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摘要: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倡导和培养的优秀品质。

儿童助人行为的养成对于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解析了助人行为的含义,着重分析了影响儿童助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对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划分阶段,最后提出培养儿童助人行为的几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助人行为儿童培养

1、助人行为的含义以及与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比较

当我们提到助人行为时,就经常会提到跟它含义相近的两个词: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很多人都无法从根本上区分这三个行为,或者直接把三者采取等同或者模糊对待的态度。实际上,从三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三者之间微小的差异。

首先,所谓的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被定义为:一个个体所做出的行为对另一个个体是有益的,而对自己则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说是一种很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其他个体的利益。

其次,所谓的亲社会行为(又被称作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泛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利于公共和社会的行为。人们在公共的社会活动中经常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例如说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归纳为亲社会行为。

最后来看助人行为。助人是一种关系,当有了求助者的时候,也就有了助人者,于是助人关系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从这一点上面来说,可以把助人行为理解为一种关系型态。然而助人关系,他不同于朋友关系,它指的是两个个体共同的解决其中一个个体的困难,从而使这个个体在面对困境或者危险的时候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样来看,这种关系只是其中一个个体得到了利益,而另一个个体只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劳动。

从对象上看,亲社会行为一般是针对公共群体或者社会整体,而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从动机上看都是有利于他人或者社会,但行为的自愿性、方向性和包含的利益总量有所差异,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大致归

结为:利他行为<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

2、培养儿童助人行为的重要性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优秀品质。

在当代,我们正在大力的发展和谐社会,助人为乐这一传统美德在其中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同时,仍然需要弘扬助人为乐这种优秀的儒家传统思想,使经济、文化、政治全面发展。因为思想道德建设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个体在感受到别人需要帮助时,助人行为的实施与否直接反映了他道德水平的高低。为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更为了让助人为乐这种优良传统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对助人行为的提倡和引导非常重要。而且儿童助人行为的养成对于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助人为乐的教育和培养就应该从小抓起。

3、影响儿童助人行为的因素

3.1、进化及生理因素

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认为生物之间一直在为生存做着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从而进化。在人类的进化史中,人们发现,相互帮助有利于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更有利于生存,因此这种社会行为才得以在人类社会中发展,一代一代的得到延续,并且现在被广为推崇。同时,现在的研究表明,助人行为的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相关。雄性激素水平高的人可能更具有攻击性,而且在非危急的情况下,女性更容易给于他人帮助;然而在危急情况下,男性更容易给于他人帮助。这也可以看成是性别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3.2、儿童对助人行为的认知及情感因素

3.2.1、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智力水平也飞速发展。在儿童成长每个阶段,其智力水平的高低影响了对他人情感的判断。而且随着儿童智力发展,在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与社会规则之后,面对求助者,在实施助人行为前,就会把更多的因素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里来,从而影响自己的选择是否采取助人行为,同时

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父母的影响降低。

3.2.2、对他人情感的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拥有相同的智力的前提下,那些更容易理解别人的情绪,读懂别人的观点的儿童,更能够从别人的情绪上推断出别人是否需要帮助,从而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这种能力也可称作是观点采择能力。虽然它和助人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提高了助人行为的机会,但是这类儿童通常会具有更高的道德认知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水平,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

3.2.3、移情的影响

移情( Empathy)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 lipps)提出的。一般认为,移情指的是一个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时,自己的情绪也会被他人感染,从而出现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感受。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换位思考,或者说是情绪共鸣,移情使得人们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因此可以用:移情→同情→助人行为这个公式来表示移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3.2.4、心境的影响

心境与助人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儿童处于积极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的时候,他更容易感受到别人需要帮助,发生助人行为的概率就会提高很多。然而,当儿童处于消极的心境,心情低落、消沉,这个时候对于别人发出的需求帮助的信号不但不予理睬,还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3.3、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

3.3.1、旁观者效应

在1964年的美国,曾经发生过很著名的案件(吉诺维斯事件),一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到歹徒袭击,然而在袭击发生的半个小时内,街道上一共有38个邻居听到了姑娘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甚至没有人打电话报警,这导致本来能够避免的事件发展成一场惨剧。这种现象被称作“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即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与当时在场旁观的人数成反比,及旁观的人数越多,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越小。因此,助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从而使得助人者提供助人行为的概率降低。

3.3.2、文化底蕴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国家对助人行为的要求和推崇度是不同的,正是因为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拥有不同的文化教养和文化传统。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积攒下来的文化底蕴。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助人为乐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于儿童来讲,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已经把这种观念灌输到脑中,在感受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这种思想就会自动的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3.3.3、家庭父母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儿童大多数时间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而且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模仿,而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就是父母。儿童产生的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等行为,大多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在父母的要求与指导中完成的。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也是在与父母的交往当中,慢慢的得到形成与发展的。父母对待求助者的态度能影响小孩价值取向的发展,而且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很容易影响到今后儿童对待他同伴的方式。因此,父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相当重要。

3.4、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及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儿童的成长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儿童助人行为的观念和行动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得到形成和发展。一般来说,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4.1、第一阶段:1~~2岁

在出生之后的第一年,虽然说这个时候儿童还未出现助人行为,但这个时候婴儿已经能被别人的情绪所影响,我们称之为“情绪感染”阶段,这也是移情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渐渐的学会感受别人的情感,从而自己做出或哭或笑或者大喊大叫的反应来。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在后天得到发展。通过这种移情作用(情绪感染),推动了婴儿助人行为的形成,成为助人行为的动力能源。

3.4.2、第二阶段:2~~3岁

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儿童是在2岁到3岁的时候才可能表现出助人行为。经过了婴儿阶段,在这个时候,儿童开始表现出对同伴的需求,表现出与其

他儿童玩耍的兴趣。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会理解别人的情感,在别的小孩受到伤害的时候分给他们糖果或者玩具,并且试图安慰他们,从而帮助那些受到伤害的小孩。

3.4.3、第三阶段3~~6岁

虽然说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儿童已经开始表现出助人行为,但是这个时候的助人行为,一般都是在父母的示意与要求下完成的,在别人的引导下完成。然而,自发的助人行为,比如说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等这些行为,一般都是要到3~~6岁才会出现。

3.4.4、第四阶段6~~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助人行为发生的概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因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智力得到显著发展,知识的获取量和储备量有了明显提升,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与加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社会责任感以及实施助人行为的能力增加,儿童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等这些行为在这个阶段会迅速增长。

3.4.5、第五阶段12岁~~成年

在12岁之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已接近成熟,在别人发出求助信号,或者自己感受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考虑的因素(比如社会、周围环境、求助者的信息)会更加多,从而判断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是否应该提供帮助。

当然,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并非一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不是一个自然增长的行为,他需要人为的培养和教育,一个儿童不可能脱离教育自发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助人为乐的社会成员。

4.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大力提倡和弘扬。对于助人行为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儿童时期所接受道德教育对于人的一生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对于助人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必须要从儿童抓起,让儿童从小就能树立助人为乐的观念。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智力水平有差异,对于情绪的认知能力差异很

大,对于是否实施助人行为所下的判断有所不同,而且实施助人行为的能力也有所不同。由于这些种种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以循序渐进的采取不同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来进行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

4.1、对于2~~3岁的儿童

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开始表现出助人行为,是助人行为形成的萌芽阶段。但儿童的智力水平较低,对情绪的认知能力也有所不足。对于这一类儿童,可以主要在语言表达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上进行培养。通常来说,一个儿童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强,他就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通过语言来跟别的孩子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在儿童开始有说话能力的时候,父母就会不厌其烦的教自己的小孩喊“爸爸、妈妈”,并逐字逐句的教小孩说话,这从基础上培养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儿童的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观点采择指的是一个个体根据所获得的一定的信息对另一个个体内部心理状态(如观点、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推断。观点采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儿童对别人情绪的理解程度,从而判断出别人现在是否需要帮助。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①在家庭中,父母应该采取比较民主的教育方式,平等地对待儿童,了解并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并适度的满足儿童的需求,引导幼儿做出独立、正确的判断或选择,从而提高儿童的观点采择水平;②父母应该注意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儿童与同伴、父母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③父母应该增加儿童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为他们创建交流的机会。儿童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会不断地接受同伴的观点和信息,特别是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为了调解矛盾,就不得不考虑同伴的观点,在必要时做出让步。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就会逐步的发展。

4.2、对于3~~6岁的儿童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有自发的助人行为,并且智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于这一类儿童可以通过移情能力训练、树立榜样、组织游戏活动等来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

对移情能力的启发及训练

所谓移情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能够感知别人的情

绪,并被他人的情绪影响和同化。移情能力强的儿童,外在的表现就可能会更加的善解人意,更能够同情和体贴他人,对弱者产生怜悯感;然而移情能力弱的儿童,外在的表现就可能会是比较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而且对人冷漠,将友情亲情看得很淡,缺乏同情心,这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对儿童移情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角色扮演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父母指导儿童根据一定的情景,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卡通角色优先),让儿童在扮演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表情等等来表现这个角色的个人特点,并且在过程中理解这个角色在某些情景下的心理活动与感受,从而在儿童心理留下深刻印象,今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有恰当的反应。②给儿童讲他能听懂的童话故事,通过文字的阅读来引导儿童,让儿童感受故事里主人公的情感。例如,通过阅读《小红帽》,提醒儿童不要轻易上当;通过阅读《白雪公主》来使儿童体会七个小矮人的团结互助,与白雪公主共同战胜邪恶的喜悦;通过阅读《海的女儿》,使儿童理解美人鱼公主为了爱情的无私奉献。③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应该经常给儿童讲解他人的情感与感受,比如别的小孩受伤了,或者受到了欺负,家长就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有多么的痛苦,有多么的伤心,以此来唤起小孩的痛苦感,认识到欺负别人是不对的,从而产生同情感。

树立榜样并以身作则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已经唱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当代社会,“雷锋精神”也已经深入人心,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就需要不停的给儿童宣扬“雷锋精神”,让儿童对雷锋产生崇拜感,促使儿童将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通过引导儿童学习和模仿雷锋,可以使儿童助人为乐的思想深深的牢记在心里。同时,作为父母也要做好自己的榜样作用,要以身作则。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学习的主要手段是观察和模仿,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平时就应该注意多帮助别人,乐善好施,带领小孩进行一些助人行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伪善,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嘴上说见到乞丐一定要施舍,但实际上遇到乞丐就嫌他们脏,每次都躲得远远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儿童就会对助人的观念产生怀疑,对大人的社会产生排斥感,在心里留下阴影。最后,

家长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来引导儿童的助人行为的养成。莱弗科维兹就曾经做个一个实验,研究电视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系。实验表明,如果一个男孩观看暴力电视片过多,他在生活里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有显著的增加,并且影响他的心理与成长,在成年后也会更加具有攻击性。但反过来看,观看那些反应人与人之间互助,相互关心,倡导善良与导人向善的电视片,同时家长又在一旁共同观看并加以引导,为小孩分析那些电视片里的角色,指导小孩进行学习模仿,这些电视片就成为了儿童学习和巩固助人行为提供了直观的、生动的模板,有助于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发展助人行为。

组织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几乎占据了学龄前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儿童与同伴的情感交流也大都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父母或者幼儿园老师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配合,学会分享,学会在别的小孩受到伤害时给予同情与帮助。而且,在游戏活动当中,可能时常会伴随着儿童之间的纠纷,父母或老师在调解纠纷的同时会教导小孩学会谦让,学会感受他人的痛苦,让孩子认识到欺负别人是不对的,而应该是学着帮助别人。

4.3、对于6~~12岁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智力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儿童助人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这个阶段儿童对助人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最缺乏的是帮助别人的机会。因此这个阶段助人行为的培养可以将重心在助人技能的培养以及参加实际的助人活动等方面上来。例如:①父母可以带领小孩参加志愿者项目的活动和慈善活动,让孩子为社区,为别人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每次活动后,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谈谈他的感受和体会,并且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这样每次志愿者活动后,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帮助别人的技巧,并且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②父母可以教孩子为邻居或者学校做有益的事情,比如说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给那些生活贫困的孩子赠送玩具、教邻居更小的弟弟妹妹做游戏、帮社区清洁卫生、看望孤寡老人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乐于助人的品质逐渐的得到培养。

当然,对于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创建一个良好的社

会环境。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媒体的传播、舆论的传播以及社会群

体的所作所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向入手来全面的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因此在培养儿童助人行为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培养儿童。促进儿

童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让儿童健康的成长,同时也促进和谐社会的

构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键成.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J ] .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 ,

(2) .

[2] 李幼穗、王晓庄: 角色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6,

载5天津师大学报6 1996 ( 5) 。

[3] 刘文,杨丽珠. 社会一致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

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 , (4) .

[4] 郑键成.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J ] .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 ,

(2) .

[5] 李丹.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0 ,

(3)

[6] 李幼穗.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 天津师范大学学

报,1999,(2)

Form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Abstrac t: Helping others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worth advocating and cultivating the excellent quality .Develop of helping behavior in children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their 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s life lay the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parses the meaning of helping behavior. It focus on the affection of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and divide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At last,It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train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Key words:prosocial behavior Children train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摘要: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倡导和培养的优秀品质。 儿童助人行为的养成对于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解析了助人行为的含义,着重分析了影响儿童助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对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划分阶段,最后提出培养儿童助人行为的几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助人行为儿童培养 1、助人行为的含义以及与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比较 当我们提到助人行为时,就经常会提到跟它含义相近的两个词: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很多人都无法从根本上区分这三个行为,或者直接把三者采取等同或者模糊对待的态度。实际上,从三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三者之间微小的差异。 首先,所谓的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被定义为:一个个体所做出的行为对另一个个体是有益的,而对自己则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说是一种很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其他个体的利益。 其次,所谓的亲社会行为(又被称作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泛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利于公共和社会的行为。人们在公共的社会活动中经常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例如说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归纳为亲社会行为。 最后来看助人行为。助人是一种关系,当有了求助者的时候,也就有了助人者,于是助人关系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从这一点上面来说,可以把助人行为理解为一种关系型态。然而助人关系,他不同于朋友关系,它指的是两个个体共同的解决其中一个个体的困难,从而使这个个体在面对困境或者危险的时候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样来看,这种关系只是其中一个个体得到了利益,而另一个个体只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劳动。 从对象上看,亲社会行为一般是针对公共群体或者社会整体,而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从动机上看都是有利于他人或者社会,但行为的自愿性、方向性和包含的利益总量有所差异,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大致归

婴幼儿能力发展(13-24个月)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13—14个月) 1岁—1.5岁是宝宝口头语言发育的第一期称回音期 上下楼梯或台阶——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发展运动统合能力。当宝宝学会走路后,可牵着孩子的手上下台阶,开始时宝宝会比较费力,身体的平衡把握不好,需要帮宝宝迈上台阶,以后会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主动牵着妈妈的手上下楼梯,宝宝慢慢就会自己上下楼梯了。 拖拉玩具——锻炼身体的平衡感觉和控制力。当宝宝能平稳走路后,让宝宝体验不同的行走路线,比如直线走、拖拉着玩具行走或者侧着身体行走等,通过不同的运动来发展宝宝的运动统合能力。 搭积木——锻炼宝宝的手眼脑协调性,发展空间知觉能力。搭积木是宝宝很爱玩的积木,不同的月龄的宝宝搭的积木数量不同,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在游戏的过程中,变换不同的形式,除了搭高外,还能横着摆,不同的摆放会让孩子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翻书——锻炼宝宝手的协调性,培养宝宝读书的兴趣。培养宝宝读书的习惯对宝宝的一生都很重要,这种习惯要从小养成,给宝宝一本比较容易翻得书,并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家长引导宝宝一页一页的翻书,并简单介绍书的内容,除了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还要培养宝宝读书的好习惯。 语言的表达——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觉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之一,孩子要储存足够的听觉信息,才能更好的促进语言的发育,当宝宝还不会开口说话时,先不要判断宝宝语言发育迟缓,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将听到的信息都储存到大脑里,为今后的语音发育做好准备。 情景游戏——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启发想象力。主动全过程教育强调的是宝宝的发展渗透在生活的各个环节,语言的发展更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定环境中,引导宝宝尽量把自己的需要用语言出来,当宝宝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不但要满足他的需求,还要给他语言上的鼓励,以激发宝宝语言表达的兴趣。 认识颜色——锻炼宝宝的视觉记忆力和注意力,发展空间知觉。对能够认识颜色的宝宝准备3-5种颜色的卡片或同类颜色的玩具,引导宝宝把同类颜色的玩具放到一起,对颜色的认识较少的宝宝应从一种或两种开始,并反复锻炼,增加宝宝对颜色的认知,同时锻炼宝宝的视觉记忆力和注意力。 了解数字——锻炼宝宝对数的基本理解,发展认知能力。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对数字有了了解,而且对数字的意义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生活中经常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几个人,

幼儿分享行为

毕业论文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摘要: 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考察呼和浩特市、临河市某幼儿园4—5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儿童分享行为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儿童对不同分享对象的分享具有显著差异,即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品分享最多,自带的心爱玩具次之,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 分享观念,分享行为, 4—5岁儿童,儿童的分享行为,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在本文中,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等。 2、分享行为的涵义 分享行为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运用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 3、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缺乏现象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4—5岁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鲜明、突出,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二、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4—5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4岁前儿童还带有某些先学前期的特点,4岁以后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4—5岁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的多。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4岁多的儿童明显地比3岁多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身体长得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儿童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 2.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学前中期最为典型。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岁儿童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儿童则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玩,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 4—5岁幼儿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等过程都比3岁幼儿有较大发展,我们也会看到,4—5岁的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

婴幼儿能力发展个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7个月) 手腹爬行——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协调性,发展运动综合能力。这个月龄仍是宝宝爬行的关键期,尽管宝宝的爬行姿势不是很标准,但是宝宝还是很积极的练习爬行,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把胸部离开床面,并给宝宝向前的力量,同时用玩具吸引宝宝爬行、够取,逐渐宝宝的爬行能力。 扶站——锻炼宝宝下肢力量,为站立和走路做准备。育婴师指导家长扶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练习站立,并学着迈步,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7个月的宝宝重 捏取——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给宝宝准备一些小物体,如花生米、小糖豆等,让他练习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每日数次,以增加捏取的准确性。家长要给宝宝多提供手指锻炼的机会,更好促进手眼脑协调能力。提示:在本环节中,家长要谨防孩子吧小物品放入口中。 对击玩具——锻炼双手主动合作能力及手指的控制力。让宝宝学会倒手、拿起、放下,有利于宝宝对自己手的控制,但要经过反复的锻炼,也可以让宝宝双手各拿一个玩具对击,以锻炼宝宝双手的主动合作能力以及对手的控制力,一般宝宝要到9-10个月以后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双 发音——锻炼宝宝的发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宝宝多与人说话,让他多发音,如叫爸爸、妈妈、奶奶等,以扩大他的发音范围,0-1岁是宝宝形体语言的关键期,因此让宝宝学会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增加宝宝对语言的理解。 行为语言——锻炼宝宝的行为语言、表达能力。让宝宝用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让宝宝用行为语言表示谢谢、再见、亲亲等,家长对宝宝的表达要积极的反应,以增加宝宝的表 视觉寻找有效——锻炼宝宝的观察记忆力,激发探索兴趣。让宝宝在爬行的基础上,玩寻找东西的游戏,先将有趣的玩具,让他玩一会,然后当着宝宝的面,把东西藏在身后或用布盖起来,然后让宝宝找,找到后一定要给予鼓励,或让宝宝找爸爸妈妈在哪里等,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宝 语言动作能力——锻炼宝宝行为语言能力,发展社会性。宝宝对自己熟悉的人能表现出明显的交往愿望,在家长提示下,可以配合语言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如再见、欢迎等。 交往——锻炼宝宝的交往能力,发展社会性。育婴师建议家长要为宝宝多提供与人交往的机 用杯子喝水——锻炼宝宝口腔协调能力,培养自理能力。建议家长让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以锻炼宝宝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同时注意宝宝辅助食品的准备,这对宝宝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幼儿良好社会行为

论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 教师教育学院07.1 向英 内容摘要: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系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行为还贯穿个体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个体的成长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幼儿社会行为的两大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幼儿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一、良好社会行为的涵义 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对他人、群体、社会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行为具有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意识支配下的社会外显活动。根据社会行为的后果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它是我们所提倡的良好的社会行为,其代表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以攻击性行为为代表,它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良好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儿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尤其是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近年来,关于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行为的分类 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按照侯玉波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社会行为的分类,即根据社会行为的后果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在此文中就参照其分类来对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世界各国学者所持观点不同,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理解。综合过去已有的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我们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并对他人、群体和社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 的。 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8.1 助人行为的理论

一、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的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二)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比助人行为概念更为规范的描述对社会有益行为的概念。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 (一)干预模式 助人决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的思索: (一)帮助需求觉察 一个人是否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后,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意识到了对方需要帮助,即他是否注意到了对方的困境。 (二)助人责任意识 当旁观者观察到情境的紧急性,认识到他人的确需要帮助时,他并不一定会采取行动,旁观者会考虑自己是否应该承担帮助人的义务,自己是否有责任帮助别人。当个人的责任越明确时,助人的可能性越大。 (三)得失权衡 人们会权衡在一个特定的行为中潜在的收益与付出是否对等,付出的代价越大,助人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 (四)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当你明确你应该采取助人行为时,你还会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只有在人们确认自己有能力帮助并且可以在现场找到合适的帮助方式时,个人才会对事件进行直接干预。 助人决策的过程图示:

图1 助人决策的过程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 社会作用力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https://www.360docs.net/doc/109952962.html,tane ,1981)提出。社会作用力是指“其他人的存在或行动对个体产生的任何影响”。 1.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 该原则又被称为倍增效应,或者称为电灯泡效应,是指当一些社会源或称作用源、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I(impact)的量应当是这些社是的 是的 给予帮助

婴幼儿能力发展(0-6个月)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本片着重介绍了0—3婴幼儿各阶段综合能力发展的锻炼方法,强调看护人要密切关注并利用好宝宝的关键期,片中还介绍了家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对于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锻炼,育婴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灵活掌握。婴幼儿生长赋予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有些活动经常的重复,重复的活动可以让宝宝积累经验,并有助于其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宝宝的探索欲望。育婴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个体差异,并注意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切勿只为达到标准而锻炼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关注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培育孩子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实际操作视频教材》 主动全过程教育: 家长的主动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教育者的主动教育——把主动教育的理念带给家长和家长的引导 孩子的主动教育——与生俱来的主动性,依赖于教育者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1个月) 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各种因素新生儿的影响。 环境改变对孩子的影响——首先注意由于环境的突变给新生儿带来心理及情绪不安而带来的影响,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离开母亲,应由母亲抱在怀里,让他在皮肤上有接触感,听觉上有母亲的声音感,如母亲的说话声、心跳声,嗅觉上有母亲的呼吸气味及乳汁味,孩子清醒时可放胎教音乐及乐曲,以减少新生儿的恐惧感。 维护新生儿发育初期的各种必要刺激——人的生长发育是由遗传、环境和学习等决定的,作为孩子在幼年时,接受刺激越多,取得的经验就越多,对以后的发育影响越大,因此发育初期孩子需要各种刺激,应该给予和维护。 给予社会的刺激——出生后应多接触人,包括家里人、外来朋友和其他孩子。但对刚出生的新生儿应限制来访人的数量,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慌。 给予感官刺激——刺激传到感觉器官,使感觉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变成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大脑是由无数神经细胞组成的,到达这里的冲动,通过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各种通路,在系统化成为意识,产生知识沉淀,作为知识或记忆储存起来,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养护刺激——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给予哺乳、更换尿布,让孩子始终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母亲的这种关怀和爱抚,会使孩子情感发育得到保护,并促进孩子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这样孩子长大后,同样会关心自己的父母。 俯卧抬头——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建立宝宝视觉空间。家长要有意识的让宝宝多练习俯卧抬头,当俯卧时,宝宝会自己做抬头动作,这种活动对宝宝前庭有很好的刺激,建

社会心理学助人行为实验报告

只要学好心理学,走遍世界都不怕

组名: 口号:

一、实验名称: 助人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环境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及其分析与评价: (一)实验内容: 目的:通过实验,测试大学生助人行为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以及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积 极影响。 设备:手机、自行车、问卷资料等。 主被试:

主试:小组成员甲(女)、乙(男)。 被试:陌生同学N个。 实验过程: (1)在学校二食堂前面的空旷的场地上,主试甲抱着问卷资料急匆匆赶路,在看到有陌生同学经 过时不小心把资料撒了一地,观察此时被试的 反应和做法,观察不同性别的被试是否积极主 动对主试提供帮助。接着,主试乙用同样的方 法在相同地点试验。 (2)在学校图书馆前面,人来人往的地方。主试先用方法一实验。接着主试骑着自行车实验,手 里拿着问卷资料,不小心资料散落一地,此时 观察周边陌生同学的反应和行为,观察是否有 助人行为。同理,主试乙用相同的方法实验。 (二)实验结果: 在二食堂前面,主试甲(女)在试验中,均获得了陌生男同学的帮助,而只有少数试验获得了陌生女同学的帮助;主试乙(男)在实验中,无论被试是男是女,均未获得帮助。

在图书馆前面,主试甲(女)很容易就获得了帮助,而主试乙(男)均未获得帮助。 在主试需要帮助时,被试在看到有人主动对主试提供帮助时,被试毫不犹豫地对主试提供帮助。 (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亲社会行为分为三大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实验过程中,有些被试对主试的需要帮助仅仅是看一眼然后离开,就是只属于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在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受助者的性别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凯丽成功受助”和“贺佳受助失败””贺佳再次遭受失败”) ●环境对个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重大,即对当前所处情景的认知,涉及到事态的严重性、事态

中班行为规范教案:让我帮帮他

中一班行为规范教案:让我帮帮他 活动目标: 1、通过情节表演,知道同伴犯了错误自己要帮助同伴改正错误和缺点。 2、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大胆地进行讲述,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3、初步建立明辨是非得能力,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两个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2、图片若干 3、通过情节表演,知道同伴犯了错误自己要帮助同伴改正错误和缺点。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大胆地进行讲述,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看情景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1、幼儿观看表演,并思考: 这两个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讲述看到得情景,并讨论: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得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 3、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小结: 师:我们不能像表演中的小朋友那样,乱扔果皮纸屑,如果我们看到别人这样做,也应该制止并提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要讲卫生,要做文明的事情。 二、分组表演:教师给出两个情节,鼓励幼儿在表演中使用正确的行为。 情节1、你和好朋友一起逛街,你的朋友把吃剩的东西随手扔在了地上,你怎么做? 情节2、你发现朋友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你会怎么做? 三、看图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1、出示图片,幼儿思考讲述: (1)图片上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人不对?为什么? (2)我们怎样帮助做错事情得小朋友改正错误呢? 2、幼儿结合自己得实际进行讨论,进一步掌握正确得行为规范。 (1)你在电视或者生活中见过哪些错误得行为? (2)你是否帮助过做错事得小朋友?你是怎么样帮助他们的? 3、教师小结:帮助别人改正缺点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快乐的事情。当别人犯错时,我们不应远离或排斥他,应该帮助他改正错误。

中班社会:帮助别人

中班社会:帮助别人 中班社会:帮助别人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愿意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能注意到别人的困难与需要,主动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事先请幼儿排练表演场景,或使用相关短片、《好朋友》伴 奏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幼儿观看场景一:一位幼儿摔倒了,另外一个幼儿将他扶起来。 ——引导幼儿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幼儿观看场景二:一幼儿主动帮助家人收拾房间。 ——引导幼儿讨论:他在做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的家人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二、经验分享。 ——请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家人之间,小朋友之间)。

——请幼儿说一说被人帮助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愿望。 ——教师小结: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都能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家人和朋友感到温暖和幸福,老师特别高兴,也为你们骄傲。 三、歌表演。 ——改编并演唱歌曲《好朋友》如“我帮妈妈叠衣服,我帮爸爸摆鞋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是幸福一家人。”等,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应变 第三个环节也可以改为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帮助别人或 者被人帮助的情景,还可以模拟帮助他人的情景。 活动延伸 1、和幼儿讨论决定幼儿可以帮助老师做的事(如擦桌子等),并制定班规轮流执行。 2、请幼儿到比自己小的班级里,帮助小朋友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等。 区角活动 语言区:在该区域粘贴幼儿互相帮助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图片内容,并以此为榜样,主动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环境创设 班级墙上设置“助人为乐”之星,进行评比活动。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助人行为有助于幼儿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3~6岁是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助人意识的增强、助人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今后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有关幼儿助人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研究方法上,诸多研究者采用实验法研究幼儿的助人行为,研究结果往往局限于预先设定的情境,但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行为会因情境、对象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研究内容上,虽然有部分研究者以自然情境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但观察维度略显单一,有待丰富。因此,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法,从不同的维度对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进行自然观察,以了解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为促进幼儿助人行为及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被试 研究者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某示范性幼儿园内,随机抽取了三个班级的10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大班幼儿34名(男22名,女12名),平均年龄为5岁

10个月;中班幼儿33名(男16名,女17名),平均年龄为4岁8个月;小班幼儿33名(男21名,女12名),平均年龄为3岁10个月。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观察维度,编制幼儿助人行为观察记录表 研究者对幼儿助人行为做了9个维度的观察记录:(1)事件和涉入人次。(2)行为者的姓名。(3)行为者的性别。(4)行为者的年龄。(5)助人行为发生情境。(6)助人行为对象。(7)助人行为类型。(8)助人行为策略。(9)助人行为对象的反馈。 2.正式观察 每个班的有效观察期为15天,三个班共45天。观察者从早上7:50幼儿入园到下午5:00幼儿离园,在幼儿园内观察记录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助人行为。本研究共收录幼儿助人事件846件,共1486名幼儿参与了助人行为。 3.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助人行为的总体情况 对幼儿助人行为参与人次进行频次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3~6岁幼儿助人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年龄越大的幼儿越倾向于帮助他人。x2检验表明,3个年龄段幼儿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助人为乐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助人为乐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愿意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能注意到别人的困难与需要,主动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事先请幼儿排练表演场景,或使用相关短片、《好朋友》伴奏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幼儿观看场景一:一位幼儿摔倒了,另外一个幼儿将他扶起来。 ——引导幼儿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幼儿观看场景二:一幼儿主动帮助家人收拾房间。 ——引导幼儿讨论:他在做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的家人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二、经验分享。 ——请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家人之间,小朋友之间)。 ——请幼儿说一说被人帮助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愿望。

——教师小结: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都能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家人和朋友感到温暖和幸福,老师特别高兴,也为你们骄傲。 三、歌表演。 ——改编并演唱歌曲《好朋友》如“我帮妈妈叠衣服,我帮爸爸摆鞋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是幸福一家人。”等,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应变 第三个环节也可以改为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帮助别人或者被人帮助的情景,还可以模拟帮助他人的情景。 活动延伸 1、和幼儿讨论决定幼儿可以帮助老师做的事(如擦桌子等),并制定班规轮流执行。 2、请幼儿到比自己小的班级里,帮助小朋友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等。 区角活动 语言区:在该区域粘贴幼儿互相帮助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图片内容,并以此为榜样,主动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环境创设 班级墙上设置“助人为乐”之星,进行评比活动。 家园同步 家长对于幼儿在家里主动帮助做事情的行为,给予表扬,激发幼

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

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的。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3.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儿半岁左右能够坐起来的时候,可以较好地完成眼手协调的活动。在视觉的调节下,手在视野范围内完成操纵、摆弄物品的活动,这是利用知觉能力综合认识物品的特性。一直到3周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的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幼儿园社会助人教案

幼儿园社会助人教案 幼儿园社会助人教案【活动目标】 1、分享帮助别人的乐趣。 2、初步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把几张心形贴纸放进神秘袋。 2、音乐。 3、“我爱帮助人”补充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音乐传神秘袋,当音乐停下,拿着袋子的幼儿需说出一件自己帮助别人的事,然后从袋中抽一张心形贴纸贴在衣服上,奖励自己。 2、教师告诉幼儿不但在幼儿园可以帮助小朋友和老师,在家中也可以帮助家人。 3、出示“我爱帮助人”补充操作材料,请幼儿每天记录在家里或幼儿园帮助别人的事情。可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 教师每天与幼儿回顾补充操作材料的内容,若幼儿能做到补充操作材料上的所有事情,可以用小礼物作为鼓励。 4、一星期后,请幼儿出示补充操作材料,交流帮助别人的感受。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帮助别人的事情。

2、乐于帮助别人。 活动建议: 此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而不要追求物质上的奖励。 幼儿园社会助人教案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学习中体会帮助别人快乐的情绪及行为认知。 2.产生帮助别人的向善欲望,增强社会适应性。 活动准备: 老奶奶围裙、围巾各一,PPT一个、视频两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动过程: 1.观看帮助别人的情境表演 开场: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宝宝上幼儿园回家路上 看到什么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来,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看见了你会帮助老奶奶吗? 2.谈话回忆帮助别人经验 你帮助过别人吗? 小结:我们长大了帮助的人真不少,帮助别人真的能快乐自己。 3.观看PPT学习正确的助人方法 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怎样帮助他们?

第五章 助人行为

第五章助人行为 辽宁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卢绍君 一、助人行为及其原因 二、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助人行为及其原因 (一)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的概念 (二)帮助别人的原因 (一)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 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a. 利他行为(altrusim):无个人动机,不期 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 b. 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 (二)帮助别人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解释 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它们的物种能够留存下来。 社会交换论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社会规范论观点 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吉诺维斯事件 1964年3月,纽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凶杀案。年轻酒吧女经理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她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谋杀进行了35分钟。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二、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一)责任分散与紧急助人 (二)助人的决策过程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 1、责任分散假设 拉特纳和达利两位心理学家没有像媒体那样用人的良心泯灭来解释事件,而是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 2、责任分散的实验验证 (1)紧急报警实验 被试:男性大学生 实验情境:在填写问卷时,通过通风孔,向屋子灌送表明紧急情况的烟雾。 研究真实目的:测量被试是否向实验者报告紧急情况、报告的速度如何;考察别人的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 三种实验条件:等待室只有一名被试;三名被试相互不认识;三名被试,其中两名是表现消极的假被试。 实验的结果:当被试单独一人在屋里时,75%的被试在发现烟雾之后的6分钟内报告。其中50%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张小娟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一幼儿园,311400) 摘要:本研究选取257名4—7岁的幼儿,通过上《幼儿心理导向课程》,并用情景观察、榜样法、移情训练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一年以后考察实验效果。结果发现:1. 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合作行为水平显着提高;2. 幼儿合作行为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多的表现出了合作行为;3. 各个年龄段的实验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班,说明幼儿的合作行为说是可以通过培养而提高的;4.不同时间段的、同年龄段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差异不显着。 关键词:幼儿合作行为培养 一.问题提出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表现。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研究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是在其出生的第二年以后(Radke,1983),并且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Iannotti,1985;王美芳等,1997;庞丽娟,2001)。王健敏等(1996)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还将合作视为幼儿社会性发展三维结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合作行为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和培养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虽然合作是幼儿社会性发展领域中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但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在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等问题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一些研究把合作和竞争结合起来考察,创设一定情景,让幼儿面临着只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或者与他人合作,或者与他人竞争。在这种实验情景下往往得出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结论,如Kagan和Madsen(1971)发现4-5岁幼儿在完成“围方阵”的任务时比7-8岁幼儿更合作;早期的“二人对阵”和“卡车竞赛”的实验研究都发现,选择合作的人越来越少,而选择竞争的人越来越多。James H. 认为在这种情景下,幼儿合作行为的减少多半反映的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竞争性的增加。但如果是在鼓励合作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也可能得出幼儿的合作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结论(李幼穗,2000)。而另外一些研究则是在自然情景开展的,这些研究往往发现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Stein (1973)发现,在自然情景中,4—5岁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王美芳的研究(1997)也发现,大班幼儿的自发的合作行为明显多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 其次,在合作行为的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上,已有的研究结论也大相径庭。大多数研究表明:性别对合作行为没有显着的影响(Lindskold,1970;李幼穗,2000)。而一些研究则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选择合作(Fem GG.,1978),还有的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合作(Schmidt,1988;Kathryn,1993)。 从以往研究所采用的任务情景来看,基本上都是幼儿所不熟悉的任务,忽视了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这使得研究的生态效度不高,对实际生活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缺乏直接的指导作用。Siegler(1986)曾指出,在陌生情景中所获得的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只是其心理发展规律的一半,而在熟悉任务中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才能完整的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实质。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揭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 另外,关于幼儿合作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幼儿阶段是幼儿合作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有目的地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幼

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

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 乐于帮助别人,并且能恰当帮助别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同伴的欢迎,受到成人的喜爱。因此,父母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教育孩子学会帮助别人。 1、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 有些孩子在同伴需要帮助时,表现迟疑或冷漠。其实,他本身是愿意去帮助的,只是他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对别人有用,不相信自己能帮助别人。父母要经常寻找机会,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事;父母则及时给以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帮助别人,产生助人的行为动机。 2、能注意到别人的需要。 当同伴处于困境中时,有些孩子能很快察觉到,并伸以援手;而有些孩子却毫无反应,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经常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描述需要的帮助,并教孩子懂得如何从别人的表情、行为看出对方的需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3、及时做出助人的决定。 据研究,情感的力量有助于孩子做出助人的决定。对5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情景和感受,如“以前你系不上扣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挺着急的?”“上次你摔了跟头,也这么哭来着?”;对6岁以上的孩子,父母还可以设置情景,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想想,使孩子对需要帮助者产生同情,进而做出助人的决定,“要是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你会怎么想”等。 4、恰当的助人行动。 有时孩子没有去帮助别人,并不是他不想帮助,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力”就是个人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想帮小朋友系扣子,自己就要会系扣子)、有效的策略知识(如妈妈突发重病,知道可以求邻居帮助)、人际间问题的解决能力(妈妈生病要求助邻居时,知道怎样向邻居把事情说清楚)等。 这些能力,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点一滴教给孩子。

用移情法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行为

移情法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行为 张亚妹 一、问题的提出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们要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具有面对这些挑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的使命……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学会关心"成为人类进入21世纪必须建立起来的更新、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观。 在幼儿园里,5岁的小强怎么也系不好鞋带,旁边的莉莉看见了,就主动走上前帮他系好了鞋带。这里莉莉主动向别人表示了关心和友善的感情,伸出双手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伙伴。 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是极为珍贵的。儿童的各项社会性发展都需要有同情和友善的品质相伴随,如果孩子不会关心别人,那么他的其他社会能力便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儿童会因此成长为冷漠、自私、不人道的人。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情感更具直接性、情节性,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就要寻求一种切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移情是由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情感共鸣的反应。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指出了移情能力对幼儿形成关心他人行为的重要意义。让幼儿在了解别人的需求与感受的基础上,萌发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进而产生关心他人的行为。 二、幼儿移情能力的萌芽 研究表明:3-4岁的孩子便开始了移情能力,他们能从表情来辨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取悦成人的欢心。娜娜今年才2岁,有一次在家里,她把一本《婴儿画报》撕破了,妈妈责备了她,脸上带着生气和愤怒的表情,娜娜看了妈妈几眼后,显得很害怕。过会儿,她就喊妈妈,妈妈非常生气没有理会她,紧接着她又换了一种方式:对着妈妈直笑,做鬼脸。最后把妈妈弄得哭笑不得。我想,这应该就是孩子移情能力的表现吧! 比如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在小妹妹哭闹的时候,会拿玩具来哄妹妹高兴,当听妈妈说她很累时,则会拿来画报给妈妈看。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了。6~7岁的儿童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会出现大量的助人行为。有人曾对3~7岁的儿童进行观察后发现:当看到一个同伴在操场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