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社会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

教师教育学院07.1 向英

内容摘要: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系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行为还贯穿个体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个体的成长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幼儿社会行为的两大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幼儿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一、良好社会行为的涵义

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对他人、群体、社会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行为具有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意识支配下的社会外显活动。根据社会行为的后果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它是我们所提倡的良好的社会行为,其代表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以攻击性行为为代表,它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良好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儿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尤其是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近年来,关于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社会行为的分类

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按照侯玉波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社会行为的分类,即根据社会行为的后果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在此文中就参照其分类来对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世界各国学者所持观点不同,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理解。综合过去已有的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我们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并对他人、群体和社

会有利的行为,这样定义使亲社会行为既可能有利己动机,也可能有利他动机,摆脱了“自私——利他”的简单绝对的二分法。主要代表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这不仅是因为意图难以把握,还因为二者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对其加以鼓励要比区分更重要,所以在下面的研究中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讨论。

2、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认知水平主要体现在认知发展水平和移情能力上。在解释亲社会行为时,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于赞同社会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对人类亲社会行为的解释,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模仿和认知发展的结果,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在两种较明显的认知能力上,一是角色扮演能力,一是道德判断能力。另外,移情能力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这一点在心理学界已形成共识。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一种代替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移情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人的需要,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反应,所以能促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效的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的他人实施帮助行为的重要条件。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的结构及家庭情绪氛围这三个方面。如父母提倡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亲社会行为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给孩子树立良好社会行为的榜样,并对攻击性行为阻止或惩罚就可以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孩子能够得到足够的关心和教育,这样也可以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及大众传媒这两个方面。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此外,经济文化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利他和合作行为的鼓励程度也不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更多地鼓励儿童友好、合作、关心他人的社会行为,而工业化程度高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更多的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个人的独立奋斗。这些不同文化传统对社会性行为的不同态度,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发展中的儿童,对其社会性行为发生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传递文化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儿童提供符合其年龄特征,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对亲社会行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和善良、关怀的故事及动画片,能为儿童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有助于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习得亲社会行为。

4、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园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环境氛围,幼儿园对亲社会行为是否提倡、提倡的程度及幼儿园领导、教师乃至幼儿身上亲社会行为的多少及对亲社会行为的态度等都会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教师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幼儿模仿和崇拜的对象,她们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行为树立榜样,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活动这一重要途径来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

1、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关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虽深为心理学家所重视且研究历时较长,但迄今为止尚无统一定义。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其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个要素,攻击者具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目的。总之,攻击性行为的首要特点是有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意图;其次是其意图已转化为外显行为;最后是使他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2、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幼儿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人格特点等。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不仅是在类型上还是在形式上。从小班幼儿到大班幼儿,表现出一种以工具性攻击为主向敌意性攻击为主的变化趋势。儿童较强的攻击倾向与某种人格结构的稳定性紧密相连。欺负者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自信,脾气多急燥,易被激怒,与社会相悖的价值观,并进而促成了特定的情绪特点和攻击性行为模式;当然,在攻击性行为的认知中介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归因或伤害情景的归因也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加工环节。

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的结构及家庭的情绪气氛这三个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技巧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倾向有重要作用。例如,放任型的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