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二首》教案设计
《柳永词二首》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柳永词二首》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宋词”。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为《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和《雨霖铃》(寒蝉凄切)。
通过对这两首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柳永词的艺术特色,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2. 通过对词作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感受柳永词中的忧愁情绪,理解词人的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两首词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柳永词中的忧愁情绪,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风格。
(2)学生分享预习中对两首词的初步了解。
2. 诗词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两首词。
(2)学生跟读、自读,体会词的韵律美。
3. 精讲课文(1)分析《八声甘州》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2)分析《雨霖铃》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4. 例题讲解(1)比较两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分析词作中体现的词人情感。
5.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学生谈学习体会,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八声甘州》意象:潇潇暮雨、江天、芳草等。
意境:凄美、忧愁。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2. 《雨霖铃》意象:寒蝉、长亭、骤雨等。
意境:悲凉、离愁。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八声甘州》和《雨霖铃》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结合两首词,谈谈你对柳永词人情感的理解。
2. 答案示例(1)比较短文示例:《八声甘州》和《雨霖铃》都是柳永的代表作,两首词在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上各有特点。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参考: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 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 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请整理相关知识并在课本内做好笔记) 四、自学探究: (一)基础知识思考题:
1、《望海潮》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
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参看创新设计:①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②从地理位置上;从历史传统上;从自然景观上;从市井面貌上;从百姓生活上。 ③抒发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 这三句描 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联系《琵琶行》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伤离别 杨柳岸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以情带景 ) ③虚实结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 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 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写景)相结合。 ②情景交融。 上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 )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
雨霖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简介引入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婉约词代表。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
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
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有《乐章集》问世。
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音律和谐,美妙动听,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
二、朗读并赏析1、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写他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
2、逐句赏析上片(学生朗读、体会、讨论后分组发言,教师纠正)(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凉急促地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急雨刚刚停歇对:面对。
分析: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试想:在树上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送别时面对长亭,该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就在这个时候,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好朋友啊,就要走了!这时节,动人的愁思将怎样地抒发出来呢?(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词两首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了解词人柳永的生平;2.能力目标: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和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净化自己的情怀。
【学习重点】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潜心涵咏诗词的能力。
(基本方法和步骤)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词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文学常识:词的相关知识①词的起源: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和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简单的说就是歌曲中的歌词。
词有很多别称,如___、___、___等。
②“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___”,词人依词牌填词。
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长沙”是___,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可以分段,叫“片”或者“阕”。
③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___(58字以内)___(59—90字)___(91字以上)④流派: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___、___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___、___、___等)2、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___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___。
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独以词著称于世,创作慢词最多,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有《____》。
3、了解写作背景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柳永的词的兴趣和审美能力;2. 帮助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3. 引导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朗读柳永的词。
二、教学内容1. 柳永简介2.《雨霖铃》3.《小重山》三、教学过程1. 柳永简介柳永是南唐时期著名的词人,人称“柳三变”。
他的词风格清新婉约,具有浓郁的南国风情。
他的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小重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雨霖铃》《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描写了作者在雨夜听到的风铃声,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懷念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分析该词的字音、词调、情感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欣赏该词,同时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等方式加强学生对词中情感的感受。
3.《小重山》《小重山》是柳永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描写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钟爱,同时也表现了乡愁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分析该词的字音、词调、表现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欣赏该词,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山水画作品等方式,加强学生对词中意境的感受。
四、课堂讲解1. 柳永的简介和生平背景2. 《雨霖铃》的分析和欣赏3. 《小重山》的分析和欣赏五、作业布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柳永的其他作品,进行朗读、分析和欣赏。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安排相关的背景知识学习和文献阅读任务。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朗读、分析、欣赏、展示等方式,提升了学生对柳永词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同时,本堂课也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和助力,和学生一起探讨词句的意义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和欣赏柳永词的韵味通过柳永词的教学,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对自己的文学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本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柳永词这一艺术形式,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其中所包含的意境和情感,也培养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评价能力。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把握柳永词的基本特点,认识词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柳永的词,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柳永词的艺术特色2.2 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三、教学难点3.1 柳永词中的修辞手法3.2 古代词人的生活背景对词作的影响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5.1 教师准备:对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有深入的了解,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
5.2 学生准备:预习两首词,对宋代词有一定的认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宋代词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对《雨霖铃·寒蝉凄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生词和句意。
2. 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拟声、比喻等。
三、对比分析(20分钟)1. 将《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夜雪临砌》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
2. 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探讨柳永在创作中的心境变化。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词各自的意境和情感,以及柳永的创作特点。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柳永词的特点及其在宋代词坛的地位。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柳永词,进行深入分析和鉴赏。
六、课后作业反馈(课后)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6.2 学生能够分析并比较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6.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词人的作品进行鉴赏。
《柳永词两首》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唐宋词欣赏”第12课《柳永词两首》。
内容包括《望海潮》和《雨霖铃》两首词,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柳永词的特点,体会其词境之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在词坛的地位,理解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词,理解并把握词中的意象、意境。
3. 通过对两首词的欣赏与品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望海潮》和《雨霖铃》两首词的意象、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词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词人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杭州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哪些诗人赞美过这里的景色?”由此引出柳永及其词《望海潮》。
让学生朗读《望海潮》,注意词的节奏、韵律,感受词的音乐美。
3. 讲解:(1)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4. 例题讲解:以《望海潮》为例,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讲解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词人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雨霖铃》的意象、意境,体会词人的离愁别绪。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望海潮》和《雨霖铃》。
(2)写一篇关于柳永词的欣赏短文。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1)柳永简介(2)词作特点(3)意象、意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望海潮》和《雨霖铃》。
(2)以“我心中的柳永词”为题,写一篇欣赏短文。
(1)见教材。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柳永词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词作,进一步了解柳永的词风。
《柳永词两首》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词赋》中的《柳永词两首》,包括《望海潮》和《雨霖铃》两首词。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望海潮》: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品味词中的意象、意境,分析其表现手法。
2. 《雨霖铃》:深入解读词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词人如何运用声律、对仗等技巧抒发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望海潮》和《雨霖铃》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柳永词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望海潮》中的意象、意境分析,《雨霖铃》中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解读《望海潮》: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探讨其表现手法。
(3)解读《雨霖铃》:分析词中的情感表达,探讨其声律、对仗等技巧。
3. 例题讲解:(1)分析《望海潮》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2)阐述《雨霖铃》中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望海潮》:意象、意境、表现手法2. 《雨霖铃》:情感、声律、对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望海潮》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谈谈《雨霖铃》中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2. 答案:(1)意象:《望海潮》中的意象有潮水、长云、孤鹜等。
作用:通过意象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情感变化:《雨霖铃》中的情感变化从离愁别绪到思念之情。
高一语文 4《柳永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4《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4、学习本词中铺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背诵这两首词。
三、德育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2、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望海潮》一、词的相关知识介绍词,是歌词的意思,一种按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
它与音乐有极密切的关系。
词有它独特的体制特点,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1、词调与词题词调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
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
如本词的词牌是《沁园春》,其他常见的如《菩萨蛮》、《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
比如说《相见欢》、《龟虽寿》,听起来好象是写欢喜、高兴的气氛,但其实是描述悲凉、凄惨的曲调。
因此从北宋起,就有人在词牌下加一个小标题,表明题意。
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乍看“水调歌头”不知何意,不象我们写作文时要写春天,题目就是《春》,于是苏东坡在词牌下有一个小标题:“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词人的弟弟,看了这个标题,我们就知道词人写的是什么了。
所以词牌与词题是不同的。
词题起一个补充的作用。
2、词体根据乐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来说,是这样分为3类: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个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可见悬殊是很大的。
每一首词有分段,词中称为: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三叠、四叠:即三段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柳永的两首词作,《雨霖铃》和《夜雪临砌》。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品味其语言艺术,领会其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风格特点;2. 能够正确理解并背诵两首词;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柳永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2. 教学重点:分析词作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柳永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这位北宋著名词人的背景;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雨霖铃》和《夜雪临砌》两首词的词意、词牌、词律,以及柳永词作的特点;3. 解析:分析两首词作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4. 实践:学生跟读、背诵两首词,进行随堂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词牌、词律、关键词汇、修辞手法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两首词的主要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对柳永词作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柳永的词作,以及同时期其他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柳永词两首的教案教学设计,使学生在了解词人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词作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掌握词作的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柳永的两首词作,《雨霖铃》和《夜雪临砌》。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品味其语言艺术,领会其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风格特点;2. 能够正确理解并背诵两首词;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柳永词两首》,包括《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让学生了解柳永的词风及特点,掌握词牌、韵律、意境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两首柳永词,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 掌握柳永词的词牌、韵律特点,提高学生对古代词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两首词的对比分析,了解柳永词风的多样性及其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柳永词的词牌、韵律、意境。
2. 教学难点:词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以及柳永词风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简要介绍柳永及其词作。
2. 课堂讲解:(1)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词牌、韵律、意境。
(2)讲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如“寒蝉”、“凄切”、“离愁”等。
(3)对比分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牌、韵律、意境。
(4)讲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如“潇潇暮雨”、“江天”、“怀古”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柳永词作的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一句词,讲解其艺术特色。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1)词牌、韵律、意境(2)意象与情感(3)柳永词风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 答案:(1)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柳永词的特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词作,提高其古代词的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完整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词的有关知识;宋词的风格和特点;写景、叙事、抒情;吟咏;鉴赏;评价;联想和想象。
单元重、难点:1、了解宋词的不同风格和代表作家在宋词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2、熟读成诵,品味词作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3、联系词人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准确把握词作的思想内容,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4、抓住关键词句,利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知识点介绍:1、词的地位产生于唐,而大盛于宋,被后人尊奉为能和“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元曲”并驾齐驱“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2、词的名称、词牌和分类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也就是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词牌是一首词调的名称。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3、词的起源4、词的派别宋词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词――在词史上被称为是正宗和本色当行。
内容上多是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及言情);格调上委婉柔媚,偏于阴柔之美,音律上浅唱低回,代表作家是柳永、李清照。
唐代词人代表是韦庄、温庭筠、南唐后主李煜(举例说明略)豪放词――是由苏轼开创的。
他摒弃了词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而坦言自我,自然的形成了一种疏朗刚健的独特格调。
后来南宋辛弃疾因自己在政治上遭遇排挤,在他笔下词成了抒发因报国无门悲愤不平的工具,形成了豪放洒脱的风格。
评论者总将二人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豪放词经过发展无事而不可入,多写事写时政。
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政治理想和乐观旷达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或描写雄奇博大的景物,或登临怀古,咏史伤今,或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抒发对雄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叹。
5、词的发展阶段(参考史三册21页)注意:在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中突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他们在词的发展史上的作用,例如要突出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以便讲他的代表作《雨霖铃》;讲苏轼、李清照也要简单介绍他们的地位和贡献。
《柳永词两首》教案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词选读》第二单元第五课《柳永词两首》。
其中包括《夜雨寄北》和《雨霖铃·寒蝉凄切》两首词。
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柳永的词作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夜雨寄北》和《雨霖铃·寒蝉凄切》两首词;2. 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柳永词作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理解和背诵两首词;掌握柳永词作的基本特点。
难点: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词选读》;3. 投影片或黑板,用于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幅描绘夜雨的画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夜雨的意境和情感。
2. 讲解《夜雨寄北》:分析词中的意象,如“夜雨”、“孤灯”、“思君”等,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情感和意境;解释古代诗词中的文化背景和用词特点。
3. 讲解《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样分析词中的意象,如“寒蝉”、“长亭”、“骤雨”等,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情感和意境;与《夜雨寄北》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柳永词作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词中的意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中的情景和情感。
5. 背诵:引导学生背诵两首词,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和发音。
六、板书设计1. 《夜雨寄北》意象:夜雨、孤灯、思君情感:孤独、思念2. 《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寒蝉、长亭、骤雨情感:凄凉、离别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包括对两首词的内容理解和分析题;2. 写一篇关于柳永词作的鉴赏文章,可以选择一首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分析柳永的《夜雨寄北》和《雨霖铃·寒蝉凄切》两首词,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这两首词,掌握柳永词作的基本特点。
《柳永词二首》教案设计
《柳永词二首》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柳永词二首》,包括《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
详细内容如下:1.《雨霖铃·寒蝉凄切》:全文解读,分析词句、意象、表现手法等。
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全文解读,分析词句、意象、表现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柳永词的背景和特点,感受词人的情感。
2. 分析两首词的词句、意象、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柳永词的词句、意象、表现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重点:理解柳永词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柳永词二首》课文打印稿、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柳永词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词人的情感世界。
2. 课文解读:a. 学生自读两首词,体会词人的情感。
b. 教师讲解词句、意象、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例题讲解:a. 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意象。
b. 解读《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表现手法。
4. 随堂练习:a. 学生仿写柳永词的词句。
b. 学生互相鉴赏,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作者、背景。
2. 黑板右侧:课文词句、意象、表现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意象,写出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b. 比较《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与《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异同,写出不少于300字的比较文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柳永的生平和创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教案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柳永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关于《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_0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学目标】1.能够依据两首词的声律之美反复吟诵,做到声情并茂;2.准确理解两首词描述的景物情状,领悟其不同情感、意境。
【教学重、难点分析】《柳永词两首》皆属慢词。
《望海潮》近似豪放,《雨霖铃》纯属婉约。
从词之体式入手,确定教与学的目标。
课堂力求声情并茂地吟诵从而对词由声律而语言而情感意境,给予整体性认识。
通过对《望海潮》所描绘的都市生活景象——杭州之繁华美丽的欣赏,领会词人抒发的思想情绪,鉴别此词别样风格;品赏《雨霖铃》离别之苦,领悟情景交融的凄约之美。
两词比较,力求鉴赏有得。
【教学方法】吟诵与比较品鉴结合、学生自读自悟与老师示范指导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一)查找相关资料:1.词的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柳永其人其事;3.能够帮助自己读懂两首词的相关资料。
(二)研读《柳永词两首》,思考下面的任务。
1.请每位学生背诵《柳永词两首》中最喜欢的名句,最好能默写并说出喜欢理由。
2.依据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
3.从填词缘起、描写的情景、词的风格和情绪意境等方面将两首词比较鉴赏。
一、课堂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赏宋代词人柳永的两首词——《望海潮》、《雨霖铃》。
请大家打开书,一起诵读两首词。
针对诵读时的字音,自我纠错,后教师明确重要字词音义。
正音正字释词——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堑,qiàn。
重湖叠巘清嘉: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山峰都很秀丽。
巘(yǎn),山峰。
清嘉,秀丽。
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图,画下来。
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义。
凝噎:噎(yē)。
因为悲伤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二、回顾预习,达成目标(一)、学生自读两首诗。
建议:教学之时,完成预习(一),让学生自读相关注解,结合自己预习搜索的资料,思考后再针对预习题发言。
人教版-语文-高一《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语言特色、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学会借景抒情的手法;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情感目标: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体会柳永词的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
2、上阙重点在记别,下阙重点在怀人,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作者善于运用铺叙手法在前后呼应对照中逐步深入。下阙想象部分与上阙的写实部分有一定内在联系。由“寒蝉凄切”想到“酒醒何处”,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暮霭沉沉”想到“晓风残月”,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四、总结
⑵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没有心思喝酒留恋时候(船家却)催着船儿出发。
分析:接着写“帐饮无绪”,写“兰舟催发”,就在汴京城外,送别筵上,依依惜别,心绪不宁的场合里,“骤雨”是“留恋”的短暂时机;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同时,“留恋”表明不得不别,一个“处”字既点明关节,又揭示出比较微妙的心理活动。于是这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使“无绪”铺写到一定的深度。下面作者又是怎样进一步地抒发情怀呢?
五、作业背诵
二、整体感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评价柳词说:"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看注释理解文意)完成课后第一题
1、词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烟柳、花桥、风帘、帐幕、云树、怒涛、青山、桂花、荷花、烟霞。
2、文中景物给你怎样影响和联想?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它的风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吟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杭州有个魅力的西湖。三面环山,碧波盈盈,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环湖的山有许多奇峰,瞧,那一对山峰高耸入云,从山脚到山顶就像俯瞰刀劈,山顶云雾缭绕,仿佛到仙境,向下看,真叫人心惊胆颤,这正是西湖十景里着名的"双峰插云"。在西湖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灵隐寺、黄龙洞、烟霞洞、放鹤亭。历史着名的诗人苏轼和白居易在这里修建了苏堤和白堤。意大利马可波罗说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虽然末句有献媚的味道,格调显得不高,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成为作者最好的明证。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柳永词两首
《柳永詞兩首》學案三維目標1、瞭解詞的相關知識;瞭解作者柳永。
2、反復誦讀,流暢背誦,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優美的意境。
3、學習柳詞中善於點染、鋪敘、融情于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點。
第一課時《望海潮》一、常識積累1、詞的起源:興起于,盛行於,並在發展到高峰。
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所以又稱“”、“”、“”、“歌詞”等。
2、詞牌和標題:是一首詞的詞調的名稱,詞的是詞的主要內容的集中體現。
3、詞的分類:按字數可分為(58字以內)、(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為、、、等。
(詞的段落叫: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4、作者簡介: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
原名三變,字,排行第七,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且是長調(慢詞)的宣導者,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
二、合作探究1、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了他怎樣的感情?2、這首詞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3、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運用聯想和想像用文字將它描繪出來?(開放性答案)三、拓展閱讀1、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是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複相逢!——白居易《憶江南》2、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3、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第二課時《雨霖鈴》1、開頭三句:“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內容?2、這三句描寫,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還有別的什麼作用嗎?(聯繫《琵琶行》開頭景物描寫的作用)3、“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柳永词两首》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必修)
演示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柳永词的音频、视频 等资料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 动,增强互动性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实地考察、调研等活动,增强 实践性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 PPT、视频等多媒 体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雨霖铃》
教学目标:理解词 意,掌握重点词汇 和句式,体会情感
教学内容:介绍词 的背景、词牌、作 者及创作背景,分 析词的结构和意境
教学方法:讲解、 分析、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点掌握词牌和创作背 景,难点是理解词中 的情感和意境
《蝶恋花》
教学目标:理解词意,掌握重点词汇,体会情感 教学内容:背景介绍、词意解析、艺术手法、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为词意理解,重点为情感表达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PPT、音频、视频等
巩固练习
背诵《雨霖铃》
默写《蝶恋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完成课后作业中 的相关题目
小组讨论:如何 理解词中的情感 和意境
归纳小结
回顾本课重点:柳永 词的创作背景、思想 内容及艺术特色
总结本课难点:如何 引导学生理解柳永词 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 值
强调本课亮点:通过多 种教学方法,如朗读、 讨论、赏析等,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 力
话题导入:提出与词作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词作的主题和内涵。 对比导入:将柳永的这首词与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进行对比,突出柳永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介绍柳永及其词作背景 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朗读《雨霖铃》和《蝶恋花》 讲解重点:分析两首词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问题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背诵这两首词。
三、德育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点】1、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2、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深入词中境界。
【教学难点】1.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多媒体辅助法:感知、品读、印证。
【学法】诵读、讨论、展示、评价。
【朗读方式】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具准备】CAI课件 MP3朗读文件纸质学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案(学习活动)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课文《柳永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
(早读或课外)二、知识积累(18分钟)1、词的起源?词的地位?答:2、词的名称?词牌?分类?答:3、词的流派风格?答:4、词的发展阶段?答:5、解词释句⑴形胜:⑵参差:⑶天堑:⑷重湖叠巘清嘉:⑸高牙:⑹异日图将好景:6、精读《雨霖铃》,标出韵脚。
答:三、研读语文必修4《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51-64和语文必修4《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16-19,并自主完成“整体感知”7-8题。
(8分钟)7、陈振孙评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从这个角度看,为什么说《望海潮》这首词是最具代表性的?答:8、为什么说《雨霖铃》这首词情事纷陈,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答: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6分钟)教案(教学过程)一、分发《柳永词两首》纸质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堪称千古丽句,加以赏析。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雨霖铃》
一、相关背景
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冲刺2011高考!高考状元谈高考语文,免费试听! 初三中考冲刺课程!免费试听!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 → 《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9-04-21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结合现实生活解说柳永的影响力)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二、具体分析
(朗读练习
(1)教师范读后作朗读要求。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阙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三、亮点探究
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
2、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2)《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①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
“形胜”、“繁华”四字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望海潮》
一、相关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
基于柳永词的艺术魅力和他对当时社会效应,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蝶恋花》和《望海潮》这两首词。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
②“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4、总结:(主旨)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1、 从词的章法入手,了解词的内容;
2、 抓词眼,详细分析名句,有助学生深入词中境界。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 三课
教学步骤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2)学生朗读体味。)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柳永的生平简介:(投影)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背诵这两首词。
三、德育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3、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解释何为“点染手法”。
《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其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