的存在;在时间之外,是没有变化的,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后者指人的主观意识,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是主动的、自由的、不确定的;它不断否定、创造着自身,不断展示、维系着他物;具有可能性、暂时性和超越性。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推出人是绝对自由的观点。
他主张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由的本身创造的。
只有人存在表明其本身了,才能认识、改变、创造世界,创造人所想要的一切;只有人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
心理学从存在主义那里学到什么
心理学从存在主义那里学到什么从“存在主义中适合于心理学家的是什么”的观点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从科学角度看非常含混不清和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东西。
然而,我们也能够发现大量有益的东西。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发现,存在主义中并没有很多全新的启示,像已经含在“第三种势力心理学”中的思潮那样使人有一种紧迫的、确定无疑的、敏锐的和再发现的感受。
按照我的看法,存在主义心理学实质上只有两个主要的重点。
第一,这是根本的重点,认为同一性概念和同一性体验是人性和关于人性的任何哲学和科学的绝对必要的东西。
之所以把同一性作为根本概念,主要是因为它比本质、存在、本体论更能说明问题;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我觉得,如果不是现在,那么也是不久的将来,就能够用实验证明的方法来研究它。
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美国心理学家已经在同一性的研究上取得了“决定性”进步(奥尔波特、罗杰斯、哥尔德斯坦、弗洛姆、惠莱斯、埃里克森、默里、墨菲、霍尼、梅以及其他人)。
而我必须说,这些人是更清楚和更接近原始事实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比杰曼斯、海德格尔、雅斯佩尔斯等人有更多的经验依据。
存在主义心理学所注重的是知识经验,而不去借助概念语言:抽象范畴的东西。
存在主义信赖现象学,它把个人的、主体的经验作为建立抽象知识的基础来看待。
然而,许多心理学家也是从同样的重点出发的,更不用说心理分析学家留给我们的种种深刻印象了。
那么首先得到的结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并没有与欧洲的哲学家拉开距离,美国心理学家一直在大谈此问题,然而依然没有理解它。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在不同国家中同时产生的发展本身就表明:独立地达到同一结论的人全都反应他们自身之外的某种真确的现实。
或许可以这么说,除个人自身以外的价值观念都已不复存在。
许多欧洲的存在主义者大都认同尼采的结论——上帝死了有所反应,或许对马克思死了这个事实也有所反应。
美国人已经认识到,政治的民主和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解决任何基本的价值的问题。
4-人本主义
• 马斯洛于193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次年获
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 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威
斯康星大学,他选修了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 以研究罗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并成
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期间
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 师。至此,他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 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 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主张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 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
——心理史学家赫根汉(B.Hergenhahn)曾称这个年代为
“喧嚣的时代” ——罗洛•梅(R.May)称之为“意志瘫痪的时代” ——罗杰斯认为“恐怖、敌意和侵犯的存在是我们 时代的紧迫问题。” ——社会各界强烈批评 “重科学而轻人文”的教育 倾向 3、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
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一)人性论、人道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性论和文
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 1、人性论,是指对人的本质属性或人的主要属性“是什么”问题的 基本主张。 – 西方传统哲学和伦理学在人性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性 恶论 —— 性善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继承了性善论思想。 2、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反对中世纪盛行的宗教禁欲 主义的进步思潮,西方近代的人道主义特别强调尊重知识、关心人
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观点
1、人的存在 罗洛•梅指出,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整体存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 的。个人的存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任何逃避选择的行为都不利于其 自我的存在。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重新经验他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更充实地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2、人的存在世界的三种方式 ①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 ②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式 ③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即自我的内在世界 3、存在感 存在感是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意识和体验。罗洛•梅认为,存在感是 人生的目标、支柱,是赋予人自我尊严的基础。
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术语
目录
01 背景及概述
03 方法论特点
02 基本理论 04 具体应用简介
基本信息
存在主义心理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因存在主义影响而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为“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大取向之一。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人有自行选择其生活目标及生活意义的自由, 重视现实世界中个人的主观经验及主张,强调人须负责其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后果。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布根塔 尔等。
价值关涉的研究立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把人生的意义、价值观、自由选择、潜 能和责任等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的主观性:严格忠实于研究对象的本性,直接与人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融汇共存、合为一体,通过 非逻辑非对象化的直觉体验和内在体悟、通过理解和体验使研究主体生活在自己的对象里,从而把握对象的内在 心理生活和内在精神。
布根塔尔竭力反对病理学意义上的治疗观,认为心理治疗不是对疾病的治愈过程,而是人生的探险、是治疗 者帮助患者解除那些阻碍其潜能实现的局限,从而充分体验潜在于他自身之中的经验的可能性。因此,心理治疗 的是人类潜能的生与死。布根塔尔相信心理治疗的动因是患者内在的朝向潜能实现的成长趋势。潜能实现过程在 治疗初期表现为康复,即患者放弃其存在的非真诚方式,为更大的潜能实现作好准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 者只担任人生探险的向导角色。存在一分析心理治疗过程的实施分两大阶段,即分析阶段和存在成长阶段。分析 阶段的任务是揭示和解决患者的抵抗,即治疗者通过层层剥落的方式将患者的各种抵抗及其背后潜藏的存在性中 心主题暴露于患者的觉知之中,从而使患者觉知到自己的非存在,并向建设性的真诚存在回归。存在成长阶段的 目标是寻求实现。理论上还存在第三阶段即超越阶段,但对它的认识还很初步。
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什么?
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什么?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感觉和认知。
它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和确认,包括对个人价值、重要性以及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力的认知。
存在感对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它是人类追求自我实现和满足感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存在感的定义和重要性⑴定义:存在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感觉和认知,体现在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重要性的体验和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力的感知。
⑵重要性:存在感是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个人的自尊、自信和满足感,促进自我实现和成长。
二、存在感的影响因素⑴自我认同: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水平与其存在感密切相关,对自己的认同程度越高,存在感越强。
⑵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存在感产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个体的存在感。
⑶成就感:个体对自身成就的认知和体验也是存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⑷内心状态:个体的内心状态,如情绪、压力等,也会对存在感产生影响。
三、存在感的表现形式⑴自我价值的肯定:存在感的表现之一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正向认知和肯定,包括自尊和自信的提高。
⑵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力感知:存在感还体现在个体对自己在他人和环境中的影响力的感知和认知。
⑶自我实现和成长:存在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实现自身潜能和价值。
四、存在感的培养和提升⑴增强自我认同:个体可以通过增强自我认同,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来提升存在感。
⑵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归属感和被接纳感,有助于提升存在感。
⑶追求个人成就:积极追求个人成就,不断挑战自己并获得成功经验,对提升存在感具有积极作用。
⑷培养积极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提高个体对自身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增强存在感。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内容详见附件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核心价值观: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认同的最重要、最稳定的价值观念,反映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存在主义心理学最新发展
存在主义心理学最新发展作者:孙平郭本禹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04期关键词:存在心理学;英国学派;心理治疗;现象学;斯普莱利;德意珍摘要: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英国学派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截至今日发展成存在心理学阵营中最富生命力的一极。
该学派扎根于心理治疗和咨询等临床领域,秉承激进的存在主义关系化视角,恪守现象学方法论原则。
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R.D.莱因等心理学家对该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该学派的两位创始人欧内斯特·斯普莱利和埃米·范·德意珍则分别基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存在心理治疗观。
中图分类号: B84-06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4049207Latest Development of Existential Psychology-Exploring Psychotherapeutic Views of British SchoolSUN Ping, GUO Benyu (School of Psych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Key words: existential psychology; British school; psychotherapy; phenomenology; Ernesto Spinelli; Emmy Van DeurzenAbstract:The British School of Existential Psychology was born in the 80s of the last century,it has developed into the most vibrant foci of the existential therapy across the world. Holding a relatively radical existentialist relational perspective, abiding by the principles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the practice of this school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clinical areas like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history, this school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thinkers like Edmund Husserl, Martin Heidegger, JeanPaul Sartre, and ing. Based on clinical practice, the two school founders Ernesto Spinelli, and Emmy Van Deurzen both formed their psychotherapeutic theorie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存在心理学都没有被视为一个心理学“流派”,它没有弗洛伊德或罗杰斯这样的理论大厦奠基,更没有一个致力于将假设证明或证伪的研究“模型”。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故事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个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选择和个人责任。
存在主义心理学主张个体的存在是自由的,不受外界的限制,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存在负责。
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体的选择和决策,以及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的自主性。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些故事可以反映出这种观点。
例如,一个年轻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难时,感到无助和绝望。
他感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他最终意识到,他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些挑战,他可以选择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他可以选择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这个故事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选择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存在负责。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中年人,他感到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他感到自己被工作和家庭所束缚,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他开始寻求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帮助,并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他意识到他需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目标,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
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他最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和意义。
这个故事强调了个体需要反思自己的存在,需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意义,并需要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负责。
存在主义心理学也关注个体的孤独和无助感。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没有人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感是正常的人类体验,需要学会如何面对这些情感,同时也需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这些故事强调了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存在负责,需要选择自己的目标和意义,同时也需要面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感。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个体需要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负责。
这种观点鼓励个体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鼓励个体寻找自己的意义和目标。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自我实现。
个体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
这种观点鼓励个体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也鼓励个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又称存在心理学,与现象学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同构成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
存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把心理学看做是研究人的主观性的科学,来理解人的全部的现实存在。
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以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为主题,主张人同时存在于自然世界、人际世界和自我世界三种关系方式中,人有自主选择生活目标及生活意义的自由,并应对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存在主义心理学探讨人的本真、焦虑、意义等诸多主题,深入生活实践,丰富了对人的理解。
我们知道,人与动物不同,人有着思维与理性能力。
那么,你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千人千面:家庭、父母、子女、工作……然而我们总是在为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从来没有人说我为自由活着、我为自己活着,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活着并不是我们主动选择,而是被迫接受。
市场听见有人抱怨活着没有意义,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但其实人生的幸福就是我们能实现属于人自己的特征:对热爱事物的追求、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存在主义学派认为:理性的能力决定了存在的价值。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一生的终极意义,我们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去创作一些属于我们的东西。
建立影响力,终会有人因为我们的影响而改变。
因此,人生在世,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让自己充实起来的意义。
在《寻梦环游记》的这部动漫电影中,一个人死去之后,会继续在另外一个世界生存。
只有当活着的人忘记这个人之后,这才会迎来真正的死亡,灵魂也会消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自己是具有影响力的。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当下,我们不必再为人类解放而奋斗,当我们老的时候回顾自己走过的一生,虽有心酸苦楚、遗憾痛苦,但仍可以不后悔地骄傲的向世人说出: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存在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史
2.布根塔尔 布根塔尔(James Bugental, 1915~2008
) 在美国存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仅次
于罗洛·梅。
西方心理学史
3.莱因 莱因(Ronald D Laing, 1927-1989) 英国最重要的存在心理学家
第十六章 存在心理学
第一节 存在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存在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存在心理学的简要评价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节 存在心理学概述
一、存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取得高速的发展,使人的劳动和生 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 创伤
经济大萧条的影响
西方心理学史
(四)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
心理治疗的核心在于发现生活的意义。 去反思
将注意力转向积极方面,从而确立新的生活目标,发 现新的意义。
矛盾意向
指向纠缠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方面努力,以摆脱纠缠的 过程。
态度改变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态度,来使患者发现生活意义。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三节 存在心理学的简要评价 一、存在心理学的贡献 扩大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范围 丰富了对人的理解 深入生活实践
神经症焦虑 四个方面依次体现为卑微感,责备感,荒谬 感和疏远感。
西方心理学史
(3)莱因的非存在性焦虑
吞没
个人畏惧与他人或自己联系会丧失自身,产生的焦虑。
内爆
个人畏惧现实填充内心虚空会造成丧失,产生的焦虑。
僵化
个人畏惧被非人化或物化产生的焦虑。
焦虑会进一步导致自我与身体的分离乃至自我的 分裂,使人遁入虚假自我中,忙于维护真实自我 的幻想,最终走向自我的崩溃。
存在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因存在主义影响而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存在主义是 19 世纪起源于丹麦,20 世纪流行法国,后扩及全世界的一种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人有自行选择其生活目标及生活意义的自由,重视现实世界中个人的主观经验,强调人须负责其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后果。
罗洛·梅是把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心理疗法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人物。
他提出的自由选择论和马斯洛、罗杰斯的自我实现论,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其要点是:(1)认为自然界是无目的的,但人在困难处境中能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这种选择是主动的、自由的,因此人人都要对自己选择的道德价值负责。
(2)提倡存在主义心理疗法,其特点是现实与主观,即一方面重视患者的现实处境,协助其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重视患者的主观经验,协助其重振自由意志以解决问题。
此外,自由选择论与自我实现论者都强调人的成长趋向和目标追求,但两者存在着分歧。
自由选择论者认为人有善恶两种潜能,因而强调意志在面对未来困境时敢于进行选择的重要作用;不同意自我发现论者认为人格趋向成熟的发展是一种潜在善性的自我实现过程。
自我实现论者认为人有潜在善性,因而强调发现自我,不同意自由选择论者把自我视为一项自己的设计,仿佛自我是由个体不断选择创造出来的。
存在心理学强调个性和经验,致力与研究解决人类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人类自身面对的一些困境。
例如:对生活意义的探索。
最有影响力的是弗兰克尔(Frankl)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在压力之下,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
相反,如果找到生命的意义,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心理问题。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几乎是被所有研究所证明的,而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几乎是被所有研究证明与心理问题有正相关关系。
特别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人们的情绪健康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认识能够减缓消极生活时间所引起的药物滥用等问题,药物滥用和不使用药物者相比较,后者对生命意义有着更加明确的理解。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概念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在面对生命意义的无法回避的选择时的自由性和责任感。
它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我们的存在是独特而有意义的。
书中作者通过分析大量的个案和心理咨询案例,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挑战。
阅读这本书后,我被书中关于人类存在的三个维度所震撼:自由、责任和意义。
自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我们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然而,自由也带来了责任。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受后果。
这种责任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焦虑和不安,但也可以激发我们去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书中还提及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存在前提”和“排他性”。
存在前提指的是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存在是有限和不完美的,我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
排他性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唯一不可替代的存在,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深入了解存在主义心理学,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现自己的存在意义来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就像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真实、有意义的关系来找到共同的目标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挑战,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来达到自我成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阅读《存在主义心理学》让我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的思想和理念启发了我,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和选择。
这本书是一部值得阅读并深思的心理学经典,对于想要探索人类存在和意义的人来说,它将是一次重要的心灵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存在
每个人,只要你存在于世间,都会被一个问题困扰“我该怎样活着?” (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为“我是谁,想去那里,想成为什么人”),心理治疗师不是帮来访者解答这些问题,而是让他们在最安全的环境下不断启发他的思考,他回答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他才是自己心理的专家。
存在即是痛苦,焦虑是存在的一部分。
面对焦虑可以使我们的心智敏锐,这份张力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有焦虑就有活力,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正在激战;有意识的焦虑虽然比较痛苦,但是它可用来整合自我;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我们自己。
如何管理好焦虑,与焦虑建立健康的关系,是面对焦虑的办法之一。
(罗洛•梅)
艺术与心理
艺术,是距离心理最近的,艺术源于对人得了解,也演示了人性最本真的部分。
艺术家,往往是最能深切体会到痛苦,也能最大的包容痛苦的人。
没有了这份痛苦和对痛苦的敏锐感知,也就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灵感。
心理学和艺术一样,都需要灵感和动力,需要找到能自由翱翔的心理空间。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人不能忍受自己的渺小,除非他能在最大程度上证明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如果我们能找到活着的理由,就能忍受所有的痛苦。
我们与生俱来的是不断寻找有意义的生物。
刻意追求快乐往往难以得到,最佳的方法是寻找生活的意义,发自内在的变化,成为真正幸福的人。
心理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充满活力的活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而非平庸的、功能性的或者。
强调当下而非过去,不仅仅关心她和周围人得关系,还要了解这种关系对她的存在行为产生的影响。
不仅仅需要解释,更多的是去体验。
存在的意义:关系的中心性(生命影响生命)、投入和会心(相遇)、见证的重要性(强有力的支持)、自我创造(不仅发现自我,更多在创造自我)、创造的勇气。
不要那么急迫的区对来访者做出评判,而是真正关注他说什么,不是选择你认为重要的区听。
治疗作为咨访双方的艺术行为,支持来访者与习惯(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抗争,才能不断产生重要的境遇和艺术作品。
存在主义游戏疗法
儿童对有想象的生活非常有兴趣和渴望,往往通过游戏表达出来,游戏展现了孩子的语言、意义的诉求、展现存在的状况,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促进了内在的自由。
儿童游戏治疗中,咨询师表达“在场、信念、接纳、尊重”,让他在安全的环境中游戏。
但要界定游戏与现实的界限,这样孩子才能自由、安全的游戏。
游戏后找到与其情感相对应的词,帮助他自我反思。
存在主义诗歌疗法
诗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沟通形式,它让意义超越了文字的表面意义,将语言转化为一种意义,而受到社会习俗、规则和期望限制的那些更为普通的沟通形式是无法把握这些意义的。
诗歌的意义:超越了理性的知晓(非认知方式的表达)、它把我们、存在意义感相联、不限定特定的结构、文风;分享诗的艺术作品探究内心隐秘的部分。
在诗歌的使用中,许多与苦难、治愈及转化有关,所谓治愈之诗。
诗歌能创造个人意义、创造可分享和集体的意义,增益和治愈治疗师本人。
使用诗歌的途径和例子:
1、自我察觉(让来访者描述树,会选择生命中特定时期的树—树与他的关联—特定时期的特殊境遇)
2、共情(如果你想要去理解一个人,你至少也得有爱他的意愿;共情在场,感受到关注)
3、深化自己的关系(写给妻子的情诗,深化、维持关系,还化解了矛盾)
4、意义
5、人际背景(是否要分享诗歌?在安全的环境下分享,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关系加深、疗愈)
诗歌治疗的注意事项:
1、不要只关注语言信息,要关注非语言信息(声调、动作等);
2、如果要求评价诗歌写得怎么样,可以从此引入到诗歌表达的情绪话题;
咨询师谈到面对失去狗狗的痛苦,直面痛苦,写下诗歌,分享给朋友,既把他与朋友的关系拉近,又填补了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一部分,帮助他从不同角度面对磨难。
他把这份忧伤的情绪留在生命里,而不是把它埋葬,通过文字把它对我生命的意义保存下来。
其他感触:
“关于咨询师不接受朋友的治疗”:
当你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之后,你身边的朋友得到这个消息,他们会选择把生活中的痛苦倾诉给你听,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作为“心理咨询师”身份应该给他的治疗效果或者建议。
这个时候,你不得不被迫扮演职业的身份来对待他们,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伤害,它让你不能以最真实的自己去面对自己的朋友,还必须在无偿的工作之外的时间调整到作为咨询师“无我”的工作状态。
这个时候要提醒你身边的朋友,分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