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全)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篇一:机械制图教案】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课题编号]1-绪1①[课题名称]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图幅比例[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3、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看图方向的确定。

[分析学生]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

绪论部分的教学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

[教学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斜度的简单计算,强调其格式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思考(2)由上图可知:斜度=tanα=BC:AC=1:n(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2.锥度(GB/T15754-1995)(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的形式,(见上图可知:)(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3)作图方法与步骤: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课堂小结】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课堂拓展】椭圆的作图方法边讲解边提问(学生回忆初中的数学知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演练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即堂练习)巩固练习(学生动手作图,要求独立学生完成)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提问)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解)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1.基本要求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

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1.线型及图形尺寸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理解图纸的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等规定。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范应用。

重点: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绘制简单零件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学具: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等基本知识,结合挂图和模型进行示范。

3. 示例:以一个简单零件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基本知识进行绘制。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

2. 绘制简单零件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轴的零件图。

2. 答案: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正确,图形清晰,符合机械制图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绘制更复杂的零件图,提高自己的机械制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制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行业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示例和练习环节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1)难点: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范应用。

详细说明: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线型及尺寸标注的规范应用至关重要。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全)
看技术要求
了解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及 热处理等技术要求。
08
装配图绘制与阅读
Chapter
装配图内容和要求
装配图内容
包括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零 (部)件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
装配图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产品的装配 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零(部)件间的相 互位置和装配关系。
介绍调心球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的构造、工作原 理和应用场景,提供调心球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 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07
零件图绘制与阅读
Chapter
零件图内容和要求
零件图内容
包括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标题栏 和技术要求四项内容。
零件图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零件结构类型及表达方法选择
轴套类零件
移出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移出断面图的轮 廓线用粗实线画出,并应尽量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必 要时也可配置在其他适当的位置。
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轮 廓线用细实线画出,当视图中轮廓线与重合断面图的图形重 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
画图步骤
先画主要部分,后画 次要部分;先画可见 部分,后画不可见部 分
04
检查、描深
检查底稿是否正确、 完整,然后进行描深
组合体尺寸标注方法步骤
定形尺寸
标注出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标注出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 位置尺寸
总体尺寸
标注出组合体的总长、总宽和 总高尺寸
检查
检查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 、清晰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符合加工顺序原则,可使加工和测量方便。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绪论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单元 1 绘制平面图形1.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一、图板二、丁字尺三、三角板四、圆规和分规五、曲线板六、比例尺引言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教学内容正文线段的等分法一、平行线法二、分规试分法圆的等分法一、圆的六等分二、圆的五等分三、圆的任意等分椭圆的画法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对称的轴。

椭圆的几何性质:自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椭圆的长轴。

椭圆的画法1、理论画法:(同心圆法)2、近似画法:(四心圆法)求出画椭圆的四个圆心和直径,用四段圆弧近似地代替椭圆。

已知:长轴 AB短轴 CD(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1、O2,再作对称点O3、O4;(4)以O1、O2、,O3、O4各点为圆心,O1A、O2C、O3B、O4D为半径,分别画弧,即得近似的椭圆。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几何作图,以及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在于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2. 学会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几何作图。

3. 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提高读图和绘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尺寸标注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制图板、绘图仪器、模型等。

2. 学具:图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制图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b. 介绍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以正方形、圆形为例进行讲解。

c. 演示几何作图,如等分线段、画圆等。

d. 讲解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图形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完成几何作图,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c. 学生进行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制图过程。

b. 分析例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制图基本知识:a. 图纸幅面、比例、线条b.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c. 几何作图d. 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2. 例题解析3.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并标注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几何作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视图的投影原理、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重点讲解三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视图判断零件的实际形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投影原理,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 能够根据给定的视图,判断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

3. 学会正确标注零件尺寸,提高制图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视图的投影原理,零件形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机械制图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制图用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通过视图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

2. 理论讲解:a. 讲解视图的投影原理,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b. 通过实例演示,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c. 分析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提高制图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视图,分析零件的实际形状。

b. 每组派代表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a. 出示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b.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a. 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b. 教师批改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投影原理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4. 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给定视图的机械零件,并标注尺寸。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视图(如斜视图、局部视图等)的绘制方法,提高制图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机械零件,进行观察和练习。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未知授课日期:未知周次/星期:未知节次:未知课题:制图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

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

新课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材分析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什么是机械图样?本课程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研究机械图样的概念和制图基础知识,掌握斜度和锥度的画法等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并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

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1、斜度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1而写成1:n 的形式。

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可以通过老师的堂上演示来研究。

2、锥度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

可以通过GB/T-1995来研究锥度的概念、标注和画法。

板书设计:机械图样斜度概念标注画法锥度概念标注画法课外作业:1.准备好绘图工具。

2.及时上交布置的作业。

教学后记:未知示。

3.比例(GB/T -2008)比例是图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比例有哪些?(提问)表1-2列出了常用的比例及其对应的图样尺寸)4.字体(GB/T 1.1-2009)字体在图样中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字体有哪些?(提问)表1-3列出了常用的字体及其特点)二、图线的画法及应用1.常用的线型及其表示方法表1-4列出了常用的线型及其表示方法)2.常用的图形及其画法板书设计:绘制五角星的画法)3.应用实例出示生产实际中的图样,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线型和图形)课堂练】1.根据GB/T -2008标准,绘制A3图纸的图框。

2.根据GB/T -2008标准,将1:10比例放大到1:5比例。

课堂小结】1.图样的重要性及国家标准的规定。

2.图纸幅面、图框格式、比例和字体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授课计划
(2) 由上图可知:
斜度=tan a=BC : AC = 1: n
(3) 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
2. 锥度(GB/T15754-1995)
(1) 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 : n 的形式,
(见上图可知:)
(2)
定义式:锥度=D/L=(D-L)/I=2 tan a=1: n
(3) 作图方法与步骤:
A 、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
B 、 从0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 ;
C 、 在左端面上取0M = 0.5单位长度,得点M ;
D 、 连接MN ,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 习);
杂,请学 E 、过A 点作AC //MN ,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
斜度的简 单计算, 强调其格

锥度的计 算稍复
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
忆初中的数
学知识)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
生要细心
课时授课计划
三、字体(GB/T 14691-1993 )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

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
(1)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 2.5, 3.5, 5, 7,10,
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般为h/
根号2。

(4)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
成75 °。

四、图线(GB/T 4457.4-2002)
1.线型及图形尺寸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

国标中规定了图线
的名称、线型、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

(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实
Fl &3 M 83 62 B2 枳2、各种图线在
际绘图中的应用(图
1-7)
(教师板
书,提问)
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3.图线画法
绘图时严格执行表1-2中的规定
教师同时要
检查留意一
下学生的绘
图工具是否
齐全及准备
是否妥当。

课堂小结】
1、图纸幅面及格式
2、图框格式
3、比例
62 4、子体
5、图线的画法及应用
布置作业】
1、字体的书写练习
2、图线的画法
ffl 1-8疑型应朋示罰
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画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图1-9
2.尺寸线
尺寸线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不能用其他
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边讲解
边提问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当有几条相互平行的尺寸线时,要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以保持尺寸清晰。

同理,图样上各尺寸线间或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也应
尽量避免相交。

先让学生自 己练习,再 根据情况结 合题目讲 解,并进一 步强调本节 课的知识 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正确标注:
(一名学 生上黑板 做题,后 面让其它 学生找错 纠错。


课时授课计划
师生问好,准备上课!
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F1赛车道的弯位都是圆弧连接的
一、概念
圆弧连接:圆弧连接是
指一圆弧光滑地连接两已知
线段(直线段或圆弧)的作图方法圆弧连接示例如右图所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如下:
1.用圆弧连接两直线
用半径为只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AB和BC,如图1-22 所示。

作图步骤: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同时要求学生练习)
(1)求圆心分别作与两已知直线AB、BC相距为R的平行线,得
交点0,即圆心。

(2)求切点自点0分别向AB及BC作垂线,得垂足K1
和K2,即为切点讲练结
(3)画连接弧以0为圆心,只为半径,自点K1至K2画合,边讲
圆弧,即完成作图边
练。

教学准备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圆弧连接:
课时授课计划
(3)画连接弧:以P为圆心,P1或P2为半径,作圆弧12把DC、EF连接起来,这个圆弧即为所求连接弧,如图1-29所示。

4)作R3.3mm圆弧连接
(1)定圆心:过B点作AB的垂线,再用平行线法分别以3.3mm为距离作该垂线和DC的平行线,得交点P,该点即为连接弧的圆心。

(2)找连接点(切点)。

(3)画连接弧,如图1-30所示。

5)整理图形:擦去多余线条,将图形整理清晰,
6)检查:按照相同的方法作出另三处的斜度线和圆弧连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
所有的投射线都从一点(即投射中心)出发,投影法,如上图2—1所示。

灯光照射三角板,在地面上就会出在投影面上得出物体轮廓图形的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方法称为中心中心投影法。

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

但是,由于作图复杂,度量性差,因此,在机械图样很少采用。

2.平行投影法
如果投射中心在无穷远处,这时所有的投射线相互平行,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3、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平行投影法又可以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两类。

♦正投影能完整、真实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
便,是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以后各章节中,如无特殊说明,投影
均指正投影。

(正投影法
的特征是什课堂小结】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正投影法的优点么,这是掌
课时授课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